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愛情問答 > 多少人把愛情想偏了心理學

多少人把愛情想偏了心理學

發布時間:2022-04-18 21:23:16

1. 心理學看愛情

愛情是件無法用科學去解釋的事情。性格、價值觀相同或者不同的人都有可能在一起,但至於在一起是否能幸福,能一起過多久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人都在嘗試用各種理論去分析愛情,分析什麼人適合跟什麼人在一起。但人畢竟是有獨立思想的活物,不是像產品一樣製造出來了就一成不變,可以死死地參照標准來分類匹配。人的心態都是在在外界和身邊的人的影響下不斷地變化的,性格、價值觀、興趣都有可能發生改變,剛開始在一起感覺好的人並不表示以後會一直好,第一眼看不順的傢伙也不見得以後絕對沒有在一起的可能。人都有改變自我的能力,而愛情是最好的催化劑之一。

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必定是感性的部分在佔主導的地位,其實只要遵從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就好了。愛情是件感性的事,當你可以很理智地去分析這個人你為什麼會喜歡並且可以得出精確答案的時候,你已經不喜歡他(她)了。所以有句話雖然比較有調侃的意味,卻也不無道理: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如果能很冷靜地分析說明沒有真正地喜歡對方,只能說是本人有戰略性地計劃戀愛與結婚。

結合之後能否長久地在一起更多的是要看是否能讓愛情升華為親情。親情是人類最終所有情感的歸宿,任何深厚的情感最後的走向都必然是親情,可以把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當做自己的血親一般對待,就像一家人一樣。真正的愛情時間其實很短,如果最後不能變成親情最後必然會不斷地產生矛盾,很多無法走下去的婚姻都是追求單純的愛情,追求自我的個性,或者是冷靜下來後「你」和「我」的界線分得非常清楚,在各種生活問題特別是財產問題上怕吃虧,相互提防、相互爭吵、互不妥協,最後以性格不合或者沒感覺了為由分開的。

所以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個人並認為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標准可以說是對是錯,只能說兩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並不全面。生活畢竟是要靠人自己去慢慢體會的,沒辦法像電腦一樣按程序按設定去判斷是非對錯。而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獨有的成長經歷對人生得出不同的感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得出的感悟很可能完全不一樣,這是沒辦法去說誰的感悟對誰的感悟錯,因為感悟產生的因素不同,結論不一樣很正常。

2. 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什麼是愛情

從心理學角度,愛情分很多種,痴情的愛只包含激情、空的愛情只包括承諾、浪漫的愛情包括親密和激情、夥伴式的愛情包括親密和承諾、昏庸的愛情包括激情和承諾、最後,完善的愛情包含依戀、關懷、和親密。

而社會心理學學者觀點:影響約會成果的第一因素是外貌。美國西北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艾里·芬克爾和保羅·伊斯威克最新發現,男女在擇偶時候的第一感覺其實差不多,他們最先考慮的都是身體和生理上的吸引力,其次考慮的是個人性格方面的因素,至於賺錢的能力,只能排在第三位。

進化心理學認為愛情作為一種生存手段。去體驗愛情,已經演變為一個信號,潛在的伴侶(合作夥伴)將是一位好家長,並可能有助於通過基因傳遞給後代。人類是依賴於父母的幫助,因此它也被視為一種機制,為了促進父母對兒童對這個較長的時間周期內的一種支持。

(2)多少人把愛情想偏了心理學擴展閱讀:

在實際的生活當中,與愛情最容易混淆的一種人際吸引形式就是喜歡。社會心理學家魯賓對愛情和喜歡的關系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發現愛情並不是喜歡的一種特殊形式,愛情與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情感。

確實如此,生活中「我喜歡他(她),但不愛他(她)」,「我愛他(她),但不喜歡他(她)」的現象時有發生。經過研究得出,愛情與喜歡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這樣三個方面:

1、依戀。捲入愛情的雙方在感到孤獨的時候,會高度特異性地去尋找對方來伴同和寬慰,而喜歡的對象則不會有同樣的作用。

2、利他。戀愛中的人會高度關懷對方的情感狀態,覺得讓對方快樂和幸福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甚至在對方有不足的時候,也會表現出高度的寬容,就連那些最以自我為中心又自私自利的人,在戀愛中也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理解和寬容,關懷和無私。

3、親密。戀愛的雙方不僅對對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賴,而且還會有身體接觸的需求。性是愛情的基礎,是愛情的核心成分。

通常情況下,社會化水平比較高的成年人能區別喜歡和愛情,但個別成人,特別是相當部分的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區分依賴、尊重、喜歡與愛情。

3. 心理學角度分析愛情

一個人從小成長的背景,常會深深地影響他日後被什麼樣的人吸引,以及日後親密關系的建立與維護。不管曾經受過多少傷,當愛情來臨時,就是最好的醫治和療傷機會,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天下最好的治療者是自己的愛人。但是,因為信任、不設防,所以在愛情中也是傷上加傷最危險的時候。當人的感情被觸動時,就進入了一個非理性的潛意識過程;愛情關系其實很像母親與嬰孩的關系,彼此戀慕、含情對視,都想把最好的獻給對方,不在一起時會焦慮、不安,彷彿「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愛的關系今與昔

唯有在戀愛中,人的二個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時得滿足∶一是無條件被人接納,二是在所愛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別心裡愈空虛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賴對方來支撐你脆弱的自我價值感。不知不覺地,期望對方能隨時隨地無條件接納你、隨時隨地把你擺在第一位;心理愈沒有安全感的人,日後對伴侶的要求愈是加倍;過去受的傷,要從現在愛的關系中加倍討回。例如過去在家中被忽視的,現在會不知不覺地要求伴侶不斷給你注意力;過去被管得太厲害的,現在會要求伴侶信任你,給你空間。彼此互許終身之後,你會覺得∶為什麼我所要的,你卻不給我?在愛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嬰孩時期—我有什麼需要,不用開口,爸媽就應該知道,而得到照顧最好的辦法就是哭鬧,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鬧,處罰對方,強求他來滿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深度心理學中有幾個重要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在剪不斷,理還亂之錯綜復雜的愛情關系中,找出一些頭緒,讓我們在分析處理問題時,掌握較正確的方向。
所謂移情作用就是把對過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轉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從一些重要人物身上獲得卻未能如願的情感需求,希望從目前的關系中得到滿足。
很多人因為從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匱乏,一旦得到相關的滿足,不管人時地是否合宜,就掉進愛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個女兒,從小在家中常被忽視,有次與家人外出走丟了,父親卻渾然不覺。她從小自尊心低落,覺得自己是個丑小鴨,渴望得到父親珍愛,卻未能如願。上研究所時,有家有室年近半百,滿有慈父形像的教授開始注意她,欣賞她時,她就覺得無可救葯地愛上了這位教授,本無心要破壞別人家庭,卻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許多外遇的悲劇就是這樣發生的,每個人都情有可原,他們不是十惡不赦,只是如你如我充滿了人性的軟弱。
廣角及望遠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機有廣角及望遠鏡頭,用望遠鏡頭對准某一對象時,此對象變大,而其它對象就變成模糊的背景。這就像肚子餓時去市場買東西會買得特別多,因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當你吃飽後,需求又不一樣了。食物像被廣角鏡頭溶回背景中,但吃飽後你口渴了,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遠鏡頭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變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這個新的對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滿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許期望一個慈父般的伴侶,但當你被照顧、被關注的需求滿足後,你很可能產生一個新的心理需求,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人是會成長會改變的,沖突於是產生。我們剛開始從愛情關系中可以得到滿足,但因為我們的心理需求會隨人生情況而改變,所以,兩人結婚以後還要不斷適應,不斷學習才好。
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尋。
按照心理學大師楊格的理論,每個人都身具「顯性」與「隱性」(或稱「影子」)人格。換言之,每人除了表現外在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還有個正好相反,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覺型」。通常,「分析型」者著重邏輯思考與客觀評斷,但是當他在強調與表現「理性」 時,便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細膩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壓抑到潛意識深處,變成隱性的「影子人格」。

4. 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戀人為什麼會分手

有人,就有愛情,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因為有愛情的存在,分手也變成了人類永恆的話題。

大家熱衷於討論愛情,在內心中期待愛情,一旦遇到機會就奮不顧身的投入愛情的大海,可是每一次的結果好像都不怎麼盡如人意,到頭來還是要討論分手。

大家在一起的理由基本上毫無意外的會是「喜歡」但是到了分手的時候,他們不會說自己「不喜歡」了,而是會說「ta太粘人我受不了」、「ta太花心了」、「ta太『作』了」……分手的時候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

那麼他們真的知道自己是為什麼分手的嗎?他們遇到的問題真的是無法調和的嗎?並不是。

一個成熟且稱得上是真愛的戀情,必須經過4個階段,共存——反依賴——獨立——共生。各個階段之間轉換所需的時間不一定,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第一階段:共存

我們也可以用「熱戀期」來描述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情人無論如何都總希望可以膩在一起。他們在這個時期習慣性地忽略對方的缺點,只看到對方的優點。在一起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甜蜜的,快樂的,再加上剛開始戀愛的時候,很多臭毛病我們不會主動展示給對方看,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基本上都是愉快的。

其實很多事情,很多矛盾,都是只要好好溝通就會沒事的,但是卻總有人選擇耍個性,選擇胡思亂想,選擇不信任,所以他們最後收獲的只能是分手。如果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選擇好好的溝通,這樣第二、三階段的時間就會縮短。

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一個人,和ta認識,和ta從陌生到熟悉,和ta互吐心聲,和ta度過快樂的時光,和ta相戀,和ta相互依靠,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只要兩個人不要輕言放棄。

這四個階段,層層推進,讓兩個本來完全獨立的人變成了,心永遠連在一起「我們」,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大家在了解了這四個階段之後,可以有一些啟示與領悟,再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不會依然用錯誤的方法去推進你們的關系。

萬事萬物都遵循著吸引力法則,當然,只有行動+信念才是最強大的吸引力。只要你可以明確自己想要什麼,那麼你就能清晰的管理自己的思緒,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再加上可以匹配你的想法的行動和判斷,那麼你就可以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的目標。

5. 愛情心理學

愛情心理學是研究男女戀愛中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與發展規律的科學,即探討男女在戀愛、婚姻中,愛情的獲得及穩固的心理規律,包括戀愛心理和婚姻心理兩部分。它具體研究:穩固愛情的心理規律;男女相愛的心理奧秘;求愛及擇偶心理;初戀心理;愛情挫折心理及婚後各階段的愛情發展之心理特點等等。它是一門應用心理學。愛情不僅受社會、思想倫理等因素影響,也受許多復雜心理因素的制約。掌握好愛情中的心理問題,將會使愛情甜蜜、美滿。
愛情心理學是研究男女戀愛中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與發展規律的科學,即探討男女在戀愛、婚姻中,愛情的獲得及穩固的心理規律,包括戀愛心理和婚姻心理兩部分。
一般認為:這是一種建立在性慾基礎上的,男女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高尚情感。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立在性慾之上,對異性具有傾慕、珍惜之情的情愛;另一是由異性間所產生的依戀及理想、情操、個性追求等復雜因素混合升華而成的情愛。
愛情是性愛與情愛的結合,缺乏性愛的愛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慾的滿足,沒有感情的升華,也無法產生真正的愛情。同時,愛情是在男女雙向交往中產生的,那種一方有情而另一方無意的情感是愛情之外的事。
相愛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愛情美滿。要獲得美滿的愛情,應具備以下心理條件:
其一,不過分痴情,不咄咄逼人,不公開表現自己的愛情佔有欲,能充分尊重對方。

6. 有哪些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1、每個選擇都有不同的結局,就像走不同的路,會有不同的風景。所以,如果你想看壯麗的風景,不妨先沉思片刻再做選擇。

2、我和你一起看了電影,吃了一頓飯,送了兩瓶香水,還接吻了四次。我記得很清楚,但我從來不記得你的名字。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愛我自己。

3、總是喜歡下午的陽光。它讓我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會改變,命運會是慷慨和美麗的。我們終究會長大,靜靜地成長,沒有怨言。歸根結底,成長是一種幸福。

(6)多少人把愛情想偏了心理學擴展閱讀:

在愛情中,當你感到憤怒、失落或悲傷時,你會習慣性地責怪對方。事實是,當你感到受傷時,這幾乎都是因為你過去的原籍家庭或童年經歷所造成的傷害還沒有痊癒。

只是你伴侶的一些行為讓這些傷害再次出現。然而,這些痛苦一直伴隨著你,但你不願意麵對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痛苦將成為你的潛意識。

7. 從心理學角度看,為什麼越渴望愛越得不到愛

有個女孩,每次戀愛都容易陷入糾結「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這樣的問題上,明明每次都是對方主動向自己發出好感,但是最終卻成了自己哀求甚至證明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的那個。

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或者害怕對方不愛自己,最終搞的自己身心疲憊,親密關系也無疾而終。

上一任男友評價她:你的愛太猛烈了,讓我很害怕。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女孩不止存在故事裡,這樣的女孩,你我身邊都有,甚至有可能,你就是這個女孩。

你非常渴望生活中出現一個人來愛你,你可能還沒談過戀愛,或者正處於戀愛的空窗期,亦或者因為年齡漸長,迫於外界壓力,很需要遇到那個愛的人可以讓自己的感情和內心穩定下來。

當然你也可能沒有這些原因,你就是很渴望一個人愛你,所以,當你遇到一個人給你發出好感的信號時,你就像溺水的人終於等到了救援一樣,全身心都被占滿了。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你呼吸到久違的空氣,趕緊抓住這個救命稻草,甚至開始幻想以後,但是正當你期望「有情飲水飽」的時候,會發現對方越來越越沒有當初對你的熱烈和主動。

他的熱情減退讓你很恐慌,很焦慮,開始反省自己,努力的做更多事。

於是你變成了主動方,他卻變成了一個被動方,或者沉默方,即便這樣,他還是悄悄的退出了。

然後你極度悲痛悲憤,傷心欲絕,你一遍一遍的追問:我付出了這么多,為什麼他不愛我?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以上這種在戀愛中出現上述問題的人群,可以用一個詞去概括他們的特徵:被愛飢渴症,或者說嚴重缺愛。

這樣的人一談戀愛就用力過猛,投入過快,結果容易把對方嚇跑,或讓對方陷入不再付出,不再投入的拉鋸戰里,導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

一旦戀愛更多的關注對方愛不愛自己,會不會離開自己,會不會對自己不滿,而沒有額外的精力去關注自己跟這個人到底是不是適合,這個人他有哪些優點缺點,哪些事情是自己無法忍受的。

為什麼你會在一段感情的初期就用力過猛?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嚴重缺愛的人可能容易在感情的一開始就出現用力過猛的情況。

這就像一個餓急了的人終於發現了食物,利令智昏的他會毫不猶豫的一個箭步沖上去,想馬上享用那頓食物,而完全喪失了去考慮這個食物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里,我吃了會有什麼後果,會有什麼代價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人在早年的原生家庭里就沒有得到過良好的有質量的愛,這些愛包括溫暖、溫情、關注、認可、欣賞、贊美等,那麼這個人內心深處就潛伏著大量的對這些東西的渴求。

在潛意識深處,他對自己能否得到這些愛沒有信心,甚至懷疑自己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那麼他就非常想在意識層面去證明自己可以有這些,甚至把別人給的好感誤認為愛,立馬就把自己壓抑的渴望和需求全部投射出去。

這種渴望和需求完全不再一個僅僅有好感的人的承受范圍之內,所以就很容易把對方想靠近你的心嚇跑。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又因為你分不清好感階段和愛的階段,所以在你投射出大量的渴望和需求時,對對方有了過高的嚴重的超出了對方當前能承受的期待,導致對方壓力很大。

因為此時你們的感情沒到那個份,對方確實給不出你想要的感情,但是此時你不幹了,你理所當然的認為對方應該愛你,滿足你,不然就是不愛你,所以,你開始不滿甚至指責對方,結果一指責,對方就被你嚇跑了。

在生活中,往往他們也容易陷入到這種缺愛的恐慌里,表現為沒有人愛自己就處理不好自己的事情,沒有人愛自己就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問題,自己不能專注的做自己的事情,甚至無法安心做任何一種事情,而被這種缺愛飢渴搞的團團轉。

一言之,因為缺愛而焦慮,太焦慮了必然會用力過猛。

嚴重缺愛的人會構建什麼樣的親密關系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嚴重缺愛的人在親密關系中的表現表面看上去付出很多,他們似乎愛的很投入,很痴情,很捨得付出,但是他們付出和投入的動機僅僅是為了索愛,並不是真正的為那個人付出。

因此他們的付出也僅僅是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強塞給對方,而完全看不到對方的真實需要和真實樣子,也不關注對方的真實感受和真實需求,他們會陶醉於自己愛的想像和劇本里,認為我都這么愛你了,我真的是全心全意,真心實意,所以,你一定要回報我啊,或者,求你給我一點愛吧。

這樣就會強塞給對方許多這樣的期待:

「我已經這么愛你了,所以你也要這么愛我,甚至比這個還要多。」

你看,當你給一個人發出這樣的信號和期待時,對方會有什麼感覺?

他會覺得本來是倆人的事完全被你一個人鎖定了,你似乎規定了好了他應該怎麼怎麼做,應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這樣一個設定,一切按她給的劇本走。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但是對方也有他的渴望啊,他的劇本啊,他理想中的愛的樣子啊,他也渴望自己在關系裡發出需求,渴望雙方共同創造一段關系。

正因為未來的不確定,他才會產生好奇,去接近你,並且創造一個未來。但是你迫切的亮出你的劇本,打破了這個邏輯,並且忽視對方的真正需求,打著愛的旗號對他好,要求他按照你的劇本走,讓他落荒而逃。

他被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還會想主動嗎?甚至都會討厭你賦予的這個角色吧!

看似是你在不斷付出,熱情投入,分手也是受害者角色,實質上你不是在尋找愛人,而是找一個理想父母的角色,彌補童年時缺失的愛。

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在構建親密關系時,經常遭遇挫敗,因為他們不會愛別人,看不到別人的需求和感受,他們被自己內心的黑洞裹挾,只關注自己吃不吃的飽,別人只是一個被索取的提供愛的工具,那時間長了,別人肯定不幹了。

這就是可能為什麼很多人在感情里不走運的真相。

嚴重缺愛的人更容易遭遇渣男渣女,因為渣男渣女需要利用別人證明自己,填補他們由於創傷留下的內心黑洞,他們本質也沒有愛的能力,卻常會打著愛的旗號讓到處索取,也就是利用你渴望被愛的心理,無限制的索取你。

而你為了得到一點點的愛的可能,也不容易離開渣男渣女。

本質上是因為你們內心都同樣匱乏,所以才會離不開。

越渴望被愛,越容易得不到愛

8. 從心理學角度談愛情~

在戀愛中,人的二個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時得滿足∶一是無條件被人接納,二是在所愛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別心裡愈空虛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賴對方來支撐你脆弱的自我價值感。不知不覺地,期望對方能隨時隨地無條件接納你、隨時隨地把你擺在第一位;心理愈沒有安全感的人,日後對伴侶的要求愈是加倍;過去受的傷,要從現在愛的關系中加倍討回。

  1. 戀愛的初期總是最甜蜜的,兩人彼此把對方當作生命中最愛,最重要的人物。戀人間彼此似乎有無限的包容力,能無條件接納對方,即使你五音不全,唱起荒腔走版的歌時,對方竟能聽得津津有味。就這樣,在戀愛初期中,他們彼此成為對方自我價值感的支柱與生命能源的供應者,喚出對方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兩人像活在天堂樂園中一般,的確,人生中所有的快樂似乎由此開始了。

  2. 心靈受創,對愛飢渴,卻不懂得學習如何真正去愛的人,陷在迷戀,心理疆界不清的狀態中時,會勉強對方來為自己幸福快樂的情緒負責。他們雙方在潛意識中會這樣想:「過去只要你一笑,我就開心,你明明有能力帶給我美好與快樂的感覺,為什麼現在不再使我快樂?是不是故意處罰我?為什麼跟我在一起你心情還是不好?」在這種小於三歲的戀愛心理狀態中,你心情不好,我以為是我的錯,我心情不好也覺得是被你害的,因為你不對我微笑,奪走了我快樂的感覺。

  3. 開始進入愛情關系,處在「甜蜜共生」的狀態時,只要對方嫣然一笑,他心中所有的愁苦便一掃而空,洋溢著滿足的幸福感,但是當愛情麻葯漸漸失效,發現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無法使對方快樂起來,對方不再像過去一樣帶給他甜蜜和幸福的感覺時,他心中受騙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心想「我仍是與以前一樣待你,為何你變了一個人,不再是當初那使我感受到愛的你了?」事實上,對方有跟他幾乎一樣的心理感受。會痛痛苦苦地分手是因為當雙方內心重新受傷時,失望便轉為憤怒,都開始用高壓、冷戰、攻擊、批評等方式來向對方「討債」,要改變對方,逼對方先付出愛。不幸的是攻擊只會導致反彈,讓自己更覺對方變心,由此戰火愈來愈猛烈,最後只好分手。

  4. 其實以上所描述這個由甜蜜相戀到痛苦掙扎的心理過程是所有的情侶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而這種歷程在這類「強迫性重復」的個案身上表現得特別強烈而鮮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從臨床治療的角度來看,那些陷在強迫性重復中的人,若不經醫治,很少有人能自己從不斷重蹈覆轍的惡性循環中脫身而出,而他們潛伏心底的心理創傷,也會影響到他們婚姻的幸福。那麼,這些心靈受創的人要如何才能得醫治呢?

  5. 對心理受創較重的個案而言,他們可能需要較深度的心理治療。他需要經過一段「Grieving」(哀傷) 的過程,換句話說,他需要去面對潛意識中最傷痛的部份,不但去檢視自己傷在何處,還要從新的角度與正性的情緒經驗中,去了解、整理與醫治過去的創傷。

9. 戀愛心理學是什麼

五個戀愛心理學效應,告訴你什麼是「愛」
愛情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種判定,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在對愛情的研究中花費了許多的時間,終於對這個神秘而又令人渴望的情感有了些許的認識。愛情是人際吸引的最高級的形式,心理學家認為愛情是在成熟異性之間產生的一種高級的情感,但它並不是純粹的精神依戀,而是需要滿足生理需求作為基礎的。

在許多心理學家對愛情漫長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些情感的心理學效應,這些定律可以帶我們去了解愛情中的一些現象,也可以告訴我們關於「愛」的一些事情。

1---吊橋效應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隨機選取的男性經過一個非常高且看上去非常恐怖的吊橋,之後讓這些人與同一個女子見面,實驗顯示有八成的男性認為該女子有魅力。所謂的吊橋效應也就是在危險的境遇下,容易產生心動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英雄救美容易產生愛情童話。實際這個「心動」是在危險情緒體驗下,人們在生理上產生了變化,錯誤的認為是一種心動的感覺。

2--黑暗效應

黑暗效應是指在光線比較黑暗的地方,人們更容易產生親密感和親近感。這是因為在初始見面時,人們對於不熟悉的人會有一種戒備,這種戒備會讓你想要遠離這個人,但當光線變得昏暗的時候,彼此看不清對方,對方感官失效後,便認為有了安全感,因此能夠更加敞開心扉的去交流了。

3--多看效應

多看效應是指越熟悉的東西越容易出現喜歡的現象,這是因為親和、喜歡、愛情都是一種人際吸引,而影響人們人際吸引的關鍵因素就是熟悉,人們在熟悉度增加的情況下,容易產生人際吸引,因此若想讓對方喜歡自己,可以增加和她的熟悉度哦。

4--契可尼效應

初戀都是美好又難忘的,因為它不僅是第一次陷入愛戀,也是因為大多數初戀都沒有結果形成了一種遺憾。心理學契可尼效應是指對已經完成或結束的事情容易忘記,對中斷的事情卻記憶猶新,這是因為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產生了想要完成的慾望和需要,當中斷了這件事情,使人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因此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5--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至今讓人們印象深刻,在面對各種阻礙下,他們的愛情卻變得更加的牢固。心理學家將當出現干擾愛情的外界力量時,這種外界阻礙的力量越大,兩個人之間的情感反而變得更加的強烈的現象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因為在強迫下,人們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使得做出相反的行為。

10. 愛情在心理學上的幾大特徵

愛情在心理學上的特徵:

1、不痴情,不咄咄逼人,不公開表現自己的愛情佔有欲,能充分尊重對方。美滿的愛情,要求人把愛情只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開拓與領略自己人生的同時,重視對方,不幹涉對方的活動,但又不是漠不關心。要為雙方的個人自由留有充分餘地;

2、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取愛情時,自己更感歡欣,並以對方的幸福為滿足。即是要有無私精神;

3、美滿的愛情是彼此雙方獨立個性的結合。即戀愛雙方不作為對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讓雙方都有發展自己個性的餘地;

4、尋找和珍惜雙方心理上的共鳴。美滿的愛情在於精神上的和諧,心靈上的溝通。

(10)多少人把愛情想偏了心理學擴展閱讀:

愛情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穩固愛情的心理規律;男女相愛的心理奧秘;求愛及擇偶心理;初戀心理;愛情挫折心理及婚後各階段的愛情發展之心理特點等等。它是一門應用心理學。

愛情不僅受社會、思想倫理等因素影響,也受許多復雜心理因素的制約。掌握好愛情中的心理問題,將會使愛情甜蜜、美滿。但是理論存在的意義是提供我們理解問題的方向,請不要忽略理論和實際的差距,當愛情可以解釋,未必是好事。愛註定被傷。愛是恨,恨是愛,愛恨為仇,不要輕易與愛與恨!

閱讀全文

與多少人把愛情想偏了心理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洲四大經濟有哪些國家 瀏覽:194
尤德婚姻狀況如何 瀏覽:659
從哪裡分析社會經濟 瀏覽:348
有哪些高中美女教師課程 瀏覽:880
為什麼年輕人缺乏幸福感 瀏覽:365
為什麼感覺美女越來越多 瀏覽:850
有哪些關於造字的神話故事 瀏覽:994
經歷了背叛婚姻怎麼辦 瀏覽:136
臉小女生如何讓人有幸福感 瀏覽:229
濟南市事業單位工資一般多少 瀏覽:903
美女怎麼瘦臉效果最好 瀏覽:41
婚姻包括哪些感情 瀏覽:196
網文怎麼發展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瀏覽:259
美女呀今天是在哪裡吃飯 瀏覽:375
上層建築怎麼做經濟基礎服務 瀏覽:835
派出所的事業編制有什麼用 瀏覽:294
歐洲經濟區國家包括哪些 瀏覽:896
美女跳舞綜藝節目有哪些 瀏覽:367
愛情是專一的還可以用什麼詞形容 瀏覽:588
船帆故事有哪些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