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兒不孝我該怎麼辦
父母從小把兒女養大,兒女長大後孝順父母是理所應當。女兒不孝你應該首先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在那些地方做得不好引起了女兒的反感,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想辦法與女兒溝通,盡量用親情去化解。實在不行就只能通過法律去解決?
《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國《婚姻法》也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
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為保障受贍養人的合法權益,《婚姻法》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2. 對於不孝子女應該怎麼辦
對於不孝子女,作為父母應該先自我反省,看這些年對於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是否存在對於子女的過分溺愛或者其他方面的問題,導致今天這方面事情的發生了,另外一方面,還是應該與自己的子女好好溝通,交流一下,爭取情感方面的感化,讓自己的子女顧及親情方面的因素,如果這樣還是不能夠解決的話,那麼如果涉及到贍養老人義務不履行方面的問題,只能夠無奈對簿公堂的法律途徑解決了。
3. 女兒不孝,我該怎麼辦
不孝順的孩子在我們身邊應該都見過,很多父母把孩子不孝順的原因歸咎於孩子本身,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孩子小的時候是沒有是非觀的,他對外界的認知大多是來自於父母,所以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的三觀產生很大的影響。
為人父母,時常謹記的就是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長大後的模板,要想養出一個善良正直孝順的好孩子,就要學會做一個好父母,下面三件事父母一定不要做,否則孩子長大很容易會不孝順。
1、經常在孩子面前說長輩的壞話
在家裡,很多媽媽會對孩子說長輩的壞話,尤其是媽媽受了婆婆的氣之後,就會在孩子面前一吐而快,這是很不正確的做法。對於孩子而言,那是他的奶奶,是長輩,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尊敬長輩,而不是在孩子面前說長輩的壞話。
可以想像一個不知道尊重長輩的孩子,等他長大了會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孩子面前,無論對家裡的長輩有什麼怨氣,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給孩子灌輸好的思想比什麼都重要。
2、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只要不是太過分,父母應該做到盡量滿足,如果實在無法滿足也要告訴孩子一聲,安撫他幼小的心靈,而不是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不在乎他。
一旦孩子有了父母不在乎他的感覺,他就會很沒有安全感,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遠離會傷害自己的父母。對於孩子而言,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笑,父母還是多聽聽孩子內心的需求。
3、家庭冷暴力
對於孩子而言,不管是冷暴力還是暴力,都是很殘忍的事情,但冷暴力更為嚴重。看著自己的家裡沒有一絲溫暖的氛圍,會讓孩子心生孤僻,久而久之,孩子的心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感情疏遠,親情就會減淡。
倒不是說孩子有多不孝順,只是對父母沒什麼感情,在孩子眼裡,你可能只是個帶有血緣關系的路人,自然也談不上孝順。
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溫馨有愛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是乖巧懂事,不和諧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一般比較淡薄。
千萬不要小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要學會做一個好父母,給孩子帶來正能量,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為你想要的樣子。
4. 當父母婚姻出現問題做兒女的該怎麼辦
告訴他們你的想法,告訴他們你離不開他們,也不想他們離開你,說完了以後,他們做什麼決定就隨他們吧。尊重他們的選擇。畢竟我們也希望爸爸媽媽都能開心快樂,若他們在一起沒有了共同生活的意義,我們能做的就是默默祝福了。
5. 兒女不孝敬老人怎麼辦
孝順老人,贍養老人,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憲法明文規定的公民義務。但是,有些兒女不孝敬老人該怎麼辦呢?(1)思想教育。教育青年人應該把尊敬、贍養老人,當做自己應盡的義務和崇高的品德。不能把繁重的家務全推給老人;不能把體弱多病的老人拒之門外;不能把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攆這兒趕那兒,兄弟間互相推脫,誰也不管;更不能虐待、打罵老人。
(2)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有些年輕人不尊敬老人,忘記了老人當年把自己養育成人,一口水,一口飯,又怕冷,又怕熱,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自己成家立業,忘掉年邁的父母,甚至嫌棄老人,這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
(3)兄弟多人的,要共同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不能你推我、我推你,像踢皮球似的,踢來踢去,誰也不管,老人願意住在誰家,就讓他住在誰家,然後,其他兄弟姐妹出錢供養,讓老人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4)依法辦事:《婚姻法》明文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以保證老有所養。
「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刑法》還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年輕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自覺地履行孝敬、贍養老人的義務。
(5)給下一代做出表率。在一個家庭里,對待老人的態度如何,會直接影響著下一代。年輕的夫婦,要關心、體貼老人,孝敬老人,給下一代做出表率,使敬養老人的家風一代傳一代,這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也會起到重大作用。
6. 人老了兒女不孝怎麼辦
這個問題額……
一般有以下這幾個渠道
1.與兒女交流,人老了有時候就會感覺這個社會甚至自己最親近的人有點冷漠,但事實上也許其他人不覺得。這時候交流無疑是最好的辦法,直接向他們提出您的要求也許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2.找鄰居,居委會等調解,如果鬧別扭了,又不好意思或兒女不值得自己去「認錯」可以找鄰居幫忙,批評一下兒女,外人面前應該誰都會收斂一點吧
3.這是最無奈的辦法。如果兒女真的忤逆不孝,沒有孝順的可能,或所作所為太出格,就應該及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老人如果沒有經濟能力,可申請法律援助。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求助敬老院。
這是我的一點想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7. 慧律法師: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得不好
問: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來說,是因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嗎?
慧律法師答:不要這樣講,一輩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當作苦,一定要把苦當作是一種增上緣,這是觀念的問題。一個人沒有經過痛苦的洗禮,我們本身就不會珍惜我們的生命,也不懂得該怎麼樣修行。
所以吃苦在佛教來講的話,不見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會越大,是觀念的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一生沒有吃過苦,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這是上蒼給我們一個痛苦,但是它後面有很重要的禮物,那就是能夠自覺,能夠覺悟,能夠成佛。所以用痛苦來包裝,然後打開痛苦的禮盒,裡面卻含有佛性,清凈自在的佛性。所以這個是觀念的問題。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經濟、病苦,種種的,或者是兒女不孝順、孤苦無依,把它當作一定是前世的業。當然佛教講業的話,講起來非常復雜,非常復雜。
所以,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要想活得更燦爛,你必需要經過很多的痛苦。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如果沒有經過痛苦、挫折,我們怎麼能夠動心忍性?我們怎麼能夠更成熟的、更進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聖賢的階段,就像你爬樓梯一樣,每經過一個階梯往上爬,你會氣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時候,卻看到那麼漂亮的風景。沒有一個聖賢沒有經過吃苦他可以成就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現在是觀念的問題,不要把吃苦當作是吃苦,要把吃苦當作是吃補。
問:是不是因為未成就某些人或某些事而自己受到痛苦?
慧律法師答:這個當然每種事情都是息息相關的。你今天你受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佛法,不要白白的受苦。也不一定說是成就某一個人,其實人的生命裡面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緣生的東西誰也不能說它是獨立的東西。所以你個人一定會影響別人,別人也會影響到你自己。
所以我不認為說是一定怎麼樣,只能成就某一個人所以我來受苦,應該用一個比較更高超的,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世間沒有真實性的東西,沒有你、我、他。
簡單講所有的緣起法、因緣生的東西都是因為執著,因為主觀意識承認客觀,所以客觀環境一直存在,存在你就一直誤認為它是事實,這個就會迷茫我們的清凈心。
所以師父還是勸導大家:雲南這個區塊,佛教比較弱,希望大家好好的聽經聞法,不要說只懂得念佛而沒有開智慧,這樣不行的。一個人只有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煩惱來了你怎麼辦?人家講也不聽,勸也勸不來。佛教重視要念佛很重要,可是智慧也很重要啊。我們念佛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你有智慧,你才有辦法解決生命的迷茫跟你今天所發生的種種的疑惑。知道吧?
所以,今天所有存在的主觀跟客觀,自相跟共相的問題,自相就是你、我、他,共相就是存在的共業所感的世間,其實都是虛妄的東西,沒有實在的東西。不要太在意這個世間的緣起緣滅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好不好?不要太在意這個世間的主、客二觀所產生的對立的東西,這都是妄想。
8. 子女不孝,如何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父母或親屬可以委託律師代為起草訴狀,遞交到當地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子女未履行贍養義務。
根據《婚姻家庭法》第二十一條 :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所以在法律上有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未履行義務的子女可以通過法院判決來強制執行。
(8)慧律法師婚姻不好兒女不孝怎麼辦擴展閱讀:
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樣適用於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養子女也有贍養的義務。繼子女和繼父母,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雙方在一起生活過,那麼繼子女也要為繼續父母盡到贍養的義務。否則當事人同樣可以對繼子女向法院提起訴訟。
在向法院提起訴訟時,原告應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時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