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婚姻最重要的是什麼
第一,比長相更重要的是性格。
男人長得帥固然有著先天性的優勢,讓你帶出去倍有面子,但那真的代表不了什麼,也證明不了什麼,僅僅是滿足了你的虛榮心而已,並不實用。
我見過很多長相帥氣的男人,照樣會動手打老婆,我見過很多長相很惡且滿身紋身的男人,卻總能把老婆寵愛的像一個公主,所以戀愛的時候你可以因為他的長相,但是要結婚,一定要先看他的性格。
一個喜怒無常的男人,不能嫁,容易沖動的男人,不能嫁,負能量滿滿的男人,更加的不能嫁。
如果你將要嫁的男人不能讓你天天笑,但也要保證他不會讓你天天哭,只有結過婚的女人才會知道,男人的性格有多重要,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相處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會愛。
所謂的會愛,就是懂得經營自己的婚姻,會去經營自己的婚姻,而不是像一個孩子一樣,總是無止境的只知道從女人身上索取,並不知道回應。
愛情是相互的,婚姻也是相互的,付出與犧牲也應該是相互的,這些起碼道理,他不光要懂得,還一定要做到。
嫁給一個不會愛的男人,等於是自己在演繹這場婚姻的大戲,感情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因為那樣會讓你很累,精疲力盡的一種累。
2. 為什麼大多數都說選擇一個好的結婚對象很重要呢
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而結婚,所以他們結婚時很不小心。結婚後,生活中可能沒有大的波瀾,但心裡總會有些不情願。長此以往,會影響人們的心情和婚姻生活的質量。還有很個別的,就是在結婚之初的隨意結婚,彼此都不是很滿意,但相處久了,才發現對方與自己很合拍,但心裡很歡喜,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不大。
婚姻是重要的,但沒有對錯之分。從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當時的智商來看,它直接影響到必然的選擇。但人是會變的。變得成熟,變得有經驗,變得有閱歷,他們的變化與對方的變化不同步,難免會因為差距而失去。會因為得不到有效的溝通,再加上婆媳關系等外部矛盾而感到失落。這時,如果有孩子作為粘合劑和代理人或許還能勉強過渡,如果沒有孩子,或許就會因為呆板同步而分開。這與對與錯沒有什麼關系。
以後不要再後悔去看個人了。有的人會覺得被愛過,被愛過就不後悔。有些人遺憾的是他們的努力沒有得到回報,或者他們的選擇在精神上或身體上受到傷害。後悔有兩種,一種是可調節的矛盾和心,將婚姻進行到底;另一種是絕望和不可調和的,選擇了不屈不撓的結局。
3. 女人在婚姻和事業當中,為什麼大部分選擇了婚姻
女性在婚姻中犧牲最大,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所以善待你的女人吧!總之,經過在職場中,事業上,女人有諸多不利情況,但是女性還是要能夠自己工作,有份自己的事業,經濟上不依賴男人,這樣才能活得自由,進退自如。
4. 「婚姻只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必須」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我贊同婚姻是一種選擇。
不管選擇或者不選擇,都已經選擇。都是選擇,卻面臨不同的生活。問題強調在於對婚姻的選擇是不是必須。著眼點在於不婚和結婚的差別上,結婚了未必不幸福,不結婚未必就會孤獨。
以下分三點來說說。
這種選擇追求生的極致自由,是一種對自我的完全認同。
所以我並不認為一個沒有一定經歷的人,沒有豐富精神世界的人會選這條路。
這條路,自由且孤獨。平凡的人真的難以擁有。
5.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婚姻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講過這么一個故事:有兄弟兩人,感情非常好,而且都放盪不羈。哥哥有天帶回一位相好的女子一起生活,但是弟弟也好像愛上了這個女人,他開始變得煩躁不安。因為兄弟情深,做哥哥的就借口要出門,暗示弟弟可以與之共享這女人。可是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的日子裡埋藏著詭譎和凶險,兩人都在經歷著難以忍受的心理掙扎,因為他們愛著同一個人。一天,為了擺脫這種痛苦,兄弟倆達成默契,把這個女人賣到了妓院,兩人把賣得的錢平分了。他們重又過著放縱的生活,可是總是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有一次,兩人各自說要到外地辦事,卻沒想到在妓院里相遇,原來他們都偷偷地去找那個女人了。於是又花錢把女人贖回。可是痛苦更為加劇。又過了一段時間,弟弟回家,發現哥哥已經把這個女人殺了。兄弟二人抱頭痛哭。他們的一個強烈渴望是:遺忘。這個名為《第三者》的故事裡蘊含了愛情的至善與至惡,人性的美好與扭曲。兄弟倆所經歷的是一個痛苦不斷加深、不斷發酵的過程,他們沒有意識到:也許佔有一個女人可以像攫取一件物品一樣簡單,但是分享感情卻絕不像分割一份家產那樣輕而易舉。愛情是自私的,排他的,是永遠都無法與他人分享的,即使「我」願意這么做,另一個「我」也會起來背叛;即使社會的血緣的「情」希望壓倒本能的生物的「欲」,即使狂亂的「肉」的滿足能夠暫時制伏「靈」的沖突和不足,情慾靈肉終究還是要被攪得混亂不堪。唯一的自救之途確實只能是,擺脫,並且遺忘。人的歷史發展到今天,形成了很多似乎天經地義的東西,比如婚姻。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經常質疑: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合理的嗎?憑什麼兩個人非得以一種契約的形式互相鎖定?為什麼兩個人生活在一起非得接受別人的承認?為什麼一旦互相約定共同生活以後就不得與別的異性如何如何?難道雙方都是互相成為一種私有財產不容染指了嗎?人生而自由,每個人都有支配自己身心的完全的權利,但為什麼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我甚至認為,婚姻本身是一種妥協的結果:沒有人可以擁有太多,否則就會有人一無所有;婚姻同時又是出於一種本能的恐懼: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否則到衰老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形影相弔。妥協是因為地位、權勢、金錢等外在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所以婚姻保護了弱勢的群體,它對窮人有利;恐懼是因為生命力本身具有由強而弱的階段性,所以婚姻保護的是群體的弱勢,它對老人有利——同時由於女人本質性的東西更容易隨著歲月流失,比如青春和美貌,所以女人的恐懼感更強,她們也更渴望一種穩定的家庭形式來保護自己不被輕易拋開。逐漸地明白,婚姻制度的牢固確立還是更深層的原因:種族——為了有效地延續生命保存種族;社會——有利於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有利於調節社會資源(可能是人力資源?)的分配,並且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沖突;歷史——在歷史中形成的東西都有合理性,歷史往往能綜合各種因素作出一個最優化的選擇。至於道德因素,我從來不認為是多麼嚴重的事,因為道德本身是在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它因時而變,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道德,每一時代總是有新質充實進去。固守道德沒有任何意義。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亂來。從理論上來說,每個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但必須意識到,每個人必須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承擔責任——這種責任包括社會責任,如接受社會懲罰(犯罪者),更包括付出心理代價。任何事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社會的制度(或者說游戲規則)其實是一種經過時間磨洗後形成的、對大多數人來說代價最小的選擇,所以它能夠被接受並且存在下去。想要破壞一種規則,就需要付出代價,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所以,需要明白的是,為了什麼樣的收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是值得的。因此,像婚姻制度的存在有其更深刻的人性基礎。馬斯洛有句名言:「人性即制度。」制度本身表明的是人內心的各種慾望各種心願,是它們的集合體,是人心的客觀化的產物。婚姻當然有所限制,並且它總是產出種種瑣碎的煩惱,它使人厭倦,使人平庸,使人沉淪於一種人為的日常災難中,並且它也使更好的資源被限定於一室之中(比如美女也只能事一夫),這也是代價,沒有辦法的事。但從博爾赫斯的那個故事中可以領會到,與其經歷那種生不如死的情慾折磨和尖銳沖撞的靈肉廝殺,還不如一份平淡並且終歸要流於庸俗的家庭生活。有句歌詞說得其實挺有道理: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做什麼英雄,因為當英雄在享受著榮耀的時候,他必須付出代價,他必須犧牲,或者成為令人不齒的叛徒。所以很多英雄是被驅使著走向自己的末路的。做凡人最安全,就像進入婚姻的城堡更安全一樣。有位叫易卜生的劇作家說:All or nothing.這樣的氣概很難學到,因為要想All是不可能如願的,而達到Nothing卻非常容易,一不小心就會一無所有。我不願把今天很多人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的感情糾葛稱為「畸戀」,因為戀愛本身沒有畸與不畸之分,愛比婚姻有更高的正當性,它在道義上無可指責。只有愛是天經地義的,是屬於任何個人的先天權利或者說是「天賦**」。所以我不會隨便指責此類感情活動,哪怕它們僅僅是游戲,是能夠帶來快樂的、雙方都充分投入的游戲。但是我可能會同情捲入「非常戀愛」的人,因為他們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尤其是心理代價。我們已經見識了太多痛苦的痴男怨女,他們常常因為「愛上不該愛的人」而飽受折磨,為此付出的代價可能會遠遠超出他們得到的快樂。可以這么說,婚姻未必是一種最大快樂的選擇,但肯定是一種最少痛苦的選擇。
6. 婚姻是命中註定還是自己選擇
婚姻是命中註定還是自己選擇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頗受爭議,撇開民間傳統的說法,從命理學、面相學、手相學來說,婚姻是既有註定的成分,同時也有自己選擇的成分,如果哪位非要說不存在命中註定的,那麼請問一下,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男人就是要長相沒長相,要錢財也沒錢財,實際上卻是招蜂引蝶,隔三差五的就換女朋友,為什麼有些老實本分,而且家中也小有積蓄,就是怎麼努力的去尋找,找媒婆介紹,父母親戚全出動最後還是無法順利的步入婚姻的殿堂,這是因為有的人就是桃花多,桃花運旺,有些就是沒有桃花運。但不管是命中註定也好,還是自己選擇也好,其實冥冥之中都有註定的因素在裡面,要想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說明一下命理,用命理引導出答案。
對於每個人而言,從出生那一刻開始,都有自己的年月日時,比如說2017年陽歷12月23日早上8點出生的一個寶寶,按照這個年月日時排出的八字就是:戊戌年,甲寅月,辛未日,壬辰時,這個八字就是這個年月日時出生的孩子的命,有了這個八字,就可以通過這個八字來推斷這個人一生的命運,包含婚姻事業財運等。這個八字的格局高低,吉凶好壞就直接決定了這個人日後的前途,在社會層次中的地位,長大後所能接觸到的圈子等等,比如說這個八字是多才多藝的,以後註定要走藝術道路,例如唱歌跳舞進娛樂圈當明星等,那麼這個人以後的圈子就會是藝術文藝娛樂方面的圈子,接觸的人也都是這種類型的人為主,這時他的婚姻就有註定的成分,那就是一般情況下都會在自己這個接觸的圈子裡面去選擇(當然這下說的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會這樣,如果讀者非要整個白雪公主與王子的故事出來比對,那誰也無話可說),因為工作的關系,生活的關系,註定了這個人選擇的范圍,這就是擁有了這個命,然後擁有這樣的事業這樣的層次到這種階層中生活,接著接觸的范圍也就在這個階層中,這個是註定選擇這種階層的人佔了大多數的比例,但是在這個圈子裡面,又有註定與選擇的成分在裡面,比如說上面這個八字以後進入娛樂圈,他八字是桃花很旺很多的,註定了以後異性緣分好,自然有很多異性桃花會跟他接觸,這個時候他自己選擇的空間范圍就大,如果同時擺在他面前有小麗,小艾,小惠三個女孩給他隨便選,也就是說這三個女孩都願意嫁給他,他選擇到小麗或者小艾或者是小惠,對自己以後的婚姻生活,事業財運的影響都是不可能一樣的。舉個例子,小艾是事業心很強的女孩,娶了這樣的女孩,以後夫妻一起打拚事業,事業肯定做得很好,小麗是財迷,是貪圖享受的女孩,娶了這個女孩以後,整日就是吃喝玩樂消費,雖然自己事業好,但由於小麗的拖後腿,事業的發展速度,發展前景肯定跟娶到小艾比就不可能做那麼大,小惠是個賢妻良母,既不是打拚事業的野心家,也不是那種花天酒地到處吃喝玩樂的女孩,娶了小惠以後,她就一直在家相夫教子,這時候他的事業就只能取得自己命中註定的那麼多,跟娶小艾比,事業發展程度也沒那麼好。這三個女孩的不同選擇對他命運的影響就各不相同。當然這是對於桃花多,選擇餘地很大的命而言。如果是那種命中桃花少的,這個時候註定的成分就大了,比如說張三命中桃花比較少,在成家立業的年齡剛巧走了桃花運,這個時候他遇到的可能就是很少的一個女孩可以選,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於是這個時候不管好壞吉凶都娶了,還有一種就是註定成分更大,比如說李四的八字沒桃花,運氣也沒有桃花運,他的圈子就是地道的農村圈子,由於命中桃花沒有,運氣又沒有桃花運(這種命在命理上俗稱和尚命),因此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不管是別人怎麼介紹都無法成功,即使勉強成功,由於自己命中壓根就沒有老婆,勉強成功沒幾天或者隔斷時間老婆就跟人跑了或者是鬧離婚等等。這就是婚姻到底是命中註定還是自己選擇的舉例說明。通過上述例子,可以間接的說明婚姻是既有命中註定,也有自己選擇的成分在裡面。關鍵是看大家怎麼選。
7. 好的婚姻,是把自己穩穩地放在第一位 | 李銀河說婚姻
大家好,我是月野大兔!
寫文章前,先給大家放上電影《婚姻故事》里的兩段獨白:
男主人公查理:
我為什麼愛妮可,是因為即使再難堪的事情,她也讓人感覺很舒服;
別人說話時,她會認真聆聽。
遇到家庭棘手的破事,她知道怎麼處理?
當我裹足不前的時候,她知道何時推我一把,何時讓我獨處?
她不太會整理襪子臟衣服,但是為了我她會去努力做?
她很勇敢,她很有感染力,她舞技超群……
女主人公妮可:
我之所以愛查理,是因為他毫無畏懼,他也不會因為別人任何想法或任何挫折,放棄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且他喜歡我。
他非常整潔,我要靠他,才能把事情弄得井井有條;
他節能意識很強,他看電影時很容易哭,他非常自立,他會補襪子,還會自己做晚飯,熨衣服。
他很少有挫敗感,他能冷靜地接受我的所有情緒,他不會向這些情緒屈服,也不會讓我因為它們感到難過
……
妮可和查理在婚姻生活里可取之處非常多——他們相愛,他們欣賞對方,他們是不錯的父親母親,但他們「美滿」的婚姻依然被生活中的忽視、無聊、不忠、背叛所瓦解。
婚姻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什麼樣的婚姻才是理想的婚姻?婚姻怎樣才能長久?關於這些問題,《李銀河說愛情》這本書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跟著李銀河來聊一聊「婚姻」這個話題。這本書的「婚姻」章節,主要講的是婚姻制度、婚姻模式、擇偶標准,婚姻中如何保持親密關系的新鮮感等內容。
今天我們主要講三個內容:婚姻的形式制度、理想婚姻的模式以及如何在婚姻中保持親密關系的新鮮感。耐心看完本篇文章,你會對自己所謂的「婚姻」有全新的認識~
本文目錄
1.未來婚姻的形式會更多元化!
2.理想婚姻模式的3大要素!
3.經營婚姻的5大要點
1.一夫一妻制不會沒落,但婚姻的形式會更多元化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女子因為與男友分手而選擇自殺,讓她心碎的不是男朋友的離去,而是她無法接受白頭偕老、相守一生,卻只是一個美麗的夢幻。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對婚姻忠誠,要一生一世一雙人,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電視劇里,童話書里,最美的愛情,總是你情我濃,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白頭偕老」的生活。
可是李銀河告訴我們,婚姻制度是不斷變遷的,人的觀念也會隨著社會環境和文化的改變而改變。在戀愛、婚姻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新的制度。比如,在西歐一些國家除了傳統的婚姻形式,又會存在多種情況:同居、周末夫妻、合約婚姻、多邊戀和開放式婚姻。同居很好理解,就是一塊生活但不結婚,彼此沒有責任和義務的束縛,雙方相處輕松自在。
比如喜劇演員吳君如和導演陳可辛,相戀二十多年,堅持不婚,分房睡,經濟生活皆AA制。陳可辛也曾向吳君如求過婚,吳君如很感動卻沒有答應,她說「如果你哪天不愛我了,隨時可以離開,我相信愛情,但不需要婚姻套牢你。」吳君如認為婚姻是形式,同居更能讓愛情保鮮。
雖然二人沒有結婚,但兩人像「戀人」一樣,生活一直很甜蜜幸福。周末夫妻,就是平日里各過各的,周末才在一起。他們是固定的伴侶,有親密關系。周末夫妻也是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漸衍生的。夫妻雙方因為工作或者求學等原因,分離於城市與城市之間,或者一個城市的兩地,只有周末才有機會相見。周末夫妻有一些好處,比如,讓彼此保持獨立的空間,能夠保持完美的形象等。同時也有一些弊端,夫妻之間溝通少,逃避責任,孩子缺乏父母共同的愛等。周末夫妻雖然距離產生美,能保持愛情的新鮮感,但還是要加強情感的維護。
合約婚姻在西方比較多見,大意是有男女雙方結合為夫妻,可以享有夫妻間的所有的福利,比如稅收優惠或配偶福利,但不是真正的婚姻,離婚方便,成本較低。合約婚姻最早出現在法國。法國當時頒布了一項合約婚姻法案,原意是為同性戀者量身定做的法律,讓同性戀享有異性夫妻的福利,但不是正式的、由上帝締結的婚姻,這樣就算不違反宗教教義了。
還有一種是多邊戀。顧名思義,它是一種三人以上或多人的親密關系。這不同於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中妻子的地位要遠高於妾的地位,她們等級分明。在多邊戀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多邊戀有幾種情況,一男兩女,一女兩男,或者兩男兩女等。看著這復雜的親密關系,讓從小被灌輸要對婚姻忠誠的我啞口無言。但是,李銀河說,只要當事人約定好彼此的關系,他們心甘情願,這種關系也無可厚非。
最後一種形式是開放式婚姻。結婚後,夫妻雙方實行對性生活方面採取隨意的生活方式,但彼此約定保持婚姻。實際上,開放式婚姻擴大了一夫一妻制,所以雙方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都有足夠的自由去發展自己的個性。夫妻在調整雙方的關系時,能夠與外界保持一致,每個人都有機會從婚外獲得經驗和發展的可能。比較典型的是薩特與波伏娃。兩人都是法國的大哲學家,他們沒有結婚,二人之間終生都保持戀人的關系,卻不限制對方再去尋求愛情。也就是說薩特與波伏娃是終生伴侶的同時,他們各自都有別的戀情。二人互相影響和成就,最終都成為了事業的集大成者。
2、理想婚姻模式是什麼?它涵蓋3大要素
我想很多人最關心一個話題,應該是:理想的婚姻模式到底是什麼樣子?
就月野大兔個人而言,我所幻想的理想婚姻模式是:我們倆是因為愛情而結婚,不是因為條件,也不是因為年齡,只是因為相愛。
我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溫馨的小家,一個可愛的孩子,房子不用很大,孩子也不需要多聰明,我們倆之間是平等的,一起做家務,一起養育孩子,一起賺錢,一家人有說有笑,一家三口過著一房三人三餐四季的生活。
看了《李銀河說愛情》後,我才發現,以往我對「理想婚姻」的認知還是相對淺薄的和狹窄的。
李銀河老師將理想的婚姻模式分為兩個層次:
李銀河老師定義「理想的婚姻」,它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相對低層次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兩個人要能夠「吃到一塊兒,睡到一塊兒,玩到一塊兒」。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幸福,能達到這個層次,就已經很不易。生活就是這樣,簡簡單單也會有著平淡尋常的幸福,不需要特別地玩浪漫,畢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李銀河老師所說的第二個高層次的理想婚姻,它涵蓋了三個要素:
第一,男女雙方應該有各自獨立的事業。
譬如錢鍾書和楊絳,他們一個研究學問,一個研究翻譯,兩個人都有各自獨立的事業,且互相尊重。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他們倆具備獨立的人格,誰都不依附於誰。
李銀河老師還提出,我們應該徹底拋棄「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安排。其實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應該有自己的事做。如果女性本身是一個獨立人格的人,倘若你讓她成為一個家庭主婦就是一種折磨。
男女雙方都應該有其各自的事業,這樣人格獨立,生活上也能找到自我的人生價值。拿我身邊的一對幸福夫妻來說,男方從事財務方面的工作,女方從事行政方面的工作,他們倆一起打拚賺錢,一起買房買車,一起養育兒女,現在他們感情越來越牢靠,家庭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第二,夫妻倆都應該有獨立的經濟來源。
尤其是女性,倘若女性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就不會懼怕你們之間的感情變質。我的一個朋友,她結婚後就一直在家裡做闊太太,她本來以為理想的婚姻模式就是「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但是當老公變心時,她才終於意識到一個女人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我想答案應該是:生活的意義不僅是家庭幸福美滿,還有你我各自的自我價值的實現。
第三,在理想的婚姻中,夫妻的人格應當是平等的。
李銀河老師說:」真正理想的婚姻,不應該是誰服從誰?以男人為主或以女人為主,而是你們倆相對平等且互相尊重,有什麼事兩個人都好商量,互相理解和尊重。那種誰服從誰,人格上不平等,怎麼能是理想的婚姻呢?
所以,女性在選擇自己的人生伴侶時,去選擇那些尊重婦女人格的男人,那些願意承擔家務的男人,那些願意為女性在家庭中的巨大付出承擔更多經濟責任的男人,而不是那些讓女人放棄自己的工作和獨立收入專職伺候他的男人。
3、婚姻需要用心經營才能長久好的婚姻是需要經營的,沒有人天生就會。處在婚姻中的兩個人如果肯溝通、肯學習、肯反思、肯改過,那麼最終就能找到良好的相處模式,這樣的婚姻才是健康的婚姻。否則的話,很可能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甚至要賠上一生的幸福。
至於婚後如何經營感情,《李銀河談愛情》這本書里有中提到了5點:
1)學會與伴侶朋友式相處
婚後感情的變化,婚後兩個人感情不僅僅是愛情,更是友情和親情,是三種情感混合的模式。親情就是在所有柴米油鹽的問題上,兩個人能夠互相照顧體貼。
更高層次的就是兩個人建立一種友情式的關系,有一種像朋友的精神交流人生觀,價值觀,對於世界對待各種事情的看法,你們能無話不談,暢所欲言。
李銀河與王小波結婚後各自都非常忙碌,但是有的時候就會跑到旁邊的一個小公園去放風箏,聊一聊自己的心事,或者最近遭遇了什麼事兒,會經常有深層次的交流,用王小波的話講就兩個人做傾心之談。
2)夫妻倆有一套專屬自己的調節矛盾方法
李銀河在處理這種親密關系時,嘗試過一個原則就是矛盾不過夜的原則。就是不管打成什麼樣,一定要在夜裡把話說開,說看以後兩個人各自擔責各自退讓,把矛盾解決好再睡覺到第二天還是好夫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
3)不要跟父母住在一起
這是解決婆媳矛盾的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伊能靜和前夫哈文的離婚真相,就是因為婆媳關系,而避免婆媳關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跟父母住在一起,否則矛盾會不斷激化。
4)注重儀式感
情感中最珍貴的其實是兩個人一起經歷的喜怒哀樂和溫暖的感覺。最終你們的婚姻是不是美滿,可能真的跟外界的條件物質都無關,而是取決於你有沒有足夠的感受力去補充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刻。
5)女性一定要在婚姻里保持自我
在婚姻里,女人很容易迷失自己,因為她們把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在愛的那個人和愛的那個小家上,進而忽略了自己的事業,忘記了自己的夢想。
一個女性在婚後怎麼樣保持自我呢?
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真正興趣,自己真正在心中想達到的境界,然後才能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她還以自己為例說自己比較幸運,在特別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而且為了興趣而工作,自我實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其次,要轉變自己的觀點,不要成為他人的附庸品
在傳統社會,女性是很難找到自我,那個時候的女人更多是把婚姻當做一輩子的事情,「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生活在現代社會,就不能繼續用老一套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你不要指望男人成為你的依靠,更不要指望婚姻能護著你一輩子。
當你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離開男人也能吃上飯,有了獨立的收入,你也就不用看男人的臉色了,才能與男人人格平等。
李銀河老師還指出:在中國,我們並不提倡女性回家做全職太太,更完美的目標應該是女性實現自我,追求自己的價值。
此外,保持自我價值,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得不斷的提升自己。
提升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斷的看書學習,等等,總而言之,不要把你的時間給浪費掉。有的女人結婚後即便不工作,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豐富,去學很多東西,插花、烹飪、畫畫、沙畫,等等,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充實你的生活。
到這里,《李銀河說愛情》這本書關於婚姻的精華內容,月野大兔已經為你解讀完了。最後還想送所有女人一句話,好的婚姻,是優先看見自己 好的婚姻,是把自己穩穩地放在第一位。優先看見自己、優先尊重自己、優先滋養自己。
8. 為什麼說婚姻是否幸福,靠選擇,不靠命運
人海茫茫,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只有一個人會牽著我們的手走過我們的餘生。有人說愛情需要緣分。如果有緣分,千里相見。如果沒有緣分,每天只會遇見陌生人。有人說兩個人前世回首500次,換來今生的停留,所以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就看命運的安排了。有緣的人可以走到一起。這樣的說法太詩意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明白,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人生路上所有的相遇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如果你能在每一個路口准確無誤地選擇更好的一面,幸福之門自然會打開。對於女人來說,一生會和什麼樣的男人一起生活,婚姻是否幸福,也是人生的選擇。
選擇一個人的時候要看這個人在你心裡的位置。只有真正認出他,和他在一起不覺得不安,這個男人才能成為你一生的伴侶。值得依賴的男人有很多種。這篇文章提到了三個。不知道您對文章的觀點還有哪些看法和補充。我想說的是,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一個她愛的人,如果你身邊已經有一個你愛你愛你的人,那麼你一定要珍惜他。日常相處的時候多做一些有利於感情發展的事情,多存點愛給感情的銀行,不要著急。愛過的人,不應該有那麼多的取捨。只有這樣婚姻中的幸福種子才會逐漸發芽發芽,美好的日子才會持續。
9. 人究竟是為什麼要結婚什麼樣的婚姻是比較合理的
曾經有一學生,他特別有好奇心,他問他的老師,「什麼是愛?」
老師說,「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你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去玉米田裡拿回一個最好的玉米回來?」
就我而言,婚姻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的生活可能需要它,但是,在每一個由婚姻帶來的麻煩和煩躁的時候,就想拋棄它。曾經看過一份研究,說,90%的已婚人士都曾有過至少一次的離婚的念頭,但是有40%以上的人是付諸了行動的。比例還是非常大的。
婚姻可能就像你的一日三餐,每天多少要吃點,不管合不合胃口,這個程序你都要來一遍,做飯、吃飯、洗碗,周而復始,有的時候,你不想做飯,也不想吃飯,更加不願意洗碗,你想下館子。
就那麼回事,將就著過吧。
10. 想要嫁得好,選擇很重要,為什麼這么說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女人,在二三十歲時,都不結婚了?
其實不是女人不想結婚,只是好些女人並沒有遇到那麼一個,能夠讓自己心甘情願結婚的人。
女人太明白了,比起結不結婚,更重要的是和誰結婚,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完全看不到幸福的可能,結婚只會拉低她的生活質量,她當然並不願意將就。
而如果有一天,要是遇見了那麼一個,彼此心心相惜,能讓她感受到快樂,並且期待未來的人,她當然會義無反顧,毅然決然地走進婚姻。
歸根究底,並沒有不想結婚的女人,只不過是想要嫁得更好一些而已。而女人想要真的嫁得好,自身的選擇,也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一個女人究竟怎麼樣才算嫁得好,並不是說,嫁給一個多有錢的,而是嫁給一個人品好,有一定經濟基礎,願意好好寵著自己,能讓自己過得舒心的。
想要嫁給那樣的男人,女人就要有自己的原則,要自身足夠優秀,要始終都足夠獨立。
沒有哪個女人,可以靠對男人好,來贏得他的愛情,你自己沒有價值,內心孱弱的時候,你對一個男人再好,那也是並沒有什麼用的。
讓你被愛的,從來不是你對男人有多好,而是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著怎麼樣的風姿。
你自己越有價值,男人才越是不敢輕視你,不把你當一回事,你自己越是好,越是懂得選擇,你才能越是嫁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