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國時期如何談戀愛
當時只有少數精英的才會有自己的自由戀愛的,多數都是父母包辦的,婚後才戀愛。
最出名的有10個人的戀愛故事。
還有一本書 《叫民國時期的戀愛》
核心提示:最被人言說的愛情:林徽因與梁思成這段愛情婚姻,因林徽因這個才華橫溢的美貌女人而被人銘記,更因為這個婚姻外有著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說不斷。其實林長民把林徽因嫁給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踏踏實實,浪漫的人更渴...
最被人言說的愛情:林徽因與梁思成
這段愛情婚姻,因林徽因這個才華橫溢的美貌女人而被人銘記,更因為這個婚姻外有著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說不斷。其實林長民把林徽因嫁給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踏踏實實,浪漫的人更渴望一個安穩的家。
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個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這位大才女有著某種程度的志同道合。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詩意,和金岳霖交流的是學術,和梁思成一生的話題,是談不完的藝術。縱使外界對於林徽因有多少種解讀,她臨終前交待刻在她墓碑上的,是建築學家林徽因。當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時,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會用一生來回答,你准備好了嗎?
在包辦婚姻中最是幸福的愛情:胡適和江冬秀
胡適的婚姻是包辦的。江冬秀,一個裹著小腳的女人,與胡適想像中的婚姻相差甚遠。他也抗拒過,不過胡適與魯迅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抗爭到底,而是很快妥協了,接受了母親的安排。胡適很快適應了這場包辦婚姻,並與江冬秀越過越和睦。
蔣介石曾評價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其實這不過是對胡適懼內的調侃。胡適每次和太太照相時,總是讓太太坐著他站著,還頗為得意。胡適有個癖好就是收集全世界怕老婆的故事。當他發現當時只有德國、日本和蘇聯沒有怕老婆的故事時,就下推斷說有怕老婆故事的是民主國家,沒有的是專制獨裁國家。他還提出了著名的「新三從四德」: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胡適和太太廝守一生,其實懼內不過是玩笑話,誰都知道這個「懼」,完全是由愛產生的。
最老實卻又霸道的愛情: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小說寫的好,但是話卻說的極差,據說他上課的上座率不是一般的低。他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張兆和,可又訥於言辭,於是就展開了情書攻勢,一天一封,雷打不動,看張不被打動,有人傳言沈竟然要自殺。張拿他沒辦法,帶著他寫的書信去找校長胡適,說:「老師就這樣對我。」胡答道:「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張立即表示拒絕:「我非常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表示,沈從文是個人才,願意做個媒。從此,沈從文更是肆無忌憚地展開對張的「騷擾」。張畢業後回了蘇州老家,沈拿著一大包文學名著敲開了張家的大門。沈鼓起勇氣說到:「如果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張父欣然同意,張給他發了一封電報,八個字——「鄉下人喝杯甜酒吧」。沈從文為我們留下這段美麗的文字: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最傳奇的師生戀: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是一位「英雄」,他還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許廣平決非「美女」式的女性,但她既是魯迅的親密夥伴,也是著名的婦女社會活動家。
以文會友向來都是中國的浪漫傳統,而以文結緣則更是一段佳話。原本素昧平生的魯迅與許廣平相識於雜志中的一場論戰,這場論戰,就是愛情定則的討論。魯迅雖思想激進,卻迫於母命與無愛的朱安女士結婚,長期為舊式婚姻所羈絆與煎熬,而許廣平當時也受著娃娃親的困擾。有著相同苦惱的兩個人在交流不同的愛情觀的同時,漸漸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後來許廣平成為了魯迅的學生,二人之間的感情也最終修成正果。 許廣平「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毫無疑問,他們二人共同譜寫的一曲愛情之歌,不但是至感人心的,也是激情浪漫的。
最凄美絕怨的純真愛情:林淑華與徐惠民
林淑華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而徐惠民出身於貧寒之家,在給林淑華做家庭教師時,兩人深深地相愛了。然而橫亘在他們之間的除了貧富的差距,還有吃人的封建禮教。心高氣傲的徐惠民在林淑華家人的侮辱和林淑華的愛中痛苦地掙扎,最終決定一定要在上海出人頭地,他選擇了在聖約翰大學讀醫科,一路走來分外艱辛,而林淑華為了愛的承諾苦苦地等待了八年,卻只換來兩年的相守。徐惠民的離世留給林淑華一生的追憶,她用手中的筆記下了他們愛情的點點滴滴,於是《生死戀》的結集出版,既是對他們愛情的紀念,也實實在在是民國時期絕版的愛情白皮書。
最是曇花一現的風光愛情:郁達夫與王映霞
王映霞可謂是郁達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兩人之間那段以激情始卻以悲劇終的情愛糾葛曾轟動一時,被認為是「現代文學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當年郁達夫在滬上友人家中初識杭州美女王映霞時,一瞥驚鴻驚為天人,遂展開了強烈、真摯而又執著的攻勢。為贏得王映霞的歡心,郁達夫寫了無數的情書和情詩。1928年2月,郁達夫的熱情終於打動了王映霞,他們也因此成為了那個時代自由戀愛與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詩人柳亞子譽為「富春江上神仙侶」。
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並沒有經得起時間的推敲,由於年齡、性格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間漸生罅隙。後來郁達夫又在家中發現了浙江教育廳廳長許紹棣寫給王映霞的情書,更傳聞王婚後曾為戴笠墮過胎,致使夫妻反目,王離家出走,後經友人調解,一場風波才告平息。然而感情的裂痕卻愈裂愈深,終至最後在新加坡惡臉相向。在報紙的推波助瀾下,這對當年的「神仙侶」最終以「協議離婚」而分道揚鑣。
最具電影色彩的愛情:冰心和吳文藻
一個是前途無量的青年學者,一個是未來中國文壇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的愛情故事,開始於遠洋客輪上的一番陰差陽錯。1923年上海開往美國的輪船上,冰心代同學找弟弟找錯了,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樣遇到了吳文藻。在前往異國的旅途中,開始了他們的愛情之旅。
獲得愛情後的冰心寫下了她生平難得一見的愛情詩:躲開相思/披上裘兒/走出燈明人靜的屋子/小徑里明月相窺/枯枝——/在雪地上/又縱橫地寫遍了相思。而吳文藻在求婚信中用一句話概括了他對冰心的理解:令愛是一位新思想與舊道德兼備的完人。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的臨湖軒舉行婚禮。1985年9月24日,吳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歲,死後兩人骨灰合葬,他們美滿的愛情故事,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佳話。
最是難以評說的愛情:徐志摩與陸小曼
愛與幸福似乎存在著一種吸引,但又存在著一種抵制,或許純粹的愛是難以融入世俗之中的。軍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個才貌雙全的妻子以後,他的同學隔三岔五就來他家裡蹭飯,一來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給蹭走了。這個蹭飯的男子叫徐志摩,而這個才貌雙全的妻子是陸小曼。他們的愛情轟動卻難容於世人,這徐志摩領著陸小曼去找老師梁啟超證婚時,就被老師大罵。有才情的人容易感情沖動,陸害怕這個感情豐富的才子移情別戀,對其看護甚嚴,不許徐再有取妾的打算。徐對陸用情專一,可是徐死後,陸卻與翁瑞午同居,陸小曼依然相信愛情?還是我們沒有參透愛情的真諦?而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我們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言語來評說。
最是心心相印的愛情:錢鍾書與楊絳
錢鍾書、楊絳和他們的女兒錢媛。1932年,錢鍾書在清華園認識了無錫名門才女楊絳,一見鍾情,第二年,錢鍾書與楊絳便舉辦了訂婚儀式。楊絳先生回憶說:「默存和我的訂婚,說來更是滑稽。明明是我們自己認識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紹給我爸爸,爸爸很賞識他,不就是肯定了嗎?可是我們還顛顛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親帶來見我爸爸,正式求親,然後請出男女兩家都熟識的親友作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後再蘇州某飯館擺酒宴,請兩家的至親好友,男女分席。因為我爸爸生病,諸事從簡。」
據說這個書生氣十足的清華才子,在家裡對楊絳關懷備至,錢鍾書每天早起做早餐,這個傳統一直到老。
最是遲到的美好愛情:陳寅恪和唐篔
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往往被演繹得風風火火,好看卻虛假。我們都期待相濡以沫的幸福歸宿,這才是心安之所在。陳寅恪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後,與趙元任成為同事。陳「願有家而不願做家」,「賴」在趙元任家不走,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是有名的熱心腸,見陳寅恪快四十歲了還不成家,就說:「寅恪,這樣下去不是事呀!」陳答道:「現在不是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些麻煩了。」趙元任幽默地說:「不能讓我太太管兩個家呀!」於是趙元任夫婦與他人合謀為媒,將唐篔介紹給陳寅恪。兩人一見鍾情,陳有大才,唐亦巾幗不讓須眉,很快步入婚姻殿堂。一代大儒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家。有人說唐篔好像是專門為陳來到這個世上,陳死後不久,唐也離開這個世界。
參考資料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民國時期十大愛情故事,民國十大情侶.htm
『貳』 小腳女子江冬秀用菜刀捍衛包辦婚姻,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民國是一段戰火紛飛的悠悠歲月,很多仁人志士都在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才子佳人輩出的年代,為我們演繹無數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
也許連江冬秀都被韋蓮司的痴情所感動,在丈夫下葬的時候,她將丈夫和初戀的照片放進去一起合葬。江冬秀在世人眼中都配不上胡適,但從這件事來看她的情商顯然比漂亮臉蛋高明。
上世紀七十年代江冬秀病故,和丈夫一起合葬。墓誌銘上端端正正刻著「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先生暨德配江冬秀夫人墓」。江冬秀的一生很傳奇,也讓我們看到了愛情中最美好和純粹的樣子。
『叄』 屬相與婚姻!
頭一回聽說兔和龍還不合的,我是屬狗的,常聽說"雞犬不寧",就是屬雞跟屬狗不能在一起,還有說狗跟狗不能一起,因為"狗咬狗",還有虎跟羊也不行,因為"羊入虎口",太多了,如果真信這些,中國人都不用結婚了.
天下只有不合的人,沒有不合的屬相,下面聽聽心理學家是怎麼說的:
生肖不合之說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所有科學家都不相信命相與生肖能決定婚姻關系的說法。
生肖本來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來記錄人的出生的十二種動物,它是歷法的產物,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記錄生年的形式,與命相無關。那麼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人相信生肖相剋之說呢?心理學家認為,這與歷朝歷代出現的所謂的「萬年歷」、「相命術」有很大關系。這一觀念由於暗合了人們的某種心理需要而得以延續。實際上,即使是那些印刷「萬年歷」、賣弄「相命術」的人,也不相信這個東西。
心理學家認為,盡管生肖相剋、命相不合之說缺乏科學依據,但它對人心理的暗示作用是巨大的。譬如說,假如你相信兩個屬虎的人不合,是「兩虎相遇必有一傷」,或相信屬虎的與屬龍的是「龍虎鬥」,那麼,你的擇偶甚至是擇友觀念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你就會排斥、疏離你認為與自己生肖不合的人,從而失去與他們之間發展愛情與友誼的機會,甚至會人為地製造對立。
相信命理之說,從心理學角度說,其實是人們無意識中形成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即「合理化」。當自己對事情無能為力的時候,人會陷於一種無助感之中。為了擺脫這種令人不安的、有威脅感的狀況,人會找出不可抗拒的理由來解釋這一事件。比如面對夫妻的矛盾與沖突而無能為力時,便自然地想到「屬相不合」的說法,於是,自己不再承擔任何責任,緊張與焦慮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經常這么做,真正的問題就會被迴避,人們就會失去積極的行動意志,而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心理學家承認,夫妻關系,還有人與人之間其他類型的關系的好壞與否,完全取決於兩個人的性格、觀念以及努力的程度,取決於當事人是否能以誠相待、彼此寬容,並有做出犧牲的精神。總起來說,生肖相剋之說與任何人際關系的狀況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