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婚姻欺騙
法律分析:婚姻欺騙:是指一方或雙方在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時,明知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而向婚姻登記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提供虛假證明,使婚姻登記機關或對方陷入
錯誤,為雙方登記,發給結婚證,確立夫妻關系。這種不符合結婚條件而締結的婚姻關系的婚姻欺騙行為可能導致婚姻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三)未到法定婚齡。
2. 欺詐婚姻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分析:欺詐婚姻的概念是男女雙方以虛假的各種理由使一方在被欺騙的情況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和對方結為夫妻的婚姻關系是欺詐婚姻,法定的欺詐情形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在結婚登記前沒有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3. 婚姻欺騙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婚姻欺騙是指一方或雙方在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時,明知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而向婚姻登記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提供虛假證明,使婚姻登記機關或對方陷入錯誤,為雙方登記,發給結婚證,確立夫妻關系。例如:重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未到法定婚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三)未到法定婚齡。
4. 什麼情況下才屬於詐騙婚姻
法律上所指的騙婚是指以婚姻為誘餌,詐取他人財物的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可根據具體情況按詐騙罪處理。如果一方還是以共同生活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較多的彩禮,則不能按騙婚處理。在實踐中,男女雙方領取了結婚證,如果只是女方家庭意識淡薄,對婚姻不負責任等,導致兩人無法共同生活的,不宜定性為騙婚。
法律依據:
《婚姻法》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5. 騙婚是指哪些行為
一、騙婚行為主要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1、詐騙標的物為錢財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其涉嫌詐騙罪;
2、其實施騙婚行為是為了騙取與他人發生性行為等。
二、法律上所指的騙婚是指以婚姻為誘餌,詐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可根據具體情況按詐騙罪處理。
三、如果一方還是以共同生活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較多的彩禮,則不能按騙婚處理。
四、在實踐中,男女雙方領取了結婚證,如果只是女方家庭意識淡薄,對婚姻不負責任等,導致兩人無法共同生活的,不宜定性為騙婚。
建議你向女方戶口所在地的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可以向法院請求判決女方返還彩禮。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你必須向法院提交有利證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因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法院應當支持給付人提出的要求對方全部或部分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
騙婚的實質是以結婚為誘餌,詐取對方的財物。這裡面有許多細節需要認真調查,因此,如果感覺到對方是在騙婚的,建議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專業司法機關來進行判斷、處理。
拓展資料:騙婚的定義具體內容是什麼?
騙婚也稱婚姻詐騙、婚騙,是指行騙者依據國家的婚姻登記程序,或以婚姻作為誘餌,詐取他人感情、財物並誘騙他人進行性與生育的行為。在婚姻關系中一方故意隱瞞對對方不利的結婚情況,債務糾紛、家庭情況、婚史、身體缺陷或疾病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6. 什麼是欺詐婚姻
欺詐婚姻的概念是男女雙方以虛假的各種理由使一方在被欺騙的情況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和對方結為夫妻的婚姻關系是欺詐婚姻,法定的欺詐情形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在結婚登記前沒有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五十三條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7. 婚姻法規定哪種情況屬於騙婚
您好,首先《民法典》上並沒有明確騙婚的行為。如果通過騙婚獲取財物,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詐騙罪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如果一方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與他人結婚為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可能構成詐騙罪。也就是說,成立詐騙罪,達到立案標准,需要達到以下條件:1、對方主觀上為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2、對方實施了欺詐行為,使得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從而作出財產處置。3、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可以認定為數額較大。具體實踐中,騙婚的行為比較普遍的情況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結婚的名義,獲得彩禮後逃跑。
如果遇到騙婚的行為,首先,你要提供騙婚人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結婚證等,至少要提供准確的姓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如果騙婚人提供的上述信息都是假的,公安也很難立案,也無從查詢。其次,你要提供轉賬記錄或者證明給其錢財的證據。證明你遭受了財產損失。再次,提供微信記錄、村民鄰里的證人證言,證明騙婚人騙婚的具體事實。
只有你提供了上述的信息,才有可能把被騙的財產追討回來。但是你要確保騙婚人的身份信息的准確性。所以也提醒大家,在遇到類似的情況,一是避免短時間給付較大數額的財產;二是一定要獲取到騙婚人的准確的身份信息。
溫馨提示,結婚要慎重,要充分了解對方的信息、背景和親屬關系等等。不要過於著急給付彩禮,以防止人財兩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