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姻資訊 > 奧巴馬婚姻怎麼樣

奧巴馬婚姻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12 01:37:38

❶ 想知道奧巴馬夫婦、柯林頓夫婦四個人的家庭背景,父母都做什麼的

奧巴馬:
父親:貝拉克·海珊·奧巴馬
母親:安·鄧納姆
夫人: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
女兒:瑪麗亞·安·奧巴馬(Malia Ann Obama),
娜塔莎·奧巴馬 ( Natasha Obama)
奧巴馬祖籍肯亞,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統的總統。當然,美國社會對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的種族歧視,至今仍然存在,解決種族歧視依然任重道遠。事實上,奧巴馬並沒有像很多美國黑人奴隸的後裔一樣在很多城市的貧民窟長大。他小時候是由他的白人祖父母撫養,他的童年中有很長時間是在印度尼西亞度過的。因此他的思維方式和美國白人或亞洲人比較接近。
奧巴馬的父親老奧巴馬是肯亞的黑人穆斯林,母親安·鄧納姆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兩人婚姻沒有維持多久,只生下奧巴馬一個孩子。後來奧巴馬隨母親與繼父在印度尼西亞生活4年。
老奧巴馬出生在肯亞西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當過放牛娃,後來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去美國讀書,與鄧納姆相遇,生下奧巴馬。奧巴馬的祖母和許多親戚如今仍住在那個小村莊,老奧巴馬1982年因車禍去世後也埋在村內。1992年時,奧巴馬初訪家鄉,把未婚妻領進門。老奧巴馬的生平比較復雜。他在肯亞時就娶了第一個妻子柯齊亞,並育有兩個孩子,兒子羅伊和女兒奧瑪。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父親從沒真正離開柯齊亞。但鄧納姆說,老奧巴馬確實與柯齊亞分開,但「由於結婚時是一個鄉村婚禮,所以也沒有文件證明離婚」。老奧巴馬和鄧納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許也沒有適當的文件證明。奧巴馬在回憶錄中說:「這段婚姻如何開始和何時開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細節我永遠沒勇氣弄清。」老奧巴馬離開鄧納姆和兩歲的兒子去哈佛讀書後,後來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非洲。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亞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死於車禍。但是,老奧巴馬還經常探望柯齊亞。

柯林頓:
祖父: Eldridge
祖母: Edith Cassidy
父親: William Jefferson Blythe,威廉.傑斐遜·柯林頓出生3個月前,出車禍去世。
母親: Virginia Cassidy Blythe,1950年二婚
繼父: Roger Clinton 曾任美國總統
威廉·傑斐遜·柯林頓 現任美國的國務卿:
希拉里·黛安·羅德姆·柯林頓
女兒: 切爾西·維多利亞·柯林頓 格言: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站著一個成功的女人,而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更會站著一個成功的男人。

❷ 美國總統奧巴馬老婆

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Michelle LaVaughn Obama)1964年1月17日生於美國芝加哥,曾就讀普林斯頓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院,她本身是一名律師。

1992年米歇爾與奧巴馬結婚,在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給予了很大幫助,是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夫人

❸ 奧巴馬母親:確實漂亮,18歲嫁黑人男友,帶大2個混血兒,近況如何

世界上最為無私的莫過於父母對於兒女之間的愛了,在你感到寒冷的時候能夠給予你溫暖,當你在風雨中漂泊不定的時候給你安穩舒適的港灣,然而世上最無奈的總是你在悄悄長大的時候父母已然開始慢慢變老了。

不幸的是1992年鄧納姆因為癌症逝世了,她沒能看到2008年奧巴馬當選為總統的樣子,如果她能夠看到的話,那時候她該多麼地驕傲以及自豪啊,像一般父母一樣,會向身邊的人誇耀著自己的孩子,說他多麼聰明說他多麼了不起。

結語

可以說世上的母親都一般,一般的偉大、一般的無私、一般的溫柔、一般地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成人的同時又擔心著他們會不會在外面受到傷害,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好穿好又有沒有感冒發燒。

無論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無論你長到多少歲,只有在父母眼中你永遠都是那個他們寵著愛著的孩子,所以趁著他們的頭發還未全白,好好地珍惜他們吧。

❹ 奧巴馬的詳細資料

巴拉克·奧巴馬(1961- ),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父親是來自肯亞的黑人,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198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985年到芝加哥參加社會工作。1991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是第一個擔任《哈佛法學評論》主編的非裔美國人。1995年出版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2004年,奧巴馬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題為「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的政策演講而引人注目。

巴拉克·奧巴馬1996年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並連任三屆。2005年當選美國參議員。

巴拉克·奧巴馬,1961年8月4日生於夏威夷,父親Barack Obama, Sr.是來自肯亞的黑人,母親Ann Dunham是堪薩斯州的白人。198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985年到芝加哥參加社會工作。1991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是第一個擔任《哈佛法學評論》主編的非洲裔美國人。

1995年出版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2004年,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題為「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的政策演講而引人注目。

巴拉克·奧巴馬1996年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並連任三屆。2005年當選美國參議員。

Barack Obama

Barack Obama was born on August 4th, 1961, in Hawaii to Barack Obama, Sr. and Ann Dunham. Obama graated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83, and moved to Chicago in 1985 to work for a church-based group seeking to improve living conditions in poor neighborhoods plagued with crime and high unemployment. In 1991, Obama graated from Harvard Law School where he was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president of the Harvard Law Review.

奧巴馬的父親老奧巴馬是肯亞人,母親安·鄧納姆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兩人婚姻沒有維持多久,只生下奧巴馬一個孩子。後來奧巴馬隨母親與繼父在印度尼西亞生活4年。

鄧納姆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後來隨父母移居夏威夷。在夏威夷,鄧納姆與肯亞留學生巴拉克·奧巴馬(老奧巴馬)相遇並結婚,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巴里,即如今的參議員奧巴馬。這一段婚姻沒有維持多久,隨著老奧巴馬離家前往哈佛大學深造告終。

鄧納姆後來與印尼留學生羅羅·素托羅結婚,並於1967年來到印尼,也把6歲的巴里帶到印尼。

最近傳出關於奧巴馬的謠言是,奧巴馬在印尼生活時,曾在一所極端宗教主義學校就學。但事實是,那隻是所普通宗教學校。聽到這種謠言時,最驚訝的要屬奧巴馬母親的生前好友朱莉婭·蘇爾亞庫素瑪。

蘇爾亞庫素瑪現年53歲,是印尼最著名的女權主義者之一,出版過許多作品,批評極端宗教主義。蘇爾亞庫素瑪說,鄧納姆是一名自由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能說一口流利的印尼語,喜愛印尼文化,雖然對宗教感興趣,但沒有加入任何宗教。在蘇爾亞庫素瑪雅加達住所的咖啡桌上,擺放著一本相冊。相冊記載著歡樂時光,照片中的鄧納姆一頭活潑的卷發,身穿波希米亞風格的寬松服裝,總是面帶笑容。

蘇爾亞庫素瑪說:「你知道,安(鄧納姆)是一名白人,雖然她告訴我,她有切羅基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血統。」據奧巴馬所說,母親家族一個遠祖是純種切羅基人。

奧巴馬10歲時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鄧納姆帶著她與素托羅生的女兒瑪亞又回到印尼。鄧納姆熱衷於印尼民間婦女工藝品的製作,比如織布、編筐,成為個中能手。瑪亞現在是夏威夷大學一名教授。

蘇爾亞庫素瑪回憶說:「我們都是母親,我們一起談論,對於一個母親來說,與孩子分離有多麼難過,但她(鄧納姆)更關心對巴里(奧巴馬)的教育。」

奧巴馬青年時到印尼看望母親,蘇爾亞庫素瑪初次見到這名未來參議員。她說:「鄧納姆為他驕傲。我記得,當奧巴馬成為《哈佛法律評論》月刊歷史上首位黑人社長時,鄧納姆充滿驕傲。」

鄧納姆1995年死於卵巢癌。

父親

父母分手後,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亞死於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

盡管與父親相處時間不長,但遺傳自父親的膚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為一面旗幟。他的回憶錄1995年首次出版,名為《父親的夢想》。從政後,奧巴馬借用了父親的名字(巴拉克),在每天別人對他的稱呼中,感受父親留下的烙印。

老奧巴馬出生在肯亞西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當過放牛娃,後來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去美國讀書,與鄧納姆相遇,生下奧巴馬。

奧巴馬的祖母和許多親戚如今仍住在那個小村莊,老奧巴馬1982年因車禍去世後也埋在村內。1992年時,奧巴馬初訪家鄉,把未婚妻領進門。

老奧巴馬的生平比較復雜。他在肯亞時就娶了第一個妻子柯齊亞,並育有兩個孩子,兒子羅伊和女兒奧瑪。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父親從沒真正離開柯齊亞。但鄧納姆說,老奧巴馬確實與柯齊亞分開,但「由於結婚時是一個鄉村婚禮,所以也沒有文件證明離婚」。

老奧巴馬和鄧納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許也沒有適當的文件證明。奧巴馬在回憶錄中說:「這段婚姻如何開始和何時開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細節我永遠沒勇氣弄清。」

老奧巴馬離開鄧納姆和兩歲的兒子去哈佛讀書後,後來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非洲。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亞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死於車禍。

但是,老奧巴馬還經常探望柯齊亞。一名親戚解釋說,根據傳統,柯齊亞還是他的妻子。老奧巴馬還與另一名肯亞婦女生下一個兒子。

夢想

奧巴馬身世復雜、經歷坎坷,但長大後,在芝加哥市組織慈善事業,逐漸積累名聲。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期間,成為《哈佛法律評論》首位黑人社長。這個位置通常被視為法律專業學生畢業後進入美國最高法院當法官秘書、進而步步高升的敲門磚,但奧巴馬畢業後,卻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

奧巴馬之後選擇從政,連任3屆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將知名度擴大到全美。當年,他贏得國會參議員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位黑人聯邦參議員。

蘇爾亞庫素瑪說:「你知道,擁有一個白人母親、一個黑人父親,還到過印尼,這使他和他的母親一樣,容易對各種人產生認同感。」

一些美國社團把奧巴馬當作一種證明,融合可以超越種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公眾政策研究人員威廉·高爾斯頓說:「我認為,美國選民已經准備支持具體表現美國夢的領袖。」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拉里·薩瓦托認為,奧巴馬公布自己身世可以吸引選民,無論存在何種爭議。薩瓦托說:「美國人喜歡成功的故事。」

蘇爾亞庫素瑪說,她可以想像到奧巴馬母親的「熱烈表現」,「如果她知道巴里,她的孩子在競選美國總統,她會有多麼驕傲」。

奧巴馬目前在宣布參加總統競選的民主黨人中,支持率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前第一夫人、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里·柯林頓。

❺ 奧巴馬是如何與米歇相識、相戀到結合的呢

作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非裔總統,奧巴馬顯然有著他自己的能力。但除了這若乾的政治能力之外,奧巴馬的婚姻還被稱為美國最幸福的總統家庭,因為他與第一夫人米歇爾深情相愛。那麼,當年奧巴馬是如何與米歇相識、相戀到結合的呢?說起來有點像偶像劇。

奧普拉表示:哦!我是誰,我在哪

事實證明,奧巴馬是一支潛力股,而米歇爾更是一個合格的持股人,他們的愛情在自己身份不斷變換的時候,從來沒有受到過沖擊。相反,他們的關系一直被外界羨慕,被美國民眾當成最佳婚姻典範。

❻ 米歇爾和奧巴馬的關系如何,名人婚姻為什麼如此備受關注

米歇爾和奧巴馬的關系還是很好的,兩個人很恩愛。奧巴馬比米歇爾大三歲,二人都是名校畢業,相識於芝加哥的一所律師事務所。奧巴馬看到米歇爾第一眼就被她深深吸引了,她長得漂亮,身材出眾,又富有人格魅力,獨立且自信。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都讓奧巴馬十分動心。但是對於米歇爾來說,起初並沒有那麼看重奧巴馬,雖然與奧巴馬交往,但是她覺得奧巴馬穿著老土,不注重打扮,她把奧巴馬帶到自己的家庭時,米歇爾的哥哥甚至認為妹妹很快就會跟他分手。

❼ 奧巴馬情況

個人資料
全名:貝拉克·海珊·奧巴馬(小)(Barack Hussein Obama Jr.)(台灣地區譯為歐巴馬)
黨派:民主黨
身高:186cm
生日:1961年8月4日
出生地:夏威夷檀香山
居住地: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公職:第44任美國總統(第56屆、第43位)(任期:2009年1月20日——2013年1月20日)
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2004年首次當選)
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1997-2004)(2005年1月3日–2009年1月3日)
職業背景:1993-2004,Miner Barnhill & Galland律師事務所律師(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教育背景: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婚姻狀況:1992年結婚,育有二女(大女:瑪麗亞Malia,生於1999年;小女:娜塔莎Natasha,生於2001年)
宗教信仰:聯合基督教會(新教)
著作:《希望無畏:開墾美國夢的思考》(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2006];
《父親留下來的夢想:種族與傳統的故事》(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1995]
[編輯本段]生平簡介
奧巴馬出生於夏威夷。父親是肯亞一名黑人經濟學家,母親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父母在奧巴馬兩歲的時候分手,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亞死於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奧巴馬跟著母親和姥姥姥爺長大。
父親貝拉克·奧巴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書的肯亞留學生。母親安·鄧納姆是一個白人,原本來自堪薩斯州。當鄧納姆與老奧巴馬結婚時,她剛好18歲。這一段婚姻很短暫,老奧巴馬離家前往哈佛大學念經濟學的博士學位,就把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奧巴馬(那時他才兩歲)拋下了,他沒有錢帶上妻兒同去。畢業後,他更是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肯亞,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因為在家鄉他早已娶了一任妻子。
父親離開了,奧巴馬跟著母親長大。鄧納姆後來嫁給了一名印尼石油公司的經理羅羅·素托羅,素托羅由於工作的關系需要去雅加達,於是,鄧納姆帶著6歲的奧巴馬去了印尼。奧巴馬在印尼度過了四年的童年時光。
10歲時,母親與繼父離婚,奧巴馬回到了夏威夷,大部分的時間他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鄧納姆帶著她與素托羅生的女兒瑪亞又回到印尼。當時,鄧納姆生活十分困難,她自己在攻讀人類學博士學位,還省吃儉用供兒子讀書。奧巴馬老少兒童時期奧巴馬一家擠在一個很小的公寓裡面。奧巴馬的外祖父換過多份工作,先做過傢具推銷員,還當過一名很失敗的保險經紀。外祖母在一家銀行工作。但奧巴馬竟然進了夏威夷普納後私立學校,這說明小傢伙很會念書,但家裡負擔不輕。夏威夷普納後私立學校是夏威夷乃至全美最優秀的私立學校,具有百年歷史,學費昂貴,但凡有點錢財地位的人無論如何都是要把孩子往裡塞的。一旦進去了,父母臉上有光,小孩前程似錦。
一談到這件事,鄧納姆總是半帶自豪地認為,奧巴馬繼承了他父親的智慧,沿著他父親成功的道路在走。
在2004年7月,民主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所謂「基調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表,1988年做「基調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並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在演說中他提出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一個美國」的夢想。
45歲的奧巴馬演說極具魅力,燦爛的笑容更虜獲許多民眾的心。與過去有意競選總統的黑人前輩相比,奧巴馬是首位在初選前民調獲得全國性支持的明日之星,打敗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熱門人選之一的希拉里,成為民主黨總統競選人。
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甚至有人把「奧巴馬現象」拿來與前總統肯尼迪1960年挾帶強大人氣進軍白宮來相提並論。
奧巴馬編年史
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
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1992年結婚,育有二女;
1993-2004,Miner Barnhill &Galland律師事務所律師(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1996年,首次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
2004年在伊利諾伊州首次當選為國會參議員。
2007年2月,奧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8月27日,他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
2008年當選美國第56屆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2009年1月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宣誓就職,成為白宮的新主人。
[編輯本段]2008總統選舉
1、黨內初選
奧巴馬宣布參選
巴拉克·奧巴馬於2007年1月16日宣布,他有意參加2008年的總統競選。他已於當天向美國聯邦選舉機構提交了有關文件,並成立一個委員會,以評估他參加總統競選的可行性。
奧巴馬16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說,數月來他一直在考慮是否參加2008年的總統選舉,但參加與否不會取決於媒體宣傳和個人抱負。過去6年中,聯邦政府所作的決定以及所忽視的問題使美國處於一種非常不安全的境地,美國陷入了一場本不應該發動的「不幸的、代價高昂的」戰爭,而身在華盛頓的領導人卻不能以一種實際的方式進行合作。
希拉里宣布參選
而在1月20號,前總統柯林頓的妻子希拉里在其個人網站上宣布參加2008美國總統大選。她的競選標語是:我來了,為勝利而來。
雙方斗爭激烈
由於雙方在黨內支持者眾多,一場激烈的搶票大戰必不可少,絕不遜色於之後的總統選舉。
奧巴馬主攻年輕選民,特別是通過網路。在2007年3月,奧巴馬在「Yahoo! Answers」(Yahoo! 知識+的美國版)發表題為《How can we engage more people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如何吸引更多人參與民主運動?)的問題,回復量超越17,000個。之後他還在社交網站Facebook開了一個帳戶,版面很受歡迎。
而希拉里最大的優勢是丈夫柯林頓和本身身為女性,容易吸引女性選民的目光。當一位民意測驗專家馬克·邁爾曼讓10位黑人婦女選出她們心中的政治英雄時,有8個人選了希拉里。
(詳情參見詞條希拉里)
奧巴馬初選獲勝,希拉里退選
經過一系列的拉票,美國當地時間2008年6月3日,美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奧巴馬宣布他在該黨初選中勝出,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到了6月7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停止競選,呼籲她的選民轉而支持黨內初選勝出者奧巴馬成為總統。
2、提名副總統及接受黨內提名
2008年8月23日,奧巴馬宣布由65歲的德拉瓦州資深參議員約瑟夫·拜登(Joe Biden)成為民主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競選網站說:「拜登帶來了大量的外交政策經驗,讓人欽佩的跨黨派陣營合作記錄,還有直接的辦事模式。」分析認為拜登的外交經驗有助奧巴馬執政,但選擇政壇老手為競選夥伴,將削弱奧巴馬強調變革的正當性。
8月28日,奧巴馬在丹佛Invesco露天足球場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成為美國兩黨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候選人。而這一天亦是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的四十五周年紀念日。奧巴馬在演講中勾畫了他的執政藍圖,涉及經濟、外交、恐怖主義、貧困、氣候變化和疾病等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3、投入總統選戰
贏得黨內初選後,奧巴馬開始了他的競選活動。特別是針對共和黨傳統州分和搖擺州(特別是票數極多的州),像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佛羅里達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多個州分的民意調查顯示奧巴馬由之前的落後局面反超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
面對奧巴馬主動出擊傳統「紅州」,且幾乎之後的民意調查都領先於自己,麥凱恩背水一戰,在臨近總統選舉日期,逐漸逼近奧巴馬,但差距仍在5%~10%左右。
4、贏得總統選舉
2008年11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晚間11時,計票結果顯示奧巴馬以349票大幅領先麥凱恩163票當選為美國第44任(第56屆,第43位)總統。他也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美國人總統(奧巴馬之父是肯亞公民,奧巴馬之母是美國白人)。
之後奧巴馬在競選總部芝加哥發表了題為「美國的變革」的勝選感言,稱美國變革的時代已經到來。他談到了包括勝選的意義、麥凱恩、家庭、外婆的去世、兩黨合作、美國的力量。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教授支持奧巴馬競選,他當選後,克魯格曼於11月7日發表文章,表達對非裔首次當選美國總統的激動和自豪。更重要的是,他敦促奧巴馬切勿聽信要他延緩政策變化的建議,分析了堅持選戰中提出的激進改革議程的可能性和必須性,並提出了奧巴馬新政(the new New Deal)的口號(見克魯格曼:奧巴馬議程)。

母親

奧巴馬的父親老奧巴馬是肯亞人,母親安·鄧納姆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兩人婚姻沒有維持多久,只生下奧巴馬一個孩子。後來奧巴馬隨母親與繼父在印度尼西亞生活4年。

鄧納姆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後來隨父母移居夏威夷。在夏威夷,鄧納姆與肯亞留學生巴拉克·奧巴馬(老奧巴馬)相遇並結婚,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巴里,即如今的參議員奧巴馬。這一段婚姻沒有維持多久,隨著老奧巴馬離家前往哈佛大學深造告終。

鄧納姆後來與印尼留學生羅羅·素托羅結婚,並於1967年來到印尼,也把6歲的巴里帶到印尼。

最近傳出關於奧巴馬的謠言是,奧巴馬在印尼生活時,曾在一所極端宗教主義學校就學。但事實是,那隻是所普通宗教學校。聽到這種謠言時,最驚訝的要屬奧巴馬母親的生前好友朱莉婭·蘇爾亞庫素瑪。

蘇爾亞庫素瑪現年53歲,是印尼最著名的女權主義者之一,出版過許多作品,批評極端宗教主義。蘇爾亞庫素瑪說,鄧納姆是一名自由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能說一口流利的印尼語,喜愛印尼文化,雖然對宗教感興趣,但沒有加入任何宗教。

在蘇爾亞庫素瑪雅加達住所的咖啡桌上,擺放著一本相冊。相冊記載著歡樂時光,照片中的鄧納姆一頭活潑的卷發,身穿波希米亞風格的寬松服裝,總是面帶笑容。

蘇爾亞庫素瑪說:「你知道,安(鄧納姆)是一名白人,雖然她告訴我,她有切羅基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血統。」據奧巴馬所說,母親家族一個遠祖是純種切羅基人。

奧巴馬10歲時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鄧納姆帶著她與素托羅生的女兒瑪亞又回到印尼。鄧納姆熱衷於印尼民間婦女工藝品的製作,比如織布、編筐,成為個中能手。瑪亞現在是夏威夷大學一名教授。

蘇爾亞庫素瑪回憶說:「我們都是母親,我們一起談論,對於一個母親來說,與孩子分離有多麼難過,但她(鄧納姆)更關心對巴里(奧巴馬)的教育。」

奧巴馬青年時到印尼看望母親,蘇爾亞庫素瑪初次見到這名未來參議員。她說:「鄧納姆為他驕傲。我記得,當奧巴馬成為《哈佛法律評論》月刊歷史上首位黑人社長時,鄧納姆充滿驕傲。」

鄧納姆1995年死於卵巢癌。

父親

父母分手後,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亞死於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

盡管與父親相處時間不長,但遺傳自父親的膚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為一面旗幟。他的回憶錄1995年首次出版,名為《父親的夢想》。從政後,奧巴馬借用了父親的名字(巴拉克),在每天別人對他的稱呼中,感受父親留下的烙印。

老奧巴馬出生在肯亞西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當過放牛娃,後來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去美國讀書,與鄧納姆相遇,生下奧巴馬。

奧巴馬的祖母和許多親戚如今仍住在那個小村莊,老奧巴馬1982年因車禍去世後也埋在村內。1992年時,奧巴馬初訪家鄉,把未婚妻領進門。

老奧巴馬的生平比較復雜。他在肯亞時就娶了第一個妻子柯齊亞,並育有兩個孩子,兒子羅伊和女兒奧瑪。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父親從沒真正離開柯齊亞。但鄧納姆說,老奧巴馬確實與柯齊亞分開,但「由於結婚時是一個鄉村婚禮,所以也沒有文件證明離婚」。

老奧巴馬和鄧納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許也沒有適當的文件證明。奧巴馬在回憶錄中說:「這段婚姻如何開始和何時開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細節我永遠沒勇氣弄清。」

老奧巴馬離開鄧納姆和兩歲的兒子去哈佛讀書後,後來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非洲。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亞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死於車禍。

但是,老奧巴馬還經常探望柯齊亞。一名親戚解釋說,根據傳統,柯齊亞還是他的妻子。老奧巴馬還與另一名肯亞婦女生下一個兒子。

夢想

奧巴馬身世復雜、經歷坎坷,但長大後,在芝加哥市組織慈善事業,逐漸積累名聲。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期間,成為《哈佛法律評論》首位黑人社長。這個位置通常被視為法律專業學生畢業後進入美國最高法院當法官秘書、進而步步高升的敲門磚,但奧巴馬畢業後,卻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

奧巴馬之後選擇從政,連任3屆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將知名度擴大到全美。當年,他贏得國會參議員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位黑人聯邦參議員。

蘇爾亞庫素瑪說:「你知道,擁有一個白人母親、一個黑人父親,還到過印尼,這使他和他的母親一樣,容易對各種人產生認同感。」

一些美國社團把奧巴馬當作一種證明,融合可以超越種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公眾政策研究人員威廉·高爾斯頓說:「我認為,美國選民已經准備支持具體表現美國夢的領袖。」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拉里·薩瓦托認為,奧巴馬公布自己身世可以吸引選民,無論存在何種爭議。薩瓦托說:「美國人喜歡成功的故事。」

蘇爾亞庫素瑪說,她可以想像到奧巴馬母親的「熱烈表現」,「如果她知道巴里,她的孩子在競選美國總統,她會有多麼驕傲」。

奧巴馬目前在宣布參加總統競選的民主黨人中,支持率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前第一夫人、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里·柯林頓。

閱讀全文

與奧巴馬婚姻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村集體經濟應該怎麼發現 瀏覽:568
婚姻家庭到底給女人帶來什麼 瀏覽:636
38度中國故事酒多少錢 瀏覽:935
機關事業單位喪葬費怎麼領取 瀏覽:3
經濟法哪個版本比較好 瀏覽:186
我很幸福具體說的什麼 瀏覽:681
78年配90年婚姻怎麼樣 瀏覽:442
怎麼做真皮和健康 瀏覽:352
如何讓人輕松獲得幸福 瀏覽:683
徐文長是從哪個民間故事出現的 瀏覽:513
幸福溫暖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438
四川省富順縣經濟如何 瀏覽:812
如何正確教導孩子的生理健康 瀏覽:303
哪個故事書里有觀書有感宋朝的 瀏覽:78
睡前講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3
屬龍與屬龍的婚姻相配如何 瀏覽:196
什麼是延遲的幸福感 瀏覽:603
什麼軟體聽故事睡覺 瀏覽:757
一個女人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57
婚姻里你做過多少違心的事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