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李玫瑾婚姻中怎麼與父母相處

李玫瑾婚姻中怎麼與父母相處

發布時間:2022-08-31 12:19:52

❶ 李玫瑾教授:讓孩子對父母有敬有畏,才會有愛,不能一味順從孩子,為何

不同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樣的,父母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讓孩子自己做主,跟孩子成為好朋友;但是有的家長則是覺得應該有個家長的樣子,要不然孩子長大了之後管不住。

我國著名的李玫瑾教授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特別是最近幾年更是經常給我們帶來一些她對於教育孩子經驗上面的分享。她覺得讓孩子在生活中對父母有敬有畏,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確實如此,如果在生活中一味順從孩子,導致孩子不懼怕家長,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不聽話,並且缺少一定的教養。

當然,尊敬和畏懼是一定的,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但家長對孩子的愛也是不能缺少的,無論是身體上的關心和心理上的理解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好好地關愛自己的孩子,才能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面更好地去前進。

雖然,目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但是只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恩威並施,讓孩子對自己既有敬畏之心,也有關愛之感,這就是比較合格的父母,這也是對於孩子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❷ 婚後如何處理與雙方父母的關系

我和男友就要結婚了,他說我作為兒媳應孝敬公婆,當然不能說不應該,但是我說作為女婿也應該孝敬岳父岳母呀,他卻回答得支支吾吾。我們倆都是獨生子女,現在雙方老人都各自有房,身體也健康,但是如果以後老人有病,他只單方面要求我要照顧好公公婆婆,而他卻不承擔照顧岳父岳母,這怎麼行呢?A:現在社會越來越進步,男女越來越平等,尤其在城市結婚時男女雙方的經濟支出也日趨接近,不像農村男方要給女方一大筆彩禮,還要為女方蓋好房子。所以,平等地孝敬雙方父母也應是順理成章的。你的男友思想還有些傳統的舊觀念,不要著急,在平等的前提下,事情就好解決。在孝敬雙方父母方面應注意一下幾點:●明確責任
孝敬雙方父母,是道德與素質的體現;孝敬雙方父母,是感情升華的根本;孝敬雙方父母,是法律規定應盡的義務。結婚後我們對伴侶的父母應視為是自己的父母一樣努力去善待,而且應該做得更加小心。因為自己父母對其兒女做得有不足的地方一般還可以原諒,反之對方父母可能就易產生一些誤會。夫妻與對方父母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否和睦,家庭是否穩固。●合理分工
通過給雙方父母的現金、禮物等,表達對父母的孝心和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可以一律相同,雙方給的都一樣。也可根據雙方父母的情況,一方父母生活條件差一些,可以多給一點;生活條件好一些可以少給一點。如夫妻工作都非常忙,也可以出資為父母請鍾點工或保姆,照顧老人的生活。●精神贍養
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大,使我們有了自己的事業與家庭。父母在欣喜之後又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尤其是在他們年老體衰後,更需要子女的愛撫。對於父母的這種心理變化和實際需求,我們要盡量給予滿足,通過各種途徑同他們進行精神交流,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意,向父母請教人生的經驗、生活的常識,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多一些問候,使他們永遠感受到子女的關愛。

❸ 《心理撫養》李玫瑾 第三章 心理發展有跡可循-摘抄與感悟(上)

人的心理也有著內在的發展路徑。一個人今天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心理風格,一定跟他過去的經歷有關。

1. 談戀愛要先了解對方的成長經歷

每個人都是有來歷的。想認識一個人,一定要了解他的過去。知道一個人的過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現在。知道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才能預測他的未來。

想了解一個人的心理,就讓他聊聊自己家庭的故事。遇到那種不想顯露家庭背景的人,要小心接觸。請記住,結婚前不要急,一定要捨得花時間考察。

夫妻最好的相處之道是隱約知道又不太清楚, 「難得糊塗」是婚姻的相守之道。

孩子是否幸福會影響父母晚年的幸福值,如果父母現在不顧及孩子,一旦孩子出了問題,父母的後半生會很痛苦。

感悟:個性源於早年的養育,戀愛時要了解對方,就要從對方幼年的養育、環境與成長經歷開始,進而甄別對方現今言行的真偽,以為婚後孩子與自己的幸福做好准備。

2.談對象怕不可靠,問兩個問題就知道

談對象時,關鍵要問兩個問題:「你家裡老人都好吧?你爸媽關系挺好吧?」

第一要問對方家裡老人的情況。對方家裡老人健在,說明這家人的遺傳基因不錯;家有長壽老人,說明這家人的生活方式不錯;老人能長壽,說明老人教子有方。教子有方是可以家傳的,能福澤子孫後代。

問對方父母的情況,注意看他是什麼表情。如果他很高興,滔滔不絕,說他爸媽很風趣,爸媽感情很好……那麼,這種人就很好;有難言之隱,或者對你有戒心,這種家庭要慎入,因為家風不好。

其實,與一個人結婚,就是與一個家庭結婚。如果對象的家庭不正常,你未來的婚姻生活就容易有變數。所以,你既要看這個人本身,還要看他的祖父母和父母。

感悟: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同心養育孩子、照顧老人,積極主動構建和諧快樂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以福澤子孫後代。

3.了解一個人的過去即可知他是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來到世上,只需經過兩個六年,心理模式就已展露雛形。

一個人成年後,其心理風格與成長環境、生活經歷密切相關,什麼樣的生活背景就會造就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養育方式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心理風格。所以,當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後,就可以找到他現在很多心理問題的答案。

感悟:孩子成長背景中上演的正性或負性的劇情,都會印刻在孩子腦中,並塑造或促成孩子形成與之相應的個性或心理模式。父母要盡力避免負性劇情的上演。

❹ 關於家庭關系:婚姻中如何與對方的父母相處,婆媳

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婆媳之間的關系,向來是中國人家庭關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主題。婆媳之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矛盾呢?怎樣正確的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呢?來看看一個「成功人士」的私房妙招吧!

私房妙招:

1、在婆婆面前要體現對老公的愛,這是一定的。但也要讓婆婆知道你和老公一樣愛她;

2、在婆婆面前要多說老公的好話,每個母親都不愛聽別人講自己兒子的壞話;

3、在婆婆面前要一定要有肚量,因為每一個母親把兒子辛苦養大結果被你幾天就搞定,心裡一定會有些被搶走的感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公是世界,兒子是全部);

4、在婆婆面前要時刻站在婆婆的一面,如果老公與婆婆之間有矛盾一定要批評老公安慰婆婆。因為很多婆婆都會認為兒子的一些轉變是因為有了媳婦,所以一定要讓婆婆知道你是和她站在一條線上的,這樣將來你有困難時她也會幫你;

5、在婆婆面前不要和老公親熱,那樣會引起婆婆嫉妒,婆婆是把你老公從小抱到大的,可是從兒子長大了,有多少次會親親媽媽的臉?所以要注意,想親熱關上門隨你們去;

更多的挽回技巧和方法,

可以找到這個*****挽回愛情******微信公眾號,

然後關注。

6、在婆婆面前一定要讓她覺得你是她的女兒,怎麼對自己媽媽就怎麼對她吧,在自己媽媽面前有時可以有些小脾氣,但對婆婆要適度,因為有可能引起不滿意到時會影響你和老公的感情;

7、要充分體現她對你們的重要,這樣會讓婆婆有種成就感,可以滿足她的愛子心情;

8、有時要學著在婆婆面前撒嬌,在婆婆面前沒必要強的象盾一樣,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大事重視小事糊途,這樣婆婆會因為你的糊途擔心你,更因為你有主見而佩服你;

9、不要和婆婆有問題就和老公告狀,那隻能增加老公的苦惱,還有可能讓你們的關系變得更復雜,自己去試著和婆婆溝通,多和老公講些和婆婆的開心事,他會更相信你的處事能力,會更加珍惜你,因為你是個難得的賢妻;

10、如果婆婆是一個不講道理的老太太,那盡管告訴她,你們都是她兒子的最愛的女人,你們的關系會直接影響她兒子的幸福,如果想讓她兒子凄凄慘慘的了此一生,那盡管放馬過來吧。

以上十點只是我大概的總結一下的。希望能給姐妹們一些幫助。

婆媳關系從來就是讓人頭疼的問題,處理好了會讓你的婚姻生活更加美滿穩定;處理不好,相當於給婚姻埋下了定時炸彈。一個男人一生最愛的兩個女人,一個是生自己的媽媽,一個是娶回家做老婆的人。很多人都說疼兒子就要疼媳婦,同理愛老公就要愛婆婆。要盡量避免婚姻中出現媽媽和媳婦一同落入水中的情況。用笨道理想啊,媽媽只有一個,真要他去救他會選誰?選了媳婦,那這個媳婦也得想想了生養自己的媽媽都可以不顧,將來要是再碰到一個他更喜歡的女人還會管你嗎?所以搞好婆媳關系是雙贏的結果,每天用點心來思考一下怎樣搞好婆媳關系是值得的。

❺ 為什麼孩子總是與父母頂嘴我們該怎麼辦李玫瑾的建議是怎樣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總會義無反顧,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育娃中,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制定的方向發展進步。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需要無條件聽從父母的指導和安排,一旦孩子出錯就會訓斥或體罰。

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內向或更極端,到時候父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孩子頂嘴並非就是頂撞父母,家長應該學會寬慰,了解孩子的訴求,並和他們一同解決難題,相信這樣孩子的成長中才會更快樂。

❻ 夫妻結婚以後,怎麼才能和對方的父母相處好呢

我認為,結婚後,就應該和愛人一起全身心投入、融入到新家庭中,要摒棄我家你家小家子氣,在新家庭中尊老愛幼、遇事要多換位思考,不要總是站在個人角度看問題想問題做事,要樹立全家一盤棋大局觀,做到和新家庭所有成員多溝通交流,多說多做利於穩定、和諧、團結事,從而贏得新家庭信任、包容與理解支持。

我覺得應該適當表達對公婆的關系,父親節,母親節,公婆生日還有其他節日,應當在一起過,闔家歡樂最重要。

其次,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公婆會擔心我們年輕人不會生活,我們需要照顧好自己跟伴侶,讓老人放心。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已經做到了以上兩點,那就說明作為老婆,作為兒媳婦,已經是非常合格的了。如果老人過多的干涉年輕人的生活,就需要找個合適的方式,跟老人溝通,注意,一定是合適的方式,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婚姻生活是需要自己經營的,加油

❼ 在婚姻中,該怎麼和雙方父母溝通

兩個人談戀愛的時候可以你儂我儂但是結婚之後可能就沒有那麼多的好事啦,畢竟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到時候嫁進了男方的家裡,還需要和對方的父母一起生活溝通 ,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和對方父母溝通的訣竅 。

在公婆家把公婆看作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公婆就會把自己當做他們的女兒 ,人和人之間相處都是需要尊重我和坦誠的 。

❽ 李玫瑾:「低層次」的父母總愛嘮叨,「高層次」的父母自有高招

不少父母錯把高頻率的嘮叨當成關心,即使孩子明顯表現出不適與厭煩,也直接將異樣情緒視為關愛孩子卻不能被接納理解的狀況。

我的閨蜜玫玫最近就陷入和孩子的冷戰中,看著從小細心呵護,乖巧聽話的女兒,到了讀小學的年紀, 卻天天沉迷於玩手機打 游戲 , 作業也不好好做,班主任反映他上課還總是打瞌睡,玫玫著急得不行。

孩子一回家就忍不住對著她一番教導,嘮嘮叨叨加上斥責,長此以往令女兒感到厭煩,本能抵觸和玫玫的相處,看到她就躲, 她問話時,一個字都不做回答,有時孩子壓抑不住情緒還會對著玫玫大聲吼叫, 傷透了玫玫做媽媽的心。

看著十幾年陪伴的親閨蜜又痛苦又無助的模樣,有過同樣經歷的我,感同身受, 適當的關心本身並沒有錯,但高頻次,帶著指責與訓斥的嘮叨不單對孩子來說是沉重的情緒負擔,成年人也未必能夠長時間的適應與接納。

直截了當地指出,嘮叨絕不是適合孩子的正確教育方式,只有 "低層次"的父母才會誤將言語斥責作為愛孩子的教育模式。 從孩子幼年時就難以休止的嘮叨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嚴重創傷。

1、 情緒起伏大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訪談節目中提及,孩子在0至6歲,還未完全形成自我意識的階段,會願意耐心接受和傾聽父母的建議和意見,但一旦成長至12歲以上的年紀,他們就開始有辨別能力。

當父母的言語訓斥,或重復嘮叨使他們難以認同時,就會激發矛盾,出現孩子情緒崩潰,與父母發生激烈的言語沖突的場景。在父母頻繁嘮叨境況下成長的孩子,情緒起伏大,缺少安全感與認同感。

2、 易引發精神焦慮

人是 社會 性群體,都需要被接納,被關愛,被理解,但嘮叨本身就是單方面輸出情緒和價值觀點的行為,且不去評斷嘮叨的內容是否正確, 就單純嘮叨的行為就容易引發幼年及青少年時期孩子的壓抑與緊張情緒,引發他們的精神焦慮。

長此以往,在孩子長大後還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壓抑真實的自我需求與表達慾望。

3、 破壞親子關系

父母無時無刻的嘮叨,針對性的言語訴說,很難使親子間相處的氣氛和諧融洽, 易導致他們因逆反心理排斥和疏遠父母,甚至用激烈的言行舉止來反抗,破壞相互間的親子關系。

聰明的父母別再用"低層次"的嘮叨方式把孩子與自己的親子關系越推越遠, 家長可以多學習"高層次" 育兒 方式,成為孩子喜愛的 育兒 高手!



1、 耐心傾聽

很多矛盾的迸發往往是視角不同,所站的立場與角度不同引起的。爭吵的雙方都不了解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所處的具體境況,父母苦口婆心的嘮叨,遭到孩子的激烈抵觸引發的矛盾就是如此。

每周挑選適合的時間,舒適的環境,和孩子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所思所想,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才更能讓孩子接受。

2、 以自身行為為榜樣

父母是孩子身邊最親近的老師,與其反復多次的嘮叨引起他們的反感,還不如 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以自身行為為榜樣,以自身良好的生活作息,和積極上進的日常學習態度激勵和影響孩子。

3、 增加認同感

訓斥嘮叨只會使孩子與父母越來越疏遠,最好的親子相處模式,是孩子能夠發自內心的認同與親近父母, 父母在 育兒 過程中,完全可以適時放下長輩的姿態,用最舒服的朋友模式和他們相處,增加認同感。

爸爸媽媽們面對自己養育大的孩子有太多的叮囑與不自覺的關心,這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狀況。 但是千萬別把嘮叨當作和孩子相處時的壞習慣, 一見到孩子就想要教育他們,想要把握分分秒秒去輸出自己的觀點,這不但會傷害孩子的內心,使他們對家長產生疏遠和抵觸的心態,也不利於其 健康 成長。

"高層次"的父母是懂得理解與接納孩子,願意多陪伴,多關愛,多理解孩子的聰明的家長!

❾ 在婚姻生活中,應該怎樣處理自己與男方父母的關系

在中國的家庭,婚後有兩個家。一個是夫妻組成的小家,一個是包含了父母的大家。想要經營好兩個家庭,就得處理好和雙方父母的關系。

01

最近,公婆突然說要來深圳玩幾天。

靜子聽到消息之後,趕緊大采購,還找了鍾點工幫忙大掃除,把房間騰出來,生怕出了一點差錯。

可等宇翔和靜子去接機的時候才發現,同來的還有六歲的小外甥。

宇翔非常的高興,嘴角一直咧著放不下來。

更深一層,如果是公婆來了,妻子可以適當勤快一些,營造出丈夫是一家之長的感覺。如果是岳父岳母來了,丈夫也要學會恭維,捧高妻子的地位。

當然了,這一層演技要適可而止,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有差別即可,千萬不可搞得一方低到塵埃,秋後算賬可不要太酸爽!

❿ 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教育要有原則」,尤其是家裡有女兒的家庭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傳承,是母親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和「一朝分娩」的痛苦之後,才呱呱墜地。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一切對於自己都彌足珍貴,想要珍惜和孩子相處的一點一滴,想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

可是,等到孩子出生之後,家長還來不及多加思考,就要像無數的家長一樣,為了孩子的未來和成長擔憂。

都說「生不養不如不生,養兒不教不如不養」,在如今這個拼實力、拼孩子、拼知識的年代,教育孩子成了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

但是,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手足無措,也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

確實,不論是在以前還是現在,人們的眼光和著重點總是對於女性有諸多的要求,以前的女性被「女德」束縛,現在的女性也被人們的「思想」束縛。

在以前的時候,人們對女性有著很大的看法和要求,一旦有一點越矩的地方,那就會被口誅筆伐,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女性。

而現在,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人們口中對於女性也越來越尊重,但實際上,女性還是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束縛。

由於生理的原因,男性和女性天生就有著很大的懸殊,男性身強力壯,女性體型較小,力氣上也是男生占於上風。

而且,在兩性關系中,女性也是最容易吃虧的一方,即使人們的思想已經很開放,但是,女性吃虧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理。

所以,有女兒的家庭,父母都應該對女兒悉心教導,教會他們怎麼保護自己,這是家長必須要謹記的原則。

李玫瑾教授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中國公安大學教授,主修兒童犯罪心理學,對教育孩子的方面也有著深刻的研究。

·教給女兒遵守自己的「原則」

什麼是原則?

原則是一個底線,是自己能接受的最大的底線,如果有人觸犯了底線,那麼,不論是誰都需要拒絕,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一種方式。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培養女兒他們自己的原則,給女兒立家規,晚上必須要回家住,幾點之前必須到家,超過時間要接受處罰。

當家長從小就給女兒立下了原則之後,那家長的原則就成為了女兒的正向的引導,在她們心裡,也會開始有了原則和底線,極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

·教給女兒保護自己

女孩實在是太脆弱的,尤其是在兩性關繫上,女孩總是會受到傷害,所以,父母要教會女兒該怎麼保護自己。

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應該教給女兒「男女有別」的概念,不要和異性太過於親密的接觸,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不行,哪怕是自己的親人,也要保持距離。

而成年的孩子,父母要教給女兒該怎麼保護自己,比如和異性出去的時候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真心相愛也要做好保護措施。

·教給女兒該怎麼控制自己

在如今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力,不論是金錢還是物質,都想要更好的來博人眼球。

尤其是女生,對美沒有抵抗力,而這就會讓他們的物質需求增加,如果父母沒有能力,那他們就會依靠男人,又或者是借錢或者網貸。

而家長要教會女兒怎樣恪守本心,有多少錢就買多少錢的東西,貴的東西就自己攢錢買,這種品質恰恰是現在的女孩最缺少的。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養女兒煩惱多嗎?你覺得養女兒還需要注意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 健康 成長。

與李玫瑾婚姻中怎麼與父母相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務員和事業編都上岸怎麼辦 瀏覽:718
臨汾美女為什麼漂亮 瀏覽:147
市場經濟學有哪些專業教材 瀏覽:214
美女工作累嗎有什麼不高興的 瀏覽:794
戀愛時如何提及婚姻問題 瀏覽:85
找對象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503
什麼是菩提心動畫故事 瀏覽:642
微信健康碼的信息填錯怎麼改 瀏覽:967
遇到事業打擊後怎麼調整 瀏覽:123
哪個國家有蘇聯美女 瀏覽:243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如何認定 瀏覽:269
冷漠婚姻什麼意思 瀏覽:311
幸福之城地下之王怎麼存檔 瀏覽:277
漫畫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瀏覽:458
上海幸福里彩北哪個小區最好 瀏覽:207
395什麼意思愛情 瀏覽: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8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4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7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