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對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們努力的學習,努力的成長,為的是我們
的孩子因為接收到正確的教育引導方式而變得更好,變得更優秀!
今天晚上我們分享的主題是面對孩子的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在開始今天晚上的分享之前,請在座的大朋友們回想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出現以下的一
些情況:
1.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願意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送給他心儀的對象;
2.孩子會要求和媽媽或爸爸結婚;
3.想像自己是美麗的新娘。比如女孩子突然喜歡帶紗的裙子,告訴別人自己也要做美麗的新
娘;
4.孩子熱衷於玩過家家,模仿舉行婚禮,模仿家庭生活;
5.親子關系好的孩子,會主動跟父母談論關於結婚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當我們的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其實是孩子進入了婚姻敏感期了,說到婚姻敏感期,
有些家長可能有所了解,有的家長可能聽都沒有聽過。這沒有關系,我們簡單了解下,什麼
是婚姻敏感期?簡單來說,敏感期,是孩子在某些階段,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而對外界的
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在這個期間,孩子可以
輕松的獲得某種能力。而婚姻敏感期,則是因為孩子的性別意識有了顯著發展以後,開始萌
生了和異性結婚的念頭。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過,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 4 歲以後,有些在 3 歲多就會進入
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階段。它發展過程大致為:一開始表現出的是對父母的喜歡。女孩會說我
要和我爸爸結婚,男孩會說我要和我媽媽結婚。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婚姻的認識也會逐
漸發展。比如,最早要跟媽媽結婚的,進而會想要跟老師結婚。再往後,孩子會突然意識到
「我應該跟同齡人結婚」。這時,孩子就會在同齡人中間「選擇」結婚的對象。
同時,婚姻敏感期是孩子愛情的「早練」,練習的練,它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情感,如果沒能得到正確的引導,這種壓抑和受阻的心理感受會延續到孩子成年後的情感生
活中,導致他(她)很難理性地對待自己的情感,更難以承受情感的挫折,甚至很有可能影
響未來的婚姻。
其次,婚姻敏感期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因為當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
之後,對於看護者的感情將會越來越炙熱,且表達越來越頻繁,會造成一種「他只屬於我,
只愛我」的假象。如果父母不能分辨這種假象,或故意沉溺於這種假象並任其自由發展,那
么將讓孩子陷入戀母(父)情結的怪圈裡,很難擺脫。他將不懂得如何去愛他人、愛世界。
相反,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能豐富他們的情感經歷,學會體會他人的感受,在未來的
人生中,更懂得去經營和守護自己的情感,這將為孩子成人後的婚姻關系奠定很好的基礎。
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呢?
第一, 不嘲笑,不禁止,不逃避,允許孩子表達情感;
當我們的孩子處於婚姻敏感期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緊張,也不要置之不理,可以抓住
這個機會跟孩子討論婚姻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幫助他們發現婚姻關系的本質和核心:
比如,婚姻關系是彼此相愛的,互愛是結婚的基礎。達不到彼此相愛,就可以重新選擇,
不會因愛而失去選擇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想跟爸爸或媽媽結婚,那就告訴他,「我已經
有愛人啦!」。不過沒關系,你還可以去找其他小姑娘啊! 如果孩子頻繁的出現「我喜歡
XX」,「我要和 XX 結婚」,不用緊張,也不要嘲笑或批評孩子,很自然告訴他互相喜歡
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 耐心傾聽,避免追問 ;
作為孩子婚姻敏感期時的「旁觀者」,你會怎麼做?追問?不,追問也是不適宜。避免追問
是指成人不要過分關注,因為婚姻敏感期是很自然的事情,過多干預反而容易有負面影響。
所以孩子如果不提,成人也不要提。 不要去問「你想和誰結婚啦」之類的問題。 如果孩子
說:「我要和誰結婚了。」成人只要說:「噢,結婚了,祝賀你。」就夠了,也不要過於關心「他
是誰」、「你們怎麼好上的」之類的問題。 但是,如果孩子有對你傾訴的話,你就要仔細傾
聽並且適當解釋。
第三, 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情感中的「選擇」;
當我們的孩子在同齡小朋友中間選擇婚姻對象的時候,開始懂得會用一些方法去和自己心儀
的小夥伴交往。這時期,孩子通常也會一廂情願:「我喜歡誰誰,我要跟他結婚。」如果對方
不樂意,孩子可能會哭。這時家長可以說:「喜歡是兩個人的事,如果他不喜歡你,媽媽認
為你可以重新選擇。」
當家長告訴孩子他(她)可以重新選擇時,就等於幫助孩子選擇了一條出路,這對孩子來說
是非常重要,孩子立刻就發現:我是可以重新選擇的。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的實際探索中逐漸
幫他認識到:你很不錯,所以也有別人喜歡你,你可以選擇別人,也可以選擇我。即使你不
選擇我,那也沒關系,因為你選擇他人,不是因為我不夠好,而是你們更合適。
所以,對於孩子們來講,對異性朋友的敏感完全是純心理的和精神性的。它使得人變得向上、
積極、助人、自愛、自覺,使孩子經歷快樂和痛苦,使他們的心理意識和社會意識都上一個
台階。因此我們應該給孩子多一點空間, 少一點干預, 讓其大膽嘗試體驗婚姻角色。
㈡ 婚姻敏感期
關鍵詞:婚姻敏感期 俄狄浦斯情結 競爭與合作
關鍵句:兒童可以通過幾個月來發展完成的事情,成人用10年或者一生可能都沒有辦法解決。
以下為正文
———————————————————————————————————
昨天晚上,寶寶吐出一句:媽媽,我要和小九結婚。
「哦」,我興致勃勃地問她:之前不是要和堂堂結婚嗎?現在怎麼改成小九了?
寶寶回答我:因為小九現在對我好。
我又接著問她:那就是說堂堂對你不好了?
寶寶的眼神帶著她這個年齡階段特有的沉重,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不再想和我談論這個話題...
而後,寶寶憂傷地問了我一句:媽媽,我長大後到底和誰結婚呢....
又過了一會兒,寶貝對我們全家說:我要和爸爸結婚。爸爸 ,假裝我懷孕了,然後爸爸陪我去醫院生孩子。爸爸,你陪我玩這個游戲嘛...
我溫柔但堅決地對寶寶說:寶寶,你不可以和爸爸結婚哈。你只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做好小寶貝就行啦。你長大後可以和你的小夥伴結婚啦...
我家寶寶在4歲以後,開始陸陸續續地說要和誰結婚。我聽了後,都是哈哈大笑 ,然後點頭說:好,可以。我心理明白,這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來了。
4-6歲,是孩子愛情觀和婚姻觀的形成時期,這是孩子一生是否會幸福的基礎和關鍵時期。 在兒童發展敏感期,兒童可以通過幾個月(敏感期)的時間來發展完成的事情,成人用10年或者一生可能都沒有辦法解決。
結婚對於處在婚姻敏感期的孩子來說,只是他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因為喜歡一個人,所以他就想和他結婚;因為想和一個人在一起玩,他就想和他結婚;因為他想吃別人的零食,所以就想和他結婚……結婚是孩子表達內心喜歡的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
當孩子表現出婚姻敏感期的特質時,需要父母加以引導。我們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 婚姻和相愛的敏感期發生在童年,孩子們能自然產生這種情感,也自然能承受其中的復雜情感 。因為此時孩子之間的感情,跟成年之後的感情不一樣。 此時的他們,面對這種感情能夠做到痛苦而坦然、深入而不糾葛、傷心而不自貶。
同時,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標志著兒童的情緒、情感是否能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因為在此期間,他們需要學習並得到「 一個人愛上你和一個人不愛你,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這么一個認知。如果沒有這個認知,當孩子的青春期到來時,因為生理的原因再去面對這個問題,這時孩子們的心智可能會變得混亂。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的敏感期?
孩子的婚姻敏感期(4-6歲)分為兩個階段: 婚姻敏感期(4歲-5歲) 和 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6歲) 。
婚姻敏感期(4歲-5歲) 的特點是:
* 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俄狄浦斯情結)。
* 之後,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
* 一直到5歲左右,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夥伴,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而且經常在一起玩,產生矛盾時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
* 總之,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 這個時期,無論孩子想結多少次婚,喜歡多少朋友,孩子的撫育人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延續婚姻敏感期(5歲-6歲) 的特點:
* 這是婚姻敏感期(4歲-5歲)的延續。
* 這個階段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並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在婚姻敏感期,孩子對自我、性別、異性已經有了最初的感覺。所以,他才對結婚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作為父母,對此不要驚訝,也不要認為孩子過早地成熟,一定要耐心地、平等地與孩子交流。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某個成人,並想跟那個人結婚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嘲笑孩子的想法或行為是幼稚的,也不要在公開場合揭露孩子的「婚姻」,否則,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甚至會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面對處於婚姻敏感期的孩子,父母有一個很大的責任,那就是讓孩子建立正確的婚姻觀念。
正常的孩子在5歲之後就會度過婚姻敏感期,會了解爸爸媽媽和自己之間真正的關系,到了小學、中學階段,他們對感情問題的看法就會理性、客觀、包容。並且關注的對象也會逐漸從媽媽身上收回來,放到同齡的異性身上。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婚姻敏感期,也不必過於驚慌。此時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發現 婚姻關系的本質和核心 。
即婚姻關系是彼此相愛的,互愛是結婚的基礎。達不到彼此相愛,就可以重新選擇,不會因愛而失去選擇生活的能力。
兒童時期是一個純粹的情感培養和情感發展的過程, 能夠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就已經為他成年後的婚姻關系奠定了良好基礎。
如果孩子想跟爸爸或媽媽結婚,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第三階段——俄狄浦斯期中的俄狄浦斯情結。在這個時期,孩子在心理上這時可能會對同性父母產生競爭和嫉妒心。
孩子想跟爸爸或媽媽結婚,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局面。孩子偏愛父母中的一個,攻擊性指向另一個,這是違反人倫的極致,也是對人類社會的終極挑戰。精神分析學派和一些人類學家認為,道德規范就是圍繞著亂倫禁忌而來,也就是說不能和父母發生關系,也不能殺死自己父母,這是任何一個成型的社會都設立的禁忌。
這不僅是禁忌,更是一種真理。畢竟,「我」是父母所生,如果「我」竟然仇恨同性父母,這在背叛父母的同時,也背叛自己。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武志紅老師的建議是:流動而不成為。意思是讓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動,不去壓制它,但也不會讓它獲得成功。
再詳細地說,就是孩子可以親近異性父母,讓孩子自然表達,當他對同性父母表達競爭和嫉妒時,也不必大驚小怪甚至大加斥責。但是,也不給孩子這種感覺:你贏了!
比如說,媽媽不給兒子這種感覺:我愛你勝過愛你爸爸。爸爸則不給女兒這種感覺:我愛你勝過愛你媽媽。
在具體行為上,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孩子進入三歲前,必須把他們從父母的床上趕走。
特別是男孩,如果年齡挺大了,還和媽媽在一張床上,這就是「流動並且成為」了。他們內心中,會覺得打敗了自己父母,他們的俄狄浦斯情結可能就此得到了滿足。但是武志紅老師認為,這可能會讓他們在成年後付出代價,導致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
父母需要讓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現實。就是, 我和你爸爸(媽媽)才是伴侶,我們是大人,大人才能一起去化解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我們還能保護你,而你就做你的小寶貝好了!
在弗洛伊德看來, 俄狄浦斯期的這個孩子和父母的三角關系,是最終建立超我的關鍵。 對男孩來講,他想佔有媽媽,而打敗爸爸。但正常情形下,他知道,爸爸比他強大太多,是他打敗不了的。同時,他也因為想和父親競爭母親,而感覺到罪惡。
接下來, 男孩會啟動 「 認同 」 的心理機制,去解決這個復雜的難題。 即他決定成為和父親一樣的男人,那樣他長大後,就可以娶像母親一樣的女人。這樣一來,父親的形象,就內化到了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的超我,也就是道德。
後來的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認為,三歲前的心理基礎,才是孩子順利渡過俄狄浦斯期的關鍵。因為如果三歲前養育得好的話,孩子內心中的恨會比較少,這樣在對異性父母表達競爭、嫉妒和恨時,也就比較輕,就比較好化解了。
參考:
1.得到專欄:《武志紅的心理學課》
寫於2018年5月2日
修改於2018年5月7日 北京
㈢ 孩子對婚姻的話題很感興趣,他為什麼這么感興趣
記得我還在早教工作的時候,有位不到三歲的女孩說:「我馬上就可以結婚了,我還要穿白色的婚紗,變成美麗的新娘子,新娘還要和新郎睡在一起,還要親嘴,生好多寶寶」。如果這些話是從你孩子嘴裡說出來時,你會如何回應孩子呢?
有的家長說:「你還這么小,不能結婚」。家長心理很擔心孩子早熟,小小年紀,怎麼懂得這么多?所以,家長大部分時候會制止或不允許孩子說類似的話。
著名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在她的著作《善解童貞》一書中說:孩子當下的愛情,與未來經營愛情和婚姻的能力密切相關,愛情教育不是鼓勵或禁止孩子的愛情,而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每一個愛情發展階段。
在報道中,幼兒負責人說是邀請孩子們自願報名參加這次集體婚禮的,家長們也是自願參加。關於這次幼兒園集體婚禮的活動,教育專家們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提到,在活動的整個過程和孩子們的照片中,看不到孩子們發自內心流露出的幸福和喜悅,更像是迎合台下的父母和老師,更像是一場表演,一場婚紗禮物的秀場,而不是讓人內心洋溢幸福的婚禮。這樣反倒破壞了婚禮的神聖感(穿上禮服走過場),孩子沒有獨立自主感(婚禮由他人控制),不是由孩子自由意識的體現,也不是孩子需要的。
㈣ 娃遇上「婚姻敏感期」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
人這一生中,有兩次是能夠去靠近和擁抱愛情,一次是童年的時候,一次就是他們成年以後。
人們都說“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形容的就是孩子們小的時候,感情都是非常的純潔的,而且沒有任何猜疑。
童年時候的感情,雖然看上去十分的簡單和純潔,但其實背後卻蘊含著很多成人後要遵循的道理。
③給孩子做好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彼此在表達愛意的時候,也應該學會內斂一些,畢竟父母的行為對於孩子是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
所以,當父母表達愛意的時候,應該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例如說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進行親吻,或者更進一步的親密行為,這樣有可能會讓孩子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去表達對別人的喜歡的,從而做出一些魯莽的行為。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的純真和簡單的,作為父母,我們既要懂得去守護孩子心目中這一方純凈的土地,也要懂得教會孩子去尊重別人,這樣才是最關鍵的。
正視孩子的婚姻敏感期,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空間,將來也能讓孩子更好的去面對婚姻和家庭生活。
㈤ 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進入「婚姻敏感期」,要如何引導樹立正確觀念
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會進入婚姻敏感期,那麼我們該如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孩子在四五歲的時期就會非常好奇,父母有關於結婚的現象。因此對於孩子來說,結婚就如同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就要告訴孩子,這是一個非常隆重的事情,而且要必須經過深刻的考慮才可以做出一定的決定。畢竟結婚這事情可是關繫到你後半生的生活。選擇一個合適的人陪伴你後半生,那麼這才是對於結婚來說最大的意義。
對於孩子而言,婚姻這件事情是非常神聖而且神奇的。我們需要的是培養孩子對這一儀式或者是這一事情有著相關的見解,並且引導他們擁有一個正確的婚姻觀念。而不是選擇一種嫌棄或者是認為他們並不能接受這一概念而不告訴他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