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婚43年是什麼婚
結婚的第四十三年法蘭絨婚。
法蘭絨呢面有一層豐滿細潔的絨毛覆蓋,不露織紋,手感柔軟平整,身骨比麥爾登稍薄,經縮絨、起毛整理,手感豐滿,絨面細膩,而這是兩個人婚姻的關系,就如同發難容一樣,經過時間的磨合,兩個人的性格也更加的符合,而且在這時兩個人都互相演變成相互依靠,相互依賴,相互扶持的一種關系,感情也更加的細膩,所以說把43年婚姻比作法蘭絨婚。
結婚四十三年紀念日的故事
楊大猷祖籍貴州,其父楊孝慈,出生於當地的一個豪門家族。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家境的變化,楊大猷從小就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年僅13歲的楊大猷到郫縣幫別人拉車掙錢,生活的磨礪,使他成為一名吃苦耐勞的普通工人。後來,經同學介紹,楊大猷來到成都市市政管理處上班。
到該談婚論嫁的年齡了,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原因,愛情一次又一次離他而去。轉眼,楊大猷已經29歲。一個熱心的大姐將自己的一個遠房親戚—什邡姑娘段希萍介紹給了他。段希萍唯一的哥哥在美國,所以,她當時的日子也不算好過。
1965年的一天,段希萍主動向楊大猷提出結婚。由於種種原因,他倆無法辦到結婚證,也沒有舉行慶祝儀式。「婚」後,由於工作關系,他們不得不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1966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世了,後來又相繼育有三個女兒……
楊大猷在成都工作很忙,平時根本無暇顧及遠在什邡的家人,段希萍就一個人帶著孩子艱難度日。因為家庭出身不好,很多人嘲笑她、看不起她,但她都不在乎。
1997年,楊大猷退休了。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兩地分居33年後,一家人終於在什邡團聚了。四個兒女也已長大成人,正當兩位老人以為他們可以鬆口氣,安享晚年時,四個兒女又先後下崗了,而孫子們又都在讀中學,家裡的經濟壓力一下子增大了。
「結婚」多年一直未辦到結婚證,這件事在兩位老人心裡一直留著遺憾。但又覺得現在這么大年齡了不好意思補辦婚事。什邡市有關部門得知這一情況後,表示一定要為他們辦好這個實事,隨即,工作人員專程到楊家了解情況,積極幫助解決他家的困難。
9月1日早晨,什邡市民政機關結婚登記大廳迎來了這對特殊的「新人」,71歲的楊大猷和66歲的段希萍眼含熱淚,用顫抖的手鄭重地填寫了結婚申請表。在等待了長達43年之後,楊大猷夫婦終於領到了企盼多年的《結婚證》,兩位老人欣喜而自豪地留下了甜蜜的合影……老兩口拉著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沒有你們的努力,我想都不敢想還會在這個年紀圓了多年的心願!」
徵得兩位老人同意,9月19日,什邡市有關部門特地為他們補辦了熱烈而隆重的婚禮。什邡市領導將一尊刻有「風雨同舟」字樣的塑像送給了兩位老人。跨越兩個世紀,43年的等待,他們終於圓滿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