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結婚都有什麼講究
農村結婚習俗
農村結婚很講究,不管是結婚的時間,結婚的地點,以及方向什麼的都有關,很迷信,一直沿用著老祖宗留下來的方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農村結婚風俗都有哪些吧!
媒說
這個程序是必須的,不論你是青梅竹馬還是兩小無猜,也不論你是如膠似漆還是已經好到了肉里頭,更不管你是生死與共還是難解難分,這個程序是必須要的。倒不是父母有多大面子,也不是說要傳承「父母之命媒說之言」的古訓,實際上是父母為你站的一班崗,也就是說,當你的發展產生危機的時候,這是一張擋箭的牌子。
當然,有的父母自然會考慮所謂門當戶對因素,也有的父母會對你選中的對象來個二次考察,把好進口關,還有的女方父母確實也有明媒正娶的思想,總之,父母自有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
看親
即「相親」。由媒人向男家介紹女方晶貌、家庭情況後,男家初步同意,便遣媒人請庚帖,叫議親。也有先相親的。一般未婚男子都怕羞,由已婚的兄弟或叔伯去代看。而被看的姑娘又往往故意避開,只能看到她兄弟姐妹,藉以推測她的模樣,俗稱「摸姻緣」。所以有「相親相舅」的諺語。新式婚姻就沒有這猜謎式的前奏。
合婚
媒人將女方庚帖送交男方父母,男家就將庚帖壓在灶君神龕前,如三日內家中無盤碗打破、小孩跌傷或與人爭吵等不吉利的小事,便初步通過,也有再去問簽詩或請算命先生合婚。解放後,此種風氣在農村尚存。即使不迷信,但在熟知女方家況不宜作親後,正好借口神靈示意免得結怨,女方家屬也能乘機收回「面子」。
定親
男家合婚滿意後,就由媒人將男方庚帖送女家「開合」,然後雙方商定聘金數和嫁奩厚薄等,稱「議聘」。再由男家遣人到女家「小定」,以戒指及四樣禮物為聘,女方以鞋襪等回禮。再由男家送聘金、彩禮及「糖金奶」。待擇定婚期,通知女方,名「送日」。雙方都設宴請客,稱「飲定酒」,客人要送陪嫁品。
送年月
就是到了瓜熟蒂落的狀態了,就去找算命看年月的先生選擇結婚的日子,也就是算得上是最後一次向女方家作一定補嘗。
結婚程式
好了,進入正題了。婚禮一般是三天,第一天稱為搬弄,也就是搬東西,第二天為正宴,每三為復宴。
請客,這是為婚禮作準備階段。農村結婚不象城市裡去發請柬,要在婚禮前一天,由新郎或新娘挨家挨戶去相請,「本人明天結婚,請早點來幫忙。」由於農村一般居住較分散,俸請的人一天都會精疲力竭。一家有事百家幫,同時也忘不了囑咐一句:「代床被蓋。」
回門
婚後次日,新娘先謁見舅姑長輩,叫「相見」。第三日,新娘由小姑引導,介紹左右鄰居老少稱呼,獻糖茶,或以糖果糕餌點茶,受飲者給以賞錢。左右屋行遍,然後下廚房,拜灶後,學習做飯菜。第六日,新婚夫婦赴外家相見赴宴,稱「上門」。次日,外家再到新郎家赴宴,稱「會親」。
② 埃及開羅人的婚姻風俗
婚嫁習俗: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齡,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親提親或者在母系親屬及鄰居中擇偶。提親後,男女雙方開始商討女方的陪嫁數額,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項的2/3作為聘禮送給女方。然後,在村長的主持下訂立婚約。埃及農村的婚禮場面熱鬧奢侈。迎親前,男方大擺宴席,並有歌舞相伴,有時宴慶數日。迎親時,新郎的母親帶領多輛裝點漂亮的馬車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輛用昂貴克什米爾毛綢、玫瑰花等裝飾的花車上。晚餐後,新郎要由樂隊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禮,最後回到新房,與新娘共飲一杯清泉水,以示同享甘甜幸福。這樣的婚禮大約要持續30天左右,耗資約千餘埃鎊。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錫瓦綠洲,有獨特的婚俗。姑娘8歲定親,14歲完婚。其間,小夥子要不斷地向女方家贈送禮物。新娘頭上要編結很多發辮。其一半由娘家梳編,另一半需婆家人來完成。姑娘的嫁妝是100件袍裙。所以,錫瓦人家一有女兒出生,母親就要開始忙著為其縫制陪嫁的袍裙。
③ 俄羅斯的婚姻習俗是怎麼樣的
俄羅斯地理位置上與我們國家相鄰,又與我國交流頻繁,作為中國友國的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不過一說起俄羅斯,很多人想到的應該是俄羅斯美女。有去過俄羅斯的旅遊的人應該知道,在這個國家真的是隨處可見腿長膚白又貌美的美女,而且性格上普遍熱情開朗。也因為這一點每年都有很多男性遊客喜歡到俄羅斯旅遊,希望能邂逅到自己的另一半,但關於俄羅斯的婚姻習俗,你們真的了解嗎?
小編覺得俄羅斯的婚姻法規只是一種“設定”,但具體什麼時候結婚都是由本人決定,並不是早結婚就被視作“異類”,晚結婚就要被認為“不吉利”。對此,大家又有什麼看法呢?俄羅斯除了美女多外,風景也是非常不錯的,你們有機會的話,會考慮去俄羅斯旅遊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④ 古希臘的生活習慣以及婚禮習俗.
1、生活習慣:
希臘人對古代歷史、古跡、哲學、藝術、政治為榮,因此對於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人有著相當的好感,但談話的話題應盡量避免談及希臘國內政治以及希臘和鄰國的關系,以免陷入失言的困境。
在希臘的一些鄉村,每逢新年的元旦到來,希臘人便帶著一塊石頭作為禮物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並把它放在地板上向主人祝願:「願你家有一塊象這石頭一樣大的金子。
2、婚禮習俗:
古希臘的婚姻是一種建立在責任制基礎上的社會關系。一般情況下,古希臘的婚姻是由父母安排的,很少有專門的媒人。
每個城邦也因其政治獨立性而有各自不同的獨立婚姻法。為了使婚姻合法,女方的父親或者是監護人(女性孤兒由叔舅或堂親撫養)會將女性許配給一個能夠負擔得起婚姻的合適男性。
因此,古希臘的婚姻本身是一種受法律約束的社會關系。婚姻制度不僅關繫到城邦的公共利益,還關乎古希臘家庭連帶利益和個人的財產繼承等。
(4)西歐農村婚姻怎麼穿擴展閱讀:
古希臘人的其他禮儀:
1、服飾禮儀
希臘人非常注重著裝整潔,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講究衣著的端莊大方。在正式社交場合,男子通常穿深色西裝,打領帶或系領結。
一般來說,希臘的中老年人平時只要外出就一定要打扮自己,老太太們都十分喜歡穿顏色鮮艷的服裝。
2、儀態禮儀
希臘人舉止高雅,並有許多的講究。他們不使用招手和擺手的動作,希臘人認為這是蔑視人的一種行為,手離對方的臉越近則侮辱性越強。
他們還認為久久地凝視別人是不懷好意的表現。當眾打噴嚏擦鼻涕之類的更是他們十分忌諱的。
⑤ 衣索比亞人的婚姻習俗是怎樣的
衣索比亞人普遍早婚,農村男女一般10歲多點就結婚。婚事由雙方父母做主。姑娘到了婚嫁年齡,便可以與男子成親。從訂婚後到結婚前,男方不能與女方見面。婚禮之日,新郎帶一些人到新娘家「搶婚」。用一塊布把新娘從頭到腳全部蒙上,然後背起新娘往新郎家跑。一路上新娘腳不沾地,頭不露面。從結婚這天起,要接連幾天設宴慶賀。兩三年後夫婦才能另立門戶。
⑥ 衣索比亞的禁忌有哪些關於男女婚姻有什麼習俗
衣索比亞位於非洲東部,東北臨紅海。居民信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衣索比亞人喜歡鮮艷明亮的顏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徵圖案。
衣索比亞人普遍早婚,農村男女一般10歲多點就結婚。婚事由雙方父母做主。姑娘到了婚嫁年齡,便可以與男子成親。從訂婚後到結婚前,男方不能與女方見面。婚禮之日,新郎帶一些人到新娘家「搶婚」。用一塊布把新娘從頭到腳全部蒙上,然後背起新娘往新郎家跑。一路上新娘腳不沾地,頭不露面。從結婚這天起,要接連幾天設宴慶賀。兩三年後夫婦才能另立門戶。
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是衣索比亞人的新年。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新年期間在農村,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成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新的一年。
衣索比亞人悼念死者時,穿淡黃色服裝,但出門做客是絕對不能穿淡黃色服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