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中國生育為什麼要和婚姻綁定

中國生育為什麼要和婚姻綁定

發布時間:2022-07-18 22:20:13

A. 人為什麼要把婚姻和生育看得如此重要

因為我們周圍的人都是這樣子,我們只是在遵循一個科學的自然規律而已,就像生生不息的讓自己的子孫活下去。父母創造了我們,我們又要和別人組建家庭,生下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一個輪回一個規律人之所以會把生育看得那麼的重要,是因為人如果沒有了生育功能,兩個人永遠只有自己,沒有愛情的結晶,你不會再享受,愛一個孩子的感受,所以人有了生育功能,他有了自己的丈夫,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在一起,自己的人生就過得特別的幸福。

B.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本是婦幼的權益為啥非要跟婚姻制度掛鉤

我覺得這也和我國的傳統觀念有關,認為未婚生子是不潔的,如果一個女人在沒有結婚的狀況下,就懷了孕,生了孩子,就認為她是一個混亂的女人,在未來的婚姻中可能會占據不利的地位。但男人就不一樣,同樣是在婚前發生行為,可能他會被人稱作是花心,但對未來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時代在改變,未婚媽媽現在已經不在稀有,就算是未婚媽媽,我認為她也有權利去領取自己的權益,所以我覺得我國關於申領生育保險金的條例還可以進行改善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如果放開和支持單身女性生育和上戶口,生育率會不會提高

如果放開和支持單身女性生育和上戶口,生育率會提高,因為這種政策一旦開放,意味著國家也開始支持單身女性生育,單親媽媽真的被認可了。如果在思想觀念上,人們能夠更加包容這一現象,可能生育率會提高得更快。

盡管育兒成本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在婚戀觀影響人們生育這方面打開了一個缺口。如果能夠雙管齊下,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能夠解決新生兒人數持續減少這個問題。總之,開放和支持單身女性生育和上戶口,對新生人口增長肯定是有益無害。

D. 一夫一妻制是在保護男人婚姻是為了保護男人的繁殖權嗎

一夫一妻制並不是在保護男人,而婚姻也不是為了保護男人的繁殖權。

01、一夫一妻制並不是在保護男人。

這是作家陳嵐提出的一個觀點,她認為一夫一妻制就是在保護男性,而婚姻更是保護男性的繁殖權,由於一夫一妻制這讓男性競爭繁殖權沒有那麼激烈了,很多沒有能力的男性也能結婚生子,這是陳嵐的說法。

就我個人是不贊成這種說法的,首先一夫一妻制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受益者,在古時候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咱們通常稱為一夫多妻制,在這樣的制度下女性基本上就是附屬品,對於女性來說極為不公平。

陳嵐這個觀點核心無非就是認為現在的婚姻制降低男性競爭繁殖權的競爭力,現實是現在男的想結婚太難了,各種要求,比如存款房車一樣不少,還有高額的彩禮,如果真要說競爭,這不是競爭嗎?我是反對她這種說法的。

E. 為什麼愛情,婚姻,性,家庭,生育這些要聯系在一起

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愛情,婚姻,性,家庭,生育」屬於同一序列。
這正如同可以將農業、農村、農民、糧食「這些要聯系在一起」一樣。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F. 為什麼我國要實行一夫一妻制度

到中華民國時,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但最後確定一夫一妻制還是在1949之後. 一夫一妻制又稱「個體婚制」或「單偶婚制」,是由一男一女結成穩定的配偶關系的婚姻家庭形式。它是在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從單純的收集自然界的產品,到利用自然條件來增加產品和主動進行創造性的生產,逐漸產生了社會分工。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物質資料的不斷豐富,使生活資料出現剩餘,一些人佔有或支配較多的財產,人們的社會地位出現了差別。另一個結果是隨著社會分工的變化,男子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女子逐漸下降為附屬勞動力,這就引起了兩性關系的變化。男子地位提高了,便希望由他們來支配財產,並使自己的後代繼承這種「權利」。要使這一意圖付諸實現,按照恩格斯的說法,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廢除「母權制」;二是「生育確鑿無疑的出自一定父親的子女」。也就是需要建立以男子為中心的,配偶關系穩定的婚姻制度。 由對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過渡,存在著一個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從總的發展來看,大體有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是父系血統的確認。也就是男子要求認定確實是出自於本人的子女。從人類學和民族學的資料看,確認父系血統表現為很多有趣的形式。比如我國永寧納西族的 「認子」儀式,在男子確認女方所生子女是自己的後代以後,於女子生產滿月時,攜帶禮物到女方家族探視。女方家族要舉行一個儀式,將這種關系公開化。再比如在美洲、歐洲和亞洲許多民族中存在過「產翁制」,也就是女人生育,男人「坐月子」,男子用這種形式表示他是子女的生父。 第二是居住地的改變。也就是由原來的「男從女居」改為「女從男居」,{通俗地說就是由男子「嫁」出去,改變為把女子「娶」回來。從有關資料看這種改變是相當不容易的。有些民族採取了比較緩和的形式,比如中國若干民族保留有「兩頭走」的習俗,實際上是一種在雙方家庭的輪流居住;久而久之過渡到只在男方家庭居住。而許多民族採用了激烈的手段,這就是「搶劫婚」。男方氏族糾集一批人搶回外氏族的女子,強迫與本氏族的某一個男子成婚。我國古代重要文獻《易經》有好幾處生動地描述了搶婚的情況,比如「屯卦」里講到,一隊全副武裝的男子,騎在馬上來往飛奔,尋找到女子後強搶回家,被搶的女子在馬上拚命呼救,一片凄慘的景象。 第三是買賣婚的發生。從根本上說,個體婚制的產生和確立,不再是由於自然選擇規律的作用,而是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發展的結果,即這種演進的基礎不再是自然條件而是社會和經濟條件。一方面,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們的財產觀念不斷加強,物質利益成為影響社會生活,包括婚姻關系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於財產的支配權逐步由男子掌握,他們也就利用這種權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用財產交換、佔有女性,自然也用這種優勢來奴役女性。 總而言之,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了一夫一妻制的產生,按照恩格斯所說,形成一夫一妻制的直接原因是財產繼承關系的需要。財富的佔有者和支配者要求由他們的子女來繼承他們掌握的財富,這就需要確鑿無疑的血緣關系。,確認這種血緣關系,自然要求配偶身份的明確化、固定化,尤其是妻子必須確定和專一。 可見,一夫一妻制的產生具有三個重要的特點:第一,正如恩格斯所說:它「決不是作為男女之間的和好而出現的,……恰恰相反,它是作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為整個史前時代所未有的兩性沖突的宣告而出現的」。所以,最初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丈夫的統治之上的一夫一妻制。第二,一夫一妻制與原始婚姻關系不同,它已經不能由雙方任意解除了;而且,由於它在產生之初就是對女方而言的一夫一妻制,解除這種關系的權利操縱在男方手中。第三,從發生來看,個體婚制是與身份和財產的繼承製度極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夫一妻源於財產繼承的需要,而財產繼承製度又鞏固了一夫一妻制。 正如恩格斯所說:「個體婚制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步,但同時它和奴隸制和私有財富一起,卻開辟了一個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相對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發展是通過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壓抑而實現的。個體婚制是文明社會的細胞形態,根據這種形態,我們可以研究文明社會內部充分發展著的對立和矛盾的本來性質」

採納哦

閱讀全文

與中國生育為什麼要和婚姻綁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芳村哪個醫院可以做健康證 瀏覽:861
白子幸福美滿的白子是什麼意思 瀏覽:965
狼幸福後會變成什麼 瀏覽:315
100個童話故事書有多少字 瀏覽:61
星雲的故事講了什麼 瀏覽:597
故事吧是什麼意思 瀏覽:62
1991年羊婚姻如何2017 瀏覽:438
勵志音樂愛情在哪裡 瀏覽:151
沒有婚姻經歷該怎麼辦 瀏覽:829
婚姻法有什麼補償 瀏覽:78
醫學是什麼事業 瀏覽:890
當幸福來敲門評價為什麼高 瀏覽:885
新安民間故事有哪些 瀏覽:308
什麼屬相走不上事業大運 瀏覽:785
健康的花什麼樣 瀏覽:340
愛情期間錢怎麼花 瀏覽:897
九棵樹健康證在哪裡辦 瀏覽:626
幸福樹怎麼用硫酸亞鐵澆灌 瀏覽:298
大陸農村題材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860
最正婚姻觀是什麼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