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華清池在哪裡求婚姻靈

華清池在哪裡求婚姻靈

發布時間:2022-11-29 09:29:47

㈠ 秦始皇和華清池中的神女湯泉的故事是怎樣的

說起秦始皇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大家都知道他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大事業,更是有著「千古一帝」的美譽。從古至今,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許多關於秦始皇的故事,就比如秦始皇和華清池中神女湯泉的故事。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個故事是怎樣的吧。

驪山華清池,是西安著名的風景區。那裡山影婀娜秀氣,氣候溫和宜人。多少年來,許多帝王諸如周幽王、秦始皇、唐玄宗等都在這里修築湯池,至今留下九龍湯、貴妃池、飛霞閣等名勝古跡。華清池的溫泉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以前,女媧補天在驪山留下了一塊石頭,於是人們便在那裡修了一座娘娘廟。多少年來,娘娘廟的香火一直很靈,吸引著遠遠近近的信徒來這里拜佛燒香。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一天來驪山遊玩。他見娘娘廟香火很旺,也要去朝拜。衛士們趕走了眾信徒,秦始皇進了娘娘廟。娘娘廟並不大,秦始皇轉了轉便停在女媧娘娘的神像前不動了。秦始皇看女媧娘娘的神像塑得很美,心想自己如能找到一個象女媧娘娘這樣美的姑娘作妃子,該有多好哇!想著想著,不覺向前走了幾步,離神像越來越近。猛聽「呸」地一聲,女媧娘娘吐了秦始皇一臉唾沫。

秦始皇摸著自己的臉,嚇了一大跳。女媧娘娘是泥塑的,怎麼還能吐唾沫,莫非她當真活了?秦始皇越想越害怕,急忙帶著衛士匆匆地離開了娘娘廟。說也奇怪,秦始皇回去以後,被唾的地方竟然生起瘡來。又癢又痛,而且越爛越厲害。

他急忙召來太醫,太醫看了他臉上的瘡都說這種爛瘡沒有辦法治,秦始皇心裡很不是個滋味。那天陪他去娘娘廟的大臣叫項平,是秦始皇的心腹。他見秦始皇臉上的瘡越爛越厲害,便秘密地出主意說;「陛下是人間皇帝,富有四海,就是偶爾不恭,神女也該原諒。」

聽了項平的話,秦始皇皺著眉頭,沒精打彩地說:「可神女並沒有原諒我!」

項平抬起頭來說:「陛下可虔誠地去廟里焚香。女媧娘娘見您確實有誠心,就會寬恕的。」

秦始皇沒有辦法,只好去娘娘廟焚香。這樣一連七七四十九天,女媧娘娘終於被感動了。

這一天,秦始皇剛剛拜完,桌上簽筒里就跳出一隻竹簽,秦始皇接過一看,上面寫著「湯泉洗痂」四個字。正在思索,一衛士進來報告說,驪山下出現了許多熱氣騰騰的湯泉。秦始皇聽了心中大喜。

原來,女媧娘娘惱怒秦始皇輕薄無禮,所以用生瘡懲罰了他,但見秦始皇能改正錯誤,於是就顯神通幫他治療。女媧娘娘從懷里取出一個瓶子,用樹枝蘸了些瓶里的水向驪山灑去,驪山下便現出了熱氣騰騰的溫泉。

秦始皇用溫泉沖洗瘡痂,時間不長,臉便漸漸好了。

㈡ 華清池在哪裡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建於唐華清宮故址之上。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東距西安三十公里。緊依京畿的地理優勢,旖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歷代建都西安的帝王都特別鍾情於這一風水寶地地址是臨潼區華清路38號。在西安火車站可以乘坐914 、915、306、307、路在華清池站下車就行

㈢ 華清池好玩不華清宮有啥玩的

  1. 芙蓉園:華清宮的遺址,是以「靜」態觀光為主的唐風唐韻的皇家園林區。五星級的賓館、仿唐式沐浴湯、唐式御宴功德院等都坐落其中。

㈣ 華清池的傳說講的是什麼

驪山華清池,是西安著名的風景區。多少年來,歷代許多帝王都在這里修築湯池,至今留下了九龍湯、貴妃池、飛霞閣等名勝古跡。華清池的溫泉是怎麼來的呢?這里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女蝸補天時在驪山留下了一塊石頭,於是人們在那裡修了一座娘娘廟。多少年來,娘娘廟的香火一直很靈,吸引著遠遠近近的信徒前來拜佛燒香。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有一天,來驪山遊玩。他見娘娘廟香火很旺,也要去朝拜。衛士們趕走了眾信徒,秦始皇進了娘娘廟。娘娘廟並不大,秦始皇轉了轉便停在女媧娘娘的神像前不動了。秦始皇看女禍娘娘的神像塑得很美,心想自己如能找到一個像女蝸娘娘這樣美的姑娘作妃子,該有多好哇!想著想著,不覺向前走了幾步,離神像越來越近。猛聽「呸」的一聲,女禍娘娘吐了秦始皇一臉唾沫。
秦始皇摸著自己的臉,嚇了一大跳。女蝸娘娘是泥塑的,怎麼還能吐唾沫,莫非她當真活了?秦始皇越想越害怕,急忙帶著衛士匆匆地離開了娘娘廟。
說也奇怪,秦始皇回去以後,被唾的地方竟然生起瘡來。又癢又痛,而且越爛越厲害。他急忙召來太醫,太醫看了他臉上的瘡都說這種爛瘡無法醫治,秦始皇心裡很不是個滋味。那天陪他去娘娘廟的大臣叫項平,是秦始皇的心腹,他見秦始皇臉上的瘡越爛越厲害,便悄悄地對他說:「陛下是人間皇帝,富有四海。就是偶爾不恭,神女也該原諒。」
聽了項平的話,秦始皇臉上的愁雲並沒有消散,他皺著眉頭,無精打采地說:「可神女並沒有原諒我!」 項平抬起頭說:「陛下可虔誠地去廟里焚香,女禍娘娘見您確有誠心,就會寬恕的……」
秦始皇沒有辦法,只好去娘娘廟焚香。這樣一連七七四十九天,女禍娘娘終於被感動了。
這一天,秦始皇剛剛拜完,桌上簽筒里就跳出一隻竹簽,秦始皇接過一看,上面寫著「湯泉洗痂」四個字。正在思索,一衛士進來稟報說,驪山下出現了許多熱氣騰騰的湯泉。秦始皇聽了心中大喜。
秦始皇用溫泉沖洗瘡痂,時間不長,臉便漸漸好了。
原來,女禍娘娘惱怒秦始皇輕薄無禮,用生瘡來懲罰他。但見秦始皇確有悔改之心,於是就顯神通幫他治療。女媧娘娘從懷里取出一個瓶子,用樹枝蘸了些瓶里的水向驪山灑去,驪山下便出現了熱氣騰騰的溫泉。直到現在,驪山華清池還有溫泉呢!

㈤ 《長恨歌》相關背景

《長恨歌》主題應是描寫愛情、歌頌愛情。

愛情的長恨歌
--淺談長恨歌的主題

摘要:對《長恨歌》主題的爭議一直沒有停過,但長期以來又一直停留在詩句本身意義的研究上,因而爭端甚多。本文試圖從寫作背景、詩句內容和詩歌題目三方面闡述其主題思想,通過分析史料所載的白居易與湘靈的初戀和悲劇愛情經歷,認定《長恨歌》的成詩正是基於這一段感情經歷的,其主題必然不會與愛情毫不相關。同時,《長恨歌》花了大量筆墨描寫李楊戀情的發展和最終結局,詩題長恨兩字的含義即長久的、永遠的遺憾,也暗示了其用意所在。因而筆者認為,《長恨歌》主題應是描寫愛情、歌頌愛情。關鍵詞:長恨歌 白居易 寫作背景 詩句 詩題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篇千古傳唱的名作。但對於這樣一篇大家都熟讀能誦的文章,其主題思想卻一直沒有定論,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爭論的問題。筆者認為,一部優秀的作品所蘊涵的思想意義總是比較的復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但我們總是可以得出某一結論,盡管並不容易得到普遍的認同。有人認為以前關於《長恨歌》主題的種種爭論,並不是絕對地互相排斥,它們都有某方面的依據和合理性,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融通,從而共同構建出《長恨歌》的多重意蘊①,這種觀點,看似很全面,事實上是一種折中主義、包攬主義,多重意蘊的後面其實就是一種逃避。因此筆者試圖對《長恨歌》的主題再作探討。 一 從《長恨歌》的寫作背景看其主題 《長恨歌》寫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寫作背景:當時任縣蔚的白居易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談起50年前的天寶遺事,即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話及此事,相與感嘆當時,王質夫提議以文學作品連記敘這段故事,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陳鴻《長恨歌傳》) 白居易寫了這首《長恨歌》,同時陳鴻為作《長恨歌傳》。②文學作品的主題總是和一定的寫作目的相聯系的,我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只能從追溯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這一原始問題出發進行研究。否則,脫離作者本人寫作意圖進行推測和判斷,都是有違史實的,當然,白居易本人已經作古,我們無從親自追問他老人家當初的意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當時的背景來斷定其寫作目的。因此其主題也應該從其寫作原由和目的作為我們研究其主題思想的起點,長期以來研究者對《長恨歌》主題的探討仍然停留在文字和事件的表層意義上,那麼我們能否轉變一下角度進行研究呢?從寫作背景看來,白居易當時是與友人談起李(唐玄宗)、楊(楊貴妃)愛情故事而作《長恨歌》的,所以筆者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應在於記敘李楊的愛情故事,從而抒發對李楊愛情悲劇的同情與及對堅貞愛情的贊頌之情。我們很容易由此而發出疑問:他活得好好的,無端端發什麼空感慨啊?這種解釋不是牽強附會嗎?我們可以給出兩種答案:一是文人們本來就喜歡空發感慨、無事惹事,硬要擠出點東西來,他喜歡談談愛情,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這種解釋顯然不能讓人信服。第二種解釋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雖然是在王質夫的提議下寫成的,但它融入了詩人本人的感情經歷和體會。 白居易與湘靈有一段初戀經歷,有的學者認為,這段經歷對《長恨歌》的創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長恨歌》詩篇一開頭,對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譴責的,但發展下去,詩人卻用自己的感情、想像豐富了這個故事,賦予了這個愛情悲劇以更普遍的意義,使得作者自己和廣大讀者都對之產生了高度的同情。③ 白居易11歲時,因避家鄉(河南新鄭)戰亂,隨母將家遷至父親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以後,與一個比他小4歲的鄰居女子相識。她的名字叫湘靈,長得活潑可愛,還懂點音律,於是兩人就成朝夕不離、青梅竹馬的玩伴。到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時,情竇初開,兩人便開始了初戀。白居易有一首題為《鄰女》的詩,追敘了這件事: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女亘娥旱地蓮。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綉床前。贊美湘靈的美麗和她悅耳的嗓音。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歲的時候,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叔父處。一路上他寫了三首懷念湘靈的詩。前兩首分別是《寄湘靈》《寒閨夜》,第三首題為《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最後一句枝枝連理生與《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不謀而合,由此我們不能不承認白居易寫《長恨歌》是有豐富的感情基礎的。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與湘靈經過17年的相處和8年的相戀,感情已經很深了。離別後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慮過結婚問題。湘靈擔心她家門第低(城市貧民),攀不上白居易(三代地方小吏)。最後表示了願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懇切願望。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歲考上進士,回符離住了近10個月,懇切向母親要求與湘靈結婚,但被門閥觀念極重的母親拒絕了。白居易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離開了家,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但在兒女婚姻上權威至高的母親,不但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遷離時,不讓他們見面。他們的婚姻無望了,但他們深厚的愛情並沒從此結束。白居易以不與他人結婚懲罰母親的錯誤,並三次寫了懷念湘靈的詩:《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白居易37歲時才在母親以死相逼下,經人介紹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還寫詩思念湘靈。例如《夜雨》、《感鏡》等。後來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和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並寫下了題為《逢舊》的詩: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娥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這時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也40歲了,未結婚。這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 筆者認為,此恨與《長恨歌》的恨不會毫無關系。直到白居易53歲的時候,在杭州刺史任滿回洛京途中,,看到變換舊村鄰而湘靈已不知去向的時候,這段長達35年之久的戀愛悲劇才劃上了句號。 這段愛情經歷是過去了,但留給白居易的思考和傷感卻是無窮無盡的。他悟出了男女追求理想的愛情天經地義,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阻撓都是十分錯誤的真理,成為他寫《長恨歌》等詩作的認識基礎和感情基礎。④ 綜合來看,白居易寫《長恨歌》是基於自己的感情經歷之上的,而並非無病呻吟之作。通過對其寫作背景的研究,筆者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應在於表現詩人對純真、堅貞專一愛情的歌頌。為什麼要歌頌?這是因為白居易本人有一段初戀悲劇感情故事,所以當王質夫提議寫李楊往事的時候,詩人即聯想起自己的感情經歷並迅速確定寫作的主題--借寫此詩來抒發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對失敗婚姻的一種無聲抗議。但是這種抗議沒有上升到政治高度,因而不能由此就將其主題拔高為一面是揭露和諷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復雜而尖銳的階級毛度的某些方面;一面又因作者封建士大夫的立場,對帝王的悲劇表示了某種程度的同情,(唐詩選)這明顯是脫離作者本人的寫作意圖的,也不符合作品的感情基調。如果要揭露、要諷刺,卻又花大量筆墨去描寫愛情,有這個必要嗎? 二 從《長恨歌》詩句的內容研讀其主題 《長恨歌》中有大量描寫李楊愛情的詩句,主要有兩部分:一是李楊之間的熱戀: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星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二是楊貴妃死後與唐玄宗的刻骨相思: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長恨探究其主題 長恨應該怎麼解釋?這是影響到本詩主題定位的關鍵問題。有人認為是痛恨,說詩的主題長恨是白居易對唐明皇(玄宗)以及其他君王有欲不節、受惑至死不悟的痛恨。但筆者認為解釋為遺憾更為恰當,也即唐玄宗時期楊貴妃的終生遺憾。試想一下,君王有欲不節、受惑至死不悟值得你終生痛恨嗎?長字在這里無論是解釋為長期還是引申為終生,恨都只能解釋作遺憾才講得通。 白居易《長恨歌》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正是詩人為這篇長歌所取的詩題,即長恨二字。恨,就是遺憾、遺恨。⑤而作者寫李楊的故事,所引以為長恨的是什麼呢? 作者在本詩的結穴中實際已經點明。詩中的最後一節,在鋪寫了李楊二人生死隔離,思而不能見,愛而不能復聚的情況以後,詩人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兩句情深意長的詩句結束了全篇。。在詩人看來,一對彼此刻骨愛戀的情侶,遭到如此的不幸,這對於這對情侶乃至所有後人來說,都只能為之遺恨千古。白居易以長恨名篇的詩,寫的也正是歷史上的一個悲劇。李楊感人的愛情悲劇故事,表現的正是詩人對所寫悲劇主人公的莫大同情。詩言志,寫詩總是為了表達而題目有是詩歌的眼,因此研究題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定作品的主題。從《長恨歌》的題目看來,詩人的意圖應該在抒發一種永遠的遺憾,此遺憾與詩人自己的感情經歷的遺憾是一致的。 所以,筆者認為,《長恨歌》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雖然其所寫的故事與史實並不完全相符,但通篇寫的是李楊之間的戀情。因此,《長恨歌》是一篇描寫愛情、歌頌愛情的名篇,而不是什麼政治諷刺詩。當然,關於《長恨歌》的主題,歷來爭議很多,許多名家大師都發表過高見,筆者的論述也僅僅是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解出發的,論述不乏膚淺之處,所以本文只敢定題為淺談。 注釋: ①陳慧敏:《李楊愛情的多重視角與《長恨?/B>》的多重意蘊》,《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1998年第1期。 ②《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頁。 ③ 程千帆:《古詩今選》,第354頁。 ④王用中:《白居易初戀悲劇與的創作》,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第27卷)。 ⑤褚斌傑:《一篇長恨有風情》(《名家解讀唐詩》,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02年4月28日)

㈥ 驪山有什麼傳說呢

驪山仙女。

驪山以它特有的溫泉和風景而聞名於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與愛妾褒姒主曾在這里演出了一場興起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悲劇,從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傳秦始皇生前在驪山與神女相遇,游覽當中欲戲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臉上唾了一口,這樣秦始皇很快生長了一身的爛瘡。

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秦始皇與驪山似乎有些緣份。他的墓地也選在驪山之旁,秦始皇為什麼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呢?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於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於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視。

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但有些學者曾對其提出異議,認為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之阿一是取決於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

(6)華清池在哪裡求婚姻靈擴展閱讀: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區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毗鄰華清池,如今兩個景點已經合並。 山中分為東,西綉嶺,西綉嶺集中了驪山的大部分景點,其中包括烽火戲諸侯的「烽火台」和西安事變中的「兵諫亭」。

驪山腳下就是著名的「華清池」,傍晚夕陽下,在山上的「晚照亭」俯瞰華清池和整個臨潼,就是關中著名景色之一的「驪山晚照」。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確有其事,而驪山烽火台卻非當年。徒步一個多小時看一下烽火台聊寄古思到底值不值得,見人見智。

上古時期,共工戰敗頭撞不周山,以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生靈受災,於是在驪山煉石補天,使萬靈得已安居。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也發生與此,周幽王並不是沉溺美色的亡國之君,而是為了愛情敢不顧一切!「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的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也始於此。除了諸多愛情故事外,更有楊廣插旗,西安事變等諸多政治故事。

㈦ 楊貴妃沐浴的華清池,在西安的哪裡

相信喜歡旅遊的大家都會去西安玩玩,西安歷史文化氣息濃厚,而西安的華清池也是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了,那麼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華清池吧。

在華清池裡面溫泉泉眼就有四處,水溫常年可以保持在43攝氏度左右,水裡面還富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甚至其中的一處驪山泉眼溫泉,千古涌流,不盈不虛,讓人嘆為觀止啊。

在華清池裡面,旅遊的朋友可以看到中國濃厚的唐宮廷文化,了解到唐代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廷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五大文化元素,歷史文化氣息滿滿,讓游歷的人收獲不菲啊。

華清池裡面的“芙蓉園”,是陝西省溫泉旅遊的重點項目,裡麵包括著唐文化皇家園林的觀光,休閑沐浴為一體的風景名勝景區,所以去了華清池旅遊的小夥伴也千萬不要錯過芙蓉區的觀看。

去西安華清池最好是在春暖花開時3月到五月,還有九月到十一月是最為合適的了。

好了,以上就是對西安華清池的一些簡單介紹了,喜歡歷史文化旅遊的小夥伴有時間要可以去看看吧。

㈧ 華清池所有典故及傳說

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游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里修建過行宮別苑,以資游幸。冬天利用溫泉水在牆內循環製成暖氣,每當雪花飄舞時,到了這里便落雪為霜,故名飛霜殿。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修建離宮。

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

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寢殿。

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據歷史記載,這里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里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

「華清池」由此得名。經歷代戰爭,原來的建築都已毀塌。都是按照歷史記載的布局於1959年重建的。

(8)華清池在哪裡求婚姻靈擴展閱讀

歷史變遷

華清宮始建於唐初,鼎盛於唐玄宗執政以後。唐玄宗悉心經營建起如此宏大的離宮,他幾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歲盡始還長安。

故有「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之名句。據清乾隆本《臨潼縣志》載:從開元二年(714)到天寶十四年(755)的40年間,先後出遊華清宮36次,有時一年兩去,其微行間出無法計算。游幸規模甚大,「千乘萬旗被原野,雲霞草木相輝光」。

「八十一車千萬騎,朝有宴飲暮有賜」。等於把長安的政府機關搬到驪山,竟然以華清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新的城市。安史亂後,政局突變,唐玄宗終於從皇帝的寶座上跌落了下來。華清宮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後各代皇帝已很少出遊華清宮。

後晉高祖天福年間,把破壞的華清宮「改曰靈泉觀」,賜予道士。宋時,「湯所館殿,鞠為茂草」,建築物已十分破爛。宋人只能根據華清宮的遺跡,「刊故宮圖於石」,讓後人知道唐代華清宮的全盛而已。

至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以前,有趙志古等人,組織民間力量,曾以15年的時間整修華清宮,曾建起三清殿等八座大殿,朝元、沖明二閣和九龍、芙蓉等湯池(據乾隆本《臨潼縣志》)。以後又逐漸蕭條。

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1702)冬十一月西巡時也重修過華清池(原華清宮),他曾「駐蹕溫泉」。民國時期,也有過幾次整修,可是華清池及驪山所存古建,大約就是清初重建後所保留下的格局,到解放前已是湯池寥落,宮殿蕭疏,一片破敗景象。

解放後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辟湯池,修殿宇,建賓館,開花園,使古老的華清宮煥發了青春,成為人民群眾游樂之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清池

㈨ 請問北京華清池地址

是宣武區虎坊橋那個嗎?14,6,15,百利寶101在虎坊橋下都到.湖廣會館對面.

㈩ 華清池介紹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建於唐華清宮故址上。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東距西安30公里。

緊依京畿的地理優勢,旖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使歷代在西安建都的帝王都特別鍾情於這一風水寶地。史載西周幽王曾在此建有「驪宮」,秦時砌石起宇取名「驪山湯」,漢武帝擴建成「離宮」,唐代幾經營建,先後稱「湯泉宮」、「溫泉宮」。當年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常在此沐浴,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留有「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

滑洗凝脂」的名句。華清池是因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羅曼史而著稱的。從公元745年~755年每年農歷十月,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姊妹和親信大臣來華清池「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師長安。「安史之亂」後,歷代雖有修葺振興之舉,但終未能使盛唐恢經再現。

經近年來圪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范圍內發現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旖旎蔥郁的驪山風光;芳流天竭的天然溫泉;「姜寨」原始先民生息繁衍的足跡;女媧煉石補天以濟蒼生

的功德;周幽王舉烽火戲諸侯的典故;秦始皇溫泉遇神女的傳說;唐明皇與楊貴妃纏綿悱惻的風流韻事;唐朝皇家御湯遺址的重見天日;梨園再現黃鍾鏗鏘、大呂齊鳴的盛唐輝煌;歷代文人雅士題詠華清的詩詞歌賦;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軼聞趣事;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了華清池豐富的旅遊資源。

閱讀全文

與華清池在哪裡求婚姻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1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