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孔融的故事有哪些

孔融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07 01:31:36

❶ 關於孔融的故事

一)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
融七歲,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人有貪之本性,據物之本能,不管四歲還是七歲,能如此行,家風之故。

(二)小時了了
孔融,字文舉,魯國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自小聰明,年十歲時,往謁河南尹李膺,閽人難之,融曰:「我系李相通家。」及入見,膺問曰:「汝祖與吾祖何親?」融曰:「昔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融與君豈非累世通家?」膺大奇之。少頃,太中大夫陳煒至。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煒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融即應聲曰:「如君所言,幼時必了了。」煒等皆笑曰:「此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三國演義》

——李膺說的沒錯:奇童!

(三)一門爭死
儉與魯國孔褒有舊,亡抵褒,不遇,褒弟融,年十六,匿之。後事泄,儉得亡走,國相收褒、融送獄,未知所坐。融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褒曰:「彼來求我,非弟之過。」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一門爭死,郡縣疑不能決,乃上讞之,詔書竟坐褒。

——家風正,兄弟悌。

(四)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日:『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哀其不幸,敬他一門。

❷ 關於孔融的故事有什麼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去洛陽。聽說絡陽城有個司隸校尉(官名),名叫李膺,威高府嚴,一般人輕易見不到他。孔融很不服氣,決定前去一試,會會李膺。 這天,他一個人來到街上,遠遠看到李府高大氣派,衛士林立,果然不同凡響。但孔融毫不畏懼,竟大模大樣地走上前去,對守門衛士說:"我是李府的親戚,今日特來拜見,請您通報。"門人通報後,李膺聽說是個小孩要來拜見,又大模大樣,感到奇怪,便決定去見他。李膺出來一看,見門口站著一個十餘歲的小孩,倒背雙手,敢做姿態。雖然一臉稚氣,但雙目炯炯有神,很是可愛。便不露身分,故意問道:"你說你是李膺的親戚,說說看,是什麼親戚?"孔融一本正經地說:"我是孔子的子孫,李膺是李耳的後世,孔子和李耳是師兄弟,我和李膺不就是世交了么?"李膺聽了,笑得前仰後合,覺得這孩子聰明過人。仔細一問,方知是小孔融。正在這時,有一個叫陳越的大中大夫(官名)走了過來,李膺便給他講了這件事。陳題不以為然道:"小的時候如此聰明的人,長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聽了,很不高興,覺得這人心術不正,有意貶低他,便眼珠一轉道:"聽您這么說,您小的時候想必是很聰明了。"僅一語,便將陳題說得張口結舌,面紅耳赤。 李膺聽罷,非常喜歡孔融膽大機智,忙把他讓進房內,決定與他好好敘談。

❸ 孔融的故事

「孔融讓梨」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於此。

原文: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公元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為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豐。孔融是當時比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剛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終為曹操所忌,枉狀構罪,下獄棄市。

孔融小時候家裡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❹ 孔融的軼事典故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注引《續漢書》。說的是孔融四歲時候,與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親奇怪地詢問他,他回答說:「我是小孩子,按理應該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對他感到驚奇。
《三字經》中就有「融四歲,能讓梨」之語。 孔融被害時,他的女兒七歲,男孩九歲,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別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為之動。左右的人說:「父親被逮捕,不起,為什麼?」答說:「哪裡有巢毀壞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給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說:「今天這樣的禍,難道能夠久活,還要知道肉味嗎?」哥哥號哭而止飲。有人對曹操說了,於是決定都殺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對哥哥說:「如果死者有知,得見父母,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於是引頸就刑,顏色不變,沒有人不為之悲傷的。

❺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完整的)快!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於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拉,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麼來頭?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麼關系,只好哈哈:「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裡好生奇怪: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於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麼想不起來啊!」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系,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有作為。」面對挑戰,孔融笑著說:「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孔融則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❻ 孔融是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你還知道關於他的什麼故事

小時了了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他,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孔融立即反駁道:「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注引《續漢書》。說的是孔融四歲時候,與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親奇怪地詢問他,他回答說:「我是小孩子,按理應該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對他感到驚奇。
《三字經》中就有「融四歲,能讓梨」之語。

忘年之交
出自《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與為交友。」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哭墳不悴
據《御覽》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記載說:孔融任北海相時,在路上看見一個人在墳墓邊哭泣自己的亡父,臉色卻一點都不憔悴。孔融於是將此人殺了。

殺宥之三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當時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得到梅堯臣賞識,其中有一句的內容說:「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主考官歐陽修問蘇軾出於何典。蘇軾回答在《三國志·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後仍找不到,蘇軾答道:「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孔融雲:『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出於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歐陽修聽畢才恍然大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畫像
孔融被害時,他的女兒七歲,男孩九歲,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別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為之動。左右的人說:「父親被逮捕,不起,為什麼?」答說:「哪裡有巢毀壞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給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說:「今天這樣的禍,難道能夠久活,還要知道肉味嗎?」哥哥號哭而止飲。有人對曹操說了,於是決定都殺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對哥哥說:「如果死者有知,得見父母,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於是引頸就刑,顏色不變,沒有人不為之悲傷的。

❼ 孔融軾母的故事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但是長大之後的孔融卻因為弒殺母親而被曹操殺了,這個原因不僅很是讓人匪夷所思,畢竟一個小時候這么懂事的孩子怎麼會喪失了本性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是曹操為了殺害孔融編造出來的一個借口而已,孔融的死是和曹操分不開關系的。曹操想殺了孔融,可是又不能沒有一個完美的借口,弒殺母親這種借口,就沒有人能夠拒絕,所以曹操就用這個借口殺害了孔融。

三、孔融反對曹操的禁酒令。

猛地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很多人是覺得,肯定是孔融喜歡喝酒,曹操頒布了禁酒令,所以孔融才會反對,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孔融是一個滴酒不沾的,但是卻因為自己不喜歡曹操這種人而情願和曹操唱反調。曹操本來就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孔融這般上書職責自己,然後又加上別人的彈劾,曹操就以弒殺母親的罪名把他殺害了。

❽ 孔融有哪些故事

有人誇孔融聰明,可陳煒不以為然,說:」十歲的神童,二十歲的才子,三十歲的庸人.可見,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後並不聰明,反而愚笨.」 孔融聽完,說:」那先生小時侯肯定聰明!」此語一出,陳煒無言以對.大家大笑. 補充: 3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宇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說道: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後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贊揚的話,骨子裡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贊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後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後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孔融很敬仰李膺,決定去闖闖看。李膺見到孔融,摸摸他的頭道:「是不是你祖父認識我 」孔融說:「不是,但是先祖孔子與你的先祖老聃是好朋友,也算得上是通家世交了。」李膺大笑不已,連連叫:「好,好,有道理 」 孔融回到家鄉不久,黨錮之禍發生,孔融對宦官的作為非常不齒。有一天,黨人張儉被官吏捉拿,他和孔融的哥哥孔褒相識,情急之下逃到孔家。孔融告訴張儉:「哥哥不在家,我能作主,快進來吧。」於是,張儉在孔家逗留了幾天才走。地方官聞風趕去,便把孔褒、孔融兩兄弟關了起來。孔融首先認罪:「張儉是我藏起來的,應該捉我。」「不行,張儉是來找我的,應該抓我。」孔褒抗議道。這時孔母也來了,她氣勢洶洶道:「我丈夫已死,我是家長,一切由我負責,你們怎麼可以亂抓小孩呢 」天下竟有這等怪事,地方官只有報到朝廷,朝廷決定由孔褒坐牢,釋放孔母及孔融。以後孔融當了虎賁中郎將、太中大夫,因其文學修養深厚,被譽為「建安七子」之一。

❾ 孔融生平的故事

孔融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那年孔融四歲,家裡吃梨,孔融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就故意問孔融:
「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他的故事被傳誦至今.

孔融「讓梨」以外的故事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從小聰明伶俐。孔融10歲的時候,隨父親到京城去遊玩。當時李膺是讀書人的精神領袖,他的門禁很嚴,除了當代名士及通家世好以外,一律不接見。

孔融很敬仰李膺,決定去闖闖看。李膺見到孔融,摸摸他的頭道:「是不是你祖父認識我 」孔融說:「不是,但是先祖孔子與你的先祖老聃是好朋友,也算得上是通家世交了。」李膺大笑不已,連連叫:「好,好,有道理 」

孔融回到家鄉不久,黨錮之禍發生,孔融對宦官的作為非常不齒。有一天,黨人張儉被官吏捉拿,他和孔融的哥哥孔褒相識,情急之下逃到孔家。孔融告訴張儉:「哥哥不在家,我能作主,快進來吧。」於是,張儉在孔家逗留了幾天才走。地方官聞風趕去,便把孔褒、孔融兩兄弟關了起來。孔融首先認罪:「張儉是我藏起來的,應該捉我。」「不行,張儉是來找我的,應該抓我。」孔褒抗議道。這時孔母也來了,她氣勢洶洶道:「我丈夫已死,我是家長,一切由我負責,你們怎麼可以亂抓小孩呢 」天下竟有這等怪事,地方官只有報到朝廷,朝廷決定由孔褒坐牢,釋放孔母及孔融。以後孔融當了虎賁中郎將、太中大夫,因其文學修養深厚,被譽為「建安七子」之一。

閱讀全文

與孔融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經濟負擔 瀏覽:249
動物王國大探秘故事一共有多少冊 瀏覽:663
常用愛情基調有哪些 瀏覽:789
野狐的故事原型是哪個 瀏覽:316
美女不要生氣不管別人說什麼你要保護好 瀏覽:277
節日里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750
信誓旦旦的愛情在哪裡小視頻 瀏覽:490
如何應對愛情和事業 瀏覽:982
幸福都有什麼意義 瀏覽:91
幸福樹要掉葉怎麼辦 瀏覽:96
如何滿足愛情的驚喜 瀏覽:491
經濟指標值最大是什麼意思 瀏覽:343
腰圍一般多少算健康 瀏覽:260
大連一慈健康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0
都市愛情俱樂部漫畫叫什麼 瀏覽:460
怎麼看待婚姻以及家庭 瀏覽:757
美女長得漂亮穿什麼都漂亮 瀏覽:399
25數字愛情含義是什麼 瀏覽:113
事業工資怎麼漲 瀏覽:871
什麼時候懷孕有利於事業發展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