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迷信問題
我提一個建議:為什麼不用佛門中的方法呢
比如說,可以求佛菩薩。讓佛菩薩保佑你早婚的情況下,婚姻也吉祥如意呀。
去寺廟里燒燒香,磕幾個頭吧,另外,主要的學佛方式,是要落實佛菩薩對我們凡人的教導。
佛菩薩教導我們說,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能多行善事,佛菩薩就會保佑你們的。
建議去寺廟許一個願,自己願意在一個規定的時間內,做多少件善事,然後求佛菩薩看在你改正過失,積德行善的基礎上,保佑你們婚姻順利。
很多人去求佛菩薩,都是燒點香,磕幾個頭,就要佛菩薩滿足自己的私心。這一般沒什麼效果的。很少人有求佛菩薩給自己一個行善的機會。而善與德,是可以打動佛菩薩的,從而為你降下好運。所以,燒香磕頭的前提,就是自己要發願多做善事。做個善人。
另外,為了你們的婚姻,你還可以念一下經。
我們看一下經書:《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是如何說的: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
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解惡咒解毒害)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辟邪)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尋聲救苦)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除卻煩惱)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是我們凡人的依靠)
可以去寺廟里這本經書,有時間就念上一遍,然後再合掌,閉眼,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多遍。然後迴向,迴向就是說一句:願此以功德,讓我婚姻順利。就可以了。
如果去寺廟不方便,淘寶網上也有請的。很多。
2. 什麼是婚姻習俗
中國傳統婚姻習俗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大體可分為兩種形式,一類是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一類是人類自身的再生產,即種的繁衍。如果說前者主要出於人類自身的生存需要,則後者主要是出於維系種的延續及族群的發展。此外,婚姻還為人類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提供了一個科學的、可資參照的行為模式,正如《周易?序卦》中所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因此,人類的婚姻生活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確保種的繁衍及構建社會行為模式的雙重功能。
一、婚姻釋義
人類社會的婚姻制度是從原始社會的群婚發展而來的。那時「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 處於不分輩分,不分血緣的「血親群婚」狀態。由於性關系的混雜與孕期的綿長,當時的人們還很難意識到男女媾和與生兒育女有什麼必然聯系,性只是一種感官的享受,所以,人們「知母不知父」。即使進入母系社會時期,以母系為主的不穩定的對偶婚常常也會產生知母不知父的情況。因此,在許多民族的史詩中,其最早的祖先往往是一位女性,即「始祖母」,她受了某種自然物的感應生下了這個民族的男性祖先。在中國漢族早期歷史文獻中也出現了許多「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說法。如簡狄吞燕卵而生商的始祖契,姜嫄履大人跡而生周的始祖棄等都是很好的例證。這些古老的傳說雖然有神化聖人的作用,同時也反映出了人類早期對婚育的無知。正因古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氏便隨母系而定,所以,早期族群多以帶有「女」字旁的姓氏居多。
隨著人們對生育本質了解的深入,婚姻形式開始從長幼無序的混亂狀態,慢慢過渡到了同輩份之間的族內婚階段。中國古代神話中所載伏羲、女媧兄妹二人成婚繁育人類的故事,實際便是這種原始婚姻形態的折光。神話說:「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昆侖山,兄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是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這是唐人留下的一則神話。這類神話故事在漢族古文獻和少數民族口傳神話中有很多異文,其中的人物不同,結婚的背景不同,祈禱天意的手段也各異,而它們的共同之處是親兄妹之間的婚配。這說明在早期人類社會中,兄妹互為夫妻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此後,當人們意識到「同姓相婚,其生不繁」的道理後,氏族內婚制便開始向氏族外婚制過渡,開始了兩個不同氏族之間的男女互為夫妻,而親兄妹之間的婚姻便被徹底排除了。
兩性之合俗謂「婚姻」,那麼,為什麼要用婚姻二字呢? 《白虎通》雲:「婚姻者,何謂也?婚者昏時行禮,故曰婚。姻者,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說文》亦雲:「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 為什麼婚禮一定要在黃昏舉行?此當與古代的搶婚習俗有關。搶婚又叫「掠奪婚」,是早期人類的一種比較原始的婚姻形態,也是古代部落間為增加人口用戰爭手段掠奪婦女的一種野蠻和強制性的婚姻形式,這種婚姻形式曾普遍流行於各個民族。「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在《易經》中不止一處提到「匪寇,婚媾」,就是對古代搶婚習俗的形象描述。因為是使用暴力搶親,有夜幕掩護自然更容易得手。隨著社會發展,這種婚姻形式在中原早已消失,但於黃昏時分舉行婚禮的習俗卻在許多地方保留下來。在邊遠地區,至今尚能找到許多搶婚的鮮活資料。例如,在雲南景頗族中,如幾個小夥子同時愛上一個姑娘,便會有人搶先下手,強搶為妻,但其後仍需托媒人周旋,重付聘金,這種婚姻在當地被稱為「迷魯」。此外,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也有程度不同的搶婚習俗,有真搶的,也有假搶以節約嫁娶之資的。
二、傳統婚禮程式
婚禮是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大禮,故自古便稱之為「婚姻大事」。人們之所以如此看重,是因為它標志著一個人步入了建立家庭,發展家族的重要階段。婚姻在種的延續上,具有決定意義。
中國的傳統婚姻模式,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定型,在今天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將婚禮分成六個不同階段,並舉行六個規模大小不等的儀式,故古稱「六禮」。這「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1、納采 納采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程序是: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再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周代之前,用禮是分為不同等級的,公卿納採用羊,大夫用雁,士用雉,後一律用雁。關於古禮用雁,也有不同解釋,較早的說法是:雁是一種「木落南翔,冰泮北徂」的候鳥、隨陽鳥。《白虎通》雲:「贄用雁者,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 以後又有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之說,取其對配偶的忠貞,這實際是封建時代宣揚貞婦烈女的結果。按古禮,雁一律用活的。近代,納采求婚與問名儀式逐漸合並舉行,人們也不再用活雁,轉而用家鵝或木雕的大雁替代。在古代「六禮」中,除納征外,其餘五項都要用雁。
2、問名 這是求婚後托請媒人問女方姓名、八字,准備合婚的儀式。古代問名儀式是:「賓執雁,請問名」,主人同意後,賓入,賓開始說「問名辭」:「某既受命,將加諸卜,敢請女為誰氏?」 以謙虛口吻詢問女子名號,這里所說的卜,是占卜男女生辰八字、命相陰陽是否相合,天意是否吉祥等等。因此,問名禮是六禮中迷信程度最大的部分。占卜時要考慮年齡、生肖、五行等諸多禁忌。
如若年齡相當、生肖相宜、五行相生,在有些地方,還需占卜天意。方法有多種,比如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用兩碗清水壓在神前,三天後如潔凈如初則為大吉,掉入污物則為不吉。再如點燃兩支香,燃燒後燒得整齊,意味著新人可以白頭偕老,燒得不整齊則意味著兩個人不是同命鴛鴦,不能結婚。當然,這些說法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不足憑信。
如雙方五行相生,屬相相合,占卜無凶,就可以進入訂婚階段。
3、納吉 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結果通知女方的儀式,後世也叫「訂盟」,現稱「訂婚」。訂婚是婚禮中的關鍵儀式。古俗照例用雁,以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來隨著買賣婚姻的發展,經議婚到定婚,實際上已經進入「小聘」階段,俗稱為「送定」、「過定」、「定聘」、「過小禮」。舊式婚禮,此時多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禮燭,也有用豬、用羊的。老北京的傳統是滿人必送如意、荷包,漢人則重戒指(金銀各一),此外還有其它首飾。送定禮過後,就表明婚約已成,男方准備迎娶,女方准備遣嫁。但婚期並沒有定,有時還要拖上幾年,等各方面條件都成熟後,再進入納征階段。
4、納征 又稱「納幣」,是訂盟之後男方將聘禮送往女家,進入成婚階段的重要儀禮。征,在這里是「成」的意思。幣,在上古特指皮帛,以後才逐漸發展成聘金。這項成婚禮又被稱為「完聘」、「大聘」或「過大禮」、「放大定」等。此時,男方往往備有禮單,裝禮品的箱籠由人挑抬,甚至伴以鼓樂,在媒人和押禮人的護送下前往女家。這項儀式通常採取「回禮」的做法,即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回男方,也有的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義,數目取雙忌單。按漢代《儀禮?士婚禮》的規定,納征的禮物應是「玄纁、束帛、儷皮」。 其中 一束「束帛」為五匹,但是每匹帛的卷法是兩端對卷,一束共計十端,仍為雙數。古俗聘禮的「儷皮」也是一樣,「儷」是雙數,儷皮則指成對的鹿皮,可見,聘禮取雙的傳統已經傳承了數千年之久。舊時北京送聘禮儀式多在上午舉行,時間也多定在迎娶前的兩個月或一百天。聘禮照例要用如意、鵝籠(活鵝一隻或一對,用胭脂染紅,為古代奠雁習俗的遺留)、酒海(紹興女貞酒一至四壇不等,與鵝籠數同)、魚池(內放活鯉魚兩尾,象徵魚水同歡、吉慶有餘)。此外還有首飾、綢緞衣料、龍鳳喜餅、豬肘羊腿(為給媒人的禮物,俗雲「媒人跑斷腿,賠她豬羊腿」)、各色喜果、雞鴨蛋、茶葉等等。以上聘禮由往往請專營此業的喜轎鋪送去。
5、請期 是婚前去女家商定結婚日期時舉行的儀式。古俗用雁。婚期確定的規矩一般是男定月,女定日,以避開女方經期。民間俗稱「提日子」或「送日頭」。請期禮品從簡,也可在送聘禮時把婚期商定。
6、親迎 是新婿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這項儀式是古代婚禮的主要過程,甚至有的人認為只有「親迎」這一環,才是真正的婚禮,而前五項儀式只能算作議婚、訂婚等過渡性儀禮。親迎禮是古今婚禮中最為繁縟瑣碎的儀式。迎娶前一天女方要將嫁妝送往男家,嫁妝的多少以抬論,王府嫁女,不少於120抬。貧者四抬、六抬,有時甚至有上不了抬的,就在喜轎鋪雇幾個「窩脖」扛過去。嫁妝因家庭經濟狀況而定,但都有固定的套路,過去有嫁妝鋪精通此道,專為人備置嫁妝。舊北京滿族比漢族的嫁妝要豐厚些,新房中所有傢具陳設皆由女方陪送,而漢族往往只管桌面上的東西和手使的東西。一般夜凈(尿盆)、子孫盆(洗澡盆、洗衣盆等)、長命燈是必須要有的,是女人出嫁的「三宗寶」。
親迎儀式有兩種,一種是迎親,一種是等親。迎親用轎一律「雙頂」,新郎乘一頂,另選全福小男孩乘一頂(名曰「壓轎」)前往女家迎娶。等親用轎一律用「單頂」,新郎於家門外迎候。從女家起轎時,女家向新郎獻四喜湯茶,迎親隊伍返回男家後,由門外進入室內的全過程形式最多,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巹禮 ,入洞房,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驅邪祝吉的儀式,如跨馬鞍、過火盆、射邪氣、坐床、吃子孫餑餑、鬧洞房等。
婚後第三天新郎伴新娘回門,叫「歸寧」、「省親」或「回門子」。此後每年都有與此相關的家慶,即結婚紀念日,但傳統上,中國人並不重視結婚紀念日
3. 濠氬Щ涓嶅拰,榪蜂俊璇存硶鐘涔濈溂浜曟槸浠涔堟剰鎬
鍦ㄨ繖涓涓栫晫涓婏紝娌℃湁鍗佸叏鍗佺編鐨勪漢錛屼篃娌℃湁鍗佸叏鍗佺編鐨勫氬Щ錛屽洜涓哄氬Щ鏄涓や釜浜虹殑緇撳悎錛岀劧鍚庨潰瀵規洿澶嶆潅鐨勭敓媧匯傛病鏈変笣姣鐭涚浘鐨勫氬Щ鏄涓嶅瓨鍦ㄧ殑錛屼絾濡傛灉鑸嶅緱鍘誨藉癸紝鍒欎細鏄鍙︿竴騫呭垢紱忕殑鐢婚潰銆傛槑鏄庢繁鐖辯潃瀵規柟錛屽張涓轟粈涔堝郊姝や激瀹籌紵鑺歌姼浼楃敓鑳借蛋鍒頒竴璧峰張浣曞皾涓嶆槸鍑犺緢瀛愪慨鏉ョ殑緙樺垎鍛錛熷傛灉鍙屾柟閮借垗寰楀幓瀹藉圭弽鎯滆嚜宸辨渶鐖辯殑浜猴紝濠氬Щ灝嗕細鏄鐖辨儏鐨勫ぉ鍫傦紒
4. 婚姻需要迷信嗎
完全沒有必要,迷信只是為了得到一種心裡安慰而已,再說,如果真的能夠找到真愛,我相信愛情的力量能夠化解所有的不幸,何必放棄眼前美好的幸福,而把希望交給以後的未知的「命運」呢?
5. 婚姻別太迷信「天作之合」,這是為什麼
婚姻別太迷信「天作之合」,這是為什麼?對於夫妻來說,生一個健康漂亮的寶寶是這個家最幸福的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夫妻在准備懷孕的時候特別注意,怕一個不小心的舉動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眾所周知,影響孩子的因素很多,比如熬夜、抽煙、喝酒等等。
在這個范圍內,無論是雌性卵子還是雄性精子都處於一個比較好的時期。那麼出生的孩子就會更健康。所以最合適的夫妻年齡差是七歲,這也是考慮後代的問題。出生在合適年齡差的孩子會更健康。其實,夫妻是否合適,並不一定是基於最佳年齡差。夫妻之間的合適性還有很多方面需要考慮。相信每個人對家庭和婚姻都有自己的理解。夫妻感情足夠深厚,雙方的婚姻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