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很多父母都會插手兒女的婚姻,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兒女的婚姻,父母都是非常關心的,我們會發現,現在很多父母都會插手兒女的婚姻,這是為什麼呢?
一、父母經驗比較豐富。
父母在婚姻中苦心經營了幾十年,有了幸福的家庭,但是卻為兒女操碎了心,父母覺得自己在婚姻生活中是非常有經驗的人,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此,兒女在結婚的時候,或者在結了婚之後,總是會過問他們的婚姻狀況,希望能夠給他們好的指導和建議,如果兒女不喜歡聽的話,他們就會說自己吃的鹽比兒女走的路還要多,不聽老人言,遲早會吃虧的。
Ⅱ 有些父母要求子女結婚不能太早,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父母要求子女結婚不能太早,主要是因為很多年輕子女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思想感情並不是很成熟,在這種基礎上建立的婚姻,隨著年齡的增長,矛盾也會越來越多,導致離婚率升高,所以有一些父母要求子女結婚不能太早,其實也是對子女的婚姻負責,希望等到孩子有獨自的三觀,獨立的人格,對婚姻另一半有自己的期許之後再考慮進入婚姻,會更加成熟。
所以父母為了孩子能夠擁有更加美滿幸福的婚姻,不希望孩子過早的結婚,待心智更加成熟,想法也更加成熟的時候在進入婚姻,婚姻會更加的穩固,兩個人也會更懂得婚姻該如何經營。
而這樣的婚姻不僅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也是對兩個家庭的負責,對未來孩子的負責,而這種經過深思熟慮的婚姻也會幸福指數更加高。
Ⅲ 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大家好,這里是心靈之音的空間,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和成長。說實話,我挺不喜歡干涉這個詞,總覺得干涉有一種暴力傾向,父母該不該干涉子女的婚姻,我認為不該,成熟的親子關系,互相都是有邊界感的。
也就是說,父母有父母要做的事,子女有子女要做的事,要有邊界感,才能生活的更好。那麼為什麼有些父母會去干涉子女的婚姻呢?
我會在心理層面分析,首先從情感上,他們依然希望孩子在成年以後依然和自己最親,可是一方面他們又知道孩子長大了基本都要戀愛結婚,不讓孩子結婚這種想法可以有,但是這種事他們做不出來,何況也會遭來非議。
可是孩子和伴侶親密,那就會必然和自己疏遠,他們就失去了重要的地位,這就是他們很不願意接受的事實,才會去干涉子女的婚姻。
所以,從內心上而言,他們會抱有這樣的期望:孩子可以結婚,但是婚後還是和自己最親,心裡依然要想著父母。這也就是很多父母排斥子女的伴侶的原因,他們會恐懼失去和孩子曾經的親密,所以就會不斷介入孩子的婚姻。
即使孩子的婚姻已經被他們的瞎摻和已經就要崩盤了,他們依然不想抽身,武志紅老師提到過巨嬰、媽寶這樣詞,很能說明問題。也就是父母之間的親密關系是糟糕的,就會把愛投注到孩子身上,當孩子逐漸長大成人以後,依然想和孩子糾纏的過緊,不希望孩子離開。
可是這還不是更嚴重的情況,最嚴重的一種情況是,父母和子女彼此都糾纏過緊,父母干涉子女的生活,子女在父母老了的時候也去干涉父母的生活,兩代人就這樣彼此糾纏著把這一輩子過完了。
其實父母要先成熟起來,其實成熟的人是給別人提建議,對方採納與否,那是對方的事情,是對方的選擇。可是不光是如今父母去干涉子女的婚姻,你的親戚們也都會干涉你的婚姻。
父母干涉子女的婚姻是不對的,但是子女也應當適當聽取父母的意見,父母畢竟是過來人,有時看人是很準的。
父母雖然不能幹涉子女的婚姻,但可以對子女的婚姻提出意見,在子女還沒有結婚前,對其另一半進行考驗,因為他們的經驗畢竟比我們多,有時父母的話還是要聽的,一意孤行也是不對的。
但是我卻看到很多年輕人因為父母干涉他們的婚姻而感到痛苦,他們找到心理咨詢師來尋求幫助,他們很善良,而他們的父母,親戚朋友也基本上是善良的人,可是就是沒有邊界感。
那麼我就要告訴年輕人們,要樹立邊界感。你現在所擁有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環境是你一手建立起來的,是你允許他們在干涉你。
那麼接下來你就要不再允許他們再這樣做了,不要再讓他們干涉,你可以保持淡淡的拒絕,堅定的拒絕,並希望他們要把他們自己的生活過好。
這不是無情,親情之間不需要糾纏的過緊,所謂的打斷骨頭連著筋,這是錯誤的,親人和親人之間不需要去打罵,對吧?
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份內事,這才是正道,所以父母不該干涉子女的婚姻,那是子女的自由。作為父母,你可以提建議,你可以給子女參考,但不要替子女出主意做決斷,因為你真的有可能會害了子女的幸福。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們自己的選擇,適當的時候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但是不能幹涉孩子的決定!父母要學會退位,過好你們自己的晚年生活,在生活中要時常給予孩子關懷和愛,在子女戀愛和婚姻方面坦誠溝通,相信孩子定會找到幸福的歸宿。
Ⅳ 喬家的兒女中,5個兒女為什麼全部婚姻不幸呢
喬家的兒女中,5個兒女全部婚姻不幸最主要原因:
1.父母沒有給她們安全感,導致性格有缺陷;
2.婚姻中有點委曲求全,總是當老好人;
3.缺少主見,不夠勇敢,不懂得變通。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父母從小都沒有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就會沒有安全感,性格也會慢慢發生變化。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不用懷疑,現實生活已經告訴了我們真理。同樣的人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性格的人做法完全不同,最後的結果也不同。喬家兒女5人婚姻全部不幸,這跟家庭背景和性格有很大的關系。
三、缺少主見不懂變通
喬家5個兒女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婚姻不幸家庭的寫照,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遭遇。
喬三是沒有主見的代表,喬四就是一根筋不懂得變通,這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中人性的呈現。
婚姻不幸肯定有很多原因,歸根結底這些婚姻不幸往往給家庭和性格息息相關。
Ⅳ 為什麼父母都建議子女結婚
心疼子女未來的生活
可憐天下父母心,絕大部分父母是非常疼愛子女的。如果子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卻遲遲沒有成家,在父母看來,自己遲早有一天因為自然規律而離開人世,而子女卻孑然一身留在人間,生病了沒人照顧,夜深人靜沒人聊天,天天忙碌卻沒有家庭的溫暖,人到夕陽卻膝下無子無女,所以內心放不下。
03
操心子女生育的壓力和養育的困難
「你現在不結婚,30多歲、40多歲才有孩子,等到了50歲、60歲的時候還在為孩子奔波,人家的孩子早就成家立業,看看到時候你有多辛苦。」
從養育的角度來看,父母認為子女早些結婚生子,避免以後年齡大了,本來下一代可以獨立生活的時候卻還在操心其子女讀書和生活的問題。
04
年齡的壓力和社會的競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覺得子女年齡越大越難找到好對象,怕優質對象被挑走了。現實的壓力和競爭迫使父母不想讓子女面臨這種情況,因此希望子女早日挑個對象成婚。
以上便是父母催孩子結婚最真實的六大原因。父母一生為子女操碎了心,催婚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他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不想讓擔憂變成現實。
因此,希望子女在面對催婚時盡量採用一種比較和諧的方式跟父母溝通,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千萬別用惡語傷了他們的心。
Ⅵ 有人說:子女婚姻不順,有一大半原因是父母造成的。你認同嗎
52歲公婆,不上班,非要在家帶2個孫女,讓35歲兒媳外出打工,兒媳也不肯,公公居然提議:早祥外孫變孫子,把姑姐生的顫睜源雙胞胎兒子,抱回家交換一個。
2011年,小燕懷疑丈夫外遇,公婆卻護著丈夫,她一氣之下,丟下年幼的兒子,獨自一人離開湖南老家,去廣東打工。
在廣東工廠上班時,閑暇之餘通過手機,搖一搖,認識了一個姓鍾的男孩,兩人都是湖南人。
不過,當時小燕已經28歲,已婚有兒子,而小鍾才23歲,不僅比小燕小了5歲,還沒結過婚。
但是,兩人都不介意,很快走到一起,談起了一場長達5年的姐弟戀。
拿到離婚證的第一時間,小燕就又跟小鍾領了結婚證,2年後,小燕又給小鍾生下一個小女兒。
如今,小女兒才1歲多,小燕突然獨自帶著2個女兒回了娘家,並提出離婚。
小鍾不願意離婚,多次帶著母親去小燕娘家請求,希望能接她回來,小燕都態度堅定的拒絕了。
經過多次勸說,小燕才答應不離婚,但是又提出另一個條件:必須分家。
其實,小鍾沒有別的兄弟,只有一個已經出嫁的姐姐,家裡就他一個兒子,完全沒有分家的必要。
可是,小燕氣憤的告訴大家:她和公婆無法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因為公婆重男輕女太嚴重。
結果發現她生的是女兒,就看了一眼,快速離開病房,站在門外對她不聞不問,她想喝水,連叫了3遍,婆婆就跟沒聽到一樣。
後來,還是隔壁阿姨看不下去了,去門外叫婆婆進來,婆婆才不情不願給她倒了一杯水。
看著婆婆的態度,小燕很心寒,出院後就決定回娘家坐月子,可婆婆明知道她沒有母親,也不阻止她。
在娘家做了半個月的月子後,婆婆才在小鍾的催促下,到娘家來照顧她。
可是,婆婆說的是來照顧小燕坐月子,卻不盡心,早上起不來,就不給她做早飯,每天只吃午飯和晚飯。
後來,小燕餓得受不了,告訴了鄰居家的一個嫂子,嫂子氣沖沖的訓斥了婆婆,婆婆這才開始給她做早飯吃。
因為小燕是回娘家生的孩子,她趕去醫院時,已經生了,她根本不知道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只是走進病房時,聞到葯水味難受,才一直站在門外的,可能醫院太吵,她沒有聽到小燕喊她倒水。
劉芬還說:如果她嫌棄小燕生的是女兒,就不會獨自撫養大孫女5年了。反而還指責是小燕嫌棄她。
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小燕生小女兒時,劉芬早早趕去醫院,還主動提出要在醫院照顧小燕。
結果,小燕一看到她,就滿臉嫌棄的質問:你來醫院干什麼?說了不到2句話,小燕就找借口讓她回去了。
小燕也沒有否認,而是開門見山的表示:的確是嫌棄婆婆,因為婆婆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還會惹她不高興。
小燕仍然態度堅定的說:要麼分家,要麼離婚,因為就算婆婆沒有重男輕女,但公公的做法讓她無法釋懷。
原來,小燕之前生了一個兒子,現在又接連生了2個女兒後,醫生說不能再生了,直接做了結扎。
剛好,在小女兒2個月時,小鍾的姐姐婷婷,也就是小燕的姑姐,也生了孩子,而且還是一對雙胞胎兒子。
知道小燕結扎後,公公就突然提議:把小燕的小女兒抱過去,換姑姐的一個兒子回來,讓外孫變成孫子。
別說小燕不同意了,就連姑姐夫妻也拒絕了,雖然最後孩子沒換,但這話讓小燕跟公公有了隔閡。
你不是要離婚嗎?還來我家幹嘛?趕緊走,想收拾我也看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你不走,算你有種。
劉芬拉著老鍾,把他往門外推,讓他快速離開,並且告訴大家說:老鍾常年酗酒,有腦部疾病,精神不正常,他的話不能當真。
一邊的婷婷也急忙解釋說:父親喝了酒,脾氣暴躁,她懷雙胞胎,挺著大肚子時,父親數次一言不合,拿著板凳要砸她,她都習慣了。
但是小燕不肯忍氣吞聲,堅持提出:要麼離婚,一人一個女兒;要麼分家,她和丈夫帶著2個女兒出去租房,一茄態年只有過年回來一次。
一直沉默的小鍾,顯得很為難,一邊是把他養大成人的母親,一邊是妻子和孩子,他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劉芬看到兒子的選擇後,突然變得情緒激動,拉扯著小鍾嘶聲竭力大喊:好啊,你們走,你們都走,現在就走。
小鍾有些難堪,氣憤的使勁推開母親,劉芬就順勢倒在沙發上,開始嚎啕大哭,甚至還用頭砰砰砰的往牆上撞。
就算是兒子要分家,作為母親,也沒必要如此崩潰吧?到底還有什麼隱情呢?
婷婷哭著告訴大家:因為父親一天3頓喝酒,腦子不太好,至今已經30多年沒有上過班,沒有工作過。
母親一個人撫養2個孩子,本來就很辛苦,父親每天喝了酒,還會打罵母親,為了2個孩子,母親選擇隱忍。
如果小鍾也搬出去住,家裡就只有劉芬和丈夫了,她獨自面對這樣的丈夫,感覺會活不下去。
所以,劉芬這才堅持不讓兒子分家。
可小燕卻不在意的說:外面很多60多歲的人,都在工廠打工,她的公婆才52歲,卻都不願意出去工作。
從結婚到現在,公婆沒給過她們一分錢幫襯,反而還要丈夫一個人賺錢養全家6口人。
劉芬解釋說:小鍾每月只有5000工資,給小燕2500撫養小孫女,給她和丈夫1500撫養大孫女,自己剩1000,只夠生活費,完全存不到錢。
可是,小燕拒絕了,如果公婆不同意分家,丈夫每個月還要交錢給公婆,她就只能選擇離婚。
小鍾突然單獨告訴大家:小燕從生下來,母親就難產去世,從小沒有人正確教育小燕,導致小燕不會待人接物。
結婚多年,小燕至今沒開口叫他父母爸媽,平常見面,也從不跟他這邊的親戚打招呼,像個陌生人一樣。
兩人在外面時,不管有沒有急事,母親給小燕打電話,發信息,小燕從來不接,也不回信息。
在工廠上班幾年,小燕一個朋友也沒有,她脾氣古怪,所有同事提到她都搖頭,都不喜歡她。
但他和小燕在一起這么多年,除了這些不滿,還是對小燕有感情的,他會為了維護這段婚姻,支持小燕的選擇。
只是,小燕想的太天真了,要知道,就算分家後,小燕要帶著2個孩子跟他去廣東,孩子的戶口和上學問題也很麻煩。
得知丈夫的想法後,小燕沉默了下,又提出另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她自己在家照顧2個孩子,讓公婆出去打工。
小鍾再次搖了搖頭,滿臉無奈的說:父親現在的情況,根本做不了事,更別說外出打工了。
母親一個人辛苦撫養了他和姐姐20多年,現在想在家裡帶孫女休閑下,他也不好意思逼著母親出去賺錢。
雙方繼續僵持著,如果分家不成,公婆也不肯出去賺錢,最後一步也只能是離婚了。
最後:
有重大影響,但不能一概而論。
跟時代跟性別比例跟風俗習慣以及個人性格婚戀觀念有密切關系,順與不順主要原因取決自己,不能完全推到他人身上。
尤其 情感 問題,任何人都是無法越俎代庖的。越大富大貴,婚姻曲折的越多,可見物質並不保證白頭偕老。是不是精神性方面被大家忽略呢?也未可知。
我認同。第一點是父母的基因性格會潛移默化的遺傳到子女的,還有父母的處事和做事態度也會影響子女的,就是說啥樣的父母教育啥樣的孩子,觀點不正常的家庭對婚姻影響很大的。
第二點:凡事婆家所有人都願意不正確的觀點參與,想起有了那句話了:「說你錯你就錯,對了也是錯的」。
比如:很小的一點事,我們收到婆婆長輩給的東西,懂得往來的媳婦肯定要還禮的,可我們家為這小事也得打仗的,因為上一代婆家他們關系不好,男的就去問媽,媽就不同意來往,可我作為小輩就是不想來往也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吧,按他們那樣做,我算什麼!婚後很簡單的這些小事也得打仗的。
還有姑姑有一個是一個屯住的,因為上一代恩怨不管是婆婆對的還是錯的,做子女的得給婆婆面子的,這個我懂,也只好不走動,婆家有事姑姑都來到我家住的,我熱情款待,姑姑才了解我,也明白我不得已。(這里我想加一句題外話,親戚千萬別弄一個屯,處不好對我這樣的性格太尷尬)。
再比如年底二十九男人來家過年了,可以說家裡過年都忙,可每年這個時候來家都是婆婆領著一起玩麻將,我們的習俗過年三十上午家家都做一桌菜的,婆婆沒有必須做菜和包餃子的,我做好菜每年他可以端到和婆婆家人一起吃,我和孩子在家吃,孩子都大了,還是如此,有一年我實在生氣來家端菜被我反了,我們每年是初一在婆家吃個中午飯,二嫂來家我就把這事說給二嫂聽了,二嫂說大嫂他們來家不做菜嗎?大過年誰家不提前做菜,為啥要上你家拿菜吃的?!就從哪以後才不來家拿了。
婚姻是漫長的,這樣的事也是太多太多,可遇到價值觀不一樣的人家就會毀了你的婚姻的。
以前很幼稚,覺的找對象,家裡人好不好又不跟他們在一起過,只要和睦相處也不會影響到婚姻的。可當你遇到一家人一條心,你就是對了也是多餘的,你就會懂得婚姻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了。
認同,子女婚姻不順,有一大半原因是父母造成的,例如父母一方出軌,或年輕時的自私,心沒有放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沒有在 健康 的環境中成長,長大了沒出息,所以孩子的婚姻也不會順。
對,小的時候感覺我媽特別強勢,無理取鬧,我爸一直被欺負,但從來都是認我媽數落種種不是,後來結婚以後發現很理解我媽了,受了太多太多委屈了,不能對外說,不敢對娘家說,孩子們太小不能離婚,一個人憋屈著,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我爺爺奶奶對我們家很不好,不看我和弟弟,我媽都是帶著涼饅頭和涼白開帶我們去地里幹活,爸爸聽奶奶的,認為媽媽不行,曾經十年春節不回家過年,一個女人該隱忍了多少啊,曾經爺爺奶奶給了她數不清的傷害,因為爸爸把打工錢都給了爺爺奶奶,我哥看病沒錢,我媽給我爺爺奶奶磕頭借錢,我媽磕頭了幾天換來我奶奶扔我媽面前50元錢,去縣城醫院哪裡夠啊,我哥就這樣耽誤了,我媽說那時我哥都會喊爸爸媽媽了,我媽親眼看著孩子沒了,你說她該怎麼承受,就這樣我爸還是不在乎,被我爺爺奶奶洗腦了,我媽從此就落下毛病了,只要哭就頭痛欲裂,後來我媽好像有點不正常,說經常聽到有人敲門,打開大門是我哥回來了,我媽每次給他開門他都自己走進來。可是她就是心軟,當我爺爺躺病床上,她還是和我大伯,叔叔們一樣拿錢,一分不少,還經常去看爺爺,在沒去世前爺爺經常在我家吃飯,她一樣伺候的很好,但是她自己會痛啊,所以遇見點事就吵架,就哭,後來我也活成了我媽的樣子,我公婆也是很過分,因為他們想自己享清福,就讓我對象和我離婚,在我懷二胎剛剛五十多天左右,我婆婆專門打聽前三個月容易流產,就開始各種作妖,故意給弄流產了,老公也是聽他媽的,我現在也是經常哭,經常吵架,想起來以前懦弱的自己就想抽自己,被人任意欺負,侮辱,讓人指著鼻子罵都沒有反抗,就知道委屈自己,就這還把自己錢給人家買好衣服,買手機,感覺都是我媽沒有告訴我該怎麼做人兒媳婦,從小就告訴我要善良,要忍耐,要對公婆好,他們再過分是他們的事,我們憑良心,總會真心換真心,我媽說千萬不能讓公婆說不是,不然娘家丟人,結果呢,傷痕累累,被人肆意踐踏,好在我早醒悟了,遠離他們了,我想了不止一次絕對不能和我媽一樣,我不會伺候我公婆,他們實在太過分了,很多很多事情沒法提,沒法說,我以前認為我婆婆說的很多很多話不對,做的很多很多事情也過分,但是有句話很認同,她說從來不指望我養老,也一輩子不想見我,所以才敢肆意妄為的欺負我,我現在特別同意,我們現在就是老死不相往來,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從來不要求任何,當然他們也沒見過我又懷孕生的孩子,這不過年讓回家給他們爭面子,我告訴了老公,我拒絕,我真的不想活成我媽那樣,每次都被傷害的徹底,過後還要憑良心伺候,還要委屈自己,我曾經做的所有已經很憑良心了,以後不想委屈折磨自己了,雖然都過去了,可是不能原諒了,怎麼道歉都不會原諒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有多難,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夜裡哭了多少次,白天不敢哭,怕嚇著孩子們,老公晚上下班回來不敢哭,怕給他壓力,娘家媽面前不敢哭,怕她難受,反正我不要像我媽一樣總是心軟,我心軟幾次就夠了,再也不要讓他們給我變本加厲的傷害了。所以說,真的,父母對孩子婚姻影響很大的,我媽就是這樣過來的,她也這樣要求我,我老公也是這樣,他媽強勢,什麼都聽他媽的,哪怕讓打老婆,他也真的動手打我了,當我再也不考慮任何人要離婚,他看清事實了,也改變了,可是彌補不了曾經無數次的傷害,所以父母對孩子們婚姻影響真的很大 ,我弟也是這樣,總是一味考慮別人,他丈母娘也是很過分,吃我弟的,花我弟的,讓我弟帶著各種吃飯,玩,關鍵是還討厭我弟,我們都不會拒絕,都是受我爸媽的影響。
認同,太認同了。父母婚姻若不順,子女的婚姻基本也還不到哪去。因為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那是刻在骨子裡的影響。父母不善於經營自己的婚姻,一是子女多少會遺傳父母的基因;二再加上從小到大父母的影響和教育理念。子女多少會用父母經營婚姻的模式經營自己的婚姻。
我認同,父母教育子女有很大關系,一婚姻不是兒戲,選擇了就應該對婚姻負責。二兒女的婚姻,讓兒女自己選擇,父母不能過多參議。三父母要教育子女,尊重丈夫,尊重公婆。而不是挑撥子女唯我獨大。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原生家庭對子女的成長,和婚姻觀念形成是有影響的。所以,為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是有益的!
子女婚姻不順,也就是子女處理不好親密關系。一個人親密關系的源頭第一來源於父母,包括和父母的親子關系,父母之間的夫妻關系。如果父母之間的夫妻關系不和,子女就不會習得如何與異性相處的能力。父母之間爭爭吵吵,給子女留下的印象就是與異性的排斥。還有子女如果和父母的親子關系不和諧,同樣,從家庭里就不能習得和諧相處的關系的技能。即子女沒有好的參照物,怎麼能有這方面的技能呢?
子女婚姻不順,一大半原因來源於父母,我是贊成的。觀察身邊婚姻不暢的人,要麼是親子關系不和,要麼是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和。是不是呢?
有一定的影響,不是說,婆媳關系難處理嗎?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只是不住在一起,但是孝順還是要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