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1、等六年過去了我就娶你
1967年,年僅24歲的三毛孤身前往西班牙馬德里文哲學院求學。那年的聖誕節夜晚,她在朋友家邂逅了未來的丈夫——荷西。兩人相識以後,荷西便經常約三毛外出散步、聊天。
一次約會時,荷西認真地看著三毛的眼睛說:「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讀大學四年,服兵役兩年,等六年過去了,我就娶你,好嗎?」
那時,荷西尚在念高三。看著這個英俊可愛的小弟弟,三毛笑了,她回答道:「好啊,既然這樣,我們就疏遠一點,不要常常見面好了。」
於是,荷西笑逐顏開地跑了,他手裡拿著一頂從未戴過的法國禮帽,倒退著跑,一邊跑一邊開心地揮手:「再見」那次分別以後,兩人信守承諾,再也沒有聯系過。
2、這一輩子我只嫁給他
因為未婚夫的突然離世,三毛為了撫平內心的傷痛,再次回到西班牙。在那裡,她突然間想起荷西,那個跟她有著六年之約的男孩。而那時,六年之約剛剛到期,她拿起筆,決定寫信給他。
一天,三毛剛剛回到公寓,就接到朋友的電話,說有急事,請她立馬趕過去。三毛放下電話,一路飛馳趕往朋友那裡,而她的朋友把三毛帶進一個房間,讓她閉上眼睛,隨後就關上門悄悄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房門開了,一對溫暖有力的手臂從三毛身後將她環了起來,等三毛睜開眼睛後,才發現對方是一個長得十分高大、留著滿臉鬍子的西班牙青年,他正是六年以後的荷西,房間的四壁上,掛滿了三毛的放大照片。
想到這個苦戀她的西班牙少年,三毛感動得流下眼淚。她在心裡暗暗說道:「這一輩子,我只嫁給他!」
3、橄欖樹是行走的方向
為了三毛,荷西放棄了嚮往已久的大海和潛水,隨她來到乾巴巴的撒哈拉沙漠。1973年7月,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小鎮登記結婚。
就在去小鎮的法院公證結婚之前,荷西手捧一個紙盒子送到三毛面前。當三毛打開盒子時,才發現那不是花束,而是一個完整的駱駝頭骨。這可真是一份意外的、豪華的結婚禮物。
荷西他幾乎跑遍整個撒哈拉沙漠,最終在滾燙的沙子里找到這副完整的駱駝頭骨。對於駱駝頭骨,三毛喜歡極了,她把它放到書架上當作寶貝一樣珍藏。
多年以後,三毛因健康問題回台灣休養,在那期間,她參加詩人餘光中發起的「讓現代詩與音樂結婚」的活動,
發表過一首叫作《橄欖樹》的詩。有人會問,橄欖樹是什麼,那是生長在西班牙南部的一種植物,而那裡也正是荷西的故鄉。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三毛明白了行走的意義荷西。
4、戰爭中的離別與歡笑
1975年,因為戰爭原因,三毛不得不暫時告別荷西,並且永遠離開了那片「花開成海」的撒哈拉沙漠。10月22日,三毛先一步離開阿尤恩小鎮,到臨近沙漠的大迦納利島等候荷西。
經過十天十夜音訊全無的等待,三毛的內心感到焦慮與恐懼,也是在這十天的煎熬之中,她才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愛那個「大鬍子」。幸好,第十一天的上午,三毛遠遠地看到荷西駕著一輛汽車趕來。
而且,他不但人來了,車來了,就連抹布、化石、駱駝頭骨都帶來了。三毛看到這一車子的東西,喜極而泣,她緊緊地抱住荷西,一下子覺得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青年。
5、他們在一起的最後一晚
經歷了沙漠的歡聲笑語和戰火的洗禮,三毛終於死心塌地地愛上了荷西。離開沙漠以後,三毛和荷西居住在非洲西北部的大迦納利島上。轉眼三年過去,三毛又跟隨荷西來到拉芭瑪島。小島上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干凈的海水沖上沙灘,令人心曠神怡。
這 一年,三毛與荷西已結婚六年,在結婚紀念日那天,荷西用加班費給三毛買了一隻老式女表。他握著三毛的雙手說:「以後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讓它來替你數。」
1979年9月,三毛的父母到歐洲旅行,特地繞道小島看望他們夫婦。二老在小島遊玩幾日便要離去,三毛便陪伴父母到倫敦坐飛機。
三毛住在倫敦的那晚,夜裡,突然有人來電,像是有什麼心靈感應,三毛接起電話,連連向對方發問:「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要告訴我荷西死了……」不幸的是,她的感應是對的。
當荷西的屍體被打撈出來的時候,正是中秋節,三毛向打撈人員咆哮,她不信這是荷西!那晚,她獨自走進停放荷西屍體的房間,為他守靈,她拉住已經過世兩天的荷西的手,像平常兩個人雙手互握的習慣一樣。
她一邊訴說兩人的過往,一邊為自己抹眼淚。那一晚,是他們在一起的最後一晚。
Ⅱ 台灣作家三毛結過幾次婚
三毛原名陳懋平。父陳嗣慶愛和平取其平,懋是陳家輩分排行。三毛嫌懋字難寫,自改陳平。母繆進蘭生兩女兩子:三毛排行老二,姐陳田心,弟陳聖、陳傑。
1971年,她結識畫家鄧國川。鄧喜歡她作品向她求婚,遭到陳家全家反對。她執意不變。舉行婚禮前,發現鄧是有婦之夫,無果而終。
同年,她在網球場上認識年齡較長的德國教師,彼此相親相愛。一年後,她答應德國教師的求婚。但當他倆制定結婚名片的當天晚上,德國教師心臟病突發猝死。她悲痛之餘服安眠葯自殺,後被救。
1972年,由於遭到婚姻打擊,她再度遠走西班牙。與6年前相識的西班牙人荷西相逢。1974年,她在非洲沙哈拉沙漠小鎮與荷西結婚。不幸的是,1979年9月30日中秋節,荷西在她父母往訪期間在拉帕爾馬島海中潛水時意外喪生。她悲痛欲絕,甚至用手挖荷西墳墓。從此,她一直無法走出傷痛的陰影。
1990年4月、8月兩次去新疆看望王洛賓,縣想對王有好感。發現王那裡眾人聚會,自以為被冷落而憤然離去,並給王洛賓寫過絕筆書。
1991年1月4日,她因子宮內膜增生症在台北榮總病房逝世。她的一生經歷太多的坎坷,正因為她的經歷才能寫出深情。
Ⅲ 三毛她老公幾歲
作家三毛(陳平)的丈夫,比三毛小六歲。
國籍:西班牙 職業:潛水員
年9月30日,因潛水意外喪生。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
初識荷西時,三毛正馬德里上大學三年級,而荷西只不過她學校附近就讀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也就是聖誕節晚上,頭上一頂法國帽的荷西卻在她所居住的樓下等她送她節日禮物與祝福!那時三毛根本就未將比自己小幾歲的荷西懷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卻有一絲虛榮: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帥氣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該是一種榮耀才對呢!隨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訓他:不要逃課!再逃課就不理你了!
而荷西卻照樣逃課來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臉認真地說,ECHO,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覺察他的異常,便故意氣他,對他下最後通牒:再也不要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氣,只是揮揮他的法國帽,倒退著跟三毛說:ECHO,再見!
後來荷西便真的再也不來找三毛,偶爾在路上遇見,他只是禮貌性地擁抱一下三毛親親她的臉頰。而三毛身邊的男友似乎總在換來換去,有意或無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後,荷西托一個朋在捎來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帥小伙正在河裡捉魚,留一臉的大鬍子在陽光下燦爛地笑。三毛也沒太在意,只是感覺:荷西長大了!
返台後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餘她重返西班牙,於是,冥冥之中的異國姻緣開始走近他們。
那一天她接到一個好朋友的,說有要事囑她趕過去她家。她根本不記得這一天是荷西來看她的日子,而三毛與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個長途給她卻找不到人。臨近晚上時三毛便又匆匆趕去好朋友家,見面時,好朋友只是叫她閉上眼,等候。而此時,三毛被人突然攔腰抱起,旋轉,三毛睜眼一看,是荷西!她開心得說不出話來,就任由這樣的快樂變成旋渦將她圍繞在裡面。 七個月後,三毛與荷西結婚,開始他們幸福而疼痛的愛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潛水員,最初的時間里荷西上班的地方離他們家比較遠,而三毛每天都會在下午兩點半開三個小時的車冒著沙漠里走沙與的危險去接五點半下班的荷西回家!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定而執著的愛!後來,荷西去了另一個島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於是,三毛就決定將車與行李托運過去,自已放棄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愛的荷西。
每天騎腳踏車去荷西工作的碼頭,她都要帶上好吃的東西,而那裡的工作人員也都感受到他們彼此深沉真摯的愛,每每到了碼頭時,第一個見到三毛的人便會指引她去荷西工作的具體地方,然後,遠遠地,那個岸上的潛水員便提前拉拉,水下的荷西便一頭冒出水面來,跑上來抱住三毛就笑了。三毛便不管那一身的水滴,緊緊地靠著愛人,為他喂水果,或丟果核玩兒,逗得旁邊的人羨慕至極。
三毛婚後七年,那一次,陳爸爸和陳媽媽遠道飛來歐洲探望外子,因為地域的文化差異,荷西不懂得如何稱呼中國的岳父母,依西方人習慣,他便要稱呼其為陳先生陳太太,而對三毛來說,這可是不行的。一定要叫爸爸媽媽才可以,荷西緊張得不得了,言行拘謹,從始至終都還是未能將爸爸媽媽叫出口。而就在吃晚飯時,正在收拾碗筷的三毛忽聽聊天中的荷西對她爸爸說:爹爹,你叫ECHO准許我摩托車好不好?三毛趕緊躲進廚,淚流滿面!荷西肯這樣叫她的爸爸,是緣於他對她多麼深情的愛才可以做到的!!
可惜就在送別三毛父母的那一個夏天,三毛陪同雙親飛離島上,而荷西也送他們到了機場,囑三毛早點回來!可是,這便成了永決!!三毛終生的最愛就這樣在幾天後長眠……荷西潛水時出了意外。
時年荷西僅三十歲!多幺年輕旺盛的年齡啊!!
三毛幾天沒吃沒喝接連地暈倒過去……當時陳母端來一碗湯哀求女兒喝下去,而心痛至極的三毛看也不看一眼,她,執意陪荷西一起走……後來,平鑫濤的夫人也陪在三毛的身邊,一直一直不停地勸慰,直到三毛肯答應她:絕不自殺。
沒有荷西便沒有了可愛的三毛,那些日子,三毛忙著替荷西訂做墓碑,又每天都大把的鮮花去墓地看她的愛人,陪他說話,直至天黑仍不肯離開……
或許上天賦予三毛太多的愛,除了她的荷西,對其它的人也都親近隨和,不管他是乞丐或是流浪漢,都是她的朋友。世間每一件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善良美麗的化身,一株野草,一枚落葉,一朵浮雲,一滴水珠……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有語言的,都是可以與她進行心靈交流的。
幾年後她返鄉祭祖,卻忘不了看看她幼時的家人而當時早已古稀的竹青叔叔,祭拜祖父曾經居住的破敗小屋,冒雨跪拜祖墳回來後路過兒時鄰居阿姨家便執意陪陪老人再走,不顧一身的勞頓之苦親手打一桶井水,灌上一瓶然後和著祖墳上取來的故鄉土一飲而盡……如此重情重義之女子,又怎不能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呢?
在地攤上,她看中了一串銀鎖片,又看中了一雙紅石頭耳環,而擁有者卻是那個身背嬰兒的貧苦婦人。純朴卑微的模樣令三毛不取捨,但最終還是用多倍的錢回了令她心儀的東西,而一種歉疚卻始終讓善良的三毛困擾不已。其實對方卻因手中多了意料之外的錢而一直歡喜著呢!
在撒哈沙漠中,有錢的人總是可以享受到尊貴的身份和奢華的生活,而三毛在做客時,卻會厭憎那些所謂的大財主,卻對服侍他們生活的小奴僕心生同情與疼惜,絲毫不曾顧及自已的身份,而與他們親近,和藹地聊天,贈送錢財與生活用品以舒緩他們當前的困境。每當看到她與啞奴那一段故事時,我總是感動得不住淚濕雙頰。在她看來,一點錢財的饋贈對他們是一種小小的侮辱,而事實上卻真正地幫到了他們解決生活之需呀!可愛善良的三毛,總是這般為他人設想!
正因為荷西與三毛的愛情感天泣地,也因為他們的人生愛及天下,所以,我們愛三毛我們愛荷西!為他們的愛情感動,為他們的幸福祝福,為他們在天堂相愛相守而祈禱……
三毛是一個偉大的奇女子,腳步走遍天下,而撒下一路的愛!
讓我們用心記住她的愛情她的愛人:荷西?瑪利安.葛羅。
讓我們永遠緬懷一名至情至性的女子:ECHO——三毛。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姐弟戀」。荷西要三毛承諾等他6年,給他四年上大學和兩年服兵役的時間。三毛沒有承諾,她說六年的時間太長了,六年裡什麼都會變。
在這六年裡,三毛沒有怎麼和荷西。六年後的一天,三毛被朋友叫到家裡。她被單獨關到了一個間里,閉著眼睛——她對朋友這樣承諾的。有人進來了。那個人忽然從後面將她環抱起來,在屋子裡轉啊轉。她睜開眼,竟然是滿臉落腮鬍子的荷西!三毛高興極了。她問荷西,「六年前你要我等你六年,如果我現在答應是不是晚了?」這下輪到荷西興奮了。 荷西帶三毛來到住所,三毛發現那裡貼滿了她的照片,荷西所有的有關三毛的東西都是從三毛的朋友那裡得來的。
結婚後,三毛與荷西到處流浪了6年。直到有一天他們在湖裡發現了荷西的屍體。
三毛陷入了半瘋的狀態。為荷西守靈的那夜,三毛對荷西說,「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會看到黑暗的,走過去就是白光,那是神靈來接你了。我現在有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去等我。」說完這些,三毛發現荷西的眼睛流出了血。誰能解釋這一切?
瓊瑤是三毛的朋友。她知道三毛十分重視的是對別人的承諾。瓊瑤花了很長時間要三毛答應她不會自殺。她答應了。
可是最後三毛還是死了。這也許是她唯一一次食言。
聽聲音,遠遠想不出這是出自一個48歲的女人。有點孩子氣,有點天籟的感覺。她口中的荷西也是像個朝氣蓬勃的孩子。兩個人充滿了生活的。他們似乎註定不是人間的,這段愛情似乎註定是屬於天堂的。三毛讓荷西等了一輩子。等待這個註定要屬於他的女人的出現,等待她與他共度一生的承諾,最後依然是要在天堂等待她的到來。也許三毛不想再讓荷西等下去了。一生有這樣一個人在堅定地等待自己,還能有什麼別的需要呢?
他們是走了,留下世人在這里談論,留下希望讓我們尋找,留下遺憾讓我們感慨。結果又是淚流滿面。
三毛是一個喜歡沉浸在自我世界的人,這樣的女子自有心中的王子。可惜荷西不是那個王子,至少不完全是那個王子。三毛一直說,「荷西苦戀她六年」,但從來沒有說「她也戀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裡,三毛前三年在國外,後三年在。在國外期間,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被三毛拒絕:在西班牙時,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學追求;在德國時被一位後來成為外交官的德國同學追求;在美國時,被一位籍的在美博士追求。這些人都遠比荷西優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愛情標准,但是三毛拒絕了,因為三毛心目中的愛情標准比這三位所能達到的還要高。回到的三年,她終於選到了願意結婚的人,未婚夫卻在結婚前被死神奪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年,三毛選擇了和「苦戀她六年」的荷西,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結婚。
起因於偶然看到美國《國家地理》的介紹,三毛來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對著凄艷寂寥的大沙漠,三毛幾乎不能自已,面對著殘陽如血,「在原本期待著炎熱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為一片詩意的蒼涼」。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隨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決,就先在沙漠的磷礦找了個職位,提前在沙漠等著三毛了。三毛逐漸愛上了沙漠的狂暴與沉靜,愛上了沙漠美麗的星空。她成了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鄰居的女孩子們認字,用簡單的知識解除他們的病苦;她曾一個人跟著運水車,深入沙漠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世上本沒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間煙火中尋找情感的寄託。三毛選擇了荷西,選擇了她最能伸手觸摸的幸福。這是三毛作為一個女人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在她內心的深處,和荷西的愛戀,甚至願意用童話般的思維去凈化和升華。
Ⅳ 作家三毛結過幾次婚
就一次,和荷西,其他都是感情糾葛
她整個的感情經歷可以在《經驗之談》的《求婚》一文中全部看到:
從小時候喜歡「匪兵甲」,到十六歲時喜歡她的一個鄰居,那個出國了仍記得她的鄰居。後來在台灣向喜歡的人表白,未得到應許,自殺未遂。去西班牙留學中認識了荷西,當時荷西是個高中生,三毛當時未和他在一起。在西班牙時還拒絕了一個日本人,那日本人傷心了好久。去德國又拒絕了個人,而且三毛稱那人做到了大使還在等她。去美國又拒絕了個堂兄的朋友。回台灣打網球認識了個等國人,都打算結婚了,結果那德國人突發心臟病死了,三毛吞葯自殺未遂。(用三毛自己的話概括「在西班牙講日文,在德國講英文,在美國講中文,在台灣講德文」)再去西班牙正好是上次離開後的6年,荷西兵役期滿,向三毛求婚,1973年兩人結婚。1079年荷西潛水身亡
書里寫的就以上,再後來的就不知到了。。。。。貌似有個歌手來著
Ⅳ 三毛得情感經歷…
三毛一生中多次戀愛。19歲入台北華岡文化大學選讀生。人生第一次戀情是跟文化大學戲劇系高三毛一屆的梁光明,梁光明現在是台灣作家,筆名舒凡。三毛和梁光明相戀三年。梁光明畢業前三毛設想著跟梁光明結婚,而梁光明卻想先立事業後結婚。兩人在婚姻問題上的糾葛讓愛情變成累贅,三毛開始逼婚,梁光明如果不跟她現在結婚,她就馬上去西班牙。結果梁光明選擇了不結婚。大學未畢業的三毛痛苦地選擇去西班牙。到了西班牙,三毛進了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戀上西班牙人荷西,當時荷西只18歲,而三毛已經24歲。三毛在自己的作品中談到了第一次見荷西的感覺:「我第一次看見他時,觸電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么英俊的男孩子?如果有一天可以做為他的妻子,在虛榮心,也該是一種滿足了。」熱戀過後,荷西向三毛求婚,他讓三毛等他六年,四年大學和兩年的兵役,六年後,荷西說他會娶三毛。三毛覺得六年太漫長,到時自己是30歲的大齡女青年。理智地選擇了離開。很快三毛跟好幾個國家的留學生戀愛。其中有家裡開豪華餐廳的日本留學生。再後來,三毛為了自己的德國籍男友離開西班牙去往德國柏林,進入歌德學院。德國男友為了自己的外交官夢一心撲在學習上,每天超過16個小時在學習。睡覺的時候也小聲地用收音機播放學習材料。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愛著三毛。生性浪漫的三毛忍受不了,最終選擇離開,前往美國伊利諾斯大學。伊利諾斯大學一位化學博士擄獲了三毛的心,這位博士還是三毛堂哥的同學。「每天中午休息時間,總是堂哥的好同學,准時送來一個紙口袋,裡面放著一塊豐富的三明治,一隻白水煮蛋、一枚水果。」可這段愛情最終沒有結出果實。三毛選擇了回台灣。此時,三毛27歲。回到台灣,三毛又有了新戀情,可惜遇人不淑,即將結婚前三毛才發現對方是位有婦之夫。痛心之後三毛很快跟一個台北某大學40多歲的德國籍教授建立戀愛關系並且接受了對方的求婚。可惜命運捉弄人,結婚前夕,新郎心臟病發猝死。台北成了三毛的傷心地,不久三毛離開台北去往熟悉的西班牙,跟已經長得健碩成熟的荷西重逢,並且成為荷西的新娘,結婚的地點在撒哈拉沙漠。結婚六年後,潛水專家荷西在潛水時不幸去世。這一年,荷西30歲,三毛36歲。12年後,寫完《滾滾紅塵》後,三毛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與荷西在撒哈拉生活的日子是三毛此生最幸福的時光。兩人 1973年在西屬撒哈拉登記結婚。1976年,三毛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面世。三毛最重要的作品講的全部是在撒哈拉的日子。寫的大部分是跟荷西在一起的生活瑣碎,以及多民族之間的趣聞。作家三毛,更確切地說,她只是用筆在記錄自己的人生。像在自己給自己寫傳記。只是這本傳記充滿了孤獨,傷痕,漂泊,沙漠。也有愛情。 寫夢里花落知多少時荷西已不在了,應該是為了紀念荷西
Ⅵ 三毛換男友無數,在未婚夫死後嫁給荷西,六年後怎樣了
三毛天生自由浪漫,最愛無拘無束的生活,心胸也是格外的大,卻唯獨最恨「六」這個數字,她曾對自己的好友說過:「等待六年、相戀六年、結婚六年,我累極了!」由愛生恨,說是恨,又何嘗不是一種愛到極致的思念呢?
Ⅶ 三毛的婚姻史
三毛只有一次婚姻,丈夫是荷西。
三毛的故事有太多令人欣賞感動的位,尤其是她與她丈夫荷西的一段感情,羨若旁人。他們並非特別恩愛,終日不能分離,亦沒有山盟海誓,但正正就是有一無形的磁場暗中系著了二人的心靈,一切都不需加諸於口,心神合一,堪稱完美。
三毛在她四十八歲那年過身,心不然替荷西著緊;沒了三毛的荷西,會變成怎樣?後來再翻查三毛的生平,才知道自己錯了,荷西在三毛婚後六年因潛水意外而喪生,以三毛剛烈重情的個性,想必當中受了不少苦。難怪後人對她的死諸多猜測,是自殺還是他殺,至今仍未有定案。
三毛描述,與荷西在婚前是兩個人,婚後也是兩個人,當中並沒「他/她是我另一半」的想法。三毛與荷西在婚後依舊保持著原有的個性,並沒有因為「家中突然多了一個人」而改變保持了多年的個性和生活態度。很多人認為當一段關繫到了某個階段就要作出改變去迎合,但往往就是做得太多,以為變好了對方會再愛自己多一點,將自己改頭換面,偏忽略了當初雙方相愛的原因。若然他/她不愛自己,不愛就是不愛,也不會因為改變了而重新愛上
三毛與荷西兩人並非神人,也有不能接納對方的行為或思想的時候,但他倆有的是更多的尊重,以尊重去慢慢磨掉兩方的稜角,心無芥蒂地生活下去。這,才是真真正正,值得廝守一生的心靈伴侶。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1943年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台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