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情在心理學上怎麼講的呢行為分析學上怎麼分析呢
愛情在我看來,就是心裡感應,你會被一類型的人自然吸引,它會讓你在見不到他里傷心、難過,會讓你在見到他後,激動、高興,總是想著他,想他的好時就不自覺的笑了,還常常在工作或學習時不自覺的發起呆來。愛情是需要互相理解的,愛情可以讓一個人為另一個人改變自己,也是種無形的力量,是用語言描述不出完整的,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受到的,是最悲傷的,也是最幸福的……
2. 從心理學角度談愛情~
在戀愛中,人的二個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時得滿足∶一是無條件被人接納,二是在所愛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別心裡愈空虛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賴對方來支撐你脆弱的自我價值感。不知不覺地,期望對方能隨時隨地無條件接納你、隨時隨地把你擺在第一位;心理愈沒有安全感的人,日後對伴侶的要求愈是加倍;過去受的傷,要從現在愛的關系中加倍討回。
戀愛的初期總是最甜蜜的,兩人彼此把對方當作生命中最愛,最重要的人物。戀人間彼此似乎有無限的包容力,能無條件接納對方,即使你五音不全,唱起荒腔走版的歌時,對方竟能聽得津津有味。就這樣,在戀愛初期中,他們彼此成為對方自我價值感的支柱與生命能源的供應者,喚出對方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兩人像活在天堂樂園中一般,的確,人生中所有的快樂似乎由此開始了。
心靈受創,對愛飢渴,卻不懂得學習如何真正去愛的人,陷在迷戀,心理疆界不清的狀態中時,會勉強對方來為自己幸福快樂的情緒負責。他們雙方在潛意識中會這樣想:「過去只要你一笑,我就開心,你明明有能力帶給我美好與快樂的感覺,為什麼現在不再使我快樂?是不是故意處罰我?為什麼跟我在一起你心情還是不好?」在這種小於三歲的戀愛心理狀態中,你心情不好,我以為是我的錯,我心情不好也覺得是被你害的,因為你不對我微笑,奪走了我快樂的感覺。
開始進入愛情關系,處在「甜蜜共生」的狀態時,只要對方嫣然一笑,他心中所有的愁苦便一掃而空,洋溢著滿足的幸福感,但是當愛情麻葯漸漸失效,發現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無法使對方快樂起來,對方不再像過去一樣帶給他甜蜜和幸福的感覺時,他心中受騙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心想「我仍是與以前一樣待你,為何你變了一個人,不再是當初那使我感受到愛的你了?」事實上,對方有跟他幾乎一樣的心理感受。會痛痛苦苦地分手是因為當雙方內心重新受傷時,失望便轉為憤怒,都開始用高壓、冷戰、攻擊、批評等方式來向對方「討債」,要改變對方,逼對方先付出愛。不幸的是攻擊只會導致反彈,讓自己更覺對方變心,由此戰火愈來愈猛烈,最後只好分手。
其實以上所描述這個由甜蜜相戀到痛苦掙扎的心理過程是所有的情侶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而這種歷程在這類「強迫性重復」的個案身上表現得特別強烈而鮮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從臨床治療的角度來看,那些陷在強迫性重復中的人,若不經醫治,很少有人能自己從不斷重蹈覆轍的惡性循環中脫身而出,而他們潛伏心底的心理創傷,也會影響到他們婚姻的幸福。那麼,這些心靈受創的人要如何才能得醫治呢?
對心理受創較重的個案而言,他們可能需要較深度的心理治療。他需要經過一段「Grieving」(哀傷) 的過程,換句話說,他需要去面對潛意識中最傷痛的部份,不但去檢視自己傷在何處,還要從新的角度與正性的情緒經驗中,去了解、整理與醫治過去的創傷。
3. 人為什麼要談戀愛如何從心理學解釋
人的基本需求分為了五個層次,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這五種需求是最基本的,與生俱來的,人為什麼要談戀愛,可以由以下幾種來回答,即第一種為了滿足生理需求,第二、為了找到歸屬感,人是社會性動物,一個人要求與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聯系,結交朋友或戀愛等。
人類本是群居動物,不喜歡獨處,談戀愛是為了相互陪伴,相互成長。一個人總會有孤獨的時候。戀愛的目的是為了生活有人陪伴,情緒有人理解。每個人一開始就是完整的,或許受傷了才找各種寄託。個體的人在群體中需要建立關系,戀愛是很好的介面之一。
4. 心理學上把喜歡和愛是怎麼定義的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而深沉的情感。目前社會心理學家有關愛情的研究中,美國心理學家魯賓的研究最負盛名。他認為喜歡於愛慕不同。愛慕並不是加強了極端的喜歡。
愛是以一個人對另外一個特定的人物所持有的一種態度,並以特殊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愛慕對象的思想、感情和行為。
愛情有三個特徵:
一、親近和依賴的需求;
二、欲幫助對方的傾向;
三、獨占性和排他性。而喜歡的特徵主要有二:
一是彼此間懷有同感;
二是對對方的積極評價和尊重。 此外,魯賓還發現喜歡的程度往往隨著交往雙方互動機會的增加而增加,但愛慕(尤其是羅曼蒂克式的愛)則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逐漸淡漠。
這說明雖然強烈的性愛往往是婚姻的導,但如果雙方並不具有相互喜歡的因素的話----如:共同的態度、價值觀和相互之間的尊重,這種婚姻往往是不後悔幸福的。 關於愛情的種類,加拿大學者李約翰的理論較有影響。他認為愛你請可以分為六種:
1、情慾之愛。這是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形美和對另一方佔有的慾望之上的。
2、游戲之愛。把獲得對方的親睞當成一種挑逗性的游戲。戀愛著往往表現的漫不經心,避免自我感情的真實投入,而且喜歡更換戀愛對象。
3、友誼之愛。由於長期相處而自然形成的親如姐妹或摯友的戀愛關系,如那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戀人。
4、狂愛。一種病態的情感,也就是說戀人對感情的需要達到了強迫性的程度。狂愛著往往有人格缺陷,如鍾情妄想者。
5、現實之愛。即霍曼斯的社會交往理論所稱的「理性愛」。該理論認為,人們往往傾向於選擇那些能給自己帶來報酬而減少成本的對象。
6、利他主義之愛。認為哎是一種自我犧牲,是一種感情的奉獻。因此,若有第三者的出現,常常慷慨主動的退出。
(4)心理學上如何對待愛情擴展閱讀:
喜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ǐ huān ,也作喜愛,一指愉快;高興,二指喜愛,即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興趣。
喜歡實際上是一種感覺,包含欣賞、仰慕、欽佩、傾心愛慕、愛、崇拜。出自三國 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北游,喜歡無量。」
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愛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人主動或自覺地以自己或某種方式,珍重、呵護或滿足他人無法獨立實現的某種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識、精神體驗、行為狀態、物質需求等。愛的基礎是尊重。
所以,愛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情感,是人對人或人對某個事物的深摯感情。這種感情所持續的過程也就是愛的過程。通常多見於人與人或人與事物之間。愛是認同、喜歡的高度升華,不同層次的愛對應著不同層次的感受或結果。
「愛」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的字。它包含了愛情、母愛、父愛、友情、親情、博愛以及人對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愛在藝術、哲學、美學等科學文化領域,是一個普遍的主題,也是一個永久的主題。
「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信任。是關心,是幫助,是你在受傷時,對方會為你心疼。
「愛」是一個人把對方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人,並希望成為對方最重要的人的慾望。
「愛」是把對方放在自己心上 愛可以有很多種,例:愛人 親人 。思念,韻味著他(她)
5. 心理學看愛情
愛情是件無法用科學去解釋的事情。性格、價值觀相同或者不同的人都有可能在一起,但至於在一起是否能幸福,能一起過多久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人都在嘗試用各種理論去分析愛情,分析什麼人適合跟什麼人在一起。但人畢竟是有獨立思想的活物,不是像產品一樣製造出來了就一成不變,可以死死地參照標准來分類匹配。人的心態都是在在外界和身邊的人的影響下不斷地變化的,性格、價值觀、興趣都有可能發生改變,剛開始在一起感覺好的人並不表示以後會一直好,第一眼看不順的傢伙也不見得以後絕對沒有在一起的可能。人都有改變自我的能力,而愛情是最好的催化劑之一。
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必定是感性的部分在佔主導的地位,其實只要遵從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就好了。愛情是件感性的事,當你可以很理智地去分析這個人你為什麼會喜歡並且可以得出精確答案的時候,你已經不喜歡他(她)了。所以有句話雖然比較有調侃的意味,卻也不無道理: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如果能很冷靜地分析說明沒有真正地喜歡對方,只能說是本人有戰略性地計劃戀愛與結婚。
結合之後能否長久地在一起更多的是要看是否能讓愛情升華為親情。親情是人類最終所有情感的歸宿,任何深厚的情感最後的走向都必然是親情,可以把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當做自己的血親一般對待,就像一家人一樣。真正的愛情時間其實很短,如果最後不能變成親情最後必然會不斷地產生矛盾,很多無法走下去的婚姻都是追求單純的愛情,追求自我的個性,或者是冷靜下來後「你」和「我」的界線分得非常清楚,在各種生活問題特別是財產問題上怕吃虧,相互提防、相互爭吵、互不妥協,最後以性格不合或者沒感覺了為由分開的。
所以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個人並認為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標准可以說是對是錯,只能說兩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並不全面。生活畢竟是要靠人自己去慢慢體會的,沒辦法像電腦一樣按程序按設定去判斷是非對錯。而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獨有的成長經歷對人生得出不同的感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得出的感悟很可能完全不一樣,這是沒辦法去說誰的感悟對誰的感悟錯,因為感悟產生的因素不同,結論不一樣很正常。
6. 心理學對愛情的定義
愛情是人際吸引的強烈形式和最高形式,也是西方社會心理學家的經典研究課題。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愛情是指存在於各種親近關系中的愛,意味著人際關系中的接近、悅納、共存的需要及持續和深刻的同情,共鳴的親密感情。狹義的愛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異性個體之間的強烈的人際吸引。
愛情與喜歡的三大區別:依戀、親密、利他;愛情的五大特點:相異性、成熟性、高級性、生理性、利他性;愛情的六大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戲式、佔有式、實用式、利他式;愛情發展的四個階段:取樣評估、互惠、承諾、制度化。
7. 人生中應如何對待愛情
一、愛情的本質和特徵
1、戀愛概述
(1)人類性心理發展的階段性
人類個體性心理的發展。兒童性心理的發展;青少年性心理的發展:疏遠異性期(10——11、12歲)、接近異性期(13——15、16歲)、兩性初戀期(17、18——20歲)。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遜關於自我發展的八個階段理論:嬰兒期、童年期、學前期、學齡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18——30歲,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階段,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成年期、成熟期。
(2)戀愛的概念
黃希庭等認為,「男女雙方培育愛情的過程,稱為戀愛。處於戀愛狀態的男女會產生特別強烈的互相傾慕」。
康德認為,性沖動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謂戀愛就是我們藉助了想像的力量,把它從周期性里解放出來,而成為一種有延續性的東西。
夏威夷大學曾文星教授認為,「戀愛」乃是指兩個人之間發生強烈且濃厚的喜愛情感,是一種情感與人際關系狀態;通常是個短暫時間的心理現象。對戀愛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戀愛的基本動力是人的性慾望
第二, 戀愛的本質是滿足男女雙方心理需要
第三, 環境因素的影響是導致戀愛的外部條件
因此,戀愛是一種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影響的交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植愛情的過程。
(3)何謂戀愛觀
人們關於戀愛問題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戀愛觀。
愛情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但又不是人生的全部。正確地認識愛情的本質特徵,認識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建立正確戀愛觀的基礎,也是青年大學生謹慎駕駛愛情之舟的前提。
2、愛情的本質
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最強烈的、穩定的、專一的感情。愛情的本質,是人的社會屬性與人的自然屬性相結合的異性間的崇高感情。
不同的愛情觀。愛情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人生課題。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有許多不朽的文藝作品都是描寫愛情的,我國的《詩經》、希臘的史詩、羅馬的神話甚至基督教的《聖經》,都有動人的愛情故事。許多哲學家、心理學家也對愛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英國哲學家休謨認為,愛情是由「美貌」、「性慾」和「好感」這三種印象或情感結合而發生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愛情里確實有一種高尚的品質,因為她不止停留在性慾上,而是顯出一種本身豐富的高尚優美的心靈,要求以生動活潑、勇敢和犧牲的精神和另一個人達到統一。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內容,愛情不過是性本能的一種表達或升華。所有這些對愛情的理解,離科學地揭示愛情的本質都還有較大的差距。唯心主義者常常把愛情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屬性分開。柏拉圖式的愛,即精神戀愛。柏拉圖贊美精神的愛,鄙視世俗的愛欲,把人們引向抽象的愛情,片面強調愛的因素。泛性論者用性本能來定義愛情。象弗洛伊德、叔本華等,只強調性的因素。
馬克思主義的愛情觀認為,男女之間建立於***基礎上的情感之所以成為愛情,是由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因此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不僅是自然生理需求的沖動和相互需要,更是志趣的相投和心靈的相通,而這一切,都是以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為背景的,受制於特定的社會關系、經濟地位和文化背景,等等。因此從本質上講,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最強烈的、穩定的、專一的感情。愛情的本質,是人的社會屬性與人的自然屬性相結合的異性間的崇高感情。如果說,好感不同於愛情,就在於它還缺乏對愛情的社會性認識的話,那麼友誼之區別於愛情,常缺乏相互間生物性方面的吸引。志同道合能結成高尚的異性友誼。
由此說來,愛情有著豐富的內容,她通常是由四個要素構成的:一是性慾,這是愛情的生理基礎和自然前提;二是情感,這是愛情的中心環節,表現為靈與肉融為一體的強烈感情;三是理想,這是愛情的社會基礎,也是愛情的理性向導;四是義務,這是愛情的社會要求,表現為自覺的道德責任感。上述四要素相互聯系,缺一不可,否則就是殘缺的或被扭曲的愛情了。
3、愛情的特徵
作為人與人之間特定的社會關系,愛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第一,愛情具有自主性和互愛性。愛情是一種復雜、聖潔、崇高的感情活動,她是由兩顆心靈彈撥出來的和弦,彼此互相傾慕,情投意合。真正的愛情是不可強求的,只能以當事人雙方的互愛為前提,當事人既是愛者又是被愛者。在愛情發展中,男女雙方必須始終處於平等互愛的地位。單戀雖然也是一種強烈的情感,但它卻不是互愛意義上的愛情,它只能從內部消耗一個人的精神力量,從而造成心靈創傷,因而是不可取的。
第二,愛情具有專一性和排他性。愛情是兩顆心相撞發出的共鳴,男女一旦相愛,就會要求相互忠貞,並且排斥任何第三者親近雙方中的一方。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很形象地說過:愛情之酒甜而苦,兩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隨便喝要中毒。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愛情具有持久性和階段性。愛情是一棵蒼松而不是一枝曇花,愛情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義務因素,不僅存在於婚前的整個戀愛過程之中,而且延續到婚後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愛情的持久性表現在愛情的不斷深化、充實和提高上,恰如莎士比亞所說:真正的愛,非環境所能改變;真正的愛,非時間所能磨滅;真正的愛,給我們帶來歡樂和生命。事實上,愛情的持久性正是建立和保持婚姻關系的基礎。真正的愛情不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減弱,但人生的不同年齡階段,愛情的表現會有所不同,具有階段性。
第四,愛情具有社會性和道德性。愛情雖然是男女之間相互愛慕的私情,但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愛情的內涵、本質以及追求愛情的方式,必然要受到各種社會關系及社會因素的影響。愛情的道德性是指愛情中蘊涵著對對方的強烈的義務感和責任心。
4、愛情的發展過程
盡管有多種多樣的個人戀愛方式,但就愛情萌發的心理條件來講,真摯的愛情往往經歷了一個由好感到鍾情,由友誼到愛情的發展過程。
8. 最牛的心理學大師們都是如何看待愛情的
就舉一個例子。
柏拉圖。
柏拉圖與其說是個無性戀者,不如說是個泛性戀者。
泛性戀就是除了現在有的性別之外,所有的人,他都能愛。只要是這個人的感情和自己刷出了好感度,只要是這個人照顧自己陪伴自己,和自己能像是俞伯牙和鍾子期一樣。那這個人就是我的真愛。
這就是柏拉圖的精神戀愛法。比起肉體更注意的是心靈的細節。
然而這種精神戀愛法比起他那個時代,更適合現在的年輕人。
你想,現在年輕人談個戀愛多費勁,結婚要的東西還多。根本結不了婚了,那不如就從精神下手吧。精神上我們是彼此的靈魂伴侶。那肉體上歸屬於誰,或者嫁人不嫁人似乎都不重要了。
而且你是男的是女的都不重要。只要是我愛的那個有趣的靈魂。那比什麼都重要啊!
於是乎柏拉圖的精神戀愛辦法就成了他以及現代的年輕人,尤其是90後的戀愛觀念了。看法特別獨特,根本不是尋常人的腦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