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溥儀的妻子有幾位 溥儀的妃子有哪些
儀先後共有5位妻子:
(1)「皇後」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羅氏),名婉容,達斡爾族。民國十一年(1922年),溥儀18歲時同婉容結婚。婉容結婚前住在北京東城鼓樓南帽兒胡同今35、37號院。溥儀在退位後結婚,但根據《優待條件》,其尊號仍不廢。故其結婚仍稱「大婚」,婉容仍稱「皇後」。而實際上此時溥儀已經不是皇帝,郭布羅·婉容也就不成其為皇後。
(2)「淑妃」額爾德特·文綉,與婉容同日和溥儀結婚。後來文綉在天津與溥儀離婚。
(3)「祥貴人」他他拉氏,後改姓譚,名玉齡,與溥儀在長春結婚。譚玉齡於1942年死。
(4)「福貴人」李玉琴,1943年與溥儀在長春結婚,1957年離異。李玉琴於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賢,1924年生,於1962年「五一」同溥儀結婚,則屬平民婚姻。李淑賢於1997年病死。
B. 溥儀的老婆是誰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雖然沒能像其他皇帝一樣,擁有三宮六院,可他的一生還是有五位夫人出現。其中有兩位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一位是當皇帝時候的婉容皇後,另一位則是特赦以後,以平民身份娶的妻子李淑賢。其餘三位都是溥儀人生中的過客,她們的身份為妃子和貴人。
這位名義上的皇帝,看似掌握了至高無上權力,實則處處受制於人。一生中大多數時光,都在受人擺布。只有到了晚年,被特赦以後,才真正過上了自己想要的日子。
落寞的皇帝,雖然沒能妻妾成群,可在他的一生中,也有五位夫人存在。
C. 溥儀一生共娶了五位妻子,除了皇後婉容外還有誰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他的身份在中國變革的時代里就顯得非常尷尬但是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娶過五位妻子,這五個人分別是婉容,文秀,譚玉玲,李玉琴,李淑賢。其中有兩位是在他在位時期所取的,有兩位是在偽滿洲國時期所娶的,還有一位是在他改造出獄以後娶的妻子,這五位妻子各有各自的特點,在溥儀的人生路程上都留下了比較重要的痕跡,對溥儀來說,他們也是對他各具特色的妻子。
李玉琴祥貴人死後,日本人有了可乘之機,所以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想要給溥儀推薦一位日本女子,溥儀也知道了這一點,所以沒有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他立馬挑中了15歲的李玉琴,並封為貴人,但是他們倆的婚姻並沒有維持多久,1957年,李玉琴與溥儀離婚,這時候的溥儀被關押在看守所,孤獨一人的生活著。
李淑賢溥儀的最後一位妻子名叫做李淑賢,這是經介紹認識的,一個女孩李淑賢是當時北京朝陽區的一位護士,而且她與溥儀可以說是情投意合,兩個人結婚後過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一直到老,溥儀的一生背負著家國命運和特殊的歷史背景,歷史地位,可以說是充滿傳奇的一生,作為皇帝,他沒有一天是真正掌握權力的,作為丈夫,他或許也沒有做到很好,但是在晚年依然能夠收獲幸福,可以說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D. 溥儀一生共結婚幾次
1922年溥儀16歲時與二名女人結婚。他的妻子首選是文綉(1907年生,1950年或1951年卒), 但被宮廷官員認為不夠美麗而不能作皇後;作為妾,最後離婚。他的第二選擇,滿族人婉容(1906年生,1946年卒),成為皇後, 鴉片成癮,最後卒於中國吉林省延吉獄中。他的第三任妻是譚玉齡,滿族人,大約1939年結婚,六年後病卒。他的第四任妻,李玉琴, 漢人,相遇時她是學生,15年後離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1962年,他與另一名漢人護士李淑賢(1997年逝世)結婚。溥儀一生結婚5次, 始終未能留下後代。 賈英華收集到溥儀當年的病歷,其中有完整的記載:「患者(溥儀)於30年前任皇帝時就有陽痿,一直在求治,療效欠佳……有吸煙嗜好, 曾三次結婚,均未生育。」
E. 愛新覺羅·溥儀與婉容及文秀的故事
1922年,已退位的皇帝溥儀大婚,娶了皇後婉容和淑妃文秀。婉容燦若桃花,文秀靜若秋水,二人相得益彰,一後一妃的生活本應幸福。但若干年後卻發生了文秀離婚,婉容偷奸的悲劇。
溥儀婚後的頭兩年,三人關系相處地還算融洽。婉容是名門閨秀,接受的是開明的西式教育,加之正宮娘娘的尊貴身份,不免有些高傲與霸道。文秀出身於一個破落的滿州貴族,接受的是傳統的三從四德的教育,對嫡庶差別分的很清,所以對皇後的霸道也能夠容忍。
溥儀之於二人也能夠一碗水端平,他與婉容有共同語言,夫唱婦隨,恩恩愛愛;對文秀也還算可以:文秀不會英語,溥儀為此特地為她聘請老師教習,有時也去她的宮里坐坐,聊聊天,關心她的學習進步。溥儀出宮也常常將皇後、淑妃一同帶在身邊。
溥儀初寫此書還是個被關押改造的戰犯,他的求生慾望特別強,正像他的一首打油詩所寫「自由誠可貴,面子價更高,若為性命故,二者皆可拋」。活著成為最高價值,為了求生何者不能為?因而,作為「認罪材料」的《我的前半生》就不能不表現出強烈的「犯人求生心態」。
這與鐵窗之外、沒有壓力的自由寫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就讓我們很難分清書中所寫哪些是溥儀真正的思想轉變,哪些是為了取悅於監獄管理人員、取悅於社會主流、並不一定反映自己真正的思想認識的東西。毛澤東批評此書時說「書中檢討的部分太多」,「把自己說的太壞」,他說的也就是這種「犯人心態」。
F. 末代皇帝溥儀有幾個老婆
有五個。
1、郭布羅·婉容
郭布羅·婉容,達斡爾族,旗籍滿洲正白旗,1906年11月13日出生於內務府大臣榮源府內。婉容的父親郭布羅·榮源,是位開明人士,時任內務府大臣,一向主張男女平等,認為女孩子應該和男孩子同樣接受教育。
除了教她讀書習字、彈琴繪畫,還特意聘請了於中國出生的美國人任薩姆女士(Miss Isabel Ingram)為英語老師。 婉容作為一個達斡爾族旗人家的小姐,優裕富足的生活環境、顯赫的家族地位、民族文化及傳統文化的教育都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婉容的生母愛新覺羅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孫女、毓長的第四女,人稱「四格格」。
2、文秀
額爾德特·文綉(1909年-1953年),蒙古族旗人。滿洲鄂爾德特氏旗人。民國十一年(1922年),她跟16歲的溥儀結婚。
溥儀首選的第一位妃子是文綉,但是父親逝世後端康太妃為首的四大太妃們,皆認為文綉家境貧寒、長相不好,讓王公勸溥儀重選。文綉被冊封為淑妃。民國二十年(1931年)廢除離婚。
3、李淑賢
李淑賢(約1925年—1997年6月9日),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後一任妻子。
1962年,年僅37歲的她經人民出版社編輯沙曾熙介紹認識了溥儀,她那時還是一名護士。在這之前,李淑賢有過兩次婚姻。溥儀那時很想再婚,於是,兩人結成姻緣。兩人婚後恩愛有加,彼此呵護,是一對恩愛的夫妻。
1997年6月9日,李淑賢因肺癌逝世,享年72歲。
4、譚玉齡
譚玉齡(1920年—1942年8月14日),溥儀的祥貴人,滿族貴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以後,改姓譚。
1937年,溥儀對婉容不滿並打入冷宮,為了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擺設和玩物,由親屬介紹當時正在北京中學讀書的譚玉齡來到長春與溥儀結婚,住在緝熙樓樓下西側。
溥儀封她為祥貴人,當時溥儀32歲,譚玉齡17歲。譚玉齡入宮後與溥儀的關系很好,深受寵愛,溥儀經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
譚玉齡聰明能幹,溫順賢惠,待人接物十分穩妥。但與溥儀過了5年如漆似膠的日子後,22歲的譚玉齡卻一命嗚呼。
5、李玉琴
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祖籍山東,生於長春市一戶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偽滿新京南嶺女子優級學校。
第二年,年僅15歲的李玉琴被選入偽滿洲國的「皇宮」中,並被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封」為「福貴人」,這是溥儀的第四位妻子。
1957年5月與溥儀離婚,次年和當時在長春廣播電台的一個工作人員黃毓庚結婚,重新建立起幸福美滿的家庭。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在長春病逝,享年73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溥儀
G. 溥儀有幾段婚姻有兒女嗎
溥儀有五任妻子分別是:婉容、文綉、譚玉齡、李玉琴、李淑賢。
溥儀先生雖然沒有親生兒子 但是有一個過繼的兒子 稱為嗣子,叫做愛新覺羅毓岩,毓岩在七幾年去世的好像是
H. 溥儀的婚姻:被妃子逼迫離婚,皇後給他戴綠帽,為何說悲慘還遠不止這些
溥儀被妃子逼迫離婚,他的皇後又給他戴了綠帽子這並不是最悲慘的,最悲慘的其實是溥儀的童年生活經歷。當時溥儀的童年經歷可以說對他的一生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影響。所以在面對妃子離婚皇後給他帶綠帽子的時候,他並沒有顯得太過於痛苦。
但是這兩個事情其實對溥儀造成的打擊不是特別大,讓他最悲慘絕望的其實是他的童年經歷。在慈禧太後去世之後溥儀就被送入宮中撫養,當時他並不能與他的父母見面。只能由他身邊的宮女太監撫養。當時由於溥儀的年紀非常小,所以經常哭鬧,他身邊的宮女太監們為了省心就決定讓三四十歲的宮女給溥儀侍寢。當時溥儀由於這些宮女的事情經常感覺到身體疲勞,心理上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他的書中還提及他童年的悲慘經歷,可見這件事情對他造成的影響有多麼的大。
I. 溥儀先後娶了五個老婆,這幾個老婆都有什麼樣的人生
溥儀結過好幾次婚,先後娶了五個老婆,這幾個老婆的人生也都不同,皇後婉容被溥儀拖下坑,受了很大打擊;皇妃文綉受不到溥儀的重視最終改嫁;譚玉齡患病早早去世;李玉琴也因為婚姻不和勇敢與溥儀離婚;李淑賢只與溥儀在一起五年溥儀便去世了,之後李淑賢過上自己的人生,同時也受到政府的照顧。
最後李淑賢,那時的溥儀已經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公民,兩人相親看對了眼就結了婚,結婚後李淑賢才發現溥儀身上有許多遺留下來的缺點,一度想離婚,但是看在溥儀跪下來求她的樣子,她還是心軟了。結婚五年後,溥儀便因腎癌死去,此後,李淑賢受政府照顧,72歲因肺癌死去。
J. 溥儀最後的婚姻
溥儀從撫順戰犯管理所特赦後,毛澤東很關心他的婚姻問題,一次毛澤東對溥儀說,你還沒有成家吧,皇上不能沒有娘娘吆!
溥儀和第四任妻子李玉勤的婚姻持續了十四年,最終還是以離婚宣告結束。
這也是溥儀第二次離婚。就在這段婚姻結束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959年12月4日,撫順戰犯管理所,召開了首批特赦戰犯大會。
溥儀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也在這次特赦名單里。
從此,這位末代皇帝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普通公民。
三個月後,溥儀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做園丁。有時還賣賣門票,成了一個上班族。
和很多人一樣,他們天天上班下班、吃飯、睡覺,唯獨沒有媳婦。
這讓領導和親友們很著急,據說,就連毛澤東也非常關心溥儀的個人問題。
有一次在接見溥儀時,毛澤東風趣地問,你還沒有結婚吧,皇上不能沒有娘娘呀,你可以再婚嗎。
但找一個合適的伴侶,對於溥儀來說,似乎並不容易,周圍的很多人都熱情地給溥儀張羅對象。
為了配合他曾經的身份,最初,大家介紹的人選,都是些出身高貴的大家閨秀。
然而這些對象,好像都不合溥儀的心意,那麼,他究竟想找個什麼樣的呢?
其實,此時的溥儀就想找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能夠自食其力,有工作的新社會的女性。
他的言行思想,一定要符合當下的時代。當然,如果是個醫務工作者那就更好了。
因為溥儀的夢想,其實是想成為一個醫生。即使成不了醫生,也希望能夠和從事醫務工作的人,走的近些。
1962年,正月初七,經人介紹,溥儀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個人李淑賢,一位白衣天使。
在北京朝陽關香醫院做護士,在與溥儀認識前,有過兩段婚姻,但這一點完全沒有影響到溥儀對李淑賢的好感。
第一次見面,在李淑賢的眼中,溥儀是這樣的,「穿一身藏青色中山服,黑色皮鞋,頭發也梳得一絲不亂,談吐熱情,舉止文雅」。兩個人的印象都不錯。
第二次會面,是在一個舞會上,溥儀主動邀請李淑賢跳舞,又說,「以後就不要麻煩介紹人了,我可以直接給你打電話嗎?」李淑賢答應了。
但是因為溥儀名頭確實很大,走在街上,很多人會圍觀,這就是那個「小皇帝」啊,其實此時溥儀已經五十六歲了。
李淑賢和溥儀交往有所顧慮,溥儀就想了一個穩妥辦法,化名「周同志」,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的約會李淑賢了。
有一次,兩人約著一起看電影,李淑賢遲到了。在約會地點找不到溥儀,沒辦法,只好步行到溥儀的工作單位去找。
結果快到大門時,發現溥儀正從汽車站大門的方向走來。溥儀一看見李淑賢,高興極了,情不自禁地一把抱住了她。
大門前人來人往,已經三十七歲的李淑賢非常窘,然而溥儀卻開心大笑起來。
後來去溥儀的宿舍,李淑賢回憶說,溥儀一面叫她坐下,拿出一大堆當下的水果「往我懷里塞」。
隨著見面的次數增多,溥儀的情話更加「黏人」,他對李淑賢說,「我對你有很好很好的印象,覺得有點離不開你了」。
求婚的時候,李淑賢為了謹慎起見,要他再等一段時間,溥儀懇切地說,「為什麼還要等啊,答應我啊,早點結婚吧」。
前面說了,溥儀走在街上,往往會引來很多普通人的圍觀,這給他帶來了一定的苦惱。
然而結婚後,溥儀竟然不怕逛街了,只要有空,就一定陪老婆逛街買菜買米,即使沒空,也會堅持送到車站,看著李淑賢坐著公交車離開才罷休。
李淑賢回憶說,「溥儀在家,洗臉時就看著我洗,廚房做飯,他也笨手笨腳地圍著幫忙」。
李淑賢有一次逗溥儀,「你怕我跑了啊」,溥儀承認了,說我很珍惜現在幸福生活。
如果李淑賢上班回來晚了,溥儀沒有一次拿起筷子先吃,無論怎樣晚也一直等她。
溥儀所在的單位經常發點電影票、京劇票,如果李淑賢因為身體不好不想去,無論溥儀多想看那個劇,他都不會去,都會選擇在家陪著病著的李淑賢。
有時李淑賢需要陪著溥儀出入公共場合,比如一起出席宴會,這個時候,溥儀不顧眾人眼光,總給李淑賢先夾菜。
兩個人經過幾個月的交往,同年四月三十日,五十五歲的溥儀,和三十七歲的李淑賢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來自統戰部、全國政協的同志,以及溥儀的家人、同事,一百多人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溥儀身穿筆直的中山裝,鄭重拿起提前擬好的發言稿,發表了長長的致辭。
溥儀說,之所以選擇這一天舉行婚禮,是因為第二天是勞動人民的節日。
由此可見,溥儀選擇這樣的日子結婚,可見,他已經把自己融入到勞動人民之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