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沒有那本書可以全面易懂的了解佛教,我不是要那些教你怎樣做人做事的書,我要了解佛教內個宗派的那樣的
趙朴初居士的《學佛問答》,賈提韜大德的《壇經的智慧》,聖嚴法師的《學佛知津》。
2. 佛學哲理故事
1 山頂大笑-葯山惟嚴
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當時平分禪家天下,共同接引天下的學生。葯山本來是石頭希遷的學生,一天,葯山問石頭希遷:"三乘十二分教義,我還粗略領會一點。禪門宗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說我實在沒有弄明白,請師父為我指點。"石頭希遷:"這樣不對,不這樣也不對,這樣不這樣總是不對,你怎麼辦?"葯山不知所措。石頭希遷:"你的因緣不在這里,還是到馬大師那兒去吧。"葯山惟嚴稟受師命,恭敬地去禮拜馬祖道一禪師。還是那些提問。馬祖道一:"我有時教它揚眉眨眼,有時不教它揚眉眨眼,有時揚眉眨眼的是它,有時揚眉眨眼的不是它。你究竟要怎麼理解它?"葯山聽了恍然大悟,便向馬祖禮拜。馬祖道一:"你見到了什麼道理,就行禮拜謝?"葯山惟嚴:"我在石頭希遷老師那裡,就好比蚊子叮鐵牛,不得其門。"馬祖道一:"既然這樣領悟了,就得好好護持。"
有一天,葯山惟嚴在禪坐,石頭禪師見後便問:"你在這里干什麼?"惟嚴答到"什麼也不幹。"石頭說:"這樣就是閑坐了。"惟嚴說:"如果是閑坐,就有所作為了。"石頭又問:"你說什麼都不幹,到底不幹什麼呢?"惟嚴答道:"千聖不識。"
一次,惟嚴禪師在坐禪,僧人問他:"師父,你坐著獃獃地思量什麼?"禪師回答:"思量這個不思量。"僧人不解地問:"不思量的怎麼思量?"惟嚴說:"非思量。"
有一天傍晚,惟嚴禪師登山散步,忽然雲霧散開,月亮露出了身影,禪師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傳到了周圍十幾里外還聽得到。第二天早晨有人來問,僧徒們說:"昨夜和尚在山頂大笑。"
刺史李翱聽說此事,為葯山惟嚴賦詩一首: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2 禪宗公案:聖諦第一義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第一個就是去看梁武帝。梁武帝是我們中國信佛的第一個皇帝,他是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名字叫蕭衍,他度很多人出家為僧,建塔、造寺、塑像裝金,自己還披袈裟上座講《放光般若經》,人稱佛心天子。所以達摩第一個去看他。
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摩曰:廓然無聖!
梁武帝一見達摩,就把這教下最玄妙的極則問題提出來問:聖諦第一義是怎麼一回事?考考達摩。哪知這天下衲僧跳不出凡、聖、真、俗的圈繢,到大宗師手裡,輕輕一捏,便粉碎無余。達摩應聲答道:「廓然無聖!」我們如在這句話下薦得,便歸家穩坐,飢來吃飯,倦來打眠,自在受用,不用在這里分是分非,說長道短了。
「廓然」,就象虛空一樣遼闊,廣大無邊,清虛靈明,不動不搖。這是暗示我們的心性猶如虛空一樣,遼闊虛明,清空廓徹。「無聖」,既然象虛空一樣的靈明廓徹,一樣也沒有,當然沒有聖,也沒有凡了。但須注意,雖然一切沒有,這知道沒有的是誰?達摩大師把這無法形容、比擬的妙明真心巧妙地和盤托出給梁武帝看。可惜俏媚眼做把瞎子看。武帝只知持論教義,說凡道聖而不明心性。不知道這說無的是誰,道有的又是誰,而當面錯過。禪師家猶如善舞太阿劍的能手,輕輕一揮,就把你心中的凡聖、真俗等等葛藤,齊根斬斷,直下指點你見性。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迷於聲色而不識,果能一切放下,不隨聲色物相遷流,這妙明真心猶如遼闊的太虛空一樣,哪裡有聖有凡?
雖然一切沒有,但非同木石,而了了分明。這知道沒有的是誰?就是達摩祖師當時指點梁武帝見道的「廓然無聖」的妙明真心啊!假如我們著相,心中存有聖凡見,就不能見道,要離相離見才能入道。
所以,達摩祖師說「廓然無聖」。而梁武帝是著相的人呀,你說廓然無聖,連聖也沒有豈不落空?可人家說你是聖人呀!你怎麼說聖人也沒有呢?
於是帝繼問曰:對朕者誰?摩曰:不識。
梁武帝在有「聖」上著眼,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廓然」二字,所以接下就問:「對朕者誰?」以為這下子抓住了要害,你說「無聖」,那麼,站在對面的是誰?
這句話有兩重意義,一者站在我對面的是誰,二者和我對話的是誰?梁武帝的本意只是第一重,站在我對面的是誰?但在宗下就不這樣,而是取第二重,問這能對話的是誰?就象我們現在參禪問:念佛是誰?拖死屍的是誰?講話是誰?聽話又是誰?這個「誰」就有分量,象是問話,卻是直接指示你見性。這句話不這么好答,不是見性人,就不免眼目定動,手足無措,不知落處。但是達摩祖師是大宗師,他明知你是第一重問義,死馬權作活馬,強作第二重問義答道:「不識。」達摩祖師這句答話真疑殺天下人,你是悟道宗師,怎麼說不識?
這「不識」二字,從表面看,似乎是不認識,但實際是直示真心酬對他是誰的「誰」字。這能問和能答的東西,有相可見嗎?有能所相對嗎?無相無能所,有誰認識誰呢?當我們打開本來之際,身心世界都沒有,只是一片虛明,沒有色相,沒有相對的二者,有誰認識誰?這個「不識」有如千鈞之重,如會得,則當下悟去;如輕率地只當認識不認識會,則磋過了也。
帝不契,達摩遂渡江至魏。
梁武帝雖信佛,但般若根器很差,所以「帝不契」。禪宗是接上上根器人的,要悟當下悟,不是拖泥帶水的說教。在兩三句問答之中,語不投契,所以達摩踏著一根蘆葦就渡江到魏國去了。
帝後舉問志公,志公曰:陛下還識此人否?帝曰:不識。
這梁武帝回到後宮去問寶志公。志公就問梁武帝,你還識得達摩嗎?帝曰:「不識。」
志公曰:這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
帝悔,遂遣使去請。
志公曰:莫道陛下發使去請,闔國人去,他亦不回!
寶志公說,不用說你陛下遣一個使臣去請達摩祖師回來,就是你把全國人發動去請達摩,達摩祖師也不回來了。這為什麼呢?因為達摩祖師是來傳佛心印,度有緣眾生的,不是來受你供養的,他更不需要名譽,只要得一個半個開悟之士能接法,紹隆佛種就是了。
達摩祖師渡江至魏後,居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得神光大師,徹悟心源而傳法。其餘在他名下的人也很多,但是他們只得禪宗的皮、肉、骨,而不能得髓。
那麼,學禪這么難,值茲末法時代,豈不要斷絕佛種嗎?不!末法時代也有正法根器人,廣大佛子中,上上根人,大有人在。只要有心人提倡弘揚,禪門是會興隆的。因為有佛、菩薩的偉大慈悲力量加被,只要深信不怠,天天朝於茲、夕於茲,流連於茲、顛沛於茲,不斷地前進,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參考資料:網上資源
3. 佛教故事
這些都是來源於印度神話的內容,主要記載在婆羅門宗教的吠陀經典中,由於佛祖作為古印度的王子,從小就接受了這些教育,所以他的思想爭議即後來的佛法中,很多都是與印度文化有關,吸取了很多婆羅門宗教中的內容,重新加以演繹。
象天龍八部這些都是諸天界的護法神和天界的生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
如果從最早的故事源頭去找,那麼建議找本《羅摩衍那》的書,主要講的都是古印度神話故事,有過中文的全譯和節譯不同版本,不過都是很早的了,也許只能去圖書館查。
有些佛教辭典中也有這些天神的解釋,比如《宗教辭典》等。古代有些經書的註解中也有。這些比較省事,但要是找源頭,還是去看印度的神話故事吧。
4. 佛學中的做人道理的介紹
《佛學中的做人道理》從大量平凡而瑣碎的生活事例出發,層層深入,以最通俗的語言,最常見的故事,將佛學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與塵世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種大思想,大藝術、大智慧、大境界。禪,不僅是中華文化之精粹,亦為整個東方文化所推崇。佛,讓我們遠離塵世的煩惱,在喧囂與浮華中築起一座盛放心靈的舞台;讓我們在面對挫折時,有一顆豁達的心去承載,讓我們遭遇坎坷時,有一種信心和勇氣去打拚;讓我們在苦難來臨時,用笑容和愛去坦然面對;讓我們無法擁有時,體會到輕松揮手告別的美麗。
5. 有什麼禪悟人生或道家或佛家的故事
以前寫的幾篇關於禪的文章,僅供參考! 略談「禪」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覺道清凈禪 發表於2009年07月25日 20:25 閱讀(13) 評論(0) 分類: 個人日記 許可權: 公開 寫這個題目是比較難,因為禪是不可以說,說者即不為禪。但以我自己的感受體悟確實想說說。那麼就班門弄斧地侃一下。如果說錯了大家盡量包含。不昧因果,別落入野狐禪。哈哈!
禪:(Dhyana)全稱禪那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靜思維。《五燈會元》卷一。:「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這大概是普遍認同禪宗的由來。
現在的禪宗一般指六祖慧能大師傳下來的頓悟法門,禪宗講的是明心見性,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破除一起執著。歷史上禪宗最興旺的時期是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特別在唐朝從皇帝士大夫,到市井百姓談玄論妙成為茶餘飯後。禪最大的特點是破除執著,破除常見的邏輯思維和慣性思維。一般來說參悟禪主要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的。我用《五燈會元》卷十七一則語錄說明一下: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善知識,有道行的人),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榭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這中境界三般見解是什麼狀態?難言也。前一種是常見。中間一種是掃除一切執著,見到真實。最後一種顯然不是同於第一種。而是證得一種更高的真實,這就是禪悟的境界。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是一個經過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只能通過比喻來說明,而這種比喻又不是通過邏輯能表達的,佛家的比喻往往是追求結果,邏輯思維和慣性思維只是過程。用通常的邏輯思維和慣性思維,來比喻超邏輯的慣性思維的結果,只有開悟的人才能感知印證開悟人。即以心印心。所以說難言也。
關於禪,是不能用通常的科學思維去理解。我們相信科學,禪者也和常人一樣適用科學,也尊重科學規律。但是講到禪,不同於一般的科學,因為科學是歸納法,是把概率作為宗旨,把實驗作為依據。立足於外部世界。禪是內部世界,是自我內心世界的學問,如果這種歸類只有禪者可以講出。沒有禪實踐的人是無法了解的。所以對於學人只能靠前人傳的經驗來對照自己。至於禪有百千三昧(三摩地),究竟哪種是和自己相應的,這就要靠自己實踐了。但禪究其根本不外乎止(舍摩他)觀(毗缽舍那)二字。經論中有許多關於禪的講述,有淺顯的,有深奧的。一般學人都喜歡淺顯易懂的,不去深入探究。正如鳩摩羅什大師說的「秦人好間」(後秦的中國人喜歡簡單)。《六祖法寶壇經》之所以得到廣傳被大家喜歡,正是和我們的口味。大家都喜歡頓悟,恨不得你告訴我一個方法,馬上讓我開悟。事實上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譬如一個人問月亮在什麼地方,佛把手指向月亮說:「在那」。那個人以為手指就是月亮。其實佛是要告訴他順著手指看。《金剛經》雲:「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這句話是說,誰要是把手指看成月亮了就是謗佛,因為他沒有理解我所說的。因此我們看禪宗公案不能簡單參。其實禪宗公案都是遍學止觀經論的大成就者。在譬如有人問愛因斯坦什麼是相對論。他回答說:「當你一個人在等人的時候你會覺的時間過的很慢,當一個美麗的姑娘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會覺的時間過的很快」。那人明白了什麼是相對論。其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根本不是他所講的那麼簡單。只是要通過一個比喻來說明相對論。如同上面的指月一樣。一次妙境長老在講《瑜伽師地論》後,回答弟子關於禪方面有關問題的時候說到,「曾經在佛學雜志上,看到一位非常有名的法師講禪,結果一看他根本不懂什麼是禪,而且講的道理一大套。非常是可嘆!」那是一位居士寫信給那位有名法師,請教關於禪的問題,那位法師寫信回答了那位居士,此居士認為這篇回信非常好,就發表在佛學雜志上了。後來妙境長老看到了這篇文章。(註:妙境長老原美國法雲寺佛學院院長,妙老講止觀修習方法,及弘揚唯識宗一系堪稱當今一位高僧。2003年圓寂)關於禪要真的談是非常復雜的,禪有百千三昧,按照三界劃分,有欲界的未到地定,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空四定。按照尋伺劃分,色界初禪以下是有尋有伺地,初禪和二禪之間中間禪是無尋有伺地,二禪以上是無尋無伺地。按照修禪次第有師子奮迅三昧,不按照次第修有超越三昧。還有按照功德支分的,按照所緣境分的,按照對治分的,按照九住心分的,按照十六特勝分的,按照七作意分的,按照四十業處得分等等 上面提到的禪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就自己學過的提及一下。至於修末學實在不敢說參禪悟道,只能簡單介紹一下,供大家批評指正。
如何分別有尋有伺(初禪)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覺道清凈禪 發表於2009年07月07日 15:33 閱讀(11) 評論(0) 分類: 天下雜侃 許可權: 公開 有尋有伺對於研修禪定的人一定知道這個名相是指初禪。但不能以現行來決定他獲得有尋有伺(初禪),無尋唯伺(中間禪),或者無尋無伺(二禪以上)。
一解《瑜伽師地論》三十三卷雲: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
二解《大毗婆沙論》八十卷雲:有尋有伺者:與尋俱法,名有尋。與伺俱法,名有伺。
有尋有伺地也有無尋無伺,無尋無伺地上也有有尋有伺。這樣如何分別那,是以離欲否來決定他進入何地。沒有離欲的即使是無尋無伺也沒有得到定。比如有人他的第六意識不活動,他是不是一定得到定了?這不一定,嬰兒有沒有欲,因為他的生理不成熟。但嬰兒沒有得到定,不說嬰兒離欲。所以說修學禪定不是回到嬰兒狀態。
《道德經》第十章「摶氣致柔,能嬰兒乎。」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這里闡述了道家對嬰兒狀態的嚮往和希求。可以看出佛家禪定的修行不是修回到嬰兒狀態。
另外睡眠無夢的時候沒有尋伺的心所,但不能說他是無尋無伺。同樣看他是否離欲來決定是否得到禪定。禪修中如何對治掉舉昏沉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覺道清凈禪 發表於2009年08月01日 08:39 閱讀(13) 評論(0) 分類: 止觀禪修 許可權: 公開 禪修者在初學的時候最易犯的禪病是掉舉,當有一定基礎後容易犯禪病是昏沉。下面簡要談談如何對治掉舉昏沉。初學禪修的時候不能馬上就能熟練運用其心修止觀。禪修者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禪病是什麼,不能忙修瞎練。因為用的方法不當則適得其反。《菩提道次第廣論》雲:「以掉舉者,是貪分攝散亂之心,能對治彼,諸經論中,贊厭離故。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凈修行心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沉二過,將護修習。」對治掉舉的方法在《廣論》中明確指出,主要用修厭患想。因為掉舉是貪分所攝,使之產生散亂之心。假如不用厭離心而用光明想,則更促使心外張,使之產生散亂之心。更難做到心止如水。厭患想有:出離想、人體三十六不凈想、無始漂流生死想、大不凈觀等。《廣論》雲:「昏沉如<集論>雲:『雲何昏沉?謂痴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相反在有一定禪修基礎後心往往容易昏沉,而一些不明其中道理禪者,卻以為坐在那心沒有怎麼動是如法的境界。其實昏沉是痴分攝,心沒有堪能性,就是說心力若沒有力量。這時候要用光明想。這時候不應修厭患所緣,因為厭離心令心向內攝,還要用觀慧思,簡擇樂境,能夠除昏沉。光明想有:佛像等極殊妙事,日月光等諸光明相等。上面簡要略談止觀禪修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治方法。止觀修習中會有依每個人的不同,會有很多境界出現。若要對治則須具體分析,決不能忙修瞎練。禪修中做到不出問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跟定一位有禪修經驗的師父,遇到問題及時請教解決問題。二是通讀經論,熟練掌握經論中涉及的具體問題。這種方法也可以和有經驗的師父學通經論後自己實踐。《清凈道論》說定品中詳盡舉例說明了這兩種方法。
6. 佛學故事~簡單~有哲理~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樑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樑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麼真知拙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到:「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樑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颳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 又颳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像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
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麼也想不同,佛主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准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主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後,好象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剛說完,佛主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深的抱著……
故事結束了,你能領會蛛兒最後一刻的所說的話嗎?「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7. 有關佛學的故事
佛陀被謗的因緣
佛陀遭外道奢彌跋毀謗,弟子們不解,為何至尊至貴的佛陀會遭遇如此惡事呢?
佛陀開示大眾:在過去久遠九十一劫前,善說城中有一位名叫延如達的婆羅門,廣學多聞,精通各家學問,含括天文圖讖、占相藝術之學等,連對外道的教誡、世俗典藉也有深入的研究,並且具足三十種庄嚴的相好。在他的座下,有五百位童子,常受他的教化。
同時,有另一位婆羅門,名叫梵天,非常富有,他的妻子凈音美如天仙,性情溫和,常以飲食衣被、醫葯等物品供養博學多聞的延如達。一天,名叫愛學的辟支佛至梵天家乞食,威儀具足、六根收攝。凈音一見到這位婆羅門,即非常恭敬景仰,並以上妙飲食供養辟支佛。辟支佛受食完畢,即展現神通,飛回他的住所。當時國內有許多人民見到如此景象,贊嘆不已,覺得有這樣一位聖者在國內實在是一大福報,所以也歡喜供養辟支佛,凈音更是天天以各種美好的物品供養。
延如達聽說了此事,覺得凈音厚彼薄此,有被冷落的感覺,心生嫉妒,不僅到處誹謗說凈音與辟支佛有不凈行,所以才會大力供養辟支佛,還告訴五百童子:『此修行人犯戒,無精進行。』五百童子聽了就到處散播,舉國人民都開始懷疑了起來,這個謠言維持了七年才停止。後來,辟支佛現十八種神變,入於涅槃,眾人才知道原來延如達所說的話是虛妄的,辟支佛實是持戒清凈。
佛陀說完了這段因緣,又告訴大眾:當時的延如達是我的前身,梵天是優填王,凈音就是今世毀謗我的奢彌跋,五百童子即是現在五百羅漢弟子,因為前世我失去供養,心生嫉妒,和你們一起毀謗聖者;死後,我們一起入地獄受無量苦報。今生我雖已成佛果,但業報未盡,仍須受此果報。因果是歷然不虛的,因此你們要學習,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要造惡,你們看看現在的我,煩惱已斷盡,圓滿一切善法,拔濟一切眾生,就是從觀照自己的言行開始,你們要好好地學習,修善斷惡,就能圓滿佛果。
大眾聽完佛所開示,皆心生警愓,現場五百羅漢、諸天龍鬼神皆信受佛的教誨,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說奢彌跋宿緣經·卷二》
省思
古德雲:『因果昭昭,絲毫不爽。』佛法講三世因果,並非迷信,而是真實不虛的道理。相信因果是積極的人生觀,懂得因果,就能懂得時時覺察覺照,種下善因,自利利他。美好如意的人生皆是由清凈的身口意三業而來,深信此理,以此自我勉勵,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8. 60個佛教經典小故事
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
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
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么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
講到這里,佛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對那個不開心的人說:「你記住,你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
9. 如何做人做事的經典小故事
《淮南子·人間訓》上講過一個故事,一個老翁丟了一匹馬,他正在為失馬而傷心的時候,那匹馬回來了,還帶回了胡人的駿馬。得了駿馬老人非常高興,可是,卻因騎馬摔傷了兒子。兒子殘廢了,老人又痛心不已。此時,戰火紛起,朝廷徵兵,他的兒子因傷殘被免除了兵役,避免了死於戰場。後來人們用「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來形容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人的一生好比走路,會遇到很多岔路口,每到一個路口都面臨一次選擇,而每次選擇無不影響著未來。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是舍,是得?是放棄,是堅持?充滿了辯證法。生活對人生最大的考驗不僅是「得」,也有「失」,即放棄。哪些需要放棄,哪些永不放棄?此時此刻,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
伏爾泰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學會隨時倒出「鞋裡」的那粒「沙子」。這小小的「沙粒」就是需要我們放棄的東西。什麼也不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
心窗
有兩個關於窗的外國故事:
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女孩, 在家裡西窗前看見一行送葬的隊伍,不禁神情黯淡,淚流滿面,蜷縮在窗前發呆。爺爺看見了,把小女孩叫到東窗前,推開窗戶讓她看,只見一戶人家正在舉行婚禮,喜慶幸福的氣氛頓時感染了小女孩的心情,她破涕而笑了。從此,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永遠銘刻下了爺爺頗有哲理的教誨:人生有悲劇也有喜劇,有失敗也有成功,有痛苦也有歡樂,你不能只推開一扇窗,只看一面的風景!
另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在滑雪中不幸摔折了腿,住進了醫院。她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淚洗面。與她同病房、靠近窗口的是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傷已快痊癒了,每天能坐起來,痴迷地觀賞窗外的景色。小女孩多想看看窗外的世界呀!可她的腿上著夾板做著牽引,不能坐起來,病床又不靠窗,自然無法觀賞窗外的景色。每當老太太推窗觀景時,小女孩羨慕極了,情不自禁地問:您看見什麼了?能不能說給我聽聽?老太太爽快答應:行,行!於是,老太太每天給她細細描述窗外的景色和發生的事。小女孩邊聽,邊想像著這幅雪中美景,不由得心曠神怡,心中那份郁悶寂寞頃刻化為烏有。一個月後,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迫不及待地懇求醫生把她調到靠窗的病床。她掙扎著欠起身,伸長脖子,朝窗外一望,驚呆了:窗外竟是一堵黑牆!但小女孩豁然開朗:是老太太給她推開了一扇心窗!每當她遇到挫折悲傷時,就會想起這位可敬的老太太,想起老太太給她描述窗外的美景……
人瀕臨心靈窒息和精神危機時,最需要一雙上帝般的手幫他推開一扇心窗,當然,那應是一扇充滿歡樂與希望的心窗。其實,這只是舉手之勞,人人都不難做到,但往往漠視了,遺忘了,甚至不屑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