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元春對寶玉的婚姻應該是什麼態度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賢德妃元春自省親回宮後,在回賈府端午節有意的把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兩份節禮弄的一模一樣,這其實就是向大家挑明她對自已未來娣媳的選擇,雖然沒有正式的宣布,但賈府中上下那能看不出來。但是,她的這個選擇卻打亂了賈府原有對於賈寶玉婚姻的安排,要知道賈府大多數人之前一致都看好林黛玉的,這里還包括賈府的最高的統治者史太君。當然元妃選擇薛寶釵做賈寶玉的夫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的,因為她認為選擇與薛家聯姻更符合賈家的利益。
為什麼這么說呢?
在第十八回中,元妃回家省親時就「默默嘆息奢華過費」,她當然知道賈府現在人口多,花費多但府內進項卻沒有增加,這樣長久下去是不能保持家族興旺的。因此她認為如果能與做為皇商的薛家聯姻更符合賈家的利益。
而且在省親中,元妃當然會對寶玉的姑表妹和姨表姐做一幡比較,以賢德而注稱的娘娘當然認為「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薛寶釵,要比「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林黛玉要得人心。
但元妃的選擇卻與賈母正好相反,賈母一心想讓外孫女嫁給自己的孫子賈寶玉,至於其中原因咱們在這兒暫且不談。
當元妃把她的意思通過回端午節禮告訴賈府的時候,賈母肯定會想個辦法要應對,因為她明白過不了多久元妃就會讓人把這件事說明的。要知道元妃現在是娘娘,娘娘的意思當然就是皇上的意思,如果不及時應對,那薛寶釵嫁給賈寶玉就是板上訂釘的事了。
果然,端午節娘娘叫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戲獻供」,當賈府一行人到了清虛觀之後,張道士先和賈母客套幾句,就直入主題「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然後就說出了這位小姐的條件「今年十五歲了,生得倒也好個模樣兒。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能,根基家當,倒也配得過。」要知道在都中,「根基家當」同賈府能「配得過」能配得過的也王、史、薛三家了,史家有史湘雲,薛家有薛寶釵,王家似乎還沒有到結婚年齡的小姐。而「今年十五歲了」的條件只有薛寶釵一人,因為這年賈寶玉也只有十三歲,因為史湘雲比賈寶玉還小,君不見湘雲左一個「愛哥哥」右一個「愛哥哥」叫得林黛玉醋意大發。
當張道士把這一席話說完之後,賈母並沒有遲疑,回道:「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兒再定罷。你可如今也打聽著,不管她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也罷了。只是模樣兒性格兒難得好的。」
賈母說的這一大段話可有很多層意思的;
第一,賈母引用了「和尚」的話,要知道和尚的話就是佛的意思。在那個朝代佛教的影響可是很深遠的,連皇室的人都在信佛,在小說第十四回北靜王給賈寶玉的見面禮就是一串念珠,而這念珠又是皇上送的;
第二,說賈寶玉「命里不該早娶,」這句話其實要和前與張道士說的一句話對應起來理解,「他外頭好,里頭弱。又搭著他老子逼著他念書,生生的把個孩子逼出病來了。」把兩句話連起來理解就是:這孩子身體弱,他又老子逼著他念書,不能早婚。當兩個意思說出來之後我們不由想起一個人,那就是賈珠。那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要知道賈珠的早死絕對是賈府一個心病,賈元春是她的親妹妹,想起豈有不悲傷之理。那弟弟寶玉的婚事當然就不能步哥哥的後塵了。
第三,要寶玉「等再大一點兒再定罷」,這里賈母其實是用了一個「拖」字,不能早婚那就當然要拖幾年了。要知道張道士說的那個「女子」今年是十五歲,已經正當婚的年齡,是經不起再往下拖的。而賈寶玉這年才十三歲,那時候的法定結婚年齡男子差不多是十六歲,再拖幾年二十來歲也有可能,所以那個「女子」是拖不起的,還是死了這個心吧。
第四,「不管她根基富貴」,這里其實擴大賈寶玉擇偶范圍,把林黛玉納入其內,否定張道士說的「根基家當配得過」。
第五,要求女子「只是模樣兒性格兒難得好的。」這里其實是賈母寬慰薛寶釵的話,因為「模樣兒性格兒難得好」正是寶釵的相對於林黛玉的一大優勢。賈母的話外音就是,你薛寶釵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是賈寶玉的理想老婆,但是由於賈寶玉的原因,我們不能同意這們婚事。
至此這件事就這樣告一段落。我們有必要來說明這位張道士的來歷,他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兒,後又作了"道錄司"的正堂曾經先皇御口親呼為"大幻仙人",如今現掌"道錄司"印,又是當今封為"終了真人",現今王公、藩鎮都稱他為"神仙"」。說白了這張道士有很深厚的皇家背景。而這件事的前幾天,也就是四月二十六娘娘在這里「做遮天大王的聖誕」,張道士叫賈寶玉過去玩,本意當然是元妃想跟賈寶玉見個面,親自問他的婚事,但很不巧,寶玉「沒在家」。
這個「沒在家」其實也是有得一說的,要知道元妃當日在清虛觀做好事,張道士叫人去請寶玉過去玩,要是平常賈寶玉一定非常樂意,但是在自己的婚姻大事情面前他選擇了迴避。也就是說元妃選擇薛寶釵做弟媳受到了賈寶玉本人和賈府(賈母代表賈府)的抵制,我想元妃事後肯定會有所考虐,也許她認為祖母會安排好寶玉的人生大事吧,所以她在後面也就沒有過問弟弟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