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婚嫁有什麼規矩
武漢結婚的講究比較多。
中國傳統婚禮比較繁瑣,早在先秦時代就制訂出來,包括如下六個環節,通稱"六禮";"納采",即欲與女家結秦晉之好,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家同意後,乃使人納其采擇之禮,用雁為執,取其順陰陽往來之義。"問名",男方家長具書遣使者問女方姓氏,以便卜其吉凶。此禮與納采一道進行。"納吉",納采、問名後,於祖廟卜之,得其吉兆,乃使人報告女家,決定婚事。也要送雁。"納征",即納聘財,行於納吉之後,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用玄纁、束帛、儷皮為禮。"請期",男家於納征以後,卜婚期,得吉日,又遣使者往女家請期,表示恭謙。女家知陽唱陰和,乃辭之,使者既見女家辭,便將男家所定日期告知。"親迎",婿至女家迎其妻以成婚禮(交拜、合巹之禮)。由於風俗習慣的傳承性,直到近現代許多地方仍仿古六禮,只不過省其儀文,變其名稱而已。
拿湖北來說,武漢結婚習俗在民國時期所編纂的《湖北通志》所記載的婚禮儀節為:欲締結婚姻,先由媒人傳辭,得到女家許可,乃取男女生辰八字令星土推之,審其吉利與否,謂之"合婚";合婚後選擇吉日延媒氏傳庚帖為婚據,謂之"鸞書"。男家要送去釵、鐲等物,名"壓庚"。富裕者還贈以豬肉、酒、果、餅或現金,謂之"下聘",婚姻定妥;於將娶之前,男家必具牲醴、茶果及飾等物致女家,謂之"過禮"。
《夏口縣志》上說:"昏禮大致近古",說明武漢地區婚禮基本上遵循以上這些儀節,只是因社區環境不同而大同小異。在漢口等地,男女結婚,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因近世文明發達,間有自由結婚者,但不多見。婚禮俗謂納采為"行茶",果味雖備,必主以茶和鹽,而名之曰"山茗海沙"。茶即"山茗",鹽即"海沙",取其諧音以寓意婚姻經過山盟海誓,牢不可破。俗語又雲:"一片黃茶葉,定倒須彌山。"須彌山為佛教徒心目中的山,它與芥子大小相容自在,融通無礙。此處指以茶葉之微,可以將須彌山鎮住,使婚事鐵定不變。親迎時,肩輿以雜色縑綴其上,曰"花花轎",因此新娘出嫁曰"上花轎"。合巹,謂之"飲交杯酒"。古禮中有三日廟見,近現代人家多無家廟可見,只稱"拜堂",俗曰"見大小"。新婦到時,親友群相慶賀,言人所不能言,以取笑樂,名曰"鬧房"。又三日,雙詣婦翁,名曰"回門"。
② 武漢市人的結婚習俗
講究比較多。中國傳統婚禮比較繁瑣,早在先秦時代就制訂出來,包括如下六個環節,通稱「六禮」;「納采」,即欲與女家結秦晉之好,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家同意後,乃使人納其采擇之禮,用雁為執,取其順陰陽往來之義。「問名」,男方家長具書遣使者問女方姓氏,以便卜其吉凶。此禮與納采一道進行。「納吉」,納采、問名後,於祖廟卜之,得其吉兆,乃使人報告女家,決定婚事。也要送雁。「納征」,即納聘財,行於納吉之後,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用玄纁、束帛、儷皮為禮。「請期」,男家於納征以後,卜婚期,得吉日,又遣使者往女家請期,表示恭謙。女家知陽唱陰和,乃辭之,使者既見女家辭,便將男家所定日期告知。「親迎」,婿至女家迎其妻以成婚禮(交拜、合巹之禮)。由於風俗習慣的傳承性,直到近現代許多地方仍仿古六禮,只不過省其儀文,變其名稱而已。
拿湖北來說,武漢結婚習俗在民國時期所編纂的《湖北通志》所記載的婚禮儀節為:欲締結婚姻,先由媒人傳辭,得到女家許可,乃取男女生辰八字令星土推之,審其吉利與否,謂之「合婚」;合婚後選擇吉日延媒氏傳庚帖為婚據,謂之「鸞書」。男家要送去釵、鐲等物,名「壓庚」。富裕者還贈以豬肉、酒、果、餅或現金,謂之「下聘」,婚姻定妥;於將娶之前,男家必具牲醴、茶果及飾等物致女家,謂之「過禮」
《夏口縣志》上說:「昏禮大致近古」,說明武漢地區婚禮基本上遵循以上這些儀節,只是因社區環境不同而大同小異。在漢口等地,男女結婚,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因近世文明發達,間有自由結婚者,但不多見。婚禮俗謂納采為「行茶」,果味雖備,必主以茶和鹽,而名之曰「山茗海沙」。茶即「山茗」,鹽即「海沙」,取其諧音以寓意婚姻經過山盟海誓,牢不可破。俗語又雲:「一片黃茶葉,定倒須彌山。」須彌山為佛教徒心目中的山,它與芥子大小相容自在,融通無礙。此處指以茶葉之微,可以將須彌山鎮住,使婚事鐵定不變。親迎時,肩輿以雜色縑綴其上,曰「花花轎」,因此新娘出嫁曰「上花轎」。合巹,謂之「飲交杯酒」。古禮中有三日廟見,近現代人家多無家廟可見,只稱「拜堂」,俗曰「見大小」。新婦到時,親友群相慶賀,言人所不能言,以取笑樂,名曰「鬧房」。又三日,雙詣婦翁,名曰「回門」。
漢口婚禮給人的印象是「不免於奢僭」,因為大婚之時,無論何人子女,男必色頂補服,女必鳳冠蟒袍,奢華程度連古人也望塵莫及。民國以後雖無冠裳品級之冒濫,但服飾奢靡更逾於從前。這恐怕是由於漢口乃明清時代天下四大聚之一,近代以降又是著名的商業大都會,經濟發達,市面繁榮,居民生活競奢侈的緣故。在這種社會風尚的影響下,漢口人嫁女,只求豐衣足食,皤皤白發也所不計。時人慨嘆曰:「習俗如此,內政所以不修。」 武漢
③ 武漢這邊結婚有什麼講究
一、武漢結婚習俗有哪些
1、武漢對結婚時間沒有講究,中午和晚上都可以;日期來說,節假日和雙休不用說了,陰歷是個吉利的日子,陽歷是工作日也一樣可以舉辦婚禮。
2、新娘娘家離武漢車程兩三個小時話,迎新車隊要到新娘家去接,必須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接回家。假如遠的話可以選擇在武漢賓館接新娘,這樣比較方便,不耽誤時間。
3、在武漢結婚習俗中主婚車顏色沒有限制,高檔轎車就可以;主婚車用綵帶和玫瑰裝飾,副婚車用綵帶裝飾就好。
4、新房的床上鋪滿了花生和瓜子,意味著早生貴子。
5、婚禮上每位來賓發一盒喜糖,瓜子糖果等零食分裝在盤子裡面。
6、酒店布置是用紅地毯、鮮花、氣球等裝飾。
7、婚禮現場需要請樂隊,為了調節氣氛樂隊在酒店表演節目。
8、婚禮現場新人先入場,然後雙方父母親,退場時則是相反。
9、第三天新娘要帶著新郎回娘家。
④ 出大事了,武漢相親市場男女比例1:4,男人只有20%女人就有80% 很多想結婚的女人嫁不出去了
男女相差幾歲結婚最合適?
說起多大結婚最好?與多大的人結婚最好?這些問題是沒有準確答案的,至少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生活地域的不同,這個答案是會變化的。比如說,在古代,那時候人口少,統治者為了增加人口,增強國力,鼓勵提倡早生早育,那時候女孩子16歲就結婚生子了,甚至更早,過了20歲未婚的就算老姑娘了。那時候男孩子也大約十七八歲就結婚了。但是,現在不同了,社會發展了,人口也太多了,實行計劃生育還來不及,更別提早生早育了。現在總的來說,越是大中城市結婚越晚,男的到34、35歲很正常,女的也有很多30歲未婚的。而且,越是發達國家結婚越晚,英美平均比我國晚多了,而且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結婚。越是落後地區或國家,比如農村,結婚相對較早,據我們所知,大多農村男孩子18歲就結婚了,而且他們喜歡找個20歲的女孩兒結婚,能幫著干農活。可見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對結婚年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考慮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大多都是城市人,我們今天就討論一下:在當代我國城市裡的年輕人多大年齡結婚合適?選擇多大年齡的伴侶最好?說到這個問題,可能傳統的看法是男女25歲、26歲,男比女大個1歲、2歲最好。其實,傳統看法未必正確,就好比以前上千年的時間里,所有人都認為大地是平的,是在一個烏龜背上馱著。一件事對不對,要經過仔細推敲和實踐才能知道。調查研究表明:在現代,在我國的大中城市裡面,女孩兒24歲至25歲嫁給一個32歲至35歲的男人是較為合適的。換一種說法,女孩兒最好25歲以前結婚,嫁給一個比你大5至14歲的男人是合適的。如果女孩兒25歲(最晚26歲)還不盡快把自己嫁出去,那以後就較難嫁得理想了。但是男孩子沒事,俗話說,「男人40一枝花呢」,「女人40歲豆腐渣」了。現在大城市裡男孩兒越來越多的人,集中到30歲以後結婚了。為什麼這么說,這裡面有很多原因,聽我進一步談談:
理由一:從男女的容貌、體態變化來看,女孩兒一般是過了25歲,一天比一天衰,而且速度很快,到30歲就顯得有點老了。女人就像月亮,25歲達到滿月。為什麼女孩兒老得快,除了基因作用,還因為女人每個月都會來一次例假,成年累月的喪失身體的本元。男孩兒不一樣,男孩兒比女孩兒從小就生長發育得慢,大約到30歲才開始衰,而且速度比女孩兒慢得多。一個50多歲的大姐說過,她20歲時與一個比她大16歲的男人相戀,後來父母說年齡差距大沒成,但是30年後,她說那男人比她看起來還顯得年輕。俗話說「女人經活不經老,男人經老不經活」,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男女生理上的不同。我們說,男孩兒要比女孩兒至少大5歲以上,就是這個道理了,最大差14歲是一個心理可接受范圍,但是最佳差距是9歲左右,理由我下面接著說說。
理由二:從遺傳學、從生育後代來看,後代是否健康主要取決於母親,因為嬰兒要在母體里成長,後代是否聰明主要取決於父親,這是遺傳。年輕的母親能夠保證後代健康,而只有年長的父親後代聰明的幾率才較大。還是男女生理不同的原因,女人的智商發育到18歲基本就不再成長了,所以很多年齡很大的女人,看起來還很天真就是這個道理。男人不同,男人發育比女人晚,但是男人的智商發展是不斷成長的,有點像無止境的,年齡越大越顯得聰明,我們說的聰明可不是記性好,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現代的科學研究認為,後代的智商主要由父親來遺傳。
舉幾個例子:
孔子:父母年齡相差54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影響中國三千多年,至今仍是中國人的行為准則。
柴可夫斯基:父母年齡相差18歲,俄羅斯最偉大的音樂家。以《天鵝湖》、《胡桃夾子》享譽於世。
果戈里:父母年齡相差14歲,俄國諷刺文學流派的開拓者、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俄羅斯散文之父。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外套》、《欽差大臣》和《死魂靈》。
貝多芬:父母年齡相差14歲,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交響樂世界之王。代表作有《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九交響曲》等。
居里夫人:父母年齡相差11歲,波蘭最出色的女性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父母年齡相差11歲,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他的相對論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石。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理由三:老夫少妻組合更有利於男人成就事業,有利於後代健康,像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等等許多有成就的人夫妻年齡差距都是很大的。孫中山與宋慶齡、劉少奇與王光美、魯迅與許廣平、徐悲鴻與廖靜文,都相差20多歲。阿拉法特與蘇哈年齡差距34歲,張學良與趙一荻 年齡差距12歲,喬冠華與章含之年齡差距22歲,陳雲比夫人大14歲,直到陳雲逝世為止,他和夫人一生共同生活了57年。
理由四:從經濟方面來考慮,30多歲的男人養家糊口的能力要強很多,有不少是有錢、有房、有車的,至少也有一定的老婆本,這是24歲、25歲的小男孩兒不能相比的, 24歲、25歲的男生,大學剛畢業,根本沒錢沒房子,這輩子是否能買起房子?都是未知數。能否找到工作?何時工作能夠穩定下來?還是回事兒,即使立即找到工作,工資開始也不高,剛剛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現在工作這么難找,很多大學生提出不要工資,免費試用。所以23歲至25歲的女孩兒,和30多歲的男人結婚,基本不用受窮,生活很輕松,立馬過上安穩日子,甚至好日子。至少一個三十多的男人容貌上的美醜、體型上的胖瘦、外觀上的年輕年老、事業上的成龍成蟲已經能看出來大概了。
理由五:男人普遍上都有一種憐愛弱小的心理,所以年齡差距大些,女人會很受寵愛,至少會被分擔不少家務。網上有個例子,一個女孩兒大學畢業後與同班一個男生結婚了,三年後,同學聚會上,她說她很後悔,應該找個大幾歲的男人結婚,因為這個男孩兒一點都不知道疼她,她幹活累得半死,他就看報紙。這種例子比比皆是,這說明了男人普遍都喜歡疼愛弱小的心理。大家年齡一樣大,還用得著去疼愛嗎?
理由六:年紀大的男人成熟,有包容心,很少會和你激烈爭吵,所以婚姻會更穩定。小男生正相反,沒辦法,大家都年輕氣盛,誰都不讓誰,誰都不服誰。
理由七:根據網上流行的統計數據,大學戀人畢業就分手的佔85%,只有15%的會結婚,畢業年就是分手年。根據我們看到的北京一份報紙上的數據,這個分手率是95%。不管85%還是95%哪個正確,反正大約佔90%左右。為什麼畢業即分手呢?原因也很簡單,迫於嚴酷的現實壓力。大家都沒工作,沒錢沒房子,很可能家也不在一個城市,不分手等什麼。
理由八:據統計,近年來,「夫妻年齡差距越小,離婚率越高」,三年內離婚的相當普遍。據《武漢晚報》報道,武漢漢陽區民政局對2004年離婚的921對夫妻進行調查發現:同齡夫妻成了離婚率最高的高危組合。與此同時,宜昌市婚姻狀況白皮書也指出,該市西陵區年齡相差1歲的夫妻離婚率最高,達19.85%,相差2歲的離婚率為17.44%。相差3歲都算同齡。究其原因,在於這么幾點,第一,大家都年輕,性格都很幼稚,缺乏耐心和寬容度。第二,經濟原因,本來經濟就不好,有了孩子更緊張,很容易引發爭吵。第三,男女工作都處於起步階段工作很繁忙,身心很疲憊,溝通時間很少,或不願溝通。第四,男女好面子催生出的房奴、車奴,每月還貸,每天心情很不輕松,遇到家庭問題心情煩躁。第五,雙方收入都很少,缺少物質基礎,長期依靠雙方父母幫助,而引發的各種矛盾沖突。
理由九:同齡夫妻三年內不離婚,即使過了磨合期,但是要婚後過上10年至20年,離婚的可能性比非同齡夫妻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古代人早就看透了,說:「女子以色事人,色松愛馳」。就是說,女子年紀大了,不漂亮了,男人心裡感到不舒服,就不喜歡了。還有句話說:「女人經活不經老,男人經老不經活」。就是說,女人衰老的速度比男人快,如果是同齡夫妻,過上一二十年,女人顯得更老些了,男人還顯得很年輕,男人心裡就會不滿意了。所以說,同齡夫妻,結婚時看起來外貌非常般配,但是過上十來年,女人老得很快,會越來越不般配,離婚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他可不管你從前你陪他同甘共苦,熬過了最初的艱難,把最好的青春都給他了。更有甚者想的是:「陞官發財死老婆」。但是反過來,二十多的女孩兒與三十多的男人結婚,雖然剛結婚時外貌看起來不是很般配,但是過上十來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女人變老的速度比男人要快,兩人的外貌會越來越般配,婚姻的穩定性越來越大。所以另外有一個統計數字,「年齡差越大的夫妻,離婚率越低」,原因就在這了。
理由十:男人普遍不喜歡女強人,所以不要把自己變得太強,女人太強會給男人很大壓力,導致沒人要。所以,女生最好不要去讀什麼研究生啊、博士生啊、當大老闆啊什麼的,都數不清有多少女博士、女強人、女高薪白領找不到對象,比比皆是,即使要讀也要先結婚再讀。據可靠數據調查表明,北京高學歷未婚男女的比例為1:10,多麼可怕的數字!上海男女相親比例1:10 ,廣州大齡未婚者7成是女性, 北京男女2008年相親比例1:8 ,深圳男女比例1:7。所以女孩兒不要讓自己年齡變大、不要讓自己變太強,大學本科剛剛好,趁自己年輕,在25(最晚26歲)歲以前找個三十多的條件不錯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不要太挑剔,人無完人。我們知道幾個例子,本來是校花級的美女,太挑剔了,看誰都有缺點,挑了5年、6年,年近三十歲了,現在已經沒有男人對她有興趣了,一是她也不怎麼漂亮了,二是大家都知道她太挑剔了,沒人能受得了,她家人都說她心理不正常了;另一個美女,挑到三十多歲,沒人要了,最後主動去倒追一個離過婚的老男人,還帶個孩子,你說這是何苦呢。所以女大學生本科畢業後,只有兩年,最多三年的時間,必須盡快把自己嫁出去,越挑只會條件越差,不會越挑越好,過了26歲幾乎終身無望。眼光太高了,倒霉的是自己。可惜這些道理,沒有多少女人明白,現在大中城市越來越多的是高齡、高收入、高消費的「三高剩女」。看來她們這輩子不打算結婚了。女生不要去讀研究生,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女生學歷越高越難找工作,專業好還好點,專業不好大約碩士女生能有30%找到工作,女博士能有10%找到就不錯了。說句實話您別害怕,去年我們學校女博士簽約率是0%,學校不敢往外說。這點和男生正好相反,男生是高學歷好找工作。沒辦法,男女就是不一樣,各方面都不一樣。所以人活在世,最重要是認清形勢,不可主觀臆斷。有些家長什麼也不懂,對女兒說,繼續上吧,能上多高上多高,能上多好上多好,上到最後,年紀也大了,工作也找不到,老公也找不到,這輩子完了。對國家建設可能是件好事,對自己是件人生悲劇。
根據2007年由北師大心理學院、計世資訊和百合婚戀研究院聯合撰寫發布的《中國社會婚戀調查報告》,報告結果與我們的觀點基本吻合。報告說,2006年超過90%的女性認為,23歲到26歲的男性是理想的結婚對象,而30歲左右的男士則僅被一半女性「看好」;但是到了2007年,結果發生根本逆轉,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結婚年齡推遲至31歲,30歲、31歲的男士的好感度竟驟增至80%,也就是說,8成左右的女性認為而立之年的男人最適宜結婚。這說明,現在很多女生逐漸明白過來了,25歲左右的男人不太適合結婚,但是我們要說,明白的還不夠,31歲這個理想年齡其實還要往後推2年、3年,尤其是男人要養家糊口,就要取得一定社會地位,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妻以夫貴為貴,母以子貴為貴」,隨著社會飛速發展,競爭更加激烈,這對於男人變得更難了,這個年齡還要往後推幾年,比如英國現在男人的平均結婚年齡是36歲,沒辦法,人家比我們發達。而且越發達,壓力越大,選擇不結婚的人越多。報告還顯示,大多數(65%以上)男士認為最理想的結婚對象是25歲的女性,從30歲起,她們的結婚機會就直線下降:30歲的時候,有25.5%的男士認為娶她還OK;35歲的時候,僅有12.5%的男士能夠接受。而男性就要輕松很多了,即使到35歲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願意嫁給他,到了40歲的「不惑男士」,也有15.2%的女子來選擇他。盡管官方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男性總數高於女性,但現實中似乎「剩女」總是多於「剩男」。報告還說,性格相似者更容易相愛,「男強女弱」婚姻滿意度高,結婚3年內兩成多夫妻「悔婚」,收入與婚姻質量不無顯著關系,妻子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丈夫的婚姻滿意度,顯著高於妻子是大專以下學歷的丈夫;丈夫學歷高於妻子學歷的,婚姻滿意度明顯高於妻子學歷高於丈夫學歷的。
對一個好妻子的要求是:年輕、漂亮、純潔、溫柔;對一個好丈夫的要求是:有一定社會地位,有能力賺錢養家、贍養父母、養育子女、疼愛妻子、。所以女孩兒們千萬別去做違背這四點要求的事,女孩兒的年齡一開始變大,這幾個優點隨著就都消失了,還有的女生和小男生談朋友甚至玩過家家,除了浪費感情、損害自己的優點,我們看不到一點好處,那些20歲出頭的小男生只能是和你玩玩而已,真以為能給你什麼生活保證和幸福嗎?若干年後他只會使你受傷害,連他自己在30歲以前都沒想著要結婚呢,他想結婚也不具備基本條件。但是作為女生你可是玩不起,25歲就是臨近你的終點,所以你必須從20歲開始就要為自己的終身做打算了,可不能學男生玩玩罷了。談感情搞對象,不要像搞什麼拉力賽,一弄5年、6年,最後弄吹了怎麼辦?最後沒有生活保障怎麼辦?女生很受傷害的,誇張的說,有兩三個月時間,能看清一個人的基本本質就行了,女生是拖不起的。如果一個大學女生真要談朋友,你可以找一個碩士生或博士生更好,未婚的大學教師也不錯。總之,別和同班同學玩感情游戲,沒戲的,十條理由前面都寫了。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要確定對方是沒有老婆的才行,別不小心被當成二奶就慘了。歲月對女人來說太殘酷了,挑選對象對女人來說很不利,只有20歲至25歲這幾年的時間,但是男人就寬松得多,大約28歲至38歲有十年時間。沒辦法,男人和女人就是各方面都不一樣。所以對女人來說,絕不能太挑剔,遇到條件不錯的就嫁了吧,不然絕對是越挑越差。哎,現在都市裡的剩女越來越多了,就因為太挑剔。20多歲的男生沒有對象也別著急,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多多掙錢,30歲以後才到你的黃金年齡,你價值最大的年齡。
最後說一下,結婚要找條件差不多的才好,不要什麼互補,互補就是極端的不合適,北方人最好別找南方人,城裡人最好別找農村人,學歷不要相差太大,共同愛好越多越好,生活習慣別相差太大,對事物的看法相近最好,總之是差別越小越好,婚姻越穩定。所有的離婚都是由於矛盾造成的,矛盾都是由於某方面的差距太大造成的。門當戶對的確是結婚的要點。
所有看到此文的25歲以下的未婚女生和30歲以下的未婚男生都是幸運的,祝大家都能成立幸福的家
⑤ 武漢6成夫妻經歷冷靜期後放棄離婚,影響夫妻婚姻生活殺手有哪些
婚姻對於許多人來講都非常的重要。雖然現在的社會大多數年輕人對於婚姻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是在老一輩人的眼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過步入婚姻,過上大多數人所過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能夠過得很好,有的人可能經歷相親沒有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對方,最終會走向離婚的道路,現在相應的政策推出來了之後,許多要離婚的人,他們都有一個離婚的冷靜期,對於這一段冷靜期有沒有必要存在,其實每一個人的看法都是不太一樣的,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每一個人對婚姻的看法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1.主要還是看在婚姻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當然兩個人會選擇離婚,主要還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以及不能夠相互的理解,那麼他們就覺得還沒有必要繼續走下去。
⑥ 武漢人結婚風俗習慣
按照武漢結婚習俗,提親雙方家長第一次正式見面要給親家帶些禮品,比如:給未來岳父帶煙酒、給岳母帶些糕點、補品等等。
帶上彩禮,進門後交給親家,不需要說是彩禮錢,就說給她買點衣服什麼的,錢不多,不好意思。
在武漢提親人數最好是雙數,比如:6、8、12這樣的數字。
對女方提出要求或意見,盡可能都表示尊重,依照他們的規定來辦理,如果出現意見不合,氣氛弄僵可不好。
武漢提親時間一般在10點左右到女方家,男方須在上午11點到下午1點離開女方家。
⑦ 經歷冷靜期後武漢6成夫妻放棄離婚,能維持婚姻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我覺得維持婚姻的主要因素就是愛,如果沒有愛情其實說什麼都是白搭,如果一個人的心都已經不在這段婚姻裡面了,其實就算是你再怎麼努力維持都沒有任何效果,就算經歷再多的冷靜期也沒有用,所以其實可以維持婚姻的主要因素就是愛情。我們說當初兩人之所以會結婚其實就是因為相愛,因為相愛所以才會走到一起,走到離婚這一步其實雙方都是有責任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就已經說明雙方都已經對這段婚姻失去了愛,因為不愛了所以自然會選擇放棄,如果還有愛那麼必然會有一方會願意妥協,很顯然其實會走到這一步雙方都是心灰意冷了,一段沒有愛的婚姻就算繼續維持也沒有任何幸福感,所以離婚也許會是最好的選擇。
信任
夫妻雙方足夠信任也是維持婚姻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夫妻雙方互相信任彼此,這段婚姻才能繼續下去。
溝通
夫妻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溝通,很多夫妻結婚時間一長就會發現無話可說,其實兩人都要努力維持這段婚姻,所以更需要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這樣才能避免矛盾,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任何一段婚姻失敗都是兩人的責任,所以夫妻雙方都有維持這段婚姻的責任。
⑧ 武漢近六成夫妻冷靜期後不離婚了,結婚冷靜期有哪些利弊
大家都知道現在有了離婚冷靜期,這一法律的制定其實有利也有弊,武漢近六成夫妻冷靜期後不離婚了,結婚冷靜期有哪些利弊,好處就是能夠讓兩個沖動離婚的人,在這個冷靜期裡面,可以仔細考慮兩個人的感情是否可以繼續生活下去,離婚是不是一時沖動,想想當初在一起是為了什麼,現在分開又是為了什麼,小編認為弊端就是,兩個下定決心離婚的人,住在一個屋檐下,會感覺很難過,可能會做出一些讓對方特別難過的事情。雖然離婚了盡皆有利有弊,但是利大於弊。
⑨ 武漢近六成申請離婚夫婦放棄登記,對此你怎麼看
我覺得還是挺好的,說明新的民法典,還是起到一定的效果!近幾年來,我國的離婚率不斷增高,結婚率卻越來越低!生育率也非常的低!當代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也是越來越隨性!婚姻已經不是當初神聖的存在了!很多人,想結就結,說離就離!有時候並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只是一點點小事,在沖動時做了錯誤的決定!而現在新的民法典,有冷靜期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可以挽救那些只是一時沖動,卻還能走下去的家庭!
⑩ 武漢市結婚彩禮多少最新武漢結婚彩禮標准
結婚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了吧,這不僅僅是兩位新人的大事,而且還是新人們的父母之間的大事。對於新娘的父母來說,對於自己的女兒出嫁,心裡既開心又擔心。說到彩禮的話,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吧,彩禮是男方給女方的,而女方是送嫁妝的。那麼大家知道武漢市結婚彩禮是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