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莫泊桑的《珠寶》
對泊桑的《珠寶》的理解是:
縱觀整篇小說,可以看到,郎丹在前一段婚姻里,原本是幸福的,生活也「好像過得很闊綽」,從物質到精神都很快意、滿足。真相大白後,原先的幸福感只會讓他更痛苦,原來自以為幸福的婚姻帶給他的只有欺騙、恥辱,好在他後來「有錢了」,應該享受到有錢帶來的幸福了。
但是,第二段婚姻仍帶給他「許多痛苦」,雖然妻子「很規矩」。前後兩段婚姻對比起來,作者想告訴讀者的是他對婚姻生活的看法:婚姻的本質就是痛苦。無論所娶的女人是規矩的還是不規矩的,脾氣好還是不好,都各有各的痛。所以婚姻生活最終帶給人的都是痛苦。
藝術特色:
這篇小說在藝術上具有鮮明的特色。首先,心理描寫非常細膩。作品中除了運用真接的心理顯示的方法外,還通過人物的行為和語言對人物的心理進行間接的描寫和剖析。
這兩種方法的結合,使作品全面地、深刻地刻畫出了人物的心靈軌跡,觸及了人物的靈魂深處,從而塑造出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有力地表現了主題。其次,結構單純而嚴整。作品以「珠寶」為線索安排故事情節,頭緒清晰,結構單純。
但珠寶由「假」變真,又使情節生動、富有波瀾。在安排結構時,作品略寫朗丹妻子的墮落,詳寫朗丹繼承亡妻珠寶的過程,既避免了雷同,為情節的發展蓄足了懸念,又使結構本身顯得非常嚴整,避免了枝葉紛繁可能導致的結構主幹的散漫。此外,小說語言洗煉而細膩。
凡涉及情節過程的交代一律用洗煉的簡筆,而在描寫人物心理時則用細膩的語言,以求繪色傳神、入木三分。作者對語言的使用是服從於刻畫人物和安排結構的需要的,是和它們相統一的。
⑵ 莫泊桑《珠寶》與莫泊桑《項鏈》的異同點
相同點:都是圍繞著珠寶發生的故事
不同點:前者諷刺婚姻缺乏忠誠,妻子的用情不專和對丈夫的欺騙(情人給她買了好多珠寶,她騙他丈夫說是假的是便宜貨,結果他的丈夫在她死後知道真相很受打擊,以大肆揮霍來發泄自己的懊惱和不滿),極為美滿的婚姻變成了一個丑惡的騙局.
後者諷刺妻子的虛榮(成天夢想著成為貴婦,不接受生活的現實,結果弄丟了朋友借給她的項鏈)也表達了對社會底層的人的同情(十年還債賠項鏈)以及所謂友情的虛偽(她的朋友拿一串假項鏈來敷衍她),但是讓人覺得欣慰的是她丈夫對她的愛一直沒變,他們的婚姻是隨著苦難的到來越來越牢固越來越圓滿的.
最有趣的是真的珠寶使一個男人崩潰了,但是假的珠寶反而會使一個女人成長了.
⑶ 讀過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對男人有了重新的認識
一說到漂亮的人,人們往往都會想到是女人,但今天老姚帶你看看一個漂亮的男人,以及他靠這個天生的資源---漂亮混跡社會的人生歷程。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就是說的這么一個男人。
小說的主人公杜洛瓦是個剛從非洲退役回來的士兵,身上沒有什麼錢,窮得叮當響,但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長得好看----漂亮,任何女人見到了他,都會被他迷倒。經朋友弗雷斯蒂埃的介紹,杜洛瓦進了一家報館。聰明的他很快就熟悉了這個行業的業務,但是他發現,如果僅僅做一個普通的新聞記者,根本發不了財,也進不了上流社會。於是他便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貴婦人,企圖利用她們的關系陞官發財。很快杜洛瓦就憑借著自己漂亮的外表贏得一眾貴婦們的芳心,成為了她們的漂亮朋友。首先,杜洛瓦向報館的老闆娘窪勒兌爾發起了猛烈的攻勢。這位老闆娘也是不甘寂寞的人,沒多長時間就經不住美少年的誘惑,成為了他的情婦。在老闆娘的暗中幫助下,杜洛瓦升為報館的政治主編。不久後朋友弗雷斯蒂埃因病去世,杜洛瓦立即趁機追求朋友的遺孀瑪德萊娜。這個瑪德萊娜是個聰明活潑的女人,不但出身高貴,而且與政府要員關系密切,是一個事業成功的女強人。杜洛瓦相信,若是娶了她,自己必定能夠飛黃騰達。而瑪德萊娜這邊,因為生活事業上的如意,使她的精神極度空虛,於是漂亮朋友便成為了她排解寂寞的心靈慰藉,於是就答應了對方的求婚。從某種意義來看,他們的婚姻其實更像是一場交易,給了各自雙方的需求。通過這樁婚姻,杜洛瓦也躋身貴族行列。
在妻子的督促和幫助下,杜洛瓦加緊工作,並利用妻子從議員拉洛史那裡得來的消息,成功炮製了一篇攻擊內閣的文章,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之後他又針對法國對摩洛哥的問題大做文章,致使內閣改組,他自己也在報館得到再次升遷的機會。不久後,一位老伯爵去世了,但老伯爵竟然把大筆遺產都留給了瑪德萊娜。杜洛瓦一看,這裡面有問題啊!調查才得知,原來妻子曾與這位伯爵有曖昧關系。這夫妻倆在某些方面還真是不相上下,杜洛瓦也很大度,他向妻子要了那份遺產的一半,才不予追究。
看這個杜洛瓦的所作所為,他會有真正愛的人嗎?書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德瑪萊爾應該算是一個。作為杜洛瓦的情婦之一,德瑪萊爾毫無怨言地愛著這位漂亮朋友。能為杜洛瓦付出是她感覺是最幸福的事情。雖然對方曾經兩次欺騙她,但德瑪萊爾依然對這份愛充滿了嚮往,還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對方的自尊心,希望他能夠放棄對財富的追求。在杜洛瓦眼中德瑪萊爾才是最理想的妻子。但可惜,她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最終杜洛瓦還是將她無情地拋棄了。
後來,杜洛瓦又遇到了報館老闆的小女兒蘇珊,他立即又從蘇珊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通向成功的道路。於是他一面加緊追求蘇珊,一面又暗中追查妻子瑪德萊娜與拉洛史的姦情。最終成功脅迫瑪德萊娜與他離婚了婚。婚離完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和蘇珊在一起了。為了迫使報館老闆答應這門婚事,杜洛瓦誘拐蘇珊和他一起私奔。這報館老闆一看沒法子了,女大不中留啊,只得同意,並讓自己的女婿榮任報社總編輯。不過,報社的老闆娘,杜洛瓦昔日的情婦可就悲劇了。自己曾經的愛人,竟然成為了自己的女婿。在杜洛瓦與蘇珊盛大的婚禮上,人人都稱贊杜洛瓦年輕有為,大家都預測他將來能當上議員或者部長。
就這樣,這個虛偽狡猾的不學無術的浪盪之徒靠自己的顏值走向了人生巔峰。只不過,小說的結局有些讓人意外,因為杜洛瓦並沒有因自己的所作所為走向滅亡或者反省改變,反而前途一片光明,不僅娶到了年輕美麗的妻子,還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地位和金錢。或許這樣的結局正能反映出當時法國社會對於資本的極端迷戀,畸形的價值觀和社會風氣。人性的缺失,不僅僅是幾個人的悲劇,也是當時整個社會的悲劇。
其實,大家看看,大家想想,現在的社會不是也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