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陶姓與范姓婚姻怎麼樣

陶姓與范姓婚姻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1-08 02:08:27

⑴ 蕪湖縣紅楊陶氏宗族來源與輩分

安徽蕪湖縣紅楊團壩陶氏(丹陽郡,五柳堂):
日顯良庭征瑞必德上班…
庭字輩是六十九世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姬姓,唐堯之後,以封地為姓。相傳堯稱帝前先封在唐,後改封於陶(今山東定陶西北陶丘),故稱陶唐氏。其子孫有一支乃稱陶氏。②出自姬姓,唐堯之後,以職業技藝命為氏。堯擔任部落首領以前,曾在今山東定陶西北地方居住,以作陶器為職業,其地世稱為陶丘。堯的後裔有的以祖上職業命姓,形成陶姓。③以職業為姓。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為職業者;春秋之後從事制陶業之庶民亦有以「陶」技為姓者。④出自虞姓,虞舜之後,以職官為姓。舜之裔孫虞閼曾官陶正,即管理陶質器物製作的官職,其後代遂以祖上官職命姓,稱為陶氏。⑤出自唐姓,因避帝諱而改姓陶。據《宋史本傳》、《東都事略·陶谷傳》等載,宋陶谷,原姓唐,為避晉祖(石敬瑭)名諱,改姓陶。其子孫遂相傳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⑥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數民族。如滿族陶佳氏、托和羅氏,達斡爾族吐欽氏、古隆氏,錫伯爾族托庫爾氏漢姓均為陶氏。白、傣、京、苗、瑤、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陶姓。 始祖:唐堯。
遷徒: 陶姓最初以山東定陶為發祥地。周朝以前,陶姓於史書不顯。春秋時才出現了第一位名載史冊的人物,即以節義傳論千古的女性陶嬰。春秋戰國時期,陶姓逐漸南移到今河南蘭考一帶,後經繁衍發展,形成了陶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濟陽郡。西漢時,有陶舍、陶青出仕長安,而陶青功封開封侯,子孫世襲其職並家於當地。兩漢時期,陶姓人逐漸南遷於江蘇、安徽一帶,並在長江之南落籍,如東漢徐州州牧、溧陽侯陶謙即為丹陽人(今安徽宣城)。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河南、山東陶姓開始南遷江浙,而原居蘇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贛。此期在江南一帶涌現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東晉侍中太尉、鄱陽人(今江西波陽)陶侃,其後遷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詩人陶淵明即為其重孫。南朝宋孝昌相陶貞寶,晉安侯陶隆均為秣陵人(今江蘇南京),後經不斷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眾,子孫昌盛的局面,於是後世陶姓以丹陽、潯陽為其郡望堂號。宋朝以前,陶姓發展依舊以上述兩地為主源,在江南各地緩慢播遷,並有陶姓一支進入湖南。宋朝時,陶姓在北方得以發展,陝、豫、魯、晉、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帶狼煙四起,陶姓有播遷於湘、鄂、閩、粵、桂之地者。明朝初期,陶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東、北京等地,而兩湖之陶姓則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進而播遷雲貴高原。清朝時期,陶姓已廣布全國,並有渡海赴台,進而播遷海外者。台灣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從福建遷移過去的。目前陶姓以江蘇、上海、浙江三省為多,陶姓人口列全國第一百零六位。
丹陽郡秦置丹陽(楊)縣,治所在宛陵(在今安徽宣城當塗東北)。唐並入當塗。

五柳堂東晉詩人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社會動亂,政治腐敗,辭官歸隱。宅旁有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並作《五柳先生傳》。

名人:陶嬰,春秋節婦。魯人,陶門之女,籍貫不詳,少寡,扶養幼孤。以紡織為業,魯人聞其義,欲求之婚,嬰聞之,作《黃鵠歌》,以示不二。此見《列女傳》。
陶謙(132-194),東漢末將領。字恭祖。丹陽(安徽當塗東)人。漢靈帝時,為徐州刺史,曾鎮
黃巾起義軍。後任徐州牧,據有今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193年,曹操因己父被其部將襲殺,借報仇為名攻之,進至彭城(江蘇徐州北)兩軍大戰,曹軍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他敗退郯城。曹軍攻郯不下,轉攻睢陵等地。194年,曹軍再攻,進占琅玡、東海等地。他正擬退丹陽,曹軍因張邈叛變而退還兗州。不久病死。
陶侃(259-334),東晉將領。字士行(或作士衡),東晉廬江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幼孤貧。初為縣吏,後舉孝廉,得張華賞識,任郎中,漸升至將領。以鎮
荊湘一帶農民起義升任荊州刺史。因王敦忌恨,貶為廣州刺史。在州無事,每天早運百甓(磚)於屋外,晚搬回屋內,以習勞勵志。王敦敗,還荊州,加征西大將軍。咸和三年(328),蘇峻叛亂,他起兵討伐,被溫嶠等推為盟主。亂平之後,進位侍中、太尉,改封長沙郡公。後兼江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卒後贈大司馬。在軍四十一年,勤於吏職,雄毅善斷。提倡珍惜「分陰」,反對「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且善文辭,遠近書疏,莫不親筆作答,行文如流,未曾壅滯。《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二卷,已佚。今存文《遜位表》、殘篇《相風賦》等,載《藝文類聚》。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沒落士族。始任江州祭酒,因不滿官場污濁,辭官歸去。後又出任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四十一歲任彭澤令,僅八十餘日,因不願與士族社會合作,毅然歸隱。義熙末征為著作佐郎,不就。今存詩一百二十餘首,文十多篇。這些作品,揭示了詩人「大濟蒼生」的政治理想和「大偽斯興」的士族社會的矛盾,抨擊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抒寫了詩人的滿腔悲憤和「金剛怒目」式的抗爭。故龔自珍雲「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魯迅也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這方面代表作有:《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詠荊軻》、《述酒》、《贈羊長史》、《擬古》、《飲酒》、《感士不遇賦》等。由於他長期隱居農村,躬耕田園,接近農民,生活比較貧困,故能真心誠意地歌頌勞動,贊美淳樸的農村生活,並以此與污濁的仕途相對立。這方面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移居》等,而《桃花源詩並記》更是他長期農村生活的總結,那「秋熟靡王稅」的世外桃源,寄寓著詩人的理想,反映了他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農民的願望。但這畢竟只是一種烏托邦,並帶有老子「小國寡民」的烙印。此外,他的作品還宣揚了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陶詩藝術成就很高。他總結了漢魏以來五言古詩的優良傳統,高度發展了古代民歌的白描手法,善於以樸素自然而極為精煉的語言、看似平常而耐人尋味的形象,抒寫自己深厚的感情,形成平淡自然又韻味雋永的獨特風格。他的辭賦散文也一掃西晉以來駢麗綺靡的文風,揮灑自如,不事藻繪,「沛然自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由於形式主義文學的泛濫,陶淵明在六朝影響不大,《文心雕龍》竟對他一字不提,《詩品》也僅將他列入「中品」。但唐以後,從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陸游,直至晚清的黃遵憲,都十分推崇他,並程度不同地受到他的影響。有《陶淵明集》傳世。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道教思想家、醫學家、文學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南京市)人。年十歲,讀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即有養生之志。父為妾所害,遂終身不娶。讀書過萬卷,一事不知則以為恥。宋宋曾為奉朝請,齊時官至左衛殿中將軍。永明十年(492),上表辭官,隱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即位後,禮聘不出,但朝廷每有大事,常前往諮詢,時稱「山中宰相」。卒謚貞白先生。好道術,愛山水,善琴棋,工書法,精通醫學,擅長駢文。其詩以《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寒夜怨》較著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陶隱居集》。另著有《真誥》、《本草經集注》、《補闕肘後百一方》等書。
陶安(1315-1371),明臣。字主敬。安徽太平(安徽當塗)人。《明史》載其「少敏悟,博涉經史,尤長於易」。元末舉人。後率父老迎太祖於太平,授左司員外郎留參幕府。知黃州(湖北黃岡),寬租省徭,民以樂業。吳元年(1367)為翰林院學士,制議禮總裁官,與李善興等制定律令。洪武初命知制誥兼修國史。有《陶學士集》。
陶宗儀(1316-?),明初文學家。字九成,號南村。浙江黃岩人。寓居松江。元末舉進士不第,遂棄志。工文章,尤刻意字學。親耕園圃一區,得暇以筆墨自娛,常以樹葉作筆記,貯入盆中,歷時十年編成《輟耕錄》,多記元代典章、掌故、文物及元末農民軍事跡,兼論小說、戲劇、書畫、詩詞,具有極高學術價值。明初一度任教官。另著《書史會要》、《四書備遺》、《南村詩集》等,並輯前人小說筆記為《說郛》。
陶澍(1779-1839),清大臣。字雲汀,湖南安化人。嘉慶進士。歷官給事中,安徽、江蘇巡撫,兩江總督。道光中,先後治理安徽湖、河,籌劃太湖水利,疏浚海口;試辦漕糧海運,上海運章程八條;兼理淮南鹽政、大加整頓、改革,條上十五事,績效頗著。所著有《奏議》、《詩文集》、《蜀輶日記》、《陶桓公年譜》、《陶淵明詩輯注》行世。道光十九年卒。謚文毅。
陶成章(1878-1912),近代民主革命家。字煥卿,浙江紹興人。早年立志反清革命,曾兩次赴京謀刺慈禧太後,未成。一度赴日留學,回國後參與創建光復會、紹興大通師范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入同盟會。次年主編《民報》。因與孫中山不睦,宣統二年(1910)在東京成立光復會總會,任副會長,與同盟會分裂。武昌起義後回國,任浙江軍政府參議員。後遭暗殺。有《中國民族史》、《浙案紀略》。
其他陶姓名人有西晉將領陶輿;東晉將領陶臻;唐詩人陶翰;五代南唐畫家陶守立;宋大臣陶岳,詩人陶弼,畫家陶裔;元初詩人陶復亨;明畫家陶成;清詩人陶善、陶余,詞人陶淑,書畫家陶窳,畫家陶馤、陶馠、陶馥等。近當代陶姓名人有革命家陶鑄,解放軍將領陶勇,愛國將領陶峙岳,國民黨官員陶希聖,教育家陶行知,民族學家陶雲逵,經濟學家陶大鏞,社會學家陶孟和,氣象學家陶詩言,曲藝研究家陶鈍,畫家陶元慶,電影演員陶金,北昆演員陶顯庭等

⑵ 安得賢如是菊陶姓而潛名者與之論先生之交際哉的意思

吳門楓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稱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謹言之義。或曰瓶窄口而廣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廢學,長自力於學,好文墨士,於賢人隱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窮老無所歸者,曰:「於我乎養生送死。」於是士君子皆賢瓶庵。人有急難之日,好行其德。嘗僦小舟,問舟子日:「幾何錢?」曰數若干,瓶庵曰:「米貴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負販人亦曰瓶庵盛德長者。吳門高士徐枋,難衣食,瓶庵嘗饋遺之,枋不辭。

瓶庵年六十,家人將觴客,瓶庵曰:「吾將歸故鄉,以是費為祖宗祠墓費。吾六十,善病,不於此時一拜先隴①,更何待耶?」於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舊之隴而酹之,不令其子孫知。事竣,力疾游黃山而後返。里有事,嘗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僑維揚,會逆閹魏忠賢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閽。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風也,父嘗刲股以療親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遺子女,並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於是遠近士至吳門者,皆欲爭識瓶庵矣。

⑶ 陶姓取名

古人雲:「賜子千金不如賜子一名」。

為孩子起名,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男孩子起名注重事業運,女孩子起名要注重婚姻運,對於那些我們實踐證明不吉的漢字要主動規避。

比如說男孩子不能用不利健康和事業的峰、超、帆或容易奔波不穩定的走之、四點水偏旁漢字,女孩子不能用不利婚姻的如:「霞、梅、麗、娜、鑫、晶等女字旁或三字結構的漢字,屬馬的孩子盡量不用山形字等等,屬牛的孩子盡量不用寶蓋頭和皿字底的字等。

起名是良心工作,寶寶起名是以八字、占星為基礎,融入五格、十格、奇門、九星等6大體系來進行綜合性分析,先找出孩子命局太極點,然後再根據漢字的音、意、形、象、數、理進行分析,趨吉避凶,起出讓孩子一生順遂富貴的好名字。

⑷ 陶氏-姓陶的名人-陶姓起名字-陶姓的起源與家譜

河南濟陽郡,安徽丹陽郡,江西潯陽郡。

「陶」源出

第一個淵源:源於祁姓,出自堯帝繁衍居地陶,屬於以居邑名為氏。上遠古時期的堯帝,初居於陶(今河南孟南或山東定陶西南部),以制陶為業,官名“陶正”。後封於唐,為唐侯,故稱陶唐氏。他的子孫有以居地為姓者,相傳姓陶。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唐堯之後,屬於以職業技藝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記載,堯擔任部落首領以前,曾在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一帶地方居住,以市面上作陶器為職業,其地世稱為陶丘。堯的後裔,有的以祖上職業命姓,遂形成陶姓。

第三個淵源:源於祁姓,出自商朝七族中的陶氏,屬於以職業技藝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篡》、《風俗通》記載,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為職業者。陶冶即熱指陶工與鑄工。原為掌握此項專業技術,役使奴隸的低級貴族。春秋之後,從事制陶業的庶民也有以“陶”技為姓,稱為陶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虞姓,出自舜之裔孫虞閼之後,屬於以官職名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篡》記載,相傳舜把部落首領禪位給禹後,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把禹的後裔封於虞,故舜之後為虞姓。西周初年有人名虞閼,是舜的裔孫,其父名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質器物製作的官職。虞閼繼承父職,仍為陶正,其子孫遂以官職名命姓,稱為陶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唐姓,出自宋朝唐谷避帝諱而改姓,屬於因謚改姓為氏。據史籍《宋史本傳》、《東都事略·陶谷傳》等記載,宋有陶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今陝西彬縣)。原姓唐,為避晉祖(石敬瑭)名諱,改姓陶。其子孫遂相傳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巴爾虎旗蒙古陶國渾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巴爾虎旗蒙古陶國渾氏原居內蒙古喀爾喀地區,因不堪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游牧於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清朝庭准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沈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岩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後取原姓首字諧音漢字“陶”為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滿族陶佳氏、托和羅氏、達斡爾族吐欽氏、古隆氏,以及錫伯爾族托庫爾氏漢姓均改為陶氏。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瑤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民族均有陶姓。

得姓始祖

唐堯。上古聖帝。在其擔任部落首領之前,曾在今山東定陶西北居住,以製作陶器為職業,其地世稱為陶丘。另說堯帝少年智慧,十三歲時就助其兄摯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歲時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稱陶唐氏。堯開創了禪讓制,逝世後把帝位禪讓給了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的舜。堯賢明民主,為世所敬重。後世子孫或以技藝為氏,或以封地為氏,稱陶姓。他們尊唐堯為陶姓的得姓始祖。二.各支始祖:陶河清:字漣漪,號景山。宋開寶時授應天巡捕,從曹彬破賊有功擢滇州刺史,宋建隆元年庚申八月十五子時生,宋明道元年壬申七月初九已時沒,葬寧邑七都五區羅溪寺對岸山喻氏屋後子山午向碑墓記。配:陳氏,宋開寶八年乙亥二月初一未時生,宋天聖三年乙丑十二月二十午時沒,葬寧邑七都五區羅溪寺後山丙寅山申向。

遷徙分布

陶姓的.起源已有四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戰國時期,陶姓逐漸南移到今河南蘭考一帶,後經繁衍發展,形成了陶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濟陽郡。西漢時,有陶舍、陶青出仕長安,而陶青功封開封侯,子孫世襲其職並家於當地。兩漢時期,陶姓人逐漸南遷於江蘇、安徽一帶,並在長江之南落籍,如東漢徐州州牧、溧陽侯陶謙即為丹陽人(今安徽宣城)。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河南、山東陶姓開始南遷江浙,而原居蘇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贛。此期在江南一帶涌現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東晉侍中太尉、鄱陽人(今江西波陽)陶侃,其後遷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詩人陶淵明即為其重孫。南朝宋孝昌相陶貞寶,晉安侯陶隆均為秣陵人(今江蘇南京),後經不斷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眾,子孫昌盛的局面,於是後世陶姓以丹陽、潯陽為其郡望堂號。宋朝以前,陶姓發展依舊以上述兩地為主源,在江南各地緩慢播遷,並有陶姓一支進入湖南。宋朝時,陶姓在北方得以發展,陝、豫、魯、晉、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帶狼煙四起,陶姓有播遷於湘、鄂、閩、粵、桂之地者。明朝初期,陶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東、北京等地,而兩湖之陶姓則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進而播遷雲貴高原。清朝時期,陶姓已廣布全國,並有渡海赴台,進而播遷海外者。故台灣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從福建遷移過去的。台灣陶氏出版社董事長陶宗翰:“這次回來能夠到我們陶氏的發源地來尋根,是一件令人很開心的事情,陶姓在台灣的分布還算是平均,根據現在的統計,大概有一萬多人在台灣。”如今,台灣的陶姓人氏,大部分都居住在台北、新竹和彰化等地。如今,陶姓分布以江蘇、上海、浙江三省為多,三省陶姓約佔全國漢族陶姓人口的23%。陶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六位的姓氏,人口約兩百五十六萬余,佔全國人口的0.16%。

陶侃(259~334)晉代名臣,潯陽(今湖北省黃梅縣北)人,字士行,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從軍40餘年,果毅善斷。在廣州時,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以勵志勤力。竹頭木屑,皆儲以備用。溢號恆;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煉體力,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陶弘景(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隸,好道術;齊高帝時,為諸王侍讀,梁時隱於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武帝時,禮聘不出,然朝廷大事,無不咨詢,時稱為「山中宰相」;卒贈大中大夫,謚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書,是將本草經依葯性與種屬重新整理而成。

陶潛(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一名淵明,字元亮,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安徽歙縣人,著名教育學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後,從事教育事業,推進平民教育運動,發表。中華教育改進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創辦曉庄學校、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培養出不少革命人才。並幫助一些進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據地。民國35年(1946年)病逝於上海。終年55歲。著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鍾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等

⑸ 陶姓寶寶起名!

陶厚華 陶厚秀 陶厚楠 陶夢雅 陶靜秀 陶雪茹

⑹ 范蠡墓的歷史背景

范蠡助越滅吳後,從海上來到齊國東海邊,。又輾轉來到齊國西南邊界的肥城市湖屯鎮陶山,「」。當時,陶山位於齊、魯、魏、趙等國的結合部,這里湖面開闊,船隻通過汶水、濟水、東平湖等直達中原各地,湖邊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范蠡便在此隱居下來,置辦田產、發展畜牧林果,進行商品交易。范蠡還在山前大村莊、湖屯碼頭設立雜貨店鋪、作坊、旅店、錢庄等,使這里成了各國商人集居的交易中心
范蠡在這里,在他死後,當地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山下的陶姓、范姓、朱姓自稱都是范蠡的後裔,並留下不少與范蠡有關的古跡與傳說。兩千四百多年來,更朝換代,風吹日曬,這些古跡不知遭到多少次人為或自然的破壞。歷代當地人卻屢毀屢修,使之延續存世,流傳至今。如范蠡墓、范蠡祠、幽棲寺等古跡。下面主要介紹范蠡墓。
范蠡死後,葬在肥城市湖屯鎮陶山西麓的山坡上。墓地佔地約1000平方米,墓前開闊,三面環山,實為風水寶地。1997年肥城市召開范蠡研討會前,在原來基礎上,做了一次整修,墓前豎立三塊石碑,中間為墓碑:「陶朱公范蠡之墓」。右是秦李斯篆文碑。目前墓前還保留一座唐代貞觀年間碑座,一座清代康熙年間碑座。

⑺ 陶姓和哪個姓是世仇

沒有與之有世仇的姓氏
陶氏家族 對中國陶姓民眾的統稱 對中國陶姓民眾的統稱,據史料分析陶姓在血緣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堯舜,在來源方面,陶姓祖先最初是來自山東定陶、河北唐縣和河南虞城縣。 中文名 陶氏家族 最早記載 堯舜時期 分支 唐堯、虞舜 文獻 《姓纂》、《說文》 名人 陶謙、陶侃、陶淵明

閱讀全文

與陶姓與范姓婚姻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1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6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6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2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5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30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