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中國古代婚姻六種禮儀有哪些

中國古代婚姻六種禮儀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15 06:42:03

1. 古代婚俗六禮

古代結為婚姻的六道手續,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個步驟.
納采,就是男方的父親先派媒人去女方家裡提親,女方同意後,就派使者送定親禮品,正式求婚。納采結束後,使者立即詢問女方父母的名字,女子本身的名字、排行和出生年月日,回男方占卜吉凶,就是問名。
問名結束後,男方占卜得到吉兆,使者就重新到女方家裡,婚姻就正式地確定下來,這就是納吉。納吉結束後,男方向女方送財禮,無論貧富,財禮是不可少的,這叫納征。
送完財禮後,男方派人到女方家裡選定結婚日期,其實男方在占卜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結婚的日期,「請期」只是謙辭,表示尊重女方的意見。
到了約定的成婚日期,新郎就於黃昏時分到家迎親,(黃昏娶妻,據說就是婚姻之為「婚」的本義)。這就是古代婚嫁的六禮。

2. 古人嫁女兒所說的六禮都是什麼六禮都有哪些含義

中國古代婚姻儀式歷來講究「六禮」,清代「六禮」衍化為「請庚、探問、報期(請期)、行盤、妝奩、迎娶」六道程序。其中,需要落在紙上的,只有「請庚」和「報期」。「請庚」,即男家與女家,互相留下對方的生辰八字,請人測算是否相合後留下的憑證。而「請期」則是請人測算、挑選適宜舉行各項結婚儀式的吉日良辰和規矩、禁忌。其內容一般也要寫在紅紙上,並由男家告知女家,稱作「喜課」或「彩課」。這個算得上當時的訂婚協議,看得出古人很看重緣分。下面我們來具體介紹什麼是古代婚姻儀式中的「六禮」。

古代婚姻儀式中的「六禮」指什麼?
古代婚姻儀式中的「六禮」就是指: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此為六禮 六禮古代的婚姻禮儀。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這一娶親程式,周代即已確立,最早見於《禮記·昏義》。以後各代大多沿襲周禮,但名目和內容有所更動。漢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劉歆制婚儀。漢朝以後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無親迎禮。而從東漢至東晉更是因社會動盪,顧不得六禮,僅行拜時(拜公婆)之禮,連合巹儀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復行親迎禮,帝室成婚也照六禮行事。宋代官宦貴族仍依六禮,民間則嫌六禮繁瑣,僅行四禮,省去問名和請期,分別歸於納采和納征。《朱子家禮》連納吉也省去,僅取三禮,三禮也成為明代的定製。清代僅重納采、親迎二禮,中間加女家鋪房一禮。清代《通禮》載,漢官七品以上才實行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親迎五禮。清末後,六禮演變紛繁,也就逐漸衰落了。

3. 古代的舊時結婚儀禮六禮是指哪六個

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彩: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六禮
去求婚。
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
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4. 中國古代婚禮「六禮」

三書六禮是古代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這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現代的結婚過程一般指結婚當日所舉行的禮儀,三書六禮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與現代相似,整個傳統婚姻習俗禮儀通知了親屬鄰里,以取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除此之外,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門正娶;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的吉利。不過,在不同的中國朝代時期中,婚俗禮儀亦有所不同。

三書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可以說是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分別指:

聘書:即訂親之文書。在納吉(男女訂立婚約)時,男家交予女家之書柬。
禮書:即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文書。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六禮

六禮是結婚過程的六個禮法,分別指:

納采:當兒女婚嫁時,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男家在納采時,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家;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

問名:即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女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納吉(又稱過文定):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剋。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沖相剋之徵象後,婚事巳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即男家把聘書和禮書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周,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此時,女家需回禮。

請期(又稱乞日):即男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求女家的同意。
親迎(或迎親):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會偕同媒人、親友親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禮,之後才用花轎將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儀式後,便送入洞房。

5. 中國古代婚禮「六禮」

六禮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1、納采: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

2、問名:男家行納采禮後,再托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以便男家卜問,決定成婚與否,吉凶如何。或以為問名是男方遣使者問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後問名范圍擴展到議門第、職位、財產以至容貌、健康等多側面。問名也須攜帶禮物,一般用雁。

3、納吉:六禮中第三禮。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古時,納吉也要行奠雁禮。

4、納征: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四禮。亦稱「納成」。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

5、請期: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中國婚姻禮儀之一,六禮之五。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請期禮書),由媒妁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6、迎親:俗稱「迎親」。新婿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通常是男家將婚期通知女家後,到成婚日,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親隊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5)中國古代婚姻六種禮儀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式婚禮

在20世紀初逐漸形成了一套新式婚俗,即文明結婚。新人突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枷鎖,婚禮儀式力求簡化,由證婚人宣讀禮堂所備證書,各方代表代表頌詞,主婚人宣讀訓詞,來賓唱文明結婚歌或奏樂等,拜天地、鬧洞房等封建迷信習俗也被逐一剔除。

隨著人們日益重視婚姻,於是對完成婚姻關系的過程就逐漸有了一套約定俗成的禮儀,就是我們常說的「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個步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禮

網路-納彩

網路-問名

網路-納吉

網路-鈉征

網路-請期

網路-親迎

6. 誰知道傳統婚禮中的「六禮」是指什麼

六禮的內容包括了六個方面,實際是婚姻成立的六個程序:一是納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禮求婚。二是問名,即男方的媒人問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後到宗廟里占卜吉凶,結果為吉的才能進行下一步,凶的則到此為止。三是納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後定下婚姻。四是納征,男方派人送聘禮到女方家。五是請期,即請女方確定結婚日期。六是親迎,婚禮之日,男方必須親自去女方迎接,然後男方先回,在門外迎候。在每一個程序中,男方都要送去一隻大雁,因為大雁是候鳥,所以守時講信用,而且大雁忠貞不二,喪偶的都獨身。原來公卿送羊羔,大夫送大雁,士送雉,後來都統一為大雁,如果想多送錢物,可以在納征時多送,其他程序中送大雁只是象徵意義。六禮的婚姻程序很復雜,一般百姓沒時間也沒有財力承擔,所以只有官員貴族才這樣嚴格遵守。但民間風俗也以此為參考,把一些程序合並,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並,到現在民間的婚俗還可以看到西周時期六禮的影響。新娘按「六禮」被接到男家後,還要舉行正式結為夫婦的儀式——拜堂、合巹是其中最重要的。拜堂又名拜天地,新人拜天地神祇,求得人倫之義,拜列祖列宗,拜尊親,拜花燭,夫妻交拜,女子才成為男方家族的一員。合巹是將一瓠分為兩瓢,合起來成一個容器。瓠就是瓠瓜,新人用它盛酒漱口,瓜分兩個,以線連著柄,象徵由婚禮將兩人合為一體。瓠苦,用以盛酒,酒變苦酒,用苦酒漱口,比喻夫妻應同甘共苦。成婚後也有禮儀,如新婦次日早上拜見公婆,過門後第三天,就要下廚房燒菜做飯。成婚後女婿要隨新娘回娘家,拜見妻子的父母及親戚,稱為回門,正式成為女家女婿

7. 中國古代婚姻禮儀分別有哪些

古代的婚姻禮儀。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一娶親程式,周代即已確立,最早見於《禮記·昏義》。以後各代大多沿襲周禮,但名目和內容有所更動。清末後,六禮演變紛繁,也就逐漸衰落了。

8. 《儀禮》中記載古人婚有"六禮","六禮"包括下面哪些內容

六禮,漢族婚姻儀禮。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納彩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六禮去求婚。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六禮已被新式婚俗所取代。

9. 古代婚姻「六禮」就是婚禮的六道儀式,它們是

【六禮】即: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此為六禮 六禮古代的婚姻禮儀。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一娶親程式,周代即已確立,最早見於《禮記·昏義》。以後各代大多沿襲周禮,但名目和內容有所更動。漢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劉歆制婚儀。漢朝以後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無親迎禮。而從東漢至東晉更是因社會動盪,顧不得六禮,僅行拜時(拜公婆)之禮,連合巹儀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復行親迎禮,帝室成婚也照六禮行事。宋代官宦貴族仍依六禮,民間則嫌六禮繁瑣,僅行四禮,省去問名和請期,分別歸於納采和納征。《朱子家禮》連納吉也省去,僅取三禮,三禮也成為明代的定製。清代僅重納采、親迎二禮,中間加女家鋪房一禮。清代《通禮》載,漢官七品以上才實行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親迎五禮。清末後,六禮演變紛繁,也就逐漸衰落了。

10. 在古代結婚時的「六禮」是什麼東西,有什麼講究

古時六禮是指求婚到結婚的全部過程,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納采指提親,問名是合八字,納吉是過文定,納征是過大禮,請期是定日子,親迎是迎親。這六個過程全部完成表明婚姻吉利。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婚姻六種禮儀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才是幸福的家 瀏覽:824
深度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874
事業編考公務員可以做什麼生意 瀏覽:397
幸福在哪裡90字 瀏覽:535
婚姻宮怎麼看配偶 瀏覽:1001
洛寧縣事業單位工資有多少 瀏覽:230
人在愛情中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瀏覽:216
我國經典的神話故事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的 瀏覽:872
省直事業單位聯考考什麼 瀏覽:717
愛情為什麼要用忠心來表達 瀏覽:111
易經婚姻宮動什麼意思 瀏覽:543
公共事業服務站一般工資是多少 瀏覽:791
長江經濟發展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瀏覽:774
幸福是什麼英語視頻小劇場 瀏覽:358
2008年奧運會有哪些美女 瀏覽:214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有哪些優勢 瀏覽:823
愛情睡醒了英文怎麼說 瀏覽:908
崇陽縣哪裡有美女玩 瀏覽:786
民宿愛情故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24
鶴嘯九天講述什麼時期的故事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