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友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是什麼意思
「友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意思是:生命當然是可貴的,愛情的價值相比更高;但是為了追求自由,前面兩樣同樣可以拋棄,因為自由是無價的。
這首詩的名字是《自由與愛情》,其實這首詩並沒有完,這首詩原本是七言詩。由於特殊原因,竟被生生節成了四言詩,並載入中學課本,「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告訴他們,沒有自由,死了也無妨。
(1)愛情價格高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詩反映的心理學原理是需要層次論,1929年經過我國著名詩人殷夫的翻譯,通過魯迅的傳播,受到廣大中國讀者認知。後來還一度被引入中學語文教材,成為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外國詩歌之一。
生命誠可貴這是肯定的,一點不需要懷疑的,不管現在從事著什麼工作,正在經歷著什麼,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亦或是友情,都沒有生命來的珍貴,因為沒有生命的話就什麼都沒有,希望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能夠始終明白這一點。
㈡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顧,兩者皆可拋 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出自匈牙利著名的愛國主義戰士和詩人裴多菲·山陀爾.意思是:
生命固然非常寶貴,但是和愛情相比較的話,還是愛情更崇高一些!然而自由才是我們更嚮往的一種精神世界,為了生命,為了愛情,終日惶惶恐恐,唯唯諾諾,這和我們的精神嚮往所沖突,和我們對自由世界的追求相抵抗,那麼生命和愛情在自由面前就會變的索然無味!為了自由,兩者都可以拋棄!
㈢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是什麼意思
《自由與愛情》。
這首耳熟能詳的著名詩歌《自由與愛情》出自匈牙利大詩人裴多菲。
大意是生命可貴,愛情崇高,但與「自由」相比,兩者皆不重要。
這里自由指代國家存亡。
(3)愛情價格高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作者追求
他是一個勇於追求愛情的人。1846年9月,裴多菲在舞會上結識了一位漂亮的女郎——森德萊.尤麗婭。兩人一見鍾情,但他們的戀情遭到了女方家長的強烈反對。
面對阻力,裴多菲對尤麗婭的愛更加熾熱,這同時激發了詩人創作的靈感,在半年的時間里他就創作出了《致尤麗婭》、《我是一個懷有愛情的人》等情詩。這些情詩深深打動了尤麗婭,她最終沖破了父親與家庭的桎梏,一年後嫁給了裴多菲。
不幸的是,裴多菲在愛情與自由之間毅然的選擇了「自由」。1849年他參與了與俄奧聯軍的浴血奮戰,年僅26歲的裴多菲下落不明,留下了22歲的妻子和1歲半的兒子。詩人像他詩歌中寫的那樣,為了「自由」而獻身在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