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民間故事
1、盤古開天
盤古開天的主角是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歷紀》。
在太古的時侯,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像是一個雞蛋。就在那巨星的內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己從圍困中解救出來。
經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後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為大地,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盤古也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
盤古臨死時,全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鮮紅的太陽,右眼變成了銀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後一口氣變成了風和雲,最後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的頭發和胡須變成了閃爍的星辰,頭和手足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高山。
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筋脈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膚和汗毛化作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化作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汗變成了雨水和甘露。從此開始有了世界。
2、女媧造人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她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3、伏羲畫卦
相傳八卦是伏羲畫的。在人類的蒙昧時代,生活艱難困苦,就在這時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誕生了一位劃時代的偉大人物——伏羲。他領導部族辛勤勞作,「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卻依舊食不果腹,飢寒交迫。
他在閑暇之餘,時常盤坐卦台山巔,苦思宇宙的奧秘。仰觀日月星辰的變化,俯察山川風物的法則,不斷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風雨無阻。太極神圖深切映入他的意識之中,他頓時目光如炬,徹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碼。原來天地竟是如此的簡單明了——唯陰陽而已。
他將神聖的思想化作最為簡單的符號,以「一」表示陽,以「--」表示陰,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畫開天,打開了人們理性思維的閘門,從而博得了人們永生永世的懷念和尊崇。
4、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身體透明,頭上長有兩角,即牛頭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
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葯王神,並建葯王廟四時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
5、雷澤華胥
相傳,雷澤神剛烈威猛,專司的工作是行雷布雨,人首龍身,神通廣大,居於昆侖山東南吳國西陲大澤之內,只要以手拍腹,便會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經久不絕,震耳欲聾,雷澤神得知女媧造人,並按女媧自己的模樣造了聖女華胥,便懷抱好奇之心,苦心打探華胥一族所在,終於在昆侖東南相見。
為試探心意,在華胥聖女行進的前方,用腳踏出了一個巨大的腳印,最終華胥走進雷澤神的腳印,有情人終成眷屬,誕下天帝伏羲。
6、誇父逐日
最早出自中國先秦奇書《山海經》,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誇父族的其中一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的心裡,於是開始逐日。他口渴時喝乾了黃河、渭水之後,他准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
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人類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軀化作誇父山。一般認為,誇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勇敢光明慈愛的淳樸人格。中國古代先民戰勝大自然的困境、追求光明的美好願望。
7、西王母
在上古神話中,王母娘娘被稱為「西王母」。古書《山海經》中描寫了西王母的形象:「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意思就是西王母樣子雖然像人,但卻長著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齒,很會用像野獸一樣的聲音吼叫呼嘯,蓬散的頭發酷似不吉利的戴勝鳥頭上醒目的羽冠,是上天派來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殺的神,居昆侖山中。
東漢末年,道教興起,把作為上古神祗的她納入道教神話體系,並且逐漸演變為高貴的女神。在後來的許多中國古代著作中,她開始成為天上的女王,人類幸福和長壽之神。
還傳說她擁有能使人長生不老的神葯,著名的月中仙女姮娥就是因為偷吃了她的神葯而飛到月亮上的。道教把王母娘娘的地位抬得很高,為道教的最高女神,與東王公分別對男女神仙進行管理。
8、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相傳太陽神炎帝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的名字叫瑤姬,小女兒的名字叫女娃。
因久居天宮無聊,有一天,女娃駕船游東海而溺,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鳥,棲息在發鳩山,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人們便將此鳥叫作精衛鳥。精衛銜草石由發鳩山飛往東海投入,誓言要填平東海。
晉代陶淵明詩曰: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後人常用「精衛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既定永恆目標,更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後盾。
9、北溟鯤鵬
來自莊子的《逍遙游》中記有「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鯤鵬精於變化,通靈萬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為九天鯤鵬。
10、千年應龍
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根據《述異記》的描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
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2. 涓夌敓閬撻暱閬撴暀鎷嗗氱湡鐨勬湁鐢ㄥ悧
1. 閬撴暀涓騫舵病鏈変笁鐢熼亾闀胯繖涓瑙掕壊錛屽洜姝ゆ彁鍙娾滀笁鐢熼亾闀塊亾鏁欐媶濠氣濆彲鑳芥槸涓涓璇瑙f垨鏄瀵歸亾鏁欑煡璇嗙殑娣鋒穯銆傞亾鏁欐槸涓鍥戒紶緇熷畻鏁欎箣涓錛屼互鑰佸瓙鐨勩婇亾寰風粡銆嬩負緇忓吀錛屽己璋冮『搴旇嚜鐒躲佷慨韜鍏繪с
2. 鍦ㄩ亾鏁欑殑淇′話浣撶郴涓錛屽苟娌℃湁瀹樻柟鐨勨滄媶濠氣濅華寮忔垨瀹炶返銆傞亾鏁欐敞閲嶇殑鏄涓浜虹殑淇琛屽拰瀵瑰畤瀹欒嚜鐒惰勫緥鐨勭悊瑙o紝鑰屼笉鏄浠嬪叆涓浜虹殑濠氬Щ鍏崇郴銆
3. 濠氬Щ鍏崇郴鐨勮В闄ゅ湪鐜板疄鐢熸椿涓鏄涓涓澶嶆潅鐨勮繃紼嬶紝閫氬父闇瑕佸弻鏂瑰綋浜嬩漢閫氳繃娉曞緥閫斿緞鏉ヨВ鍐熾備換浣曞畻鏁欐垨淇′話浣撶郴閮戒笉鍏峰囩洿鎺ユ媶鏁e氬Щ鐨勮兘鍔涖
4. 濠氬Щ鏄寤虹珛鍦ㄧ浉浜掑皧閲嶃佹硶寰嬬害鏉熷拰鍏卞悓鐢熸椿鍩虹涔嬩笂鐨勭ぞ浼氬叧緋匯傚畠鐨勫瓨緇涓庡惁搴旂敱澶濡誨弻鏂逛互鍙婄浉鍏崇殑娉曞緥紼嬪簭鏉ュ喅瀹氾紝鑰岄潪渚濊禆浜庝換浣曞艦寮忕殑瀹楁暀浠寮忔垨瓚呰嚜鐒跺姏閲忋
5. 鍥犳わ紝浠諱綍澹扮О鑳藉熼氳繃閬撴暀鎴栧叾浠栧畻鏁欎華寮忔潵鈥滄媶濠氣濈殑璇存硶閮芥槸涓嶅噯紜鐨勩傚湪澶勭悊濠氬Щ鍏崇郴闂棰樻椂錛屽簲褰撳繪眰娉曞緥鍜屼笓涓氱殑蹇冪悊鍜ㄨ錛岃屼笉鏄榪蜂俊浜庡畻鏁欎華寮忋
3. 關於中華民族民間故事
中國的四大民間故事是指: 牛郎織女 孟姜女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綉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二:白蛇傳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遊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麼回事?人怎麼會從水裡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並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遊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裡,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並開了一間「保和堂」葯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於「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症,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葯還分文不收,所以葯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後,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於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於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後,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三: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獃獃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說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四: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准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民間小故事
頭懸梁
晉時孫敬,讀書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繩系頭髻懸於樑上,若昏沉眼閉,頭欲墜,索必扯醒, 以防困睡。
譯文:
晉朝有一個叫孫敬的人,每天讀書到深夜,經常怕打瞌睡,就用繩子系住頭發拴在房樑上,如果頭昏要打瞌睡,頭往下墜,繩子就會將他扯醒。他就用這種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鑿壁借光
匡衡少家貧,好讀書,夜無油。鄰舍秉燭,衡鑿壁引光讀書。
譯文:
西漢人匡衡,小時家裡很窮,非常喜歡讀書,但晚上家裡沒有油點燈。鄰居房裡點著燈,匡衡就把牆壁鑿一個洞,讓燈光從洞里透過來照著讀書。
錐刺股
戰國蘇秦,因求仕於秦,不遇而歸,為骨肉所賤,乃將太公《六韜》、《陰符》兵法之書,晝夜勤讀。每值更深夜靜,昏迷眼閉,乃引錐自刺其股,使醒又讀。
譯文:
戰國時,有一個叫蘇秦的人,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回家後被家人看不起,就將太公《六韜》、《陰符》等兵法書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夜深人靜,頭昏腦漲,眼睛發澀,總想睡覺的時候,就用錐子自自己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後又讀書。
民間小故事
《李娃傳》
唐代傳奇小說。作者白行簡,白居易之弟。《李娃傳》又稱(《汧國夫人傳》。敘述天寶年間滎陽世族鄭生赴長安應試,與娼女李娃相戀,資財盪盡,被娼家逐出,流落成為代辦喪事的輓歌手。其父因事入京,知道鄭生墮落情形,毒打幾致於死。鄭生淪為乞丐。一日大雪,鄭生乞食恰至李娃住處。李娃感念舊情,毅然贖身與之同居,並竭力勉勵他發奮讀書,求取功名。鄭生連中高第,授成都府參軍。此時,李娃堅決要求與他分離。恰好父親移官成都,父子和好如初,並為子娶李娃為妻。鄭生後來居高官。李娃也封為汧國夫人。唐代士族婚配,極重門第。此篇寫李娃求去時說:「君當結媛鼎族,以奉蒸嘗。中外婚媾,無自默也」。她自認出身卑賤,不能與高門相配。她這話正是當時婚煙制度的真實寫照。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南柯太守傳》
唐代傳奇小說。作者李公佐。內容敘述游俠之士淳於棼,家住廣陵郡(今揚州)。宅南有一棵大槐樹,常與友人在樹下豪飲。一天大醉,由二友人扶歸家中,昏然入睡。夢中見二紫衣使者,稱奉槐安國王之命相邀。於是登車出門,向古槐穴而去。馳入洞中,見山川道路,別有天地。到了槐安國,拜見國王,招為駙馬,又拜為南柯郡太守。在職20年,很有政績,大受寵任。棼權勢日重,國王疑忌,於是奪其侍衛,禁其交遊,棼鬱郁不樂。國王便命紫衣侍者將他送還老家。他回到家中,便是從夢中醒來,見二位友人仍在,夕陽尚未落山。他與二友人尋找槐下洞穴,只見螞蟻成群,所積之土成城郭台殿之狀——和夢中所見完全相符。淳於棼有感於人世間之榮華富以如夢境之空虛,不足憑恃,於是皈依道教,棄絕酒色。《南柯太守傳》流傳甚廣。後世甚至附會揚州有南柯太守之墓。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四大魔獸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978 更新時間:2005-6-1
饕餮: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里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後來,饕餮變成了圖騰,刻於各種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呂氏春秋·先識覽》有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殷周時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腦袋猙獰,雙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樑凸出;首部有一雙彎曲的獸角或足,其彎曲的方向似無定製,或內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張,利齒如鋸,嘴略彎曲內勾,或嘴巴緊鎖。則作正面盤踞狀,身軀拱起,頭著地或水雲氣,兩邊有一對利爪,象狗爪或虎爪。兩側有一對肉翅,形如耳朵。
因富貪欲故後世喻貪婪之人為"饕餮"。《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窮奇:
《山海經·北山經》有雲:「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另外一種說法說窮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曰:「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兩龍,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島上全身火紅,狀如牛的怪獸就是窮奇(身上有五色石南葉哦)。
後來「窮奇」用來比喻背信棄義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檮杌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另有一說是神名,《國語·周語上》:「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另外有一本戰國時的書名叫《檮杌》是專門記載楚史的史書。
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凶惡之人。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
渾沌
渾沌,即渾敦。其狀如犬,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有兩耳而不聞,有腹無五臟,行走而足不開。
渾沌因既混且亂故後世稱是非不分之人為「渾沌」,《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渾沌。」
曹雪芹他爺爺的故事
作者:易脈網 文章來源:易脈網 點擊數:507 更新時間:2006-4-12
關注紅學的朋友不可能不知道曹寅這個人物。一般認為,他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當然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說法,另一種也很流行的觀點是,曹雪芹實際上是曹寅弟弟的孫子。史景遷在1960年代研究和寫作博士論文《曹寅與康熙》時,做了這樣一個結論:曹雪芹生於1715年,是曹顒的兒子,不過出生在父親去世之後。因為曹顒是曹寅的兒子,所以曹雪芹是曹寅的直系孫子。
20年後,史景遷對自己的推測變得不再那麼自信。1984年,張書才等人利用北京新發現的檔案,來說明曹顒身份的復雜性。那份檔案讓很多紅學家暈倒在地。問題的確變得更復雜了,即便我們同意曹雪芹是曹顒的兒子,我們也不得不對曹顒到底是誰的親生子產生懷疑。
這只是一個例子,可以來說明出版於1966年的《曹寅和康熙》或許有諸多疏漏,畢竟在那之後有更多的文獻被發現。曹雪芹到底是不是曹寅的「直系」孫子其實並不十分重要,圖伯特(Preston Torbert)等人此後關於清朝包衣組織、內務府財務等方面的研究,如果能夠提早面世,史氏對康熙與曹寅間關系的描述無疑將更加豐滿。史景遷也在這本書再版時說:「應當承認,對新學術進展的豐富和重要性必須持有敬意,如果我今天來寫這樣一本書,它會非常不同。」
不過,我們不能太苛求1960年代還在求學的史景遷了。正如他自己所說,雖然我們對於那個時代以及曹家的了解大大擴展了,但並不能改變他在這本書中所作的那些基本預設:曹寅和康熙之間存在特殊關系,它基於他們兩人少年時代的接觸,基於曹家的包衣身份,基於皇家的保姆不少選自與曹家有關的家庭;要理解曹寅的仕途如何展開,理解密折體制何以發展成為皇帝個人獲得秘密情報的渠道,這一特殊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曹寅是一個包衣。「包衣」是滿語,它最初指私人家庭中的奴隸,具有世襲性。曹寅的曾祖父可能被滿族征服者俘獲,總之成為了正白旗中的包衣。在八旗之中,上三旗包衣的後代成了皇室的家奴,下五旗包衣的後代成為親王的家奴。鑒於明末宦官擅權的危害,清朝開國時即採取措施消減太監的影響力。在這種背景下,包衣開始登上歷史的權力舞台。明代由太監來完成的很多秘密或有利可圖的任務,開始由包衣來執行。曹寅家族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興起的。
曹寅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進入內務府,在鑾儀衛六班照管皇家典儀。經過幾次職務變動,曹寅在他任江寧織造21年的父親去世6年之後,也先後出任蘇州和江寧織造。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其職責是在這些重要城市中管理皇家紡織工廠,並且將用於皇室和官方的絲綢配額送到北京。再後來,曹寅還和他的內兄李煦輪流出任兩淮巡鹽御史。這是曹氏家族最輝煌的年代,而繁華又在曹寅逝後開始被雨打風吹去。此即是《紅樓夢》里所說的「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吧,曹雪芹親見了自家從榮華到沒落的過程。
曹寅與康熙的關系,是這本書論述的一個重點。作為康熙的「密探」,曹寅在長時間內與皇帝保持單線聯系。他把各種情報通過密折傳達到康熙那裡。在1711年著名的科場案中,江蘇巡撫張伯行和總督噶禮開始在奏摺中互參對方。康熙派出的調查組最初打算敷衍了事,但很快就被識破。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曹寅和李煦的密折。史景遷說,如果曹李二人的奏摺沒有留存下來,那麼康熙對案件的處置就顯得極為任意和專斷了。的確如此,歷史學者在依據有限的文獻下斷語的時候,常常是危險的,尤其在部分文獻對事實的描述還不夠准確的情況下。
史景遷說:「我最初作此研究是因為,曹寅看來很特別,在清朝的歷史中難以定位。隨著研究工作的進展,這一切變得清楚了,之所以曹寅會顯得特別,只是因為對清朝歷史的許多東西以及對中國行政管制的特點有太多的想當然。」《曹寅與康熙》的價值也正在於此,它為我們了解清朝內務府、包衣、織造、鹽業治理以及密折制度,提供了微觀的歷史細節。相比較而言,曹雪芹到底是曹寅的直系孫子,還是非直系孫子,其實無礙於我們對《紅樓夢》和清朝相關制度和社情的理解,讓紅學家繼續無趣地在那裡爭吵吧。
作者:韓福東
女的故事
作者:易脈網 文章來源:易脈網 點擊數:502 更新時間:2006-4-13
蠶女的故事
這是一位有中國特色的女神,她的傳說記載於道教的一部故事書中,也反映了最早發明養蠶技術的中國人的一種信仰。
傳說很久以前,在四川省一個地方生活著一家人,父親、母親和一個女兒。一天,父親突然被強盜抓走,不知下落,母女二人非常著急。尤其是女兒,她很愛她的父親,她又擔心又悲傷,許多天都吃不下東西。她的母親看到這樣,更加著急,就公開宣布說,如果有誰能平安地把她丈夫救回來,她就把女兒嫁給他。結果,神奇的是,她家裡一匹馬聽到女主人的許諾後,就擺脫韁繩跑出去了。過了幾天,父親就騎著馬回來了。此後,那匹馬就再也不吃草了,每次女兒從它旁邊經過,它都又踢又叫。父親非常奇怪,後來母親想起了自己的諾言。父親就對馬說,雖然是你救了我,可我總不能把女兒嫁給一匹馬呀!然後就給馬買了許多上等草料,但是馬仍然又踢又叫。於是,父親就狠心把馬殺死了,把它的皮掛在外面。
一天,當女兒路過時,忽然那張馬皮跳起來,捲起她就飛走了。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在桑樹上有一張馬皮,而女兒已變成了蠶,正在吐絲。又過了幾天,女兒騎著馬來看望父母,哀痛地說自己已經變成了神仙了,說完就飛走了。 從此,那個女孩就被當成蠶神崇拜,有的地方也稱她為馬頭娘娘,因為她的形象是一位穿著馬皮的女孩。
八仙的故事——八仙宮
作者:易脈網 文章來源:易脈網 點擊數:514 更新時間:2006-4-13
八仙的故事——八仙宮
八仙宮又名八仙庵,位於中國西北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是該地區現存唯一的道教宮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它是供奉八仙的場所,其創建與八仙的故事有直接的聯系。
關於八仙的故事,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道教類神話之一。傳說有八位仙人,他們經常為人類做一些好事,受到人們的普遍崇拜。八仙宮所在地本來是唐朝的皇宮舊址,傳說在宋朝時有一位道士在這里看到了八仙,就開始修建道觀。12世紀時,道教的全真派盛行,在這里大規模修建道觀,奠定了現在的規模,明朝時它已經非常有名,到清朝康熙皇帝時,成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在鼎盛時期,它佔地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主要有山門、靈官殿、八仙殿、鍾鼓樓等,布局嚴謹。裡面還供奉著葯王神孫思邈,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也是著名道士。
1985年後,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對道觀進行了修復,總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 ,現在,它不但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還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作者:易脈網 文章來源:易脈網 點擊數:503 更新時間:2006-4-13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木蘭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歌,代表了北朝樂府民歌傑出的成就。它的產生年代及作者不詳,一般認為,它產生於北魏,創作於民間。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贊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斗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意願。它對木蘭的謳歌,也沖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語),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木蘭詩》很有特點,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詩中用擬問作答來刻畫心理活動,細致深刻;用鋪張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而運用精練的口語,不僅道出一個女子口吻,也增強了敘事的氣氛,更顯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詩人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至於元稹《估客樂》「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以及白居易《戲題木蘭花》「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可以看出《木蘭詩》在中唐已經膾炙人口。
木蘭的故事深入人心,廣為傳頌。據《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岡)有木蘭山、木蘭鄉、木蘭廟。據地方誌所載,在今安徽亳縣、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直到今天,舞台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
4. 急需關於四川宜賓的一些民間傳說和故事。
牛郎織女 孟姜女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綉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二:白蛇傳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遊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麼回事?人怎麼會從水裡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並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遊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裡,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並開了一間「保和堂」葯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於「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症,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葯還分文不收,所以葯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後,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於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於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後,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三: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獃獃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說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四: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准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