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人婚姻70年變遷:從一切從簡,到五花八門,你怎麼看
澳大利亞著名心理學家奧斯瓦爾德·施瓦茨說:「婚姻是完好人生的精華。」從世界婚姻開展史來看,隨著狩獵採集者進入農業文化,社會需求更穩定的布置。第一次記載的婚姻典禮的證據是結合一名婦女和一名男子,其歷史能夠追溯到公元前2350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婚姻演化成一個普遍的機構,被古希伯來人,希臘人和羅馬人所承受。但那時分,婚姻與愛情或宗教關系不大。我已在多篇文章中細致解答過這個觀念,在此不再贅述。
在中國,新中國成立之間,我們有長達2000年的封建婚姻史。一切的年輕人,都恪守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准繩談婚論嫁,因古人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古時婚禮,考究「六禮」,興於周朝,貫串整個封建社會。所謂六禮,一是納采,就是男方得知女方諸方面條件不錯,派人送彩禮求婚;二是問名,就是男方派媒人問清女方的名字、生辰八字,然後到宗廟里去占卜吉凶;三是納吉,就是占卜後得到凶兆,然後訂婚;四是納征,就是男方派媒人送彩禮到女方家裡;五是請期,由男方定下婚禮吉日,由媒人正式通知女方;六是親迎,婚禮之日,男方必需親身到女方家迎接,然後男方先回,在門外等候
直至封建王朝毀滅,民國時期,30年代西式服裝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開端盛行穿白色婚紗禮服,普通新娘穿白色婚紗禮服,手捧鮮花,頭戴白色長紗,長達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禮服,白硬領襯衫,戴黑領結,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還有男女二位儐相,也穿大禮服和白紗,陪著一對新人,舉行婚禮後就在教堂內與雙方家長,證婚人等拍攝合影照,這就是起初的婚紗照,這品種型的結婚照不斷持續到50年代。
從大操大辦到1950年新中國公布了婚姻法,宣布婚姻嫁娶一切從簡。我國的婚姻新時期正式拉開帷幕。
50年代-80年代變革開放之前,這是一個特殊的脫貧時間,固然《婚姻法》制定了一夫一妻制,但是那時分的夫妻結婚照,大都是穿正裝拍攝,簡直沒有婚紗照一說。由於是集體消費,買東西都要靠:票。糧票、油票、各種票。那時分的婚姻,簡單而瓷實。婚禮由「組織」籌辦
,來賓為單位職工,看起來更像是單位聯歡會,結婚十分簡單,條件好的擺上一桌酒,親戚鄰居四鄰湊到一同吃個飯。
議論明星公眾人物離婚,關注相親節目炒作吃瓜,運用社交軟體享用快餐愛情,這是我們能看到新時期年輕人感情的缺陷,但是也能看到那些開端養兒育女的90後夫妻,不只開端顧家,也開端肩負社會義務;縱觀建國70年,每個時期的婚姻觀念和風俗都有所不同,不管如何,他們都是一個時期的記憶和意味。婚姻本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從古至今,隨同著婚姻制度的不時完善和優化,置信我們年輕人的婚姻將來,也會越來越溫馨與幸福。#婚姻嫁娶70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