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現代的婚姻風俗有哪些

現代的婚姻風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14 10:12:34

1. 現代婚姻有什麼特點

隨意和隨便,合合分分是自然。變數增多,不求常在,只求擁有過。能過則過,不能過離了再說,管他和誰睡過。

2. 新奇的婚姻愛情風俗有哪些

世界上各個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示愛情的風俗習慣。

在歐洲的一些國家裡,男女青年戀愛時,常以手帕作為禮品相互贈送。

剛果青年常常把一隻烤熟的鳥送給愛人,並且說:「這是我親手做出來的。」

馬來西亞沙撈越的伊班人能歌善舞、熱情好客。青年男女總是在迎遠客慶佳節的時候,在由酋長主持的民族舞蹈中用舞姿傾訴愛情,只要兩廂情願就可以成親。

雪茄作為信物

在拉丁美洲蘇利南的東部,有一個名為嘎利比的印第安人部落,約有600多人。他們以捕魚、游獵和種白薯為生,住的是四面敞開的棕櫚棚,睡的是吊床。

青年人的婚姻,必須由父母做主。小夥子如果愛上了姑娘,由父母出面,帶著雪茄拜見女方的父親。雪茄有各種類型,說媒時帶的雪茄越精緻,情義越重。

如果女方父母接受了雪茄,說明同意這門親事。如果不同意,兩家父親會避開婚姻問題而閑聊起天氣或捕魚來。當然女方家不會收下雪茄。

扔石子表達愛情

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男女雙方在挑選對象時,由女方採取主動。如果姑娘往一個小夥子家裡扔石子,就表示他看中了這個小夥子。

此外,還有在過「特斯吉納達」節日時,姑娘偷偷搶小夥子頭上裹著的汗巾或脖子套著的項圈,然後趕緊跑開。如果小夥子在姑娘後面緊追不放,就表示他同意了這門婚事,就可以雙雙來到部族長老處,要求為他們證婚。

相親不能相見

在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埃及,婚喪嫁娶的習俗也十分奇特。按照埃及人的傳統婚姻習俗,婚前男方不能直接去會見女方,只能托自己的母親或姐妹代為相親,回來再向男方轉告。

如果對女方滿意,就把訂婚禮物送到女方家去。

迎親的那天,新娘坐在一輛用華貴的克什米爾毛綢以及玫瑰、薔薇等鮮花裝飾的花車上,由新郎的母親在前面開路,新娘的母親在後壓陣,在一片吹吹打打的鼓樂聲中到達新郎家。

新郎冒冒失失前去迎車,但新娘卻扭扭捏捏不肯下車,經新郎再三懇求才下車。這時,為使來賓們顧不得細看新娘新郎,新人的親戚就將大把大把的小金幣和銀幣撒向眾人。

夜幕降臨時,人們手持花束和彩燈簇擁著新郎向清真寺走去,新郎在那裡做兩次跪拜禮後再回到新房。這時急不可耐的新郎揭去新娘頭上蒙著的面紗,緊坐在新娘的身邊,小兩口親親熱熱地共飲一杯甘甜的泉水,以示永生相愛,白頭偕老。

一杯咖啡定終身

在南斯拉夫中部地區,如果哪一位小夥子看中了一位姑娘,就可以到她家裡去求婚。女方家一般熱情接待。接待小夥子的東西都是用好吃的食物。

小夥子在吃喝的時候,盡情地傾吐對姑娘的愛慕之情,盡情地談論對婚後幸福生活的憧憬。小夥子的傾吐和憧憬無論如何好,並不意味婚事成功。那時他還往往充滿著希望。

當主人家把一杯咖啡端到小夥子面前,讓他品嘗時,成功與否才見分曉。原來,咖啡的味道含著成功與失敗的信息。咖啡如果是甜的,那麼,這門親事就算同意了。如果是苦的,則對不起請你另找別的姑娘吧!

以勇訂婚

烏干達的卡拉莫賈人到了16歲,經部落的長老許可就獲得成人地位,從此便可物色伴侶了。每逢喜慶日子或求神求雨等重大活動時,部落的長老便組織全部落的人出來跳舞。這是青年男女們求愛的最佳時機。

小夥子們在短短的卷發上插著一根色彩艷麗的鴕鳥毛,身披他們親手殺死的最兇猛的野獸,如獅、虎、豹的皮,踩著鼓點,在姑娘們面前歡快地跳呀、唱呀,如數家珍地重復著他們的戰績,如某年某月殺死過幾只豬獸,搶過多少頭牲口等,以顯示自己的勇敢精神。

姑娘一旦被小夥子的赫赫戰功所打動,就會倒向他們的懷里,以示願終身相隨。要是姑娘不露笑容,表情冷漠,這說明小夥子尚欠勇猛。

這時小夥子在一激之下猛地沖出人群,直奔深山去斗猛獸,或隻身闖入其他部落去搶牲口。說不定在當天晚上就背著一隻豹子,或趕著一群牛羊去見姑娘。

姑娘一見到小夥子的戰利品,就會墮入情網從而定下終身。

婚禮中的新舊借藍

新,就是新娘結婚的白色禮服必須是新做的,標志著新娘將開始新的生活;舊,就是新娘頭上的白紗必須是母親用過的,表示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借,就是新娘手裡拿著的白手帕必須是從女朋友那兒借來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誼;藍,則是新娘身上披著的緞帶必須是藍色的,象徵著新娘對愛情的忠誠。

3. 中國婚姻習俗

中國省市較多,每個地方的結婚風俗都不一樣,現在大多數的結婚流程都比較的固定。在古代,結婚要講究的風俗就會多了。
各地結婚風俗之北京:
男方送彩禮—然後女方送嫁妝—出嫁,婚車接新娘—婚禮婚宴—洞房—回門,這是目前大部分地區比較常見的婚禮風俗和流程了,南北方的不同可能在婚宴時間的不同。
各地結婚風俗之重慶
重慶只有4金,沒有彩禮一說,一般男方會給1-2萬給女方,少的幾千,不給也可以的,之後也不需要訂婚,直接就結婚了。另外結婚的新房是雙方出錢買的,如果男方沒有錢,女方多出一點也是無所謂。
重慶土家族結婚風俗:哭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各地結婚風俗之山東
新娘出門不回頭也不能哭,新娘新郎同一側下車,有身孕的不宜參加婚禮,在新娘家吃餃子時,碗內要留下雙數。
各地結婚風俗之上海
新娘出門前吃一碗蓮子、百合煮成的甜粥,寓意出嫁後能過甜蜜無憂生活。女家需要全福女性長輩或女司儀撐起紅傘伴著新娘走,保護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新娘出門前要多帶備一雙全新的綉花鞋,待新娘登上轎子後,便要立即更換新鞋,表示新娘離家嫁作人婦,便不會帶任何屬於女家的東西到夫家,寓意將以後的生活交託於丈夫手上。
各地結婚風俗之廣東
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
男方送聘禮叫「過大禮」,女方也需要「回禮」。其中一些重要的禮品,盡量要親自找來,比如: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
新娘梳妝打扮好之後,母親端上煮熟的—只全白羽毛的雞,俗規雞頭、雞屁股一定要吃掉,取意「好頭好尾」。婚禮上父親為新人送上親手釀的女兒紅

4. 誰知道全國各地都有哪些婚嫁習俗

這個要看你到底要知道那個地方的,因為每個地方的婚嫁習俗都是大不相同的,我說的是中國式的婚嫁。
上海:定親———排定「八字」,准備彩禮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顛轎
納彩———金芽玉塵,早生貴子
迎妝———送「子孫桶」,忌諱送鍾
拜堂———吉時成親;吃暖房———賓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門———三天後回娘家
北京:新郎虛箭射新娘 同房先要吃餃子
按照傳統的方式北京地區人士說親時,要先托媒人往女家問名,將男女生年屬相相合,只要雙方生肖並無相沖,即可合婚。
婚約確定後,男家便要擇吉日,帶備紅柬(婚書)舉行訂婚禮,男家要給女家送上衣物,首飾,洋酒及果餅等禮物,叫 " 過禮 " ,但這只是 " 小定禮 " ,婚期前一個月,得送 " 大定禮 "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鵝,樣樣俱全。
至吉日臨近,男家還要給女家送上 " 催妝 " 禮,計有豬羊肉,乾麵,年糕等。其中 " 肉 " 是要女家割離骨肉,讓女兒出嫁,年糕則是女兒出嫁後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 催妝 " 後,便要立即將嫁妝送往男家,以裝設新房。
新娘到達男家進門前,新郎會手持弓箭,於新娘腳下虛晃三下,藉以驅除邪妖,之後新娘跨過火盆,方可進門。
然後,新郎新娘雙雙拜天地,入新房 " 坐帳 " ,並一起吃 " 子孫餑餑 " (餃子)及長壽面,並飲交杯酒等。
婚後第三天,新姑爺陪伴新媳婦回門,叩拜岳父母。
貴州侗族: 踩腳後跟試情意和火把迎親
「踩腳後跟」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進場另覓對象。
「踩腳後跟」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進場另覓對象。
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來是頗覺熱鬧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門兩旁的紅雙喜字,嫁女之家貼的單喜字,向人們宣告了新婚的喜訊。這紅紙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紅火喜慶氣氛,把人們的歡樂心態都濃縮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紅喜字貼出之前和結婚之日,卻有著繁瑣講究的婚姻禮俗過程。那時天津民間的婚姻俗基本遵循著古代六禮程序。先是媒人說合,然後下聘禮定親,最後擇吉日接。也有少部分人家實行新的文明結婚方式。

那時富裕人家辦婚事,最愛鋪張奢華,追求體面熱鬧。男家下聘禮時,有的女家還請吹鼓手吹起嗩吶接,亮禮給親友看,吃一頓喜面。下聘之後,如果男家禮聘重,女家也要准備很重的嫁妝。嫁妝多得有48台。最少的嫁妝也必有一個喜桶一對燈台。臨到嫁娶之前3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嗩吶亮嫁妝。男家也要在院子里吹起嗩吶亮轎。晚上要讓童男童女圍著花轎邊轉邊唱喜歌,叫童子轉轎,引來觀者滿巷。

迎親結婚之日當然是最熱鬧的時候。男家的花轎在旗羅傘扇儀仗和吹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門口打催妝。頭蒙紅蓋頭、上下里外一身紅的新娘坐進花轎,懷抱一隻裝著棗、栗子的大瓶子,被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迎到男家。花轎後面跟著的送親人中還有一個夾著涼席、抱著公雞的童男和一個抱著大瓶的童女,據說抱雞意在拍雞使鳴以避邪,涼放到新房窗檯表喜泰吉祥。兩只瓶寓雙雙平安之意。黃昏時,花轎停男家門口,男家大門關閉,以為避邪氣,新娘喊媽媽開門,實際也是改口稱媽的儀式,這時門才開。一對新人拜堂行禮之後,各抱包著貼金紅紙的金磚一塊,並肩坐帳,交換金磚,放進斗里。然後新郎用秤桿挑開新娘的蓋頭,一對新人正式見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鬧洞房、分大小等細節。在親、拜堂等儀過程中,司儀、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全可人在每個儀式細節中念這祝福的喜歌。

婚禮後的第四天,還有四回禮儀。新娘帶新郎回娘家。舊時四回時,新娘要帶回貞節紅(處女紅)布,當眾交給親娘擺到祖宗供桌前,這是特殊的習俗。

解放前,天津由於受九國租界地外來的習俗的影響,已有一部分人家採用新的文明結婚方式。介紹人把男女青年及雙方父母帶到戲院看戲,雙方借機對面相親。然後按舊例下聘禮訂婚。迎親不用花轎用轎車。新娘不是舊式打扮,而是頭戴白紗,身穿拖地白群,由童男童女拖紗,在教堂或禮堂舉行結婚典禮。

解放以後,天津婚俗就大大簡化了。不查八字,不做花轎,不吹吹打打,中叩拜天地,不驗貞節紅。男經人介紹在公園或電影院見面,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戀愛了解,男方給女方某種禮物訂親。雙方商定備住房、傢具、衣物,辦好結婚登記手續,選個雙日,貼出喜字,就迎親結婚。近幾年來,天津的婚禮習俗仍然是簡化的趨勢,男女雙方量力而行。
雲南彝族--奇俗婚宴跳跳菜

雲南大山裡的彝族,有一種被稱為"跳跳菜"的婚宴. 這種喜宴上菜的過程彷彿是高難度的雜技和舞蹈。為首的大師傅率眾師兄弟,雙手拱揖,面對賓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嗩吶的諸樂師,向他們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
然後是鮮明、嘹亮的嗩吶齊鳴,大師傅們次第從廚房魚貫而出,臂搭肩頂,頭頂置案,表演著啞劇,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後,一張一合,互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進入宴席。動作要輕松、優美、流暢、連貫,落菜時先放哪碗,後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時,大家緊張,興奮的心弦剛一鬆弛,後邊又接上來第二對、第三對……。 險哪!多達一二十個盛滿了菜餚的碗,放在一雙手臂上還兼跳著舞步,弄著怪相,別小看托盤,分量可不輕,非一個壯漢絕托不起來,稍有不慎,扣地一盤,那可要在眾人面前丟臉,這真是頂尖民間大師級的表演賽。 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頂一碗菜,叫"空手疊塔跳",上菜時,雙手兩肘要有各種動作,前伸,側展,左拐右扭,雙腳踢踏節拍,在樂曲中跳著舞上場,此時,宴樂達到高潮,兩位搭檔忽前,忽後,忽左,忽右保駕護航,觀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著看,但卻沒有一滴油汁濺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銜兩柄銅勺,內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齊用,絕不亞於雜技分毫。 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韻。
僳僳族有趣的婚禮

婚禮,在不同的民族中,各有特色。雲南騰沖僳僳族的婚禮分 「送親」、「婚禮」兩部分舉行。

送親

隨著數支火葯銅炮槍齊鳴,新娘由自己的姐妹兄弟、叔伯嬸娘等直系親屬二十四人組成的「高親」隊伍陪伴著,在一位穿著打扮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女朋友伴隨下,向男家出發。一路上,人馬浩浩盪盪,銅炮槍遇水鳴幾次,過橋放幾槍,充滿熱鬧的氣氛。將到新郎家,迎新的第一批人馬,送上水酒,大家喝上幾口又繼續進發。隨後第二批迎親隊伍又到來,送來了晌午飲食,「高親」隊伍吃喝之後,又風塵撲撲,趕到新郎家。

婚禮

隨著陣陣鞭炮聲,熱鬧非凡的婚禮正式開始。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總管」的指揮下,雙雙向祖宗行禮,然後共同吃兩碗飯、兩碗肉、兩碗酒,再與親屬:「高親」共進晚宴。宴席以吃肉(「高親」 特別受優待,一人一斤)喝酒為主。凡是參加婚禮的客人,要喝三碗酒。酒足飯飽後,婚禮便進入高潮。除新朗新娘外,在「梆梆頭」的領唱下,參加婚禮的男女老幼,或者在堂屋裡圍繞著火塘,手拉著手,載歌載舞,跳起「梆梆舞」。

「梆梆舞」主要由「梆梆頭」領唱(梆梆頭一般五、六個。少者二、三,多者十幾個,由長者或本寨有聲望、懂舞的人充當)。領唱者一般只唱兩句,每句七個字,男女老少合唱。群舞者重復「梆梆頭」 領唱的詞。結尾句,群舞者可唱高八度。歌詞內容大都是新郎、新娘成長的過程以及他們的優點和一些慶喜的詞句。

對客人的招待,根據主人的財力而定,有一天招待三餐酒飯的,也有招待四次的。第二天晚上繼續跳「梆梆舞」。第三天親朋吃了早飯,紛紛告辭。到此,歡樂的婚禮才告結束。
青島婚禮習俗

青島的舊風俗禮儀很多,隨著社會的進步,一些繁瑣的風俗禮儀也已被革去,下面是筆者對目前的青島婚俗的略記,共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新娘出門不得回頭招手

新娘出門不要哭泣,一方面會不吉利,另一方面是破壞新娘妝面,

下車時,新郎和新娘要從車的同一側下,不要分開下,否則不吉利

有身孕這不宜參加婚禮

在新娘家吃水餃時,碗內要留雙數。

青島地區的婚姻風俗?與山東省其他地區大體相同。男子結婚稱「將媳婦」,女子結婚稱「出門子」。結婚禮儀除特殊情況外,要經過說媒、相親、訂婚、送日子、娶親等多道手續。
說媒
也叫保媒」,由媒人為男女兩家介紹,締結婚姻關系。媒人可以是親友、熟人,也可以是專門的媒婆,他們按照門當戶對、年齡般配、家境相當等基本條件,往返男女雙方家中說合,一般是對男方要求條件要高一些。若雙方有意,則由男方向大家提親。向女家提親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榮耀,即所謂「一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親,則會被譏諷為「閨女嫁不出門了」。舊時,若雙方滿意,兩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各寫在上面,字數還必須是雙數。請算命先生「合婚」,推算雙方屬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還是「相剋」,如不相剋,才可商議結親的事。
相親
舊時,新婚夫妻在侗房揭蓋頭時方能見面。為了防止受媒人欺瞞,女方父母只能暗地裡打聽,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齡與媒人說的是否相符,同時還要打聽男方的為人和家庭境況。如今相親己成為公開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溫州婚禮習俗

討歡彩

結婚求吉利,討好兆,稱紅喜事,庚貼用紅紙,禮品中必有紅喜蛋,蛋呈圓形,諧為「狀元」,並與紅棗(早)、花生(生)、桂(貴) 、蓮子(子);合成「早生貴子狀元郎」彩話。婚後,將此蛋果連同喜糖分送親鄰。嫁妝、重盛、門窗均貼上紅雙喜或吉祥圖案剪紙。

請庚幟

舊時,媒婆奔走於男女網家之間說合,並代男方往公家請庚帖(生辰八字)。男家將庚帖置於灶神香爐前,三日後卜吉合婚。七日內家中平安無事,由媒人將男庚貼送至女家,亦經卜吉,合則議聘,不會將庚帖退回。

定親

舊時定親分「小定」和「大定」。定親前議定聘金,聘金多寡決定嫁妝豐薄。「小定」聘物多為金戒指一對,及糕餅、魚肉等禮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隻,以「碗」諧「穩」,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紅棗、花生等、「大定」為正式定親,主要送聘金和龍鳳婚書、女方收起男婚書,另一份填寫後裝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
大定」與「送日」常並合進行。即男方同時將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設宴待客。擇吉辰在中堂為新娘絞去面毛,謂「開額」,母親為女兒加笄,謂「上頭」、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妝。而後迎親隊伍啟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別、內容通常為:留戀父母,勸勉女兒或訴說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傳。

花轎至男家,由儐相念贊,按贊詩內容舉行拜堂儀式。新娘由兩個「利市人」用貼有紅雙喜的新米篩遮護,跨過火盆至中堂,與新郎同拜天地,眾撒以紅綠米,紅花生。禮成,入洞房,吃「和同飯」,飲「交杯酒」。畢,中堂開筵、第一桌左上首,謂之「頭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鬧調房

諺雲「七日洞房無大小」,結婚之日鬧房尤烈。親友至,新娘敬煙奉茶。客人瓷意調弄新娘,出難題,索禮物,常發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歡悅情事。建國後,鬧洞房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軌言行,陪人或長輩出面調解。近年此俗已趨淡化。

部分地區有唱歌祝賀習俗,如「三字豎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緣;夫妻雙雙成好合福祿壽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儀式,婚後三日舉行。中堂設筵,上為朝天主位,下為關封位,旁設女賓席。吹班樂作,新娘立主位,婆立關封位,女賓人座、樂曲聲中,婆媳互換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賓客行見面禮。

文明結婚

「五四」運動後,部分人結婚儀式仿效西萬國家,請地萬名流為證婚人,主持婚禮,雙方家長稱主婚人。婚禮開始,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穿白色禮服,在樂聲中並肩 進場。證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書上蓋章,婚者互換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繼而證婚人、主婚人與新致詞。

解放後,婚札更簡朴。幹部結婚只擺茶點。70年代,婚俗趨繁。訂婚時男方要送金飾,女方回贈衣、鞋。雙方分喜糖給親友。結婚時,女方多數帶縫紉機、自行車等「四大件」。至80年代,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攀比之風嚴重,聘禮高者,金飾達500克、聘金萬元以上,女方回以高檔西服、摩托車等;結婚時,女方還帶彩電、電冰
箱、立體雙頻道收錄機等「新五大件」。
閩台婚俗-茶禮

在我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系,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台灣。

閩台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同房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在舊社會,男方隨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親、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字閨中的女兒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後,依輩份次序分送到男方親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台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請吃「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後,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此禮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於茶杯為回禮。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跪獻長輩,這就是閩南、台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並寄上。
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徵。據郎英的《七修類稿》和陳躍文的《天中記》載:「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舊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總之,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

5. 中國婚姻有哪些習俗

鬧 新 房

鬧新房,亦稱看新婦、戲新婦等,是傳統婚俗中的組成部分。顧名思義,鬧新房的重點在於戲弄新娘;但也有稱弄新婿的,是把對象轉移到新郎身上。四川部分地區的鬧新房習俗更奇特,是撇開新郎新娘,專尋做公公婆婆的開心。而各少數民族的鬧新房習俗,益呈姿彩多異。同樣,有關這一習俗的起源問題,也有多種答案。

明代學者楊慎曾提出鬧新房源於晉代,依據見晉人葛洪《抱朴子·疾謬篇》:「俗有戲新婦之法,於稠眾之中,親屬之前,問以醜言,責以謾對。甚為鄙黷,不可忍論。」但是近世學者楊樹達先生則提出,鬧新房之俗漢代已有,依據之一便是《群書治要》引漢末仲長統《昌言》記載:「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趣之情慾,宣淫佚於廣眾之中,顯陰私於親族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山東莒縣沈劉庄漢墓中,曾有一幅被原考古報告稱之為「男女親吻圖」的畫像石:

下格刻三人,一男一女居

中對立,二人引臂相互擁抱,

作親吻狀。女子身後立一侍

女,舉手推親吻女子的頭部。

人物的上端似為帷帳,用以表

示室內之事。

劉玉新先生經實地觀摩後判斷,這幅「親吻圖」應是「鬧洞房圖」,是彌足珍貴的反映漢代婚姻習俗的實物資料。其實,《意林》輯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里,還提供過漢時鬧新房鬧出人命來的一個案例:汝南人杜士家娶新娘,賓客們喝完喜酒後戲鬧取樂。張妙把杜士捆綁起來,捶打二十下,又將其倒懸,以至死亡。地方官受理杜家告狀,認為此乃樂極生悲,非故意殺人,故未判張妙死罪。原文沒有點明是杜士娶媳婦,還是替兒子娶媳婦。倘若其身分是公公,則四川鬧新房之俗,可謂古已有之了。

清人龔煒認為鬧新房習俗起源於戰國晚期,由河北一帶向其他地區傳播(《巢林筆談續編·嫁娶惡習》)。近年來討究鬧新房話題的學者,多贊同此說。依據出自《漢書·地理志下》等。大意是,燕太子丹廣納賓客,搜羅勇士,以維護燕國的安全。為此,賓客們調戲他的姬妾美人,亦無所謂;太子丹甚至主動獻美以結賓客的歡心。這種看重賓客輕視女眷的行為,對民眾影響頗大,導致一國形成愚悍輕薄的風氣。「賓客相過,以婦侍宿,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所謂鬧新房的原始形態,就是這樣形成的。

王紹璽先生對上述看法提出疑問:燕太子丹的「陰養壯士」是燕王喜二十七年(前228)的事,下距六國被滅,僅七年時間。因燕太子丹的行為而演成一種社會習俗,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是不可能的。同時,王紹璽根據《詩經》、《九歌》及《儀禮》、《禮記》中的有關描述,指出鬧新房的原型,應是曾作為一種新婚禮儀的「看新婦」,如《左傳·庄公二十四年》里,就有庄公娶回哀姜夫人時,讓朝臣和同姓婦女一起看新婦的實例。早先的看新婦,很可能是行禮如儀,文質彬彬,但「看」與「鬧」並沒有嚴格的界限。鬧新房是看新婦的發展,由「禮」變「俗」的時間,至少比燕太子丹的養士早半個世紀以上,而其雛形則形成於春秋時代(《鬧新房小考》,載《國風》第三卷第三期)。

還有一說,把鬧新房習俗的起源時間更往前推。如有的學者指出,它是原始時代掠奪婚的遺跡。「那時一個部落的男子確實是用暴力到外邊從別的部落為自己搶劫妻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8頁)。搶回妻子後,馬上舉行婚禮,女方部落則循跡追蹤而至,企圖搶回,此即「鬧新房」的原初意義,實質上是大打出手。隨著掠奪婚向交換婚、聘娶婚的過渡,「搶婚」、「搶親」逐漸流於形式,這種形式就是偵察、下手、襲擊、追趕、接應等一系列原始婚俗的再演,最後仍免不了「鬧新房」:由女方部落追蹤而至者(其實是前來參加並對婚禮給予認可的客人),對新郎實施種種象徵性的懲罰。所以,早期的鬧新房概以新郎為戲弄對象。如正史上記載,南北朝時入主中原的鮮卑族,就保持著這種傳統:參加婚禮的女方的婦女,用木棍抽打新郎,新郎不得還手。甚至北齊文宣帝高洋娶段韶的妹妹時,段韶之妻元氏也照樣使用「俗弄女婿法」,杖打皇帝。皇帝不便「免俗」,又因此懷恨,事後對段昭說:「我會殺爾婦!」嚇得元氏趕快躲藏起來(見《北史·後妃下·段昭儀》)。至於鮮卑族後來受漢族文化影響,鬧新房的內容由「杖女婿」變為「戲新娘」,這當然有一個進程,而這一進程對漢民族自身而言,不過是在此之前就早早完成而已。

又有人認為:從人類婚俗的發展軌跡看,掠奪婚現象的大量出現,當是在對偶婚制度已趨向穩定之後。在此以前,曾有過一個族外群婚制階段,人類文化學者稱之為「普那路亞家庭」,即幾個兄弟共娶一個妻子,或姊妹幾人擁有一個丈夫。這種婚俗,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有跡可尋。而鬧新房的源頭,就根植於從群婚制向對偶婚制轉折的過程中:平輩的兄弟或姊妹,在新婚之夕,用戲弄新娘或新郎的方式,藉以伸張他(她)們已經失去的權利。縱觀目前某些民族中流行的鬧新房習俗,也確實多由同一家族、同一村寨的平輩男女青年充當「鬧」的主角。這一觀點似乎不但能使「戲新娘」、「弄女婿」的現象得到合理解釋,而且對解開鬧新房起源之謎也具有理論意義。

此外,周作人曾有過鬧房之俗「即初夜權之一變相」的說法,黃華節亦認為,除非拿「初夜權」的觀念來說明,否則鬧房的起源問題便無法解決。黃氏的論證方法是:先就鬧房習俗的本身加以辨析,可歸納出三個共同點:一,鬧房是賓客的權利,無論鬧到什麼地步,主家都得忍受;二,主家以賓客之鬧為榮;三,胡鬧是要達到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在「越鬧越發」、「人不鬧則鬼鬧」之類的俗語中已暗示出來,這也正是解決鬧新房習俗起源問題的關鍵。再看「初夜權」,是指新婚的初夕,新郎的同族和親友都有接近新婦的權利,以後新婦才歸新郎獨占。它和鬧新房習俗有同樣的特徵:一,行初夜權的種族,承認族員親友在新婚若干日內有接近新婦的權利;二,他們如此行事,並非玩玩而已,而是負有嚴重的使命;三,人們相信如果不讓別人先享受新婦的童身,那麼她以後的唯一佔有者——丈夫——如首先親近她,就會有災殃。這樣一經比較,鬧新房習俗與初夜權是同一個模型鑄造出來的風俗就毫無疑問了。為新郎除邪去煞,是初夜權的根本觀念,也是鬧新房「越鬧越發」、「人不鬧則鬼鬧」的正當意義。但兩者性質雖屬相同,形式畢竟兩樣,所以只能說鬧新房習俗是初夜權的遺俗。從初夜權變為鬧新房習俗的過程大約是這樣,初夜權所從屬的社會制度已成過去,一夫一妻制隨著私產制度一同成立,人們不願意再讓自己的妻子供族人優先佔有,於是把「初夜權」舊制柔和化、游戲化,把實際的「交接」變為形式的戲謔,那便是古人所謂的「戲婦」、今人所謂的「鬧房」。

但是,也有人對中國歷史上是否存在過「初夜權」風俗表示懷疑。對此,黃華節的研究結論是肯定的。他認為,前述《漢書·地理志》中關於燕國「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的描寫,分明就是「初夜權」在中國歷史上最後的陳跡,亦是「鬧新房」的最初的露臉(《鬧新房》,原載《東方雜志》第31卷第21、23號)。

在對鬧新房習俗「追根尋源」的同時,人們還對鬧新房的心理動機和社會功能提出各種解說。有的說是借取鬧嚇退新房中鬼煞的,有的說是通過「虐戀」以滿足性沖動的,有的說是夫妻愛撫行為的強制性預演,以除去新娘對夫妻應行之事的羞恥的……但是,以上這些解釋是否准確,都要等到鬧新房習俗的起源和形成之謎徹底解開後,才能獲得答案。

6. 中國的婚嫁習俗都有哪些

一、交杯酒與結發夫妻

「合巹」這個詞對於現代人而言是陌生的。然而,新郎與新娘的「交杯酒」卻是每一個結過婚或參加過婚禮的人非常熟悉的。「合巹」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內共飲合歡酒。巹是飄之意,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用以飲酒,就叫合巹,合巹始於周代,後代相巹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來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為一,自此已結永好,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禮記》所載:「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宋代以後,合巹之禮演變為新婚夫妻共飲交杯酒。《東京夢華錄·娶婦》記載:新人「用兩盞以彩結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飲訖,擲盞並花冠子干床下,盞一仰一合,谷雲大吉,則眾喜賀,然後掩帳訖。」這個儀式的象徵意義是意味深長的。

用綵綢或彩紙把兩個酒杯聯接起來,男女相互換名,各飲一杯,象徵此後夫妻便連成一體,合體為一。當然很多情況下,「惟新婦羞澀,不肯染指一嘗」。(民國:《解縣志》)

飲過之後把杯子擲千床下,以卜合諧與否,如果酒杯恰好一仰一合,它象徵男俯女仰,美滿交歡,天覆地載,這陰陽合諧之事,顯然是大吉大利的了。民國時期,山西民間結婚,拜天地之後,「導入洞房,婿先進,上床踏四角,新娘繼入,坐床後隅,飲交杯酒,是日『合巹』,合巹之後,尚有謁祖日見勇姑等禮,大抵於結婚之翌日行之」。(民國:《浮山縣志》)

今天,山西農村青年的婚禮上,交杯酒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形式比古代要簡單的多。男女各自倒酒之後兩臂相勾,雙目對視,在一片溫情和歡樂的笑聲中一飲而盡,或者是在洞房或是在舉行婚禮的大廳、飯店、酒樓。按民俗傳統,交杯酒是在洞房內舉行的,所以都把合巹與入洞房連在一起,但不管此俗的表現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與心態都是一致的,結永好、不分離的暗示對於新婚夫妻今後長期的婚姻生活都會產生影響。

當人們置身於偏僻山村的婚禮中,不管平常人們的生活多麼艱辛,但通過交杯酒所洋溢出的歡笑,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愛情的堅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照婚禮習俗,在交杯酒過後,常常還要舉行結發之禮。結發在古代稱合髻,取新婚男女之發而結之,新婚夫妻同坐於床,男左女右。不過,此禮只限於新人首次結婚,再婚者不用。人們常說的結發夫妻,也就是指原配夫妻,娶妾與續弦等都不能得到結發的尊稱。

古代婚俗中,結發含有非常莊重的意義,後來這一習俗逐漸消失,但結發這一名詞卻保留下來了。結發夫妻受到人們的尊重,結發向征著夫妻永不分離的美好含義,如同交杯酒一樣,在農村仍然得到大多數人的充分肯定和贊許。

在男人們可以娶妾、養姨太太的時代,結發夫妻就顯得尤為突出。以至於不論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新科進士,還是突發橫財的商人地主,在攀援富貴、尋花問柳、續納小妾之時,一般都要對結發夫妻保持一定的尊重。

在中國人的心理和情感上,從古至今,漫漫幾千年,尤重結發夫妻。

因為結發意味著「第一次」。在男女授受不親,人們一生中深交的異性寥若星辰的情況下,結發,意味著第一次接受了異性的新鮮,第一次發出會心的微笑,第一次品嘗了愛的幸福,第一次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家庭。所以,無論如何,這個第一次都是彌足珍貴,值得珍惜的。

此外。結發還具有庄嚴、神聖、天意、緣份等等得到社會認可的深層含義,在此基礎上,婚姻的雙方產生了義務和責任感。

7. 中國結婚習俗有哪些

中國傳統婚禮習俗包括:三書六禮、安床、鬧洞房、嫁妝、上頭、撐紅傘。

三書六禮:三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中祥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 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六禮是指由求親到說媒到迎娶完婚的所有手續。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六個步驟。

安床:即在婚禮前幾天,選一個良辰吉日,在新人的新床上鋪好被褥床單,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而做這些事的人必須是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家庭和睦的好命人,因為這樣可以給新人帶來好運。

鬧洞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而且還認為鬧洞房可以驅邪避訊,婚後能夠如意吉祥。

嫁妝:嫁妝一般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的多少代表著女方家庭的地位和財富,一般除了衣服飾品,還有一些象徵衣衣比較好的東西,比如剪刀象徵蝴蝶雙飛,花瓶象徵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這些都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而定。

上頭:婚前擇良辰吉日,男女雙方在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撐紅傘:迎親當天,新娘站在露天處,由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8. 關於婚嫁的習俗有哪些

第一步:聘禮
男女雙方家長說媒、相親、訂婚後男方往女家送彩禮,表明聘定女方為妻。聘禮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下聘禮要送女方茶葉、點心盒、酒、女方衣服錢)
第二步:陪嫁
女方在收到男方送來的聘禮後,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將娘家陪送的嫁妝送往男家。有的人家陪嫁有相應還禮之意,原則上以男方聘禮增一倍還禮。(不過現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備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傢具電器,實用性強)
第三步:娶親
吉期一到,喜轎執事上門,娘家忙著打發上轎,夫家忙著迎娶進門,排場大又隆重,禮數也多。現代婚禮雖然沒有古代的那些講究,而且也轎子換成了汽車,也有了專門的司儀和婚慶公司來辦理婚禮,但是整個娶親和婚禮的儀式還是一直被沿用了下來了!
第四步:洞房坐帳
新人拜過天地後,上炕抓蓋頭,夫婦才算正式見了面。拜堂後要「鬧新房」。新婚夫婦進行同吃子孫餑餑啊、喝交杯酒、撒床、上頭等一些儀式。其中貫穿著祝願新人稱心如意,家道興旺發達的主題。(鬧新房、喝交杯酒這些習俗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裡鬧,婚宴的時候鬧得是最熱鬧的了!)
第五步:回門
洞房花燭夜後,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並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
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與父兄親友行回見禮。這就是所謂「回門」,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趕著馬車來接新婦,新婦臨行前,向公婆叩頭,然後與新郎坐馬車到娘家會親。到娘家後,新婚夫婦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親牌位行禮,然後給女方父母及長輩們行叩首禮。見完禮後,便擺開宴席,請新婚夫婦喝酒。飯後,新郎獨自回家,新娘則要到晚上才能回來。(雖然現在這年代已經很少有媒人拉紅線,也沒有太多繁雜的講究,但是精簡了的傳統還是被流傳了下來。)

9. 婚姻習俗有哪些民俗表現形式

雖然現代社會中西式婚禮非常流行,不過傳統的中式婚禮依然受到很多個性新人的喜愛,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中,有著很多吉祥寓意的傳統習俗,准備中式傳統婚禮的新人必須得了解一下。

中式婚禮習俗一:射轎簾
當新娘的花轎落下後,新郎要持弓箭向天、地與新娘空射三箭,象徵逢凶化吉,能驅除新娘身上的邪氣,同時也是給新娘一個下馬威,讓她要守婦道。

中式婚禮習俗二:跨火盆
新郎新娘一起跨火盆,取避邪之意,寓意以後生活紅紅火火,另外相傳是為阻礙「跟尾鬼」的跟蹤。

中式婚禮習俗三:挑蓋頭
這是在洞房中最要緊的事之一,新郎用秤桿挑下新娘蓋頭,揭下後新郎用手撫摸新娘頭發,取稱心如意,白頭偕老之意。

中式婚禮習俗四:踩瓦片
歲歲平安,踩瓦片代表過去如瓦片般要重新開始,另外古人重視男孩,踩瓦片就是希望新娘不要「弄瓦」,希望生男孩。

中式婚禮習俗五:交杯酒
新人以紅線連著的兩個酒杯喝交杯酒,象徵夫妻從此之後就是一體,婚後相親相愛,和諧美滿,同甘共苦

10. 中國現代婚嫁習俗有哪些 結婚三書六禮介紹

三書 聘書 訂親之書,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 禮書 過禮之書,即禮物清單,詳盡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 迎親書 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迎親)時用 六禮 納采 古時相中哪個女孩,請媒人作媒,現代叫提親 問名 男方托媒人探問女方之閨名和生辰八字,現代叫夾八字 納吉 八字通過後,托媒人送點薄禮,現代叫過文定 納征 正式送上聘禮,就是過大禮 請期 一看就知道啦,就是擇日成親嘍 迎親 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閱讀全文

與現代的婚姻風俗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乙丑戊子己丑壬申婚姻怎麼樣 瀏覽:556
中秋節有關故事有哪些 瀏覽:276
哪些故事雜志容易投稿 瀏覽:105
怎麼理解修煉愛情 瀏覽:456
我們的跨國愛情如何繼續 瀏覽:428
是幸福如你溫柔過境是什麼歌 瀏覽:845
怎麼能查出心臟的健康狀況 瀏覽:977
遇見愛情要怎麼樣 瀏覽:235
經濟學類本科想就業要考什麼證 瀏覽:330
女屬狗和男虎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383
山西初級經濟師報考條件有哪些 瀏覽:959
瑞金市幸福幼兒園在哪裡 瀏覽:859
怎麼搞一番事業 瀏覽:206
湖南網路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17
愛情公寓演過什麼新的電視劇 瀏覽:317
動漫里有哪些顏值變化大的美女 瀏覽:823
大連龍港經濟開發區有多少人口 瀏覽:246
健康被子哪個牌子好 瀏覽:68
婚姻不穩有什麼方法 瀏覽:736
經濟增長率怎麼這么高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