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人出軌是正常的嗎,他們的愛情觀是怎麼樣的
中國人都說,法國人很浪漫。在羨慕之外,還包含對法國人婚姻愛情觀進行評判的意思,那就是法國人對待感情不太嚴肅、挺隨便的。因為在中文裡,「浪漫」經常「與不切實際」相對應,兩個字拆開了分別有「浪盪」、「散漫」和「漫不經心」的意思。法國平均30%的離婚率似乎可以成為這個說法的最好佐證。但實際上,對法國人來說,浪漫有完全不同的內涵。法國人心目中的浪漫絕對不是不負責任地隨便戀愛,而是追求超凡脫俗的、堅韌的愛情。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法國人看來就是標準的浪漫愛情!因為他們為了愛情,可以雙雙化為蝴蝶,實現「恨不同時生,但願同時死」的忠貞宣言。當然,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說,法國人眼中的浪漫不是輕浮。浪漫的愛情也是有責任的,不負責任的濫情,不叫浪漫。法國人的浪漫與「性」也沒多少關系,它代表的是一種愛的自由和愛的坦白。法國人認為浪漫的愛情是不拘泥於任何形式的。比方說,在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中,吉卜賽姑娘對年輕軍官如醉如痴的愛和醜陋的敲鍾人對姑娘的忠貞不二的愛,都是典型的浪漫愛情。另外,法國人把「調情」也當作浪漫的重要內容。在法語中有一個詞叫做「draquer」,翻譯成中文是「勾引」的意思,盡量中性化一些,也得翻譯成「調情」。中國人聽到這個詞,肯定會立即聯想到一連串的「同義詞」:不正經、不要臉,甚至卑鄙等等。但實際上,這個詞是法國人,甚至西方人日常談話中經常放在嘴邊的一個褒義詞。它的真正內涵是,對自己欣賞的異性表示贊揚,並不帶有猥褻、輕浮的意味。這個詞,可以是男人對女人說,也可以是女人對男人說。如果對方有善意的舉動或者有值得贊揚的長處,那麼就可以使用這個詞彙。可以說,「調情」是法國人在工作、生活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在法國,一個不懂得「調情」的人,就如同一個不會與人交往的人一樣。因為他連最基本的對別人表示友好和欣賞的技能都沒有!那麼,在這個最最講究禮儀和面子的國度里,這個缺陷簡直就是不可原諒的
『貳』 法國充滿了浪漫文化,法國的婚禮一般包括哪些流程
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願意、渴望到國外舉辦一場浪漫的婚禮,加蜜月旅行等,其中選擇到法國舉辦婚禮的人很多。法國婚禮流程很有特色,充滿法國文化氣息,當然有些方面與中國的結婚內容或者說文化相似。所謂法國婚禮流程,是指在法國舉辦婚禮時應當遵守的婚禮程序、儀式、規則等。法國是一個充滿浪漫文化的國家,其文化也充分滲透到了婚禮文化上。法國婚禮流程通常包括婚禮前的准備工作、婚禮進行時、婚禮要結束時等階段。
在法國婚禮流程上,婚宴結束的晚上,通常親朋好友會鬧一個晚上,像中國鬧洞房一樣,但許多親友能理解新人,不打擾他們。
『叄』 世界各國的婚禮習俗
喜歡看韓劇的人對韓國的婚禮習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幾乎大部分韓劇里,都會涉及到一對新人結婚的橋段,從中我們也詳細了解到了韓國的婚禮習俗,包括新娘臉上兩團「腌蘿卜」,原來是用來抵抗邪靈的。其實,世界各國的婚禮習俗都很有趣,不妨讓我們都來扒一扒,崇尚個性的80後們也許可以從中獲得不少啟發,策劃出最符合自己夢想的婚禮來呢!
俄羅斯婚禮:叫苦不迭
湖南衛視有一期的《天天向上》里,介紹的正是各國的婚禮習俗。最令小記記憶深刻的要數俄羅斯的婚禮習俗了。
據悉,婚宴上會有人大喊「苦啊!苦啊!」每當有人帶頭喊時,在場的所有人便會齊聲附和,這時新人便會站起來,當眾深情地一吻。沒過幾分鍾,又會有人大聲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來,再次用甜蜜的吻來平息親友們的叫「苦」聲……這樣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復十幾次親友們才會罷休。原來,按照俄羅斯人的說法,酒是苦的,不好喝,應該用新人的吻把它變甜。
德國婚禮:瘋狂摔碗
與德國人一直崇尚的理智與冷靜不同,他們的婚禮更多呈現出瘋狂的一面。德國人在婚禮中要舉行Party,新人會遭到戲弄,很類似於中國的「鬧洞房」,其中重頭節目就是興高采烈地將碟子擲碎。到了婚禮舉行之日,應邀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們,每人都帶著幾樣破碗、破碟、破盤、破瓶之類的物品。然後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新婚夫婦除去昔日的煩惱、迎來甜蜜的開端,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夫妻倆能夠始終保持火熱的愛情、終身形影相伴、白頭偕老。
法國婚禮:白色純潔
都說法國巴黎是「浪漫之都」,法式婚禮也為不少女孩子所嚮往,那法國的婚禮到底有些什麼講究呢?其實,法式婚禮很簡單,同時又不失莊重。
白色是浪漫的法國婚禮的主色調,無論是布置用的鮮花,還是新娘的禮服,乃至所有的布置裝飾,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國人眼中的婚姻應該是純潔無瑕的。婚禮上,新娘子會准備手工精細、象徵健康以及繁榮圖案的櫃子作嫁妝,所以此櫃子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稱。而新人選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名為「婚禮之杯」。
法國人的婚禮既傳統又隨意。一般婚禮由市長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習慣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日,從早上9時至下午5時之間。一般的法國人都喜歡選擇在周末結婚。這樣便於更多的親友們前來觀禮。
希臘婚禮:傳統浪漫
希臘被譽為歐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是一個充滿神話故事的國度。希臘人的婚禮習俗也是非常有趣的。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只有在教堂舉行的婚禮才被希臘承認為合法婚姻。雖然這項規定在1982年被廢除,不過至今仍有不少新人堅持到教堂去結婚。
如今,婚禮上的服飾已經多種多樣。特別是根據婚禮的主題不同,希臘人也不是非要穿婚紗舉行婚禮。不過,如果選擇婚紗,他們還是會選擇最傳統的樣式——白色的長袍,搭配面紗和戴在頭頂的花環,這樣的裝束使新娘看起來像聖潔端莊的雅典娜一樣美麗。而新郎的服裝相對簡單許多,黑色或白色的西服即可。
美國婚禮:形式多樣
美國人來源於世界各地,婚禮形式也就迥然各異。有熱鬧非凡的教堂婚禮;有根本沒有宗教儀式的世俗婚禮;還有賓客在山頂上光著腳舉行的婚禮。但不管形式多麼怪異,仍然包含著一些傳統的習俗。
例如,新郎與新娘要交換戒指。戒指經常戴在左手的無名指上。婚禮儀式舉行後,常常由家中的親友往新郎新娘身上灑落一把把生米,以此祝願他們多子多孫。
在婚禮儀式後,經常會舉行盛大的婚宴,這個婚宴也叫做招待酒會。食物的種類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傳統以及新娘家的喜愛和經濟狀況來決定。一般都會在角落裡放一個有許多層色彩繽紛的大蛋糕,新娘與新郎一起握著刀來切蛋糕。吃過蛋糕以後,新娘站在房間中央的一把椅子上,把花束拋給那些未婚姑娘。
日本婚禮:儀式繁復
日本人的結婚儀式有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及人前結婚式等。現在較為流行的是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
神前式結婚儀式起始於日本室町時代,是當時武官家庭最為盛行的一種結婚典禮。禮節較為繁多,婚禮上男女雙方需通過339次交杯酒來盟誓相愛一生,白頭偕老!
佛前式婚禮上,男女雙方在佛像面前宣讀婚約,向祖先報告兩人結為百年之好,相守一生。
人前結婚式是一種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場合舉行,不用受男女雙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約束,而只是在親戚、朋友面前簽訂一個結婚合約書就行了!然後一起大聲朗讀婚約書,宣讀自己對對方的愛,整個過程僅需10到15分鍾。結婚儀式結束後便是婚宴,婚宴一般都和結婚儀式在同一地舉行,這樣也就免去了許多麻煩!
世界各國的婚禮習俗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婚禮習俗,說到中國的傳統婚俗,人們便會想到什麼「三書六禮」「三拜九叩」這些繁俗禮節。但只要一提到異國婚俗,人們除了想到婚紗,教堂、牧師之外,便不會有太多的印象,其實由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現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這些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婚俗習慣構成了婚姻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法國——法國白色婚姻
白色是浪漫的法國婚禮的主色調,無論是布置用的鮮花,還是新娘的服飾,乃至所有的布置裝飾,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國人眼中的婚姻應該是純潔無瑕的。婚禮上,新娘子必會准備名為「Weddingarmosre」的櫃子作嫁妝,櫃上刻有手工精細、象徵健康以及繁榮的圖案,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稱。而新人才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名為「Coupdemarriage」意思為「婚禮之杯」。
德國——德國人的瘋狂
與德國人一直崇尚的理智與冷靜不同,他們的婚禮更多呈現出瘋狂的一面。德國人在婚禮中會舉行Party(派對),派對中,新人會被戲弄,這有類似於我們中國的「鬧洞房」,其中重頭節目就是興高采烈地將碟子擲碎。到了婚禮舉行之日,新人會坐在由黑馬拉的馬車來到教堂。而在婚禮舉行的地方,會用紅色絲帶和花環封著出口,新郎須以金錢或答應舉行派對作交換條件,新人才可以通過出口,這在德國的傳統婚禮中叫做「Ropingthecouple」。另外,在婚宴中,以碎扁桃仁製成的糖果,混有香料的酒和啤酒是待客的主要食品。
希臘——手套中的糖
希臘的新娘子會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甜蜜帶進婚姻生活。希臘人喜歡在婚禮中跳傳統的圓舞招待賓客。婚禮舉行時,其中一項程序是由詩歌班的領唱者訓示新郎要好好照顧和保護妻子,新娘子則會輕拍新郎的腳掌以示尊重。新人會用薄紗包著裹以糖衣的扁桃仁,然後分派給賓客,以象徵豐足和美滿。
英國——貯放時間最長的蛋糕
傳統的英國式婚禮,新娘會手持象徵好運的馬蹄蓮,若新人住在郊外,則要與觀禮嘉賓步經教堂,並於途中撒滿橙花。英國人的婚禮多在正午舉行,隨後安排午餐聚會,稱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結婚蛋糕由大量水果製成,並在蛋糕面上飾以碎扁桃仁,頂層叫作「ChristeningCake」,有「誕生之瓶」之意,會保留至第一個嬰兒出生。
捷克——給你買路錢
在捷克婚禮中,女儐相會把迷迭香的小樹枝扣在賓客的衣服上,以象徵生活美滿及堅貞不變。禮成後,神父會在教堂外將新娘交給新郎,並訓示新人要努力完成對方的心願。然後新人踏過一段鋪滿絲帶的路,新人的親友要付款讓親人通過。
蘇格蘭——格子裙、風笛及鞭炮
傳統的蘇格蘭格子裙是新郎必穿的禮服,富於蘇格蘭特色的風笛聲會響徹整個婚禮會場。和中國人相似,蘇格蘭人還會放鞭炮以趕走不祥及邪惡之物。
俄羅斯——歲歲平安
俄羅斯婚禮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說完賀詞,乾杯後把玻璃杯拋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徵——新人將有美滿的婚姻,這就有「歲歲(碎碎)平安」的意思。另外,從新人在花車車頭縛上的裝飾可知道他們期望第一個嬰兒是男還是女,若是小熊就代表想生兒子,若是洋囡囡就代表想生女兒。
瑞士和荷蘭——環保婚姻
瑞土和荷蘭的新人最有環保意識,他們會在新居種一棵松樹,寓意好運和百子千孫。
日本——「和服」新娘
日本人喜歡在婚禮中以含有「慶祝」意思的糖果「Kyogashi」款待賓客。新娘子會穿上絲制的結婚專用和服,上面織有新娘的家族飾章,還會戴上假發飾物。在婚禮中,長輩和嘉賓會在乾杯時致賀詞,並細訴新人的相愛故事。
菲律賓——永恆的愛
菲律賓人通常會在婚禮會場掛一個裝飾鮮花的巨型大鍾,裡面藏看一對白鴿,完成所有程序之後,新人會拉動系看大鍾的絲帶,讓白鴿自由飛翔以象徵永恆的愛。觀禮的嘉賓會輪流與新娘和新郎跳舞,並把金錢釘在他們的衣服上,有時候雙方的親戚朋友還會比賽哪方得到的金錢較多。
韓國——「兩點」新娘
韓國新郎會穿上大禮服,新娘的嫁衣則是七彩的絲織服,配以長袖子和黑絲頂冠。新娘的化妝會在臉頰上點兩紅點,有抵抗邪靈的意思。
土耳其——「慟哭」婚禮
新娘會穿著裝飾華麗的土耳其長袖袍子,手腳則會畫上紅褐色的格子花紋作為裝飾。阿拉伯人會將觀禮的嘉賓人分男女來接待,觀禮的女士會依習俗為新娘出嫁而「慟哭」。
阿根廷——花水浴
在阿根廷一些地區,青年男女在訂婚或結婚時,有洗「花水浴」的習俗,所謂「花水浴」,即在入浴前把整籃鮮花撒在水面,沐浴時用花瓣揉搓全身,他們認為水是聖潔的,花是喜慶的,而「花水浴」正可以代表美滿和吉祥。
墨西哥——鹽、酒和麵包
傳統的墨西哥吉卜賽婚禮,新人被喂以拌了鹽的酒和麵包。這意味著除非世界上再沒有鹽、酒和麵包,否則,這對夫婦的愛是不會消失的。
印第安——「昂貴」的婚姻
印第安人認為珠寶可以抵抗飢餓、疲倦、疾病及厄運,所以新郎及新娘會戴上銀貝殼和綠松石等珠寶首飾。在印第安文化里,水象徵著潔凈及純正,新娘及新郎會進行洗手儀式,代表把舊日的戀愛和悲傷回憶通通洗掉。還有印第安人認為東方是代表將來的方面,所以婚禮的所有儀式都要面向東方。
非洲——掃帚與婚姻
非洲人民風淳樸,新娘要梳起辮子,蓋上面紗,做羞怯與嫻淑狀;參與婚禮的主持人、嘉賓及觀禮者則必須穿上傳統的非洲長袍。依非洲習俗,一對新人要跨過飾滿鮮花的掃帚,象徵跨進人生的新階段。在婚禮中,非洲人會以鼓聲及庫加舞助興,並把酒倒於地上,獻給神明。
加勒比及百慕大——水果蛋糕
加勒比及百慕大的婚禮食品十分特別,他們傳統的結婚蛋糕是深色水果製成,其中包括酒釀的萊姆果、佛手橙;蛋糕的形狀奇多
『肆』 法國的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制嗎
不太准確。確切的說是一夫一夫制或者一夫一妻制或者一妻一妻制。
『伍』 法國的愛情觀
西方人的對待愛情遠你想像地忠貞~就算是法國人也一樣,他們只不過敢於說出自己的感受,敢於追求愛情,不象中國人那樣保守,戀愛的第一步只是拉拉手等等,法國人只是願意把精力花在愛情上,還有食物上...還有,聽說法國人是不願意洗澡才努力研究香水的哦...
『陸』 法國人的婚姻觀是什麼
有感情就在一起,沒感情就分開。不願給感情添加其他的負擔,所以很多法國人選擇同居協議,而不是正式結婚,不結婚也可以生小孩,一樣受法律保護。
大家覺得法國人浪漫,其實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想要的的感情是單純的,不習慣受到約束。
『柒』 法國結婚流程
法國結婚詳細流程:
注冊登記
法國人的婚禮儀式通常是先在市政府注冊登記結婚,然後再到一個私人場合邀請所有的親朋好友舉行婚禮,如果是信仰天主或者是基督教的新婚夫婦多數會選擇在教堂由牧師為他們再主持一次婚禮。法國的婚姻法規定,只有在市政府正式登記注冊過的新婚夫婦才有權利受到法律的認可。
很多法國新婚夫婦辦婚宴時會先租下一個小花園,或者一家當地出名的餐館來宴請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婚宴一般是以自助的形式,這樣才能滿足到不同人對食物的不同需求,並且嘉賓們可以自由的走動,無拘無束。為了能夠預定到一家不錯的餐館,和制定出符合大多數嘉賓胃口的美食,新娘新郎必須要早早的開始尋覓符合自己要求的餐館,通常需要提前1個月的時間。
定製婚紗
在法國,一對新婚夫婦需要提前2~3個月的時間開始准備他們的婚禮,最重要的就是新娘要為自己量身定做一件精美無比的婚紗,而製作一件婚紗需要等上最少2個月的時間,新娘們必須提前挑選並預定自己心儀的婚,婚紗的選擇是一場婚禮成功與否的關鍵。以前,新娘的婚紗通常是藍色或者珍珠灰色,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逐漸採用白色,因為白色是完美無暇的象徵。新娘還可以挑選和婚紗匹配的手套和頭紗,以前,頭紗象徵著新娘的貞潔和清白。今天,這個傳統漸漸被遺忘,但是仍有不少的新娘仍然會在婚禮上佩戴頭紗。久久結婚網,中國結婚第一門戶網站
禮物清單
新郎新娘在婚禮前的幾個星期,要准備好一個禮物單,在上面寫上他們想得到的禮物。被邀請的客人們會按照新郎新娘的想法贈送禮物給他們。通常,兩位新人會選好一個商店,然後把禮物單放在商店裡,客人們去商店裡為新人選禮物的時候,商店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他們哪些禮物已經買好了,哪些禮物還沒有買。新人們選的禮物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選些生活必需品,大到家用電器,小到碗筷。
告別單身儀式
結婚之前,男方和女方都會舉行一個小儀式,只邀請同性的朋友,以此告別單身生活。這個小儀式被叫做"單身生活的葬禮"。雖然被稱做"葬禮",但絲毫沒有悲傷的氣氛,恰恰相反,氣氛熱烈,人人熱情高漲。唯一的規則就是——準新娘只能請女性朋友,準新郎只能請男性朋友。
法國結婚詳細的婚禮流程表
定製鑽戒
在法國,所有的婚戒也是需要提前訂制的,大概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戒指上會刻上新娘新郎的姓名和結婚的日期來紀念這個美好的時刻。
證婚人
市政府對證婚人的要求:
他們的姓名,年齡,出生日期,職業和地址,以上證件必須是三個月之內的有效文件。
證人的年齡必須超過18歲。
證婚人的數量多為1到2人,丈夫和妻子可以一起做新婚夫婦的證婚人。證婚人的名單必須在結婚儀式的8天前交到市政府。如果新人有沒有證人,由市政廳官員填補這個角色。
婚禮當天
結婚當天,新郎會最先出現,身邊跟隨著帶著結婚戒指的伴郎(伴郎通常是新郎的親戚)。然後伴隨著優雅的婚禮進行曲,穿著美麗婚紗的新娘挽著爸爸的手臂姍姍而來,輕輕停在新郎的身邊。宗教性的婚禮在婚禮儀式及時間長短上都會有不同。
無論是宗教式的婚禮還是市政婚禮,新郎新娘都要當眾宣布"我願意"這幾個字來約定終身。
最後新郎新娘牽手在夾道歡慶的人群中走過時,人們向他們撒著五彩的紙屑來表達對新人的祝福。然後新娘會隨意地將手中的花束拋向在場的客人們,接到花束的人被認為是這些朋友裡面將最先結婚的人。
在這之後,通常都會拍一張全家福來紀念這一意義非凡的一天。之後會有攝影師為新郎新娘拍照片。新人們都會選擇該地區比較有歷史的標志性建築物為背景。
儀式結束,新郎新娘由客人們一路簇擁著,去往舉行婚宴的地方。新郎新娘的車行使在車隊的最前面,華麗鮮艷的裝飾讓人第一眼就能將其與其他汽車區分開來,那輛全車甚至連車輪都用花裝飾起來的車就是新郎新娘所乘坐的車。久久結婚網,最大的婚禮經驗交流平台
跟在後面的車隊通常會全程演奏"喇叭協奏曲"(法國人日常開車是極少按喇叭的,在市中心也極少超車。但在婚禮上,參加婚禮的車輛都會不停的一路鳴笛,以示喜慶)。如果您在路上聽到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不用問,一定是有婚禮正在進行。並且,在法國沒有人會阻擋或耽擱婚禮的車隊。這是法國文化中固有的習慣。
婚禮之後
結婚儀式結束了,就開始了酒宴。這個階段中,被邀請的朋友們與兩位新人聚集在一起,大家享用各種酒飲料及清淡的冷盤,與朋友交談,向兩位新人表達自己的祝福。(注意,一般新人及雙方家長只會邀請好朋友及親戚參加晚上的宴席。一些關系普通朋友,會只被邀請參加下午的酒宴,而沒有機會參加晚上的宴席。)這個時候,新人會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沒有被邀請參加晚宴的朋友身上,同他們交流。
酒宴的舉行地點也是由新人們選擇決定的。當然,根據家庭情況的不同,酒宴地點的選擇也是大不相同。晚上的酒席氣氛是最熱烈的。通常都會有朋友或家人為祝福新人而作一段簡短的發言。准備發言的人會用一把刀或叉輕輕地敲杯子的邊緣以吸引大家的注意。有些發言令人開懷大笑,有些感人至深。當然,兩位新人來一段演講也是很常見的。婚宴上,樂隊的演出和一些傳統游戲是最引人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