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孔子對愛情,是怎樣看的
《孔子的愛情觀》
——從《關雎》原始談起
胡一帆
摘 要:本文循著人性釋放和張揚的線索,通過男女雙方從偶遇、相識、交往、相知、戀愛、熱戀以至談婚論嫁過程中所引發的生理、心理、情感及行為交互衍變規律的實證分析,驗證並揭示了《關雎》中困擾國人千百年的諸多疑難以及整首詩所表達的真實內涵及其寓意,得出了研究《詩》三百本義必須立足於釋放人之本性、回歸真實生活、細心體悟周遭、透徹文字張力和立足人文陶冶才能體悟和精準把握人性之真善美、人性之輝煌和人性之道的方法,初步界定了《詩》三百是一部集「戀愛指南」、「婚姻生活手冊」、「性學普及報告」……於一體的詩歌總集,並深入闡述了孔子「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愛情婚姻觀。
關鍵詞:人性;興;方法論;孔子;愛情觀
流傳久遠,影響至深且大,最富盛名,被公認為「國風」之始,《詩》三百之冠,文、義、聲、情俱佳,「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關雎》,千百年來卻因未解而呈現得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贊美「後妃之德」耶?因情制禮耶?愛情詩、贊美詩耶?舉賢詩、諷刺詩耶?搶婚背景下貴族婚姻的教育詩耶?反映貴族階層愛情婚姻觀念的詩篇耶?祝賀新婚的歌耶?抑或描述男子的單戀情歌耶?……真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奇特之處:盡管說不清楚,但其魅力居然也還歷久彌新。所以,要通曉看似晦澀難懂之《詩》三百甚或孔子思想,就這首《關雎》的典型意義而言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過去的。
那麼,理解整首詩的切入點為何?優美辭章背後的承載物究竟是什麼?其藝術魅力恆久的根源到底在哪裡?……本文將試著跳出那些林林總總的觀點,不再一味糾纏於那些浩瀚無當的考據與訓詁,直接實證以撥開表象,尋求隱匿其間經過凝煉升華的生命體驗,進而辟出一條理解《關雎》以至艱澀難懂之《詩》三百本義的有效路徑。
《關雎》凡五章,每章四句。為敘述方便摘抄全文如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宨淑女,鍾鼓樂之。
眾所周知,素來以物起興的《詩》三百,其多數詩歌的起興句是困惑、妨礙後世解讀時的一個幾乎難以逾越的突出瓶頸,使得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騷客沉湎、困惑、迷惘其間。那麼上面詩中首句的雎鳩即魚鷹/鸕鶿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象徵性內涵呢。通過近當代以來的不斷深入研究:聞一多在《神話與詩》中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開創性地把魚連及食魚的鳥作出男女求愛隱語的解釋[1];其後,孫作雲在《詩經戀歌發微》中,提出了《關雎》以魚鷹求魚象徵男子向女子求愛的觀點[2];再後,趙國華的《生殖崇拜文化論》認為鳥與魚分別象徵男女兩性,雎鳩在河洲求魚,乃是君子執著求愛的象徵。[3] [4]……看來,問題的答案漸漸有了些許眉目。
接下來,試著輕輕挑破那層窗戶紙:
首先,魚鷹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渭水、黃淮、江漢流域一帶甚至於今都是一個及其普通和普遍的水鳥,3000年前的那個年代即便有漁網,其材質和牢固程度幾乎也不具備現今漁網的品質,因而利用馴養的魚鷹進行捕魚就成為非常現實而高效的一種選擇。作為民歌,遠古先民們浪漫到舍近求遠去找什麼虛無的愛情鳥的幾率微乎其微。如果真的認定是什麼愛情鳥的話,那鴛鴦、鳳凰之類倒真的應該成為首選;
其次,在古人性觀念中,魚的外形是女陰崇拜的象徵,魚的多子是生殖崇拜的象徵,至今在有些文學作品比如肖復興的《八大胡同捌章》或坊間或中醫里都有把女陰稱作「魚口」的說法。另外,眾多鳥銜魚或鳥啄魚形[5]的出土文物或繪畫,一方面驗證了鳥作為男根崇拜的象徵;另一方面也確證了鳥銜魚代表著男根和女陰也即男女之間的交合。如果理解僅僅停留於此的話,那麼以魚鷹捕魚起興的真實用意依然如霧里看花而不得要領。這里的關鍵,也即以此物來起興的最根本原因源於不管是出於求生存、活下去、物種繁衍傳承的本能訴求,還是像問貓為什麼天生就捉老鼠這樣幾乎沒答案的自然現象一樣,魚鷹捕魚幾乎是勿庸置疑、天經地義之事。對比之下,除了具備能動性的特有思維之外,人和動物並無本質差別,那麼「食色性也」的男女之事就再自然不過了。基於這種考慮,選擇常見的,有點黑不溜秋,一點也不光鮮的魚鷹之捕魚來表現那層特殊的寓意,顯然更容易被大眾理解和接受;
其三,仔細觀察魚鷹捕魚前的動作,下水前的魚鷹一般都會發出「關關」的鳴叫,捕到魚之後,口中有魚當然也就不再、也無法鳴了。當然,多少賦予「關關」之鳴為男性對女性的渴慕之意的理解或發揮倒也未嘗不可。但是,這得有個前提,那就是這個魚鷹必須呆在河邊或河灘上,如果把魚鷹圈到漁民家的後院里、放到樹林間甚至沙漠中,那這個魚鷹再如何瘋狂、歇斯底里的「關關」也是枉然,嚴重的話非給折騰成神經病不可。因此,配合上「在河之洲」這個先決條件,它就有了用武之地,同時也給整首詩早早地渲染出了一幅青水靈動、鳥鳴河洲、色彩斑斕、盡情收獲想像力的美好意境。至於把「河」解讀成「黃河」則賦予了一首簡單民歌太多或過於崇高的內涵。
至此,「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所起興的內容已經非常清晰:它以最常見的魚鷹捕魚來隱喻男女之間最初的交往動機甚或誘因是以自然賦予的性——這種不能遏制甚或壓制的天經地義的人類本能——為起點,並在具備合適環境因素的條件下而得以漸次展開的。
緊接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兩句就由前面單純的物象描繪轉向了人。否則,魚鷹是魚鷹,魚還是魚;君子是君子,淑女還是淑女。魚鷹捕魚或君子追求淑女還天天照常發生,白描下來也僅僅是忠實的記錄而已。但經過人的思維以「賦、比、興」等手法加工溝通後,此時的物及物象便被賦予了濃郁的人文情愫,也即,男女在互相傾慕與交往下的單純傳宗接代式的動物本能,被超越並升華為綜合肉體和精神享受的情感交融,此交融糅合在美妙的自然意境下,人物一境的審美情趣也隨之油然而生。
這時,人們就大可發揮豐富的想像空間了:是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佳人?還是女子春心盪漾下有意或無意的誘惑?抑或是?……總之,在本能驅使之下,容貌嬌好、風情澀澀抑或品德賢良的好姑娘對情竇初開的小伙兒顯然一再印證著那天然的不可抗拒的磁吸效應。那股魔力,一下子把潛意識里貯存的直覺美感——觸電、激顫、一見鍾情、相見恨晚——在瞬間激活了。因此,渴望與其成為相悅的伴侶,則成為小伙兒極其自然的「非分」之想。這種念想或原始的沖動就像「老和尚告訴小和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看見了就要躲開,但結果呢?小和尚偏偏說喜歡老虎」這個小故事反映的異性相吸之自然規律一樣,是無法遏制也是堵不住的,況且,堵——往往是最愚蠢的辦法。至於把「君子」解讀成「貴族男子」之類,則明顯把階級意識形態等強行引入單純的民歌之中,如此有意或無意地掩蓋人性中人之本能的普遍性,離題也就更遠了。
既然有「非分」之想,那就是一個正常男性應有的生理和心理反應,也就是「君子」了。否則,看見「窈窕淑女」居然沒有一點兒心思或是硬生生壓抑那天經地義的人類本能,那就跟把魚鷹拽離河灘,與河水隔絕,到河邊也不讓下水,甚至魚的影子也不給瞅瞅一樣危險,直至心理的扭曲甚或變態,若把這時候的男性稱為「小人」,實在是不但濫用了「小人」這倆字,而且還污衊了那魚鷹,更奢談「君子」!想想千百年來被假仁義、非道德的封建禮教殘害、毒化了多少代的國人心靈及其性壓抑的程度,心裡就恐怖得直打寒噤。
當然,男性的「非分」之想如果再進一步深化甚或落實到行動中時,則就是後續各章所表述的內容了,否則就只當是欣賞擦肩而過的風景時心起漣漪而已。遺憾的是,雖說聞一多、孫作雲、趙國華諸先生跨著了解讀《關雎》的門檻兒,但後續的闡釋依然陷入了前人刻板教化、牽強附會、不知所雲的窠臼,原因在於第二章的「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再次祭起以物起興的大旗,平地突兀出來成為阻礙理解的第二道屏障。
顯然,僅僅是「吹皺一池春水」倒也罷了。一旦那「非分」之想欲要掀起滔天巨浪想剎車都難。所以,情節的發展就不會僅僅停留在像《清明上河圖》「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所描述的序幕階段,劇情肯定會穿越序幕向著不斷呈現人性精彩和光輝的篇章繼續演繹和深入。
小伙兒萌生愛意,「來電」時的電壓徒然加大,那麼與「窈窕淑女」成為相悅伴侶的強烈渴望足以促使他必須和一個幾乎陌生的或從未由此出發點交往過的姑娘建立起所謂溝通和交流的渠道。但懵懂未開、初陷愛河的他對於該如何接近自己傾慕的姑娘,顯然毫無經驗,甚至看一眼、想一念心跳就加快、手心就出汗、臉色就潮紅、激情就盪漾……至於如何再深入行動起來就更加茫然不知所措了,猶如對付水裡長得或蔓延分布得高高矮矮、長短不齊(即「參差」)的「荇菜」一樣不知怎樣著手才是,甚至根本無從下手。盡管業務如此的不熟練,如此的「參差」,小夥子們通常會開動大腦,積極想辦法開展情報收集、情況分析、火力偵察,觀察她、靠近她、接觸她、試探她……等「左右流之」的一系列業務。常見之「流」、秘密之「流」、悄悄之「流」的活動大致如下:
壯起膽子若無其事地跟蹤姑娘直至其家記下街道門牌,然後調動一切可能的關系或渠道查找到姑娘的詳情,轉悠徘徊於其家、工作地或附近;如果是校友或同學,就會有意無意地尾隨女同學又保持恰當距離地出沒於倩影留痕的教室、圖書館、食堂、小路以及各類場合;如果是同班,條件就更優越了,諸如故意借些學慣用具、請教一些「難題」、有一搭沒一搭的沒話找話、製造一些小事故……來創造一些時機或借口展開接觸;如果場合恰當,利用一些事件(學習、競賽、演講、競技等)展示自己的某些才華以引起姑娘的關注也是常有的;甚至策劃不期而遇或英雄救美式的逼真場景也在情理之中,……五花八門,不一而足。總之,不管怎麼「左」,如何「右」,林林總總的這些只不過是進入實質前的外圍工作罷了,其「流」向的目標始終是令其怦然心動的「窈窕淑女」。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所興之事:實際上是活靈活現、極其逼真地描繪了小夥子在追求心儀姑娘前期因面臨的情況復雜自己經驗又匱乏,通常會表現出單純、矛盾、無措、情怯的「參差」心理以及極富靈活、跳躍、創新(即「左右」)的觀察、靠近、接觸、試探等「流」之行為的變遷規律。至於把「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解釋成少女在河邊左采荇菜、右采荇菜的實景,實在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和發揮!
通常,上述「左右『流』之」的開展異常隱秘,甚至小伙兒自身也不曉得什麼時候就進入了角色陷進那種狀態,被「流」的姑娘可能根本不曉得自己已經遭到小伙兒的強烈關注並被落實了那麼多的計劃或方案。其實,隨著觀察、靠近、接觸、試探……估計姑娘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一言一行早已塞滿、占據了小伙兒的全部世界,剎那間覺得(也明白)她就是那朝思暮想的情人了!這時「窈窕淑女」的概念恐怕就要賦予或放大至更新的內容了——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表達姑娘在小伙兒心目中的崇高性和神聖性大致相距不遠。否則,也就不會有《情義無價》這首歌所唱:有誰知道情義無價,能夠付出不怕代價,任憑愛在心頭掙扎,幾番風雨幾絲牽掛,走在你身後,矛盾在心頭,……我愛你,愛你,卻難以開口,只好偷偷地走在你身後!
接下來,也可能那姑娘不經意間的一瞥一笑或正常友好的表示或動作,往往鼓舞著小伙兒浮想聯翩,以致不管白天或黑夜、不論睜眼或閉眼、不講幹活或學習,……總之,小伙兒滿腦子都是姑娘的音容笑貌——魂牽夢繞之,不可自拔之,欲罷之不能,以致往往會陷入自我臆想的或積極策劃的如何追求姑娘的一系列一幕幕場景之中,也即「寤寐求之」。當然,這里的「求」尚未付諸行動,更多地表現為單戀或單相思。
隨著傾慕的積累和發酵,加之那麼多「左右流之」的活動鋪墊,作為一廂情願的小伙兒可能自己都覺得時機氣氛成熟了,可能某一天某一時刻小伙兒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兒來的勇氣或豪氣,以滿懷希望的忐忑心情向姑娘勇敢表白時,結果常常是自己心目中美麗夢幻般的肥皂泡「破滅」了,也即「求之不得」。
原因在哪裡?除非一見鍾情或芳心早已戚戚焉式的一拍即合,一般情況下,往往處於被動地位的姑娘面臨小伙兒或莽撞、或愣頭青似的、或從不熟悉的人的求愛或表白時,其第一本能反應是覺得太突然害怕,下意識的自我保護或出於其他考慮,羞澀含蓄的姑娘往往會選擇謹慎、理性或「冷水泡茶慢慢濃」式的「拒絕」,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拒絕」絕非也不同於斷然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或故意的拒絕。因為,任何一個女孩子在被人追的時候,都有著復雜的、開心的、惶恐的、欲拒還迎的、和自己斗爭的、怕受到傷害的矛盾心理。然而,不明就裡的小夥子們往往被這種「拒絕」「打」得直發懵,隨即陷入「寤寐思服」式的相思之苦和愛的煎熬之中。
……
煎熬,似乎凝滯了時空,似乎停滯了思想,似乎天崩地裂,似乎世界的末日已降臨,……小伙兒整個身心都處於一種恍恍惚惚、思維木然、天地唯我苦難、像丟了魂兒似的「半神經病」狀態(即「悠哉悠哉」),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反反復復的猜測(即「輾轉反側」)那究竟是不是真的。殊不知,「拒絕」之後,那芳心也像懷揣著小兔子一般撲撲亂跳啊,也在暗自思忖,那個小伙兒是誰啊,他真的喜歡我啊,什麼時候再出現啊!也許心裡升起一連串的遺憾、後悔呢!因此,「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何止是小伙兒一個人啊——一副偉大、純真、搖曳多姿的初戀畫卷撲面而來。
即便是處於「悠哉悠哉」的「半神經病」狀態,但在小伙兒的自我思想斗爭中則通常會出現一會兒滿懷的希望一會兒徹底的絕望、一會兒天堂一會兒地獄、忽而痛不欲生忽而甜蜜陶醉、忽冷忽熱……交織、復雜而又矛盾的心理。此心理的消極方面,則會使面臨挫折的小伙兒,選擇離開,把自己緊緊保護起來,默默地舔舐傷口,再次遇到那姑娘,眼神多半漠然起來,不再搭理那姑娘;但,也許在驀然之間,發現自己生活的全部幸福、生活的唯一意義,就是看到她,聽見她的聲音,和她在一起。如此,整個「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周期就會縮短許多,這時,最初姑娘的「拒絕」反而會引發小夥子強烈的征服慾望、不甘失敗的勃勃雄心、背水一戰的錚錚豪情,也往往會促使他重新思考應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但這種思考依然處於那種交織、復雜而又矛盾的心理狀態下,而且小伙兒面臨的問題依然是全新、嶄新和陌生的,一時找不到更好的解決之策也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說,他再一次進入了「參差荇菜」的棘手境地,只不過,此「參差荇菜」非彼「參差荇菜」罷了。
Ⅱ 愛情是永恆的主題,誰說的啊
因為生活就是存在著愛,沒有人記得這句話是出自誰的口,但是這句話說出來生活蘊含的一種情感,沒有愛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因為有了溫暖才發現,每個人的身邊都是愛,只是愛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在生活的邊緣,擁有才是幸福!愛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為我么每個人都害怕自己一個人,害怕孤獨,於是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另一半,這樣,你才有了希望的勇氣和信念,得到了是一個幸福,失去了才是你尋找更好的一個動力,希望你找到屬於你的愛情!
Ⅲ 中國古代人對愛情有什麼認識
從總體來看,中國歷史上的美好的愛情少之又少、乏善可陳。我們可以數得上來的也就幾個,象范蠡與西施、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梁鴻與孟光、李隆基與楊玉環、李清照與趙明誠、陸游與唐婉、沈復與芸娘。即使是這些人,也並不真正美滿。象范蠡與西施這一對,傳說的成分大一點,再說即便不是傳說,那他們倆人為了國家的利益自己犧牲得太多太多。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傳說的成分也不小,而且據說後來司馬相如還變了心。梁鴻與孟光兩口子在我看來都很難說有愛情,因為梁鴻當初娶孟光是沖著孟光的丑去的。孟光是中國古代出了名的醜女。後漢書上說她黑肥丑絕。梁鴻這種動機很可疑,他是以丑為美呀,還是這個人本來就有點變態。不論哪一種,他們夫妻之間是否有愛情都讓人不敢肯定。再說李隆基與楊玉環,這一對也很可疑。因為楊玉環進宮的時候是28歲,而李隆基已經62歲。一個少婦與一個老翁能產生愛情嗎?也許楊貴妃有特別的嗜好那就另當別論了。陸游與唐婉最後離了婚,使唐婉鬱郁而死。李清照與趙明誠、沈復與芸娘,這兩對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中年喪偶。趙明誠和芸娘早早死了。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他們這些人的愛情美則美矣,満卻未必,就是說美而不満。當然美滿的愛情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還是隨處可見的。
古已有之的封建綱常與男子的絕對至尊,註定了女子喪失一切權利或是享受一切男子應允下的權利,包括愛情。從某種角度來講,女子在愛情之上,絕對被動。雖說,皇帝的女兒嫁人叫「招駙馬」,有挑選的意思。可大多也是皇帝拍板。公主們可挑的也只在皇帝老子御筆欽點的人中找個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的。或是狀元郎,或是大將軍,或是皇親國戚,或是異邦王儲,總之,這嫁的是某位可為皇帝達成政治目的的人,因此沒有地位的平民面姓即使才貌雙全也難睹鳳顏。皇家之內如此,普通人家亦難倖免。於是多的是包辦捆綁,多的是新娘子洞房花燭夜才知夫君長相,而岳父母卻早已將賢婿的面貌爛熟於心。
古人對待愛情的態度上十分成熟深刻。這與同時期的西方相比,非常明顯。這種成熟深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忠貞《柏舟》、對對方的尊重《關睢》、認識到美好的愛情可遇不可求《漢廣》《蒹蕸》、愛情要以物質為基礎《木瓜》、《靜女其姝》。
中國歷史發展到宋朝的時候,中國的封建禮教也發展到了最成熟最完備最嚴格也最殘酷的地步。尤其是對婦女的控制限制和壓迫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三從四德、餓死事小失節是大、男女授受不親等等都出來了。中國婦女的裹腳就是從緊挨著宋的五代開始的。從此,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勇敢、大膽、健康、奔放、飽滿、酣暢、淋漓的愛情故事了。文學中不少。但其中的主人公多是下層社會的人物。象范蠡與西施、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這樣屬於社會最上層的人物的戀愛故事再也不見了。回腸盪氣一唱三嘆的故事也有,象《西廂記》、《紅樓夢》等,但與詩經里邊的愛情比,其大膽熱烈的程度是差得很遠了。從北宋開始,這個界限非常明顯。唐傳奇中的愛情還讓人感到十分痛快、決絕、過癮。一到了宋,立馬就顯得疲軟了。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牛郞織女、梁祝、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全部出在宋之前,就很說明問題。
從中國古代歷史的角度看,愛情悲劇多於喜劇。從文學角度來看,愛情喜劇多於悲劇。二者合起來,單純從數量上看,是喜劇多於悲劇。如果從對於人們的震撼力來看,悲劇要遠遠大於喜劇。
象《孔雀東南飛》、《搜神記》中的《韓憑妻》、唐傳奇中的《霍小玉傳》、《長恨歌傳》、《鶯鶯傳》、《任氏傳》、《步飛煙》等,明三言二拍里的一些故事,最著名的當然是杜十娘,再加上清朝的紅樓夢。數量並不多。這些作品裡所展現的愛情悲劇基本上或則是美麗的愛情不能成就美滿的婚姻,或則是男子始亂終棄,或則是惡勢力硬生生拆散愛侶。
喜劇唐傳奇里的有一些;元雜劇里有一大批,明戲劇小說里有一大批;聊齋志異里有一大批。最著名的有西廂記、牡丹亭等。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喜劇的劇情結構給人的感覺都是一個模子。
為什麼喜劇對人的震撼力不如悲劇大,我認為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中國古代的現實社會中根本沒有高質量的、和諧美滿幸福的愛情和婚姻的案例。反映到文藝上,文人們只能通過虛構來彌補現實的貧乏。那些喜劇中的大團圓,或是通過科舉高中、或是通過靈魂不滅、或是假託狐鬼神仙、或是藉助皇家或大官的權威來成就,沒有一個是完全通過主人公自身的努力而造成。也因之,人們從虛幻中得到的滿足總不如在現實中受到的挫折對自己的印象深。這是愛情悲劇之所以比愛情喜劇更能震撼人的一個原因。
在中國的古代愛情作品中,呈現出這樣一個現象,他們所描寫的愛情是開放與封閉並存的。或者說開放與封閉是中國古代愛情的兩面。一種愛情是如紅樓夢里所描寫的那樣,當事雙方遮遮掩掩,羞羞搭搭,吞吞吐吐,膩膩歪歪,就是不明說,在行為上表現得極為小心謹慎拘謹封閉。一種愛情是如三言二拍里描寫的那樣,男女雙方見面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同居再說。聊齋志異里也有一大批這樣的。而這兩種愛情描寫結合的最典型的是西廂記。在西廂記里,張君瑞和崔鶯鶯交往的過程中,先是崔鶯鶯謹守禮法,對張絲毫不加辭色,甚至加以斥責。後來又忽然主動地投懷送抱,表現出極為強烈的反差。
這一點我想也是與中國古代的封建禮法有關的。中國古代對於婦女是要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有十四藏六親之說。男女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這造成兩種後果,一是男女雙方對對方因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感,尤其女方對男方(大老虎)。另一後果是因長期的阻隔而產生的極度的對對方的渴望。對於受封建禮法禁錮較深的官家上層女子來說,恐懼感會占上峰。對於受教育較少的下層婦女來講,渴望的成份要更大一點,因其受束縛少故也。
我們看古代的愛情小說,心理描寫極少,幾乎沒有。這與古代男女交往少有很大關系。中國古代是先結婚後戀愛,哪裡會有那麼多的愛情心理呢。直到紅樓夢才開始有了一些,但與西方同類小說比,就太小兒科了。
所以,中國古代愛情小說中出現的開放與封閉的矛盾是由當時社會的見與不見的現實造成的。這在現在看來,當然是不好的。但反過來講,男女長期不見也未必全是壞事。兩個人談戀愛,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尤其一個單位的,再好也會覺得乏味了――怎麼又是你。西施也看成東施了。相反,如果不經常見面,會給雙方以充分的想像的空間,那麼東施也會被你想像成西施。這也是網戀的吸引人之處。所以,我認為古代不發生愛情便罷,一旦發生,其質量必高於現代人。因其乾柴烈火故也。象卓文君新寡,以前與司馬相如見都沒見過,就跟著人家跑了。現有,漢樂府民歌里的上邪、有所思說的多絕,也是這原因。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李白詩有名言:「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唐傳奇《步飛煙》里的話:「生得相親,死亦無恨」――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樣的話到了宋以後就已經沒有了。只有衣帶漸寬終不悔、天崖何處無芳草、此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了。到現在更只剩下:曾經有一段真正的愛情擺在我面前……這叫什麼。愛情正在經受調侃。
在這種更似於父母「嫁給」婿的婚姻制度下(當然也不排除機緣巧合、稱心如意,最後子孫滿堂、白頭偕老的,但想必先結婚後戀愛的觀點到底不保險),我不知文成公主婚後是否幸福,但總也是萬世歌頌。而貂嬋雖說是受指使,但也該慶幸最後嫁了個叱吒風雲的主,後人也沒忘了她在鏟除董卓功勞簿上的位置。可憐的是西施,犧牲了自己與范蠡的愛情,嫁了吳王。雖說於越國功勞一件,最後也與范蠡終成眷屬,但女色禍國的罵名至今不絕於耳。為了避免這種命運,就有了站在父母權貴前說「不」的。可劉蘭芝的反抗是投河,而杜十娘的反抗是沉江。倒是獨孤皇後比較厲害,生前堅決不許楊緊納妃,成了史上有名的或也是頭一個「妻管嚴」。可也免不了死後戴上了頂大綠帽,楊堅終於還是續了弦。而這位妃子在愛情路上走的也不平坦。她先嫁隋文帝,後又被煬帝霸佔,和王位、玉璽一起如東西般被繼承了。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愛情,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我以為這恰是對所謂傳統從一而終的賢婦觀念的最大諷刺。
而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戕害於女性身上遠不止於此。可怕之處在於大多女性不僅順從甚至已迎合這種愛情形式。《金瓶梅》里潘金蓮、李瓶兒雖被作為洩慾工具,卻反而「以苦為樂」,於小小的西門府里爭寵奪幸;《水滸》中的扈三娘被宰了全家卻認賊作兄,還嫁了個五短之人,反而以為幸。封建的思想已將這些女性腦中的愛情細胞滅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是非顛倒的盲從與迎合。
我們再來看看作為封建秩序制定者的男性。作為在封建社會中有權享受教育權利的群體,男性不斷受到已有統治思想的浸淫,並且不斷使之豐富牢固。男了所謂的「愛」女子,如同商賈愛財、農民愛地一般——以女子是否有價值為前提。不外乎娶一位端莊賢淑的正房炫耀於人前,或是納幾房貌美如花的庶室,滿足私慾。與街市之上挑選貨物細細篩選無多大不同。梁山伯之類終是少數。而雖有王熙鳳持家、武則天治國的事兒,也畢竟是她們貌美得夫君寵幸在先,體弱又軟弱的賈璉和唐高宗也畢竟少之又少。呂雉加武則天再加孝庄與慈禧也抵不上中國歷史上所有男性皇帝的百分之一。倘若洗衣燒飯生子之事不算權利,那麼女子被賦予的真正權利是於亭中聽琴、於園中撲蝶、於房中等候月錢。正如梁實秋所說,當男人將家用置於妻室面前時多的是炫耀。有的是施捨而不是愛情。撇開禽獸般的西門慶、孫富之流及李甲之類中庸的,光談些所謂有「反抗精神」的,賈寶玉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叛逆者,而焦仲卿也因其的忠於愛情而被稱道。可結果前者做了和尚,後者上了吊,都沒能和愛人廝守。這所謂反抗不也如同投河、沉江一般。但我們卻也不能責怪他們和她們的軟弱或是屈從或是反抗得不徹底性反抗形式的消極性。因為作為群體的統治階級的男性,絕不會允許一種會顛覆自己統治思想的愛情觀念存在。而作為個體的少數「痴情漢」及作為整體的受壓迫階級的女性都無力去改變這種局面。
緣何中國古代多的是愛情的悲劇,統治階級不允許自由愛情的存在罷了。愛情觀的自由彰顯個性的自由,而普遍的徹底的個性自由將擊破一小群人要統治其餘人的可能,這恐怕是統治者所不願看到。簡言之,自由戀愛觸到了封建統治的根基。至於《西廂記》之類看似大圓滿的結局也只如同19世紀在一大群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中出現個安徒生。以童話的美麗反襯現實之丑惡,呼喚未來之幸福。
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的一種,愛情觀的社會意識的本質決定了它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在封建社會下,古代女性低下的地位及喪失人權註定了她並無真正愛情觀可言,若有便是順從與被逼順從兩類。因此看來,林妹妹這般過高的愛情觀顯然與現實格格不入,而正是這理想與現實的極大反差,突顯社會制度之不公正(想必追求美好愛情的理想都是相同的)。這種不公正的長達千年的積累,以及後來外來先進思想的啟蒙,最終使人們群起而破之,摧毀了封建思想的桎梏。
Ⅳ 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對嗎
我覺得不可這樣說,愛本身沒有錯,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於愛後之佔有之欲,(貪物慾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愛又分真愛與欲愛,真愛者無欲而愛願為所愛者付出一切(純真高尚的愛),欲愛者為欲而愛(假愛)為所欲而付出(付出是以得欲為酬勞的並非無條件的付出)此愛無常非真心但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愛都是欲愛所以古人雲「真愛難得」。
Ⅳ 古人對愛情的看法和當代人有哪些不同
我記得有句歌詞是這么寫得“從前車馬慢,一生只能愛一人!”。古人對於愛情的看法大概就是這樣吧,一生一場戀愛,只愛一個人,為一人傾盡一生。而當今時代的人,則不是這樣,對於愛情持開放式的態度,可以談許多場戀愛,結婚多次。
我們渴望牽了手就能結婚的愛情,卻活在一個上了床都不一定有結果的時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寬恕,亦是一種可悲。
Ⅵ 一份愛情的開始都是源於好奇是哪位名人說的
作家張大春 原話是 一切愛情,都是以好奇開始,以不好奇結束。但這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好奇心死了,而是,他(她)又對其他人開始好奇了
Ⅶ 愛情是一切情感的根源,是這樣嗎
「愛情」是隨著人的性成熟而產生的一種對異性的特殊感情。如果把愛情說成是一切情感的根源,是誇大了。
人的情感是豐富的,我認為情感的根源是心地的善良。
Ⅷ 古人愛情詩句,古人的愛情觀是怎樣的
說兩首詩。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從這兩首詩中可以讀出古人追求愛情的自由和浪漫,與如今還是很像的。追到姑娘的欣喜與求之不得的痛苦都有所體現。
當然古代戰亂多,通信不發達,男子都望入仕為官,分離乃常見之事,例如
卜運算元——李之儀(他是個男的)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包括一些李清照的詩,說明愛情在有文學底蘊,在君子心中還是很神聖的。是雙方都想守護與追求的。
當然,看過一些電視劇里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等,這些都已經不屬於愛情觀了。說俗點,就像現在傳的,異性為後代,同性是真愛(大概那意思,別想歪了)並且古代女子出門不容易,如白居易長恨歌中所說「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所以當時環境造就了當時的婚姻政策,但並不表示當時的人沒有正常的愛情觀。腦洞開大一點可以認為先結婚後戀愛(誤!)
不過那些從小受到封建思想的教育的人另當別論,影視作品不可多信,都很誇張。我相信無論是怎樣的時代與環境,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都是一樣的,屬於人的本性,謝謝!
Ⅸ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有木有人知道這句話出自那部佛經
《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們的一切畏懼、一切憂愁、一切恐怖都是源於愛,因為愛是一種慾望。要想一個人,你要跟他白頭到老,你要跟他結為夫妻 ,
等等,這都是有一種欲求的,你怕不能成功,兩個人結合了你又怕不能白頭到老,怕他變心等等,所以有了愛就有了擔憂,
有了愛就有了恐懼。 因為有了愛,所以有了牽掛,所以就有了憂慮和恐慌。心中沒有愛時,便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就沒有憂慮和恐慌了。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
一切的恩情愛戀因緣際會,都是無常的,難以得到長久。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恐懼害怕的事,而生命的短暫就像早晨的露水一般轉瞬即逝。
————————————————————————————————————————
一切聚集。歸散會滅。高者必墮。合會必離。有生必死。《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
愛情讓你痛苦了嗎?
有愛就有痛苦
這里說的「愛」,包括了人的種種欲求,當然也包括所謂的親情與愛情。在現代的影視作品裡,總是把所謂的「愛」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似乎有了「愛」,這個世界就充滿了陽光,沒有紛爭,沒有痛苦,只剩下歡笑和快樂,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事實真的這樣嗎?請看佛陀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以下經文譯自《雜阿含經》:
-------------------------------------
有一次,佛陀在恆河中游北岸的末羅國游化,來到一個叫做「優樓頻螺」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樹林里。
當地一個姓驢的村長,聽說佛陀常教導人知苦、滅苦,心中有著幾分的仰慕,就前往拜見請益。
驢村長禮見佛陀後,問佛陀說:
「世尊!聽說您能為人解說苦的成因,以及如何滅除,這真是太好了,請世尊慈悲,也能為我解說。」
「村長!我如果以『過去如何如何』、『將來如何如何』來為你說明苦的成因、苦的滅除,那麼,你或許會相信,也或許不信而可能徒增你的疑惑。村長!現在我們都坐在這兒,我就舉眼前周遭會發生的事,來為你說明吧,你要好好聽著,仔細思惟了。」
「好的,世尊!」
「村長!你想想看:你會因為你們村裡的哪個人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而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嗎?」
「會的,世尊!」
「然而,村長!是不是你們村裡的任何一個人被殺、被捕、被罰款時,你都會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呢?」
「不會,世尊!」
「村長!同樣是村中的人,為什麼你對某人會,而對其他人就不會?」
「世尊!會讓我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的那些人,是因為那是我所眷愛、關切的人,我對他們有欲愛的緣故,反之,則是跟我無關的人。」
「村長!所以依此而類推於過去與未來,可知眾生的種種痛苦,不論過去發生的,現在存在的,或是將來產生的,一切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
「世尊!這真是個殊勝的比喻啊!您說:『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真是巧妙的解說啊!
世尊!我有一個兒子,名叫智羅瓦西。有一次,智羅瓦西在外過夜,隔天,我起了個大早,馬上派人去探望他。當我派遣的人還沒回來通報的等待期間,我只能情緒低落地老是念著『希望智羅瓦西沒事』。」
「村長!如果智羅瓦西出了事,那你會不會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
「會啊,世尊!」
「所以,村長!從這件事也可以了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的道理。
村長!在你還沒認識智羅瓦西的母親前,你會對她有欲愛之情嗎?」
「不會,世尊!」
「是當你認識她之後,才有欲愛之情產生的是吧,村長!」
「是的,世尊!」
「村長!如果智羅瓦西的母親被殺、被捕、被罰款、你會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嗎?『
」會啊,世尊!「
」村長!這也可以讓你了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的道理。
村長!如果心中有四種愛念,當這四種所愛念的無常變化了,那麼,就有四種憂苦生起;如果有三種、兩種、一種愛念,當所愛念的起了無常變化,就會有幾種憂苦生起。
村長!如果都沒有愛念,那麼,就不會有憂悲惱苦了。
沒有愛念的人,
不會有憂悲惱苦;
沒有憂悲惱苦的人,
如出水蓮花般的超脫。」
--------------------------------------------
親情與愛情,是世間人所贊頌與追求的,對於佛陀的觀點,也許很多人會反駁說,人生在世,總會有種種希望,或者種種理想,種種欲求,人生的大廈就由希望,理想,和欲求來支撐的,社會也因為慾望或者理想的推動中前進。人沒有了希望,生命的意義何在?社會沒有了理想,豈不就停滯不前?
其實,佛只是指出「愛」是人類痛苦的根源,「愛」不僅無法解決世間的紛爭,反而是造成一切戰爭,殺戮,欺騙,罪惡的根源!從古至今,為了權力,為了金錢,為了身體一時的快樂,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例子還少嗎?看看自己的身邊,科技在進步,社會在進步。但進步就一定好嗎?環境被污染,食物被污染,毒奶粉,瘦肉精。。。。。。
人類其實只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美好夢想里,對於人類的種種追求和努力,佛陀輕輕一聲嘆息:「這一切都是無常的,不存在什麼永恆的東西。」
歸根結底,佛陀說「愛是痛苦的根源」 ,是建立在「一切無常」這一大前提上,世間萬事萬物,包括人的身體,思想,感情等等,每時每刻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得不到固然痛苦,即使得到了,快樂也是暫時的,一切都在變化,愛情也在變化,越是執著的愛,換回的痛苦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