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老年人再婚很難,其根本的原因有哪三點
如果你考慮到到自己的年紀,而安慰自己的預置事出有因時,這便更加堅定了自身的立場。接下來就不是你挑人,反而是人挑你,畢竟一個能夠滿足你所有要求的人,這個人是夠所選擇的資本的,在有選擇的情形下,誰不想多挑挑呢。中老年人再婚難,直接原因,就三點!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再婚難並不是找不到合適的人,並不是找不著愛的人,反而是找不著一個可以接受您有自私心得人,且你也能接受對方有自私心。即便另一方此人,能夠滿足你所有的實際規定,可只要是有自私心,但是你確實無法接受這一點的前提下,也是枉然。
要不圖另一方戀家,要不圖對方會照顧人,要不圖另一方經濟實力好,圖到了以後,就不能再有其他要求及想像。想兩個人在一起是快樂的,是包容的,是舒適的,還想要錦衣玉食的生活狀態。如果真有本人滿足你的一切幸福快樂想像,大家覺得真實嗎?也許心裡會很躁動不安,由於你根本就沒有掌控這種生活的資本。人因為有缺陷,才顯得真正,日常生活因為有殘缺不全,才令人安穩。一切總是要稍留缺乏,才可以持恆。
❷ 中年夫妻的婚姻狀況,為什麼都很差
我今年40歲,算是中年人了吧?感覺我和我老公從結婚到現在經歷了好幾個階段。我們相親認識,之後結婚,婚後一年生孩子。開始覺得相親就好像賭博,選哪個都是押上全部身家,所以結婚頭三四年都挺容易焦慮,一有矛盾就會懷疑自己押錯寶了,血本無歸了,於是就很容易陷入歇斯底里的爭吵。
中年夫妻的狀態,有50%的概率是淡薄、熟悉、默契的舒適。淡薄不表,中年夫妻的熟悉、默契,就像兩個同等學力的人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就不需要為一些基礎性的東西重新解釋,雞同鴨講。更容易最終達成共識,共識之後才能更好的協作,過好日子,推動社會進步。中年夫妻即便沒有熱烈的愛情了,也是生活的最佳搭檔,不用拘著裝仙女或紳士有默契。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熱戀中的情人就像新買的奢侈品鞋,愛不釋手,但走路都得小心翼翼;老夫老妻像淘寶貨,但是給力啊,溝坎土坡皆可趟。中年夫妻還是難分難舍的利益共同體,孩子、房子、車子、存款,這都是普通人奮斗半生的財富。
❸ 人到中年為什麼婚姻容易出現危機
人到中年婚姻危機是很可怕的,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人到中年婚姻危機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影響婚姻的事情發生。四十歲以上的男人如果成家較早,孩子也進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他們需要背負的經濟包袱較大,而這種壓力往往是導致家變的重要原因。步入中年的男人,不肯承認自己年紀變大的現實,他們會通過情感嘗試證明自己仍然擁有徵服的能力,但同時,他們又不願意破壞家庭的穩定性,因此傾向於選擇一夜情、泡夜店等形式。同時,由於社會原因,四十歲以上男人與妻子間的年齡差距通常都比較小,他們的妻子也可能存在「中年危機」,雙方發生沖突的幾率更是大大增加,成為家變導火線。
❹ 於謙「人設」終於翻車了:中年人的婚姻,為什麼這么難
01
沒想到,口碑向來很好的於謙於大爺,最近竟然「翻車」了。
起因是於謙和妻子白慧明一起參與錄制的真人秀節目《幸福三重奏》。
於謙是全國人民都熟悉的相聲演員,風趣幽默,口碑一直很好。
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看於老師的節目,尤其是他和他妻子的故事,不管是出現在媒體報道中還是郭德綱的相聲里,都充滿了趣味和溫馨,令人很是羨慕。
記得去年,於謙還曾因為在微博上圍觀分享了幾條不雅內容,引發熱議。本來這事擱明星身上,一定是要挨網友罵的,但對於謙,大家都很寬容,調侃他「手滑」,可想而知觀眾對於謙是有多喜愛。
不過,對於這次帶著妻子上綜藝的於謙,大家似乎就沒那麼寬容了,紛紛在網上吐槽,甚至還因此上了熱搜。
我特意找來《幸福三重奏》,看完之後,對於節目里於謙老師的夫妻相處模式,確實有了一番新的認識,也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02
和節目里另外兩對年輕小夫妻——吳京謝楠,奚夢瑤何猷君不同,於謙和白慧明結婚已經20年,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不過他們的相處模式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美好,有時反而看起來很揪心......
兩個人平時待在家,基本上是各做各的事,說不上幾句話。
白慧明問問題,於謙回答也很省事:「嗯」、「好」……
看起來格外冷清。
可當家裡來了客人,氛圍又完全變了。
於謙發揮他相聲演員的特長,把氣氛搞得開心熱鬧。
等客人離開後,兩人又馬上回到獨處時的沉默狀態。
對於這種零交流狀態,於謙覺得很正常:
都結婚二十多年了,哪來那麼多話?
被網友吐槽最多的,還是於謙「鋼鐵直男」般的表現,明明妻子在身邊,他卻習慣性忽略她的感受。
兩人出去買東西,於謙自顧自和店主聊得起勁,卻把白慧明晾在一邊無聊地等。
夫妻兩人把大大小小的行李搬進節目里的「家」。
白慧明跟於謙說:「任務還是很重的。」
意思很明顯,想讓他跟自己一塊收拾行李。
結果於謙直接坐下來換鞋了,完全沒有接收到妻子的意思。
白慧明嘆了口氣,獨自拎著行李箱,樓上樓下來回忙碌。
眾人約著一起上山砍竹子,於謙也不問問妻子去不去,就直接帶著其他人走了,臨行前還不忘囑咐她在家幹活。
只留下白慧明一臉懵地站在原地,想出去一起玩又說不出口,一時間又委屈又生氣。
好不容易等到於謙回來,想在他面前表現不滿,於謙卻沒察覺到妻子不開心。
受到冷落的白慧明,只能躺在椅子上暗自神傷。
一直到晚上吃飯,於謙當著大家的面再次提到「砍竹子真好玩」的時候,白慧明終於忍不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沒有我。」
於謙感受到妻子不開心,就使了個眼色、輕輕碰了一下白慧明的胳膊,算是哄了妻子。
這原本是一個互相溝通的好時機,可白慧明呢,明明在生氣,卻說了句「沒事了」,就讓這件事翻了篇。
白慧明始終沒有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只是一味地忍讓,連網友也看不下去了:看著好崩潰啊。
03
郭德綱曾評價白慧明是一個忍耐的表演藝術家。
但剛結婚那會兒,他們的相處模式並不是這樣的。
那時,於謙正處於事業的低谷期,最困難的時候,一個月一分錢的收入都沒有,兩人的生活花銷都靠著白慧明的工資過生活。
後來於謙和郭德綱合作的相聲火遍全國,事業有了,可於謙也越來越忙,加上於謙愛玩,工作之餘開馬場,拍電影,不在家的日子越來越多,難免會忽略妻子。
甚至白慧明生孩子進手術室那天,於謙沒及時趕到,兒子長到半歲,他在家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
家裡所有瑣碎的、煩心的家務事,全都得白慧明自己處理。
為了支持丈夫事業,白慧明辭職在家相夫教子。
二十年裡,她犧牲自己的生活,把全部的時間幾乎都奉獻給了家庭和兩個孩子。
或許正是這樣20年的付出,讓於謙早已習慣妻子的默默奉獻,漸漸忽略了她的情緒和需求。
白慧明雖然內心有很多不滿,也渴望於謙能帶著自己一起玩,但她從不會主動表達,還安慰自己這就是老夫老妻之間的生活模式,只是偶爾流露出的傷心和委屈出賣了她。
一個不表達,一個察覺不到,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之間是缺乏溝通和互動的。
沒有互動,就意味著沒有 情感 流動,而沒有 情感 流動的婚姻,就像在兩人之間豎起一面高牆,除了誤會會越來越多,更可怕的是會讓人感到隔閡和窒息。
04
幸好,因為上節目,在看到了其他夫妻的相互模式之後,白慧明開始有了觸動。
妻子們也給白慧明分享自己的婚姻心得,奚夢瑤鼓勵她勇敢表達內心想法和不滿,在溝通中尋找解決辦法,謝楠則告訴她要學會將事情進行「排班」。
白慧明學著做了,事實也證明,只要她能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於謙也能很快領會妻子的意思並積極配合。
比如要外出取調料,白慧明擔心迷路,直接跟於謙說,你去吧。
於謙很爽快地應了聲:行,我去。
於謙拿著手機自顧自拍風景,白慧明就問他:我過去站那裡好看嗎?
於謙秒懂妻子的心思,趕忙端好相機給妻子拍照。
上台階時,白慧明直接說「滑」,於謙也是自然而然拉起她的手。
丈夫「不解風情」,白慧明就試著主動出擊。
恰逢於謙生日,白慧明親自給於謙做飯。
要知道,以前在家都是於謙給妻子做飯,這是她結婚 20 年來第一次下廚。
她學著自己做蛋糕,還用奶油調皮地給蛋糕畫上於謙標志性的卷發。
最感人的是她寫給於謙的表白信。
信中她回憶起過往甜蜜的點點滴滴,寫道:
想起那年你說嫁給我吧,我說可我什麼都不會啊,你說我會。
讀完信,於謙感動不已,對自己平時忽略妻子感受也有了反省,他主動擁吻妻子,場面十分溫馨。
說起情話也是哄得妻子笑容滿面:
這塊(蛋糕)給你,我的嘴,代表我吻你。
這里可以看出,結婚20 年來,於謙不是「不解風情」,也不是愛變淡了,只不過他自以為老夫老妻之間,已經沒必要這樣了。
可是當一方能主動向前一步敞開心扉,另一方願意接收對方的溝通,被隔閡的 情感 很快就能流動起來,使婚姻在這種 情感 流動中變得溫暖起來。
聽聞過太多出軌家暴的家庭悲劇後,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感情成了大多數夫妻嚮往的理想狀態。
可恰恰是這種細水長流的相處方式,才更應該引起警惕——我們很容易就在柴米油鹽間忘了一個真理:美好的婚姻需要經營。
時間和忙碌不會把愛沖淡,卻會讓人變懶,懶得去關心伴侶的內心,也懶得去營造浪漫的儀式感。
如果兩個人彼此心意相通,各得其所,這樣的相處模式自然是歲月靜好。
但如果你需要伴侶給予你更多愛的回應,也不需要壓抑自己的內心需求,感到羞於開口。
只有主動溝通,才能打破 情感 隔閡,讓愛流動起來。
❺ 中年人遭遇婚姻危機,主要原因到底是什麼
可能很多次我們都走進了誤會。被認為是丈夫和妻子已經過了三年的痛苦,七年瘙癢,下一條道路將順利,感情,家庭,一切都會慢慢趨於光滑。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的婚姻,沒有絕對穩定的婚姻。婚姻更像是兩個人需要協調和與時間雕刻合作。即使他們超越,它們也不會鬆懈,這將偏離正確的路線,天氣是無常的,下一秒是未知的。
事實上,這不是人類的變化,但心臟積累了過多的負面情緒,這使自己成為一個刺蝟,也許他認為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所有小事都是可怕的,堆積部分積累,最後的不是崩潰是爆發的。沒有大量的事情,這是一個小問題,有可能是一個句子,有可能是一件事,都是丈夫和妻子的角色隱形,它會變得更好,更好,壞。對於老人而言,當你年輕的時候,你就餐了。我不想去米,我沒有能量去旁邊。一旦生活中的條件更好,就會出現所有矛盾。沒有任何原因沒有錯,沒有什麼可以突然的。
❻ 為何中年夫妻的婚姻存在危機這是大多數家庭存在的嗎
為何中年夫妻的婚姻存在危機?這是大多數家庭存在的嗎?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夫妻和婚姻過著過著就散了,走著走著就一刀兩斷了。面對這樣脆弱而又易碎的感情,除了讓人覺得可惜之外,也讓人深感無奈。人到中年,那些失敗的婚姻,到底是輸給了平淡,還是七年之癢,還是婚外的誘惑?其實更多時候,不過是輸給了我們自己。
生活的壓力,這點最重要,中年人的婚姻是感情的危險期,七年之庠,是考驗感情的最好見證,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為生活四處奔波,房貸車貸一些物質帶來的壓抑讓你無處逃避。要想婚姻不被這幾點打敗,必須要自我調整,對生活充滿信心,每天保持良好的狀態,夫妻之間多交流,多溝通,相互理解,相互贊美。
❼ 造成中年婚姻危機的原因是什麼
(1)過多慾望
夫妻間進入中年,有一種要將未完成的事情做圓滿的本能心理,沒有得到的總覺得是最好的。即使以為已經忘記,彷彿不再想起,可是一旦遇到合適的條件,壓抑在潛意識里的慾望就會復活,驅使人設法滿足心願。
而實際上,即使自己心願滿足了也不一定能心安,因為對理想中的人往往期望值過高,相處時間長了,許多被激情掩蓋的問題就有可能出現,新的遺憾又會開始。
(2)無端猜疑
進入中年的女性對配偶缺乏安全感,猜忌、焦慮就會出現。對配偶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雙方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差距拉大,使其中的一方變得不自信,因而有了壓力;有的是因為一方生活重心有所轉移,把工作、生活熱情更多地投向外部,使另一方感覺到被忽視,因而「先下手為強」;還有的可能得追溯至童年,是童年時就掩蔽在心中的一些事情沒化解所形成的心理障礙。
善猜疑的人不相信自己像他人一樣有魅力,當他失去了心理的自我防護,內心害怕失去對方的顧慮就轉化為攻擊的力量。
(3)缺少性愛
中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容貌轉變,精力消減,感覺青春不再,自我形象也會降低。尤其女性要適應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對身體和情緒的多方影響,有些人會因此失去對性事的興趣。
而男性雖然並無類似生理因素造成的情緒反應,卻也要經歷中年的重新評估期,不但心理時鍾被攪亂了,也同時會發現自己的排泄和生殖器官開始產生各種毛病,影響他們在性事上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夫妻雙方在性關繫上未如以往一般親密歡愉,感情也可能因此會淡化疏離。
(4)交流較少
夫妻有了孩子後,無論是生活重心還是情感重心都很容易偏向孩子,導致夫妻雙方的情感交流越來越少,以致重新回到兩人世界後,大眼瞪小眼,才驚覺雙方不知不覺中已經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5)事業壓力
中年人在社會上苦幹多年,可能已爬升到較高的職位,但是責任越大,所要付出的時間和心力就越多。為了保持業績卓越,追趕日新月異的科技知識,唯有犧牲與家人建立關系的機會,甚至賠上婚姻家庭。
而近年在經濟不景氣的打擊中,許多資深薪高的雇員,紛紛先被辭退,使他們在工作上缺乏安全感。就算是一些事業有成的男性,或一直擔任家庭主婦的女性,又會對穩定而公式化的工作失去興趣,想在下半場的人生另創高峰。
這些在掙扎浮沉,承受沉重壓力的中年人,若未能適當疏導情緒,就很容易把怨怒發泄在配偶身上,對婚姻造成負面的影響。
(6)外來感情
現代社會的文化崇尚自由開放,許多傳統價值或道德規范都被否定,大膽的情色誘惑充斥於各種傳媒之中,一夜情或婚外情已十分普遍,許多單身者主動與已婚男女交往調情。
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推使不少中年人往國內或海外各地出差公幹,經常離家獨處,中年夫妻要保持抗拒試探的能力並不容易。若此時中年夫妻的婚姻關系本就不鞏固,感情空虛脆弱,不滿足於和配偶單調乏味的性關系,又想證實自己的魅力猶在,就更容易墮進罪惡的陷阱,放棄自己對婚姻的忠誠。
❽ 到了中年之後,婚姻為啥比較容易出現危機
以上就是總結的三個原因。
不論什麼年齡,也不論結婚多久,夫妻一定要保持交流和溝通,自我反省,互相提醒,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別動不動就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對方的身上。
你們是兩個人,即便結婚了,也還是兩個單獨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情感,學著接受彼此的差異。
婚姻難嗎?很難,但並不是難在本質上,而是夫妻常常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如果都能簡單一些,那麼可能相處起來就沒有那麼累了,如果遇事都能先想著對方,那麼兩個人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矛盾了。
夫妻是我們最親的人,除了相愛,還要做到坦誠相對。
中年夫妻在相處的時候,都要比年輕時更加耐心、細心和溫和,危機總是有的,但每一次的危機又何嘗不是一次考驗。
❾ 被年輕人扎心,被老年人打臉,中年婚姻,怎麼就這么難
中年人最怕什麼?
生、老、病、死?見的多了,知道那必將是生命的歷程;
壓力、焦慮、迷茫?身處其中,早已習慣了。
中年人最怕的,是在生、老、病、死面前,在壓力、焦慮、迷茫中,沒有一個相愛的人相伴,還要若無其事,強詞奪理地稱之為獨立。
03
其實,相比於年輕人的新鮮和老年人的穩定,最應該經營的就是中年人的婚姻了。
中年婚姻面對更多困境。
育兒、養老、工作、健康,無一不是壓在中年婚姻上的稻草,說不定哪一根兒就會是最後一根兒。
中年婚姻里,雙方都承受著巨大壓力。
如何為孩子謀劃更好的未來;如何給老人更多的養老保障;如何在中年做最後一搏,實現職業突破;如何調養身心,適應不測……失眠、抑鬱、猜忌、暴躁,是中年不幸婚姻的標配。
中年婚姻里,最需要愛。
相比於輕松的青年,庸常的老年,中年人會經歷更多風波,婚姻里的兩個人,需要不斷地確定:為這個人,這個家,我的所有付出是值得的;因為他(她)愛我,我會和她(他)一起渡過難關……可悲的是,忽略愛的感受,缺少愛的表達,往往正是中年人。
如果你身處中年婚姻,不妨多給你的伴侶一些贊美、鼓勵和愛的表達吧。
管它什麼紀念日、節假日,只要覺得伴侶付出了、委屈了、成長了,都應不吝贊美。
將表達愛日常化、儀式化,天天都是情人節。
何必青年、何待老年、懂愛的中年人,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