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紅樓夢中的小故事
1、林黛玉入鄉隨俗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外界的環境既然我們無法改變,那麼,就去主動地適應環境吧。
2、襲人眾醉獨醒
襲人在沁芳橋畔遇見管葡萄的老祝媽,老祝媽說:「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嘗嘗。」襲人正色道:「這那裡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我們總能在社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3、紅玉伺機而動
只見鳳姐兒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紅玉連忙棄了眾人,跑至鳳姐跟前,堆著笑問:「奶奶使喚作什麼事?」鳳姐打量了一打量,見他生的干凈俏麗,說話知趣,因笑道:「我的丫頭今兒沒跟進我來。我這會子想起一件事來,要使喚個人出去,不知你能幹不能幹,說的齊全不齊全?」紅玉笑道:「奶奶有什麼話,只管吩咐我說去。若說的不齊全,誤了奶奶的事,憑奶奶責罰就是了。」在這世上,機會是稀缺的,只對沒有準備的人而言。
4、雪雁避實就虛
趙姨娘為其兄弟送殯,其小丫頭沒衣裳,因為去的是臟地方,趙姨娘又怕弄臟了自己的衣服,於是向雪雁借衣。雪雁是這樣拒絕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著在,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請示紫娟姐姐,還要告訴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煩,但是一來林姑娘卧病在床不敢以這些小事打擾,二來更擔心來來回回反而耽誤了您的事情!」燙手山芋我們一生中總會遇見幾次,不接是人的本能,把自己撇干凈則是為人的藝術。
5、平兒不偏不倚
鳳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點改革,鳳姐的丫鬟平兒處境尷尬,因為反對得罪探春,贊成開罪鳳姐。寶釵卻這樣誇她:「你張開嘴,我瞧瞧你的牙齒舌頭是什麼做的?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了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說你們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說一套話出來,你就有一套話回奉,總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們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個不可辦的原故。」夾縫中求生存,秘訣是既不碰這邊的壁,也不碰那邊的壁,然後向著有陽光的方向生長。
6、薛寶釵比量齊觀
且說趙姨娘因見寶釵送了賈環些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並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他都想到了。」人有三六九等,待人的態度應該一視同仁。
7、王熙鳳八面玲瓏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誇林黛玉)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誇迎探惜三姐妹),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誇賈母)。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我們可以不愛說話,但要學會說話。
8、賈寶玉抱誠守真
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人生最難得的是知己,知己貴在交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但總有例外。
『貳』 最準的五行夫妻婚配表,婚姻五行配對屬相表
誰弄的 ….這么齊全,太有用了!
1925年乙丑(屬牛)海中金命。
1926年丙寅(屬虎)爐中火命;
1927年丁卯(屬兔)爐中火命。
1928年戊辰(屬龍)大林木命;
1929年已巳(屬蛇)大林木命。
1930年庚午(屬馬)路旁土命;
1931年辛未(屬羊)路旁土命。
1932年壬申(屬猴)劍鋒金命;
1933年癸酉(屬雞)劍鋒金命。
1934年甲戌(屬狗)山頭火命;
1935年乙亥(屬豬)山頭火命。
1936年丙子(屬鼠)澗下水命;
1937年丁丑(屬牛)澗下水命。
1938年戌寅(屬虎)城頭土命;
1939年已卯(屬兔)城頭土命。
1940年庚辰(屬龍)白蠟金命;
1941年辛已(屬蛇)白蠟金命。
1942年壬午(屬馬)楊柳木命;
1943年癸未(屬羊)楊柳木命。
1944年甲申(屬猴)井泉水命;
1945年乙酉(屬雞)井泉水命。
1946年丙戌(屬狗)屋上土命;
1947年丁亥(屬豬)屋上土命。
1948年戊子(屬鼠)霹靂火命;
1949年已丑(屬牛)霹靂火命。
1950年庚寅(屬虎)松柏木命;
1951年辛卯(屬兔)松柏木命。
1952年壬辰(屬龍)長流水命;
1953年癸已(屬蛇)長流水命。
1954年甲午(屬馬)沙中金命;
1955年乙未(屬羊)沙中金命。
1956年丙申(屬猴)山下火命;
1957年丁酉(屬雞)山下火命。
1958年戊戌(屬狗)平底木命;
1959年已亥(屬豬)平底木命。
1960年庚子(屬鼠)壁上土命;
1961年辛丑(屬牛)壁上土命。
1962年壬寅(屬虎)金箔金命;
1963年癸卯(屬兔)金箔金命。
1964年甲辰(屬龍)覆燈火命;
1965年乙巳(屬蛇)覆燈火命。
1966年丙午(屬馬)天河水命;
1967年丁未(屬羊)天河水命。
1968年戊申(屬猴)大驛土命;
1969年己酉(屬雞)大驛土命。
1970年庚戌(屬狗)釵釧金命;
1971年辛亥(屬豬)釵釧金命。
1972年壬子(屬鼠)桑柘木命;
1973年癸丑(屬牛)桑柘木命。
1974年甲寅(屬虎)大溪水命;
1975年乙卯(屬兔)大溪水命。
1976年丙辰(屬龍)沙中土命;
1977年丁巳(屬蛇)沙中土命。
1978年戊午(屬馬)天上火命;
1979年己未(屬羊)天上火命。
1980年庚申(屬猴)石榴木命;
1981年辛酉(屬雞)石榴木命。
1982年壬戌(屬狗)大海水命;
1983年癸亥(屬豬)大海水命。
1984年甲子(屬鼠)海中金命;
1985年乙丑(屬牛)海中金命。
1986年丙寅(屬虎)爐中火命;
1987年丁卯(屬兔)爐中火命。
1988年戊辰(屬龍)大林木命;
1989年已巳(屬蛇)大林木命。
1990年庚午(屬馬)路旁土命;
1991年辛未(屬羊)路旁土命。
1992年壬申(屬猴)劍鋒金命;
1993年癸酉(屬雞)劍鋒金命。
1994年甲戌(屬狗)山頭火命;
1995年乙亥(屬豬)山頭火命。
1996年丙子(屬鼠)澗下水命;
1997年丁丑(屬牛)澗下水命。
1998年戌寅(屬虎)城頭土命;
1999年已卯(屬兔)城頭土命。
2000年庚辰(屬龍)白蠟金命;
2001年辛已(屬蛇)白蠟金命。
2002年壬午(屬馬)楊柳木命;
2003年癸未(屬羊)楊柳木命。
2004年甲申(屬猴)井泉水命;
2005年乙酉(屬雞)井泉水命。
2006年丙戌(屬狗)屋上土命;
2007年丁亥(屬豬)屋上土命。
2008年戊子(屬鼠)霹靂火命;
2009年已丑(屬牛)霹靂火命。
2010年庚寅(屬虎)松柏木命;
2011年辛卯(屬兔)松柏木命。
2012年壬辰(屬龍)長流水命;
2022年甲午(屬馬)沙中金命;
2022 年乙未(屬羊)沙中金命。
2022 年丙申(屬猴)山下火命;
2022 年丁酉(屬雞)山下火命。
2022 年戊戌(屬狗)平底木命;
2022 年已亥(屬豬)平底木命。
2022 年庚子(屬鼠)壁上土命;
男金女金–兩金夫妻硬對硬、有女無男守空房、日夜爭打語不合、各人各心各白眼
男金女木–金木夫妻不多年、整天吵打哭連連、原來二命都有害、半世婚姻守寡緣
男金女水–水金夫妻坐高堂、錢財積聚喜洋洋、子女兩個生端正、個個聰明學
男金女火–未有姻緣亂成親、娶得妻來也是貧、若無子女家財散、金火原來害本命
男金女土–金土夫妻好姻緣、吃穿不愁福自然、子孫興旺家富貴、福祿雙全萬萬年
男木女金–夫妻和好宜相交、錢財六畜滿山莊、撫養子女姓名揚、木金萬貴共一床
男木女木–雙木夫妻福滿多、錢財有多事事樂、原來兩木多福星、生來兒女聰明多。
男木女水–男木女水大吉利、家中財運常進室、常為寶貴重如山、生來兒女披青衫
男木女火–木火夫妻大吉昌、此門天定好姻緣、六畜奴作滿成行、男女聰明福自隆
男木女土–土木夫妻本不宜、災難疾病來侵之、兩合相剋各分散、一世孤單晝
男水女金–金水夫妻富、錢財積聚百歲長、婚姻和合前程輝、禾倉田宅福壽長
男水女木–木水夫妻好姻緣、財寶貴富旺兒郎、朱馬禾倉積滿院、男女端正學
男水女水–兩水夫妻喜洋洋、兒女聰明家興旺、姻緣福雙全、滿倉財產好風光
男水女火–水火夫妻不相配、在家吃飯在外睡、原因二命相剋害、半世姻緣半世愁
男水女土–水土夫妻不久存、三六九五見王、兩命相剋亦難過、別處他鄉嫁別克
男火女金–金火夫妻克六親、不知刑元在何身、若是穩有不孝順、禍及子孫守孤貧
男火女木–火木夫妻好婚配、子孫孝順家業旺、六畜錢糧皆豐盈、一世富貴大吉昌
男火女水–水火夫妻雖有情、結啼姻緣亦不深、兒女若是有富貴、到老還是孤獨人
男火女火–兩火夫妻日夜愁、妻離子散淚水流、二命相剋宜不聚、四季孤獨度春秋
男火女土–火土夫妻好相配、祿位眼前風、兩人合來無克害、兒女聰明永富貴
男土女金–土金夫妻很姻緣、兩口相愛至百年、內宅平安六畜福、生來女兒均團圓
男土女木–土木夫妻意不同、反眼無情相剋沖、有食無兒克夫主、半世姻緣家財空
男土女水–土水夫妻定有獸、接到家中定有災、妻離子散各東西、家中冷落財不來
男土女火–土火夫妻大、財糧不愁福壽長、兒女聰明生端正、富貴榮華好時光
男土女土–雙土夫妻好姻緣、共歡一世福雙全、兒女聰明多興旺、富貴榮華好家園 !轉發一輩子好命! 這個好!存住!
【三教】
儒教
【九流】
儒家 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縱橫家 雜家
農家
【三皇】
伏羲 女媧 神農
【五帝】
太皞 炎帝 黃帝
少皞 顓頊
【三山】
安徽黃山 江西廬山 浙江雁盪山
【五嶽】
〖中嶽〗河南嵩山 〖東岳〗山東
〖西嶽〗陝西華山 〖南嶽〗湖南衡山
〖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
鄱陽湖〖江西〗 洞庭湖〖湖南〗
太 湖〖江蘇〗 洪澤湖〖江蘇〗
巢 湖〖安徽〗
【四海】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三清】
元始〖清微天玉清境〗
〖禹余天上清境〗
道德〖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
昊天金闕無上玉皇大帝
中天北極大帝
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
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名山】
浙江普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華山〖王〗
【名山】
湖北武當山 江西龍虎山
安徽齊雲山 四川青城山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八卦】
乾〖天〗 坤〖地〗 震〖雷〗
巽〖風〗 坎〖水〗 離〖火〗
艮〖山〗 兌〖沼〗
【十八羅漢】
布袋羅漢 長眉羅漢 芭蕉羅漢
沉思羅漢 伏虎羅漢 過漢
歡喜羅漢 降龍羅漢羅漢
舉缽羅漢 開心羅漢 看門羅漢
騎象羅漢 探手羅漢 托塔羅漢
挖耳羅漢 笑獅羅漢 坐鹿羅漢
【十八層】
[之一層]
[第二層]刀山
[第三層]沸沙
[第四層]沸屎
[第五層]黑身
[第六層]火車
[第七層]鑊湯
[第八層]鐵床
[第九層]蓋山
[第十層]寒冰
[第十一層]剝皮
[第十二層]
[第十三層]刀兵
[第十四層]鐵磨
[第十五層]寒冰
[第十六層]鐵冊
[第十七層]蛆蟲
[第十八層]烊銅
【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六腑】
胃 膽 三焦 大腸 小腸
【四書】
《》《中庸》
《大學》《孟子》
【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
《春秋》
【八股文】
破題 承題 起講 入股 起股
中股 後股 束股
【六子】
《》 《莊子》《列子》《荀子》
《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
象形 指事 形聲 會意 轉注
假借
【書法九勢】
落筆 轉筆 峰 頭 護尾
疾勢 掠筆 澀勢 橫鱗 豎勒
【竹林七賢】
嵇康 劉伶 阮籍 山濤 阮咸
向秀 王戎
【飲中】
李白 賀知章 李適之 李琎
崔宗之 蘇晉 張旭 焦遂
【蜀之】
容成公 李耳 董促舒 張道陵
嚴君平 李八百 范長生 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
鄭板橋 汪士慎 李鱓 黃慎 金農
高翔 李方鷹 羅聘
【北宋家】
黃庭堅 歐陽修 蘇軾 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十三經】
《》 《詩經》 《尚書》《禮記》
《儀禮》 《公羊傳》《榖梁傳》
《左傳》 《孝經》《》《爾雅》
《孟子》
【】
《牛郎織女》
《孟姜女》
《梁山伯與祝英台》
《白蛇與許》
【文化遺產】
《明清檔案》
《殷墟甲骨》
《居延漢簡》
《經卷》
【元代戲劇】
關漢卿《竇娥冤》
王實甫《西廂記》
湯顯祖《牡丹亭》
洪 升《長生殿》
【晚清譴責】
李寶嘉《現形記》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劉鶚《老殘游記》
曾樸《海花》
【六禮】
冠 婚 喪 祭 鄉飲酒 相見
【六藝】
禮 樂 射 御 書 數
【六義】
風 賦 比 興 雅 頌
【十惡】
謀反 謀大逆 謀叛 謀惡逆 不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義 內亂
【五彩】
青 黃 赤 白 黑
【五音】
宮 商 角 徵 羽
【七寶】
金 銀 琉璃 珊瑚 珍珠 瑪瑙
【九宮】
正宮 中呂宮 南呂宮 呂宮 1 黃鍾宮
大面調 雙調 商調 越調
【七大藝術】
繪畫 音樂 雕塑 戲劇 文學
建築
【名瓷窯】
河北的瓷州窯 浙江的龍泉窯
江西的景德鎮窯 福建的德化窯
【名旦】
梅蘭芳 程硯秋 尚小雲 荀慧生
【八旗】
鑲黃 正黃 鑲白 正白 鑲紅 正紅
鑲藍 正藍
【】
鐵拐李 鍾離權 張果老 呂洞賓
何姑 藍采和 韓湘子 曹國舅
【七情】
喜 怒 哀 樂 愛 惡 欲
【五常】
仁 義 禮 智 信
【五倫】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三姑】
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
牙婆 媒婆 師婆 虔婆 葯婆 穩婆
【九屬】
玄孫 曾孫 孫 子 身 父 祖父 曾祖父
高祖父
【五穀】
稻 黍 稷 麥 豆
【中國八大菜系】
四川菜 湖南菜 山東菜 江蘇菜 浙江菜
廣東菜 福建菜 安徽菜
【配葯七方】
大方 小方 緩方 急方 奇方 偶方
【五嶺】
越城嶺 都龐嶺 萌諸嶺 騎田嶺 大庾嶺
【名橋】
廣濟橋 趙州橋 洛陽橋 盧溝橋
【名園】
頤和園〖〗
避暑山莊〖河北承德〗
拙政園〖江蘇蘇州〗
留園〖江蘇蘇州〗
【名剎】
靈岩〖山東長清〗
國清〖浙江天台〗
玉泉〖湖北江陵〗
棲霞〖江蘇〗
【名樓】
岳陽樓〖湖南嶽陽〗
黃鶴樓〖湖北武漢〗
滕王閣〖江西南昌〗
大觀樓〖雲南昆明〗
【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縣〗
陶然亭〖先農壇〗
愛晚亭〖湖南長沙〗
湖心亭〖杭州西湖〗
【古鎮】
景德鎮〖江西〗
山鎮〖廣東〗
漢口鎮〖湖北〗
朱鎮〖河南〗
【碑林】
西安碑林〖陝西西安〗
孔碑林〖山東曲阜〗
碑林〖四川西昌〗
南門碑林〖高雄〗
【名塔】
嵩岳塔〖河南登封嵩岳〗
飛虹塔〖廣勝〗
塔〖山西應縣宮〗
千尋塔〖雲南大理崇〗
【石窟】
莫高窟〖甘肅〗
雲崗石窟〖山西大同〗
龍門石窟〖河南洛陽〗
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書院】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
嶽麓書院〖湖南長沙〗
嵩陽書院〖河南嵩山〗
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名綉】
蘇綉〖蘇州〗
湘綉〖湖南〗
蜀綉〖四川〗
廣綉〖廣東〗
【名扇】
檀香扇〖江蘇〗
火畫扇〖廣東〗
竹絲扇〖四川〗
綾絹扇〖浙江〗
【名花】
牡丹〖山東菏澤〗
水〖福建漳州〗
〖浙江杭州〗
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
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
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
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
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
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
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
鐵〖福建安溪縣〗
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
〖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埃及〗牝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
〖法國〗摩羯、、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
〖〗招杜羅神的鼠、毗羯羅神的牛、宮毗羅神的獅、伐折羅神的兔、迷立羅神的龍、安底羅神的蛇、安彌羅神的馬、珊底羅神的羊、因達羅神的猴、波夷羅神的金翅鳥、摩虎羅神的狗、和羅神的豬
【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周歲的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神,又叫「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婚姻周年】
第1年§紙婚
第2年§棉婚
第3年§皮革婚
第4年§水果婚
第5年§木婚
第6年§鐵婚
第7年§銅婚
第8年§陶婚
第9年§柳婚
第10年§鋁婚
第11年§鋼婚
第12年§絲婚
第13年§絲帶婚
第14年§象牙婚
第15年§水晶婚
第20年§瓷婚
第25年§銀婚
第30年§珍珠婚
第35年§珊瑚婚
第40年§婚
第45年§藍寶石婚
第50年§金婚
第55年§綠寶石婚
第60年§鑽石婚
第70年§白金婚
【科舉職官】
〖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之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之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之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悲劇】
《漢姆》
《李爾王》
《麥克白》
《奧賽羅》
【人物】
黑桃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丹麥人霍克拉紅桃J:查爾斯七世的宮廷隨從拉海亞
梅花J:亞瑟王的著名蘭斯洛特
方塊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羅蘭
黑桃Q:帕拉斯o阿,古希臘神話中智慧與戰爭女神
紅桃Q:朱爾斯,德國人,查爾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的約克王後
方塊Q:是《經o舊約》中的約瑟夫的妹妹,萊:戴維,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擅長彈奏豎琴
紅桃K:查爾斯一世,弗蘭克國王沙勒曼
梅花K:馬其頓國的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塊K:羅馬名將和家朱亞斯o西澤,羅馬統一後成為者。
以上就是與最準的五行夫妻婚配表相關內容,是關於屬馬的屬相婚配表的分享。看完婚姻五行配對屬相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叄』 中國簡介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我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
中國古代史,始於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前,是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近代史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有步驟地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並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3)八五牛男婚姻如何擴展閱讀: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肆』 杜少卿與賈寶玉之比較
《儒林外史》里的儒道互補
名士產生得很早。《禮記·樂令》:「聘名士,禮賢者。」〔疏〕:「名士者,謂其德行貞純、道術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隱居不在位者也。」漢代實行察舉制度,由「鄉舉里選」薦舉選拔官吏,標榜以德行為標准,「薦舉徵辟,必采名譽,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五「東漢尚名節」條)與之相配合的有所謂「清議」,博得清議的贊許,獲得社會聲譽,就是進身的階梯、做官的捷徑,於是好名之風大盛,大批名士應運而生。「揚名養譽」唯名是求者既多,「純盜虛名」的假名士也就成為伴生物而層出不窮。�
隋唐以降主要實行科舉制度,但察舉、薦舉、徵辟等辦法一直相輔而行。清朝統治者更是兼容並收,例如,清代把漢代的孝廉和賢良方正兩科合並為孝廉方正科,雍正元年(1723年)詔令各級地方機構進行薦舉,賜六品服備用,以後每遇皇帝即位就薦舉一次。漢代中央和地方的高級官吏可以直接「徵辟」名士充任,清代也沿例經常實行徵辟,《儒林外史》里的庄紹光就是應徵辟的「征君」。漢代開始設置臨時性的制科(制舉),宋高宗以後設博學宏詞科,清代也沿設,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元年(1736年)曾兩次舉行鴻博,網羅和籠絡有聲譽的學者、名士,吳敬梓自己乾隆元年就受到薦舉,他把這種經歷寫進杜少卿形象里。就在八股科舉制度中,也有貢舉、經明行修、優行等含有薦舉因素的名目,匡超人被溫州學政「題了優行,貢入太學」,馬二也被學道保題了優行,萬中書羨慕地說:「這一進京,倒是個功名的捷徑。」可見以名取士這條路,即使在實行八股取士的清代,也沒有中斷過,這就為形形色色的名士提供了夤緣的階梯,也刺激和誘發了五花八門的假名士,他們紛紛裝腔作勢,呼朋引類,想造成虛假的聲望,沿著名士這條「終南捷徑」,謀求「異路功名」,高則可以平步青雲,為官作宦,低則可以依附權門,充幕客,當幫閑。吳敬梓描寫了一堆一堆的假名士群體:以婁三、婁四公子為食主的湖州鶯履湖名士,以趙雪齋為旗幟的杭州西湖斗方名士,以杜慎卿為班頭的南京莫愁湖「定梨園榜的名士」……作者揭破他們自鳴風雅的外表,嘲笑他們的庸俗無聊,說明他們不是真名士。�
吳敬梓欣慕的真名士,其名士譜系可以上溯到魏晉名士,其思想淵源可以查尋到老莊道家。�
張岱年先生說:「道學是隱士之學。」(《張岱年全集》6卷499頁)道家思想的實際作用是教人擺脫功名富貴的考慮,而達到一種淡漠寧靜的精神境界,對於不得意的或不願與統治者合作的士人,提供了一副解憂劑。道家嚮往的「自然」是一種超功利的境界,認為人如果能超出於利害得失之上,那麼人就能保持自己人格的自由,不為外物所役,觀玩於眾妙之門,逍遙於萬物之上,在超脫的基礎上獲得精神的自由和愉悅。為此他們否定人生的功利,把世俗所看重的東西,如功名富貴,都棄如腐鼠。這很自然就導出,以隱逸不仕作為放棄功利追求的標志,以逃避軒冕為高人(如前述伯夷等)。道家的這種人生態度,對於入世的儒士,常常是精神上的一種調節和補充,而對於名士,則是精神自由的一種基本追求。�
隨著漢末社會的巨大變動,魏晉時儒學的獨尊地位發生動搖,士的個體人格意識有新的覺醒,老莊道家那種宗自然而返真我的旨意,外與物以俱化、內適性而逍遙的精神境界,很適合士的追求個體自由任達的精神需要,舉凡魏晉名士的宴樂之習、游談之俗、山水之興、文藝之趣、養生之術、狂放之風,都與老莊道家有淵源關系。至若阮籍、嵇康,發揮老莊崇尚自然的思想抗擊名教,「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晉書·儒林傳序》),以他倆為標幟的竹林七賢為時尚所趨奉,蔚為風氣,魏晉風度從此便成為歷代不願循規蹈矩完全受儒家綱紀秩序約束的文士所企慕的一種風范。這樣的名士代有其人,其中有些不乏叛逆精神,反對封建主義的束縛,具有進步思想。他們互相承繼,成為封建時代民主傳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紅樓夢》第2回列舉一批這類人物的名字,除了第一個許由是傳說中的高人外,擺在頭里的就是陶潛、阮籍、嵇康等魏晉名士;「近日」舉有倪瓚、唐寅、祝允明。這些都是悖棄禮法、放情任達的風流人物,曹雪芹明確把他們同孔孟程朱等儒家正統人物區別開來,說他們若生於上層,就成為「逸士高人」、「情痴情種」,若生於下層,就斷不甘「遭庸人驅制駕馭」,一句話,他們是不走封建正路的浪子或叛逆者。在曹雪芹看來,「放盪弛縱,任情恣情」的賈寶玉是他們的同類,他自己也以阮籍自許,實際上自居於這一叛逆傳統之列。無獨有偶,比曹雪芹略早的吳敬梓也傾慕阮籍、嵇康等魏晉名士,經常以阮籍自比,或表達對阮籍的景仰。他移家南京時把自己比作「阮籍之哭窮途,肆彼猖狂。」(《移家賦》)搬進秦淮水亭,歡宴朋友,寫《買陂塘》詞說:「身將隱矣,召阮籍嵇康,披襟箕踞,把酒共沉醉。」與吳蒙泉(虞博士的原型)聯句時又想起阮步兵而「佯狂憶步兵。」(見吳蒙泉《會心草堂集》)一直到臨死前一二年,在題詠金陵鳳凰台時,他想到的還是:「鳳凰台以李白之詩而名」,「台下有阮籍墓」,並以思慕這兩位「酒星」作為全詩的主旨:「後先兩酒人,千秋動欣慕。」(《金陵景物圖詩》)真可謂拳拳服膺,終生不已。魏晉風度的影響滲透在他的人格和作品中,特別集中體現在以他自己為原型的杜少卿形象和其他奇人形象中。�
道家理想人格的境界之一是,具有某種超世的品質,帶有不同於世俗人的特徵。追求個體獨立人格的名士,也不願混同、淹沒於庸常,從漢晉名士就形成一種觀念:有高名之士必當有異行。於是名士之求名常與求奇相伴,競求以特立獨行超邁凡庸,於是標奇立異、企慕奇人異行遂成為名士的傳統。繼承這種傳統,吳敬梓也把真名士杜少卿以及與他氣質相近的人稱為奇人。遲衡山說:「少卿是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奇在哪裡?首先他鄙棄瑣屑的世務、外在的功名富貴,講求超逸的風貌、內在的才性,表現出縱心肆志、恣情任性的意趣,反映了個體人格的覺醒和追求。�
吳敬梓把「錢財散盡」作為杜少卿「平居豪舉」來寫。他清高脫俗,遺落物務,對錢財持超脫的瀟灑態度。古今都有人訾議他接濟人時「賢否不明」。其實那些人之或賢或否哪裡是杜少卿所屑於一顧的呢?他像打發糞土一樣打發錢財,誰要誰拿去就是了,何需考察是賢是否!他體現的是慷慨超脫不為物累的名士風度。他既不藉藉於富貴,也不戚戚於貧賤,家財散盡後,布衣蔬食,心裡淡然,安於山川朋友之樂。這是一種不為外物所囿的超拔和逍遙,符合道家追求的人生境界。他在縱心肆志、恣情任性的魏晉風度表現形態里,注入更多個性解放的自由思想成分,吹進明清時代的新鮮空氣。一般文士把膺薦舉、受徵辟當作最高榮譽,他卻堅決謝絕李巡撫的薦舉和徵辟,理由是:「麇鹿之性,草野慣了。」想方設法辭掉「爵祿之縻」後,他高興地說,從此要「逍遙自在,做些自己的事」——這簡直可以視為杜少卿追求精神自由的宣言。為此他既擺脫了錢財俗務的羈絆,又沖破八股舉業的牢籠,熱衷於在逍遙自在的人生境界中體驗著自己的真實生命。他妻子問他為什麼裝病不去做官?他道:「你好獃!放著南京這樣好玩的所在,留著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為甚麼要送我到京里去?」但要在南京「做些自己的事」,還得要有一股蔑棄禮法、橫對陋俗的勁頭才行。游覽姚園,他「竟攜著娘子的手」,當著兩邊看的人,大笑著,情馳神縱,遺世忘俗地走了一里多路,在當時這確是驚世駭俗的帶有明顯挑戰意味的舉動。他的特異行為冒瀆了那個時代行之已久的原則規范,嘲弄了庸眾的普遍信念,背離了「從來如此」的生活方式。「竟」敢如此?就是敢如此!他敢於對某些封建權威和封建禮俗提出大膽的挑戰,表現了離經叛道的可貴勇氣。當朱熹對經書的注釋被欽定為標准答案的時候,他敢於挺身說只依朱注是「固陋」,他寫了一部《詩說》,竟敢與朱熹唱反調。朱熹的《詩集傳》說《溱洧》是「淫奔者自敘之詞」,他反駁說:「《溱洧》之詩,也只是夫婦同游,並非淫亂。」這不是在追尋一點微小的學究式的勝利,這是在批駁理學教條,捍衛自己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生活信念。他對《女目雞鳴》的解釋,宣說著一種棄卻功名富貴怡然自樂的生活境界。他不但尊重自己的個性,而且也尊重別人的個性。他初搬到秦淮河房,與友朋聚會的情景,就很有自由放恣的氣氛:「將河房窗子打開了,眾客散坐,或憑欄看水,或啜茗閑談,或據案觀書,或箕踞自適,各隨其便。」既尊重別人的個性,待人接物也就頗有平等的色彩。他「不喜歡人叫他老爺」,也不以老爺自居,把門客婁煥文「當作祖宗」親自服侍。平素「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著相與」。他的婦女觀也較開明,對納妾風之猖獗很不滿意。沈瓊枝不甘為妾,逃到南京,自謀生計,庄非熊說她「奇」,武書也說她「奇」,都是心存猜疑不解。杜少卿也稱她為「希奇的客」,卻認為「可敬的極了」,可見不是出於憐憫,而是出於尊重,贊揚的不是她的姿色和才情,而是她蔑視富貴豪華、不畏權勢、不肯供人玩弄的反抗精神。真是「惺惺惜惺惺」,他們之互相引為知己,表現了奇人之間精神的投契。�
杜少卿一邊追求超世脫俗的格調,一邊充滿憤世嫉俗的情懷,表面上灑脫風流,內心裡悲憤苦悶,因此,他的恣情任性帶有狂誕不經的色調,透露著內心的憤激和痛苦,表現出激而為怒、憤世嫉俗的「狂」的特徵。這使他的名士風度有了深刻的一面,具有了不滿封建黑暗的叛逆內涵。「狂」是強烈的不滿在受壓抑情況下的爆發形態,是一種噴射式的渲泄。他和作者本人一樣「獨嫉時文士如仇」,憤激填膺,一觸即發。一提到縣里的秀才,他就罵他們是奴才。臧荼對他談舉業的好處,他罵道:「你這匪類,下流無恥極矣!」人家為子孫發富發貴要找好風水遷祖宗的墳墓,他發作道:「那要遷墳的,就依子孫謀殺祖父的律,立刻凌遲處死!」凡此種種都露出他「狂」的面目,卧閑草堂本第33回總評就說「少卿之狂」,以「狂」字概括他的特點,很有見地。�
現實生活中的吳敬梓也以「猖狂」、「佯狂」的阮籍自比。他的親朋好友說他「酒酣耳熱每狂叫」,說他「狂憨」,說他「狂疾不可治」(均見李漢秋《儒林外史研究資料》),都不為他諱「狂」。不是偶然的,曹雪芹也稱他心愛的賈寶玉「似傻如狂」。以社會言,明清時代東南地區由於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城市經濟繁榮,文人的活動天地擴大了,眼界開闊了,思想也較活躍,不願受封建約束的才子加浪子式的人物出現得更多,他們中有些人是很有叛逆色彩的。前引曹雪芹提到的唐寅、祝允明,與文徵明、徐禎卿合稱「吳中四才子」,他們就被視為「狂逸不羈」。兼擅文學和繪畫的倪瓚,其後還有徐渭、鄭板橋等,都珍重自己的人格和真性情,傲世抗俗,藐視權勢。倪瓚自稱「倪迂」,因不願為富貴者作畫險遭殺害。徐渭被視為狂人,當道官僚求他一字而不可得。鄭板橋說自己「束狂入世猶嫌放」(《自遣》),同樣不肯為「天下安享之人」作書畫。他們的書畫藝術「不受前人束縛,自辟蹊徑」(《松軒隨筆》),表現了獨特的創作個性和獨創的才能。當時就有人把鄭板橋比作阮籍(鄭方坤《鄭燮小傳》)。他們這些人構成了明清時期「以情反理」的「狂人」譜系,他們比魏晉名士已經前進了一大步,為中國的名士傳統增添了時代的新內容。�
杜少卿之外,小說末尾寫了「市井四奇人」,他們身懷才藝,卻因身份微賤而被世俗所輕,因而激為狂狷。其中的市井書法家季遐年頗有上述徐渭、鄭板橋的投影:季遐年恣情任性,寫字「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他不修邊幅,傲視富人,請他寫字要看他的高興,「他若不情願時,任你是王侯將相,大捧的銀子送他,他正眼兒也不看」。施鄉紳請他寫字,他仰著臉大罵道:「你是何等之人,敢來叫我寫字!我又不貪你的錢,又不慕你的勢,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寫起字來!」這種傲岸狂狷實是一種扭曲的反抗性格。作為文學典型,杜少卿、賈寶玉之狂,程度不同地分別概括了更多的時代新質素,表現了一些與社會環境不協調,為庸眾所不解的新性格。一直到「五四」時期,魯迅還把標志新文學誕生的重要作品稱為《狂人日記》,仍然以「狂」作為被社會所不容的最突出特徵,這大概不是偶然的吧。�
真儒庄紹光接到徵召之旨,立即就晉京,他自覺地意識到,「我們與山林隱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禮是傲不得的。」後來證實「我道不行」,是為踐履儒家出處之大節,才辭爵還家;即使如此,也要懇得皇帝的「允令還山」旨後才啟行。真名士杜少卿則不同,他不把自己納入什麼「君臣之禮」中,自稱「麇鹿之性,草野慣了」,為了要「逍遙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竟冒欺君之罪,裝病辭徵辟,根本不去;並且從此連秀才籍都拋棄掉,再不參加科舉的各類考試,鄙棄八股功名,不守家聲祖業,背離了科舉世家和封建階級為他規定的人生道路,被高翰林視作「杜家的第一個敗類」。如果說賢人的兩只腳還站在儒家傳統的藩籬之內,那麼,奇人卻已有一隻腳跨出儒家傳統的門檻,表現出與封建環境不協調的異端傾向。如果說賢人的活動尚不過多觸忤世俗,那麼,奇人的叛逆就或多或少對封建秩序起離心和瓦解的作用,因而常為御用文人所不容。高翰林就像發現瘟疫病人一樣,立即向社會敲起警鍾,戒飭青年「不可學天長杜儀!」恨不得把這個禍胎剿滅。但這正像遲衡山說的:高翰林「分明是罵少卿,不想倒替少卿添了許多身份」——從反面證明這些叛逆者刺痛了封建階級的神經,至少在生活態度上悖離了封建的規范。但杜少卿的政治理想仍然是儒家的仁義禮樂,倫理觀念也咬不斷儒家的臍帶,仍然以庄紹光、遲衡山、虞博士為政治倫理的精神宗長,積極參與祭泰伯的禮樂盛典。在《儒林外史》的正面形象群里,真儒士的政治理想與真名士的超逸風流是互補相滲的,真名士以儒家的政治信仰為依歸,真儒士吸收名士的超逸風姿而顯得渾雅沖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小說人物形象中體現了儒道互補協調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趨勢。�
�
四�
王冕之所以作為「隱括全文」的形象,是因為他體現了作者的理想,這理想人物恰恰是儒道合摻互補的產物,兼具真儒士、真名士的精神品格。�
王冕「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具備了理性覺悟的首要條件——有著廣博的知識才能。唯其見多識廣,博古通今,方能擷取多種思想文化養料,去破除「錮智慧」的八股的毒害,成為堅持自己的「文行出處」的理性依據。虞博士、庄征君、杜少卿等皆有此種博學特徵。看來這也是稱「賢」稱「奇」的重要條件。諸暨縣知縣時仁命翟買辦召見王冕,王冕辭日:「假如我為了事,老爺拿票子傳我,我怎敢不去?如今將帖來請,原是不逼迫我的意思了,我不願去,老爺也可以相諒。」翟買辦道:「你這都說的是甚麼話!票子傳著倒要去,帖子請著倒不去,這不是不識抬舉了?」王冕的話含有深意,天目山樵初評時說:「此等說話,危老先生、時知縣尚不懂,無怪翟買辦發急。」天目山樵在「定評」里自己作了解說:「君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則不往見之。」此話出自《孟子·萬章、下》,典型地表現了儒家的尚賢思想和賢人人格的理想。孟子認為,在位者必須師事賢人,如有事相商,就要親自登門拜訪,不可大模大樣地召賢人來見自己;而賢人呢,則應當拒絕這種召見,「不以賢事不肖」——不拿自己賢人的身份去服事不肖之人。「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那是絕對不行的,「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吳敬梓寫王冕拒絕時知縣的召見,就是儒家這種觀念的形象表現。這里不僅是「非其召不往」——不是自己所應該接受的召喚之禮就不去;而且是「不以賢事不肖」,決不屈身去聽「酷虐小民」的「不肖」知縣之召,他的拒絕和趨避,正是賢人理想人格的表現。�
《孟子·公孫丑章下》繼續發揮這種思想:孟子原准備朝見齊王,一聽說齊王命人召見他,他就反而不去了。為什麼呢?——「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理想的君臣關系如「湯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都是「學焉而後臣之」,都「不敢召」。孟子這么做是否是對王的「不敬」呢?孟子日:「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散齊人莫如我敬王也。」吳敬梓寫王冕拒絕時知縣之召後,又寫吳王朱元璋特來拜訪,虛心求教,王冕也就「以仁義與王言」,這同上述孟子的理想如合符契。但王冕是個「不為管仲者」,朱元璋當皇帝後真來徵聘,他卻連夜避往會稽山中,比一般賢人又多了隱逸高士的成分。人們自不會忘記那個照《楚辭圖》自造屈原衣冠,戴了高帽,穿了闊衣,把一乘牛車載了母親,「執著鞭子,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及湖邊,到處玩耍,惹得鄉下孩子們三五成群跟著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的王冕。儒家的賢人人格和奇人的名士風韻就這樣融匯在王冕形象里。�
道家理想人格的境界之一是,返樸歸真,與自然質朴合一(即道家所主張的「天人合一」)。王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七泖湖畔的湖光荷色陶冶了他幼小的心靈,對他人生哲學的形成、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啟蒙性質的作用。圍繞著他的景物描寫,細膩傳神、生氣灌注,飽含著返歸自然的氣韻。那「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的荷花,不僅使王冕愛上自然,也是王冕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人格的寫照。那麼普通的景色,表現得那麼自然、淡雅,又充滿了生命和情意,充滿了靈動的情志。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這種意境顯現著王冕的人生意趣。人與自然交融的畫面表達出的已不僅是一種人格理想,而且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了:葆全人的淳真本性,主體獨立自足,情操高潔,又自由自在……這里既有老莊崇尚自然的因素,還體現了儒道的互補協調。�
王冕形象代表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設計。他在小說中如初升之曙色,市井四奇人如美好而令人嘆惜的晚霞,他們以「嵌崎磊落」的個性在一片濁污的泥水之中為自己辟得一塊凈土。他們是那麼質朴干凈,有足夠的亮度、高度對比出陋儒的爬行、假儒的卑鄙、假名士的無聊。他們前後輝映,也疊印出景深感和豐富性。作者就是這樣一面批判、清算著士林的弱點,一面不斷地擬定著理想的士人人格的范型,表現出持久的熱情。�
道家不滿現實,推崇遠古淳樸和諧的社會風尚。阮籍等魏晉名士也從自然論的角度,謳歌遠古社會的人和諧相處,無有相害之心,人之於社會,如魚之於水一般。吳敬梓也嚮往這樣的人際關系,描寫了一些與王冕的人生境界相近的歸真返樸的野老:秦老對王冕母子,鄉鄰之間至誠相待,情真意實,表現得淳樸厚道,古風可鑒;開小香蠟店的牛老兒與開小米店的卜老爹,街坊之間魚水相幫,敦厚善良。作者寫他們之間誠摯動人的友誼,溫煦之氣直拂人面……凡此都表現出溫潤的人情美,包含著對淳樸淡遠的生活意趣和朴實敦厚的品性的嚮往和追求。�
�
《儒林外史》所寫的一組組人物,一個個場景,表層情節似乎不相聯屬,其實都是有機的序列;透過表層情節,從褒貶對比的結構框架挖下去,我們可以發現吳敬梓是在對文士的命運作深沉的歷史反思,通過反思,他對士林文化——心理結構中一些沉澱很深的糟粕,進行大膽的揚棄,形象地揭示出沒落地主階級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腐朽糜爛(其中當然包括了對八股科舉、程朱理學的批判);同時又認真檢驗了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中有價值的因素(包括儒家和遭家),企圖從中提煉出新的元素以改造士林的素質,建構新的士林。他的後一方面的努力雖然受到歷史的限制,同我們的認識有很大距離,但他為建構健康的民族靈魂而辛勤探索的偉大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崇敬。�
http://www.ilib.cn/Abstract.aspx?A=ylsfxyxb200602006
『伍』 什麼星座的男人顧家
白羊座:
個人主義且做事不帶腦的白羊,其實在倔強的外表下是個顧家的好男人,他會希望自己在累了一天之後有個窩可以遮風避雨,為了達到這理想他可以上刀山下油鍋,為愛沖沖沖,不過,大男人主義外加我說了算的性格,似乎有點想太美,對方是不是要替他放洗澡水還是一個問題,得要先調整自己對婚姻的心態才行!
金牛座:
中規中矩,缺乏創意的金牛男,顧名思義多半是個好老公,夫妻宮放在獅子的他們,會希望有一個中規中矩、男耕女織、妻賢子孝、八股又沒想像力的家庭,而原本就勤懇努力的金牛,更是會為這家當長工當奴才,讓一家人吃飽喝足之餘,還光光彩彩、漂漂亮亮,因為家人相當於他的門面,骨子可以虛,面子可是得十足。
雙子座:
滿腦子鬼主意,很自以為聰明的雙子座,看起來有點靠不住的樣子,事實上,就算有了家庭,對於過份追求自由自在的他們,家會是一個強大的壓力,與其面對,寧可逃避。當然,這些面對婚姻的恐懼心慌只是過程,日子久了他們一樣會認命,一邊心不甘情不願的為家付出,一邊對外宣稱自己沒有家累,繼續逍遙自在。
巨蟹座:
大家都知道巨蟹是顧家的好爸爸、好媽媽,溫柔又慈祥,但與其說渴望家庭,倒不如說家庭就是他的責任,他就像個倒霉的老闆,得招呼員工的一日三餐,哪怕這些死小孩上班不做事,外加沒事瞎搞胡鬧,不過,話說回來,巨蟹本身也是恐怖的神經質,他發起神經就連恐龍也會逃走。如果你的另一半是巨蟹,千萬別只看他的好處,免得他哪天發病,你會適應不良。
獅子座:
自以為天生王者的獅子座雖然惹嫌,其實他們真的是好老公、好爸爸,為了家庭暗暗心不甘情不願的耕耘,努力做好自己的責任。不過,平常一副「朕即天下」的獅子座,回到家裡卻完全兩回事,除了沉靜話不多,就是敏感又情緒化,家人一個小動作都可以讓他神經兮兮難過老半天,而且對待家人是「獨孤九劍」般的不按章法,好的時候大方得像中彩券,壞的時候像是吃炸葯,讓人搞不清他到底在想什麼,如果你是他另一半,在享受他每個月上繳的薪水外,可得照顧好他三八的情緒哦!
處女座:
看起來規規矩矩、勤勤懇懇的處女座,其實是很沒家庭觀念的,很可能因為一時的人雲亦雲、道德理教而結婚,事後卻很後悔,和家人的互動也是三分鍾熱度,高興時什麼都好,不開心時人間蒸發,也許平常壓抑久了,在家的時候他最常思考的是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家人的幸福,而開口閉口卻又少不了說些人生大道理,當然,這些都只是他在家時的德性,大部份時間用衛星導航都找不著人。
天秤座:
平常就把錢掛在嘴上,現實功利得亳不隱諱的天秤,倒是內外一致,對他們來說家庭會是最好不要卻又不得不要的沉重負擔,就像他另一個上班的地方,而老婆則是他的大老闆,小孩更是他的頂頭上司,他只能苦命的做牛做馬,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不過,別看天秤平時穿得金光閃閃,家裡的他們其實邋遢的不得了,如果看到這樣的他們千萬別奇怪,因為這才是「家奴」該穿的制服。
天蠍座:
陰沉沉、冷森森的天蠍,其實是個顧家的男人,不但顧家而且戀家,家庭會是他們精神上的重心,只是平常愛耍酷的他,在家中卻死愛講冷笑話,講也就算了,還會干一些毛利小五郎才會做的蠢事,因為只有家裡才是他們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射手座:
原本看起來不愛負責的射手,其實果然不是居家好男人,玩心特重的他們,基本上既沒有成家念頭,也沒想過為家庭付什麼責任,而且平常就有些無厘頭的他們回家會更加倍的情緒化,馬都是往外跑的,就算貼了張人臉還是一樣,愛上他們註定只能當深宮怨婦了。
摩羯座:
平常看似好好先生,勤奮又實在的摩羯,回到家會忽然大變身,不知是不是壓抑太久,家裡的他們很容易大暴走,一不小心就會火燒腦大爆昨,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不過,他們的脾氣只是暫時性的,來得快也去得快,一場脾氣發完,又是垂頭喪氣上班當工蟻,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直到下次大暴走才開始發神經。
水瓶座:
平常周星馳電影看太多的水瓶,雖然沒有人知道他在講什麼,不過,家裡的他其實還蠻正常的,會顧妻兒的肚子,也會掃地倒垃圾,有時甚至還會裝頭腦正常的好爸爸,教小孩一些「我不是教你詐」之類的人生道理,只是家裡的他會有一些怪異的「愛美」舉動,例如穿西裝倒垃圾或半夜不睡覺照鏡子,讓人覺得哪裡怪怪的。
雙魚座:
濫情的雙魚男有高度的劈腿性,當他的另一半,要小心他會多出一個要顧的家,然後他在兩個家中分別當好爸爸,只是這家的爸爸二四六齣差,那家的爸爸二四六回家,不過,如果讓他多去去孤兒院、老人院,也許他會把注意力轉到別處,忘記要劈腿這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