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婚姻的由來,為什麼叫"結婚"
古老時代結婚叫「搶婚」。所謂搶就是男子未經女子及其家人同意將女子強搶回家,迫使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昏」的上部「氏」旁是「下」的意思,「昏」的意思就是太陽落下的那段時間。很顯然這個解釋跟「娶媳婦」的含義差距甚遠。但是如果大家理解古代人原始婚姻的習俗,就很容易理解這個意思了。
太陽落下後,還沒有完全黑的時候,這是最好機會,因為這個時間既能看清女人長得好壞,又不易被人發現,即便發現了也便於隱藏。女人搶到家生米煮成熟飯,女方家也就沒有辦法,只好承認這門親事。這就是古代習俗的「昏時嫁娶」。後來人們就在「昏」字前加上一個女字旁,成為現在的「婚」字。
② 結婚這個詞起源於
新中國成立前(古代)的叫法:成親。新中國成立後叫法:結婚。英文叫做:Get married。
③ 婚姻古時的寫法與含義
古時候,「婚姻」二字寫作「昏因」。男子在黃昏時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來,所以叫做「昏因」。
P.S 其實我更喜歡這個解釋:
昏因——昏頭的「昏」,因果的「因」,結婚是昏頭的原因。哈哈!不過是假的。
④ 婚字的由來
「婚」字的由來:古時婚字為昏,即女子出嫁要在黃昏時,明月照路,猶如走著光明幸福之路,是吉祥的;在古代多是夜裡娶親的。「昏」意為「日落西方地平線」、「暮色」。「女」指新娘。「女」和「昏」聯合起來表示「新娘像太陽下山回家一樣回歸自己的家」,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婚」字。
⑤ 古語中【婚姻】的意思
古代婚由昏來,姻由因而來。《說文》:」昏,日冥也。從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呼昆切〖注〗𣄾、𣄼,古文。「 」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從女從昏,昏亦聲。𤔿,籒文婚。呼昆切。「 」姻,壻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從女從因,因亦聲。婣,籒文姻從𣶒。於眞切。「 」因,就也。」 《釋詁》:」因,親也。「 《康熙字典》載:」【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又【六書正譌】借為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又葉烏前切,音煙。「《白虎通 嫁娶篇》又雲:」婚者,昏時行禮,故曰婚。姻者,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詩》曰「不惟舊姻」,謂夫也。又曰「燕爾新婚」,謂婦也。「
綜上所述,婚姻古作昏因,指婚嫁行為本身,在這個層面上說是指結婚亦可解。
而層主所言指雙方父親之婚姻,也有相關文獻記載:《爾雅 · 釋親》:「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婦之黨為婚兄弟,婿之黨為姻兄弟。」《左傳 · 昭公九年》王有姻喪,使趙成如周吊,服虔曰:「婦之父曰姻,王之後喪父,於王亦有服。義故往吊。」(疏)
是又有「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或「婦之父曰婚,婿之父曰姻」之說
《唐律 · 戶婚律》:居父母夫喪嫁娶條疏議:「共為婚姻者,謂婿父稱婚,妻父稱姻。」
可見後世仍依婿因昏時迎娶妻子,妻因夫而來歸,謂之婚姻之義,把它上升為雙方家長的概念,蓋婚姻二字含義原自相聯系,可以互通。
⑥ "婚姻"一詞的由來
「婚姻」一詞是表示男婚女嫁這件大事,在很多古書中「婚姻」這個詞,常寫成「昏姻」,可見「婚姻」是從「昏姻」變化來的,那麼「婚」和「昏」這兩個字為什麼可以通用呢?
原來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婚禮並不是像今天這樣是在大白天舉行,而是在昏暗的夜間進行的。有一本古書《白虎通》,其中關於《嫁娶》是這樣寫的:「昏時行禮,故謂之婚也。」意思是說:嫁娶的儀式是在昏暗的夜間舉行的,所以才叫做婚啊!
我國古人歷來把男人當作陽,女人當作陰;白天當作陽,黑夜當作陰,所以男
人娶女人往女家迎親在黑夜進行,也表示陽去陰來的意思。
為了讓迎親的氣氛與昏暗的黑夜相對應,新郎必須穿黑衣、戴黑帽、蹬黑鞋(這種打扮如今在北方很多農村還在流行),新娘乘坐的花轎也是黑色,專門有人高舉火把為新人開道。
古代這種結婚儀式在黑夜裡操辦,總有很多不方便之處。到了唐朝,黑夜迎親這一風俗就漸漸改在白天了,但「昏姻」一詞永遠留在古書中了。
選自:《中國民間掌故精選》
⑦ 婚姻在古代被稱為昏因,除了這個古人們還有何講究
從古至今戀愛與婚姻就是人類兩大永恆不變的主題,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夠源遠流傳五千多年,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姓結合」。從最原始的部落「群婚」到三妻四妾,再到現代社會約定俗成的「一夫一妻制」,既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中華文明與禮儀完善過程。
從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伊始,就為「禮儀」形成提供了天然沃土。當「禮儀」開始萌芽並經歷發展與成熟期之後,最終在成為了古代社會發展的必然基礎。一般認為華夏禮儀以「周」為最,「周禮」誕生之後華夏民族從蒙昧開始走向光明。
民國時期雖然已經逐漸擺脫古代婚俗制度的束縛,但是對於婚禮儀式卻尤為重視。每當有新人結婚之時就會有主婚人念誦「賀辭」:「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這段婚禮「賀辭」不僅表達出了對新人美滿婚姻祝福,同時也從側面證實了古代婚俗禮儀的源於流傳。其中,「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其實就是古代婚俗禮儀的核心。而「桃花灼灼」、「 瓜瓞綿綿」則是對美好姻緣的最美祝福。
筆者認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婚姻自古以來,其實就是人類不斷繁衍與延續的標志性禮俗。在古代社會婚姻並不是適婚男女的私事,它會牽涉到家族、社會關系甚至政治等多個層面。所以為了讓「昏因」更具利用價值,古人才會在其內涵中不斷增加附加值。
這其實也是古代婚俗禮儀出現的一個根本因素,適婚男女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是古代婚姻主角,但事實上在古代婚俗的束縛之下,很多人甚至從未體驗過婚姻的幸福感。因為古人認為家族和血統的延續,才是古代年輕男女結婚的重要意義。
⑧ 為什麼婚字是女字旁
「婚」本義是女子出嫁到男人家。所以有「女」字旁。
婚,漢語常用字,讀作hūn,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指男子娶妻,黃昏舉行喜宴,又引申為合法的配偶關系。
古時女子出嫁要在黃昏時候進行,是遠古搶婚的遺風。因昏夜光線不明,要靠耳聽動靜。故甲骨文借「聞」作「婚」字,寫作(甲骨文)。像一人側耳細聽的形狀。金文字形變化較大。除保留了「耳」形外,增加了「爵」和「女」的字元。後期金文寫作(金文5)。
用「昏」作聲符,攴「(手持器械形)則准確地反映了搶婚的要素。小篆規范筆畫後寫作(小篆)。隸書據此寫作(隸書)。隸變後楷書寫作「婚」。
(8)婚姻二字出自哪裡擴展閱讀:
婚嫁 :泛指男女婚事。
婚配 :結婚(多就已婚未婚說)。子女兩人,均未婚配。
婚姻 :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他們的婚姻十分美滿。
婚禮:結婚儀式:舉行婚禮。
婚約 :男女雙方對婚姻的約定。
⑨ 婚姻二字產生於父親制度確立以前對嗎
婚姻二字到底產生於哪個年代,是無從考證的,不過只要婚姻幸福就行了,不必考慮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