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上個世紀的婚姻是什麼樣的

上個世紀的婚姻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8-20 09:39:38

A. 50年什麼婚什麼寓意

五十年是金婚。金婚就像金子一般長久而堅不可摧,相守了半個世紀的婚姻,所以被人們稱為金婚。

寓意:

金婚代表著夫妻之間已經走過50年的風風雨雨。之所以將結婚50周年比作金婚,是因為黃金本身就異常堅硬、並且價值不菲,指代夫妻兩人的感情像黃金一樣珍貴堅硬,永恆長久,沒有瑕疵。正如彼此之間的愛情一樣,千金難換,情比金堅。

各個時間段結婚周年的對應名稱:

1、結婚第一年叫紙婚,意思是婚姻才剛剛開始,感情薄如紙,此時需要好好保護。

2、結婚第十一年叫鋼婚,如鋼鐵一般堅固且富有韌性,今生不會改變。

3、結婚第二十年叫瓷婚,像青花瓷一樣優雅,但又容易破碎。

4、結婚第三十年叫珍珠婚,珍貴、美麗。

5、結婚第四十年叫紅寶石婚,不可多得。

6、結婚第五十年叫金婚,至高無上,是婚後最大慶典。

B. 中國20世紀的婚姻制度是怎樣的

自民國以來提倡一夫一妻制,新中國成立後普遍推行一夫一妻,否則按重婚罪法辦,並規定了最低結婚年齡以及取締父母包辦。

C. 20世紀20年代人們的婚姻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20世紀20年代,也就是民國初年。
在這一時期,中國人第一次有了自由離婚這一概念。

以前在古代,離婚不是隨便的事,很有一套規矩的。
首先是女方不能提出離婚,只有男方可以。
其次,男方也不能隨意離婚,必須是女方犯了「七出」之條才可以,而且有「三不出」的情況,即使有「七出」也不能離婚。
所謂的七出,比如:沒孩子、不孝順公婆、往娘家偷東西等等。
三不出:娘家沒人了不許離婚,這叫無所歸;和丈夫一起為公婆守孝三年不能離婚,這就永遠是你的家人了;窮時嫁給你,你現在富裕了,不許離婚。

終於在民國時期,人民(剛開始是文化精英們)終於有了「感情不合」而離婚的概念,可以自由離婚。

第一個離婚的人是大詩人徐志摩,和原配妻子離了。

D. 請問結婚50年叫什麼婚

50周年稱「金婚」。經歷了人生所有的酸甜苦辣,最幸福的事便是一家人和和美美,老夫妻倆能安享晚年。

1、1周年稱「紙婚」。新婚夫婦都像下圖一樣,還是各自覺得好玩,戀愛的甜蜜還在,但對婚姻關系看的比紙還薄。

2、2周年稱「楊婚」。2年相處下來,曾經戀愛時理想中的的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變得不那麼現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跟自己不相吻合的生活習慣也全都表露了出來,才發現理想和現實原來是那麼的不一樣,此時就像楊樹的葉子搖擺不定。

3、5周年稱「木婚」。雖然磕磕碰碰常有,但已經習慣了彼此的一切,現在的婚姻關系像木頭一樣堅韌。

4、8周年稱「陶婚」。時光和歲月在慢慢逝去,夫妻間已由曾經的愛情淡化為親情,相互依偎,互相愛護,如同陶瓷一般堅硬而又如此美麗,也像瓷器般易碎。

5、15周年稱「鐵鏈婚」。雖然有爭有吵,但已經像鐵鏈一般緊緊的鎖在了一起無法分離開。

6、30周年稱「珍珠婚」。如此美麗而又珍貴,一輩子相濡以沫在這個時期更為突顯,兒女已長大成人,老夫妻們要從工作崗位上退居二線了,有了自己消遣時光的方式。

7、35周年稱「珊瑚婚」。珊瑚棲身於深海中,如此美麗多嬌,卻很難被人看透,這個時期的婚姻可以用看不透來詮釋,迷局中的雙方自己知道其中的苦與樂。

8、45周年稱「藍寶石婚」。硬度大,密度高,價值昂貴,共同走過不45個歲月,實屬難能可貴。

9、60周年稱「鑽石婚」。大家都很羨慕,但又有多少人能記得年輕時的承諾,相互支撐著走過60年風風雨雨,實屬不易。

10、70周年稱「白金婚」。幾世同堂的溫馨場面,皆大歡喜。

(4)上個世紀的婚姻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在生活中,一些老年夫妻除了受疾病的煎熬外,還備受感情的煎熬,這除了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外,自身的心理素質差也是主要原因,老年夫妻如能做到以下五個方面,對維持老年期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一、相互尊重。老年夫妻不論原來職位高低,能力大小,健康狀況好壞,在家庭生活中都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家中的事情要共同商量,若有分歧,要耐心說明解釋,切忌置對方意見於不顧而自行其是,在子女和外人面前,要注意尊重對方。

在這方面,達爾文夫婦為後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達爾文為了保證自己的科學研究不受干擾,曾訂了個規矩:除了他本人和早晨進來打掃衛生的僕人外,他的書齋任何人不得入內。他的妻子埃瑪十分尊重丈夫,和孩子們一起遵守達爾文的這項要求。

二、相互寬容。相容是老年夫妻鞏固和發展夫妻感情的重要心理基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說明了相互寬容、忍讓的重要意義。老年夫妻的「容」,既指容人之長,並虛心向對方學習,也指容人之短,並予以必要寬容和謙讓。

家庭生活方方面面,具體而又瑣碎,老年夫妻朝夕相處,難免有時意見相左,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以夫妻情誼為重,多諒解,千萬不要埋怨指責,更不應算老賬,揭傷疤。

三、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夫妻感情的重要心理基礎,多疑猜忌是破壞夫妻感情的無形殺手。老年夫妻的愛情雖然經歷了長時期的考驗與磨礪,但仍需通過相互信任來加以鞏固和發展。夫妻雙方應當襟懷坦盪,有了疑慮要及時交換意見,認真消除誤會與隔閡。

E. 婚姻的婚姻發展史

300萬年前
人猿時期。我們的祖先剛剛學會佝僂著直立行走, 他們的膝蓋還無法捋直。不同種群中雌雄人猿實行完全混亂的「婚姻」形態(其實他們尚無「婚姻」概念,一切還只為了物種的生存和繁衍):多夫制、多妻制、專一配偶制……
300萬年前-200萬年前
石器時代早期。蒙昧中的人類除了狩獵和逃命之外,在部落內部還盛行毫無節制的性關系——每個女子屬於每個男子,同樣每個男子也屬於每個女子。這就是群婚制。孩子們只知道母親,對「父親」卻一無所知。女人在當時對男人從來就不會要求承諾或要求他們負責任。
100多萬年前
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體的自然分工逐漸使我們的先祖意識到,老夫少妻和老妻少夫不利於優生優育。從事狩獵、採集活動的中青年人與從事家務勞動和孩兒照管的老人之間產生了極其明顯的精力差別。性生活便出現了以輩份劃分的界線。人類進入了長達近100萬年的「血緣家族」時代——班輩婚或輩行婚。
班輩婚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它是人類與獸群的區別,我們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漫長文明歷程由此起步。
1萬年前
石器時代晚期,新人階段後期。人類正准備用「禁止亂倫」終結最後的蒙昧。那時,近親間性交的混亂導致了嬰兒成活率低、畸形兒和低能兒過多的恐怖現象。原始人對男女關系有了更嚴格的界定。母權的逐步確立,引起了婚姻形式的改變。不同部族間通婚了。種族外婚制,使我們的品種越來越優良,生產力飛速提高。
5000—6000年前
人類開始形成對偶婚制。一夫一妻的模式以「搶婚」方式開始。在歐洲大陸的部落里,當一個青年男子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劫得或拐得一個姑娘的時候,這個姑娘便被認為是那個青年男子的妻子。反之,要是被劫的女子背夫潛逃,被另一男子捕獲,她就成為後者的妻子,前者就喪失了他的夫權。男女關系,第一次形成了排他性群婚消亡了。
雖然早在1萬年前,全球人口就上升到了500萬以上,可是相對於那時的人們來說,交通不便使擇偶的范圍十分狹窄,近親婚配的概率大約是50%。
4000年前
統治了人類社會5萬年的母權制被徹底推翻,男人為了抓牢這次「偉大」的勝利露出了可怕的真面目。從此,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權柄,而妻子則被貶低、被奴役,變成生孩子延續種族的工具了。
公元前3000年
以神的名義,世界上第一個妓女在巴比倫王國出現。數千年後,這個角色仍在威脅著家庭和婚姻。
公元前1750年
在漢摩拉比王當政時,一條奇怪的邏輯大行其道——女孩必得先當回婊子才能成為女人。每一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必須去神殿里將她的身體交給一個陌生男人。她坐著,直到有一個男人將銀幣投在她的裙上,然後與她同卧,否則她是不準回家的。這種制度在閃族各支(巴比倫、菲尼基、敘利亞等)最為流行,由地中海島移居於巴爾干半島的希臘民族、希伯萊人、羅馬、埃及、印度等地也奉行此規。
公元前5世紀
蘇格拉底因他的哲學思想和潑婦老婆聞名於世,因此「娶到一個好妻子,你可以得到幸福;娶到一個壞妻子,你會成為哲學家。」婚姻開始變成一個「問題」而困繞我們。
公元前323年
古埃及的妻子們對她們的丈夫擁有很大的權利,比如,如果丈夫希望娶第二個妻子,他必須向第一個妻子支付一筆罰金。金錢與婚姻關系扯上了關系。
公元前1世紀
羅馬立法認定獨裁者愷撒可以與任何他認定的女子交合為合法。他選中的女人很多,包括與他同列羅馬「三雄」的龐貝與克拉蘇的妻子。當愷撒見到埃及艷後克婁巴特拉時,立刻被這個妖精迷倒,幫她奪取了王位。兩人通過愷撒制定的一夫多妻制而成為合法夫妻,並生下一子。特權保護男人可以多妻的時代到來了。 在這個充滿奢華與享樂的時代,基督徒們大力宣揚道德並且鼓勵夫妻們在上帝的面前神聖地結合——教堂成了西方世界結婚儀式的主場。
公元3-4世紀
婆羅門教士Vatsyayana,被認為是一位終生禁慾的苦行僧,寫出了印度最色情的作品之一——《愛經》。同時代的修士喬維安(Jovian)因為宣稱婚姻高於獨身,在公元385年以散布褻瀆神明的異端邪說為由被逐出基督教教會。然而,11年以後,敢於將快感視為生育行為之自然組成部分的聖奧古斯丁卻被選為希波教區的主教。快感與婚姻的多重交戰引得我們樂此不疲。
公元5世紀
宗教統治婚姻。在羅馬帝國,幾乎所有的婚禮都必須有神職人員的祝福;結婚成為教堂中的聖禮。等到進入下一個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將通姦定為死罪,離婚也成為幾乎不可能的事。
公元6世紀
印度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試圖使人類的身體與神靈相通。通過性交儀式,人類的結合也成了神聖的宗教行為。在英格蘭,血親之間的婚姻被宣布為不合法。
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
這段時間被稱為中世紀的黑暗年代,男人在婚姻中對女子的壓迫慘烈到了讓人惡心的地步。中世紀的男人還發明了各種輔助辦法檢測處女,沒有通過體檢的女人將受到嚴酷懲罰,鑒別處女的方法十分荒誕。匈牙利人為新娘驗明正身的方法就是讓她赤腳踏上一塊菩提樹制的小圓板,他們相信失貞的女子如果踏上這塊板就會馬上發生災難。還有不少歐洲人則迷戀於數字的計算,在新婚性交前和性交後,對女子的頸圍進行測量,並認為如果是處女,那麼她次日的頸圍必較前夜的粗。中世紀被捉住的有姦情的女子將被綁於高處,以火燒其臀部;也有人把這種女人赤裸著縛在馬上遊街示眾。但男人是否處男卻不必接受考驗。
1086年
在歐洲,丈夫如出門遠行,常給妻子戴上鐵制的貞操帶,據考證這是從十字軍東征時開始的。那時一個德國皇帝叫鐵匠給皇後做了一副貞操帶,像一個鐵籠子鎖在小腹上。
公元前770年
歐洲中世紀的教廷規定:從那時起,寡婦不能睡床鋪,只能睡在地上,且每天只能吃一餐不能有肉、蜂蜜、酒和鹽,不能穿紅戴綠、化妝。周朝建立。針對女人的貞潔制度開始建立。自周朝以後,女人殉節畸形地變異成美德。
中國殉節女人一覽表:
時代 周 秦漢 魏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殉節人數 7 19 35 29 122 383 8688 2841
此表的規律是,「吃人」自宋代開始胃口大開,於明代達到高潮。
公元8世紀-10世紀
歐洲的中世紀,享用新娘成了統治者的特權。農民娶新娘,新娘的第一夜必須供領主享用。初夜權的原始招待者是僧侶、祭司。人們對處女血心懷恐懼,所以要求找人幫自己「通關」。僧侶、祭司、地主等貴人,具有「神力」;而親朋好友和新娘性交,則屬勇於「捐軀」;至於由僕人、賤民來「開苞」,是這些人命不值錢,倒霉也沒關系。除此以外,新郎還必須付給領主 「結婚稅」,否則,婚姻就不能得到公證人的承認,也不能獲得領主的許可。這種惡習直到19世紀末才廢除。
11世紀初
宮廷女官紫氏部寫出了《源氏物語》。這是最早的也是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描述了日本雅緻而淫盪的宮廷婚姻生活
中世紀阿拉伯後宮集中了大量美女,橫跨歐亞非3大陸的歐伯思王朝第5代回教主海歐雷沙德,其後宮有400名寵妾;到了第18代君主寵妾人數已發展到3400名。
11世紀
中國的哲學家們開始將古老的陰陽符號解釋為互補的而非對立的——就像女人和男人,由此形成的不可分的圓稱為「太極圖」。中國人也從道與德的層面為婚姻找到了一套理論,女人要賢良,不妒並允許丈夫三妻四妾,在家從夫、夫死從子,守寡能為她們贏得貞節牌坊。
11世紀末-13世紀
11世紀末以後,西歐的吟遊詩人創作了大量贊美騎士愛情的詩歌,並遊走於各個宮廷,到處煽風點火。女人第一次拿過了男人的皮鞭,她們成為婚姻與情愛游戲的主角。
12世紀
埃萊亞諾先後當上法王路易七世和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後,在其所生的5子3女中,有2個兒子做了英國國王,3個女兒嫁給了其他歐洲君主,她因此被稱為「歐洲的祖母」。
「歐洲的祖母」把典雅愛情引進了法蘭西和英格蘭的宮殿。埃萊亞諾及其女兒們甚至還創辦了「愛的法庭」,裁決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當的」愛情。確定了典雅愛情的31條原則。羅曼蒂克故事風靡一時,當時任何進入法國巴黎的外省騎士都可以輕易得到一本花都貴婦的花名冊,詳細記載著她們的地址、性格、愛好和容貌,供鄉下青年選擇。愛情成為貴族女人的一種時尚。女人教會了男人如何「文明地尊重女人」的習慣。丈夫的情婦和妻子的情夫都被對方容忍和尊敬。
13世紀
殉教聖徒馬克西默提出:為忠於上帝,僅僅是禁慾還不夠,必須根絕性慾。隨後就有不少教徒揮刀自宮。另一些走得更遠,他們認為自宮不算真本事,應該向性慾直接開戰。他們找來一些美女,住在一起,甚至裸體相擁,努力學習柳下惠,努力從精神上陽痿。據說他們成功了。婚姻,在他們看來是可恥的。
1252年
20歲的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娶了年近50奧地利的瑪格麗特國王,一旦吞並了奧地利後,他就解除了婚約。除了財產、領地,沒有人期待婚姻能給彼此帶來什麼。由於非長子不能繼承財產,那些失意的青年開始追逐有地產的女繼承人。有錢的寡婦成了香餑餑。年輕小伙們娶了有地產的老寡婦,一旦老寡婦死去,小夥子(已經變成糟老頭了)就可以娶年輕嬌嫩的花姑娘;而老傢伙一死,姑娘早變大媽,她還可以嫁給一個小夥子了,發揚第二春。這真是一個古怪的婚姻食物褳。
1477年
英格蘭的瑪吉麗·布魯斯寫下了有記載的最早的一張情人卡,希望未來的丈夫能夠使她成為「人世間最幸福的主婦」並且不計較她貧乏的嫁妝。而多年以來,缺乏嫁妝使很多女性不得不進修道院當修女。
1492年
基督教把婚姻視為「下賤的狀態」「淫慾的手段」,認為「婚姻是人類的軟肋」。
16世紀
在美國提出「享受性生活的快樂」之前400年,印度就有了「Ananga Ranga」。它教會丈夫和妻子們通過32種性交姿勢保持婚姻的生機和快樂。與此同時,在德國,早期的清教徒提倡婚內性行為。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認為,性慾是人的本性,是難以壓制的。因此,他說服一批修女離開修道院,並且幫助她們尋找丈夫。
16世紀初葉
亨利八世製造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麻煩。他本來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為了能有個兒子繼承王位,他決定跟凱薩琳王後離婚,但被羅馬教庭拒絕了。亨利八世乾脆跟教庭決裂,宣布自立山頭,創立一個可以離婚的宗教。
新教在無形中提高了女性的地位。由於新教的主張,早在16世紀20年代,英國的女性就獲得了離婚的自由;而為了使女性免受過度辛勞,避孕和節制生育也成為新教流行的社會中受到尊重的做法。
亨利八世除了「締造」現代美國外(他所驅逐的那些死活不肯離婚的頑固分子們乘「五月花」號到新大陸成立了美國——今天世界上離婚率最高的國家),他還是現代社會的第一個離婚者。他的離婚是真正從宗教意義上的徹底割離。永遠不可離婚這個不可動搖的神話破滅了。
1553年
血腥瑪麗即位。亨利八世用盡一生心血,想要個兒子繼承王位,他如願以償,但那個羸弱的男孩只做了6年皇帝就死了。被亨利八世殺掉的第一位王後的女兒瑪麗接管了王權,作為現代社會上第一樁離婚案的受害者,她展開了可怕的報復:恢復天主教的統治和中世紀的一切做法,對新教徒展開了殘酷鎮壓,短短3年,她就在倫敦等地燒死300多人。至今仍有大量關系破裂的夫妻以「不傷害孩子」為由不離婚。
1625年
清教徒作者威廉·古奇建議妻子們稱呼伴侶為「夫君」,而絕對不要稱他們為「甜心、蜜糖、親愛的、寶貝兒、我的最愛、小鴨子、小胖豬」之類。
公元17世紀
英王查理二世的御醫發明了保險套。它的原材料是小羊的盲腸。這在當時是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該御醫就憑這項發明獲得了爵位,英國也從中賺取大量外匯。這個薄薄的小東西,給了女性享受性的最根本保障,私生子大規模減少。
1725年
齊亞科莫·卡薩諾瓦——天生的大眾情人,降生在威尼斯。在他的游記中,記錄了他的上百個情婦(大部分是已婚婦女),其中能夠叫上名字的就有116個。兩個世紀後,「大眾情人」和「夢中情人」是分開的不受譴責的已婚男女精神出軌對象。
1750年
隨著未婚先孕情況的不斷增加,新英格蘭的一些市鎮試圖禁止「同宿」的習慣,即只要雙方都穿著衣服或者中間有隔板相隔,相戀的一對男女就可以睡在一起。到世紀末,女權主義者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在《為女性的權利辯護》一書中,第一次對限制性婚姻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18世紀末期
女人在婚前已經能夠自立,往往延宕婚事,直到自己籌足嫁妝為止。歐洲勞工階層的訂婚通常經年累月,在這段時期,40%的勞工情侶選擇婚前同居,甚至未婚先孕——這在上層階級是無法想像的。盡管教會嚴厲禁止,但這一現象不可遏止地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
1848年
《共產黨宣言》誕生,文章中提到:資本主義制度,讓婚姻中的男女揭下了溫情脈脈的面紗。事實上,相當多的人會贊同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貝克爾另一類似斷言: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
1879年12月
《玩偶之家》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首演。該劇引發了一場震盪半個世紀的論戰。論戰到激烈時,漫畫家甚至以「新女性」妻子與「慘遭蹂躪」的丈夫為題材大加諷刺。雖然易卜生已經習慣於遭到惡評,但是這次抗議的聲音遍及整個歐洲,他大吃一驚。時至今日,娜拉已經成為女性覺醒的代名詞,無論她出走還是留下都反映了女性試圖從玩偶轉為人類社會「正式公民」的掙扎。歐洲各國紛紛對女性的立法使娜拉們居然有權利背著丈夫向銀行貸款,這在1869年以前,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1857年
拿破崙三世政府對福樓拜與《包法利夫人》一書的發行人提起公訴,指控他們蓄意侮辱道德。但是在被告律師的滔滔雄辯下、再加上輿論大眾對包法利夫人的同情,最終拿破崙三世敗訴。「潘金蓮」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1888年8月
蒙娜·凱爾德在《西敏評論》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婚姻革命的小文,結果引爆了悶罐中的英國。短短不到兩個月,報社收到27000封來信。從此,連最頑固保守的英國小說家也終於放棄了以結婚為小說的「快樂結局」。性與婚姻的陰暗面的揭露成為當時小說流行的元素。
1870年
全球第一次離婚浪潮襲來。在離婚伴隨著無處不在的迪斯科音樂被炒得沸沸揚揚之前100年,女權運動已經喚起女人追求自立、擺脫不幸婚姻的願望。1870年到1900年間,美國的離婚率增長了6倍。
1895年4月30日
同性戀者奧斯卡·王爾德在針對其「猥褻行為」進行的審判中說:「對於這種愛的名字,本世紀無人敢於提及。然而它是一名年長男子對於一名年輕男子所產生的極其偉大的感情,就像大衛和喬納森,就像柏拉圖哲學理論的基礎,就像你從米開朗琪羅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中所發現的精神。它是深刻的精神之愛,既純潔又完美。」
19世紀中期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即位。維多利亞時代充斥著中產階級的道貌岸然。廣告中出現的女式內衣都是折疊起來的,為的是不讓人看到內褲的襠部。在做愛過程中,妻子們應該盡量表現得被動。即使感覺到慾望的存在也是大忌。甚至到今天,她的餘威尚存。在她的年代,即使是雞胸脯都不能直呼其名,只能以白肉呼之。後來丘吉爾就被一個嚴肅的貴族女人糾正了他有失檢點的口誤。丘吉爾為了彌補過失,就給那個女人送了朵玫瑰,恭敬地說:「請把花別在你的『白肉』上。」不過,性仍然通過色情文學逐步滲入公眾生活,比如威廉·海恩斯下流而直白的小說。性開放使婚姻變得越來越難捉摸。
1903年
中國無錫一位姓宣的女性由她的哥哥作主,許配給當地一位姓裘的舉人。女郎當時在上海一所女子學堂當教師,臨近舉行婚禮時哥哥才通知她。女郎不願,與哥哥爭執無效,便直接寫信給那位舉人:「婚配之事,我國舊例必有父母之命,歐律則聽本人意見。前者行聘之事,乃家兄一人之意,某至今方始知,萬難為憑。若必欲踐約,某當死入裘氏之墓,不能生進裘氏之門。」她語氣堅定,道理充足,裘舉人也通情達理,雙方便解除了婚約。這在當時報紙上引起大討論,時人稱之為中國「女權主義之發端。」
1927年12月1日
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崑山路景林堂宋宅舉行基督教徒的結婚儀式,接著又到豪華的大華飯店舉行中國最傳統味道的婚禮。有人統計,蔣、宋在上海結婚,花費達數百萬元。上海三家英文報紙的報道是:這是中國人的一個顯赫的結婚儀式。上海一家報紙的標題是:「中美合作」(蔣中正和宋美齡)則點明了這場婚姻的實質。宋氏三姐妹將國事變做家事,3個女子左右了中國半個世紀的政局,她們用婚姻改造了中國的命運。
1931年10月
溥儀和文綉達成了法院外協議離婚。離婚理由為兩人結婚9年竟從未有過性生活。此事成為當時爆炸性新聞,報紙用的標題凈是「妃子革命」、「破天荒——皇妃跟皇帝打離婚」等,而「離婚的5個條件」中的最後一條:「經雙方協商,文綉離婚後不準再嫁人」。
1944年
錢鍾書開始寫作《圍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過得非常狼狽,婚姻漸漸變成鬧劇。「圍城」成為婚姻的經典寓意: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1950年8月8日
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25周年紀念合影。這對夫妻的愛情被看成是中國傳統美德的完美體現。
1953年
《花花公子》隆重登場,鼓動男人們「享受女性必須提供的快樂,而不必涉及感情」,當然也包括了婚姻。
1960年代
英國出現了「交換性伴侶」,美國則出版了《花花公子》,為女人提供的陰莖形狀的塑料震動器也在大城市的葯店櫥窗被擺放在顯要位置上。性成為一種抗議的武器,嬉皮士、造反派們紛紛喊出了「要做愛,不要作戰」的口號。性主題絕決地突破了婚姻。
1965年
婚戀交友節目《The Dating Game》成為黃金時段的熱門節目。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廢除所有禁止種族間通婚的法律。
中國「文革」期間出現了中國第二次離婚高潮,離婚人數高達180多萬對。中國其餘兩次「離婚潮」分別是在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初。
1970年代
在以色列和美國出現了群居公社,男女發生關系生了孩子,但這個孩子不知道是哪個男人的,他們就選舉出一個委員會來撫養這個孩子。可惜烏托邦性試驗的結果表明:血緣的認同對兒童成長最重要的。人口的再生長和文明的延續,都需要一夫一妻制。
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
世界第二次離婚浪潮。離婚率在美國就上升到了50%,用這個數字來預測,今天結婚的人將有一半退出婚姻。
1996年
中國台灣著名電視欄目《非常男女》開播。現場速配成功500多對,其最終締結連理的不到40對。兩年後,上海《相約星期六》開播,出場嘉賓300多人,談婚論嫁者沒有一對;1998年7月湖南衛視《玫瑰之約》正式播出至今,男女嘉賓300多人,真正相約牽手的也就10幾對。
1996年
《Town &Country》雜志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以婚禮為主題的網站。
1998年 5月
記者安頓的《絕對隱私——當代中國人情感口述實錄》出版,成為暢銷書。中國人掀起了婚姻反思潮。
自21世紀以來,一種新的婚姻出現,即為同性之間的婚姻,這體現了時代的進步。
已有多國通過同性婚姻法,列舉如下
荷蘭(2000年,荷蘭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全球首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份法案翌年生效)
比利時(2003年)
加拿大、西班牙(2005年)
南非(2006年,南非是目前唯一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非洲國家)
葡萄牙、阿根廷、冰島(2010年)
丹麥(2012年)
巴西、英國英格蘭、法國、紐西蘭、烏拉圭(2013年)
英國蘇格蘭、盧森堡(2014年)
芬蘭、斯洛維尼亞、愛爾蘭、墨西哥、美國(2015年)

F. 什麼是金婚100年什麼婚

結婚100年實在是異常難得,正常人要活到100歲都很少見,不過還是會想要了解100年被叫做什麼婚,結婚100年是什麼婚以及結婚100周年稱為什麼婚呢?

一、結婚100年是什麼婚

1、金剛鑽婚

結婚100年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稱謂,因為這幾乎是不能的事情。如果說一對夫妻結婚能夠達到100年的話,他們至少要活到120歲左右,而且還要雙方都在,所以這幾乎是不能的事情。

如果說真的有老人家,幸運的活到了那個時候,而且結婚也到了100年的話,其實取什麼稱呼已經不重要了,所以網友們戲稱這個婚叫金剛鑽婚。這表示這很感情珍貴、見證,是非常昂貴和不容易的。

2、南美鑽石婚

由於這幾乎是不能的事情,所以網友們取名也是非常的隨意,覺得只要能夠代表昂貴和長久就行,於是就取出了南美鑽石婚這樣的稱呼。

3、世紀婚

婚齡的寓意:

結婚1年

叫法:紙婚

寓意:白紙是非常容易撕碎的,所以需要雙方的精心呵護。但白紙卻是一層不染的,可以由夫妻們任意添加美好的色彩。

結婚2年

叫法:棉婚

寓意:棉花柔軟潔白,就好似婚姻一般,溫柔純潔,嬌嫩又柔軟。結婚3年

叫法:皮婚

寓意:皮製品都是非常堅韌的,就好像婚姻一樣,牢固不可分割。

結婚4年

叫法:花果婚

寓意:在結婚第四年,夫妻雙方也有了愛情的結晶,就好像花一樣,開花結果。

結婚5年

叫法:木婚

寓意:樹木有著非常大的生命力,它淡定從容,但又穩重溫柔,和婚姻一樣。

結婚6年

叫法:糖婚

寓意:在結婚第6年,經過多年的磨合,兩人坦誠相待,婚姻生活也像糖果一樣甜蜜恩愛。結婚7年

叫法:銅婚

寓意:中國一直有一句話叫做「七年之癢」,在結婚第七年,婚姻會受到很多的傷害,兩人之間會有很多的摩擦,但雙方一定要相互包容體諒,度過這些磨難,婚姻就會像銅牆鐵壁一樣,為雙方築起較溫暖的家。

結婚8年

叫法:古銅婚

寓意:經過7年的磨合,雙方的感情又牢固了一個階段。

結婚9年

叫法:陶婚

寓意:陶器美麗,但也經過業火的冶煉,就好像婚姻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磨難,才能達到陶瓷一般的美好。

二、結婚100周年稱為什麼婚

結婚100年被稱為天婚或天堂婚,而能度過這樣的結婚周年的夫妻可能少之又少,畢竟要能走過100年的婚姻,夫妻倆較少也到115歲以上的年齡了。天婚恐怕就是對這100年婚姻較好的描述與贊美了,對於大多數夫妻來說,大概只能在天堂與愛人共同享有如此神聖的結婚紀念日了。

中國人較愛的結婚紀念日

1、25周年銀婚

銀象徵著夫妻間的感情如同金屬般珍貴,如銀月般無暇而美好。銀婚也是世界公認的結婚後較好個大慶典呢。

2、50周年金婚

金婚是我國較受歡迎的紀念日之一,其寓意是如同金子般美好閃耀的夫妻感情,而金子的美好也需要打磨而來,就如同不斷磨合、來之不易的婚姻生活一樣。而且,能夠走到金婚的夫妻並不多,畢竟都能達到75歲左右年齡的夫妻也是少數的。

G. 21世紀的婚姻有哪些變化

很高興為你解答此題,但願能幫到您!總結來說有十大變化:
一、家庭結構小型化。每家3至4人。婚姻的期望隨著小康生活的來臨而變化,比如對收入的多少,對家務的投入,是否生育不再重視。雙方更注重的是:保持親熱,遵守婚姻協議,互相諒解,創造舒坦、靜逸的安樂窩。
二、晚婚晚育人數增加。單身不婚者增加,自願不育者有上升趨勢。
三、性教育更科學普遍。年輕人因好奇心導致的輕率性體驗減少,但是婚前性行為不會減少,同居數量有可能上升。
四、擇偶更注重情趣相投,經濟條件重要性降低。男女青年更希望對方與自己同屬一個社會階層。女青年心目中的理想伴侶,是富有幽默感,懂得尊重人,生活充滿樂趣,而政治觀點、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的影響將淡化。
五、婚姻質量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多數家庭不再湊合,婚姻調適能力的提高,將使家庭生活更豐富、新鮮、幸福。婚姻中男女更加平等,家庭暴力減少,丈夫與妻子共同承擔家庭義務。
六、家庭理財方式將由一人為主向AA制過渡。婚前財產公證,婚後夫婦雙方在銀行開設賬戶,獨立進行經濟核算。按婚姻協議,夫妻各自承擔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經濟義務。
七、家務勞動強度降低,夫妻因家務勞動導致的矛盾減少。家務勞動將社會化,家用電器普及化縮短家務時間。
八、協議離婚、試離婚成為理智分手的首選方式,但離婚率仍會呈上升態勢。知識、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情感豐富的人,對愛情要求就越高越多,因此離婚的可能性越大。
九、社會對婚外戀繼續保持理性態度。人們對婚姻的責任感更多的來自於自我認識、自我約束、自我修正,而不是迫於外在壓力。人們要求婚姻的質量和情感,要求性的權利和享受,有了更多選擇的自由和自主意識。
十、婚姻自由度增加。婚姻不再是從眾行為,結婚與否是個人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單身不婚、「丁克家庭」等生活方式可能成為多樣化選擇的內容。
總之,21世紀的婚姻變遷,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將朝著多元的、理性的、進步的,以人為本的、男女更加平等的方向發展。
期待親能採納我的回答喲,謝謝!

H. 「兩頭婚」的這種結婚形式,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兩頭婚。這種做法你支持嗎?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是一句俗語,意思大概是夫妻兩個人結為夫妻之後,面對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夫妻二人應該是同甘共苦一起努力。愛情的演變也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古代的夫妻基本上都是父母指婚,然後變成了熟人介紹相親,這個相親在現在依然存在,但是新潮的年輕人更喜歡自由戀愛。

愛情是世界上非常寶貴的婚姻,很多人都是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不然,婚姻還是非常美好的,還是有很多的人都是很嚮往婚姻的。婚姻的結合大致也分為幾個形式,一個就是比較傳統的男娶女嫁,這是現在比較常見的。還有是結婚後男方到女方家裡去居住,這個叫做入贅,隨著思想的開放,現在也是開始被很多家庭接受了。但是還有一個相信大家是不知道的,那就是兩頭婚。

I. 從上世紀50年代到今天,人們的愛情觀發生了哪些變化

以前的人們,對待愛情和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見幾次面之後就可以走入婚姻的殿堂,夫妻之間的感情都是在婚後慢慢培養的。到了80年代,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愛人就要自己去尋找,自由戀愛的時代已經來臨。到了如今,自由戀愛已經是大勢所趨,人們對待感情又有了變化,不遷就、不將就,愛情來時就接受愛情走時不強求。美好的愛情值得人們去憧憬,愛情來臨時就好好享受。

閱讀全文

與上個世紀的婚姻是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是用來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瀏覽:596
抖音上為什麼那麼多美女吃東西 瀏覽:737
生肖牛婚姻女正月出生如何 瀏覽:979
幸福二人世界怎麼打造 瀏覽:976
金壇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瀏覽:769
直女是怎麼擁有愛情的 瀏覽:560
講故事的由來是什麼 瀏覽:239
廣州哪裡有大學美女多 瀏覽:165
農村經濟適用房拆遷怎麼賠償 瀏覽:602
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哪些人 瀏覽:912
幸福里買菜哪裡最便宜 瀏覽:17
健康之首是什麼 瀏覽:481
事業單位和科長不合怎麼換 瀏覽:725
馬跟豬相配婚姻怎麼樣 瀏覽:480
如何處理故事 瀏覽:609
怎麼教育嗯哼愛情觀 瀏覽:939
數字1423表達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45
什麼叫愛情真實內涵 瀏覽:661
龍男狗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693
黃驊港買海鮮哪裡經濟實惠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