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的婚姻法對於結婚離婚的次數有沒有限制
沒有限制,對於結婚結幾次都可以,但告誡千萬不能重婚,否則犯法。離婚也一樣,沒有次數,但不能草率離,造成終生遺憾。
Ⅱ 結婚和離婚有次數限制嗎
在結婚的三年裡結婚和離婚次數加起來高達59次,平均每一個半結一次婚和離一次婚,這不正常。但我國法律規定,結婚與離婚都是自由的,只要雙方同意,可以結婚也可以離婚,沒有次數限制。
Ⅲ 中國法律允許結婚幾次
中國法律沒有硬性規定,每個公民一生只能結一次兩次三次婚,或者無數次。只是規定了不許重婚,就是禁止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想跟配偶以外的人結婚,必須同現有的配偶離婚,才可以再結。也就是說,理論上,結婚次數無上限。
但是,婚姻是當事人的人生大事,切莫兒戲的好,少結幾次比較好,一輩子一次最好。當然,每個家庭難免存在著夫妻不和,或者賢惠的一方攤上風流的另一方,當離則離,當結再結,反正離婚次數越少越好。
☆ ☆ ☆
Ⅳ 中國每個公民在一年內可以同時結婚兩次嗎
每個公民一年之內結婚兩次是沒有問題的,沒有限制,並且一年結婚的次數也沒有規定來限制,可以結多次,只要是不范長生醉就可以。
Ⅳ 婚姻法為什麼規定結婚年齡 男22女20 有什麼科學依據
法律中規定的結婚的最低年齡。又稱婚姻適齡。男女雙方均達法定婚齡是結婚的重要條件之一。未達法定婚齡是婚姻無效或得撤銷的原因。結婚年齡的上限,各國法律沒有規定,僅有的例外情形是,沙俄民法中曾規定已逾80歲的男女不得結婚。
世界各國由於情況不同,對婚齡的規定也不同。婚齡為男21,女18的有丹麥、芬蘭、波蘭等;男20,女18的有瑞士、越南等;男女均18的有前蘇聯等;男18,女16的有日本等;男16,女14的有葡萄牙、菲律賓等;男14,女12的有西班牙、希臘等。美國各州的法定婚齡高低不一。有些國家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公民規定了不同的法定婚齡。不少國家規定的法定婚齡低於成年的年齡。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因未達成年,除結婚行為能力外,不具有其他行為能力(見自然人)。因此,這些國家法律上有未成年人結婚須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規定,為包辦婚姻提供了法律依據。
美國對婚齡的說法:1年一紙婚;2年一布婚;3年一皮婚;4年一絲婚;5年一木婚;6年一鐵婚;7年一銅婚;8年一電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錫婚;11年一鋼婚;12年一亞麻婚;13年一花邊婚;14年一象牙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銀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玉婚;40年一紅寶石婚;45年一藍寶石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鑽石婚。
法國對婚齡的說法:1年一棉婚;2年一皮婚;3年一麥婚;4年一蠟婚;5年一木婚;6年一銅婚;7年一羊毛婚;8年一虞美人婚39年一陶婚;10年一錫婚;11年一珊瑚婚;12年一絲婚;13年一鈴蘭婚;14年一鉛婚;15年一水晶婚;16年一藍寶石婚;17年一玫瑰婚;18年一綠松石婚;19年一印花婚;20年一瓷婚;21年一乳白石婚;22年一青銅婚;23年一綠玉婚;24年一薩丁婚;25年一銀婚;26年一玉婚;27年一桃花心木婚;28年一鎳婚;29年一絨婚;30年一珍珠婚;31年一羊皮婚;32年一紫銅婚;33年一斑岩婚;34年一琥珀婚;36年一梅斯林婚;37年一紙婚;38年一水銀婚;39年一縐紗婚;40年一祖母綠婚;41年一鐵婚;42年一珠質婚;43年一法蘭絨婚;44年一黃玉婚;45年一朱紅婚;46年一薰衣草婚;47年一開斯米婚;48年一紫晶婚;49年一雪松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鑽石婚;70年一白金婚;75年一白石婚;80年一橡樹婚。
英國對婚齡的說法:1年一紙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錫婚;12年一皮革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銀婚;30年一象牙婚;40年一絨毛婚;45年一絲綢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鑽石婚。
俄羅斯對婚齡的說法:1年一花布婚;5年一木婚;6年一鋅婚;7年一銅婚;8年一白木婚;40年一銀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鑽石婚;67年一石婚;70年一福婚;75年一王冠婚。
日本對婚齡的說法:2年一紙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錫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陶婚325年一銀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珊瑚婚;40年一紅玉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金剛石婚。
另外在朝鮮,夫妻結婚60周年稱為「四婚」
中國歷史上長期流行早婚習俗。有的封建王朝為征丁稅,驅勞役,還採取一定的措施提倡或迫使人們早婚。中華民國時期的民法親屬編規定,男18歲,女16歲即可結婚。但實際生活中的結婚年齡,往往還低於該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革命根據地的婚姻法令,多以男20歲,女18歲為法定婚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的婚姻法規定,男20歲,女18歲始得結婚。1980年公布的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由於法定婚齡只是最低的結婚年齡,並不意味著達到法定婚齡就必須結婚,晚婚晚育應予鼓勵和提倡。
Ⅵ 為什麼說在一段婚姻的最後,拼的都是人品呢
《詩經》有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們在喜宴上,經常聽到這樣的祝福:新婚快樂,百年好合!
在西式婚禮中,我們會聽到牧師鄭重地問:
“你是否願意與TA結為夫妻,敬TA愛TA,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富有還是貧窮,你都願意與TA攜手相伴,一生一世,不離不棄嗎?”
雙方同樣鄭重地說出自己的答案:“是的,我願意。”
這一諾,便是一生一世。
世間最貴重的不是金山銀山,而是許下的誓言。
看不見,摸不著,卻押上了自己最寶貴的品格。
一個人的人品,不僅決定了婚姻的上限,更決定了婚姻的底線。
好的感情,是一場守望相助
看過這么個故事。
一所醫院里,一個年輕小夥子懷疑得了胃癌,而做穿刺化驗需要有家屬簽字。
醫生說:“不行,必須家屬才能簽字,你承擔不了這個責任。”
女孩沒有說什麼,扭頭拉著男孩走了。
下午的時候,兩個人又來了。
這次,女孩手裡攥著兩個人的結婚證。
最後的結果是良性的,兩個人相擁而泣。
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但也是堅毅的。
你陪我披荊棘披,我對你不離不棄。
對比一些漢子蓬勃後,就忘懷了妻子對自己的支出,就忘懷了當初許下的承諾,說事實,張家輝照樣人品好。
蘇芩曾說:
“別光酣醉愛情,人品比這更首要。愛情是暫時的,人品是永恆的。”
和人品不好的人步入婚姻,從一露頭就是災難;和人品好的人相親相愛,日子才會越過越甜。
戀愛是熱忱的浪漫的,而婚姻講究的是責任義務和經受。
能撐持一段婚姻走到最後的,拼的就是人品好,有情義。
餘生,和那個人品好的人的在一起吧,因為婚姻到最後,我們都是在跟一個人的人品過日子。
Ⅶ 婚姻法八十歲以上老人可不可以登記結婚
在男女雙方都是出於自願的前提下,即使八十歲以上老人也是可以登記結婚的。我國法律沒有規定法定婚齡的上限。但是我國對於結婚年齡有最低年齡的規定。以及以下情況下可能確認婚姻無效或者有可能被撤銷。以下法律規定供您參考:
根據《民法典》法律規定的結婚條件:
1.第一千零四十七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2.第一千零四十八條。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法律規定的婚姻無效的情形:
第一千零五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三)未到法定婚齡。
我國《民法典》第1048條明確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可撤銷婚姻的法律規定:
《民法典》第1052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民法典》第1053條: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綜上,婚姻法沒有禁止八十歲以上老人登記結婚。
Ⅷ 古代女子幾歲可以出嫁男子幾歲可以娶妻
按照《禮記》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准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女15歲。
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而娶,女子15歲而嫁;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15歲而娶,女子13歲而嫁;明太祖規定男子16歲而娶,女子14歲而嫁。
《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詔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意思是說,女子到17歲,如果父母不將閨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個「剩男」逼其出嫁。
(8)婚姻的上限是什麼擴展閱讀:
南北朝時期「剩男剩女」要受嚴懲「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在中國古代,女子婚齡標准,各朝多有變動。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屢被提起。此說出自《周禮·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這么說,中國早期是實行晚婚晚育的國家。
從史料來看,實際不然。這個婚齡杠杠,不是現代婚姻中的最低結婚年齡,而是成年男女必須結婚的年齡上限。
中國古代其實是「早婚國家」,特別是女性的結婚年齡普通較低。早的11歲就結婚了。據《梁書·張緬傳》和《周書·城冀傳》,梁高祖第4個女兒富陽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兒平原公主都是11歲出嫁的。更早的還有在6歲就結婚的,漢昭帝八歲繼承皇位,娶 「年甫六歲」的上官安女為皇後。
按照《禮記》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准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標準是男20歲、女15歲。但各朝代有異,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