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莎翁————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他是莎士比亞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藝術天地里自由飛翔,成為一代藝術大師的秘密。
莎士比亞出生在英國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鎮,父親是個商人。4歲時,他的父親被選為「市政廳首腦」,成了這個擁有兩千多居民,20家旅館和酒店的小鎮鎮長。
這個小鎮經常有劇團來巡迴演出。莎士比亞在觀看演出時驚奇地發現,小小的舞台,少數幾個演員,就能把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出來。他覺得神奇極了,深深地喜歡上了戲劇。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並想長大後從事與劇本相關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利,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18歲時他結了婚,不到21歲,已有了3個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說:「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不過,他對辛勤持家,撫養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關懷備至。1586年,富於進取精神的莎士比亞隨一個戲班子步行到了倫敦,並找到一份為劇院騎馬的觀眾照看馬的差使。這雖然是打雜,但畢竟跟戲劇掛了鉤了,莎士比亞盡力盡心地干這個工作,他幹得很好。騎馬來的觀眾都原意把馬交給他。莎士比亞常常忙不過來,只得找了一批少年來幫忙,他們被叫做「莎士比亞的孩子們」。
莎士比亞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工作之餘,還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並堅持自學文學、歷史、哲學等課程,還自修了希臘文和拉丁文。當劇團需要臨時演員時,他「近水樓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華,他終於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時,莎士比亞也認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劇團吸收為正式演員。
那時候,倫敦的劇團對劇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為一個戲要是不受觀眾喜歡,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戲。莎士比亞在堅持學習演技的同時,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了解了自己祖國的歷史和人民不幸的命運,他決定也嘗試寫些歷史題材的劇本。
27歲那年,他寫了歷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劇本上演,大受觀眾歡迎,他贏得了很高聲譽,逐漸在倫敦戲劇界站穩了腳跟。
1595年,莎士比亞寫了一個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上演後,莎士比亞名霸倫敦,觀眾像潮水一般湧向劇場去看這出戲,並被感動得流下了淚水。故事是這樣的:
在義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兩個世世代代都是仇敵的貴族,一個叫蒙太古,一個叫凱普雷特。
有一次,凱普雷特家舉辦了一次盛大的化裝舞會。蒙太古家的獨生子羅密歐冒著風險,戴著假面具去參加了。他結識了凱家的獨生女兒朱麗葉。兩個年輕人一見鍾情,互相傾心,陷入愛情中。在一個神父的幫助下,兩個相愛的年輕人悄悄地舉行了婚禮。
不幸的是,不久兩家又發生了仇殺事件。朱麗葉的表兄在決斗中被羅密歐刺死,羅密歐因此被趕出城市,不久朱麗葉的父親准備把她嫁給另一個貴族青年。
朱麗葉忠於羅密歐的愛情,她寧願死也不願意再嫁。在神父的幫助下,她喝下了一種長眠的葯,假裝死去,神父同時叫人通知羅密歐趕緊回來。但不幸的是送信人沒把信及時送到,羅密歐聽說朱麗葉已經死去,悲痛欲絕。他趕回來,在假死的朱麗葉面前服毒自殺。朱麗葉醒來後,見羅密歐已死,她拔出羅密歐的劍也自殺了。這一悲劇,深深地感動了兩家人,他們最終消除了他們世代的仇恨,友好起來了。
這部劇本中,作家寫了自由愛情的可貴,譴責了封建制度對愛情的迫害,歌頌了理想的愛情。
1599年,莎士比亞已經很有錢了,他所在的劇團建成了一個名叫環球劇院的劇場,他當了股東。他還在家鄉買了住房和土地,准備老了後回家備用。不久,他的兩個好友為了改革政治,發動叛亂,結果,前者被送上絞刑架,後者被投入監獄。莎士比亞在悲憤不已,傾注全力寫成劇本《哈姆雷特》,並親自扮演其中的幽靈。
哈姆雷特本來是丹麥的一個快樂王子。他正直的父王被叔叔毒死,叔叔篡奪了王位,並霸佔了他的母親。在國外上大學的哈姆雷特趕回國,他的父親的鬼魂告訴他自己的被害經過,要兒子報仇。
哈姆雷特為了報仇,裝瘋賣傻,尋找機會了解事實的真相。一次,他請一個戲班子演了一出殺兄篡位的舊戲,情節和他父親鬼魂所說的一樣。在演出過程中,他的叔父驚慌失措,從而證實了他自己的罪惡。
哈姆雷特決心報仇。但一次偶然的失誤卻把自己情人的父親誤殺了。他的叔父把他送到英國,並讓英國國王殺死他。哈姆雷特半路上跑了回來,又發現自己的情人因父親死去,愛人遠離而精神失常,誤入河中淹死。
叔父唆使哈姆雷特情人的哥哥和哈姆雷特決斗,結果兩人都中了敵人的詭計。臨死前,哈姆雷特奮力刺死了叔父,為父親報了仇,但他沒有完成重整「顛倒混亂的時代」的大業。在這出悲劇中,哈姆雷特代表的是那些具有先進思想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熱愛生活,反抗邪惡但卻思想多於行動,過於優柔寡斷;叔父代表的是封建反動勢力,他荒淫無恥,奸險毒辣、詭計多端。哈姆雷特的復仇行動,表達了文藝復興時期,先進的人文主義者要求沖破封建勢力束縛的強烈願望,哈姆雷特的悲劇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亞在內,整整一代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在以後的幾年裡,莎士比亞又寫出了《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它們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1616年,莎士比亞由於生病離開了人世。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碑文:
「看在上帝的面上,
請不要動我的墳墓,
妄動者將遭到詛咒,
保護者將受到祝福。」
他的墓現在他家鄉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象朝聖一般去瞻仰。
Ⅱ 1601愛情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1. 該數字代表一心一意。這是情侶之間常用來表達彼此專一和深情的數字。在他們的心中,只有對方,沒有其他人。這個數字象徵著對愛情的承諾和決心。
2. 該數字代表一生一世。它常常被用來表達情侶之間希望永遠在一起,共度一生的願望。這個數字寓意著永恆的愛情,是對伴侶的深情承諾。
3. 該數字代表一生有你。這是用來表達情侶之間深情的一種方式,意味著在他們的生命中,有對方的陪伴和存在。這個數字代表著對伴侶的深深的愛和依賴。
Ⅲ 愛情數字1603是什麼意思
愛情數字1603是什麼意思?
在流行的愛情數字中,並沒有直接與「1603」相對應的含義。然而,我們可以借鑒其他愛情數字的含義來創造一種新的寓意。例如,「1603」可以被解讀為「一生唯一(1601)的你」,這里的「03」可以象徵「我愛你」,因此整個數字組合可以被賦予「一生唯一愛你的意思」。這種解讀是創新的,並非廣泛認可的愛情密碼,但它顯示了數字在表達愛意時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Ⅳ 朋友給我留言說1601是什麼意思
1601的諧音很有意義,很多人用它來表示一種感情,意思是:「一路有你」。多好的意義呀!
Ⅳ 你認為哈姆萊特是個怎麼樣的人
哈姆萊特是我們中間的一個,在大街上我們也許會每天交錯走過,那些折磨他的思想每天也在折磨我們,他面臨的選擇也是我們每天所要面臨的。生存或者死亡是個哲學命題,也是生活中每一件具體的大事和小事。或者不是,你只能選擇其中一種。
哈姆萊特離開我們已經太久了。人們把他懸掛在半空中,好像他生來多麼高貴,讓他像「一個披著滿頭假發的傢伙在台上亂嚷亂叫,讓那些只愛熱鬧的低級觀眾聽了出神」。現在,我們要讓他回到我們中間來,作為我們的兄弟和我們自己。
我們今天面對哈姆萊特,不是面對為了正義復仇的王子,也不是面對人文主義的英雄,我們面對的是我們自己,能夠面對自己,這是現代人所能具有的最積極,最勇敢,最豪邁的姿態。除此以外,我們沒有別的了。
哈姆萊特是幸運的。他還能代表正義並且將正義付諸行動,他還能作為一個人物英勇地死去。可是到了現代戲劇中,特里勃列夫只能像打死一隻海鷗一樣開槍打死自己,貝蘭吉想變為犀牛也變不了,只有絕望和無可奈何;而弗拉基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在等待戈多。
真的,我們除了面對自己,沒有別的辦法。
哈姆萊特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真實,但又要比我們偉大。他是一個巨人,卻是一個真實的人。因為哈姆萊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們大家。哈姆萊特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
--法國著名作家 雨果
《哈姆萊特》是戲劇詩人之王莎士比亞的燦爛王冠上面的一顆最光輝的鑽石。
--俄國著名文學批評家 別林斯基
英雄的悲劇美
"英雄的死亡與太陽的西落相似……"
哈姆萊特在我心目中始終是一個英雄,一個充滿了悲劇美的英雄。
悲劇具有一種深刻的美,悲劇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不只是為了贏得人們一掬同情的眼淚,而是要通過悲劇產生、發展、結局的整個過程喚起人們對生命意義的嚴肅思索。
莎士比亞所塑造的哈姆萊特這一藝術形象及其性格特點,正是遵循了悲劇藝術的特徵,從而使哈姆萊特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哈姆萊特》這一不朽劇作中,始終存在著善良與邪惡之間一系列激烈的矛盾沖突。哈姆萊特作為該劇的主要角色,他的命運不可避免地處於這激烈矛盾沖突的漩渦之中。
身為王子的哈姆萊特被莎翁塑造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年輕英俊,堅毅勇敢,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父王和母後,有著心愛的戀人奧菲利亞,可以說,他的生命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然而,這美好的生命時光瞬息之間又消失了,他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環境之中呢?我們看到,當時的丹麥宮廷一片混亂,老王奇怪地駕崩,王後改嫁新王,國外敵軍壓境,國內群情激憤、一觸即發,而宮中卻在通宵達旦地酗酒取樂,這一切,都在哈姆萊特年輕美好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從而使他鬱郁寡歡,認為人間不過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這些已經為王子年輕的生命注入了悲劇的因素。
隨著老王鬼魂的出現,宮廷內幕的揭開,謀殺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劇的帷幕拉開了……
面對陰險奸詐的新王,哈姆萊特開始了孤身復仇的行動:為了復仇,他失手殺死了戀人的父親;為了復仇,他佯裝瘋狂失去了深愛的情人;為了復仇,他對軟弱的母親冷言相向;為了復仇,他忍受著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後,在一場血淋淋的宮廷決斗中,他雖然殺死了陰險狡詐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結束在這"牢獄"般的宮廷中。
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就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哈姆萊特作為一個深受廣大群眾愛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備整頓局勢、治理國家、報仇雪恨的能力。然而面對著以陰險奸詐的新王為代表的強大的封建勢力,作為一個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他始終把這種和人民緊密相連的事業看做個人的仇恨而孤軍奮戰,因此,他的悲劇既是真善美與邪惡力量相沖突的悲劇,也是一個人文主義者時代的悲劇。
哈姆萊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強烈的悲劇美,關鍵在於構成這一切的矛盾沖突,悲劇正是通過對沖突必然性的揭示,通過對有價值東西的毀滅,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肯定。哈姆萊特以自己的死贏得了對舊制度、舊勢力道義上的勝利,悲壯而不悲觀,使人們透過悲劇,從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一種新的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