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年輕人真的不需要婚姻了嗎
大意就是說,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不光不想結婚了,連戀愛都不想戀愛了,單身生活痛並快樂著,偶爾逢年過節看看別人發的狗糧哀嚎兩聲,完事兒又打開昨天沒看完的劇繼續沒心沒肺傻樂,繼續一個人踏踏實實工作學習賺錢,一個人照顧自己,無聊了,叫上狐朋狗友出去嗨一圈。
……這么一看,好像也沒啥不行的?
反正每隔一段時間,晚婚這件事就要被拉出來提一提,然後順便教育當代年輕人兩句:要學會忍讓啊,不要只貪圖享樂而忽視了構建家庭。
但現在的人晚婚,真的只是「貪圖享樂」或者「不懂忍讓」這么簡單嗎?
「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了」
去年外出做一個活動,和負責現場統籌的一個男生聊起來,發現我們倆是一年生的,都是90後。
他看我戴著婚戒,就問我是不是結婚了。
我說是。
他又問我結了多久了。
我說沒多久。
他忽然沒頭沒腦來了一句:那你結婚算晚的,我認識一個同齡的女生,24歲結的婚,去年已經離了。
簡單問了問,才知道,這個女生大學畢業之後,家裡催婚催得厲害,自己也有點兒被洗腦,覺得好像女孩子確實該早點兒嫁人才是正道,眼一閉心一橫,和家裡安排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男生結婚了。
結了婚才發現事情不對,婚前兩個人缺乏了解,一針一線都要磨合,本來還指望婚後慢慢培養感情,結果矛盾比頭發還多,天天吵架。
男生有過一段失敗的感情史,有意無意老是提到自己前女友如何如何,女生很反感這種懷念前女友的行為,發生這種情況,免不了又是一場大吵。
吵到後來,兩個人身心俱疲,回家也不願和對方說話,想了想,還是離了吧。
離婚之後,女生說的最多的就是:「婚姻千萬不能草率。」
這其實就是一部分人選擇晚婚的原因。
一方面,是大家普遍都對戀愛、婚姻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憧憬,另一方面,是結婚早的那一撥,都遇到了很多無法調和的矛盾,最終離婚作結。
於是大家都選擇了觀望,再看看吧,再相處一下吧,不到萬無一失的程度先不急著走進婚姻。
婚前發現問題,還可以及時止損、好聚好散,婚後發現問題,那就麻煩了。
畢竟,離婚的成本再小,也比分手的成本大啊。
「婚姻帶給我的只有失望」
今年和一個朋友見面,飯吃到一半,她忽然說起:「XX你還記得吧?她正在辦離婚呢。」
我想了好半天,想起來,她說的這個女生,我見過一次,朋友聚會上見的。
我記得當時她還是熱戀期,說打算和男朋友一起回家工作,結婚生子,看來的確是結了,但怎麼又離了?
朋友又和我說了一些。原來這個女生,跟男朋友回家前是做了未來幾年的人生規劃的,在她的規劃里,她婚後先不要孩子,工作兩到三年,用這段時間先實現自我的事業追求,等事業穩定了,再造娃。
但男方家長不同意,硬要她趕緊生孩子,說等她工作有起色了,就「生不了了」。
她本來想說她老公應該會站在她這邊,沒想到她老公也說他爸媽說得對。
後來她妥協了,辭職生了孩子,孩子帶到兩歲,感覺差不多是時候繼續自己的事業夢想了,公婆又催她生二胎,理由:頭胎是個女兒,不能「延續香火」。
這次她沒有再妥協,在自己父母的支持下,她堅決要求離婚,女兒當然男方家沒有要,她打算一個人帶著女兒換個城市,從零開始一點點打拚。
這也是很多人不想結婚的原因之一:這是個賭局,風險很高的賭局。
婚姻本身是幸福的,但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如意的。
我做情感作者快五年了,聽很多人描述過他們失敗的婚姻。
有的人就像這個離婚的女生一樣,原本對生活有很多目標,最後卻被逼著放棄自己的追求,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女人」。
有的人婚後發現老公就是個孩子,一點兒沒有家庭責任感,每天游戲度日,和她也沒有什麼交流。
有的人婚後發現老婆極度物質,熱衷攀比,天天讓他給她買包,上萬的包他說他實在買不起,就罵他沒用、不是男人。
也有的人,懷著孩子,老公就出軌了,公婆還勸她,男人哪有不出軌的,忍一忍就好了。
有些人就此離了,有些人還忍著,但也已經對感情不抱有任何希望,勉強維持著這層夫妻關系,餘生還是為自己活。
不管離沒離,這都是婚姻會導致的陰暗面,足夠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有時候婚前挺好的,婚後另一半就變了,有時候兩個人感情還不錯,卻被雙方的家庭拖累,鬧到最後誰也沒了耐心。
大家結婚,都是沖著一輩子去的,現在告訴你這一輩子可能充滿了各種變數,你怎麼可能不恐慌?
「遇不到合適的人,我也很絕望啊」
李宗盛《晚婚》里有一句詞:往往愛一個人有千百種可能,滋味不見得好過長夜孤枕。
這句詞對很多人來說,真的太貼切了。
你想好好談個戀愛,認認真真付出一顆心,卻發現對方並不珍惜,給了你希望,然後給了你更大的失望。
相比之下,一個人還更好一些,不用委屈自己去替別人考慮,也不用犧牲自我去滿足另一半的要求。
很多人其實並不是不想戀愛不想結婚,那些感情的成本或者二人相處會遇到的問題,遇到對的人,也都能解決。
關鍵就在於,這個「對的人」,很難遇到。
之前做過一次小調查,「你為什麼不談戀愛」,得票最高的答案是:遇不到合適的人,我也很絕望啊。
你就想找個人說說話,對方卻可以好幾天不理你。
你就想無助的時候他能站在你身邊,對方卻嫌你事兒多讓你自己處理。
你就想尋找一段開心的感情,帶給你自信和底氣,對方卻動不動挑你的毛病,拿你和別人作比較。
你就想有這么一個人,對你不離不棄、專情而專一,對方卻不放過任何一個跟別人聊騷的機會。
那還不如單著呢,是不是。
單身可能會孤獨一些、寂寞一些,但至少你遇到的痛苦,都是生活本身就有的痛苦。
本來是想和對面的人一起分擔這些痛苦,卻發現他給你帶來了更多痛苦,那這段感情還有什麼意義?
吃虧吃多了,人自然就有了顧慮,不會再輕易喜歡上誰。
就像認識的一個女生說的:「我相信愛情,但我被傷害過太多次了,所以我不敢相信,它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不想湊合」
關於婚姻,最大的一個謊言:感情是可以婚後慢慢培養的。
所有這樣想的人,最後都被坑了。
還有一個謊言:兩個人湊合過,也可以過一輩子。
所有相信這句話的人,最後都被折磨瘋了。
這就像買東西一樣,你臨時湊合買的東西,不是很快就壞了,就是很快你就對它喪失了興趣,扔到一邊吃灰。
而你精挑細選買來的,哪怕不能用了,放在家裡看著你也高興。
買日常用品我們還要仔細考慮考慮再決定,何況是結婚這種大事兒?
感情一定要是婚前才能培養的,「湊合」也是絕對不可能過下去的,否則你只會覺得,生活越來越無望。
很多人選擇晚婚,甚至「懶婚」,也不是因為他們逃避,而是因為,戀愛也好、婚姻也好,都太重要了。
在沒有合適的人出現之前,等一等,是對自己負責。
而合適的人出現了,多磨合一段日子,多用細節去考察愛情,是對兩個人負責。
沒有篤定的把握,對彼此沒有足夠的感情和信任,就走進婚姻,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
尤其是當很多人看到,他們的父母輩,婚姻里充斥著言不由衷與貌合神離,湊合著過了半生,扭曲了性格,產生了怨恨,甚至把這些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他們怎麼可能還願意為了「湊合過日子」而結婚?
-- 我是今天的第二條分割線 --
雖然我自己結婚了,但我始終不覺得,晚婚是什麼問題。
甚至我也不覺得,不結婚是什麼問題。
沒有那個讓你覺得足夠安心的人,寧可保持高質量的單身,好好愛自己,也比急匆匆地結婚,要強得多。
讓問題盡量都在戀愛的時候爆發出來,決定是彼此適應還是一拍兩散,總好過婚後才發現兩個人有太多不同。
當然,離婚也不是什麼問題。
很多人離婚後也過得很好,發現了真實的自我,有了更堅實的奮斗目標,反而更加自由、更加舒適。
痛苦的感情,不如不要。拚命堅持沒有意義的婚姻關系,只會讓你自己備受折磨。
人生短短幾十年,肯定要選擇讓自己最開心的活法,不是嗎?
㈡ 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選擇不結婚,全球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如何
單身青年破2億,壓力太大,當代年輕人無力撐起婚姻了……
近年來,催促年輕人結婚這件小事已經從三姑六婆升級到國家級催婚,可即使全世界都在逼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依然選擇拒婚。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單身青年已直逼2.4億,數量比俄羅斯與英國總人口還多。
為什麼我國單身人口持續攀升?為什麼超過2億大齡青年遲遲不願意結婚?最根本的原因或許是窮與累,畢竟現在,單是一個人活著就已經耗盡了全力。
1、買不起房,就結不起婚
大部分85後90後,如果靠自己的薪資去買房,沒幾個是真正買得起的。房價與家庭平均年收入合理比例為4-6倍,而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城市已經超過20倍。
買一套房子意味著接下來用家庭全部收入去還將近20年房貸。這個代價太沉重,大部分人根本買不起也不願意買。即使長輩願意資助,而那也將意味著耗盡三代人的積蓄,於心不忍。
在沒有一夜暴富之前,買不起房,也不敢買。而沒有房子丈母娘就不肯把女兒嫁給你。此外沒有家就沒有安全感,你也不想委屈了人家女孩子。所以你看,普通人,真的是結不起婚的。
2、代價太大,婚姻是否值得
即使長輩願意資助,即使能順利買房,你也會再三考慮要不要結婚。首先遇到你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人太難了。即使能遇到,誰又可以保證婚姻能一直持續下去?
目前在中國平均每三對新婚夫婦就有一對離婚。人心易變,愛情易涼,而一旦離婚,此前傷筋動骨付出的代價就碎成了一地雞毛,彩禮錢,婚宴錢,房貸車貸......
特別是有孩子的,孩子以後怎麼辦?跟爸爸還是跟媽媽?
而作為女人,婚姻所能帶來的好處更是微乎其微,特別房子車子與自己無關的,結婚生子家務活,搭上青春一耗好幾年,一旦離婚,退路慘淡......
婚姻里走一遭,無論對男女,代價都太大,是否值得?
3、我們已經沒有力氣撐起婚姻
一直以來,我們都活得像條狗。刮風下雨日復一年辛勤工作,加班熬夜不斷透支身體,可依然撐不起一個體面的家。
即使撐起了,也像脆弱無比搖搖欲墜的積木,公司一次裁員,自己一場大病,就能讓這個家瞬間崩塌,會連累很多人。
不結婚的話,一個人怎麼過也是過。住哪吃什麼無所謂,再困難委屈的也是自己。可是一結婚,一想到不能給最愛的人一個舒適的家,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能滿足孩子渴望的眼神,你就會開始害怕。
而現在單是一個人活著就已經耗盡了全力,你無法承受起一個家的重量,你不想拖累別人,也不想被別人拖累,你更不想孩子重復你的生活,成為下一代的韭菜,所以幾乎徹底放棄了結婚生娃這條路。
結婚帶來的壓力排山倒海,我們已經沒有力氣撐起婚姻。
4、活得太明白,婚就結不成了
除了不願意委屈孩子,你也不願意委屈自己。你不想被套牢在一套房子里到老死,你不想成為那個可以隨便罵也不敢辭職的中年人,你不想把夢想全部賣掉換成菜米油鹽,你不想失去獨處的空間與自己的時間,你不想徹底失去自己。
有人說我們這代人,之所以無法結婚,是因為活得太明白了。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明白遇見愛情太難,也明白將就婚姻更難。
因為不想重復上一代家庭婚姻的悲劇,也不想下一代重復自己的悲劇,不結婚似乎就是最好的選擇。
明白拚命追逐金錢的瘋狂與人生的無意義感,明白背負他人期待而活本就是挺荒誕的一件事。明白在不違法亂紀的提下為自己而活不用心生愧疚。
明白孤獨才是人生的底色。明白如果不考慮婚姻,不按社會時鍾走,那麼餘生皆假期,我們可以不長大或延遲長大成違心的大人。
明白婚姻只是一種選擇,進入或不進入都是一種自由。
㈢ 現代人該不該結婚,不結婚可以嗎
現代人當然也是需要結婚的,如果想要不結婚也是可以的,但是父母肯定會擔心你,因為一直沒有組建一個家庭,一個人生活多少有點不放心。如果不結婚,等到老的時候,就剩自己一個人了,也是很孤單的。
㈣ 為什麼現在人們都選擇自由戀愛不選擇包辦婚姻
現在農村的所謂「相親」,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雙方家長陪著孩子見一次面就當場拍板了,這就定親成功了。第二次男女見面,男方彩禮、還有定親的「翡翠鐲子」一送,就大功告成了。然後就「合法同居」了。兩個人壓根就沒戀愛,雙方根本就不了解就談婚論嫁的定親了。這就簡直和牲口配種一樣,太原始野蠻了。
1 分鍾前
㈤ 男朋友想要自由不想要穩定下來,如果一個男人不願意給你一份婚姻該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來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確實是因為男朋友理想很大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可以適當,聽從男朋友的意思選擇自由,但是如果男朋友只是不給自己婚姻的話,那麼可能對方確實沒有長遠的打算,因此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也是沒有安全感的,總的來說應該從下幾個方面向法來考慮問題。
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確實一個愛自己的男人不願意給自己婚姻,可能確實是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壓力導致對方有自己的苦衷,也正因如此更應該與對方溝通交流解決問題,這樣的話也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其實對我們來說大多數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男朋友確實比較熱愛自由,那麼這個時候也可以追隨自己男朋友,但是如果男朋友對未來沒有把握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慎重選擇主動的詢問對方具體的原因,然後再做打算。
㈥ 越來越多女性不需要婚姻,這是為什麼呢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的適齡青年之中,女性比男性少3500萬,加上一些不婚主義女性,有統計學家預測,21世紀後,男性光棍數量將超過6500萬,
並且,這種差距正在逐漸拉大,這對於現在的適齡男性單身青年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隨著女權主義的興起和思想的更替,女性地位越來越高,很多未婚女性寧可自己單身,也不願聽從父母的安排。
行為主義心理學:觀察學習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ra)在「觀察學習」理論中提出,來自於外在、他人的間接經驗,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比如,娛樂圈裡的事件,人們似乎對於男性的出軌容忍度更高一些。
長期以來,在市場經濟和「泛商品觀念」作用下,婚外戀和第三者插足增多,男人在女性懷孕期間花天酒地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使得女性在婚姻中難以獲得安全感,對於婚姻的態度是消極的。
從進化心理學上來看,女性承擔的是養育後代,照顧小孩的責任,離婚後,很難再次步入婚姻。因此,很多現代女性不願擔負這類風險,認為沒有必要。
整體來看,思想觀念的不斷開放、收入水平的提高、社會地位的進步,都是造成影響女性不願意結婚的原因。
㈦ 我嚮往自由的生活,但結婚後難免會受約束,我恐婚了怎麼辦
結婚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恐怖啦,我跟我的男朋友結婚以後,我感覺自己的生活跟以前沒有特別大的差別,自己還是那麼的自由,我的男朋友有時候還會主動拉著我出去浪,出去玩,結婚之後可能有家庭的牽絆,會減少一點你的自由時間,帶帶孩子,帶孩子有著不一樣的幸福,你可以試著跟小孩子玩一天,小孩子都是天使,太美好了。
自己很期待回家,為家裡人煮好飯等著他們回家,雖然我的老公很嫌棄我做的飯,覺得還不如叫外賣,好吧,自己承認,自己的廚藝真的很差勁,但自己愛家庭的這顆心是有的,當你有一個人可以依靠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很溫暖,不要從心裡抗拒結婚。
㈧ 婚姻和自由該如何選擇兩者有沒有沖突大家給點意見吧!
沒有沖突時騙人的,有了婚姻就有了牽掛,有了責任,自由就得考慮家庭了,不能任性而為了,但是有了婚姻就了家,被幸福束縛相信你會自願舍棄一些曾經想要的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