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媳婦吃飽連桌子都不收,懶死了」,多少婚姻毀於婆婆的雙標
從我的角度看來,閨蜜這樣的要求並沒有錯,而她的婆婆明顯是非不分,將自己所認為的公平觀念,強加到大兒媳的身上,顯然是對大兒媳不公平。
閨蜜脾氣不算暴躁,要是換了「潑婦」一樣的女人,面對這種偏心公婆,早就也鬧離婚了,到時候小兒媳沒離婚,反而大兒媳先離婚了。
所以,閨蜜決定過完年搬出去獨立居住,倒是一個很好的打算,既可避免了婆媳矛盾,又可以賬目分明,也不用顧慮小叔子的婚姻關系,到時候他們是不是離婚,都賴不到閨蜜的頭上。
面對婆婆的雙標,媳婦們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吧。樹挪死,人挪活,有錢呢,就自己在外面買房子住,沒錢就暫時租房子,總好過受婆婆的閑氣來得更自在。
天長地久有時盡,婆媳矛盾無絕期,有時候,曲線救國,也是個緩解婆媳矛盾的方法。
-end-
② 為什麼有些人的婚姻敗在婆媳關繫上
婆媳關系一直是很微妙的,雙方中心只有一個,就是那個既是兒子又是老公的人。看來解題人還是男人
③ 有多少婚姻是因為婆婆而離婚的呢
我身邊因為婆婆而離婚的人,估計還是挺少的,但是因為公婆矛盾而夫妻不和,還是不少的吧。
如果因為婆婆而選擇離婚,離婚後過得估計也不會太好。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婆婆威脅到了婚姻的穩固,那隻能說明夫妻兩個人其中一個人的格局不大,或者兩個人都不大,都沒有辦法把婚姻繼續下去,處理婚姻的能力不強。
因為婆婆離婚的女人,心裡會帶著怨氣,下次你問她,她會像開閘的水一樣給你描述婆婆的罄竹難書的惡行,帶著這樣的心態與「傷害」,要過很久也許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
離婚後,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的重建,生活還是要繼續,要努力走下去,不管是不是再婚,都要反思。
總而言之,婆婆如果是介入的那個人,如果不是她,想離婚的兩個人想想,自己雙方是不是也有問題,溝通上,價值觀上是不是同頻的,這才是重點,而不是推給婆婆這個第三方。
④ 有多少婚姻敗給了公婆
中國式婚姻
很多女生嫁給的不是一個男人
而是嫁給了一個家庭
婚後與公婆不和的有很多
也有因為跟公婆不和而離婚的現象
⑤ 現實中有多少婚姻,因為婆媳關系而走到了盡頭
有人問:怎麼處理婆媳關系,除了兒媳別管老人慈不慈,您要盡孝道;老人您別管兒媳孝不孝,您要盡慈道。這就是孔子說的盡本位,禮樂的文化。舜帝在父親和繼母修糧倉防火,淘井下石的多次陷害下,一如既往的孝經老人,感動天地,成為一代明君帝王。魚台的閔子騫在繼母虐待,蘆花棉衣受盡冰霜嚴寒,仍然勸父親不休繼母,仁愛感人,治理濟南歷下,成為好的父母官。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這正是弟子規上說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要尋忠良將,需登孝子門。這也是自漢代舉孝廉,推舉仁孝之人為官,使中華延續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日月星辰,各行其道,完美和諧,因為有著嚴整的次序,才產生了完美的和諧,這就是禮樂的文化。做人要敦倫盡分:別管兒女孝不孝,您要盡慈道,乾隆會用人,有句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作為老人,做婆婆的應該:老人性如灰,不是身上背,心懷全家好,省事又省非,中央無極土,福星照光輝,吃香能享福,家政一旁推,保養性乾坤。可不能做飛機老太太,炸彈老太太,叨叨叨,叨叨叨,嘴角的沫起多高,油燈老太太,火焰埋小灰,勞勞心不舍,事事顯能威,又想掌家政,又想管是非。 管人是地獄,怨人是苦海;管人一分,人恨一分;管人十分,人恨十分。----潘守宇講孝老愛親
⑥ 有多少夫妻是因為公婆的原因才分開的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非常多的夫妻是因為公婆的原因才分開的,很多公公婆婆對於組成小家庭的兒子沒有界限感插入小夫妻生活過多,致使夫妻中的女方受不了就分開了。在個人身邊的例子也有很多,要麼就是家庭生活並不和諧,要麼就是雙方夫妻關系冷漠,總之兩人相處的不是非常愉快。
一、公婆沒有界限感
很多小家庭在初起步的時候都是和公婆一起住的,可是很多公公婆婆沒有界限感,喜歡對小家庭的事物插手插腳指揮著媳婦,按自己的標准去做事,指揮著媳婦按自己的標准去生活,沒有尊重媳婦的個人意願,認為媳婦是自己的家庭成員,就該服從自己身為大長輩的想法。這樣的公婆很容易導致小家庭內矛盾不斷,媳婦會將自己的不滿告知丈夫,丈夫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處理的話,就會導致小家庭發生裂痕。
⑦ 多少婚姻因為婆婆而破裂
這個還真沒統計出來呢,但數量比較多。
其實你這個標題有點偏,
因為婆婆那就完全是婆婆的過錯了,但現實中很多是因為婆媳關系,這種關系是兩個人共同的因素,只是某一方佔主因而已;
其實婆媳關系本來就很特別,一個陌生的人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就完全變成自己媽了呢,主要還是愛屋及烏、日久才培養的親情而已。
⑧ 有些人的婚姻敗在婆媳關繫上,這是為什麼
結婚自由,離婚自由。那是你們夫妻兩個人的事,和你婆婆沒有半毛線的關系。自己過日子,就要做自己的主人。婆婆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來幫忙於你,也是可以理解的!小孩大了送幼兒園,自己上下班接送即可。實在忙不過來,請鍾點工幫忙接送。有了家,有了孩子,總是會很辛苦的。這就是生活!
孩子大了,習慣就好了,等孩子上學,事情會更多。當了媽媽以後,才能體會做媽媽的不容易。但是,只少自己帶大了孩子,還是有成就感的。
⑨ 有多少夫妻感情或婚姻是毀在公婆手上的
毀在公婆上的婚災。在我家鄉也很多,讓人嘆息。我覺得,結婚有孩子的人對孩子的不當教育是罪魁禍首。尤其是當媽的,把孩子當成命根子,牢牢抓在手裡。等到孩子長大結婚,自己衰老變成婆婆,依然習慣性地讓孩子跟自己一勢,一塊對付兒媳婦,這就釀成大錯。
正確的方式,孩子是重要的,老公更重要。因為爹媽早晚要下世,孩子早晚要結婚成家,都會離開自己,唯有老公是陪伴自己到老的。
夫妻關系,是把個性截然不同的兩個人融為一體,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以我的體會:從小到大,跟父母過得時間長,而夫婦只是年輕結婚開始在一起過的,沒有跟父母相處的時間長。
因此,爹媽下世前,父母在心頭的份量都勝過彼,夫妻未必一條心。舉例來說:同樣是花錢,花老爸老媽的錢跟爸媽花自己的錢,都是一會事,我的就是他的,他的就是我的,不分彼此,一點不介意。
而換成夫妻,你花我的錢,我就會覺得吃虧,有事光讓我出錢,我就心裡不平衡,你讓我出錢,我還想讓你出錢。彼此扯皮甚至吵嘴打架。
但是時光是奇妙的,會把一對冤家漸漸打磨成互相依靠的伴侶。等到爹媽下世,子女結婚各有家庭,老伴在心頭的重量就重於一切。連子女都不能相比。這樣的相依為命的關系,才真正一條心。年盛時候,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如今蛻變成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真正成為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