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建立幸福美滿的婚姻
現代人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經過本人研究發現,「洞房花燭夜」只是婚姻的起點,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應該是:愛情溫馨,婚姻成功,夫妻恩愛,家庭美滿,身心健康,生活充實。值得指出的是和諧協調的家庭關系,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成功的婚姻來自那裡?本人的意見是:婚姻在於養護和管理;愛情需要經營。台灣一位教授說:婚姻的真正意義是另一種新的學習歷程的開始。養護婚姻當貫徹於學習歷程的始終。
我們先來談談為什麼婚姻需要養護?
首先,婚姻的基礎必須養護。現代婚姻強調以感情為基礎,感情這個東西是需要精心養護和妥善經營的事物。
其次,婚姻的壓力太大、負荷太重,需要養護。婚姻承載著太多的社會任務和家庭任務,例如,承擔著社會生產力的生產、養育和培育;老人的贍養、扶持、孝敬;親情的培養;是最基本、最可靠的社會支持系統;還承載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再例如,承載著錯綜復雜的人際互動關系:夫妻之間的平行關系、親子之間的垂直關系、家庭成員間的橫向關系,與親戚、朋友間的網路關系。這些承載需要養護。
再次,婚姻生命周期的轉變需要養護。婚姻是動態的,在其不同的生命周期,承載著不同的重點任務,例如,從初婚的兩人世界到生兒育女三人(或多人)世界,再到勞心勞力的教育子女階段,經歷著許多重大的轉變,為適應每一個轉變都需要精心養護。
第四,變動中的婚姻狀態提出了具體的需要。有研究說60%的婚姻是湊合型,有研究說60%的人對婚姻失望,如果真是如此,那養護婚姻就是更迫切的需要。有更多的和更可信的研究認為:平等、互信與和諧是中國夫妻關系的主旋律;以愛情為紐帶的婚姻不多,婚姻情趣不足,性生活質量不高(雖然經常吵架、動武、威脅離婚或夫妻感情已淡漠、破裂的比重較低),這「主旋律」後面的現象告訴我們,中國人需要加強對自己婚姻的養護和感情的經營。
第五,我們太大意了。社會上最流行的觀點是,只要結了婚,就等於進了保險箱,以為天天生活在一起,就會有感情,婚姻關系就一定會一直維持下去,能維持一輩子,不用去操心養護。由於普遍缺乏養護意識,所以,提醒大家婚姻需要養護是非常必要的。
第六,「憲法原則」的需要。台灣學者朱敬先教授說:「同甘共苦是維系婚姻的憲法原則。同甘共苦是分享,不能總是讓一方犧牲」。要做到同甘共苦雙方就得相互學習。只有經過一段的養護過程方能體味到「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通過養護婚姻才可以讓我們達到「風雨同舟情意重」的境界。
第七,人們對婚姻的要求提高了,更需要養護。社會文化趨向開放、寬容和多元,人們對婚姻的感情生活和性生活的質量要求普遍提高;個人私生活開始和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分離;離婚的政治、社會和心理成本也在不斷降低;外部強制性壓力,如唯政治標准和傳統道德不再是批判個人私生活的唯一價值標准,獨身、單親和再婚家庭已較少受到側目,無愛婚姻的解除不再艱難,個人隱私原則逐漸被社會認可,夫妻雙方相互關系也更具獨立空間,婚姻主體的個人選擇也更自由、更富有彈性。這些有利於提高某些人的婚姻質量,但不一定有利於婚姻的穩定。要想既提高婚姻質量又保持婚姻的穩定性,養護婚姻就顯得更有意義、更有必要了。
婚姻需要怎樣的養護?
養護婚姻必須是雙方的共同願望和共同的努力。
養護婚姻起始於擇偶設計每個未婚者或准備再婚的人都有自己的擇偶設計,例如,你心中的白馬王子是什麼樣的,你希望找個什麼樣的妻子,每則徵婚啟事都會提出自己希望的框架。從養護婚姻的角度出發,擇偶設計(或設想)最好盡量避免不切實際的浪漫,多一些務實的考慮。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年齡:男比女略大(1?3歲)或接近者60%;大4歲以上者接近1/3。資源:受教育程度,男女不相上下者接近60%,丈夫高於妻子3年以上的多於1/3,妻子高於丈夫者少於1/10;職業階層,雙方接近的多於70%,丈夫高於妻子的近1/4,妻子高於丈夫的不足1/10;收入比重,丈夫佔51%以上的在70%以上,與妻子相等或低於妻子的不足1/3。這些資料對擇偶設計可能有參考意義。中外有關婚姻問題的研究似乎有許多共同之處,例如:相似性,「門當戶對」(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等),注重雙方的一致性等可能有利於今後婚姻的養護和婚姻的穩定。
養護從了解開始....
相互了解是養護婚姻的基石。因為要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要想營造成功的婚姻,「不是去找一個適應的人,而是先要自己做個適當的人」。所以了解首先得把自己讀懂,例如,你自己有哪些優勢與缺陷,對於婚姻你想要什麼,你希望得到什麼,你准備付出什麼,你能得到什麼,你能承受什麼。同時得了解你的另一半,他(她)的愛好、性格、價值觀念、生活習性、家庭成長背景及其受影響的深度。戀愛時就已經開始了這種了解,結婚後更有條件相互了解。通常的現象是,熱戀中人,看到對方的都是優點,連明顯的缺陷也被當成優點,進入婚姻現實生活,一旦發生矛盾,可能看到的都是缺點,連優點也變成了缺陷,這可是婚姻養護的最大忌諱!過分自戀的人,所謂有「和氏璧心態」的人更需要首先了解自己。
婚姻養護的重點在於適應、協調和整合差別婚姻是兩個成熟異性的完全性的結合,用比較時髦的字眼說,成功的婚姻是兩顆心的融合,這可是應該追求的高境界。然而,「兩顆心」存在著千差萬別的差異,例如性別的差異、角色的差異、性格的差異、處世或處事態度與方式的差別,成長背景的差別,行為模式的差別,職業環境的差別,等等。差別即是矛盾,矛盾需要妥善解決,解決婚姻中的這些差別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養護。
婚姻養護的方向是培養夫妻一致性!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過上高質量的婚姻生活,但婚姻的質量實際上是婚姻當事人對婚姻關系的主觀認知和心理感受。認知和感受的一致性是行為一致性的先導。沖突是經常的,自己還經常與自己發生沖突,夫妻發生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兩個人的認知和感受很難完全一致,所以追求一致性應該是養護的方向。所謂方向的一致性就是把雙方內心深處的期望和動機統一起來。人民大學的潘綏銘教授說的很是到位:夫妻像是兩條並行的鐵軌,由於同朝著同一個方向,不交叉更不糾纏,卻能載起沉重的列車。
怎樣解釋另一半?夫妻是人生中維持最久、最親密的親人關系,必須同呼吸,共命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在家庭里,夫妻關系之外還有與自己父母和自己子女的親子關系,與自己同胞兄弟姐妹的同胞關系,與雙方親戚、朋友的關系。所以夫妻關系處在復雜角色關系的包圍之中,怎樣維護好基本的夫妻關系是一門深邃和復雜的學問,需要學習,需要養護,也需要輔導,有的需要治療。首先得有夫妻認同感,兩人為一體,或為同一單位,實現夫妻一體化,在家庭經濟支配、休閑興趣活動、處理親屬關系及與朋友的交往、與外人相處等方面能高度一致,即結成「夫妻聯盟」以共同應付夫妻共同面對的人和事。夫妻聯盟既要親密無間,還要充分尊重對方,彼此保有適當的個人天地與私人界限,如,尊重彼此的個性、興趣與志向,能讓彼此偶爾有自己的時間,做些自己的事,或參與自己的社會活動。還包括共同參與戶外活動的次數或對家庭投入精力的多少,甚至雙方意見不一致時誰作出讓步等都在檢驗夫妻一體化的程度,夫妻聯盟的堅固和成熟的程度。
養護婚姻體現在瑣碎的生活小事之中!
婚姻生活是現實的、瑣碎的,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婚姻不可能承載太多的幻想。中國人的婚姻還沒有真正走出「柴米夫妻」的模式,經濟仍然是婚姻的主要物質基礎,不能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後悔自己的婚姻,婚姻本來就不象人們期望的那樣甜蜜。婚姻是兩個人最完全的關系,也是最難適應的關系,因為它涉及到兩個人每一方面的品質,以及生活的每一細節,雙方需要時間與耐心,互相了解、體諒、容忍、相愛,在許多問題上,如飲食習慣、用錢、郊遊、親屬相處、家務分工、子女教養及性相處等方面都要相互適應,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生活「小事」。養護婚姻就是要隨時注重這些小事,例如,學會彼此稱贊、感謝對方,時時讓對方知道你的喜愛感情;必須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會傷害感情的舉止、行為。
不同的婚姻階段養護側重點不同!
美滿的婚姻是雙方不斷努力調適的過程。初婚階段,養護的重點是建立夫妻彼此同意並接受的關系和角色,適應性生活,營造夫妻倆的親密關系,建立起自己的小家,要有自己做父母的心理准備,避免對父母或兄弟姐妹的過分依賴。養育子女階段,面對的是「親子的三角關系」,不能因為孩子忽略了另一半,任何時候都要有兩人私下相處的時間。子女進入青少年時期,最常見的是教育分歧。養護的重點是如何化解出現的分歧。婆媳關系是難以相處又對家庭成員正常生活影響大的家庭人際關系。養護的積極因素似乎掌握在丈夫那裡,丈夫應該做好「磨心」,因為本人調查研究發現,原來母子關系好的,婆媳關系容易搞好。
B. 好的婚姻究竟是怎麼經營的,如何才能經營一段好美好的婚姻
好的婚姻究竟是怎麼經營的,如何才能經營一段好美好的婚姻?
最後,我覺得在婚姻當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該給彼此定下一個小的目標。如果每天過著日復一日重復的生活,那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在婚姻生活當中的兩個人會感到厭煩,但是如果每一天都有一個小目標,朝著那個目標不斷的奮斗,當兩個人達到目標以後,可以給彼此一些小獎勵。這樣的話,兩個人在生活當中就會更有干勁兒,這都會給平靜的生活增加無窮無盡的色彩。這樣可能會讓兩個人在婚姻當中對彼此保留更多的新鮮感,兩個人的婚姻也能夠更加長久。
C. 如何擁有高質量婚姻
想要擁有高質量的婚姻,就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積極維系家庭關系並且更加認真負責。一段高質量的婚姻能夠讓雙方感到愉悅,並且也能夠擁有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的確希望婚姻能夠更加長久,而且我們也希望婚姻的質量更高,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幸福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擁有高質量婚姻,而且並不是我們努力就能夠成功實現擁有高質量婚姻的目標,我們需要使用更加正確的方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擁有高質量婚姻呢?我認為我們應該這么做:
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當我們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高質量的婚姻時,就一定要更加積極樂觀。因為心態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從而會影響我們的婚姻。如果我們能夠有更加樂觀的心態,就能夠影響自己的配偶,從而能夠讓配偶對我們更加關注。樂觀的心態能夠讓我們在面對生活瑣事時更加積極向上,從而能夠解決更多問題。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做法。
D. 如何構建和諧的婚姻家庭關系
摘自中國瑜伽之母新書:《釋壓 定心 幸福冥思》
一、尊重和理解他人
認識到並尊重他人的個體性和獨特性,是維持並發展和諧關系的首要條件。只有認識到每個個體都有自由意志,我們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在自願自發的基礎之上建立和諧的關系。
根據 瑜伽,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有自己的意願、品德、性格、興趣和特質。即使是一卵雙胎,長得一樣,穿得一樣,有相同的喜惡,家人也能一眼分出異同。因為盡管雙胞胎有著同樣的基因,但他們卻是獨立個體,還是有各自的不同之處。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們就不會再錯誤地要把他人塑造成我們想像中的模式。
每個人都是單獨個體,有自己的意願和做事的方式。如果試圖按照我們的意願來塑造他人,那麼就很有可能「碰得一鼻子灰」,並使他人對我們心存芥蒂。
一旦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由意願,就能理解和諧的關系必須建立在自願自發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和諧關系中,每個人都會尊重和愛護對方,每個人都能做自己願意做、自己選擇做,而不是被他人強迫做的事。
如果我們試圖強迫別人做一些違背他們意願的事情,那麼我們很可能會感到失望和喪氣,而對方也可能會對我們心存不悅或心懷怨憤,因為他們的個體性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有受奴役的感覺。
就算我們有方法強人所難從了我們的意願,別人內心也會反感,做事也不會積極,這就在彼此的關系中埋下不和諧的種子。
二、告別吹毛求疵
認識到世上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自己在內,我們就能寬容別人的缺點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在尋找完美的人去愛,去尋求庇護。剛出生,我們就喜歡依偎在母親的身旁尋求溫暖、安寧、舒適和安全。長大一點之後,我們又在尋找完美的朋友。我們發問:「誰才能成為我的朋友呢?誰能真心待我呢?」上了學,我們就開始尋找完美的老師。成年之後,我們又在尋找完美的另一半,一個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侶。
但我們是否都能如願以償呢?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漸漸意識到,曾經以為完美的人其實根本就不完美。小時候我們崇拜父母,認為他們是完美的,但是後來我們也開始意識到,他們也是會犯錯誤的。長大之後,我們有時候甚至會不認同父母的為人處事,他們在我們心中越來越不「完美」。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男人自認為找到了「完美」的另一半,但蜜月過後,他發現妻子一天到晚嘮嘮叨叨。一年之後,他終於不堪忍受,於是決定找一個能讓自己耳根清凈的妻子。幾番尋覓,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安靜內向的女人。他以為這次終於找到了「完美」的另一半,於是立馬娶了這個女人。婚後幾個月,他發現:這個妻子惜字如金,整日里也難有隻字片語!真不知道她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有一次,他回家之後滔滔不絕地說了5分鍾的話,結果妻子坐著一動不動,沒有絲毫的反應!不久之後,這個男人又開始嫌棄這個沉默寡言的老婆,想念起那個嘮嘮叨叨的前妻了。
讓我們啼笑皆非的現實情況是,沒有人是完美的。婚後不多久,我們就會發現配偶有一大堆讓我們不喜歡的地方。我們期待完美,但很快會發現:她吃飯時老打嗝;他飯量真是太大了;她刷牙的方向不對;他的腳真丑;她把我的被子都捲走了;他真懶;她的衣服不討人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就不能聽聽我的,老插嘴……
而當我們對他人的真愛增加,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那麼專挑別人錯處的毛病就會減少,從而使人際關系更為和諧。
人際中的任何一方若總喜歡吹毛求疵,那就很難維持和諧的關系了。吹毛求疵是人際沖突的主要起因。
三、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
當我們與家庭、鄰居及社會上各階層的人接觸時,為了和睦相處,如果不加強自我修養,那麼很不幸地,我們將無法看見他人的優點,而總是在別人身上挑毛病和缺點。
隨著瑜伽冥想和瑜伽生活方式的修習,我們漸漸地培養出內在的善良美德,就更加能夠看到他人的優點。這也是家庭關系很重要的一點。
E. 如何經營幸福家庭
1:你的另一半經常打擊你的想法,說明他希望他的想法得到看重,而且你也說了你們之間不存在不幸福的感覺,說明你門之間的溝通沒有太多障礙。你可以在講出你的想法前先講出你覺得他可能會提到的想法,(不對也沒關系,這只是告訴他你尊重他的想法),在你說完後,他肯定有想表明的觀點,等他說完你就可以再說明你的看法,去找到你們看法相同的利益。(沒找到也沒關系,你已經表明你尊重他的想法,只要告訴他希望他可以思考下你的想法就可以了)。之後,這個問題的討論,就可以先放在一邊。你已經做好了溝通的第一步了。
2:題主是希望你的伴侶採納你的想法,關於讓別人聽從你的想法這件事上。我覺得卡耐基說的一個方法很有用——告訴他這件事帶給他什麼利益。從對方利益出發,告訴他你的想法會給他帶來什麼好處,這比任何辯論都有用。即使辯論總是你贏,你也只是贏了理,很難讓對面甘心去做你想他去做的事情。所以,不如試試看這個方法。
婚姻幸福的,不論男女神情清爽,面露光澤;婚姻不幸的,縱然家財萬貫,也會盡顯落寞與滄桑。
再好的化妝品、再貴的保健品,也比不上溫馨的家庭、貼心的伴侶、感恩的孩子。所以說,千養萬養不如養心修心,永遠不要低估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因為兩個人生活的千絲萬縷聯系在一起,喜怒哀樂也息息相關。一個負能量的伴侶,只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負能量,而一個正能量的愛人,則能給你哺以更多的正能量。所謂的「夫妻相」便是這么一回事。
好的夫妻,像戀人、像知己、像親人,會給彼此足夠的愛和安全感,會選擇無條件地信任對方,進入婚姻的良性循環中。
F. 夫妻怎麼樣才能經營好婚姻家庭
一.婚姻是否幸福美滿跟夫妻在生活中如何相處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樣一件事情或矛盾,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思想也是大不相同的,打個例子,比如在雙方遇到不同意見時,有人會選擇爭論,有人會選擇暫時不談,有人會選擇辱罵對方,有的吵得喋喋不休,甚至出手打人。而也有人選擇了心平氣和,探討事情發生的原因,找出矛盾問題的解決方案加以化解。
4
四.再拿夫妻雙方的生活飲食問題來說,除全職太太或請有保姆阿姨的外,畢竟大家都在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難免大家都有各種工作的煩惱或壓力,夫妻彼此回到家的時間也可能不一樣,可是大家要吃飯啊!哪怎麼辦呢?有的家庭選擇了先回家的先做,後回來的再幫忙搭把手一起做飯吃,一起收拾家務,一起看電視,看電影,一起睡覺等等,自然這種夫妻感情會逐步變好。
而有的家庭夫妻,先下班回家的回來了就看電視,打游戲等活動,非要等著後回家的愛人回來做飯,自己就是不去做,自己就是不願意為家庭去付出一些義務。先別說做的是否好吃不說,就連一點為愛人付出的心都沒有,試問這種夫妻家庭的關系能夠好起來嗎?簡直難上加難。說句客觀的話,夫妻雙方本就應該相互付出,更要懂得珍惜對方,愛惜對方,而不是依靠單方面的付出就幸福美滿了。再者,後回來的一方自然有可能工作下班時間不同,或因為加班或有事情耽誤了才晚回。本想回家有口飯吃了,可是一回到家卻看到的是冷火白煙,沒有人做飯,看到的卻是一方在玩啊,耍啊,等著回來才做飯。遇到心情不順時,大家可想而知,甚至大吵大鬧了。
小結:夫妻相處經營婚姻一定要懂得相互付出,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理解,這是婚姻和家庭想要經營好的必備條件。有的朋友一說,什麼都懂,但是真正付出實際行動為愛人付出的又有多少。在夫妻相處經營中,要說,還要付諸實際行動去付出,不要做行動的矮子。這樣的夫妻才能逐步和和睦睦,長長久久。
G. 怎樣經營出幸福美好家庭
最好的方法就是學佛念佛。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大師在《萬善同歸集》裡面總結了念佛的十種功德,我們知道這些念佛的功德以後,對念佛法門就更加有信心,那是哪十種功德呢。
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
在《阿彌陀經》或者其他凈土經典里,都講到念佛之人會得到佛菩薩和龍天鬼神的護念,佛陀在涅槃的時候,諸天、修羅、葯叉等等全都發願說,在冥冥當中,以行樂道,布施念佛的人。所以在座各位只要保持精進念佛的心,好好念佛,冥冥之中自有龍天護佑。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大家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教化的凈土,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都是阿彌陀佛隨行的菩薩。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可以得到諸大菩薩的護佑,因為大家知道,菩薩發了一個願,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像觀音菩薩,以三十二應身度無量眾生,各位虔誠念佛,一定會得到菩薩的護佑。
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這剛好契合了彌陀本願,大家知道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只要是念我佛名號的,都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相應的願力的加持,這是彌陀本願。
四、一切餓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悉不能害。
當我們有了念佛的功德,有了諸位天神、菩薩的護佑,有了佛光的加持,自然一切的鬼神、羅剎啊、怨賊等等都會遠離。念佛的人,不會遭到邪惡眾生的侵害。
五、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佛法講「一切唯心造」,就是我們所遭受的命運,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如果一個人心懷貪婪、嗔恨等種種不善的心念,他就招感惡的境界;念佛的眾生,他的善業召感的必是平安、吉祥等具有福報的境界。所以,念佛的眾生能夠轉變自己的心念,通過念佛名號,能夠與彌陀宏願相應,就會遠離橫死災害,這個也是念佛的功德。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免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可能都是被自己的業力所牽引,雖然過去世做過一些功德,讓我們能夠得到人身,但是因為我們的無明,更是造作了無量罪業。怎麼能夠消除業障呢?念佛一聲,滅無量重罪,何況是連續七天的精進念佛。所以,一個精進念佛的人,能夠通過念佛的功德,懺悔的功德,使宿世惡業得到削減乃至消滅,自己就更加容易走向解脫。
七、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
大家以前不念佛的時候,都會做夢吧?可能夢境有好有壞,是各種幻想或者慾望所顯現,那麼念佛以後,有沒有做過吉祥的夢?如果你平日念佛特別精進,心中沒有其他雜念,就能召感吉祥的,有瑞相的夢。我身邊就有老菩薩夢見過佛陀金身,這是吉祥的夢。
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大家想想,如果一個人沒有顛倒妄想,全心全意只在一句佛號上,心與諸佛的功德相應,那肯定心生歡喜,是吧?我們心的狀態,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一個人心常歡喜,自然顏色光澤,氣力充盛,也就是說,念佛剛開始是改變我們的情緒,心態,甚至能夠做瑞夢。慢慢的,會讓我們身體由內而外更加健康,一些疾病也會痊癒,乃至極難醫治的重症也會不知不覺中得到改善。
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
一個精進念佛、心中有佛的人,他身上自然有一種庄嚴、超然脫俗的氣質。念佛人得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的護佑,惡緣遠離,他的內心會變得特別的慈悲,令人感到親切,而且他氣力增盛,氣色非常好,相貌也柔和,這樣具有諸多功德的人,是不是會得到大家的恭敬呢?
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眾,手執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凈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前九種講是現世功德,第十種就是我們在此生的修凈土法門最終的目的,最終的願望——命終之後往生西方凈土。我們被佛菩薩接引到西方凈土以後,與賢聖為友伴,能夠速成佛道,並且享受勝樂,不再遭受輪回之苦。
學佛的途徑很多,比如可以通過收聽喜馬拉雅FM裡面的佛教內容學習。
推薦如下:
《凈土聖賢錄》,《星雲大師:人生就是放下》《印光大師說凈土》
《錢文忠講佛教十三經》《聽不困的佛教歷史》等等。
H. 過得幸福的家庭都有哪些特點如何經營一段美好的婚姻
一段關系的好壞是兩個人甚至多個人參與的結果。有時候男人是個好兒子,但未必會有明事理的父母,有時候男人是個好老公,又未必能遇到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
但是男人作為關系中的一員,他的角色很重要。今天就從男人的角度出發,去說說如何做才能經營好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I. 如何建立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1、以愛相待
每個人都有缺點,有不討人喜歡的時候。夫婦之間學習彼此包容,寬恕對方,學習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勇於向對方道歉,這是愛的實踐。
2、坦誠溝通,用心聆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坦誠地向配偶或子女講出自己的需要,可以令家人更明白自己,特別是在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日子。
溝通必須配合著傾聽,真正會溝通的人不僅願意說,也會有技巧的說,更有聽得意願和聽得技巧。當配偶或子女焦慮不安的時候,用心聆聽是「靈丹妙葯」,如此可以幫助他們鎮定情緒,增進家庭和諧。
3、彼此欣賞
每個人都喜歡被欣賞,被稱贊。尤其是被自己心目中重要的人稱贊,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因為自己的存在價值被肯定,家庭里應該強調相互支持,相互肯定。
家中的成員不論大人或小孩,只是出於誠意,而且己經盡了心力,有時就是結果不佳,家人也應給予相當的支持,因為人不是全能,不可能在任何事上都一帆風順。因此,家庭里平時就應該充滿著彼此鼓勵的氣氛。
4、給對方空間
每個人都渴望有親密的家庭關系,也渴望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其實,兩者並不矛盾,且更是完美的搭配。親密使人感到被愛,有足夠的空間使人感到身心舒暢。
(9)如何締造屬於自己的美好婚姻家庭擴展閱讀:
家和業興,形成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 家和萬事興,形成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關鍵在處理好三種關系。處理好夫妻關系。
夫妻雙方都要擔起家庭責任,盡好教育孩子、分擔家務之責;要相互理解尊重,雙方要多溝通,多肯定、多鼓勵,多一些寬容大度,婚姻就像舞蹈,當對方前進時自己要退一步;
要善於經營婚姻。佳偶非天成。經營婚姻,不僅是指物質,更多的還在於精神:共同的興趣、愛好,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應該是溫馨的,這需要我們用心去維護,用愛去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