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蘭州市裡的定親習俗
訂婚: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雙方不見面,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於男方合婚,提單瓶酒去女方家說親。女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不同意,不開瓶口將酒退回。有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一頓長面,否則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聯姻,就選吉日訂婚。訂婚時媒人領求婚者,帶上成雙的衣服或布料、點心、連瓶酒(兩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招待,喝完連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如今,逐漸演變為由介紹人「引線搭橋」,男女雙方見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後,預定日期舉行訂婚儀式。俗稱「提提合」或「下定禮」。下彩:訂婚後,男方逢年過節或平時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帶一份薄禮。在結婚前一年或幾個月要下彩禮,俗叫「下酒」。男方備好衣物、禮錢、酒肉等,請介紹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設席款待,規模要比訂婚時豐盛。彩禮錢根據雙方家境而定。50年代一般為80-240元之間,70年代在400-1000元之間,如今上升到5000-8000元之間,城市高於農村,水川地方高於山區。結婚:男女兩家根據雙方生辰八字擇日舉行婚禮。男家俗叫「娶媳婦」,女家俗稱「嫁丫頭」,出嫁日稱「催妝」。女方家親友恭喜俗稱「添箱」,多送首飾、衣物、器皿、錢等。女方家設宴招待比較簡單,擇選至親若幹人隨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稱「西客爺」。給姑娘陪嫁妝,具家境而異,一般是一對箱子、氈被、衣服及鞋襪、梳妝用具等。80年代以後,陪嫁彩電、洗衣機、組合櫃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對碗,叫「衣飯碗」,意為去婆家後衣祿不斷,女方還要給婆家公、婆、至親長輩及兄嫂各帶一件見面禮物,多為枕頂、鞋襪之類的東西,在婚禮上認親見面時贈送,俗叫「抬禮」。男方家結婚之日至少要備轎兩輛,按所選吉時迎娶媳婦。到女家要帶上「報恩索」,即給女方父母送的禮物、布料,還要帶上花饃饃、肉方子(4根豬肋條肉)及酒等。今民樂、大有、連城、通遠等地區(即原連城魯土司衙門轄地)在娶親時,女方家則要求男方帶一隻母山羊羔,以獻給家神。這其中,另有一傳說:傳說此地家神為「旮旯神」,姑娘出嫁如不獻羊羔,旮旯神就不高興,會破壞婚事的順利進行。此外,娶親去的人數要單,其中要有婦女一人,謂之「娶親奶奶」,此人要選合屬相的,父母、丈夫、兒女都齊全的,俗稱「全煥人兒」。娶親用轎忌用騾子,姑娘離開娘家時要哭,哭的越凶越好,否則會被人恥笑。出娘家門前,要手拿一把筷子,轉身拋在地上,表示不帶走娘家的錢財,同時,女方家的人要偷偷的把轎上的東西藏起,臨走時讓女婿出錢贖回。新娘上下轎要有合屬相的親人抱,最好是舅舅,俗叫「抱轎」。娶進門時放炮、打鑼,用和著鹽、五穀雜糧的彩色紙花打身,以示驅邪,這時不合屬相的人要暫時迴避。在新房炕上要有合屬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壓床」新房窗戶要用紅紙糊,在新娘進房時由新娘拆破窗紙。炕頭、被中藏放有核桃、紅棗,象徵團圓、早生貴子之意。 在舉行婚禮時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禮(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後夫婦互拜,最後拜來賓,這時主持人要說一些生財納福、尊老愛幼、早生貴子之類的吉利話,爾後,新婚夫婦給父母及至親長輩敬酒、磕頭、饋贈禮品,這叫「抬禮認親」,有的女方陪嫁的東西這時讓小姑開箱展示與眾,叫「擺針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攀比之風)。女方給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襪、腰帶,在婚禮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輩呈上讓新娘試穿,這時新郎的同輩人用腰帶將新郎束住緊勒,讓他掏錢給呈盤的人,這叫「掏腰包」,然後,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裡帶來的長面親自下到鍋里,給新娘、新郎每人盛上兩碗,讓他們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長,白頭到老。 婚禮結束,眾人把門,新婚夫婦搶先進入洞房,認為誰先進入洞房,將來誰就當家。晚上鬧新房,俗稱「鬧床」。鬧新房甚為隨便、開放,而且無論長幼,有「三天的新媳婦沒大小」之說。新婚後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來吃「三日酒」。來時帶著護襟、護袖等物,讓新娘帶著下廚房擀一頓「示手長面」,謂之「試刀面」,以鑒定、考核新娘「茶飯」技術的優劣和是否麻利干練。這一天,新娘由「全煥人」領到麥場上給石磙磕頭上香,叫「回對爺」,這些結束後,從此就可以出門了。第一次回娘家時要趁早出門,忌諱叫路人看見,並且在娘家住的時間不能超過在婆家待的時間。婚後月內,男方還要攜帶酒禮答謝媒人。到這時,一個完整的婚禮才算結束.
Ⅱ 蘭州的訂婚習俗~
是要給女方從襪子到鞋子衣服褲子都要買.價錢不一定要多高的,在就是訂婚的時候要女方家要壓酒瓶子.男方給女方家的弟弟或者小孩子 雙數的錢可以是600.或者800.蘭州的訂婚習俗對女方有利,對男方來說非常麻煩,
Ⅲ 蘭州的地方風俗有哪些
1、訂婚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歡方不見面,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於男方合婚,提單瓶酒去女家說親。女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如果不同意,不開瓶口並將酒瓶退回。
每年農歷 " 二月二龍抬頭 " 要專門理發,四月初八到五泉山遊玩,端陽節吃粽子綠豆糕,八月十五隆重慶賀中秋佳節等等,金城上下充滿了歡快喜悅的氣氛。
Ⅳ 在蘭州結婚的習俗是什麼啊!詳細一點
蘭州的婚禮習俗具有濃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包括訂婚、下彩、結婚等內容。 訂婚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雙方不見面,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二人八字相合,則提單瓶酒去女方家說親。女方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不同意,不開瓶口將酒退回。有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一頓長面,否則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聯姻,就選吉日訂婚。訂婚時媒人領求婚者,帶上成雙的衣服或布料、點心、連瓶酒(即兩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招待,喝完連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如今,逐漸演變為由介紹人「引線搭橋」,男女雙方見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後,預定日期舉行訂婚儀式。俗稱「提提合」或「下定禮」。 下彩 訂婚後,男方逢年過節或平時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帶一份薄禮。在結婚前一年或幾個月要下彩禮,俗稱「下彩」。男方備好衣物、禮錢、酒肉等,請介紹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設席款待,規模要比訂婚時豐盛。彩禮錢根據雙方家境而定。一般城市高於農村,平川地方高於山區。 結婚 男女兩家根據雙方生辰八字擇日舉行婚禮。姑娘出嫁的日子稱為「催妝」,女方家親友賀喜稱"添箱",多送首飾、衣物、器皿、錢等。女方家設宴招待比較簡單,擇選至親若幹人隨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稱「西客爺」。給姑娘陪嫁妝,通常根據家境而異,一般是一對箱子、氈被、衣服及鞋襪、梳妝用具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對碗,叫「衣飯碗」,意為去婆家後衣祿不斷。女方還要給婆家公、婆、至親長輩及兄嫂各帶一件見面禮物,多為枕頂、鞋襪之類的東西,在婚禮上認親見面時贈送,俗叫「抬禮」。男方家結婚之日至少要備轎兩乘,按所選吉時迎娶媳婦。到女家要帶上「報恩索」,即給女方父母送的禮物、布料,還要帶上花饃饃、肉方子(4根豬肋條肉)及酒等。今民樂、大有、連城、通遠等地區在娶親時,女方家則要求男方帶一隻母山羊羔,以獻給家神。這其中,另有一傳說:傳說此地家神為「旮旯神」,姑娘出嫁如不獻羊羔,旮旯神就不高興,會破壞婚事的順利進行。此外,娶親去的人數要單,其中要有婦女一人,謂之「娶親奶奶」,此人要選屬相相合的,父母、丈夫、兒女都齊全的,俗稱「全煥人兒」。娶親用轎忌用騾子,姑娘離開娘家時要哭,哭得越凶越好,否則會被人恥笑。出娘家門前,要手拿一把筷子,轉身拋在地上,表示不帶走娘家的錢財,同時,女方家的人要偷偷地把轎上的東西藏起,臨走時讓女婿出錢贖回。新娘上下轎要有合屬相的親人抱,最好是舅舅,俗叫「抱轎」。娶進門時放炮、打鑼,用和著鹽、五穀雜糧的彩色紙花打身,以示驅邪,這時不合屬相的人要暫時迴避。在新房炕上要有合屬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壓床」。新房窗戶要用紅紙糊起來,在新娘進房時由新娘拆破窗紙。炕頭、被中藏放有核桃、紅棗,象徵團圓、早生貴子之意。在舉行婚禮時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禮(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後夫婦互拜,最後拜來賓,這時主持人要說一些生財納福、尊老愛幼、早生貴子之類的吉利話。爾後,新婚夫婦給父母及至親長輩敬酒、磕頭、饋贈禮品,這叫「抬禮認親」。有的女方陪嫁的東西這時讓小姑開箱展示與眾,叫「擺針織」。女方給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襪、腰帶,在婚禮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輩呈上讓新郎試穿,這時新郎的同輩人用腰帶將新郎束住緊勒,讓他掏錢給呈盤的人,這叫「掏腰包」,然後,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裡帶來的長面親自下到鍋里,給新娘、新郎每人盛上兩碗,讓他們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長,白頭到老。 婚禮結束,眾人把門,新婚夫婦搶先進入洞房,認為誰先進入洞房,將來誰就當家。晚上鬧新房,俗稱「鬧床」。鬧新房甚為隨便、開放,而且無論長幼,有「三天的新媳婦沒大小」之說。新婚後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來吃「三日酒」,來時帶著護襟、護袖等物,讓新娘帶著下廚房擀一頓長面,謂之「試刀面」,以鑒定、考核新娘茶飯技術的優劣和是否麻利干練。這一天,新娘由「全煥人」領到麥場上給石磙磕頭上香,叫「回對爺」。這些結束後,從此就可以出門了。第一次回娘家時要趁早出門,忌諱叫路人看見,並且在娘家住的時間不能超過在婆家待的時間。婚後月內,男方還要攜帶酒禮答謝媒人。到這時,一個完整的婚禮才算結束。
Ⅳ 甘肅蘭州那邊的風俗是怎樣的外地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需要什麼。第
這位知友,甘肅蘭州那邊的婚嫁習俗,外地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必須攜帶四樣厚禮,多多益善,表示自己對女方及家人的敬意。第一次見面不必給錢,以後會有機會的。
Ⅵ 誰知道蘭州的訂婚習俗
隨著地域的變遷,民族的不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式,這里,就向您介紹具有濃郁西北地方特色的蘭州婚禮習俗。蘭州的婚俗包括訂婚、下彩、結婚等內容。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雙方不見面,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於男方合婚,提單瓶酒去女方家說親。女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不同意,不開瓶口將酒退回。有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一頓長面,否則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聯姻,就選吉日訂婚。訂婚時媒人領求婚者,帶上成雙的衣服或布料、點心、連瓶酒(兩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招待,喝完連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如今,逐漸演變為由介紹人「引線搭橋」,男女雙方見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後,預定日期舉行訂婚儀式。俗稱「提提合」或「下定禮」。
訂婚後,男方逢年過節或平時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帶一份薄禮。在結婚前一年或幾個月要下彩禮,俗叫「下酒」。男方備好衣物、禮錢、酒肉等,請介紹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設席款待,規模要比訂婚時豐盛。彩禮錢根據雙方家境而定。一般城市高於農村,水川地方高於山區。
Ⅶ 甘肅訂婚有什麼講究
1、下彩:訂婚後,男方備好衣物彩禮喜酒兩瓶禮酥糕點糖果紅棗核桃染紅的熟雞蛋鮮肉雙條等十多樣禮物,用紅紙條束之,上貼紅雙喜字,置於抬盒內(稱「盒子」)抬送女家。
2、女方應當要退還部分聘禮: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在訂婚當天男方為女方送上相應的聘禮時,女方則應當要將部分的聘禮退回。連同提前准備好的回禮,一起裝入紅木盒中,交給男方親友一並拿上車帶回。訂婚送聘禮是一件大事,對於女方父母來說,自然要禮數周全,不可亂來。
3、不要說再見,更不要踩門檻:在訂婚宴結束之後,女方在迎送客人的時候,不要與賓客們說再見。此時應當要有所重視的地方,就是女方和男方之間,也是不能說再見的,以免發生枝節。而且對於女方來說,在訂婚的時候,進出不要踩到門檻,或者是踢到門檻,容易對自己的婚姻,造成不好的影響。
4、應當要精心准備給男方的物品:通常情況下,在訂婚之前,女方應當要給男方准備相應的物品,主要包括西服、鞋子、襪子及領帶等。
主要的原因在於,訂婚的時候,男方為了表示自己對婚事的真心誠意,往往會購買三金或者五金贈送給女方,讓女方知曉男方的心意。而作為女方來說,就應當要作為回應,需要給男方購買些禮物,主要是對男方的禮金作為回應,以表示感謝。
5、要將喜餅分發給好友:女友應將訂婚喜餅分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以此來作為訂婚喜訊的通知,為日後的結婚婚宴通知做好准備。
Ⅷ 蘭州提親習俗
蘭州婚俗:
隨著地域的變遷,民族的不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式,這里,就向您介紹具有濃郁西北地方特色的蘭州婚禮習俗。蘭州的婚俗包括訂婚、下彩、結婚等內容。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雙方不見面,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於男方合婚,提單瓶酒去女方家說親。女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不同意,不開瓶口將酒退回。有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一頓長面,否則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聯姻,就選吉日訂婚。訂婚時媒人領求婚者,帶上成雙的衣服或布料、點心、連瓶酒(兩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招待,喝完連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如今,逐漸演變為由介紹人「引線搭橋」,男女雙方見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後,預定日期舉行訂婚儀式。俗稱「提提合」或「下定禮」。
訂婚後,男方逢年過節或平時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帶一份薄禮。在結婚前一年或幾個月要下彩禮,俗叫「下酒」。男方備好衣物、禮錢、酒肉等,請介紹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設席款待,規模要比訂婚時豐盛。彩禮錢根據雙方家境而定。一般城市高於農村,水川地方高於山區。
兩家根據雙方生辰八字擇日舉行婚禮。男家俗叫「娶媳婦」。女家俗稱「嫁丫頭」,出嫁日稱「催妝」。女方家親友恭喜俗稱「添箱」,多送首飾、衣物、器皿、錢等。女方家設宴招待比較簡單,擇選至親若幹人隨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稱「西客爺」。給姑娘陪嫁妝,具家境而異,一般是一對箱子、氈被、衣服及鞋襪、梳妝用具等。80年代以後,陪嫁彩電、洗衣機、組合櫃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對碗,叫「衣飯碗」,意為去婆家後衣祿不斷,女方還要給婆家公、婆、至親長輩及兄嫂各帶一件見面禮物,多為枕頂、鞋襪之類的東西,在婚禮上認親見面時贈送,俗叫「抬禮」。男方家結婚之日至少要備轎兩輛,按所選吉時迎娶媳婦。到女家要帶上「報恩索」,即給女方父母送的禮物、布料,還要帶上花饃饃、肉方子(4根豬肋條肉)及酒等。
此外,娶親去的人數要單,其中要有婦女一人,謂之「娶親奶奶」,此人要選合屬相的,父母、丈夫、兒女都齊全的,俗稱「全煥人兒」。娶親用轎忌用騾子,姑娘離開娘家時要哭,哭的越凶越好,否則會被人恥笑。出娘家門前,要手拿一把筷子,轉身拋在地上,表示不帶走娘家的錢財,同時,女方家的人要偷偷的把轎上的東西藏起,臨走時讓女婿出錢贖回。新娘上下轎要有合屬相的親人抱,最好是舅舅,俗叫「抱轎」。
娶進門時放炮、打鑼,用和著鹽、五穀雜糧的彩色紙花打身,以示驅邪,這時不合屬相的人要暫時迴避。在新房炕上要有合屬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壓床」新房窗戶要用紅紙糊,在新娘進房時由新娘拆破窗紙。炕頭、被中藏放有核桃、紅棗,象徵團圓、早生貴子之意。
一般在舉行婚禮時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禮(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後夫婦互拜,最後拜來賓,這時主持人要說一些生財納福、尊老愛幼、早生貴子之類的吉利話,爾後,新婚夫婦給父母及至親長輩敬酒、磕頭、饋贈禮品,這叫「抬禮認親」,有的女方陪嫁的東西這時讓小姑開箱展示與眾,叫「擺針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攀比之風)。
女方給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襪、腰帶,在婚禮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輩呈上讓新娘試穿,這時新郎的同輩人用腰帶將新郎束住緊勒,讓他掏錢給呈盤的人,這叫「掏腰包」,然後,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裡帶來的長面親自下到鍋里,給新娘、新郎每人盛上兩碗,讓他們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長,白頭到老。
婚禮結束,眾人把門,新婚夫婦搶先進入洞房,認為誰先進入洞房,將來誰就當家。晚上鬧新房,俗稱「鬧床」。鬧新房甚為隨便、開放,而且無論長幼,有「三天的新媳婦沒大小」之說。
新婚後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來吃「三日酒」。來時帶著護襟、護袖等物,讓新娘帶著下廚房擀一頓「示手長面」,謂之「試刀面」,以鑒定、考核新娘"茶飯"技術的優劣和是否麻利干練。這一天,新娘由「全煥人」領到麥場上給石磙磕頭上香,叫「回對爺」,這些結束後,從此就可以出門了。
第一次回娘家時要趁早出門,忌諱叫路人看見,並且在娘家住的時間不能超過在婆家待的時間。婚後月內,男方還要攜帶酒禮答謝媒人。到這時,一個完整的婚禮才算結束。
Ⅸ 西北人結婚都有那些風俗(麻煩主要說說蘭州、天水一帶)
小子要結婚了?蘭州的你也問?我先說天水的。新娘新郎在結婚前三天不得見面;
婚禮前一夜,新郎不得在新房裡過夜,而是由未婚少男睡新床,人數不限。謂之壓床.(有些人家還講究屬象);
新婚之日清晨,貼新聯、喜字,所有鏡子及玻璃上都要貼紅喜字,在新娘到來步行的路上,要用紅紙塊遮住所有下水口及窟窿。謂之避邪,也有引路一說;
新娘結婚當天需在貼身處配帶鏡子。如碰到有其他新娘,要互相交換手絹、梳子等物。也是為避邪;
新娘在出門時要哭,謂之孝順;
新娘先接至新房然後才去酒店舉行婚禮,婚禮須在中午十二點前舉行,否則不祥;(以下蘭州和天水就相同了)
新娘父母不參加婚禮(不講究的也可以來,事實上,不講究的話怎麼辦都行)
婚禮第一項:主婚人致辭
二,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
三,司儀主持婚禮(拜天地......)
四,新娘改口叫新郎父母為:爸、媽,新郎父母要給錢,謂之改口錢
五,開筵席,新郎新婚向來客敬酒;
晚上鬧洞房結束後,要請屬象合適的年長女人掃床,床上還要放棗,花生,核桃等物,意為早生貴子;
結婚當天及晚上新房裡的所有垃圾不能倒,要等到婚後第二天才可倒;
新娘在鬧洞房開始至第二天天亮前不許出房門;
新房裡的燈在結婚前夜開始至結婚當晚都不能關,謂之長明燈,意吉祥。蘭州和天水大致相同,我把不同說一下:准備好訂婚時候買的五金(或者三金)還有8斤8兩的豬肋條和墊酒瓶、砸門、找鞋的紅包,四喜(花生、核桃、紅棗、瓜子),接新娘的時候全帶上。其他都沒什麼,你的司儀如果是全程的,他會都幫你搞定,還有不懂的乾脆來宿舍問我算了,打字累。
Ⅹ 蘭州結婚的風俗
蘭州 的婚禮習俗具有濃郁 的西北地方特色,包括訂婚.下彩.結婚等內容.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 男女雙方不見面,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 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二人八字相合,則提單瓶酒去女方家說親. 女方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不同意,不開瓶口將酒退回. 有 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 一頓長面,否則就是 不同意. 一旦同意聯姻,就選吉日訂婚. 訂婚時媒人領求婚者,帶上成雙 的衣服或者布料.點心.連瓶酒(即兩瓶酒捆[在] 一起)去女方家. 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招待,喝完連瓶酒就算定婚. 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 比如今,逐漸演變為由介紹人「引線搭橋」,男女雙方見面,互相解,情投意合後,預定日期舉行訂婚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