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日本的婚姻登記叫什麼名字

日本的婚姻登記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2-09-21 21:05:29

1. 日本有結婚證么

日本有類似結婚證這樣的東西。
向役所提出婚姻屆(結婚申請表),審核通過即可。可以開具「婚姻屆受理證明書」,跟獎狀類似,格式並不是固定,完全可以發揚自己的風格。

2. 日本人和中國人結婚去什麼地方辦結婚證

中國和日本都可以。
【拓展資料】

1.在日本辦理結婚手續。在日本當地辦理,需要中國國籍一方提供:「婚姻要件具備證明書」、「護照」、二者的日文譯文、戶籍謄本(持有中長期簽證的情況)、外國人在留卡、印章;日本人一方提供「戶籍謄本」、印章和有效身份證明(護照或駕照等)。最後還要准備一張「婚姻屆」,材料就算準備齊了。注1:「婚姻要件具備證明書」由中國大使館簽發。申請時需要帶 護照、外國人在留卡(住民票原本理論上是不需要帶的,我為以防萬一,也帶上了)。特別注意的是日本有七處中國大使館及領事館(東京、大阪、札幌、長崎、福岡、名古屋、新_),每個館只負責所在轄區內的業務,去之前要查詢好居住地的歸屬轄區。
2.大使館只在上午對外辦理業務,去的時候要合理安排時間。申請後,大概一星期以內就能郵遞到家。「婚姻要件具備證明書」只發行中文版。提交時所要求的日文版,市役所默許由本人翻譯,但是要註明翻譯人和家庭住址,並蓋上本人印章。注2:「護照」 提交時也要求有日文翻譯。市役所默許由本人翻譯,但是要註明翻譯人和家庭住 址,並蓋上本人印章。注3:「戶籍謄本」在居住地的市役所發行。如果是在本籍所在地的市役所辦理結婚手續,則不需要。注4:我所在的市役所不需要提供「出生證明」。
3.但是網上很多人都提到了,所以為以防萬一我也准備了。「出生證明」在中國戶口所在地的公證處簽發。要求帶身份證復印件,護照復印件和委託書(非本人的情況)。「出生證明」的日文翻譯公證處能提供。注5:日本的「婚姻屆」需要兩位證婚人署名和蓋印章。我是直接拜託的對方父母。注6:由於我是中長期簽證,所以擁有住民票,因而在辦結婚手續時也一並提交了。短期滯在的情況
4.,由於不能登錄住民票,所以原則上不用提交。把所有的材料都拿到市役所,不到一個小時,手續就辦妥,兩人就是法律承認的合法夫妻了。之後還需要回中國將中國國籍一方的戶口改成已婚,並且將簽證改簽為「日本人配偶」。 回中國將中國國籍一方的戶口改成已婚,需要所在市役所簽發、並經外務省、大使館證明的「婚姻受理證明」、中國國籍一方的身份證、戶口本、日本國籍一方的
5.護照復印件、雙方的單人兩寸照片。然後,拿著收集全的資料回中國,到省會城市的涉外婚姻中心辦理「涉外婚姻鑒定書」(手工費800多,多帶點錢)。再拿著戶口本和「涉外婚姻鑒定書」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將戶口改為已婚。注1:「婚姻受理證明」在結婚登記後的第二天就可以領取(是的,不能在結婚當天領取),拿著「婚姻受理證明」,先去外務省證明蓋章。所需材料有「申請書」(外務省主頁上下載)、有效身份證明、委託書(非本人的情況,主頁上下載)。外務省不收證明費,最快第二天能領取。支持郵遞,但是要本人准備信封和郵票(外務省不賣信封郵票,提前帶好)。然後拿著已經經過外務省認定的「婚姻受理證明」去大使館證明。所需材料有:本人護照和護照首頁的復印件,外務省認證後的「婚姻受理證明」及復印件,大
6.使館大廳里填寫的「公證認證申請表」。大使館最快上午辦理下午領取。但是不支持郵遞。 戶口改完後,就可以改簽「日本人配偶」簽證了。改簽證需要材料:「在留資格變更申請書」、申請人的二寸照片、日本配偶的「戶籍謄本」、申請人國籍的「婚姻證明書」、日本配偶的「納稅證明書」、日本配偶的「身元保證書」、日本配偶的「住民票」、「質問書」、夫妻雙人日常生活照、申請人的
7.護照、外國人在留卡。到入國管理局申請辦理,大概一周左右就能簽下來了。注1:「在留資格變更申請書」、「保證書」、「質問書」在主頁上能下載;「戶籍謄本」、「納稅證明書」、「住民票」要到所在市役所申請。注2:由於是在日本辦理的結婚手續,所以沒有申請人國籍的「婚姻證明書」。於是我把「涉外婚姻鑒定書」(還附上了我自己翻譯的日文)和經過外務省和大使館證明的「婚姻受理證明」交上去了。(我真是太聰明了)注3:由於近年來中國人的假結婚事件頻發(特別是老夫少妻的情況),在辦簽證之
8.前最好先拜見過雙方的父母,到入管局申請時將與對方父母親戚的合照也一並提交。「質問書」也要盡量將交往過程寫詳盡一些(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秀恩愛啊)。 到此,歷經四個月的籌劃准備,我的跨國結婚手續終於圓滿落幕。所以說跨國婚姻都是真愛啊,不然的話,光是這么些繁瑣的手續,就讓人不想結婚了耶。還有,這么繁瑣的手續,我竟然辦下來了,我好棒。 (_ω_)ノ2.在中國辦理結婚手續日本國籍一方提供由法務局長簽發的「獨身證明(婚姻要件具備證明)」、護照、中國國籍一方提供「戶口本」、「身份證」。拿著所有的資料到婚姻登記處,兩人成為合法夫妻。注1:法務局
9.長簽發的「獨身證明(婚姻要件具備證明)」要經外務省和駐日中國大使館認證,並准備中文譯文。但是也可以直接在駐華日本大使館申請,駐華日本大使館發行的「獨身證明(婚姻要件具備證明)」則不需要外務省和駐日中國大使館認證,也不需要中文翻譯。注2
10.:駐華日本大使館辦理「獨身證明(婚姻要件具備證明)」 ,需要日本人的護照和戶籍謄本,中國人的居民身份證和居民戶口簿。當日領取。注3:婚姻登記要到持中國國籍一方的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處。次日(大霧,最好詢問當地民政局)可領取結婚證。登記後
11.三個月之內到駐華日本大使館提交結婚證明。所需材料有:「婚姻屆」(大使館大廳里領取)2-3份、日本國籍一方的3個月以內的「戶籍謄本」2份、公證處發行的「結婚證明書」及日文譯文2-3份、公證處發行的中國國籍一方的「國籍證明書」及日語譯文2-3份。向大使館提出後,大約等待1-2個月,日本的戶籍登記就能完成。當然,也可以不選擇駐華日本大使館,而是日本國籍方先回日本,直接向本籍市役所提交。所需材料可以直接詢問所在市役所。(比如我所在的市役所需要
12.「婚姻屆」(市役所里領取),中國公證處提供的「國籍證明公證書」、「結婚公證書」和二者的日文翻譯。並且翻譯件允許自己翻譯。)戶籍登記完成之後就是辦理「日本人配偶」簽證了。如果是婚後一同在日本生活,辦理簽證前要先申請「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在留資
格認定證明書」批准之後,申請「日本人配偶」簽證。注1:申請「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需要申請書、照片兩張、日本人結婚的證明、日本配偶的「納稅證明書」、日本配偶的「身元保證書」、日本配偶的「住民票」。注2:「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申請下來之後,申請「日本人配偶」簽證,手續參見「1.在日本辦理結婚手續」

3. 日本人都是去哪裡領結婚證的

日本人結婚不領結婚證。只要到區役所登記一下就可以了。另外日本人結婚牽扯到一個「入籍」的問題。就是女人嫁給了男人,就要把自己原來的戶口取消掉,然後入到男人的戶籍里。最主要的是連女人的姓都要改成男人的姓。比如:原來叫「田中香」的女孩和姓「鈴木」的人結了婚,那麼這個女孩以後就改成叫「鈴木 香」了····

4. 日本結婚在哪裡登記

他們那裡叫做日本區役所,跟國內的民政局一樣的,中國人需要到戶籍所在地辦理未婚證明書,還要到中國大使館,開具婚姻要件具備證明書,以及翻譯件,同時需要刻你們兩個人的章,同時填寫婚姻屆登記書,記得需要兩個日本人做擔保。

5. 和日本人結婚登記前需要什麼手續,在哪辦理呢

與外國人結婚登記前需要什麼手續

中國公民:1、本人的戶籍證明;2、本人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或工作單位的縣級以上機關、學校、事業、企業單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狀況(未婚、離婚、喪偶;下同);職業、工作性質、申請與何人結婚的證明。

外國人:1、本人護照或其他身份、國籍證件;2、我公安機關簽發的《外國人居留證》,或外事部門頒發的身份證件,或臨時來華的入境、居留證件;3、經本國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權機關)和我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由本國公證機關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或該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外國僑民:1、本人護照或代替護照的身份、國籍證件(無國籍者免交);2、我公安機關簽發的《外國人居留證》;3、本人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單位的縣級以上機關、學校、事業、企業單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婚姻狀況、職業、申請與何人結婚的證明。

此外,申請結婚的男女雙方,還須提交婚姻登記機關指定醫院出具的婚前健康檢查證明和男女雙方的照片。

對上述證件齊全的結婚申請,經婚姻登記機關的審查了解,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條件和中國公民不屬該規定中禁止與外國人結婚的人員,准予結婚,一個月內辦理登記手續,發給結婚證。

6. 日本婚姻,什麼是婚姻屆,婚姻屆和結婚證是一回事嗎

婚姻屆是你結婚向當地政府登記機關(區役所)提交的結婚登記表。
日本沒有結婚證,結婚證是中國結婚登記機關發的結婚證明。
日本的結婚證明是你結婚後需要時另向區役所申請而發給你的。

7. 中國人在日本結婚需要什麼材料

根據《中國公民同外在中國公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
二、申請結婚登記的中國公民和外國人,須分別持有下列證件:
(一)中國內地居民:
1、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2、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
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
(二)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居民:
1、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
2、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聲明。
(三)華僑:
1、本人有效護照;
2、居住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
(四)外國人:
1、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
2、所在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
三、 婚姻登記機關對結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對當事人不符合結婚條件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四、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五、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除按收費標准向當事人收取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或者附加其他義務。
(7)日本的婚姻登記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跨國婚姻問題比較復雜,由於各國的風俗不同,各國對結婚和離婚的法律規定也不同。因此,有意與外國人締結婚姻的人,應該熟悉有關國家的法律規定,並注意下面一些問題:
(1)首先要熟悉有關法律。
跨國婚姻的當事人可能是不同國籍的人或者雙方雖然是同一國籍,但結婚或離婚地在外國,這時就需要了解所在國國家的法律,否則,就有可能出現「破壞婚姻」(即在一國是合法婚姻或合法離婚,在另一國則屬於非法婚姻或尚未離婚)
(2)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法律。
各國的婚姻法律有所不同,適用不同的法律就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由於法律的有效力是受地域限制的,當事人只要適當地改變行為地點或訴訟地點,所適用的法律就有可能對自己最有利。
(3)判決的承認和執行。
當一國法院作出的判決可能需要在另一國執行(如支付撫養費、夫妻財產的分割等),當事人事先就應當考慮到對自己有利的判決事出有因後能否承認和執行。否則,再好的判決也是一紙空文。各國對於承認和執行外國法律判決(包括裁定),條件不盡一致。

8. 日本的婚姻法

日本的婚姻法 一、關於結婚年齡等婚姻法律規定

(一)日本沒有專門的婚姻法。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法規散見在其民法《親屬篇》和《繼承篇》中。日本規定:婚姻應以當事人的意願為主,無須徵得父母同意。男年滿18周歲、女年滿16周歲,就可登記結婚。日本公民間的婚姻締結,不一定要舉行儀式,可以進行注冊登記,也可以不注冊登記,這在法律上沒有障礙。但如果不注冊登記,其相關的權益不受法律保護。

(二)離婚須滿半年後才能再次結婚。日本公民辦理協議離婚,也通過注冊登記。如雙方協議不成,需要到法院進行裁決。離婚滿半年後,才能再次注冊登記結婚。日本協議離婚不涉及財產內容,財產問題由專門的法律調整。

(三)韓國只有婚姻條例。韓國和日本一樣也沒有專門的婚姻法律,但有一個專門的婚姻條例。韓國公民的婚姻締結,也與日本及我國一樣必須進行注冊登記。韓國規定:男、女年滿20周歲可申請注冊結婚,但凡年滿16周歲,在雙方父母均同意的情況下,亦可辦理注冊登記。

(四)日本、韓國的同居行為法律均不予保護。日本韓國均規定男女雙方結婚只有經注冊登記,才能得到法律認可,其合法權益才能受到法律保護。未婚者之間的同居或已婚者如再與第三者同居,法律不予保護,巳婚者如與第三者同居,雙方也不能進行戶籍登記。但如同居後生有子女,該已婚者可收養其非婚生子女。上述兩國對公民之間的同居行為也不進行行政上的干預,認為這是屬於私法范疇,是個人的民事行為。

二、婚姻登記管理機構

(一)日本的婚姻登記不限制於戶籍所在地。日本全國有47個都、道、府、縣,下設市、町、村。日本公民之間、日本公民與外國公民辦理結婚或離婚登記,可以在其出生地(原籍地)、常住戶口所在地(現戶籍地)或工作居住地這三個地方的市(町、村)政務大廳進行注冊登記,登記工作由其戶籍課負責。

(二)婚姻登記工作與戶籍管理工作同屬一個部門。在日本,婚姻登記工作由市政府戶籍課負責。婚姻登記是與戶籍登記同時進行的,市政府在核准婚姻登記的同時就進行戶籍變更登記,即在雙方的戶籍底冊中註明各自的配偶姓名及相關情況。日本的這種婚姻與戶籍登記合一的體制,使公民個人的婚姻狀況在戶籍底冊的記錄中非常詳細。正因為日本這種戶籍與婚姻管理合二為一的管理體制,使得日本公民的婚姻狀況非常清楚,不會出現重復婚姻登記。所以他們很自信地說近二十年日本沒有重婚的現象發生。

(三)韓國公民之間辦理結婚或離婚登記,是在其居住地的自治市或區政府的政務大廳進行注冊登記。韓國市一級不辦登記(自治市除外),婚姻登記工作亦與日本相同是與戶籍登記合在一起,由其民願奉仕課(即民事課)負責。

(四)日本、韓國公民與外國公民的婚姻登記均與國內公民一樣,由同一個登記機關負責,不分國內與國際(涉外)。

三、婚姻登記的幾項專門規定

(一)申請婚姻登記可以由一方當事人到場。在日本辦理婚姻登記時,婚姻當事人雙方需填寫《結(離)婚登記申請表》,並提供其戶籍滕本,但不絕對要求雙方必須到場,可由一方遞交申請表及戶籍滕本。如雙方因故不能親自遞交登記材料,也可由第三人代為提交。因為日本受理機關會與本人核實。此外,日本法律還規定如果有人偽造公證文書,或冒充對方簽字,辦理了重婚或離婚注冊登記,相關婚姻當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訴,注冊登記的結婚或離婚無效,同時依照日本《刑法》規定的「不誠之罪」,判處弄虛作假者10年以下徒刑。因此沒有人會在這些事情上偽造對方的簽名。

(二)日本、韓國的婚姻登記並不當場辦理。日本受理婚姻登記的戶籍課,要經過1周時間的個人基本信息審查,尤其是對不到場的另一方進行申請確認,無誤後才進行婚姻注冊。注冊登記生效後,登記機關(如果在婚姻當事人戶籍所在地)則將婚姻當事人的相關信息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遞給另外2處(即出生地、現工作居住地)戶籍管理部門。

在韓國,婚姻登記申請的雙方為同一轄區的受理時間為4天,一方不在本轄區的包括一方為外國公民的受理時間為10天。

(三)在日本,公民結婚或離婚登記是不收登記費的,但收取證書工本費。日本法律並不規定登記要有專門的婚姻證書,所以沒有類似我國的結、離婚證。但如果婚姻當事人登記結婚後需要留個紀念,可以要求登記機關出具《婚姻受理證明書》,登記機關也給出具受理證明書,但收取《婚姻受理證明書》工本費。《婚姻受理證明書》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在計算機上用A4紙列印出來,收費350日元;而另一種是由書法家寫的《婚姻受理證明書》,收費略高一些,需1400日元。日本的結、離婚受理證明在法律上只證明該登記機關受理過這一對人的結、離婚登記,但並不證明這一對人現在的真實婚姻。如一對夫婦20年前在該登記機關辦理過結婚登記,但在這20年間會有很大的變化,可能早已離婚,甚至當事人中有人還多次結、離過婚,現在還是無配偶,這20年前的《婚姻受理證明書》(即如我國的婚姻證書)就根本不能證明現在的婚姻狀況。因此在日本《婚姻受理證明書》僅僅是一種紀念,在法律上沒有意義。大多數人在申請婚姻登記批准後也不再到登記機關領取這種《婚姻受理證明書》。如果當事人需要證明現在真實的婚姻狀況,就到登記機關申請,由婚姻登記機關根據資料庫中的戶籍底冊記錄出具戶籍滕本證明,在日本這才是真正的婚姻證明書,因為這種證明才是記錄現在真實的婚姻狀況。日本這種弱化證書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即在日本沒有人為了一張結婚證書不惜手段騙取證書或偽造證書。出具這種證明不是免費,是與證書一樣收取工本費的,戶籍登記機關出具該證明時同樣收取工本費350日元(A4列印紙)。這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一項主要內容。

(四)日本、韓國公民結婚都沒有婚前體檢程序。日本負責婚姻登記的官員對為什麼要進行婚前體檢也不太理解。日本是將有關方面的知識提早在中學生時代就進行教育,讓青少年及時掌握相關知識,正確對待性及婚姻。據介紹,日本現在適齡青年同居的約升到66%左右,由於經濟獨立和擔心婚後生育失去工作,多數女性選擇同居但不結婚。日本女性平均結婚年齡逐漸高齡化,已經從十年前的20.3歲上升到現在的26.8歲。而且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在婚後並不馬上生育或不生育,擔心生育會影響繼續工作。日本與韓國這兩個國家從不規定要婚檢,也沒有把結婚與生育掛鉤,政府就沒有要求結婚要去婚檢的提法。結婚的男女雙方也不要求對方須進行婚檢才同意與之結合。另外,據介紹日本公民比較注重有個性的孕前咨詢,夫婦在想生孩子前一般都會向相關的專業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生育咨詢,這是他們保證孩子能夠優生的一種很重要的措施。

四、日本的國際婚姻數量日趨增多。

到2002年底日本的國際婚姻(即我國所指的涉外婚姻)已經增加到27萬多對,其中一方為中國人、韓國人和朝鮮人的占近70%。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的統計表明,以國際婚姻的一方配偶為由申請定居日本的人數占申請定居總人數的14%。大阪從1996年到現在國際婚姻中一方為中國人的就有2萬多個,而又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由於日本年輕女性盛行不結婚或不早結婚,超過40歲的男性一般難找30歲以下的女性,所以紛紛都將目光轉向海外,其國際婚姻就多起來。

五、日本、韓國婚姻登記工作的啟示

(一)先進的電子政務,帶來便捷的婚姻登記服務。據介紹:日本是亞洲最早啟動電子政務的國家之一。1993年10月,日本政府就將政府信息化作為行政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制定了政府信息化的推動計劃。2000年3月,日本政府開始啟動「電子政務工程」,2001年1月提出「e-Japan戰略」,目標是建立相應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法規,實現電子政府。

韓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基本屬於「政府主導」模式。2002年4月,韓國政府制定了一個5年信息促進計劃,即:「e-KoreaVision 2006」。該計劃將推進政府在線服務,加強個人移動服務和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公共參與。目標是到2006年,公共行政服務將全部能夠在線提供,公民和社團活動將全部能夠在線進行。

日本、韓國電子政務系統在運行中已經體現了諸多優點:

(1)戶政、婚姻管理中統一、高效的電子政務,為婚姻當事人提供了省力省時、方便快捷的婚姻登記服務。過去,居民要辦理婚姻登記,先要到市、區政府拿到相應的表格,回來填好後再提交到市、區政府,所有審查、辦理手續都是手工操作,這樣需往返多次。而現在居民申請結婚登記,可以從全國統一的管理系統的網上下載電子化的結婚申請書。受理申請書之後,進行確認並通過網路提供相關證明和批文。對於申請者來說,全部手續可以通過網路解決。過去跑多少次都辦不成的事情,現在只要1次,甚至坐在家中或辦公室里就能處理好,而且基本不受地域的限制。

(2)大量的系統數據保證了婚姻狀況的准確性和無誤性。龐大的數據管理系統保障了政府電子政務的有效實施。在日本、韓國,政府對與公民相關的共同性信息非常重視,建立統一的資料庫,充分發揮政府各類資料庫的作用,並促進各部門對資料庫的補充、開發和運用,這種詳細的人口統計資料、翔實的婚姻戶籍管理信息,通過電子化在線共享,促使了婚姻登記審查工作快捷而准確。並且保證公民對婚姻、戶籍、出生等各種狀況證明的需求。

(3)實現行政信息共享,有效解決法律難題。日本、韓國政府各部門的資源共享保證了各種數據的真實性。政府在各種事務工作中是不查驗(也不認)當事人手中所持有的《婚姻受理證明書》,而是驗證由戶籍機關根據系統數據記載為當事人所出具的戶籍滕本證明,這種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避免了我國婚姻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的為達到個人目的冒名頂替騙取婚姻證書、找人說情或領導干預違法領到婚姻證書、甚至乾脆偽造假婚姻證書以及婚姻證書無法證明真實情況、婚姻狀況等證明無處出等諸多婚姻管理中的漏洞現象。我們這些法律上的難題,在日本、韓國均因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各部門數據聯網資源共享而全部避免。

(二)婚姻登記機關與戶籍管理機關合一也是有效促進婚姻登記工作的良性機制。日本、韓國的婚姻登記機關與戶籍管理機關均是合二為一。這種機制非常有利於對以人為主體的政府公共事務管理。婚姻與戶籍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婚姻的產生與解體必然要涉及戶籍的相應變動。政府的戶籍課(或民事課)在受理結婚申請時就同時從系統中調出當事人的戶籍底冊核對,批准結婚的同時就在戶籍底冊中記載雙方的配偶基本情況,如果當事人在申請時有虛假行為(如虛報年齡或有配偶的說成是未婚的等等)在戶籍底冊均能發現並及時予以拒絕登記。合二為一不僅減少重復程序,也不僅僅是減少政府行政人員,更重要的是這種管理體制達到了管理的真正目的,即公共服務的快捷性與行政管理的准確性。這種管理體制也正是我國在行政管理中可以吸納的東西。

(三)公開辦事制度與政府設置的政務大廳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日本、韓國的市政府或區政府第一層的大廳均是政府的政務大廳,由戶籍課(或民事課)負責涉及公民基本問題的行政事務,如婚姻、出生、死亡注冊等。政府除了有公共的網站供公民查詢外,政務大廳也將所有的辦事程序公開,並接受業務咨詢。出具證明的收費也是明確公開,這保證了政府的管理公正、透明。在日本和韓國都沒有存在政府通過辦理公共事務亂收費或開展各種服務收費的現象。日本政府的辦理公共服務事務所需經費由財政解決,包括各種的行政開支和資料庫的維護。我們考察團專門在日本、韓國的政府的政務大廳觀摩其婚姻登記等公共事務工作,除收取證書和證明工本費外從未發現有其它的收費服務,這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六、日本、韓國考察對我國婚姻登記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國在2003年8月國務院頒布了《婚姻登記條例》,對婚姻登記體製作了重大改革,取消婚姻登記由單位證明的做法,結婚改由當事人作無配偶簽字聲明;增加了補辦結婚登記、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等。這些改革措施,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充分體現了政府堅持公共服務、以人為本、依法辦事、效率優先的原則。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一些法律、法規問題難以解決。

如:取消了單位證明, 但公民在辦理住房購買、銀行貸款、出國結婚等民事、商事活動中,仍然需要婚姻狀況證明;又如:由於婚姻登記缺乏整體的系統管理和准確的婚姻數據,限制了公民只能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婚姻登記;這給雙方均不在戶口所在地工作的婚姻當事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有因此而導致的頂替登記、騙取婚姻證書、偽造假婚姻證書而導致其婚姻登記效力的重新認定的困難等法律問題。此外,認定當事人婚姻是否合法,其婚姻是否有效的最主要依據是婚姻登記的原始檔案記錄,也是證明婚姻當事人婚姻狀況最直接、最准確的證明,在我國的婚姻管理工作中不僅不被重視,而且隨著區劃、機構和人員的變動調整而大量丟失。迄今為止能完整地保存二十年婚姻登記檔案的登記機關寥寥無幾。婚姻證書又因其幾十年來的有多種的變化和假證的泛濫,無法辨別真偽,要求婚姻登記機關出具相關的婚姻登記檔案記錄證明的逐漸增多。由於我們沒有資料庫、沒有信息連網,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尚是個難題。由於絕大多數基層登記機關仍未實行信息化管理,還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不僅沒有保存准確的信息,而且還隨意更改,弄虛作假或大量丟失檔案。一些地方雖開始實行信息化管理,但各地採用系統不一,除個別省市外,多數地方均仍未建立全面的資料庫,也未能在省際間快速建立聯網,更沒有與戶籍管理部門的個人基本信息相銜接。所以在婚姻登記的審查和出證工作中無法運用相關信息(未銜接和未及時更新也造成這些信息的不準確和不全面)。不僅資源浪費,且不能真正解決群眾對政府公共服務的需求。如果參考日本、韓國的系統管理,實現了人口、戶籍等信息資源共享,並在適當時機修訂相關辦法,以上所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為此,我們應著重解決以下問題:

(一)盡快制定並實施「全國婚姻登記信息管理計劃」。用三年時間建立和實現各級婚姻登記機關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須考慮到全國每年婚姻登記800萬到900萬對登記結婚和有近50年來的近4億多對婚姻登記信息的龐大數據的特點,納入民政部工作整體規劃,爭取財政支持,建立全國性的婚姻登記管理銜接系統,實現省際間的網路連接,並以省為單位建立數據中心;地方各級民政部門解決配套資金,完成區域性的網路配套工程。以提高政府管理現代化水平,實現婚姻登記申請手續的在線化、內部事務處理的自動化、婚姻檔案管理的數據化和婚姻出證工作的系統化。該項計劃的實施並完成將最大程度地解決各地人員編制不足問題,而且同時能夠有效地解決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對當事人虛假聲明擔憂、無效婚姻以及重婚問題的出現和出具無結婚登記記錄證明的局限性和不準確性等問題。

(二)建立「婚姻登記與戶籍管理的有效協作機制」。這會避免目前因婚姻登記管理與戶籍管理分離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產生的工作中的諸多漏洞。目前我國婚姻登記管理機關與戶籍管理機關是分屬民政與公安兩個不同部門,是按照各自的流程互不關聯地工作,各自的信息和資源互相隔離,造成對社會公共服務的局限性和不準確性。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管理僅僅簡單地實現信息化,不對政府的組織結構、行政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和改造,這樣電子政務是非常有限的,仍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當然我們也看到,目前的狀況在短期之內難以達成統一的管理機制。因此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信息協作機制,在信息管理領域對傳統政府管理的機制、運行模式進行局部整合,以實現婚姻登記管理與戶籍登記管理合一的良性機制。逐步地實現與戶籍、計生等橫向部門網路互動體系,保證婚姻登記信息的准確性。從而逐步改革出證工作,逐步地將由婚姻登記機關根據當事人需要,根據婚姻資料庫的最新記錄隨時出具准確、有效的婚姻記錄證明,解決婚姻當事人及相關部門對婚姻狀況證明的需要,切實保護婚姻當事人的權益,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婚姻證書造假和一些當事人為達到個人目的非法騙取結、離婚證而產生的一系列的法律糾紛等問題。既防止違法婚姻又能遏制重婚行為的發生。

(三)協調解決婚姻狀況證明收費問題。參照日本、韓國的做法,婚姻登記機關出具婚姻狀況證明與出具證書一樣收取工本費,以彌補基層婚姻登記機關辦公經費不足問題。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婚姻登記都是不收登記費的,但出具證書都收取工本費,我國其實也是如此。我國在婚姻登記上也是不收取登記費的,但出具婚姻證書與日本、韓國一樣是收工本費(9元人民幣)。此外,由於形勢的變化,公民要求婚姻登記機關根據檔案出具未婚等證明越來越多,政府的登記機關應當也有責任為當事人出具上述證明,但也應當學習日本、韓國的做法與婚姻證書一樣收取工本費,以緩解行政經費的不足。有充足的行政經費也是保證婚姻登記機關廉潔、高效和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

結論:重視以人為本的民事事務工作,這是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需要。將婚姻登記從制度性的管理轉為人性化的政府公共服務,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化解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閱讀全文

與日本的婚姻登記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故事中有哪些經典名句 瀏覽:362
事業單位補發總額怎麼求 瀏覽:581
大連幸福社區包括哪些小區 瀏覽:414
阿里健康付款了怎麼找不到了 瀏覽:966
為什麼護士大部分都是美女 瀏覽:301
女生對愛情嚮往的階段是什麼階段 瀏覽:797
工作和愛情你會怎麼選擇未完待續 瀏覽:757
我什麼故事 瀏覽:353
如何做企事業單位體檢項目 瀏覽:727
叫什麼愛情緣 瀏覽:263
全國哪個地方國營經濟發達 瀏覽:143
體彩有多少錢用於體育事業 瀏覽:268
上海哪些藝校美女多 瀏覽:996
美女用什麼手機好 瀏覽:603
愛情小金庫怎麼開通 瀏覽:766
二次婚姻如何協議 瀏覽:1002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7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4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8
怎麼寫老師講故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