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教孩子講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首先家長教的時候就要表情豐富,配合著動作,可以誇張一點,這樣孩子會模仿的哦,你講的平平淡淡的,孩子自然不會講
Ⅱ 如何教孩子講故事
孩子通過講故事,不僅可以使他記住故事的內容,領會故事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促進他的語言發展,幫助他較快地掌握語言的連貫性,開始學習藝術語言。
教孩子講故事,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選擇的故事合適,教的方法得當,2~3歲的孩子是可以學會的。
對於2~3歲的孩子和4歲的孩子,要求有所不同。要求2~3歲的孩子,能照著畫書把一個簡單故事的主要情節講出來就可以了。在語言方面,能看著畫頁說出主要內容就行了。語句不完整,需要家長一句句地教他說,逐漸提高。對於4歲的孩子,則應要求他能獨立地重述簡單的小故事。語言方面,應該語句完整、連貫,同時還應該有一定的語氣。
怎樣教2~4歲孩子講故事呢?這要與給孩子講故事聯系起來說。
1.一般教2歲孩子講故事,總是邊讓孩子看畫,邊給他講,而且還要用手指著畫面上的人和物。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一本書可以講多次,孩子一般不會表示「我聽(看)過了,不聽了。」家長可以重復地講。還有一個特點,是兩歲左右的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言語。家長給他講時,他會模仿著說些簡單的字或一些詞。家長根據這些特點,在多次地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就可以逐步地教會孩子講。
2.教3—4歲的孩子講故事,可以看著畫書講,也可以不用畫書。即使是家長口述,他也十分感興趣。此外,家長第二次講同一故事時,他會說:「我聽過了。」甚至表示不願意聽,或要求講新的;所以給3~4歲孩子講故事,要有意識地選擇哪些是要求重述的,哪些是不要求重述的。要求孩子重述的故事,文學性要強,要能做到使孩子百聽不厭。家長在給孩子講這一類故事時,引導孩子學習故事中重復的句子。如故事《蘿卜回來了》中的:「天這么冷,雪這么大,小熊一定找不到吃的東西。」又如《三隻羊》中的:「你是誰?」「我是小(中、大)羊。」……以後再講時,逐步地讓孩子講到這一步;再以後,讓孩子講出情節。就這樣,經過家長與孩子幾次共同講,逐步過渡到孩子能夠獨立地講。
3.給孩子選擇讓他們重述故事,除要注意文學性外,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簡練,以及部分的重復。這樣的故事,能引起孩子學習講述的興趣,也容易掌握。
4.教孩子講故事(重述故事)是有一個過程的。由記住故事的名字、故事中的角色、主要情節到部分對話、敘述,直到會獨立完整地講出來,這個過程,需要家長一點一點地幫助和引導。既不要教孩子機械地背,也不要滿足於孩子只講出個大概,因為這兩種做法都不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和智力水平。
Ⅲ 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鏈接:
Ⅳ 如何讓孩子學會講故事
人們常說,好老師應該多給孩子講故事。不但老師要給孩子講故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應該給孩子講故事。在歐美國家和我國台灣地區「親子共讀」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兒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它是一種快樂的兒童語言,游戲,也是長輩與孩子間的心靈交流,另外講故事也是進行品德教育和開發智能的好辦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環境需要可採取續編、復述、看圖編、改編等方法,激發孩子興趣,啟發孩子思維,使孩子從愛聽故事到主動講故事,成為思維敏捷、口齒伶俐的故事大王。 一、啟發孩子續編故事 每個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應當有意識地給孩子留有想像空間,在故事的緊要處或結尾部分留個懸念,讓孩子順著自己的思路把故事編完,幼兒通常會編出許多迥異的結尾,很多都是不乏想像又合情合理的。如故事:「動物介紹所」講到大猩猩給龍蝦找了份裁縫的工作、給青蛙介紹了份游泳教練的工作。這時家長會問孩子:「你說,大猩猩還會給哪些動物介紹工作呢?還會介紹什麼合適的工作呢?」孩子們會興致很高的回答:「會碰到小狗、大象、小老鼠、貓頭鷹……!」「給小狗介紹警察的工作」,「給大象介紹開浴室的工作」,「給小老鼠……」孩子還可以邊說邊做出動作。興致勃勃,情緒激昂的時候也是幼兒發揮想像,續編故事的最佳時機,此刻稍加指點孩子有可能把原故事的結局擴展出新穎神奇的結果來。 二、鼓勵孩子復述故事 大班的孩子腦子里已經有了不少的故事,家長和教師應鼓勵他們復述這些故事,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可採取獎勵、表揚的方法,比如,當孩子要求家長講故事時,可提出條件「媽媽講完故事後,你能送我一個故事嗎?」平時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時,這時家長可提出讓他用故事來換,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滿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時,也是要求孩子復述故事的好機會,孩子復述完後,家長應給予鼓勵、表揚。 三、引導孩子看圖編故事 有些孩子的知識面廣、不僅想像力極其豐富,而且思維有一定的邏輯性,可以憑想像看圖編故事,家長應重視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如家長為孩子買書時,可選擇只有圖片,沒有文字的書籍,讓孩子看圖編故事,只要嘗試幾次,你會驚訝的發現,孩子編出來的故事情節往往會超乎家長的想像,如「龜兔賽跑」家長可以讓孩子看圖,並通過提問引導孩子,「龜兔第二次賽跑會怎麼樣呢?」這時孩子能發揮自己的想像,編出另外一個故事來。 四、激發孩子改編故事 拿到一本新故事書,家長會講給孩子聽,重復幾遍後有很多孩子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家長所講的故事原原本本的重復出來,有時孩子能挑出家長前後幾次講述的不同點,適當地表示異議。家長不妨利用這點給孩子講點錯故事,激發孩子糾正,從而調動孩子講故事的積極性。請聽一位母親同女兒的對話。 「森林裡有隻河馬,在樹上飛來飛去……」 「媽媽,錯了,河馬不會飛」 「河馬沒有翅膀呀!」 「青蛙、鱷魚、鴨子……」 「給媽媽講個游泳比賽的故事咋樣?」家長有意識地把故事講錯,當故事錯在開頭,引導幼兒反駁,鞏固所學知識。錯在中間,激發孩子糾正,鍛煉思維能力。錯在結尾,啟迪孩子想像,讓孩子創作出理想的結果。 五、創造機會讓孩子表演故事 平時或朋友聚會,應考慮讓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節目,講故事是最好不過了,孩子講故事,不應苛求白壁無瑕,而應力求「順理成章」家長應從幼兒的表情、動作等方面做指導,效果會更好些。家長應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各種故事比賽,更能激發孩子講故事的興趣。 孩子從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中發展了語言、思維、能力、養成了大方、樂觀、自信的開朗性格、把往日家長注入式的傳授知識變為運用知識,這就更加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想像力、記憶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更好地發展。 「講故事」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幼兒教師、家長必須把握的一門技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做出更多的思考和嘗試
Ⅳ > 怎樣用講故事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呢
在信息無處不在的時代,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已經由傳統方式進入現代方式。建議女性家長朋友儲備學習一些故事常識,在適當的時機給孩子以啟迪性教育。因為聽故事能夠打開他們那些直接教育無法觸及的區域,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以從故事的意義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穩妥辦法。這些故事一定要表明內涵,不僅反映生活而且揭示事物本質,故事對人的塑造也施加著積極影響,即有教育性。據此,家長給孩講故事,要充分發掘故事的教育性。 我們要注意的是,首先要照顧孩子的年齡點因勢利導。孩子進入幼兒期,別人與我開始分化,這個時期可多選擇一些童話故事,因為童話以兒童幻想為特徵,從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異美妙的現實生活,告訴他們真善美與假惡丑。孩子6歲以後,物我開始分化,他們開始對人的故事和有關自然、社會等方面的知識性故事感興趣。這類故事,重點應放在講清「為什麼」,以拓寬視野,深挖故事主題。 其次加強針對性。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波動大,給孩子講故事應敏銳地捕捉孩子的興奮點,以增強雙邊同步效應。例如:小女孩整天把媽媽的化妝品在自己臉上亂塗亂抹,媽媽教育他聽不進去時,媽媽可以在背後告訴爸爸,當然爸爸教育小孩也不能出賣媽媽,爸爸在飯桌上與媽媽講了遇到親親家小女孩亂塗化妝品中毒的小孩長了滿臉大包,去看醫生,到現在可難看了的故事。小女孩聽了以後從此就不動化妝品了。家長尤其針對孩子可塑性的特點,發現某些毛病和不足,可選有利於矯治的故事,通過故事形象來啟發誘導,達到自我鼓勵和克服不足。
Ⅵ 如何教小朋友講故事
一般教2歲孩子講故事,總是邊讓孩子看畫,邊給他講,而且還要用手指著畫面上的人和物。教3—4歲的孩子講故事,可以看著畫書講,也可以不用畫書。即使是家長口述,他也十分感興趣。給孩子選擇讓他們重述故事,除要注意文學性外,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簡練,以及部分的重復。這樣的故事,能引起孩子學習講述的興趣,也容易掌握。
Ⅶ 幼兒園要讓孩子講故事怎樣才能讓孩子講
幼兒園不是讓孩子講故事鍛煉口才,而是你講故事能讓他們聽的懂,能理解
Ⅷ 怎麼學講故事
鏈接:
父母多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思考力、邏輯推理能力、專注力,好的故事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會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塑造良好性格,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灌溉、滋養,讓孩子在人類智慧的光芒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