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族的民族風俗
白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對客人,無論是否認識都熱情接待。凡客人光臨,必以「三道茶」款待。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
白族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的白族則多以玉米、洋芋、蕎麥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為
主。
飲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兩次茶。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㈡ 白族姑娘為啥不能娶
並不能說白族姑娘不能去,而是說有些白族姑娘不能去,因為可能不符合你心中的標准,或者是你們兩個不合適。
㈢ 求助:請問白族人家嫁女兒有沒有什麼特定的習俗和要求
白族的婚嫁習俗
白族新娘出嫁要一路哭到男家。新娘進入洞房要由新郎背著,並且吃放了辣椒面的交杯酒。吃辣椒面表示親親熱熱、白頭到老的意思。
劍湖畔的白族婚禮
居住在劍川縣湖周圍白族人民,有著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這里的婚禮隆重、熱烈,頗有韻味。
白族青年男女成婚,有一定的禮儀和完整的婚禮形式。婚期一般有三天,第一天男方把部分結婚用品和一桌「八大碗」筵席送到女方家,以示對新娘的關心;第二天舉行婚禮是整個婚期限的高潮;第三天是「回門」,是婚禮的尾聲。
舉行婚禮這一天,按傳統風俗,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上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也必須坐花轎才能出嫁,這種習俗現在已經有很大的改變。這是由於近年來白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娘娶回後,按白族傳統的習慣舉行結婚典禮,俗稱「拜客」。「拜客」時,按男方事先擬好的「拜客」名單,由新郎新娘對家族中的長靠一一敬拜,不許可有遺漏。之後,新娘要向家人贈送禮物。按風俗,新娘向家人贈送的禮物必須是自己親手縫綉的枕頭和布鞋。在進餐時,新郎新娘要陪親友來賓進餐。這時候,客人們可以給新婚夫婦出些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堂屋裡充滿了喝彩聲和歡笑聲。
傍晚,新郎家再次把全村的老者和長輩請來,喝酒、呷茶、吃喜糖,庭院里談笑風生,熱鬧非常。孩子往往也不甘寂寞,找到洞房的空隙處燃起辣椒粉,拚命往裡扇煙。於是,隨著歡笑聲和咳嗽聲,洞房裡送出一包包糖果、餅干、瓜籽……
「回門」這一天,新娘早早就回娘家去。到傍晚,夫家又派出小姑子、介紹人接回新娘,這時新娘必須哭著離開娘家。新娘的哭一般按白族婦女特有的哭腔進行,其聲凄泣委婉哀怨感人,傾訴了父母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間的難舍之情。
有趣的是,「回門」這一天,新郎也要邀上十來個親友一起去女方家,但不同小姑子、介紹人一道同行,也不必去接觸新娘。按白族傳統風俗,新郎和親友可以在女方家招待的筵席上藏東西,女方家也故意在餐桌上多放一雙筷子讓新郎藏回去,意思是:你家添人了,帶一雙筷子回去!當新郎等人藏東西的時候,正是新娘家最熱鬧的時刻。堂屋裡巧答暗對,妙趣橫生,給婚日增添了別具一格的喜慶氣氛。親友等人藏了東西回到男方家後,可以用藏到的東西向新娘兌換一份禮物。這種風俗除給婚日增加了濃郁的民族特色之外,也為新娘今後在新的環境里生活奠定了一個美好的基礎。
白族婚禮有人曾概括地說,在大理地區參加白族人家的婚禮,不僅能品嘗到白族的名優特產食品、佳餚,看到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而且還能體驗到一次難得的妙趣橫生的獨特民族風情。
白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過去婚姻多由父母包辦,男方要付昂貴的聘禮,舉行婚禮時還要花費很多的錢財。現在雖隨時代的發展有很大的改進,但至今還保留有傳統的古老的風情習俗。
男女經過自由戀愛或經人介紹,經定婚確定關系後,在舉行結婚時,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結婚日)之前,請人搭好彩棚。並在結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請鄉寨中會唱演戲的人來唱戲(俗稱板凳戲,即一人拉琴,幾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請人唱帶有恭喜祝賀之詞的吹吹腔(即用嗩吶伴奏)、大本仙等曲調。人們一邊吃、喝、品嘗著主人擺下的果品、茶水。 酒,一邊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圓宵,以示預先慶賀大團圓。
第二天,即正喜之日,從早上起便開始擺宴待客,當來賓開始品嘗果酒後品食酒菜佳餚時,新郎在一個陪郎的陪伴下, 踩著嗩吶吹奏起的「龍上天」樂曲,一桌一桌地給客人們敬酒、敬萊,而這敬法要跪著雙手托盤把酒、萊(只一盤或一碗 茶)一敬上。迎親時,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親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領下,在嗩吶聲中去迎親。到了女方家門口嗩吶手要用力高聲吹奏「蜜蜂過江」、「大擺隊伍」、「迎親調」等內容歡快、熱烈的樂曲6次,女方家才由幾位年長的男女親戚數人出來招呼迎新的人進門。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親的人剛要邁進門,就被女方家的幾位老人攔住路,用出幾副對子(即楹聯)或提幾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等類的語句,如:「你們從哪裡來?」「路上碰見什麼?」讓媒人或新郎回答,人們把這一習俗叫「路考」。這一問一答不僅要靈機應變,而且還要講究決,對答如流和有風趣,顯得很有學問。若哪一方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常常會引起一陣陣爽朗而又充滿喜氣、歡樂、愉快的笑聲。有的地方迎親時新郎必去,同樣碰到「路考」,人們稱 「考姑爺」或「考新郎」。
迎親的人們進門後,女方家便由4個或6個小男孩逐一給他們敬獻苦茶、甜茶、糖茶。然後由媒人(或新郎)給女家父母、兄嫂、長輩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給煤人小孩披掛一道紅彩。這時新嫁娘(新娘)要大聲哭起來,人們把這哭稱為「哭 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後哭兄嫂、弟妹、長輩、女伴,這哭不僅一邊哭,而且一邊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養育之思,兄嫂。 弟妹之情,夥伴友誼,長輩的關心愛護,今後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這時也借哭之機,用調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後才隨迎親的人出門。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轎或騎馬,在歡快、激越的嗩響樂曲聲中上路。
迎親的隊伍還沒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長輩在門口相迎。人們一進門,新媳婦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長輩的簇擁下上樓進行梳妝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時,在樓下從樓梯口到新房的必經處,早已等候著准備指新娘的人們,據說這格新娘的習俗是為了沾喜氣而留傳下來的。待新娘裝扮好,准備入洞房前,只見兩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舉著用松明點燃的火把,在人們喜悅歡樂聲中,從樓梯口飛步跑向洞房,隨之新媳婦在兩個伴娘的簇擁下,在人們爭相掐新娘的舉動和嬉笑聲中大步跑進了洞房。 洞房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門上掛有一把篩子,內安有一面鏡子,鏡子上又安放著一張弓,弓上有並排散開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這些吉祥物是祝賀一對新人今後生活勤勞、勇敢。幸福的象徵。新媳婦進洞房後片刻,便開始舉行拜天地、拜父母儀式。有的地方是在進洞房之前便舉行了拜天地、拜父母儀式。有的地方一對新人入洞房時,風趣的是倆人都不約而同地爭坐枕頭,據說誰先坐到枕頭上,今後就誰當家,不過,這只是為風趣增添一分歡樂,往往是女先男後,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習慣。然而,這時不知是誰在那盆暖和又象徵興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發揮了奇效,辣味直嗆得新郎、新娘流淚,嗆得不時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進進洞房的人們笑聲不絕,使洞房洋溢著一種獨有的喜氣。一陣嬉笑過後,辣味嗆過,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親,永結同心,恩愛白頭。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婦由女方長輩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長輩婦女數人相陸在一起吃「細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後,有的地方在陣陣歡快的噴吶聲中,開始舉行「除拜」(即拜親) 儀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婦拜男方長輩,受她一拜的人都會得到她親手加工製作的布鞋一雙,上輩人接過鞋子,多少要給她幾元錢或一點禮品。最後由新娘下輩人、鄰里小孩一齊拜新娘,每人都會得到一份喜錢或一件禮物。這時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圍觀的人常常在嗩吶聲中爆發出一陣陣歡樂的笑聲;使婚禮增添了不少的歡樂和熾熱的氣氛。 待「除拜」結束,年輕人便一齊擁入洞房,一邊品嘗新媳婦由娘家帶來的果品,一邊在嬉笑聲中開始進行鬧洞房的風趣活動。
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門,一般都是當天返回,路程遠的則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禮結束。
㈣ 白族可取幾個老婆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 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 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㈤ 白族的結婚習俗。是否會和外族的通婚擇偶條件
我也是白族,就我在的地方不管是信仰還是生活跟漢族沒什麼區別,所以「是否會和外族的通婚?擇偶條件?」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但結婚是有些習俗,但也沒像樓上哪位說的那樣古老傳統了。
㈥ 白族結婚方式有哪些
白族一年四季有許多節日和集會。三月街、繞山林、魚潭會、火把節、石寶山歌會、本主會以及集體勞動等場合,只要是青年男女有意。都可以通過唱調子彼此相識,談情說愛。在被譽為熱水之源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源縣西山地區,青年男女如果不會唱調子,找個對象都十分困難。
白族的婚禮常常隨著居住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異。但是都辦得十分隆重而熱鬧。大理白族的婚禮。實際上在結婚的前一天就已經開始了。這天晚上,男方家的天井裡燃起算火,屋裡屋外擠滿了人。白族的民間藝人被邀請到婚禮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聲鎖吶聲響成一片,里里外外充滿了歡樂氣氛。藝人們更是倍展其能,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習俗。
第二天才是正式的迎親日子。這一天新郎在夥伴們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接新娘。臨出發前,人們把新郎擁進屋裡,在一陣鎖吶和鑼鼓聲中,新郎的哥哥手捧一朵用紅綢子扎的綉球,走到新郎面前,深深作揖,並將綉球搭在新郎的左肩上。緊接著又一陣吹打,將新郎送出大門,讓他到女方家去接親。
新郎到了新娘家門口.吹鼓手們便停止吹打。這時,新郎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三個蠟丸似的東西,一個接一個向門前的石墩上甩去。隨之就聽到三聲震天動地的巨響。這種蠟丸,原來是自製的土炸彈,是迎親時用來壯聲威的。硝煙彌漫中,迎親的隊伍被迎進女家。
新娘在哭泣,流露出一種惜別之情。當鎖吶再次吹起時,新娘的哥哥已將新娘背出門外,讓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一路上少不了樂隊伴奏和迎親者對新郎新娘的調笑。
迎親隊伍來到男方家門口,新娘還是由哥哥或弟弟背著,快步跑進新房。為什麼這樣著急呢?因為按照白族的習俗,新娘來到男家時,那些參加婚禮的小孩是最難對付的。他們往往會蜂擁而上。一邊朝新娘撤米花,一邊爭著用手去掐新娘。這是為了吉利。
即便是掐痛了、新娘也不能發火。不過新娘也早已做好了准備。緊急處.她會拿出一把剪刀來自衛。膽小的孩子還真不敢上前。只有這樣才能安全進入洞房。也有的白族地區,迎親隊伍剛一進門,新郎新娘就像參加百米賽跑似的,爭著跑進洞房搶枕頭。據說誰先搶到枕頭,就預示著將來誰當家。
進入洞房後,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來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難下咽。在白族語言里,「辣」與「親」的發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著親上加親。新郎新娘共飲辣椒酒,表示親親熱熱。有的地方還將辣椒末撒進火盆里,辣煙四起,嗆得人們喘不過起來。新郎信念吃喜面時,也要放很多辣椒。
㈦ 大理白族的婚姻,有什麼特別的最好有視頻!
白族新娘出嫁要一路哭到男家。新娘進入洞房要由新郎背著,並且吃放了辣椒面的交杯酒。吃辣椒面表示親親熱熱、白頭到老的意思。
劍湖畔的白族婚禮
居住在劍川縣湖周圍白族人民,有著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這里的婚禮隆重、熱烈,頗有韻味。
白族青年男女成婚,有一定的禮儀和完整的婚禮形式。婚期一般有三天,第一天男方把部分結婚用品和一桌「八大碗」筵席送到女方家,以示對新娘的關心;第二天舉行婚禮是整個婚期限的高潮;第三天是「回門」,是婚禮的尾聲。
舉行婚禮這一天,按傳統風俗,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上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也必須坐花轎才能出嫁,這種習俗現在已經有很大的改變。這是由於近年來白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娘娶回後,按白族傳統的習慣舉行結婚典禮,俗稱「拜客」。「拜客」時,按男方事先擬好的「拜客」名單,由新郎新娘對家族中的長靠一一敬拜,不許可有遺漏。之後,新娘要向家人贈送禮物。按風俗,新娘向家人贈送的禮物必須是自己親手縫綉的枕頭和布鞋。在進餐時,新郎新娘要陪親友來賓進餐。這時候,客人們可以給新婚夫婦出些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堂屋裡充滿了喝彩聲和歡笑聲。
傍晚,新郎家再次把全村的老者和長輩請來,喝酒、呷茶、吃喜糖,庭院里談笑風生,熱鬧非常。孩子往往也不甘寂寞,找到洞房的空隙處燃起辣椒粉,拚命往裡扇煙。於是,隨著歡笑聲和咳嗽聲,洞房裡送出一包包糖果、餅干、瓜籽……
「回門」這一天,新娘早早就回娘家去。到傍晚,夫家又派出小姑子、介紹人接回新娘,這時新娘必須哭著離開娘家。新娘的哭一般按白族婦女特有的哭腔進行,其聲凄泣委婉哀怨感人,傾訴了父母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間的難舍之情。
有趣的是,「回門」這一天,新郎也要邀上十來個親友一起去女方家,但不同小姑子、介紹人一道同行,也不必去接觸新娘。按白族傳統風俗,新郎和親友可以在女方家招待的筵席上藏東西,女方家也故意在餐桌上多放一雙筷子讓新郎藏回去,意思是:你家添人了,帶一雙筷子回去!當新郎等人藏東西的時候,正是新娘家最熱鬧的時刻。堂屋裡巧答暗對,妙趣橫生,給婚日增添了別具一格的喜慶氣氛。親友等人藏了東西回到男方家後,可以用藏到的東西向新娘兌換一份禮物。這種風俗除給婚日增加了濃郁的民族特色之外,也為新娘今後在新的環境里生活奠定了一個美好的基礎。
白族婚禮有人曾概括地說,在大理地區參加白族人家的婚禮,不僅能品嘗到白族的名優特產食品、佳餚,看到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而且還能體驗到一次難得的妙趣橫生的獨特民族風情。
白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過去婚姻多由父母包辦,男方要付昂貴的聘禮,舉行婚禮時還要花費很多的錢財。現在雖隨時代的發展有很大的改進,但至今還保留有傳統的古老的風情習俗。
男女經過自由戀愛或經人介紹,經定婚確定關系後,在舉行結婚時,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結婚日)之前,請人搭好彩棚。並在結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請鄉寨中會唱演戲的人來唱戲(俗稱板凳戲,即一人拉琴,幾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請人唱帶有恭喜祝賀之詞的吹吹腔(即用嗩吶伴奏)、大本仙等曲調。人們一邊吃、喝、品嘗著主人擺下的果品、茶水。 酒,一邊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圓宵,以示預先慶賀大團圓。
第二天,即正喜之日,從早上起便開始擺宴待客,當來賓開始品嘗果酒後品食酒菜佳餚時,新郎在一個陪郎的陪伴下, 踩著嗩吶吹奏起的「龍上天」樂曲,一桌一桌地給客人們敬酒、敬萊,而這敬法要跪著雙手托盤把酒、萊(只一盤或一碗 茶)一敬上。迎親時,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親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領下,在嗩吶聲中去迎親。到了女方家門口嗩吶手要用力高聲吹奏「蜜蜂過江」、「大擺隊伍」、「迎親調」等內容歡快、熱烈的樂曲6次,女方家才由幾位年長的男女親戚數人出來招呼迎新的人進門。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親的人剛要邁進門,就被女方家的幾位老人攔住路,用出幾副對子(即楹聯)或提幾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等類的語句,如:「你們從哪裡來?」「路上碰見什麼?」讓媒人或新郎回答,人們把這一習俗叫「路考」。這一問一答不僅要靈機應變,而且還要講究決,對答如流和有風趣,顯得很有學問。若哪一方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常常會引起一陣陣爽朗而又充滿喜氣、歡樂、愉快的笑聲。有的地方迎親時新郎必去,同樣碰到「路考」,人們稱 「考姑爺」或「考新郎」。
迎親的人們進門後,女方家便由4個或6個小男孩逐一給他們敬獻苦茶、甜茶、糖茶。然後由媒人(或新郎)給女家父母、兄嫂、長輩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給煤人小孩披掛一道紅彩。這時新嫁娘(新娘)要大聲哭起來,人們把這哭稱為「哭 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後哭兄嫂、弟妹、長輩、女伴,這哭不僅一邊哭,而且一邊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養育之思,兄嫂。 弟妹之情,夥伴友誼,長輩的關心愛護,今後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這時也借哭之機,用調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後才隨迎親的人出門。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轎或騎馬,在歡快、激越的嗩響樂曲聲中上路。
迎親的隊伍還沒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長輩在門口相迎。人們一進門,新媳婦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長輩的簇擁下上樓進行梳妝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時,在樓下從樓梯口到新房的必經處,早已等候著准備指新娘的人們,據說這格新娘的習俗是為了沾喜氣而留傳下來的。待新娘裝扮好,准備入洞房前,只見兩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舉著用松明點燃的火把,在人們喜悅歡樂聲中,從樓梯口飛步跑向洞房,隨之新媳婦在兩個伴娘的簇擁下,在人們爭相掐新娘的舉動和嬉笑聲中大步跑進了洞房。 洞房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門上掛有一把篩子,內安有一面鏡子,鏡子上又安放著一張弓,弓上有並排散開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這些吉祥物是祝賀一對新人今後生活勤勞、勇敢。幸福的象徵。新媳婦進洞房後片刻,便開始舉行拜天地、拜父母儀式。有的地方是在進洞房之前便舉行了拜天地、拜父母儀式。有的地方一對新人入洞房時,風趣的是倆人都不約而同地爭坐枕頭,據說誰先坐到枕頭上,今後就誰當家,不過,這只是為風趣增添一分歡樂,往往是女先男後,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習慣。然而,這時不知是誰在那盆暖和又象徵興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發揮了奇效,辣味直嗆得新郎、新娘流淚,嗆得不時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進進洞房的人們笑聲不絕,使洞房洋溢著一種獨有的喜氣。一陣嬉笑過後,辣味嗆過,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親,永結同心,恩愛白頭。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婦由女方長輩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長輩婦女數人相陸在一起吃「細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後,有的地方在陣陣歡快的噴吶聲中,開始舉行「除拜」(即拜親) 儀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婦拜男方長輩,受她一拜的人都會得到她親手加工製作的布鞋一雙,上輩人接過鞋子,多少要給她幾元錢或一點禮品。最後由新娘下輩人、鄰里小孩一齊拜新娘,每人都會得到一份喜錢或一件禮物。這時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圍觀的人常常在嗩吶聲中爆發出一陣陣歡樂的笑聲;使婚禮增添了不少的歡樂和熾熱的氣氛。 待「除拜」結束,年輕人便一齊擁入洞房,一邊品嘗新媳婦由娘家帶來的果品,一邊在嬉笑聲中開始進行鬧洞房的風趣活動。
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門,一般都是當天返回,路程遠的則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禮結束。
㈧ 淺析大理白族婚俗「不招不嫁」的現實意義
「不招不嫁」這個詞在很多大理之外的地方,估計很少聽說,特別是漢族地區,在盛行嫁女娶媳的觀念之後,「不招不嫁」更是聞所未聞。那麼什麼是「不招不嫁」? 簡單說來「不招不嫁」就是男方未娶,女方未嫁,這個一個嫁和娶之間的中間概念,也就是「兩邊都照顧」的意思 。
一、白族傳統婚俗
白族傳統「嫁娶婚」在婚禮前要經過說媒、訂婚、下聘禮、備嫁妝等幾個環節,婚禮當天要有接媳婦、梳妝、進門等儀式,婚後還要有回門、滿七的儀式,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婚禮當天接新娘儀式。
婚禮當天,新郎會在中午時分帶著他的親戚朋友去女方家接新娘。離開家之前的新娘會有哭嫁儀式,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新娘出嫁時其親戚朋友會跟著去送親,送親的隊伍中會有送糧隊即半簍稻穀,意味著從此之後新娘就要與新的家庭成員一起吃住。
到男方家後會有一個進門儀式,即新娘要跨過火盆才能進門,這個儀式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意味著新娘徹底進入夫家,成為對方家庭的一員。這是傳統的「嫁娶婚」和「上門婚」的習俗,那麼「不招不嫁」婚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二、白族「不招不嫁」婚俗
01.「不招不嫁」的釋意
「不招不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含義:一方面「不招不嫁」有舉辦兩次婚禮的含義,另一方面是婚後要負責雙方父母的養老。
「不招不嫁」婚俗,男方無需給女方送聘禮,婚禮會在男方家和女方家各舉辦一次,沒有傳統的「接媳婦女婿」、「回門」等儀式,同時要照顧雙方的父母,都有權利獲得雙方家庭的財產。但是這種看似兩邊都好的婚嫁形式卻暗含了很多矛盾。
02.「不招不嫁」的潛在矛盾
首先,是孩子的姓氏問題。 相對於傳統的嫁娶婚,「不招不嫁」婚中婚後孩子的姓式,會很容易成為雙方爭論的焦點。
「不招不嫁」這種婚姻形式的出現,意味著婚後兩人並不完全從屬於男方女雙方中的任何一家,婚後所生的孩子也同樣屬於兩個家庭。「不招不嫁」意味著「兩邊都照顧」,也就意味著雙方家庭要共同照顧家庭的繼嗣 ,這當中就牽扯到最重要的婚後孩子跟著誰姓的問題,這也是「不招不嫁」中最核心的問題。
很多人想出來的辦法是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用父母的姓式組成名字。但是接踵而來的是兩家又開始爭論誰家的姓放在前面。所以如果婚前孩子跟著誰姓這個問題沒有商議好的話,很多家庭就不會先選擇結婚,否則婚後這個問題就會變得更為復雜,很顯然這是一場雙方家庭之間的博弈。
其次,是「不招不嫁」婚俗儀式之爭 。前面說過選擇「不招不嫁」這種婚姻形式的家庭要舉行兩次婚禮。
婚禮當天「嫁女娶媳」的儀式會被省去,但很多家庭依然想爭取婚禮儀式的主動權,都想讓對方讓步按照傳統的方式來舉辦婚禮,這難免引起雙方家庭的爭執。
「不招不嫁」中男方和女方各辦一次婚禮,舉辦婚禮也就難免有先後之分。對於誰家先辦婚禮對於部分家庭也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如果事先沒有商量好,雙方家庭很容易會因為誰家先辦婚禮而引起爭執甚至退婚。
沒有送聘禮和未舉行「接媳婦」的儀式成為「不招不嫁」這種婚姻形式的主要標志。 韋斯特馬克認為「婚姻禮儀的社會目的在於使男女的結合具有一種公開性 」。這也是人們對儀式公開方式的看重性的體現,人們擔心不恰當的儀式會給親戚朋友傳遞錯誤的價值導向,因為「 儀式代表了某種日後難以背棄的公開承諾」。 這也成為了雙方搶奪儀式主動權的主要原因。
最後,是孩子對長輩稱謂的博弈 。新婚夫婦有了孩子之後,難免會涉及到對親戚的稱謂問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在大理不論是男方還是女方的父母,孩子都統一稱為「爺爺」「奶奶」,而沒有「外公」「外婆」,或者說來自中國北方的「外公」「外婆」在大理地區並不適用,甚至是被排斥的。尤其是在「不招不嫁」這種婚姻形式中,如果以「外公」「外婆」稱呼女方父母,女方家人就會很不高興,他們會認為這樣的稱呼是變相將他們疏遠的方式。
那麼,對男女方父母的稱呼孩子該如何區分呢?通過田野調查和筆者經驗,一般孩子稱呼父親家的父母稱其為,某個地方的爺爺奶奶,比如父親來自沙坪村,就會稱其為沙坪爺爺,沙坪奶奶,母親家父母的稱呼也同理。同時男女雙方「交表兄弟姐妹稱謂趨於一致」,通過親屬稱謂的改變來凸顯雙方家庭的平等。
三、對白族「不招不嫁」婚俗的思考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招不嫁」的婚俗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白族人所接受,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樣一種婚俗形式的出現?
01.人口數量的減少
相對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家五六個孩子的情況,到八零九零再往後的一代,一家基本都是兩個孩子,很少一部分夫婦會生育三個孩子,偶爾也有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家庭人口的驟減,意味著家庭規模的縮小,讓以人口為主要優勢的大理富足地區,開始想要想辦法留住子女。
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以及通婚圈的擴大,這使得不管是通過血親還是姻親締結的親屬關系發生了變化,親屬之間不再是一個經常往來互助的關系網路,更多隻是停留在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親屬。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血緣和地緣高度重合的鄉土社會開始裂變,「不招不嫁」的婚俗隨之產生。
02.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
隨著社會的發展,婦女的地位的上升,婦女的自我意識也開始不斷增強 ,特別是在白族這種「以母為大」的社會結構之中。無論是白族的創世神話,還是女性生殖崇拜,亦或是白語「當家母」一詞,都說明了婦女在大理的「半邊天」角色。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同時家庭觀念和性別觀念的變化。年輕女兒在家庭中的經濟貢獻越來越多,對父母的關心也比男性更為細膩。
中年女性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參與村落中的公共活動。女性在鄉土社會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女性自我的獨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逐漸在公共領域和家庭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招不嫁」是對中國這樣一個以父系社會為主導,即父權制、從夫居、父系繼嗣的結構的一種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女性主體意識的不斷覺醒。
通過「不招不嫁」的締結,我們可以看到從婚姻儀式到婚後孩子的姓氏選擇中,「不招不嫁」不斷的彰顯著「兩邊照顧」的性質,雙方家庭之間的不斷博棄與協商最終也是為了達到一種平衡。當代家庭中,女兒與娘家的關系與傳統相比日益密切, 女兒不再是被娘家「撥出去的水」,而是「永遠是父母的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