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愛情三元理論分析愛情故事
愛情三角形理論雖然非常形象的揭示了復雜的愛情關系,但現實中的愛情往往牽涉到不止一個三角形,於是他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包括現實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自己的三角形和對方的三角形;自己知覺到的三角形與對方知覺到的三角形。
就中國文化背景下運用愛情三角理論也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暗含的維度的差異和同一要素的不同維度歸屬。當然,這並不妨礙借用愛情三角理論進行生活中的一般思考。
激情、親密和承諾共同構成了愛情,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稱其為愛情,正如三點確立一個平面,缺少任何一個點,這個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斯坦伯格之所以把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的愛情稱為完美式愛情,是因為建立一段穩定、持續的愛情需要戀愛雙方耗盡畢生的精力去培育、呵護,那是一項貫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然而,具備三個要素並不意味著愛情就成為現實,愛情需要更多的努力來調節這三者的關系。愛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難怪有人認為愛是一種能力,並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斷的鍛煉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
愛是一種能力,被愛也是一種能力,而且還需要成為一種藝術。在這個連愛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撐的時代,藝術地談一場真正的戀愛談何容易!
從這三個構成要素來看,要找到並享受真正的戀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許多人以為他們正在談戀愛,但他們不知道那並不是愛情,充其量只是還沒成熟的類愛情或者非愛情。
由於那麼多大齡青年面臨找對象的困難,單身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很大程度上是對理想愛情近乎頑固的執著。他們是愛情最後的信徒和守候者,為真愛不惜配上自己的黃金年代。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這是執迷不悟,但對他們而言,愛情絕對是苛刻的,而不是湊合的,更不是隨便的。
愛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沒有能力的勇氣,有心無力。雖然如此,芸芸眾生並不是等具備了這三要素以後才開始談戀愛。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因為在這三個要素裡面,除了激情之外,親密和承諾的實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現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激情,要維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們常常忽視了這一點。
或許,我們與愛情還有一段永遠無法克服的距離,愛情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不斷迫近的目標和不斷改變的體驗。這可能有點殘酷,但如果事實如此,我們是否還有勇氣去愛和被愛?
(1)什麼是愛情故事理論擴展閱讀
親密包含10個基本要素:
1、渴望促進被愛者的幸福。愛方主動照顧被愛方並入力促進他/她的幸福。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為代價去促進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對方在必要時同樣會這樣做。
2、跟被愛者在一起時感到幸福。愛方喜歡跟自己的情侶在一起。
3、當他們在一起做事情時,他們都感到十分愉快,並留下美好記憶,對這些美好時光的記憶能成為艱難時刻的慰藉和力量。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時光會涌流到互愛關系中並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對方。情人必須非常看重和尊重對方。盡管情人可能意識到對方的弱點,卻不能因此而減少自己對對方的整體尊重。 在艱難時刻能夠依靠對方。在患難時刻愛方仍感到對方跟自己站在一起。在危急時刻,愛方能夠呼喚對方並能指望對方跟自己同舟共濟。
5、跟被愛方互相理解。情侶應互相理解。他們知道各自的優缺點並對對方的感情和情緒心領神會,懂得以相應的方式互相作出反應。
6、與被愛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佔有物。愛方應樂意奉獻自己、自己的時間以及自己的東西給被愛方。雖然不必所有的東西都成為共有財產,但雙方在需要時應分享他們的財務,最重要的是分享他們的自我。
7、從被愛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愛方能從被愛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煥發,特別是在身處逆境時尤其應該這樣。當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對,但你意識到只有一件事不會出問題——你的配偶始終跟你站在一起。這時你就知道你們的關系具有這一因素。
8、給被愛方以感情上的支持。在逆境下,愛方應與被愛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並給予感情上的支持。
9、跟被愛方親切溝通。愛方能夠跟被愛方進行深層次和坦誠的溝通,分享內心深處的感情。當你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感到困窘為難時,你仍能推心置腹地跟被愛方交談,這時你所經歷的就是這種溝通。
10、珍重被愛方。愛方要充分感到對方在共同生活中的重要性。當你認識到你的配偶比你所有的物質財富都更為重要時,就知道你對被愛方具有這種珍重和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