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分鍾德育小故事演講加感想
德育小故事
鹽與湯的比喻(轉貼)
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麼,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沒人愛吃的。德國人的做法是:用餐時請每人喝一碗湯。15克鹽放進湯里,味道很鮮美,人人都願意喝。我們的做法則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里提取出來,然後讓你吃鹽,再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你是既不願意喝湯,也無法吃鹽。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這個是德育活動,那個是智育,分得很清楚。實際上,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是育人的,都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理科,都是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的結合統一。物理學科的科學精神、唯物史觀,不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么?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整體的育人觀念。
學會合作 (求索)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 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故事並不復雜,但卻蘊涵著深刻的社會哲理和強烈的警示意義。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設備,為什麼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選擇共同幸福還是獨霸利益。
陶行知獎學生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已經等在校長室准備挨訓了,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異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驚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陶行知滿意地笑了,說:「你能正確的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懷揣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難想像.
人生12個經典領悟(轉)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帶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德育故事
愛是師生溝通最好的工具
的社會,讓人們安享生命的奇跡,我有這樣一支神筆嗎?沒有,但我有一支粉筆,我要用這支粉筆去給孩子們裝點一個個美麗的世界。 在十多年的教師生活中,我所學到的東西如銀河系中的星星一樣多而美麗,其中最美麗的一顆是愛。 在於漪等許多特級教師的教育自傳中都提出了一個共同的教育信念,那就是尊重學生,愛學生。是呀,不熱愛學生就不能算一名稱職的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優秀生和學困生,教師喜歡優秀生,這很正常,但對學困生更應多給點偏愛。因為在
(09/22/2005 16:06:00,426) [查看全文]
被流動紅旗遺忘的愛
今天中午,我跟往常一樣,吃完飯早早來到教室「看孩子」。我們班的這幫孩子,在諸多老師的眼中是較調皮的,也因此,在學校的各項流動紅旗的競爭中,成績總是讓我汗顏。一向不服輸的我,試過許多方法,但都不及自己正襟臨坐教室看著他們來得有效。這不,我在批周記,下面的學生認認真真在完成午間作業,一切顯得十分平靜。 這次周記,認真對待的還是那幾個班幹部。在我批得索然無味時,突然一個標題抓住了我的眼球——《老師,你變了》 「老師,您
(09/22/2005 16:06:00,286) [查看全文]
別了,「我不行」先生
隨著上課鈴聲響起,我班新一屆幹部改選正式開始。選舉進行得很順利,中隊幹部依次選出,四名小隊幹部的候選人名單也寫在黑板上。經過民主投票,大家一致通過。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祝賀。可就在此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新當選的小隊長小金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別選我,我當不好小隊長,我……我不不行。」 一、思考題: 1、小金是個學習不錯的孩子,為什麼卻說「我不行」?
(09/22/2005 16:06:00,208) [查看全文]
冬天,應該屬於孩子
這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一大早來到學校,就看見班裡的孩子正在外面玩耍。我大聲說:「淮讓你們在外面玩的廠孩子們伸了伸 舌頭,轉身跑回教室。其中一個怯怯地說:「操場上有冰,我們想去 那兒玩。」「進去!」我呵斥道。孩子們一溜煙地跑進教室,讀起書來。 聽著他們參差不齊的讀書聲,我突然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對這些剛入學的孩子似乎太苛刻了。江南氣候溫和,很少結冰。前幾天連續降雨,在操場上留下許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昨天氣溫驟然變冷,居然
(09/22/2005 16:06:00,206) [查看全文]
改選風波
由於我班原中隊長擔任了大隊幹事,擬再補選一位中隊長。我請同學們醞釀人選,待星期五班隊會時間進行民主選舉。話音剛落,體育隊長小文「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激動地說:「老師,咱班同學最不公平,跟誰好就選誰,哪個幹部工作認真就不選哪個。」我回答說:「幹部是為同學服務的。哪個幹部真心為大家做事,大家是會擁護他的。」第三節語文課剛上課,小文又迫不及待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不想當體育隊長了。剛才體育課上孟老師已經答應了,如果您沒意見,孟老師就讓毛夢浙當體育隊長。」稍停,她又說:「其實,我心裡想的那個人不是毛夢浙
(09/22/2005 16:06:00,106) [查看全文]
給孩子一片潔凈的天空
一次乘電梯時,看到一個可愛的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她禮貌的和我打招呼。這時候急匆匆進來一個年青人。他把一團油膩膩的紙隨手扔在電梯里,我雖然覺得很是觸目,但是最終還是忍下了採取行動的想法,把目光移向了另一邊。「叔叔不乖,我都不亂扔東西,叔叔弄臟了電梯!」女孩的聲音那麼清脆,那麼天真。說話間她彎腰撿起了那個紙團,下了電梯便扔到果皮箱里。 周圍的人紛紛向女孩投去贊許的目光,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拍拍女孩的頭說:「你真可愛,叔叔謝謝你」。女孩則自豪地揚著頭象個
(09/22/2005 16:06:00,246) [查看全文]
給學生多一點包容
2003年2月開學的第一天,中午我在學校的食堂吃飯,班裡的兩個同學沖進來,告訴我方楊同學的80元錢丟了。我匆匆扒完碗里的飯,三步並作兩步走進教室。這時同學們都已坐在教室里做作業了,我讓所有同學把筆放下,抬頭看著我,除了方楊同學眼睛哭得紅紅的,其他同學的目光都是那麼的清純。我甚至懷疑錢是不是真的丟了。我開始調查掉錢的經過,這個時間段,錢肯定是本班同學拿的,於是,我讓學生相互提供線索,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中午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事情毫無進展。下午兩節空課,我坐在辦公室里左思右想,想想六年級的孩
(09/22/2005 16:06:00,296) [查看全文]
話說學生的懶惰
夕陽西沉,我走進教室。唉,又是他,作業沒完成。看見他低下了頭。半個學期中,已記不清留他多少次了。說他懶惰的老師有好幾位,是啊,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就是他。我坐下來,思考著如何教育他。 「你騎車來上學要多少時間?」我記得他住得挺遠。 「半小時」。「差不多」。他有些驚訝,似乎沒想到老師問他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起床?」我隨又問。 「六點鍾左右
(09/22/2005 16:06:00,247) [查看全文]
教育,應該從傾聽開始
讀到雨佳的一篇文章,覺得傾聽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學會傾聽應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自覺。《聽的藝術》一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1寸,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
(09/22/2005 16:06:00,260) [查看全文]
老師的信任,學生的動力
學生情感的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情感得到觸發呢?那就要發揚學生優點克服缺點。有缺點當然需要批評教育,但不是抓住缺點不放,時時敲打,而是把他放到兩種思想,兩種行為的矛盾斗爭中,由他自己進行抉擇。老師還要在旁邊指導,使正確的思想克服錯誤的思想。本學期,發現我們班的顧影柯同學有幾次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在一次班會中,我問大家,誰願意當班級保管員?同學們紛紛舉起小手,我看見顧影柯也舉起了手,就讓他擔任。頓時,同學們竊竊私語,指手畫腳,對顧影柯擔任班級保管員極為不滿,而顧影柯顯得很
(09/22/2005 16:06:00,264) [查看全文]
讓兒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長
——小學德育案例解讀曾讀過一篇中學生作文,題目是《童心裡,一段苦澀的記憶》。大意是講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在一家旅社門口拾到7毛多錢,他就站在那兒等了3個多小時,結果還是沒有等到失主。第二天,他非常「虔誠」地把錢交給了班主任老師。班主任拍拍他的頭,笑著說:「多好的孩子!」小男孩甜甜地笑了。可下午,他偶然聽到班主任與另一個老師說,班上的某同學今早交給他7毛多錢,為這7毛多錢,昨晚競在寒風中等了3個多小時,真是個傻夯!接著是另一個老師的大笑聲
(09/22/2005 16:06:00,177) [查看全文]
挖掘自我矯正的潛能
新學期開始了,一年級新生迎來了他們想往以久的校園生活。在這群充滿朝氣的孩子中,最吸引我的要算於一了。 案例: 這還要從第一節課說起。在下課時我告訴學生第二天八點半到校。話音未落一名男孩子喊到:「上午八點半還是下午八點半?」頓時班內一片嘩然。這個古怪的問題引起我對於一的注意。於一非常聰明,反應靈敏。對課上的問題有時脫口而出,有時打斷別人說話搶著說,根本想不起有舉手這么回事;坐立行走都是歪歪扭扭,故做怪姿;課間亂擠亂嚷…
(09/22/2005 16:06:00,156) [查看全文]
我心飛翔
這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他照舊像往常一樣,蜷縮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臉的無望和無助。 上課鈴響了,年輕的斯班主任走進教室。她沒有立即講新課,而是微笑著對學生說:「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她拿出一張紙,一招一式地教學生們疊著。很快,一隻紙飛機在她手中誕生了。演示完畢後,她對學生們說:「大家每人疊一隻飛機,寫上你最真誠的祝福,讓它飛到你要給的人那裡!」 學生們興奮了,立刻行動起來。只有他無動於衷,他的飛機疊好了,很精緻,但
(09/22/2005 16:06:00,163) [查看全文]
享受寬容
「It is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課堂內學生們正在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發現徐婷婷同學沒有把書本拿起來,我就繞過去想提醒她一下。可不知怎麼,她的桌上還攤著另一本練習冊,還用手死死地壓著。我本能地抽開一看,一本《民間神話故事集》赫然印入我的眼簾,她的小臉刷地紅了。我的怒氣頓時被吊了起來。沒有經過思考,我就把這本書拿起來「丟」到講
(09/22/2005 16:06:00,204) [查看全文]
訓練小毅完成作業
11歲的小毅,是個特殊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其父親對他「大撤把」,小毅從入學至今的五年中,常常不完成家庭作業,要轉變小毅的不良習慣,並非一件易事。於是,我精心設計了一份循序漸進的行為矯正計劃,將目標確定為: 1、近期目標:寫作業。無論多少,只要每天寫就算達標。 2、中期目標:寫完作業。無論好壞,每天都要寫完作業。 3、終極目標:寫好作業。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要求保證屬量。
❷ 九個德育原則口訣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是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與教學原則相區別。
德育原則包括: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而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原則里也有。可以通過順口溜:「向導至尊,正因機智」來記憶。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基本要求包括:(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與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也稱因勢利導原則,與導向性原則不同,疏導原則指的是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向上。比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你,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所以基本要求有:(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
這一原則即嚴慈相濟原則,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所以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要把愛與嚴有機結合起來。所以要求:(1)教育者要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2)教育者也要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對學生一個要求,認真管理,對學生要有合理而嚴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統一原則
這個原則也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意思。比如廣告:媽媽我給您洗腳。所以在實施此原則時要求:(1)要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的認識;(2)要組織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此原則;(4)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做好示範。
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此原則要求教育者:(1)堅持正面教育原則;(2)堅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3)學校要建立健全的學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等。即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導學生,要能調動學生接受駕馭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要疏堵結合。
6.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長善救失原則)
《學記》中提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要求教師在運用這一原則的時候要注意:(1)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客觀得評價學生;(2)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里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3)要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7.教育影響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也就是教育合力,教師要注意運用家庭社會的教育,實現教育合力。連貫性是指在時間上的連續,比如在小學時學習品德與社會,初中是思想品德,高中時政治,大學學習毛概和馬列等。要求教育者:(1)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作用;(2)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經常化和制度化,處理好銜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要求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年齡特徵進行教育。俗語常說:(1)視其所以,視其所由,察其所安;(2)夫子施教,各應其材;(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常考的知識點只有八大德育原則,以上是《德育原則常考知識點》
❸ 短篇德育故事(摘要)
仲 由 負 米
《德育故事》白話解
仲由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從小家境貧寒,非常節儉。經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系,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家裡沒有米,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到很遠很遠的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背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也許現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兩次。可是一年四季經常如此,就極其不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氣非常寒冷,仲由頂著鵝毛大雪,踏著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放在嘴邊暖暖,然後繼續趕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停下來歇息一會,只為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寧願淋濕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刮風就更不在話下。
如此的艱辛,持之以恆,實在是極其不容易。
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給的俸祿非常多。所吃的飯菜很豐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斷。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的感嘆。因為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他是多麼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經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負米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
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孝無貴賤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為時已晚。但願我們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孝養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
❹ 200字左右的道德小故事
2、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 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❺ 德育小故事
2005年中國最熱門的一個話題也許就是「建立節約型社會」了,能源以及其它資源的短缺、國際油價的飆升,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拾起改革開放以前重點強調的有關「節約」的話題。到底什麼是節約?如何來進行節約?節約與我們當前所說的要擴大內需有沒有矛盾呢?發生在香港富豪李嘉誠先生身上的一則小故事能夠給我們些許啟迪。
李嘉誠先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多年來一直保持華人首富的地位。有一次他從賓館出來准備坐車去辦事,一不小心掉下了一個硬幣,恰好滾到了車子下面,他立刻彎下腰去撿,這時酒店的服務生看到了,替李嘉誠先生找回了硬幣。當服務生准備交還這枚硬幣時,李嘉誠說,這枚硬幣就送給你吧,為了表示感謝,李嘉誠又給了服務生100元港幣。事後有人問李嘉誠,區區一枚硬幣弄丟了,根本算不了什麼,為什麼還要去撿呢,而且撿回來後自己並沒有要,反而花去了更多的。李嘉誠回答說,如果不去撿,很可能會隨著汽車的輪子或行人的腳步最後進了下水道,那這枚硬幣就浪費了,製造這枚硬幣的金屬也同時被浪費,錢可以花但是不可以被浪費,如果你送給別人,別人還可以繼續發揮它的價值。
李嘉誠的話給了我們很大啟示,節約的真諦在於把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在這種情況下資源能夠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浪費就是把資源用在了並不需要它的地方,資源本身的價值並沒有得到實現。節約並不是要求我們去做「苦行僧」、什麼都不用,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去消費,那麼節約、包括經濟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舉個例子,吃飯不僅可以充盈肚子、增加營養,還可以獲得美味的享受,真是太重要了,不能說是浪費吧,但中國人好面子,在飯店裡點菜不能剛剛夠吃,特別是在請客的情況下,要盡量多點,結果是吃掉的還沒剩下的多,這就是嚴重浪費了,在這方面中國人做得遠遠沒有西方人好。中國人多地少,但每年在飯店裡浪費掉的糧食不計其數,西方發達國家很富裕,但浪費糧食的情況很少發生,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的生活品質提升速度極其緩慢的原因之一。
在家裡環顧一下四周,你會發現有很多東西買回來以後很少派上用場,甚至有些東西自買回來就再也沒有碰過。等到家裡擁擠得再也無法放東西時,不得不把以前買回來的東西清理掉,就這項工作也是很令人頭痛的,扔掉吧,太可惜,還沒用過呢!不扔吧,從沒用過它,已經放到舊了,確實成垃圾了。當初為什麼要買呢,很多原因,比如當時覺得很有用、或者某商場在做促銷、或者某某朋友也買了,等等,甚至有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購物,可能是花錢的感覺比較好吧,可以把壞情緒沖淡一下,不過事後多半會後悔,因為錢花掉了,買回的東西卻沒多大用。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消費行為非理想情況。除了商家高興,其它方面沒有一個贏家,因為非理性的消費必然會導致浪費。下次買東西的時候,先從10數到1,然後再想一想,我確實是現實並緊迫需要它嗎?如果不是的話,先別買!這樣每年可以為你節省不少錢呢,可以多請幾次家人和朋友吃飯了。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合理運用有限的資源才能做到節約而不是浪費呢?關鍵就是要把資源運用到最有價值的地方,對於價值不大的地方,可以盡量壓縮支出。企業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從何而來,那就是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兢兢業業地工作。如何才能做到讓員工把單位當作家一樣看待,認真負責、勤勉努力地工作呢?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情感因素,一個是物質激勵。情感因素要求企業首先要尊重員工,讓員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業大家庭的一員,也是事業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換得員工對企業無私的奉獻。物質激勵在於讓作出貢獻的人能夠拿到相應的報酬,有遠見的企業會發現,花在員工身上的錢是最值得的。
❻ 關於德育小故事的作文
鹽與湯的比喻
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麼,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沒人愛吃的。德國人的做法是:用餐時請每人喝一碗湯。15克鹽放進湯里,味道很鮮美,人人都願意喝。我們的做法則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里提取出來,然後讓你吃鹽,再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你是既不願意喝湯,也無法吃鹽。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這個是德育活動,那個是智育,分得很清楚。實際上,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是育人的,都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理科,都是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的結合統一。物理學科的科學精神、唯物史觀,不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么?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整體的育人觀念。
學會合作 (求索)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 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自己創作的!!希望採納!!
❼ 求800~~900的德育小故事 急急急急急
1.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編輯本段]二、德育的性質
德育是各個社會共有的教育現象,具有社會性,與人類社會共始終。德育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具有歷史性。德育在階級和民族存在的社會具有階級性和民族性。在德育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原理、原則和內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繼承性。
[編輯本段]三、德育目標
(一)德育目標的概念
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准。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它不僅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約著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二)德育目標確立的依據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心理特徵
2.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
4.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要
[編輯本段]四、德育原則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編輯本段]五、幾種德育新模式
(1)主體性德育模式
這是一種側重道德認知的德育模式。理論假設是,學生是道德教育的主體,德育應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尤其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自主性、能動性等「主體道德素質」的社會主體。
(2)活動德育模式
這是一種側重道德行為鍛煉的德育模式。理論假設是,道德就是現實的人的活動,個體的自主活動既是德育的目的,又是德育的手段。
(3)「學會關心」德育模式
這是一種以情感為核心的德育模式。該模式認為,關心是一種以情感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結構,且具有豐富的層次性。「學會關心」的教育價值在於引導學生從原始的、自發的「關心」感情,提升到理性的、自覺的「關心」感情,形成出自責任的「關心」品質,進而為整個德性的發展奠基。
[編輯本段]六、德育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
6.自覺紀律教育
7.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
8.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編輯本段]七、學校德育課程
(1)課程設置
小學低年級(1~2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初中開設《思想品德》課程,高中開設《思想政治》課程。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德育課程為綜合課程,高中階段採取模塊設置的形式,力求體現課程的針對性。
(2)課程目標
德育課程的目標可以分為每門課程的總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分目標,並隨學段不同而有區別。現行德育課程目標突出體現以下特點:全面性;基礎性;序列性
(3)課程內容
現行德育課程內容的主要特點是:
首先,生活化。遵循不同階段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
其次,綜合化。每一學段課程內容力求體現多重價值,整合多種學科內容。《品德與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
再次,生本性。課程內容主張從學生成長、發展與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需要出發,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最後,開放性。面向學生逐步擴展的整個生活世界,從封閉的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對學生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
(4)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
課程實施是實現預期課程理想的手段,現行德育課程為增強德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在實施中改變原有以灌輸為主的教育方式,力圖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改革:
強調德育的實踐性、活動性。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形成的,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的,活動構成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中介。
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活動是形成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徑,其本質特點在於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主動參與。
強調學生的情感性、體驗性。道德情感具有感染、彌散、激勵和動力等功能,而學生道德情感的獲得是通過參與活動完成的。
課程評價對課程實施起著導向和質量監督作用。現行德育課程在評價方面,呈現出評價目的的發展性、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方法的多樣性等特點。
[編輯本段]八、德育思想的演變
德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在階級社會中有鮮明的階級性。歷代的統治階級為培養忠於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視德育。在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學校中,德育居於首要的地位。西周學校教育的內容「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禮」教是居首位的。據《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當時的所謂「三德」、「三行」之教完全是為維護西周的奴隸制服務的德育。儒家主張「德治」和「禮治」。孔丘強調「以德教民」,認為「道(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孟軻明確提出:「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倫理教育視為中國古代學校的教育目的。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一個特點,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把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作為德育的主要內容。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傳統,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視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統一,進德同修業的統一;在德育實施上重視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踐等。
在西方,古希臘也很重視德育。蘇格拉底主張「知識即美德」,認為一個人只要知道什麼是善良和正確,就一定會去實踐它,美德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的。這種思想,與「美德是通過貴族的血統代代相傳」的保守觀點相比,顯然是一個進步。亞里士多德認為,培養美德必須實踐,並通過「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習慣。他還認為,音樂在德育中有特殊的地位。古希臘哲學家提倡的德育是為維護奴隸制服務的。在歐洲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宗教教條成了德育的主要內容。
在歐美資本主義發展時期,許多哲學家和教育家還提出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為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服務。17世紀英國教育家洛克,J.,強調通過「理性」培養年輕紳士的風度和道德品質,要求「能剋制自己的慾望」,「服從理性所認為最好的指導」。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J.-J.的德育思想,具有強烈的反宗教傾向。他尊重兒童的天性,強調自然發展的法則。他主張德育要注意兒童成熟過程的階段和年齡特點。19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F.十分重視德育。他認為,觀念是行動之父,知識意味著真正的力量。知識和行為之間,道德和理智之間不應分裂開來。德育主要是形成兒童正確的道德觀念,建立道德觀念的統覺群。德育的任務側重於道德觀念的培養。他是所謂「主智說」的代表人物。
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J.,為了適應當時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認為德育應以「民主社會」的理想為出發點。他說:「兒童將為其中一員的社會是美國」,「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的目的,也沒有什麼目的」。他主張通過學校的「典型的社會生活」培養「有利於社會秩序」的道德習慣。德育任務側重於訓練行為習慣,故屬於「主行說」。
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意義和任務 共產主義的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初期,就號召青年要學習「共產主義」,並明確指出:應該使培養、教育和訓練現代青年的全部事業,成為培養青年的共產主義道德的事業。德育要滲透於學校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中。毛澤東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指出,青年應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說:學校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轉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環。在社會主義時期,更強調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
。
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之後,中國共產黨十分強調建設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認為思想建設決定中國的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它的主要內容,是工人階級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理論,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相適應的主人翁思想和集體主義思想,是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是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和共產主義勞動態度,是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這也就是中國學校德育的主要內容,即社會內容。它是由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決定的。
為了把德育的社會內容有效地轉化為學生個體內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過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中國學校德育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在個性心理發展中,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等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心理結構整體,發展是整體性的發展。因此,中國社會主義學校的德育的任務,既反對側重培養道德觀念主智說,又反對側重訓練行為習慣的主行說。
2001年5月,美國內華達州的麥迪遜中學在入學考試時出了這么一個題目:比爾•蓋茨的辦公桌上有5隻帶鎖的抽屜,分別貼著財富、興趣、幸福、榮譽、成功5個標簽;蓋茨總是只帶一把鑰匙,而把其它的4把鎖在抽屜里,請問蓋茨帶的是哪一把鑰匙?其他的4把鎖在哪一隻或哪幾只抽屜里?
一位剛移民美國的大陸學生,恰巧趕上這場考試,看到這個題目後,一下慌了手腳,因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語文題還是一道數學題。考試結束,他去問他的擔保人———該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訴他,那是一道智能測試題,內容不在書本上,也沒有標准答案,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師有權根據他的觀點給一個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