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齊君主高洋什麼時候結的婚
皇北齊文宣帝高洋生平簡介 高洋(529~559年),字子進,因生於晉陽,一名晉陽樂。北齊開國皇帝,齊文宣帝,550-559年在位。他是東魏權臣、北齊神武皇帝高歡次子、北齊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親為婁氏。出生時有異兆,相貌奇特。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其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深沈有大度。雖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親欣賞。
北齊文宣帝高洋天平二年,封太原郡公,累遷尚書左僕射。武定五年,為尚書令、中書監、京畿大都督。高澄被奴隸刺殺以後,高洋處變不驚,指揮若定,繼高澄之後控制了大權,時年十八歲,為使持節、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台、齊郡王,食邑一萬戶。又進封齊王,邑十萬戶。後任相國,食邑二十萬戶,加九錫。
高洋於550年逼迫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位,自立為帝,定國號為齊,改元天保,建都鄴,年僅二十歲。在位前期勤於政事,以法馭下,並能任用楊愔等人,勤於武備,征伐四克。後來變得神智昏亂,猜忌殘暴,虐殺兄弟,飲酒無節制,最後因飲酒過量無法飲食。天保十年(559年),高洋去世,時年僅31歲,他的謚號為文宣皇帝,廟號為顯祖,太子高殷即位。武成帝曾於天統初,改其謚為景烈,廟號威宗。武平初,趙彥深執政,復帝本謚,廟號仍為顯祖。
他在位初年,留心政務,削減州郡,整頓吏治,訓練軍隊,加強兵防,使北齊在很短的時間內強盛起來。他執法非常嚴格。不管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同等對待。有一次國都鄴城大旱,百姓無糧可吃。高洋得知此事,命皇後李氏的弟弟李長林打開國庫,賑濟災民。然而半年以後,鄴城老百姓還是餓死了有很多,他們四處逃荒,卻敢怒不敢言。後來一位正直的大臣不顧自己的安危,把此事上奏給了皇上。高洋一聽,勃然大怒。待原因查明後,下令將李長林斬首示眾,後經許多大臣們的求情,留他一命,但仍將他消職為民。從此再有了災荒,沒有一個人敢剋扣賑災糧食了。
高洋還改革了官制,他看到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於事,又加劇了農民的負擔。於是他採納一些大臣的建議,消去州、郡建制。這樣,全國的官吏一下子就減少了幾萬人,貪污腐化現象大大減少,農民們的負擔也減輕了很多。
為防止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高洋還加固長城。每到農閑季節,他就調民工修長城,這對邊疆的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和發展。齊國慢慢的強盛起來。
高洋便出兵進攻柔然、契丹、高麗等國,都大獲全勝。同時,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朝、西魏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可謂中國歷史上少見年輕有為之君。可是他沒過多久就腐敗起來,整日不理朝政,沉湎於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鄴(今河北臨漳)修築三台宮殿,十分豪華,動用了十萬民夫,簡直是奢侈至極。高洋在位後期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他雖然是漢人,但是他大肆屠殺漢族人民,維護鮮卑貴族利益,因此北齊便成為了一個黑暗無比的「人間地獄」。朝政的腐敗,國勢的衰落,使軍隊也日益削弱。腐化的生活縮短了高洋的壽命。北齊天保十年(559),高洋死,時年僅31歲,他的謚號為文宣皇帝,廟號為顯祖。
高洋死後,北齊統治階級內部愈來愈混亂了。
高洋:歷史上最著名的測字皇帝
測字是中國神秘文化中的一個獨特分支。測字就是用加減漢字的筆畫、拆合字體結構的方式附會人事,進而推斷禍福吉凶的一種文化活動。由於測字屬於預測學的范疇,關系了帝王政權或朝代的命運,因而引起了歷代帝王的重視,在中國歷史上對測字感興趣的皇帝不乏其人,比如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唐禧宗、宋高宗、朱元璋、乾隆等人都留下了與測字有關的趣聞逸事。
談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測字皇帝,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魏武帝曹操(嚴格地說,曹操不算皇帝,他是在死後才被其大兒子曹丕追封為皇帝的),因為有關曹操測字的故事實在流傳太廣了。故事之一:曹操曾送給眾人一瓶酪,瓶蓋上寫了個「合」字,大家不解其意。曹操的主薄楊修見了,說,魏王叫大家一人一口酪,吃,別客氣。故事之二:還有一回,那是曹操當宰相時,有一天,他親自去看相府的施工情況,在大門上寫了個「活」字,工頭百思不得其解。楊修時任相府秘書,工頭來問他,楊修說,這還不簡單,宰相是嫌門太大了,趕快改小一點。如果說曹操稱得上測字四段的話,那麼他比起測字九段的高洋來說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有人曾計算過,從秦朝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長達二千一百多年間,傳統史籍中認可的,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皇帝有二百一十二位,在這其中要推出最著名的測字皇帝就非高洋莫屬了。北齊文宣帝高洋在中國歷代皇帝中並沒啥名氣,但他卻是個名符其實的測字皇帝,其測字的技巧確實達到了出神入化,令人簡直難於置信的程度。公元550年,高洋廢東魏,建立了北齊。開國皇帝高洋當然要給自己創建的王朝起個大吉大利的新年號,他讓大臣們議一議。有人提議名叫天保,讓老天爺保佑北齊萬年萬年萬萬年吧。眾人齊聲叫好。高洋卻說道,好是好,可這「天保」兩字拆開來不就是「一大人只十」嗎,你們是笑我在位只有十年啊。高洋一向喜怒無常,荒淫殘暴,平時他就常將煮殺人的大鍋,肢解人的長鋸、銼、礁等刑具擺在庭中,喝醉了酒之後,就以殺人取樂。左右大臣無故慘遭屠殺的有多人。有一次,就連丞相楊愔也差點被他用刀捅去上腹的皮。這時眾大臣都嚇得跪地求撓,誰知高洋卻哈哈大笑說,沒事,沒事,這是天意,不怪你們。我有十年皇帝做就不錯了。
有意思的是,高洋不但知道自己在位幾年,甚至連何年何月何日要壽終正寢也曉得。有一年,高洋帶著美若天仙的皇後李祖娥上泰山,在岱廟的天貺殿向老道問卦。高洋問,你看我有多少年的天子位可坐?老道不暇思索地說,三十。高洋面露喜色地對皇後說,你看,老道也說我只有十年的時間了。皇後不解道,老道不是說三十嗎?高洋解釋道,這三十是指十年十月十日,三個十加起來不就是三十嗎。後來,高洋果然在天保(559)十年十月得了暴病,食不能下咽,餓了三天,就在十日這一天病逝。
更有意思的是,當太子高殷將入學時,高洋特請國子監愽士邢子才替他起個字型大小。邢子才思索再三,得意地說,字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嘛。誰知高洋一聽大叫,糟了,正字是一止,我兒子恐怕很難繼承大統了。邢子才嚇得魂不附體,慌忙懇求重新起字型大小。高洋喟然長嘆,不用了,這是天意,就是改了也枉然。高洋環視眾臣對他的同母弟常山王高演說,阿演仔,我要是現在殺了你,師出無名,反而落個千古罵名。只求你日後手下留情,要篡位就篡位,可不要亂殺無辜啊。高演一聽跪在地上磕頭不止,連說,不敢,不敢。高洋死後,高演位至太師,矯詔殺了他的侄子,年僅十七歲的高殷和尚書令楊愔,果然如高洋所料。
話說侯景在梁朝作亂失敗後,將傳國玉璽交給侍中趙思賢讓他轉交自己的屬下,趙思賢見侯景東山再起無望,便將玉璽送給新主子北齊南兗州刺史郭元振作為投靠的見面禮,郭元振又上交頂頭上司辛術,幾經周轉玉璽終於落到了高洋的手中。一日,高洋問眾大臣,你們說說看,為何侯景已經得到了傳世玉璽結果還是保不住天子的寶座?諸臣無言以答。高洋破解道,侯景曾對他的部下說過,你們要知道我侯姓的人字旁不是作人看,要作人主看。不錯,侯景確實是當上了天子,可他忘了不能光看侯姓還要同名字景連在一起看,侯景兩字拆開來就是「小人百日天子」。所以他的天子寶座屁股還沒坐熱就滾下台了。我算了一下,他以辛未年十一月十九日攻破建康,篡位成功,到壬申年三月十九日兵敗,總共是一百二十日。而侯景在三月一日便離宮前往姑孰,剛好在宮殿只住了滿百日。眾臣聽了無不欽佩高洋的神機妙算。
高洋的「暴」
假使世界上有瘋子集團建立的國家,北齊帝國就是了。高洋在金鑾殿上設有一口鍋和一把鋸,每逢喝醉了酒,必須殺人才能快樂。而他從早到晚都在喝醉,所以他必須從早到晚不停地殺人。宮女宦官和親信每天都有人慘死在他的盛怒之下。最後遂由司法部門把判決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宮,供高洋殺人時之用,後來殺得太多,死囚不夠供應,就把拘留所里正在審訊中的被告充數,稱為「供御囚」。不但送到皇宮,即令高洋出巡時,供御囚也跟著高洋的屁股後,只要三個月不死,即作為無罪釋放。當高洋幼年時,宰相高隆之對他曾經不太禮貌,現在記起前恨,下令把高隆之殺掉。忽然更恨起來,把高隆之二十多個兒子喚到馬前,馬鞭在馬鞍上輕輕一扣,衛士群刀齊下,人頭同時落地。宰相李暹病故,高洋親去李暹家祭弔,問李暹妻子:「想不想你的丈夫?」回答說:「結發夫妻,怎不想念?」高洋說:「既然想念,何不前往?」抽出配刀,把她的頭砍下,扔到牆外。高洋非常寵愛一位妓女出身的薛貴嬪,又跟她的姊姊私通。有一天,到她姊姊家吃酒,姊姊求高洋給她父親一個大官,高洋大怒,命衛士把她懸掛起來,用鋸鋸死。又有一天,忽然想起來薛貴嬪曾經跟別的男人睡過覺,又把她殺掉,把血淋淋的人頭藏到懷里參加宴會,在宴會高潮時掏出來拋到桌子上,全席大驚失色。高洋又把她的屍體肢解,用腿骨做一個琵琶,一面彈一面唱:「佳人難再得。」出葬時,高洋跟隨在後面,蓬頭垢面,大聲哭號。
高洋凶性發作時,對親娘也一樣看待,有一次曾把他母親婁太後坐的小矮凳(胡床)推翻,使老太婆跌傷。又有一次他大發脾氣,宣稱要把母親嫁給鮮卑家奴。高洋到岳母家,一箭射中嶽母的面頰,吼叫說:「我喝醉了連親娘都不認識,你算什麼東西。」再把已滿臉流血的岳母打一百鞭。高洋把平日經常規勸他的兩個弟弟高浚和高渙,囚到地窖鐵籠之中,高洋親自去看他們,縱聲高歌,命二人相和,二人既懼又悲,唱出歌聲,聲音顫抖。高洋聽了,不禁流下眼淚,然後提起鐵矛,向二人猛刺。衛士們群矛齊下,兩個弟弟用手抓住鐵矛掙扎,號哭震天,不久就被刺成一團肉醬。最後連同鐵籠,一齊燒毀。高洋最後做的一件事是,把北魏帝國元姓皇族,全部屠殺,嬰兒們則拋到空中,用鐵矛承接,一一刺穿。
高洋的女人,只有一個沒有受到他的欺侮,那就是皇後李氏。李氏是漢人,才色俱美,高洋為太原公時娶她為妻,當上皇帝後立她為皇後,高洋對後妃雖喜怒無常,厭煩了就殺掉,但對李氏卻以禮相待;至於對李氏的母親和姐姐,他就另眼相看了。一次酒後,高洋闖進岳母家中,見岳母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發起無名之火。他從隨從手裡拿過弓箭,一箭射中嶽母的臉,並對流血如注的岳母說:「我打過母後,還沒有打過你,這不公平,我還要打你一頓才好。」於是又命令手下抽了岳母一百馬鞭才罷休。
到了三十歲,高洋已經不能吃飯了,每天只靠幾碗酒度日,最後終於死在昏醉之中。歷史上,像高洋這樣的淫迷狂皇帝,還是少有的。曾有人說,高洋是因為酒醉才亂性,應該說,他是借酒裝瘋,酒後暴露了他荒淫、殘暴的本性。
北齊高洋為什麼會成為一個荒淫的暴君
高洋,東魏權臣高歡第二子,北齊的開國皇帝。
高洋給人最深的印象是從一個英明神武的開國君主直接墮落為荒淫無度、冷血殘暴的血腥魔頭。他的前後行為舉止判若兩人,以致於很多人猜測此公患上精神分裂症。
那麼高洋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的?
首先我們來看他的成長環境。高洋七歲就被封為太原公(是公爵),他有一個有權勢的父親,皇帝是他們家立的。然而在這個顯赫家族中高洋只是屬於二等公民。
高家出產帥哥,但是高洋是例外的,因為相貌醜陋,所以他同母大哥高澄常常當眾凌辱他「此人亦得富貴,相法亦何由可解。」甚至這樣還不夠,當著高洋的面經常欺負他老婆(韓信胯下之辱也不過如此吧)。
三弟高浚(異母)也不甘示弱,常常指桑罵槐,斥責高洋左右「為什麼不替二哥擦鼻子!」完全把他看作弱智兒了。
兄弟如此,那麼他的父母呢?
史書上似乎高歡還是挺器重這個丑兒子的,但事實上高洋始終沒有入他的眼。高歡對他的長子高澄倒是竭盡全力的栽培,先是讓他入朝輔政,再是通過整頓官場,打擊權貴而立威,再後臨死前還把手下哪些人怎麼用,哪些人不能用,治侯景的又是誰統統安排好才閉眼。高澄能夠順利接班全虧有個好父親。高澄之外應該是第五子高浟,高澄有一次犯錯誤差點被廢,老高當時考慮接班人的候選人是高浟,而不是嫡次長子高洋,另外高浚、高渙都是他的寵子。一大群聰明伶俐長相俊秀的孩子圍著誰還會想到終日坐著不吭一聲的丑孩子?
高洋的母親呢?一般人認為兒是母的心頭肉,老媽肯定還是愛他的,但事實上那是一般人的想法,太後,皇後等等女性不能以常人的心來衡量的。
高洋打算當皇帝的時候,他老媽就說「汝父如龍,兄如虎,猶以天位不可妄據,終身北面。汝獨何人,欲行舜、禹之事乎!」可以看出老太太眼裡高洋肯定不如父兄,她不了解這個兒子,因為她不關心他,她的心在另外一個兒子身上。高洋死後,老太太就急不可耐地幫著愛子高演從自己親孫子手上奪取皇位。
一個顯赫的家族中,他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也得不到親人的呵護,得到的是冷眼、恥笑、侮辱,這個人會怎麼樣呢?高洋想做的一切只是想證明他的存在,他的能力不比兄弟們差。
從「快刀嶄亂麻」的典故到勒眾擒彭樂,無不顯示這個天才少年想要告訴他父親他比他的兄弟們要優秀。而他的父親除了「是之」「異之」沒有其他的表示,他在這個家裡的地位還是沒有改變。盡管這樣他還是沒有自暴自棄,一直韜光養晦。
高澄被刺殺,事出突然,內外震驚,大臣們不知所措,高家的命運以及是東魏的命運都懸在一刻。魏靜帝以為高澄一死,高家群龍無首,政權要回歸了,試想一下如果皇帝真的掌握了政權,第一個要收拾的肯定是高家了;當然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再出現第二個高歡,結果也是免不了要血洗一下高家;東魏發生內亂,旁邊的西魏南邊的大梁肯定要趁火打劫。而這個時候是高洋處變不驚,是他站了出來拯救了他們高家。他冷靜地指揮部下剿滅亂黨,而後從容宣布「家奴反了,大將軍受傷,不過沒有大問題。」而事實上這時候高澄已經死了。然後趕回晉陽,調親信掌握各州兵權。而此時他才二十歲,他父兄留下的那套政治班底是看到他已經掌握大勢的時候才開始效力他門下的,也就是說之前所做的不是那些智囊團事先給他策劃的。
即使是高洋已經漂亮的接過帥印,但是還是很多人懷疑他的能力。一個人想要證明自己,怎麼辦呢?他選擇了當皇帝。大部分人都反對,因為他們打心眼裡就瞧不起他。這個時候有人勸他「正因為不及父兄,所以才更要做皇帝」這句話怕是真的戳到他心裡去了。
高洋坐上皇位後,他一定想做一個好皇帝,好兒子,好哥哥,好丈夫,這一切他都做到了。
「初踐大位,留心政術,以法馭下,公道為先。」貴臣高隆之因為私怨想害崔暹、崔季舒,高洋不許;而後崔季舒等又詆毀高隆之,高洋也不理會真正做到了公道為先。
至於好兒子,也許有人會奇怪,因為高洋基本上被視為逆子,而事實上高洋是一個孝子,只是他不喜言談,別人不知道而已。
還有一件事情恐怕沒有幾個皇帝能做到。高洋知道自己的太子軟弱,治不住兩個弟弟,他對李皇後說:「人生必有死,何足致惜!但憐正道尚幼,人將奪之耳!」而他也知道這個要奪位的是他的親弟弟,在臨死前對他弟弟說:「奪則任汝,慎勿殺也!」其實他也想過像後世朱元璋一樣提兒子拔刺除掉高演,但事實上最後的親情讓他放棄了這種做法,用他自己的話是:「儻小兒死,奈我老母何?」如果他真的冷酷無情的話,完全可以像漢景帝學習。而他卻把皇位以及妻兒的性命都押在寶貝弟弟身上,臨死前他還相信兄弟間的親情,而事實上他的兩個弟弟完全讓人失望。高演廢殺高殷(高正道),高湛逼奸他的皇後,殺太原王紹德(高洋第二子)。
後妃子女
皇後
李祖娥可賀敦皇後 生廢帝高殷,太原王高紹德
妃嬪
段昭儀 後改嫁錄尚書唐邕
裴嬪 生西河王高紹仁
弘德夫人顏玉光 生隴西王高紹廉
王嬪
薛嬪
薛氏 薛嬪姐
子
廢帝 高殷
太原王 高紹德
忠皇帝 范陽王高紹義
西河王 高紹仁
隴西王 高紹廉
女
義寧公主 嫁斛律武都
見《北齊書》卷十七 列傳第九 ◎斛律金(子光 羨)
顯祖受禪,封咸陽郡王,刺史如故。其年冬,朝晉陽宮。金病,帝幸其宅臨視,賜以醫葯,中使不絕。病癒還州。三年,就除太師。帝征奚賊,金從帝行。軍還,帝幸肆州,與金宴射而去。四年,解州,以太師還晉陽。車駕復幸其第,六宮及諸王盡從,置酒作樂,極夜方罷。帝忻甚,詔金第二子豐樂為武衛大將軍,因謂金曰:「公元勛佐命,父子忠誠,朕當結以婚姻,永為蕃衛。」仍詔金孫武都尚義寧公主。成禮之日,帝從皇太後幸金宅,皇後、太子及諸王等皆從,其見親待如此。
從此段可知,北齊天保四年,高洋將義寧公主嫁給斛律金長孫斛律武都。斛律金斛律光父子騎射無雙,戰功卓絕,忠勇敦直,威望崇高,實為北齊鮮卑勛貴中領袖群倫之人物。斛律武都為斛律金嫡長孫,斛律光嫡長子,身份非同尋常,其所尚公主,必為北齊高氏之嫡出公主兼正牌公主,即神武帝高歡之嫡女或文襄帝高澄之嫡女或文宣帝高洋之嫡女,而不可能是上述三帝之庶女或其他高氏親王之女兒。結合以上引文和其餘北齊歷史資料,義寧公主是文宣帝高洋和皇後李祖娥之女的可能性最高。當然這一推論只是憑史料作出的分析判斷,目前沒有直接證據。
在高歡義平陵的西北,「二冢」、「三冢」的西部,後灣漳村東南、石人灣漳村東北,原有一大墓,編號M106,距墓冢80米處有一石造像,高4.06米,從雕刻造型、紋飾等,可知它是北齊時代的典型作品。它正好站在原封土之南的神道西側,據該村老人介紹,另一個「石人」早年埋入地下,故此前灣漳村又稱「石人灣漳村」。磁縣大墓神道置「石人」者,僅此一例;該墓原封土高達30餘米,直徑150餘米,在解放初期剿滅殘匪時,曾在此墓封土頂,停落過二架直升飛機,封土之高大,亦超過附近大墓封土規格;由於30餘年農民燒磚取土,到了70年代原封土已被挖平,且露出了原盜洞,筆者曾到現場作了調查和保護工作,當時測得僅墓內積水達六米多深,墓頂用五層繩紋大磚加白灰券砌而成,總厚約2米,其墓室四壁的厚度當然會超過2米,磁縣已發掘的北齊文昭王高潤墓、濟南王妃李尼墓、東魏茹茹公主墓、堯趙氏墓等,其墓頂多者三層少者一層磚券砌之,最厚在1米左右,而此墓室壁厚,大大超過一般東魏、北齊王侯大墓的規格;從以上三點和此墓位置分析,其東邊有高澄(兄長)的竣成陵和高閭氏墓,其東南前方,有其父高歡的義平陵,所以此墓當是《北齊書》、《北史》所記的北齊文宣帝高洋的武寧陵。1987年社科院考古所發掘了此墓雖未出土墓誌或哀冊,但從出土千餘件陶俑,其中二件侍衛俑高1.5米,是磁縣北朝墓中,出土最大的2件,這座墓的發掘,更加證明以上推斷的合理性。
B. 山東省兗州市民政局婚姻的登記時間是什麼時間
工作日的9點到4點!~
C. 山東省兗州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地址和電話,以及辦結婚登記的工作時間。
d結婚登記在夫妻雙方任意一方戶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門婚姻登記機關都可以辦理。帶雙方身份證、戶口就行了。
D. 兗州民政局什麼時間辦理婚姻登記
在《婚姻法》《婚姻登記規定》和山東省婚姻登記管理辦法中並未有明文規定!但是根據各地情況不同分別出台了一些具體操作辦法和時間安排,關於你問的問題,原則上不可以!
E. 李白和杜甫是如何認識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並且,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那種,真是左右為難。
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於唐玄宗,待詔翰林。後漫遊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塗依李陽冰,未幾卒。是唐代著名詩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於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薩蠻》,《憶秦娥》各一首。
【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唐代的偉大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私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
一、好任俠,喜縱橫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好任俠,且喜縱橫。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
後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岩子的隱者隱居於眠山,潛心學習,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六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二、仗劍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推送著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禎。
天台道士司馬幀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殿,請教經法,還為他造了陽台觀,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其學道。
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禎一見己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稱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後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餘,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
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以下便是《大鵬遇希有鳥賦》:
大鵬遇希有鳥賦並序
余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此賦已傳於世,往往人間見之。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今復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辭曰:南華仙,發天機於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盪之奇言。徵至怪於齊諧,談北溟之有魚。吾不知其幾千里,其名曰鯤。化成大鵬,質凝胚渾。脫鬐鬣於海島,張羽毛於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嶽為之震盪,百川為之崩奔。
爾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層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雲之縱橫。左回右旋,倏陰忽明。歷汗漫以夭矯,羾閶闔之崢嶸。簸鴻蒙,扇雷霆。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怒無所搏,雄無所爭。固可想像其勢,髣髴其形。
若乃足縈虹霓,目耀日月。連軒沓拖,揮霍翕忽。噴氣則六合生雲,灑毛則千里飛雪。邈彼北荒,將窮南圖。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塊視三山,杯觀五湖。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吁。
爾其雄姿壯觀,坱軋河漢。上摩蒼蒼,下覆漫漫。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當胸臆之掩畫,若混茫之未判。忽騰覆以回轉,則霞廓而霧散。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陶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自己繼續東游,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
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龍盤,六朝宮閱歷歷在目。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他認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頹之氣,沒有什麼好觀賞的了,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當李白告別金陵時,吳姬壓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頻頻舉杯勸飲,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流過了人們的心頭,使人難以忘卻。
李白告別金陵後,從江上前往揚州。
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到了盛夏,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卧病他鄉,思緒很多,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鄉,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後,又到了姑蘇。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稱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來,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卻多別出新意。
姑蘇的歷史遺跡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
李白由越西歸,回到了荊門。
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雖然思鄉心切,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他自覺難於回轉家園。最後,他決定再度漫遊。
首先,他來到洞庭湖,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又從他那裡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贈孟浩然》
不久,李白到了安陸,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然而,隱居於此並非長久之計,他仍然想尋找機會,以求仕進。在隱居壽山時,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提高自己的聲譽。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後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便將其招為女婿。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又幾次出遊,結識了一些官吏和貴公子,並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三、一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玄宗即位後,己有過多次狩獵,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耀武揚威,以此震懾鄰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獰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因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另外,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常登臨終南山遠眺。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頗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
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並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後兩句說"何時人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願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
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極宮,不料竟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嘯灑出塵的豐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長安,沒有機會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喪。好友誠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幽居,但李白無意前往。這次去長安,抱著建功立業的理想,卻毫無著落,這使李白感到失望並有點憤懣。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也極不得意,只有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了長安。
四、翰林供奉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擬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帶著酋長、使臣去溫家獰獵,李白自然侍從同去,當場寫賦宣揚玄宗的盛德,歌頌聖朝威力,深得玄宗賞識。此時,玄宗寵愛楊玉環,每與她在宮中游樂時,玄宗都要李白寫些行樂詞,譜人新曲歌唱。李白懷著「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盡才思采寫這些詩。
在長安時,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籠罩著中國,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寵,使李白"大濟蒼生"的熱情驟然冷了下來,自己雖在長安,但也沒有施展自己管、晏之術的機會。
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毀,使李白不勝感慨,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誰料就在此時,倒被賜金放還,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這次的歸山,實在是體面一點的放逐。
五、再次遠游
1•漫遊梁宋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這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准備重訪江東。
2•東去吳越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
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靜湖,往來剡溪等處,倘佯山水之中,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美麗婦女。
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吳越漫遊了幾年,漂泊不定。這時國家混亂,情況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心情引導下,他決計去幽燕(今北京一帶),以探虛實。
到了幽燕之後,李白親眼看到安祿山秣馬厲兵,形勢己很危急,自己卻無能為力。安史之亂前兩三年,李白漫遊於宣城、當塗、南陵、秋浦一帶,仍然衣食依人,經常賦詩投贈地方官,以求幫助。
在此次漫遊期間,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變,國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學道,一面企圖為國建功,對於國家安危,頗多關切,雖然仍事漫遊,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策發,李白避居廬山。那時,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人幕。
李白人幕後,力勸永王勤王滅賊,而對於政治上的無遠見,他也作過自我檢討。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文、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參加,以此免禍,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
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並讓他參加了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麼原因,後來不但未見任用,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為當時永王幕下的武將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發生變故,可能與崔渙、張鎬這批人的失勢有關。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
由於李白在海內素負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請,大家都很尊重他,並沒有把他看做一個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這樣,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發自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齣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的詩歌】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斗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丑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李白的個性】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
F. 蓬萊東關玉桃香,順水行舟仙賜方。宜男正好圓全計,不必他方小地長。這首詩是什麼
太清宮求的第一簽 王母祝壽
古人王母祝壽
蓬萊東閣玉桃香,順水行舟仙賜方;
宜男正好圖全計,不必他方卜地長。
解:王母娘娘大壽,各仙家前往致賀,場面極為浩大。王母對賀客皆賜以仙桃仙丹等長生不老的美食。眾仙大會,樂韻鈞天,屬吉慶徵兆。這簽的卦像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表示正處好運,但不可見好運而生出怠惰之心,以防自己做成不必要的阻力。
詩曰:佔得鰲頭百事成,逢迎到處不須疑;
從茲修省能方便,福祿綿綿自可期。
解:在運勢尚未通達的時候,當然是有志難伸,一旦鰲頭獨占。跟紅頂白、錦上添花的人會接踵而來,如果一下子利慾薰心,很容易把大好前程新自斷送。這段時候最好是自我簽討,保持穩健踏實的態度,才能夠使到福祿綿綿不絕。
謀望:不要急於成事,須待時機。
錢財:委託異性去處理,收獲較易較佳。
婚姻:雖吉,但仍要守候。
自身:修善即可平安。
家宅:家宅平安,逐漸昌盛。
開業:與朋友合資易有所成。
遷居:選吉方即可。
出行:往遠方,有意外之喜。
疾病:一切小病痛都能痊癒。
六甲:順產,生男孩。
行人:音信將至。
拆訟:雙方可得和解。
........不是詩,是求的簽
G. 廣州市越秀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在哪裡
廣州市越秀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地址:廣州市東關汛3號,在廣東省人民體育場的廣東省體育總會對面的小巷裡面。
最近的公車站是較場西路站,坐到烈士陵園或大東門也不遠,也可以先到東華西路再走到較場西路網路地圖
H. 李白一生結過幾次婚
李白結過三次婚
第一個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陸經過兩個朋友胡紫陽和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許圍師的孫女,其實也談不上娶,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
第一個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結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後,李白泡到了一個姓劉的女人,帶著這個女人曾經到安徽買了一套房子,也可能是公寓,也有可能是別墅。總之,他們沒有經過明媒正娶就這樣生活在一起了。但是,這個女人卻沒有覺得李白買了房子就跟定他了,大約嫌他沒車,或者不是政府領導,也或者嫌他生活作風有問題,總之,不久兩人就拜拜了。通過李白在這段的生活狀態來看,整體比較頹靡,經常喝酒。
第二個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東任城,與一當地婦人結婚。兩人情投意合,當下便領了結婚證。李白的這個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並且李白在山東兗州置下了大批田產,在此後他雲游在外的生活中,這些田產就交給了妻子。可見,李白對該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這個妻子在他們結婚五年後,不幸亡故。
第三個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要說起兩人的結識還頗有點浪漫的味道,說是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牆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寫完後就走了。宗氏就和僕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保潔員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潔員,不擦掉是會被扣工資的。無奈,宗氏實在是被這首才華橫溢的詩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於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現在的這個妻子應該和李白有著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學道德情操,應該算有記載的李白的第一次愛情,注意是愛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這個東西太重要了,有時候甚至會超過愛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鄺山學道去了。於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
I. 年底要去山東兗州拜見男朋友父母,第一次見面有沒有什麼習俗如果談婚論嫁,有哪些步驟
第一次見男朋友父母。兗州這邊沒什麼習俗,如果覺得好看,可以適當的買一些禮品相送,父母各一份!至於喜歡不喜歡,表面是不會表示出來的,都要顧及面子問題,這個問題私下男方父母可能會和你男朋友溝通商討的!
如果雙方家人沒意見,到談婚論嫁了!你倆就是通訊員了,可以先向雙方的父母提出來就是了,相互轉達雙發父母的意見,然後再參考你們的意見,一般是先訂婚,過一段時間登記,然後選擇良辰吉日,辦婚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