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父愛缺席的婚姻叫什麼家庭

父愛缺席的婚姻叫什麼家庭

發布時間:2022-12-25 02:02:36

1. 「單親家庭」,不得已讓孩子缺失父親,該如何彌補這個缺失

作者丨小朋

一條以【別讓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為主題的活動信息,激起了小美的心痛。她一直都對心理學蠻感興趣的,可是每每看到與「父愛缺席」有關的話題,焦慮、自責、愧疚之情就像龍卷風一樣將她吞噬。

小美是一個「單親」媽媽,女兒剛出生後沒多久,她就從婚姻中逃離了出來,現在女兒已經上學了,經常會問她要父親,她不知如何作答,更不知如何彌補孩子父愛的缺失。

她為我提供了素材,希望我寫點什麼。至於她到底希望我寫點什麼,其實我也不太清楚。

但從小美和我的聊天中,我感覺到一點;獨自撫養孩子,是迫不得已。

剛開始我還不太理解她,覺得離婚了,還可以再找嘛。後來才發現,她並沒有真的離婚,而是從婚姻中逃了出來的。

獨自撫養孩子,是被逼無奈。因為孩子的父親暴力,且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動不動就以死威脅,非要搞得魚死網破。雙方父母,也幫不上什麼忙。

面對孩子的父親,以及這段婚姻,她是無力的,更是恐懼的。求生的本能,促使她狠下心,帶著女兒離開。

可是這個決定也讓她背負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對於孩子缺失父親這一點,她常常感到愧疚。

但我想對小美說的是:不得已讓孩子缺失父親,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其所能的去保護孩子了。

在這里,我想講講愧疚。愧疚是在關系中最常出現的一種 情感 ,意思是一方感覺對不起另一方,愧疚是一種虧欠感。拿小美的事情來說就是,她覺得對不起女兒,她覺得自己要為女兒「缺失父親」這件事負責。

愧疚也是道德感之下形成的 情感 ,它是具有一定的 社會 功能的,當一個人會對另一個人感到愧疚時,說明他在意另一個人的感受,同時也說明他是具有道德感的,這份愧疚或者道德感會讓他規范自身行為,不去做出傷害他人的事。

但是,愧疚感嚴重的人,很容易被愧疚感綁架。被愧疚感綁架後,人的行為就會出現變形。

以小美的事情舉例,當她對女兒愧疚,就會想辦法補償,但這份補償已經不是自發的愛了,而是為了緩解心中愧疚,此時的行為,已經因為愧疚而變了味道。

同時,當她感到愧疚時,還會和女兒走得很近,她會把女兒看作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令人同情的孩子,甚至是一個受害者,從而給予過多的保護。

孩子小的時候,確實是需要保護的,但當孩子漸漸長大,他還需要自由。而愧疚,會讓母親無法做到放手。

另一個可怕的現象是,如果母親對孩子有著太多的愧疚,長大之後,孩子也很容易在關系中發展愧疚的關系模式。他會對母親愧疚,對孩子愧疚。此時的愧疚,就會像「傳家寶」一樣,被傳承下去。

所以,我不希望像小美一樣的女性,承擔太多的愧疚之情。你們更需要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所作的選擇。要知道給不了孩子一個父親,能做好母親,養育孩子長大,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接下來,我想聊聊「缺失」這個概念。缺失指的是缺少和失去。我發現,有很多人,會受著「缺失」所帶來的影響,人們會因為缺這缺那,而感到心痛和無力。有些缺失可以彌補,可是另一些缺失卻會像黑洞一樣,把人吸進去。

一個女孩告訴我,她缺少母愛,於是她去指責母親,為什麼小時候不愛她。此時,她和母親都深感受傷,因為她們誰都沒辦法回到過去把曾經的缺失補上。

缺失,成了一個無法被解決的問題。甚至會破壞女孩和母親現在的關系。

我發現,當人們將目光聚焦於「問題」以及「缺失」的時候,會進到一個可怕的怪圈裡面出不來,他會放大缺失的感覺。此時,他不僅缺失了某一樣東西,連同他擁有的東西也將被視而不見。

舉個例子:有的人聽不見,有人看不見,有人無法走路。

假如他們將目光放在自己聽不見、看不見、走不了路上面,那麼他可能什麼都做不了了。他有充分的理由去迴避這個世界,自責或責怪那個讓他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人。

可是,有些東西是沒頭沒尾的,自責會讓他變好嗎?責怪他人會讓他的耳朵聽見,眼睛看見嗎?我們都知道,不會的。

對於小美來說,給不了孩子一個父親,你還可以給孩子很多,雖然你給的東西無法和「父親」這個人相比較,但誰能肯定你給的一定就比「父親」這個人更差呢?

父愛缺失,不是一個母親能彌補的,放下這個功課吧!這是孩子父親應該考慮的問題,你能做的,始終是一個母親。

當一個母親,想盡辦法要去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的時候,便偏離了母親的位置。對孩子來講,這個損失就更大了,他不僅失去了父親,還同時「失去」了母親。

與其想盡辦法去彌補,不如把自己的本職做好,做一個相對輕松、有愛、真實的母親,孩子便可以從你這里獲得營養, 健康 的長大。

孩子有父親,卻見不了父親,他無法和父親在現實層面連接,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一個人渴望和他生命的源頭產生連接,這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自然的 情感 。我們沒辦法切斷這個本能。

無論孩子是否知道實情,他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父親,他無法迴避自己渴望父親的願望,除非他壓抑自己,把渴望收藏起來。

作為母親,這個時候可能是很無力的。這個無力,可能也是孩子的感覺。他知道他的父親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可是他看不見,也觸摸不到。此時,似乎母親是孩子與父親的阻礙。小美就承擔了這樣一個角色。

對於小美來講,要不要把實情告訴孩子呢?這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確實不太容易抉擇。

不過我想到的是即便小美迴避和孩子談父親,孩子還可以問其他人,他還會有很多很多的猜測。並且,家庭之中一旦有什麼秘密,秘密帶來的殺傷力往往會更大。家長越迴避,孩子就會越好奇。

孩子終有一天,會知道這一切的原因。

關於父親這個神秘人物,終究是小美和孩子無法迴避的話題。既然無法迴避,何不敞開去談呢?

只不過對於小美來說,你需要先面對自己的傷痛和恐懼,這需要做一些准備,等你更有力量,內在更穩定的時候,再去告訴孩子實情吧!

2. 缺少父愛的女孩不能娶(父愛缺席會讓女兒婚姻不幸)

你知道嗎?國內一個問卷調查的數據很嚇人!

高達77%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過3個小時。

有人曾說過:

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里,沒有手。

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記憶里,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中國青年報做過一個調查: 94%的受訪者坦言,身邊就有『影子爸爸』。

不僅僅是 「影子爸爸」,還有「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這類稱呼 ,雖然說相較於以前,更多的爸爸確實是加入到了帶娃行列。

但不可否認依舊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圍著孩子轉,爸爸更是成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所以爸爸與孩子交流變得越來越少,有的孩子甚至都不怎麼和爸爸親近,極易造成性格和感情認知方面的缺陷。

特別是女兒, 爸爸是女兒未來幸福與否的決定者,爸爸的缺失或不盡責,將給女兒未來的生命蒙上陰影。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過:「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一個家庭中,如果父親缺失,女兒就在自己未來伴侶的選擇方面就會變得非常迷茫。

沒有哪個孩子不渴望父愛,尤其是父愛缺失的家庭,孩子是極為渴望的,而且很多女兒在未來的伴侶選擇方面都是按照自己父親的標准去選擇的。

但是從小缺失的父愛,讓女兒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和男性接觸, 當真的遇到對自己好那麼一點點的男生,就會讓女人覺得這個男人對自己真好,值得託付一生,這樣很容易遇到渣男。

而有的女孩則會找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因為成熟,這樣也能彌補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的關愛,所以常常 很容易受傷!

而且,在不和諧家庭關系中,如果女兒沒能和父親好好相處,這樣女兒極易早熟,在未來變成一個「愛得太多的女人」。

在戀愛中,往往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夠好,甚至是太少?

通常會付出雙倍的愛給另一半,擔起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責任,背負起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負罪感,這樣怎麼會感覺到幸福呢?

還有的更容易被那些需要「幫助」、同情的男性所 吸引 ,比如 媽寶男或者鳳凰男一類。

另外,在婚姻中父親的不盡責很容易讓女兒失望,甚至會讓女兒對婚姻不抱希望,晚婚或者不婚。

琳琳小時候,父親就很喜歡賭博,也不怎麼搭理她,輸了就喝酒回來,為此琳琳媽媽不知道和琳琳爸爸吵了幾次架了,因為家裡的錢不是賭博輸了,就是琳琳爸爸自己拽在手裡請人喝酒,幾乎很少回家。

可以說,面對這樣的情況,女兒不僅僅是對父親失望,是對家庭的失望,對將來的婚姻都有恐懼感,她害怕自己也會過上這樣的生活,她不想,她不要!

所以,在自己長大工作後,她選擇了離家最遠的一個城市,一直單身,不敢輕易嘗試成家結婚。

可以說,現實中仍然有很多這樣的女孩都沒有結婚,有一部分真的就是出於對婚姻的恐懼,有的就是來自於不幸福的家庭,害怕破碎的婚姻。

從小在女兒眼裡爸爸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的。一旦缺乏父愛,她們就很容易沒有安全感,內心極為敏感脆弱。

我們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看到, 很多爸爸在身邊的女孩都比較大膽,開朗愛笑。

因為有什麼問題,她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可以和爸爸撒嬌,爸爸就是她們最堅強的護盾。這類孩子 不管是在人際交往方面還是在自己的事業方面都不錯, 比較堅強,抗壓能力強!

可一旦父愛的缺失,女兒內心就比較敏感脆弱,沒有安全感了,抗壓能力就會弱些,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得極度不自信。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幾個小朋友在一起說:

「你看,我的爸爸是干什麼的」

「我的爸爸超厲害會什麼什麼」

「我的爸爸可以怎麼怎麼樣」

......

但是對於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她是感受不到的,她只能羨慕,甚至會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好,爸爸不愛自己?

這樣孩子進入極力否認自己的狀態,會變得越來越自卑。

總的來說,媽媽的陪伴更加溫柔,也最容易成為孩子依賴的對象,所以對孩子的語言刺激以及情感認知很有幫助。

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認知以及個性品質形成和發展影響更大。

不管父母的婚姻狀態是什麼樣,但一定不要讓父愛缺席。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和愛!

3. 父母離婚叫什麼家庭

父母離婚叫做離異家庭。
離異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lí yì。一指分歧,歧異;二指分離,分隔;三指因各懷心志而離去;四指離婚;五猶擯棄。
離異和離婚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區別,如果真要區分的話,那麼離婚可以看作是一種行為或事件,離異更多表明離婚單身的持續狀態。如說某人已經離婚了和他是離異的人,分別表明一種對事實的判斷以及狀態的持續。
離婚是從法律意義上解除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人們常常簡單地把離婚看成是舊生活的徹底結束,把離婚作為解脫心靈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其實,事實絕非如此。雖然通過離婚這個法律手段,割斷了舊的婚姻關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痛苦從此一去不復返,幸福將要來到你的身邊。恰恰相反,一些離婚者的現實生活清楚地告訴人們:離婚,無疑使人陷入感情和心理新的危機。

4. 什麼是單親家庭(沒有愛的家庭才叫單親家庭)

很多在婚姻生活中不幸的人在離婚路上都會有一個攔路虎——孩子!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想離婚,但又不敢離的人這樣抱怨:

「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

「我真的很想離婚,可是捨不得孩子。」

「我不離婚,只是不想讓孩子受到傷害而已,和感情無關!」

很多感情破裂的夫妻會在吵架的時候把這個不離婚的理由搬出來,看似無奈但卻有些不理智。

為了孩子維持痛苦的婚姻,真的有必要嗎?

為了孩子,就該把痛苦的婚姻持續下去嗎?

所謂的單親家庭,不是因為「離婚」而叫單親家庭的。

是一方的付出和陪伴完全佔主導,另一方的卻是缺失狀態,這樣的才叫「單親家庭」,並不是離婚的家庭就一定是單親家庭。

很多婚姻不幸的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以為只要給他們一個外形完整的家就可以讓孩子擁有完美的人生。

如果父母的關系很糟糕,過得貌合神離,孩子從沒有見過父母恩愛的模樣,不知道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子,長大後,他們在處理親密關系時,難免要吃很多苦頭。

想要用孩子來維系夫妻關系的做法是不合適的,很多都是失敗的。

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系是附屬於夫妻關系的,而不應該是夫妻關系來遷就親子關系。

這是不正常的狀態。

這樣沒有愛的夫妻關系真的能夠讓孩子生活得更好嗎?

如果孩子成了婚姻里唯一的紐帶,那麼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

對孩子傷害最大的

並不是離婚

很多人潛意識里以為離婚對孩子傷害特別大,所以即便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也堅決不離婚。

殊不知,沒有愛的家庭,對孩子傷害更大。

婚姻是兩個成年人的決定,可往往父母卻沒有辦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孩子就成了擋箭牌。

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得要更加敏感,因為他而存續的婚姻只會一點點摧毀孩子對親情的信賴,甚至是對未來的憧憬。

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和教育。

可如果兩個人的婚姻真的走到了盡頭,不妨放下對彼此的怨恨,一如既往地好好愛孩子。

原生家庭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但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不離婚就是最好的結果!

很多不和諧、冰冷的家庭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1)讓孩子自卑

很多家長在爭吵以後都會和孩子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

這種話語無疑是對孩子的一種否定,讓孩子認為父母婚姻的不幸福都是自己的錯,在成長過程中就會越來越自卑。

2)孩子性格會變得消極

生活在一個吵鬧、沒有愛的家庭環境中,必然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壓抑的環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消極和古怪。

3)扭曲孩子的婚戀觀

父母婚姻的失敗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如果父母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對婚姻產生恐懼和抵抗,從而扭曲婚戀觀。

我們總以為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甚至覺得只要孩子快樂,自己快樂不快樂無所謂。

可是你忘了,父母不快樂,孩子真的會快樂嗎?

那個整天充斥著爭吵聲、摔打聲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幸福嗎?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家,而不是一個看似完整、其實充滿虛偽吵鬧的家。

家庭對孩子的意義不在於完整,而在於父母對孩子完整的愛。

比起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有愛的家,是爸媽懂得彼此欣賞,互相關愛的家。

別讓你的孩子在溫室里,卻只能孤獨地長大。

家之所以溫暖,主要就是因為家裡的成員,能理解並體貼彼此那些瑣細的感受。

《窮爸爸,富爸爸》里說: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在生活中,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

別讓陪伴缺失,別讓孩子受傷,別到了年老之後,才後悔這一生最沒做好的角色,是父親。家是港灣,愛是退路!親情疏離,住高屋華堂亦興味索然;家人和睦,居竹籬茅舍也心滿意足。一家人和和美美,比名利財富更有意義。畢竟,沒有什麼比一個溫暖的家,更能撫慰人心了。

如作家三毛所說:「家,對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泉源,再苦也是溫暖的。」

與其讓孩子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環境中,帶著各自的角色面具生活,還不如放手,活得真實自在。

孩子不是你離婚的負擔,離婚後,孩子依然是你的孩子,爸爸還是爸爸,媽媽也還是媽媽。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段話特別感人,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願每個父母都能張開雙臂擁抱你的孩子。

因為那是他未來一人獨行於世,最好最堅硬的鎧甲。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不犯錯的照顧者,再好的原生家庭也必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作為撫養者,我們不是要營造一個毫無瑕疵的原生家庭,而是要盡己所能地給孩子提供一個有愛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將原生家庭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若有愛,破屋襤褸又怎樣,父母的懷抱便是最柔軟的殿堂;

若無愛,哪怕置身宮殿、眾人追捧亦會孤獨無依。

家,不僅僅是一個有形的物質結構,更是一種感覺,一種心靈的歸宿。

在傷心時,給你安慰;在孤寂時,給你擁抱;在快樂時,與你分享。

當你沒有準備好時,請先療愈你的童年創傷;當你准備好時,請給孩子一個有愛的家!

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因為離婚而消失,便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各位家長,你們覺得呢?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賢心理

心理咨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咨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5. 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叛逆的孩子:家庭氛圍決定孩子的模樣

教育是一場修行,唯有父親不缺席,母親情緒穩定,才能培養出一個健康、陽光的好孩子。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

當家庭中出現了缺席的父親,同時就會出現焦慮的母親,最終養育一個失控的孩子。

確實,「喪偶式」育兒屢見不鮮,母親將自己的感情和注意力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在夾縫中喘息,最後變得失控和叛逆。

家庭的本質的「愛」,教育的本質是「規矩」。

在家庭中,感性的媽媽會教會孩子什麼是愛、理性的爸爸則教會孩子什麼是規矩。

所以,引領孩子從家庭步入社會,爸爸的責任往往大於媽媽。

但在很多家庭中,爸爸忙於事業和工作,幾乎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甚至以工作忙為由,來推脫自己的責任。

而媽媽不得不承擔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責任。

所以現在大多數家庭現狀都是:

「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不聽話的孩子」。

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不作為的爸爸越來越被邊緣化,焦慮的媽媽越來越強勢,孩子越來越辛苦。

爸爸缺席,孩子難以擁有完整人格。

心理學認為: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孩子能否成為獨立的人,而父親則是塑造孩子對生命的看法,關繫到人格形成。

如果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長期缺席,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情感的缺陷。

調查發現,沒有得到父親足夠關心的孩子,更容易焦慮、孤獨、自卑、叛逆等性格和行為問題。

這些被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征」。

在電視機《隱秘的角落》里,朱朝陽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朱朝陽的父親婚內出軌,和母親周春紅離婚後,馬上就喝另一個女人王瑤再婚,生下了女兒朱晶晶。

在朱朝陽的眼中,父親缺席了他人生中所有重要時刻:考中學、生日、探望爺爺奶奶......

朱永平除了給錢之外,對朱朝陽的生活很少過問,就算是兒子得了全校第一,他也是從牌友中無意間聽回來的。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僅是一個陪伴者的角色,他還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性格的領路人。

但父親重組家庭後,朱朝陽的世界裡父親只剩下背影。

也正是因此,朱朝陽信念崩塌,最終誤入歧途。

最後父親為保護兒子而死的那一刻,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忽視多麼嚴重。

湯加輝老師說過:

父親的缺席,會讓孩子失去一些社會秩序、處事規范、行為准則等人生觀教育機會。

母親的焦慮,讓孩子難以幸福。

父親缺席的後果,是母親開始焦慮,緊接著就是家庭的分裂。

之前有一則新聞,四川眉山一位媽媽,因責怪女兒不好好吃飯,45秒呢掌握3歲女兒9次。

在這短短45秒呢,她多次扇打孩子的臉、背、手,甚至好幾次將孩子打倒在地。

最後被當地婦聯約談,甚至被多個部門教育訓誡。

多年以後,小女孩或許會忘記這件事,但媽媽帶給她的那種恐懼和陰影,卻可能伴隨她一生。

其實這位母親,原來並不是這樣。

她崩潰的來源,是父親長年累月的缺席,導致情緒積壓崩潰。

當一個媽媽一天24小時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生活的重心完全圍繞孩子和家庭,遇到事情沒有人商量只能自己扛,長久下去,焦慮和怨氣沒有出口,只能靠打罵孩子來泄氣。

所以,媽媽們總是焦慮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一個人承擔太多,沒有人分擔。

那本應由丈夫承擔的焦慮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也在各種情緒里像困獸一樣壓抑、掙扎、暴虐、偽裝。

父母完整的愛,才能給孩子提供充足養分。

湯加輝老師說,孩子成長沒有偏方,有的只是負責的父母,提供的溫馨而幸福的家庭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有爸爸的陪伴和媽媽的從容。

一個家庭,只有父母的參與才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在家庭中找到清晰定位,以正確的方式朝社會化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麼,想要改變這種「父親缺席,母親焦慮」的家庭相處模式,需要爸爸媽媽的相互包容和配合:

1、不要忽視夫妻關系

你最親密的,應該是你的妻子或丈夫。

不管多忙,也要給夫妻二人留下一些單獨的時間和空間,比如一起看場電影、出去旅遊等等。

要告訴孩子,爸爸最愛媽媽,媽媽最愛爸爸,爸爸媽媽一起愛你。

這不是自私,也不用擔心這樣減少對孩子的愛。

只有男性回到丈夫的身份時,才會有更多的愛去給孩子。

而且當妻子感受到丈夫的愛,也會慢慢放下焦慮,更溫柔堅定地感染孩子。

2、尊重彼此的教育理念

媽媽因為自身角色使然,對育兒會更加精通,當爸爸做的不好的時候,有的媽媽會忍不住批評丈夫。

被批評的爸爸會有挫敗感,從而育兒積極性被打消,自暴自棄:

「反正我也不會,讓她去操心吧。」

其實爸爸也很愛孩子,只不過表達方式不一樣,我們要允許父親對孩子的這種愛的流動。

育兒方式的分歧,可以在雙方都沒有情緒時再討論,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媽媽需要從家庭中解放自己

女性需要去發展除了家庭之外的生活,而不是天天圍著孩子轉。

否則,長久下去,家庭關系容易失衡。

矛盾、怨氣、爭吵會接踵而至,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沒有幸福可言,反而容易被母親一廂情願的付出綁架。

記住,女性的價值感不僅來自丈夫和孩子,還應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斷成長。

只有一個不盲目逞強,能自我尊重,自我放鬆的媽媽,才能讓孩子也感到放鬆。

自己越來越優秀,夫妻關系越來越和諧,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加順暢快樂。

4、爸爸回歸家庭

作為爸爸,不要忘記自己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工作時間以外,盡量多留給家庭,留給伴侶和孩子。

工作再忙再累,也應該流出固定的親子時間,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孩子放風箏、玩玩具、登山、游泳、夜晚吃完飯和孩子一起散步、談心。

只要爸爸全身心投入,哪怕短短幾分鍾的陪伴,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愛和溫暖,從中得到滋養。

更要關心體貼妻子,不要忘記做丈夫的責任,不要讓她孤立無援。

幫她分擔一些家務、一起討論問題、願意花時間積極參與到家庭生活中。

因為,那將成全一個孩子的成長,成就一個家庭的幸福。

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需要夫妻雙方用心經營、付出。

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更能培育一個健康、樂觀、自信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要正確愛孩子,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

相信,在愛里長大的孩子,總會得到歲月的特殊厚待。

6. 「喪偶式婚姻」的婚姻是怎樣的,女人遇到該怎麼辦

03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和對方坦誠相待,願意去接納對方的脆弱與不安,多表示自己對他的包容和理解。

你溫柔體諒的行為正在悄悄地營造出一種溫馨的家庭氛圍,他也會慢慢地把家當成了避風港,和家庭的關系也就親密了許多。

遇到喪偶式婚姻,第一想法不要去逃避,勇敢積極地面對它,婚姻都是需要經營的,只不過喪偶式婚姻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心力.

為了自己幸福的婚姻一定要努力堅持下去,最後總會迎來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

7. 如何讓寶爸心甘情願帶孩子,爸爸的缺席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在一個孩子童年時期如果爸爸長期缺席,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

每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不一樣,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模式也不一樣。

俗話說三歲看終生,那就說明了一個人在三歲前是很重要的。前三年是形成性格,培養性格的關鍵時期,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開始重視早教的原因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從出生落後別人。

很多家庭是喪偶式婚姻,喪爸式育兒。

喪偶式婚姻很容易理解,那什麼是喪爸式育兒呢。

很多時候讓爸爸帶孩子,爸爸會說一句說你看娃都不要我,我能怎麼辦,而娃這時也會很應景的說我不要爸爸,不要爸爸,要媽媽,還一邊跑向媽媽。

老母親一把辛酸淚,何時才是頭,為什麼娃就不要爸爸啊。

這似乎成了人人已經認可的事情,孩子就該媽媽帶,而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喜歡媽媽,就願意和媽媽玩,不喜歡爸爸。

而大部分爸爸最喜歡說的是娃不要我,我能怎麼辦,又不是我不願意帶,最喜歡聽到娃說我不要爸爸,要媽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男人和女人的性格不一樣,女人更細心,男人更粗心。

剛開始生完娃後,其實奶爸也並不是不願意管孩子的,剛開始也是有一段興奮期的,就等著孩子出生之後大展拳腳,看著娃就躍躍欲試,也想要把自己最真誠的父愛展現給孩子。這畢竟是每一個為人父母的天性啊,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這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爸爸:寶寶,爸爸抱抱你啊,提起兩個胳膊就往懷里抱。

媽媽:你幹嘛啊,你不知道小孩子前三個月不能這樣抱嗎,很危險的,要平著抱,不然容易對脊椎造成傷害啥的,這時還來一個示範。

爸爸:哎呀,寶寶你拉臭臭了呀,爸爸給你換尿不濕啊,說著就提起寶寶的雙腿把尿不濕往下塞。

媽媽:老公你幹嘛啊,跟你說了那麼多次了,你不知道娃的骨頭沒長好那,要將孩子側過來然後將尿不濕放下面……媽媽還在喋喋不休,爸爸卻心累。

爸爸:寶寶你怎麼在哭啊,是不是餓了啊,爸爸給你沖奶啊,說著就隨意舀了兩勺奶放奶瓶,然後開始倒水,之後一隻手拿著奶瓶在哪裡猛晃。還有一隻手在逗娃,你看爸爸給你沖奶哦,乖啊。正在爸爸得意之時

媽媽:你幹嘛啊,你會不會沖奶粉啊,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要先放水,後放奶粉,每次舀奶粉一定要刮平,不然對娃身體不好。

……

長此以往,爸爸不在有激情,本來想做事,做了也被說,還不如不做,人還清閑些。

其實這種情況,如果媽媽想要爸爸更順利的帶娃,應該學會睜隻眼閉隻眼,在奶爸帶娃時自己安心的去做下自己的事情,難道不香嗎,何必一直盯著爸爸和娃呢,要想明白一件事,奶爸也是孩子至親的人,他們肯定不會傷害到孩子,如果有哪些做的不好,可以等冷靜下來慢慢溝通,然後適時誇獎一下奶爸,讓他們更有信心自己能做的更好,時間長了,孩子肯定也會喜歡奶爸,而奶爸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二是:好多家庭是前幾年媽媽全職帶娃,爸爸在外工作。

好多家庭孩子小的前幾年都是媽媽全職帶娃,娃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媽媽負責,而爸爸在外工作掙錢養家,有時下班回來,本來想帶下的娃,而娃一哭鬧,就覺得煩,本身上班也累,在家全身心放鬆,誰想娃讓人更累,還不如光明正大的做甩手掌櫃,回家就葛優躺,刷刷手機更舒心。

而娃本來就一直都是媽媽帶,媽媽會了解孩子的需求,自然就會順手點,哭鬧情況就會少點,爸爸就會覺得是娃不要自己。

這種情況,爸爸們可能覺得自己上班已經很累了,自己回家本來想陪下娃,而娃也鬧騰,自己心裡更煩,還會覺得媽媽在家就帶帶娃,人又不累,而且這些也是媽媽該做的事。作為媽媽可能看在眼裡,明白在心裡,可以和爸爸溝通讓爸爸們用一整天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包括夜間餵奶,讓爸爸親身體會帶娃的辛苦,明白媽媽的不容易,也給奶爸們說清楚爸爸在孩子童年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孩子一次哭,二次哭,可以讓奶爸多花點時間,心思,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而媽媽也適時休息下,加長讓爸爸和娃單獨相處的時間。

這樣不僅媽媽們輕松點,對娃來說也有些很重要的影響。

有一種教育叫做以身作則,而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

媽媽和爸爸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

媽媽可以教會孩子細心,貼心,爸爸教會孩子有擔當,有責任。

這些是需要爸爸和媽媽一起完成的,孩子才會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如果男孩從小父愛缺失等他長大後他會覺得很正常,自然也會延續到自己的小家,做一個缺席的父親。

如果女孩從小缺失父愛他也會覺得很正常,長大之後在自己的小家中即使對丈夫這樣對待,心裡有怒氣,不滿,但也都能忍著,他們會覺得這天下的男人不都一樣嗎,因為自己的父親就是這樣的。殊不知他們值得擁有更好的。

願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家庭的所有的事情,給孩子充分的愛,以身作則告訴他們榜樣的重要性。

願每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能享受到充分的父愛母愛,從小就知道這個世界的美好,讓她知道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才是常態,保護好孩子才有的純真,童真。

閱讀全文

與父愛缺席的婚姻叫什麼家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前妻發信息說祝我幸福什麼意思 瀏覽:315
女子屬馬二月26出生婚姻怎麼樣 瀏覽:179
新中國成立初期發生了哪些故事 瀏覽:458
給男人一個億和一個美女會選哪個 瀏覽:746
大雲山旅遊事業有什麼前途 瀏覽:810
如何買到馬雲的健康股 瀏覽:617
看愛情戲如何返回 瀏覽:153
溫州哪裡有美女服裝店 瀏覽:25
小美女過十歲生日送什麼花 瀏覽:91
歌詞幸福是什麼什麼是活著 瀏覽:649
是哪個大美女啊我都不認識了 瀏覽:916
事業單位的秦劇團怎麼改制 瀏覽:275
幸福工廠寵物有哪些 瀏覽:943
幸福樹多少度適合養 瀏覽:718
涉嫌經濟犯罪嫌疑人會拘留多久 瀏覽:66
兒童愛講故事是什麼優點 瀏覽:744
閩政通健康碼日期填錯了怎麼辦 瀏覽:978
楊思辦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937
怎麼樣做好健康養生 瀏覽:865
秦皇島上事業編什麼待遇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