⑴ 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後羿射日、少年柳公權、孔融讓梨、孟母三遷、樊噲闖宮、諸葛恪得驢、荊軻刺秦王、解鈴還須系鈴人、硬漢子董宣、緹縈救父、季扎還願、管鮑之交、暖不忘寒、明山賓賣牛。
⑵ 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一:尊敬師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老師,就象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
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優良傳統。在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創私人講
學的孔子,據說有弟子三千,學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賢」
。古人把老師與知識緊
密相連,無不把尊敬老師放在首位。張良橋頭真誠拜師„„無不出於這樣真摯
的情感。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
做出榜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
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
終尊敬自己的老師。
1959
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
32
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
的老人們吃飯。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
意。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
60
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
徐老祝賀。信中說:
「您是我
20
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
定還是我的先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二: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愛國主義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
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眾志成
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林
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
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
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道光皇帝接受
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
年
3
月,林則徐來
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
6
月
3
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
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
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三: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
。
「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
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
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
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
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
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
「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
。孩子指著地上說:
「老人家,
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
「您說,應
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
禮貌,便問:
「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
「我叫項橐,
7
歲!
」孔子對學生
們說:
「項橐
7
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
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
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
不同反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
「有志者立常志,無
志者常立志」
,立志,貴在少年。稍許瀏覽一下歷史,一個個勤奮學習的動人故
事就會爭相躍入你的眼簾。匡衡幼年鑿壁引光苦讀,終以說《詩》而揚名;茅
以升少年立志,遠涉重洋,經歷千難萬險,終於成為「橋梁之父」„„。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今天,我們有著比前人更優越的學習條件,在
繼承和發揚勤學立志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激勵自己,為建設繁榮富強的中國,
更加勤奮地學習。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
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
悶,上前問:
「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
「我在磨針。
」李白吃
驚地問:
「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
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
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
想到自己,
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
理,發奮讀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
「百善孝為先」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
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
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
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
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
*
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
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
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
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
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⑶ 傳統美德的故事
1、虞舜孝感動天
《孟子》、《荀子》、《史記·五帝本紀》均載:舜大孝,父頑、母囂、弟傲,他忍辱行孝,「順適不失子道。」「舜耕歷山。」漢·劉向首輯《孝子傳》載其孝行,但未言象、鳥助耕事。敦煌變文《舜子變》載,舜至歷山,「見百餘頃空田,心中硬咽。種子犁牛,無處取之。天知至孝,自有群豬(象)與(以)嘴耕地開壠,百鳥銜子拋田,天雨澆溉。」比較完整地表現了虞舜孝行的故事情節,並以詩贊曰:「孝順父母感於天,舜子濤(淘)井得銀錢。父母拋石壓舜子,感得穿井東家連」。電峽墓磚雕表現的是後母虐待舜及舜扶犁驅象耕地、群鳥為之助耕一事,與敦煌《舜子變》文所載略有不同。另在河南東漢寧孝子墓刻石、山西北魏琅琊王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中有虞舜行孝故事情節。宋·林同《孝詩》贊雲:「孩提知所愛,妻子俱而衰。大孝終身榮,子於舜見之。」(《四庫全書》「別集」三,下引《孝詩》同此)。元·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其為孝子之一,並序詩曰:「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2、閔子騫單衣奉親
閔子騫(前515--?),《史記》有傳,名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論語·學而》載:「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蕭廣濟、師覺授《孝子傳》均載其孝行之事。敦煌遺書《孝子傳》載:「閔子騫,名損,魯人也。父娶後妻,生二子。騫供養父母,孝敬無怠。後母嫉子,所生親子,衣加棉絮,子騫與蘆花絮衣,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車,騫不堪甚,騫手凍,數失韁靷,父乃責之,騫終不自理。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扶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後妻二子,純衣以棉。父乃悲嘆,遂遣其妻。子騫雨淚前白父言:『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願大人思之。』父慚而止,後母改過,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聞於天下。……」(王重民等編《敦煌變文集》下冊卷八《孝子傳》,下引同此)
3、老萊子戲采娛親
老萊子,周楚國人,事二親至孝。師覺授首列其為《孝子傳》人物之一,傳曰:「老萊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爛之衣。為飲,上堂腳跌,恐傷父母之心,僵仆為嬰兒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稱老,為其傷老也。若老萊子者,可謂不失孺子之心矣』」。敦煌遺書《孝子傳》所載略同,只是更為形象生動。《孝詩》有贊;「七十已中壽,人生似此稀。絕憐老萊子,猶反作兒戲」。
4、睒子鹿乳奉親
睒子,又作剡子、閃子、郯子,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關於他的孝行故事最早見於郭居敬《二十四孝》中。實物雕刻表現較早的則是山西省壺關南村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墓和洛陽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石棺線刻「二十四孝」圖。在敦煌寫本中有睒子行孝事跡的記載,但這里的睒子卻是印度迦夷國人,他孝養二盲父母的故事,見於多種佛經記載,主要有《佛說睒子經》、《六度集經》卷五《睒道士本生》等。作為佛教藝術題材的睒子本生故事則在新疆克孜爾千佛洞、雲岡石窟第9窟、敦煌莫高窟第428窟、麥積山第127窟等北朝或以前的石窟壁畫中有較多的表現。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儒學相結合,表現孝道思想的睒子為當時的人們所利用,並借之以提倡傳統孝道文化。甚至在隋唐之際,佛教徒借重儒學孝悌觀,創作《父母恩重經》偽經,藉以宣傳孝道思想。敦煌遺書《父母恩重經》號14、闕40寫本附孝子事跡記載:「……迦夷國王入山游獵,挽弓射鹿,誤傷閃(睒)胸,二父母仰天悲嗶。由閃至孝,諸天下葯塗瘡,閃子還活。父母眼開,明睹日月。不慈不孝,天不感應。閃子更生,父母開目。人之孝順,百行為本」 。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18引錄《父母恩重經》內容與此相同。郭居敬《二十四孝》載:「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入鹿群內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剡子俱以情告,乃免。」
5.曾參行孝
曾參,又稱曾子(前505~前405年),春秋魯國人,與其父曾點同為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死於魯」。蕭廣濟首將其列入《孝子傳》中,但未言具體孝行。虞盤佑《孝子傳》曰:「樂正者,曾參門人也,來候參。參採薪在野,母嚙右指,旋頃走歸,見正不語,人跪問母何患。母曰:『無』。參曰:『負薪右背痛,薪墮地,何謂無?』母曰:『向者客來無所使,故嚙指呼汝耳。』參乃悲然」。《太平御覽》卷412「孝上」引《論語·孔子家語》記載有曾參為孝母而辭去在齊國做官的機會一事。
6.魯義姑姊舍子救侄
魯義姑姊,春秋魯國人,史籍稱其為「村野之婦人」。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五、明·解縉《古今列女傳》均載:齊國攻打魯國,魯義姑姊為救兄之子而置己子於不顧,齊將問其故,魯義姑姊以大義陳之,齊軍感悟而不再攻打魯國,「魯君聞之,賜婦人束帛百端,號曰義姑姊」。畫面所表現的是齊將與魯義姑姊問答的情節,婦人所抱小兒與身後站立的一小兒應為一人,即兄之子,前立小兒為己子。她不但以義行救了自己一家,而且保全了魯國的安全,其義大哉。
7.原谷拖輿諫父
原谷,實名元覺,又稱圓覺、袁覺,清水電峽宋墓題記作「元角行孝」。雜《孝子傳》載:「原谷者,不知何許人。祖年老,父母厭患之,意欲棄之。谷年十五,涕泣苦諫,父母不從,乃作輿舁棄之。谷乃隨收輿歸。父謂之曰:『爾焉用此凶具?』谷乃曰:『恐後父老,不能更作,得是以取之耳』。父感悟愧懼,乃載祖歸供養。尅己自責,更成純孝。谷乃純孫。」此段記載又見於《太平御覽》卷519。敦煌遺書《搜神記》引《史記》曰:「孫元覺者,陳留人也。年始十五,心愛孝順。其父不孝,元覺祖父年老,病瘦漸弱,其父憎嫌,遂縛筐舉舁棄深山。元覺悲泣諫父。父曰:『阿年老,雖有人狀,昏耄如此,老而不死,化成狐魅。』遂即舁父棄之深山。元覺悲泣大哭,隨祖父歸去於深山,苦諫其父。父不從。元覺於是仰天大哭,又將輿歸來。父謂覺曰:『此凶物,更將何用?』覺曰:『此是成熟之物,後若送父,更不別造』。父得此語,甚大驚愕:『汝是吾子,何得棄我?』元覺曰:『父之化子,如水之下流,既承父訓,豈敢違之。』父便得感悟,遂即卻將祖父歸來,精勤孝養,倍於常日。孔子嘆曰:『孝子不違其親,此之為也。」
8.文帝親嘗湯葯
文帝,即漢文帝劉恆,高祖第三子。《漢書·文帝紀》載: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供粢盛。坐罪不及父母,下哀矜之語,仁孝聞天下。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入孝子之一,並序詩曰:「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葯必親嘗」。
9.淳於緹縈舍己救父
淳於緹縈,《史記》、《漢書》有傳。《太平御覽》、《藝文類聚》分別引《史記》、《漢書》傳為孝女:「淳於緹縈者,齊人也。父淳於意為太倉令,生女五人,縈最小。父犯罪當刑,乃罵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緩急非有益也』。緹縈自傷涕泣。隨父至長安,詣北闕上書言:『父為吏,齊中皆稱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妾願沒為官奴,以贖父之刑,使得自新。』漢文帝悲憐其意,原其父罪」。(《太平御覽》卷415)。畫面表現的正是緹縈隨父至長安為父贖罪的情形。林同《孝詩》贊曰:「仁矣文皇詔,悲哉孝女書。至今民受賜,非但活淳於。」
10.劉平舍子救侄
劉平,字公子,東漢楚郡彭城人,本名曠,顯宗後改為平。《後漢書》、《東觀漢紀》均有傳,王莽時任郡吏,守葘丘長,後舉孝廉,拜濟陽郡丞,九江郡全椒長。「更始時,天下亂,平弟仲為賊所殺。其後賊忽復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能兩活,仲不可以絕類』,遂去不顧」。《東觀漢紀》卷l7載劉平「以仁孝著聞」。他不但孝順父母,而且仁義救侄而棄己子。《孝詩》贊曰:「弟類那容絕,吾雛聽自生。劉平端為母,伯道特沽名。」
11.董永賣身葬父
董永與仙女的故事見諸於許多文獻記載,劉向《孝子傳》稱他為「前漢董永。」三國魏曹植《靈芝篇》贊道:「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庸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用何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法苑珠林》卷六二引劉向《孝子傳》載有較完整的情節:「董永者,少偏孤,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於富公以供喪事。道逢一女,呼與語曰:『願為君妻。』遂俱至富公,富公曰:『汝為誰?』答曰:『永妻,欲助償債』。公曰:『汝織三百匹,遣汝。一旬乃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女也,天令我助子償人債耳。』語畢,忽然不見」。敦煌遺書記載董永及其孝行故事的有《父母恩重經》、《孝子傳》、《古賢集》,並有專門的《董永變文》。《孝子傳》除引詳細的董永事跡外,還說「天子征永,拜為御史大夫」。《古賢集》也雲:「董永賣身葬父母,感得天女助機絲。」《董永變文》唱文長達一百三十四句,其中也有董永拜別仙女一事,與墓葬雕繪情節一致。唐末五代時,董永傳說極盛,至宋代時又有小說《董永遇仙記》,董永行孝的故事已十分完善。
12.紫荊復萌(或田真兄弟)
周景式《孝子傳》最早記載「荊樹連陰」的故事:「古有兄弟忽欲分異,出門見三荊樹株接葉連,陰嘆曰:『木猶欲聚,況我兄弟而欲殊哉!』遂還,相為雍和也。一曰田真兄弟。」 《太平御覽》卷416、959及《藝文類聚》卷89、《初學記》卷17所引與此同。唯《御覽》卷421「義中」引《續齊諧記》稍詳,與墓葬雕刻內容更為接近,並指出田真為西漢人,成帝時官至太中大夫,「田真兄弟三人,家巨富,殊不睦。忽共議分財。金銀珠物各以斛量,田業生貲,平均如一。唯堂前一株紫荊樹花葉美茂,共議欲破為三,人各一分,待明就截之。爾夕樹即枯死,狀火燃,葉萎枝摧,根莖焦焠。真至,擕門而望之,大驚,謂語弟曰:『樹木同株,聞雷分析,所以焦悴,是人不如樹木也。』因悲不自勝,便不復解樹。樹應聲遂更青翠,華色繁美。兄弟相感,更合財產,遂成純孝之門」。畫面表現的正是兄弟三人見樹枯死而感悟痛哭的情景。敦煌遺書《二十四孝押座文》載有「共樹共枝爭判割,同胞同乳忍分張」,當指此事。
13.姜詩孝母
姜詩,字士游,東漢廣漢雒(今四川廣漢縣)人。《東觀漢紀》卷17載:「詩性至孝,母好飲江水,令兒常取水,溺死。夫婦痛,恐母知,詐曰游學。歲歲作衣,投於扛中,俄而湧泉出舍側,味如江水,旦生鯉一雙。」《後漢書·姜詩妻傳》所載略同,言詩妻亦「奉順尤篤」,並記有姜詩遣妻一事。敦煌遺書引《孝女傳》所載與此基本相同。林同《孝詩》贊曰:「日常供鯉鱠,旦輒汲江流。兒溺言游學,妻還感珍羞」。清水電峽墓將死去的姜詩雕刻出來以表示姜詩的孝行,實則其妻亦屬孝婦。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14.蔡順拾葚供親
蔡順,字君仲,汝南安城(今河南汝縣東南)人,「以至孝稱」。《後漢書》有傳。《東觀漢紀》卷16記:「王莽亂,人相食。順取桑椹,赤黑異器。賊問所以,雲:『黑與母,赤自食』。賊異之,遺鹽二斗,受而不食」。《孝子傳補遺》所載與此基本相同,也與墓葬雕刻完全一致。但是,雜家《孝子傳》所記又與前不同:「……母飲酒吐嘔顛倒,恐母中毒,嘗母吐驗之」。是為《初學記》所記「蔡順嘗毒」之事。林同《孝詩》記有其孝行事四件:『賊疑拾椹異,母怪棄薪還。雷震輒圜冢,火飛因伏棺」。敦煌遺書引《後漢書》亦記有「拾椹」、「嘗毒」、「火起伏棺」、「雷震圜冢」四件孝行。查《後漢書·蔡順傳》記載並無拾椹供親之事,而記「心痛悟母」、「聞雷哭墓」二事,與前述曾參「心痛悟母」及後述的王裒「聞雷泣墓」頗為相似。
15.趙孝舍己救弟
趙孝,又名趙孝宗,山西長子縣石哲金墓榜題「趙孝宗」。《後漢書》有傳,沛國蘄(今安徽宿縣)人,父善,王莽時為田禾將軍,任孝為郎,傳曰:「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並放之。」《東觀漢紀》卷17、《初學記》卷17、《藝文類聚》卷20均有載,並記有「趙孝食蔬」的故事。墓中表現的均為其舍己救弟的情節。
16.曹娥哭泣
曹娥,《後漢書·曹娥傳》曰:「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訴濤(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令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太平御覽》卷415「孝女」引《會稽典錄》與此相同。《孝詩》有贊詩。
17.茅生殺雞
茅生,即茅容,《後漢書》有傳,字季偉,東漢陳留人。《藝文類聚》卷20「孝」、《太平御覽》卷414「孝下」均引《郭林宗別傳》記曰:「茅容,……年四十餘,耕於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共言,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饌,林宗謂為己設,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令學,卒以成德。」畫面表現的正是茅生殺雞的情節。《孝詩》贊曰:「雞乃為母設,蔬惟與客同,賢哉茅季偉,誤矣郭林宗。」
18.江革行佣供母
江革,字次翁,漢代齊國臨淄人(今山東臨淄),《後漢書》、《東觀漢紀》均有傳。晉陶潛《孝傳》有錄。傳曰:「江革,齊人也。漢章帝時,避賊負母而逃,賊賢之,不害,而告其路。竭力庸債,以致甘暖,和顏悅色,以盡歡心。欲親之安,自挽車以行。鄉人歸之,號曰江巨孝。位至五官中郎將,天子嘉焉,寵遇甚厚。告歸,詔書褒美。就家禮其終身,以顯異行。」 ]敦煌遺書《孝子傳》有載,較略:『江草(革)字次翁,齊國臨淄人也。老母年邁,次載母不使牛馬,乃自居轅中,挽車令不動搖,恐母不安。後漢人也。」所記為其「行佣供母」的情節,並未證「負母逃難」事。墓葬所刻則為其負母避賊逃難的情節。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19.郭巨埋兒
郭巨,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漢劉向首輯郭巨入《孝子傳》中。宋躬《孝子傳》亦有載。敦煌遺書中發現附有孝子事跡的《父母恩重經》寫本中有「郭巨至孝,天賜黃金」之句。另有多件寫本單獨記其事,較劉向所記稍詳,但基本一致,並指出郭巨為東漢人。其中《搜神記》記其孝行曰:「昔有郭巨者,字文氣,河內人也。家貧,養母至孝。巨有一子,年始兩歲,巨語妻曰:『今飢貧如此,老母年高,供勤孝養,恐不安存。所有美味,每減與子,今母飢羸,乃由此小兒。兒可再有,母難重見。今共卿殺子,而存母命。』妻從夫言,不敢有違。其妻抱子往向後園樹下,欲致子命。巨身掘地,欲擬埋之,語其妻曰:『子命盡未?』妻不忍即害,必稱已死。巨掘地得一尺,乃得黃金一釜,釜上有銘曰:『天賜孝子之金。郭巨殺子存母食,遂賜黃金一釜。官不得奪,私不得取。』……」 敦煌《孝子傳》S.389(乙卷)序詩雲:「郭巨專行孝養心,時年飢險苦來侵,每被孩兒奪母命,生埋天感賜黃金。」又《古賢集》曰:「郭巨夫妻生葬兒。」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0.王祥卧冰
王祥,字休微,東漢琅琊(今山東諸城縣東南)人,官至漢光祿勛,晉武帝拜為太保,賜爵為公。《晉書·王祥傳》載:祥性至孝,繼母朱氏不慈,猶令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葯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將解衣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有丹奈結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晉蕭廣濟首將其列入《孝子傳》中,《孝詩》贊其孝行曰:「風李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有的墓將此兩件孝行同時刻出。敦煌遺書《孝子傳》引《魏書》僅記其「守樹」、未言「卧冰求鯉」事。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1.丁蘭刻木事親
丁蘭,漢代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人。《太平御覽》卷414「孝下」、「祿養」條引《孫盛逸人傳》曰:「丁蘭者,河內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乃刻木為人,彷彿親形,視之若生,朝夕定省……。」曹植《靈芝篇》贊曰:「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焭。刻木當嚴親,朝夕致三牲。暴子見陵侮,犯罪以無形。木人為泣血,免淚全其名。」敦煌遺書中有「丁蘭木母,以靈感應」之句。敦煌寫本《孝子傳》記載甚詳。另P.3680寫本記曰:「丁蘭(刻)木作慈親,孝養之恩感動神,圖舍忽然修斬如,血流灑地真如人。」《孝詩》也有贊。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2.陸績懷桔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仕吳為鬱林太守,博學善政,見稱當時。《後漢書》、《三國志·吳書》均有傳。傳曰:「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其孝順如此!《初學記》卷17亦引《吳志》記有「陸績懷桔」事。其故事畫最早見於北魏洛陽寧懋石室。《孝詩》贊曰:「陸郎作賓客,懷桔欲何為。遺母當然事,袁公乃稱奇。」
23.孟宗哭竹
孟宗,字恭武,三國吳江夏(今湖北漢陽縣之魯山)人,本名宗,避孫皓字,易名仁。任吳令、鹽池司馬,累遷光祿卿、司空。《三國志·吳書》引《楚國先賢傳》曰:「宗母嗜筍,冬節將至。時筍尚未出,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皆認為至孝之所致感。」 白居易《白氏六貼》亦稱:孟宗後母好筍,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慟哭,筍為之出。敦煌遺書《孝子傳》所載更略。又敦煌遺書《古賢集》有「孟宗冬筍供不闕」 之句。《孝詩》贊曰:「萬象死灰色,千林號怒聲。何人苦哀泣,凍竹強抽萌。」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4.王裒聞雷泣墓
王裒,字偉元,三國魏城陽營陵(今山東臨淄西北)人。《晉書·王裒傳》載其孝行曰:「廬於墓側,旦夕常至墓所跪拜,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為之枯。母性畏雷,母沒,每雷,輒至墓曰:『裒在此』。乃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門人受業者並廢《蓼莪》之篇。」《孝子傳補遺》、《孝詩》所記與此略同。敦煌寫本伯.2621(原卷)亦記王裒孝行,但無「泣墓」事。S.5776(甲卷)、伯.3536(丙卷)記載較詳。丙卷序詩曰:「王裒慈母怕雷聲,每至春間不得寧,乃至百年亡沒後,語墳猶怕阿娘驚。
⑷ 關於孝順的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
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這個就太多了。
比如:孔融讓梨
孔融分梨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么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暖不忘寒
公元前654年前後,有人誣告晉獻公的兒子重耳死刑,重耳為了逃命,連夜帶著親信家臣逃出晉國逃亡到了衛國。但是剛到衛國,晉兵又馬上趕來,重耳只能逃到齊國。可是在慌亂之中,管家又帶著所有財物逃走了。他們身上沒有半文錢財,大家只好忍著飢餓,那時候,連剩稀粥都成了救命寶貝。就這樣他們忍飢挨餓,終於到達了齊國。
後來,重耳又流亡到了秦國,做了秦穆公的女婿。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打算送重耳回國。重耳在收拾行李時,打算把那些以前用過的破爛全部扔掉,看此情景,壺叔連忙勸說,可重耳不聽。這一切,全被孤雁聽到了,他捧著一塊白玉,要重耳把自己這樣的老臣當成那些破爛扔掉,與重耳告別。重耳很是吃驚,思索一番後,便命令兵士把破爛都撿回來,一再表達悔改之意。回國後,重耳做了一國之君,他沒有忘記孤雁和壺叔的教誨。因為這樣,他很快把晉國變成了一個強國,使它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成為一國之君還聽從教誨,不忘以前患難與共的朋友,不忘記曾經的苦楚。願大家都向重耳學習,勤儉節約,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⑹ 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
1、【程門立雪】講的是尊師重教的故事。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一天,楊時向程頤請求學問,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直到程頤一覺醒來。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2、【鐵杵磨成針】講的是勤學的故事。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與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
3、【子路借米】說的是尊老愛幼的故事。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4、【七歲之師】說的是謙虛禮貌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就應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能夠做我的老師啊!」
5、【林則徐禁煙】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徐應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則徐的推薦,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中華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忠孝仁義禮智信」,就應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幾千年了。「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這個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的「大廈」,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動;否則,家國大廈將傾。「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這是立身之本。此刻有必要學習發揚廣大。
⑺ 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賣身葬父
董永家裡很貧窮,父親死後沒有錢入葬,就變賣自身借錢安葬父親。去財主家做工抵債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動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
夫婦一同到了財主家。主人要求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以抵債。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任務。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會的那株槐樹下,女子辭別而去。
2、故事二: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捨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
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去世後,(他做了大官,)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現在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如願以償呢?」
4、黃香溫席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里,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
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
5、程門立雪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
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向程頤請求學問,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直到程頤一覺醒來。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