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愛情問答 > 佛教哪些經文可以化解愛情不順

佛教哪些經文可以化解愛情不順

發布時間:2022-04-18 07:43:51

『壹』 感情受傷讀什麼佛經好

十二因緣,空觀方面的佛經都可以。
宗薩蔣揚仁波切的《正見》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跡》也挺合適的,我當初就是靠這兩本走出失戀的。會覺得受傷基本是因為對方主動離開,懷疑自己不夠好,我執作祟覺得受傷,可能還夾雜著對對方某些特質的貪戀(有這種可以輔助白骨觀不凈觀和因緣觀);還很多是因為覺得過去明明很美好,為什麼對方不珍惜為什麼不能停留在美好時刻。有這種疑惑痛苦,是因為無法認識到一切都是在變化的,所深刻執著的我相人相其實是在不斷變化,簡單說這就是因為愚痴造成的痛苦,世間沒幾個人能認識到諸相非相,所以世間人的幸福非常易碎,痛苦無數。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妙色王求法偈》

『貳』 哪部佛經化解桃花劫的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的,佛法學習,網路下以下優酷土豆、視頻鍾茂森講的《弟子規》4集或12集請聽凈空法師講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注意講公案的部分,也許能開悟)阿彌陀佛

『叄』 如何用佛法化解婚姻的不順利及實列

佛教認為有緣就一起過 無緣就分開 都是很正常的!有這個緣分就兩個人過 沒有就一個人活 無所謂的·

一切因緣生 萬般不由人 一般的事情都是早就定好的了
緣分有早晚 婚姻也是有長短 也不必如此 執著起心!一切自然而然為好吧!

『肆』 我感情不順利,念什麼經文有幫助哦

佛教的:作明佛母咒,是對婚姻有幫助的。勾召人緣愛情對婚姻好。——還有準提咒,經文說,念多少遍准提咒,吹氣在水裡,用水洗澡,別人就會喜歡你。——其實每個咒,都有不同功效,可以試一試。——修大歡喜天法,也可以

『伍』 要念什麼佛經才能挽回夫妻關系

《地藏經》
《地藏經》消除業障最快,業障消除,婚姻必定美滿和諧。不過,婚姻是前世的緣分,如果緣分已盡,就只能隨緣,強求不了。
另外,積德行善,忠誠於自己的配偶,是婚姻的基石,這一點比念經更重要。

『陸』 夫妻感情破裂念什麼佛經才能擺脫惡緣,

阿彌陀佛

恭敬誠心的專一念阿彌陀佛佛號,和《佛說無量壽經》,不僅僅要念經,更要做到佛經

中的要求,吃素放生,止惡行善,和日常中夫妻相處之道,弟子規里有教。轉逆緣為法緣。

問:請問如何種好因、造好緣?發心學佛是否可以主動創造好因、締結好緣?他底下有兩個問題,能否將以往所結的惡緣轉成善緣,甚至法緣?能否提供具體的例子?



凈空法師答:

能。具體的例子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只要你稍稍留意。在中國社會最著名的,《了凡四訓》,你看看袁了凡先生,雲谷禪師給他的教導,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還有跟了凡先生同時代的人,俞凈意,《俞凈意公遇灶神記》,那是灶神點化他,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俞凈意大概比了凡先生相差十歲的樣子,他大,了凡比他小一點,這都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你再細心觀察,在我們現前學佛同學里頭,在家、出家你細心觀察,例子就太多了。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因為我接觸《了凡四訓》的時間很早,沒有皈依之前朱鏡宙老居士送給我的,我看了之後非常受感動,以後我也多買了幾本,送給一些朋友。朋友當中有一位劉淵武先生,我們同事,他年齡比我大,大我十幾歲,那個時候生活非常艱苦,常常有自殺的念頭,家庭負擔太重,兒女太多,兒女跟太太都常常抱在一團痛哭。勸他一定不能自殺,再苦也要忍受過去,所以我把《了凡四訓》送給他。他看了非常感動,很歡喜,全家奉行,以後他的家真的都轉過來,所以他對我很感恩,他說我救了他一家。我說不是我救你,《了凡四訓》救了你一家。那個時候我買了十幾本,到處送人,你看別人都沒有依教奉行,你依教奉行,全家轉過來。它真管用!

我自己的命運能夠轉過來,實在講也是得力於《了凡四訓》。古人的話是真話,不欺騙人,你只要把理搞清楚、搞明白依教奉行,就能夠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就把自己命運扭轉過來,命運是自己造,當然自己可以改。改命不是找算命先生、風水先生來改,那是假的靠不住。是要依據諸佛菩薩的經典、古聖先賢的教誨,認真努力去做,自然就轉過來。尤其是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最高的指導原則,那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命不好,過去我們的想法不好,想錯了;現在我們要改過來,把不好的想法放棄掉,天天往好處去想。什麼是好處?學佛菩薩是好事,念念利益一切苦難眾生是好事。別想自己,想自己就錯,想自己是什麼?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放下不再想自己,這個身體在世間是為眾生服務的。兩樁事情,為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行,這是為自己,要提升也得要為一切眾生去服務,為別人。為別人是真正為自己,為自己是真正害自己,這個道理現在懂得的人不多。問這樁事情的同學,可以去讀《了凡四訓》、讀《俞凈意公遇灶神記》,具體的答案你就會找到。

『柒』 求讓人放下愛情的佛經!或者經典故事!最好是佛經!有哪些佛經!

(一)前世是誰埋了你
從前有個書生, 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 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奄奄 一息。這時, 路過一遊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 看一眼, 搖搖頭, 走了……又路過一人, 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 走了……再路過一人, 過去, 挖個坑, 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疑惑間, 畫面切換. 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

書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釋道:看到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嗎?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唰地從床上做起,病癒。

(二)蛛兒與芝草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樑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經意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樑上的蜘蛛。佛祖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麼真知灼見,怎麼樣?」
蜘蛛遇見佛祖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祖問到:「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樑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颳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有颳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祖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傾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祖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

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像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麼也想不同,佛祖竟然這樣對她。

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即將出竅,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准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祖來了,他對蛛兒的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後,好象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剛說完,佛祖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情地擁抱在了一起……

(三)千年等待
有個年輕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門、多才多藝,她家的門檻都快被媒婆踩斷了,她仍不想出嫁,因為她始終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現。
有一天,她去廟會散心,在萬頭攢動的人群中,瞥見一名年輕男子,心中確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場面雜沓擁擠,她無論如何都無法靠近那人,最後眼睜睜地看著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後,少女四處尋找此人,但這名年輕男子卻像是人間蒸發,再也沒有出現。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禮佛祈禱,希望再見那個男人。她的至誠,感動了佛心,於是現身遂其所願。
佛祖問她:「 你想再看到那個男人嗎?」
「是的,哪怕見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棄現有的一切,包括愛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願放棄」少女為愛執著。
「你必須修煉五百年,才能見他一面,你不會後悔吧?」
「我不後悔」斬釘截鐵。

於是女孩變成一塊大石頭,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風吹日曬,女孩都不以為苦,難受的卻是這四百多年都沒看到一個人,看不見一點點希望,才讓她面臨崩潰。最後一年,一個採石隊來了,相中了她,把她鑿成一塊條石,運進城裡,原來城裡正在建造石橋,於是,女孩變成了石橋的護欄。就在石橋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見了那個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過石橋,當然,男人不會發覺有一塊石頭正目不轉睛地望著他。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現:「滿意了嗎?」

「不!為什麼我是橋的護欄?如果我被鋪在橋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你還得修煉五百年!」
「我願意!」
「很苦,你不後悔?」
「不後悔!」

這次女孩變成了一棵大樹,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經過,女孩每天觀望,但這更難受,因為無數次希望卻換來無數次的希望破滅。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煉,女孩早就崩潰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女孩的心逐漸平靜了,她知道,不到最後一天,他是不會出現的。又是一個五百年啊,最後一天,女孩知道他會來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動。他終於來了!還是穿著她最喜歡的白色長衫,臉還是那麼俊美,女孩痴痴地望著他。這一次,他沒有匆匆走過,因為,天太熱了。他注意到路邊有棵大樹,休息一下吧,他想。他來到樹下,靠著樹根,閉上雙眼睡著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緊靠在她的身邊!但是,她無法向他傾訴這千年的相思。只有盡力把樹蔭聚攏,為他遮擋毒辣的陽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為他還有事要辦,他拍拍長衫上的灰塵,動身前一刻,他回頭看了看,又輕輕撫摸一下樹干, 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那人逐漸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現了。

「你是不是還想做他的妻子?那你還得修煉。」
女孩平靜地打斷了佛祖的話:「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哦?」
「這樣已經很好了,愛他,並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哦!」
「他現在的妻子也曾像我這樣受苦嗎?」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點頭。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這一刻,女孩似乎發現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氣。
女孩有些詫異:「佛祖也有心事?」

「這樣就好,有個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為了看你一眼,他已經修煉兩千年了。」佛祖臉上綻放著笑容。

(四)商人的四個妻子

從前,有個人娶了四個妻子,第四個妻子深得丈夫喜愛,不論坐著站著,丈夫都跟她形影不離。第三個妻子是經過一番辛苦才得到,丈夫常常在她身邊甜言蜜語,但不如對第四個妻子那樣寵愛。第二個妻子與丈夫常常見面,互相安慰,宛如朋友。只要在一塊就彼此滿足,一旦分離,就會互相思念。而第一個妻子,簡直像個婢女,家中一切繁重的勞作都由她擔任,她身陷各種苦惱,卻毫無怨言,在丈夫的心裡幾乎沒有位置。

一天, 這個人要出國做長途旅行,他對他四個妻子說:「你肯跟我一塊兒去嗎?」
第四個妻子回答:「我可不願意跟你去。」

丈夫恨她無情,就把第三個妻子叫來問:「你能陪我一塊去嗎?」第三個妻子回答道:「連你最心愛的第四個妻子都不願意陪你去,我為什麼要陪你去?」

丈夫把第二個妻子叫來說:「你能陪我出國一趟嗎?」,「我受過你恩惠,可以送你到城外,但若要我陪你出國,恕我不能答應。」

丈夫也憎恨第二個妻子無情無義,對第一個妻子說:「我要出國旅行,你能陪我去嗎?」
第一個妻子回答:「我離開父母,委身給你,不論苦樂或生死,都不會離開你的身邊。不論你去哪裡,走多遠,我都一定陪你去。」

他平日疼愛的三個妻子都不肯陪他去,他才不得不攜帶決非意中人的第一個妻子,離開都城而去。

原來,他要去的國外乃是死亡世界。擁有四個妻子的丈夫,乃是人的意識。

第四個妻子,是人的身體。人類疼愛肉體,不亞於丈夫體貼第四個妻子的情形。但若大限來臨,生命終結,靈魂總會背負著現世的罪福,孤單寂寞地離去,而肉體轟然倒地,沒有辦法陪著。

第三個妻子,無異於人間的財富。不論多麼辛苦儲存起來的財寶,死時都不能帶走一分一毫。

第二個妻子是父母、妻兒、兄弟、親戚、朋友和仆佣。人活在世上,互相疼愛,彼此思念,難舍難分。死神當頭,也會哭哭啼啼,送到城外的墳墓。用不了多久,就會漸漸淡忘了這件事,重新投身於生活的奔波中。

第一個妻子則是人的心,和我們形影相隨,生死不離。它和我們的關系如此密切,但我們也容易忽略了它,反而全神貫注於虛幻的色身。

雪倫粉紅絲帶點評:非常有哲理的四個故事,叫人唏噓感嘆,這人間的情愛,真叫人不可自拔、迷失彷徨。其實倘若能看清其中真諦,則不外乎得失之間,但就如同蛛兒與芝草故事中的佛祖所言:把握眼前幸福,珍惜愛情,或許才是最好的歸宿。世人所追求的愛情,不是靠一廂情願,也不是靠默默等待就能實現的,冥冥之中自有姻緣,一旦遇到了,定要學會把握珍惜。

『捌』 念什麼佛經對愛情婚姻好

愛情婚姻在於雙方能夠相互理解,寬厚待人接物。念經只是助緣,自己先做好了,念什麼經都是水到渠成!是這個道理。把一切寄託在念經上,不是很妥當。

『玖』 佛法是怎麼勸人放下愛情的

首先,有一點,樓主要明白,佛是叫人放下,而不是放棄,對於有家庭的人,佛陀並不會說你們最好離婚這種話,種種電視劇的誤導其實很嚴重。

以下內容選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亦即愛情、親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佛門;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人稱之為『愛』。愛除了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之外,也有『有我』和『無我』之別。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則可能是有條件,也可能是無條件的。佛法是要從基礎的愛來引導至無我的慈悲。

由於佛菩薩可以無我,眾生不可能無我,因此要教導眾生從有我的愛而漸漸進入無我的慈悲;也需要先從有條件的愛,而加以凈化成無條件的愛。因此,佛教不能一開始就叫人離開感情生活。

至於佛教徒應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呢?家庭是感情關系的基礎。家庭的基礎從倫理上說是親子之情,它的構成始於男女的夫婦關系,繼而從家庭成員擴展到家庭以外的親戚朋友。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會的活動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國有句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又說『夫唱婦隨,白首偕老』。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為基點。如果沒有情,就像機器沒有潤滑的油,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損傷。佛法目的不外為教化世間凡夫,誘導凡夫將矛盾化為和諧。因此,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智慧和慈悲。智慧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情感如果離開理性的智慧,就會泛濫成災,自害害人。

有一部佛經,叫《六方禮經》,其中提到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有一種宗教信仰,教人專門拜方位。如有一次佛看到一位叫屍迦羅越的青年,正非常虔誠地禮拜六個方位,便問他拜的是什麼。那位青年說不出所以然,只回答這是父親的意思,父親在世時拜方位,他去世之後兒子也應照著拜。佛陀告訴他,佛教也拜六方,如其以孝順父母為東方,恭敬師長為南方,夫婦互相體諒為西方,愛護親友為北方,體恤仆從部屬為下方,尊敬出家修行人為上方;同時並說明了父母對兒女、師長對弟子、部屬傭人對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門對俗人,各別所應具有的態度和責任。像這些都屬於感情的范圍,是人間的倫理關系。能夠善於處理感情問題而過正當的感情生活,就是修行佛法的開始。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維摩詰的一段問話。

菩薩問維摩詰說:『你有父母妻子,也有親戚等眷屬,還有部屬和朋友,這不是很累贅嗎?』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薩,卻又拖家帶眷,怎會自在呢?維摩詰答道:『我的母親是智慧,父親是度眾生的方法,妻子是從修行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和誠實;我有家,但它代表畢竟空;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就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這一品涵蓋了在家人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人事物,維摩詰不但不因有這些累贅而不自在,反以大智慧來運用大慈悲。他雖然過著與一般人相同的感情生活,但是自有其解脫自在的內心世界。

可見,佛教徒並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能夠以理性的智慧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所謂佛法的指導和智慧的原則,是教我們如何處理感情問題,而不是要我們放棄、排斥或厭惡感情。如果用情不當,會帶來困擾;用情沒有節制,也會造成災難。例如:父母對子女固然要愛護,但是溺愛,反而害了子女;男女之間應該相愛,可是婚外情或婚前復雜的感情生活,不僅會惹來家變的麻煩,也會給社會製造糾紛。另外,對親戚朋友以及師生之間、主僕之間等等關系,也都要基於理性而付出感情,否則徒生困擾。佛法,並非反對感情生活,而是要指導我們如何過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拾』 佛教中滅情慾的佛經有哪些

《雜阿含經》節錄

欲能縛世間,調伏欲解脫;斷除愛欲者,說名得涅槃。

佛告聚落主:『若眾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愛欲為本,欲生、欲集、欲因、欲緣而生苦……。若有四愛,念無常變異者,則四憂苦生;若三、二,若一愛念無常變異者,則一憂苦生。聚落主!若都無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即說偈言:

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

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華不著水。

眾生隨愛想,以愛想為住;

以不知愛故,則為死方便……

若知所愛者,不於彼生愛;

彼此無所有,他人莫能說。

愛為網、為膠、為泉、為藕根、能為眾生障、為蓋、為膠、為守衛、為覆、為閉、為塞、為闇冥、為狗腸、為亂草、為絮。從此世至他世,從他世至此世,住來流馳,無不轉時。

《別譯雜阿含.第二四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於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眾生誰所生,雲何常馳求?
於生死輪轉,何者為怖畏?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眾生從愛生,心意馳不停;
眾生處生死,苦為大怖畏!

爾時天復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中阿含.哺利多經》節錄

多聞聖弟子雲何依離邪淫、斷邪淫?
多聞聖弟子作是思惟:『邪淫者必受惡報,現世及後世,若我邪淫者,便當自害,亦誣謗他。天及諸智梵行者,道說我戒,諸方悉當聞我惡名。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如是邪淫者受此惡報。現世及後世,我今寧可依離邪淫、斷邪淫耶!便依離邪淫、斷邪淫。』

《長阿含.遊行經》節錄
阿難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未受誨者,當如之何?』
佛言:『莫與相見。』
阿難又白:『設相見時,當如之何?』
佛言:『莫與共語。』
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
佛言:『當自撿心。』

《增一阿含經》節錄
寧以火燒鐵錐而烙於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當雲何與女人從事?然今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家家乞食,福度眾生。』佛告阿難:『莫與相見。設與相見,莫與共語;設共語者,當專心意。』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莫與女交通,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則離於八難。

夫為女人有九惡法,雲何為九?一者、女人臭穢不凈,二者、女人惡口,三者、女人無反復,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慳嫉,六者、女人多喜遊行,七者、女人多嗔恚,八者、女人多妄語,九者、女人所言輕舉。是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惡之行。

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雲何為五?一者色力,二者親族之力,三者田業之力,四者兒力,五者自守力。是謂女人有此五力。比丘當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輕慢夫主。設復夫以一力,盡覆蔽彼女人。雲何為一力?所謂富貴力也。夫人以貴,色力不如,親族、田業、兒自守,盡不如也。皆由一力,勝爾許力也!

女人有五欲想,雲何為五?一者、生豪貴之家,二者、嫁適富貴之家,三者、使我夫主言從語用,四者、多有兒息,五者、在家獨得由己。是謂,女人有此五事可欲之想。

《善生子經》節錄
淫邪有六變當知,何謂六?不自護身,不護妻子,不護家屬,以疑生惡,怨家得便,眾苦所圍。已有斯惡,則廢事業;未致之財不獲,既獲者消,宿儲耗盡。

《撰集百緣經》節錄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能離恩愛者,永斷無怖畏。

《賢愚經》節錄
夫淫慾者,譬如盛火,燒於山澤,蔓延滋甚,所傷彌廣。人坐淫慾,更相賊害,日月滋長,致墮三途,無有出期。夫樂家者,貪於合會、恩愛、榮樂因緣;生、老、病、死、離別、縣官之惱,轉相哭戀,傷壞心肝,絕而復甦。家戀深固,心意纏縛,甚於牢獄。

《雜寶藏經》節錄
淫慾之事,樂少苦多。猶如逆風而執熾炬;愚者不放,必見燒害。
欲為不凈,如被屎聚。
欲現外形,薄皮所覆。
欲無返復,如屎塗毒蛇。
欲如怨賊,詐親附人。
欲如假借,必當還歸。
欲為可惡,如廁生華。
欲如疥瘡而向於火,爬之轉劇。
欲如狗嚙枯骨,涎唾共合,
謂為有味,唇齒破盡,不知厭足。
欲如渴人飲於鹼水,逾增其渴。
欲如段肉,眾鳥競逐。
欲如魚獸,貪味至死,其患甚大。

《大庄嚴論經》節錄
色縛於凡夫,五陰悉羈系,
生能縛於物,死縛亦復然;
今身至後世,未始不系縛,
輪回羈縛中,數數受生死。
佛說聚會者,必當有離別。
一切有為法,悉皆是無常,
無常火熾然,燒滅於三有。
愛我者極多,我愛亦不少,
我今皆能舍,如此愛著等。
生死黑闇處,輪回險阻中,
親親更相戀,惡見於乖離;
無常無悲愍,破壞使別離,
恩愛無別離,不應求解脫。
展轉相親愛,相戀轉善厚,
畢竟必別離,以是因緣故,
智者求解脫,都無所遺戀。
《法句譬喻經》節錄

見色心迷惑,不惟觀無常;愚以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樂自裹,譬如蠶作繭;智者能斷棄,不眄除眾苦。

心念放逸者,見淫以為凈;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牢獄。

覺意滅淫者,常念欲不凈;從是出邪獄,能斷老死患。

晝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見女欲污露,想滅則無憂。

女人之好,但有脂粉,芬薰眾花沐浴塗香,著眾雜色衣棠。以覆污露,強薰以香,欲以人觀,譬如革囊盛屎,有何可貪?

妖蠱女人有八十四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何謂為八? 一者嫉妒,二者妄嗔,三者罵詈,四者咒詛,五者鎮厭,六者慳貪,七者好飾,八者含毒。是為八大態。

《道行般若經》節錄

在家者,與婦人相見,心不樂喜,常懷恐怖。與婦人交接,念之惡露,臭處不凈潔,非我法也,盡我壽命不復與相近,當脫是惡露中去。譬若有人,行大荒澤中,畏盜賊,心念言:『我當何時脫出是厄道中去?』當棄遠是淫泆畏懼,如行大荒澤中,亦不說其人惡。

《修行道地經》節錄

……道跡自念:『我身不宜習於淫慾,如余凡夫說情慾穢,樂於無欲,滅盡熾然,習惡露觀,晝夜不舍。習如是者,淫怒痴鮮,得往來道。一返還世,勤斷苦源。已得往還,於諸愛欲無起、清凈,淫怒痴薄;心尚未斷,故有惱患。譬如男子有婦,端正、面貌無瑕,以諸瓔珞庄嚴其身,夫甚愛敬。雖有是色,淫鬼非人也,唯人血肉以為飲食。有人語夫:「卿婦羅剎,血肉為食。」夫不信,人數數話之,夫心遂疑,意欲試之。夜佯卧出,軒聲如眠;婦謂之寐,竊起出城,詣於冢間。夫尋逐後,見婦脫衣及諸寶飾,卻著一面,面色變惡,口出長牙;頭上焰燒,眼赤如火,甚為可畏;前近死人,手摑其肉,口嚙食之。夫見如是,爾乃知之非人是鬼,便還其家,卧於床上。婦即尋還,來趣夫床,復卧如故。其夫見婦庄嚴瓔珞、面色端正,爾乃親近。假使念之,在於冢間啖死人肉,心即穢厭,又懷恐怖,得往還道;若見外形端正殊好,淫意為動,設說惡露、瑕穢、不凈,淫意為滅。』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節錄

菩薩應當先觀色慾猶如水月,水動月動,心生法生,貪欲之心亦復如是,念念不住,速起速滅。

復觀色慾猶如蟒蛇,在曠野中,嗔毒發時,頭如蔭蓋;行人熱逼,投此蓋下,為毒所觸,因致命終。

貪欲之人亦復如是,行於生死曠野磧中,妄見欲境,生染著心,欲想才起喪失禪定,是耶名為貪慾障蓋。

復次,觀於欲性,如地獄火燒炙有情;如水瀑流,漂沒一切,無有慈悲。

猶如羅剎損害有情;亦如獄卒,損人手足。

猶如利刀,復如魁膾,斷眾生命;又如磣毒,犯必命終。

如墜高山,受大苦惱;如夜黑闇,無所知見。

如白癩病,不可療治;又如大海,難使干竭。

貪欲深廣,過於巨海;五欲粗重,如妙高山。

如緊波果,端正可觀;若人執之,觸便喪命。

如屠羊柱,懸者必亡;如熱金冠,戴之燒死。

猶如過去轉輪聖王、釋提桓因、四天王等,及諸力士那羅延天,一切有情,皆因貪欲興兵相伐,所積身骨,如毗富羅山。過去既然,現在、未來亦復如是。

復次,世間之人於己親屬,父母、兄弟極相憐愛,乃至身命無所吝惜。為貪欲故,更相憎嫉,起毒惡心互相殺害。

貪色之人有二苦因:一者、富貴為貪色慾,受諸卑賤種種輕欺;二者、為貪欲力,挑智慧眼,無所分別,猶如盲人。為此因緣,死墮地獄,受無量苦。

復次,貪欲之人心無厭足,如火添薪,亦如國王貪於土境,亦如商主貪其財利,如求慧解貪於聽聞,如諸菩薩樂度眾生,如是等人各於己事,皆無厭足。貪欲之人亦復如是,無有厭足,求於欲境憂苦艱難,得已守護,纏縛倍增,死墮地獄,受大劇苦。求靜慮者,常於如是,色慾怨家,不應想念,況親近之,以是名為貪欲重蓋。

《無量壽經》節錄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

供養三寶,作大福田;

取相分別,情執深重;

求出輪回,終不能得。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節錄

寧當依附千逾繕量大熱鐵床,是床極熱、遍熱、猛焰、洞然。於彼父母所給妻妾諸女色慾,乃至不以染愛之心,遠觀其相,何況親附抱持之者,何以故?舍利子!當知婦人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是殺害本、是系縛本、是憂愁本、是怨對本、是生盲本,當知婦人滅聖慧眼,當知婦人是熱鐵花,散布於地,足蹈其上,當知婦人於諸邪性,流布增長。舍利子!何因緣故名為婦人?所言婦者,名加重擔,何以故?能使眾生,負於重擔。……我觀一切千世界中,眾生大怨,無過妻妾女色諸欲,何以故?……彼無智者,為於男女、妻妾諸女色等,所纏縛故,於諸善法多生障礙。

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慾,當知,即是味著礫石之雹,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丸,即是味著坐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機蹬……。取要言之,若有攝受妻妾、男女諸女色慾,當知即是攝受一切眾苦,憂、愁、悲、惱之聚。

當知丈夫親近女人之時,即是親近惡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過。

《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節錄

常行於淫慾,未曾滿足時,

如渴飲鹼水,終不能除渴。

如眾流歸海,終無有滿足,

愛欲亦如是,終無有滿足。

如火焚草木,無有厭足時,

愛欲亦如是,終無有滿足。

《大寶積經.優陀延王會》節錄

於己父母棄背恩養,於他女人尊重承事,種種供給,無疲厭心,即是成就地獄之本。

耽欲惛醉人,彼實無安樂,親近惡法故,不名善丈夫。

若人自縱逸,無有禁戒者,隨心之所為,失壞於福利。

彼無智慧人,行於畜生法,馳趣於女色,猶豬樂糞穢。

愚者不能觀,欲染之過患,妄生殷重想,猶若盲冥人。

為色所系縛,增長於欲愛,猶如於野干,不離屍冢間。

於聲香味觸,而生愛著心,輪轉生死中,如獼猴系柱。

無明纏覆故,為女所迷亂,如市求利人,矯詐來親附。

愚人親近欲,是入魔境界,猶若翳荼迦,耽嗜於糞穢;

亦如綥雹雨,能損於稼穡,窯師常近火,多為所焚燒。

諸未見諦者,為欲失白法,如風吹微糠,其義亦如是。

假如善丈夫,為殺者所執,寧受斯逼害,不應親女人,

若樂觀女色,貪求轉復多。取相之凡夫,增長於欲愛,

如於炎夏時,遊行曠野中,渴逼飲鹼水,飲已渴彌增。

未見真實者,愚痴徙自活;親近於女人,貪欲愛堅固。

若人觸毒蟲,便為毒所害,如是諸凡夫,犯欲亦如是。

譬如彩畫瓶,內盛以惡毒,是中實可畏,外相現端嚴。

嚴飾於女人,謂彼為姝妙,是中甚穢惡,如氣滿皮囊。

又如以繒彩,纏里於利刀,庄嚴彼女人,其義亦如是。

如火滿深坑,無煙能燒害,女人亦如是,暴惡無哀愍。

如死狗死蛇,穢惡而壞爛,亦如燒糞穢,人皆厭惡之。

死蛇糞狗等,雖甚可厭惡,如是諸女人,可厭復過彼。

譬如劫壞時,大地皆火起,叢林諸草木,一切悉燋然。

大身者所居,海水盡干竭,須彌等寶山,世界遍燒壞。

如是劫燒時,焚燎於山海,無有諸眾生,能為救護者。

因茲女欲故,燒害諸愚夫,猶如劫火然,一切皆燒盡。

不凈常流注,涎洟膿血身,奈何彼愚夫,於此而耽著。

骸骨相搘柱,皮肉以覆之,臭穢甚可惡,如棄殘宿食。

亦如倉稟門,糠糗恆狼籍,此身諸穢惡,充滿亦復然。

胃脾臂肝膽,及腸肺糞穢,並髓腦膿血,八萬戶諸蟲,

在中常唼食,盲冥諸愚夫,痴網自纏覆,於是不能了。

雜食所余穢,九孔常流注,如是過患身,由先不凈業。

愚夫於女人,系戀彼聲色,由斯生染著,曾不如實知。

如蠅見於吐,而生愛著心,愚夫貪女人,境界亦如是。

顛仆於女色,恆自穢其身,如何彼愚夫,於此樂游止。

如鳥為求食,不知避網羅,貪愛於女人,被害亦如是。

譬如水中魚,游泳網者前,便為他所執,豈非自損傷。

女若捕魚人,諂誑猶如網,男子同於魚,被網亦如是。

殺者之利刀,雖復甚可畏,女人刀可畏,傷害復過彼。

如蛾投燈炬,及火燒屋時,蟲等被焚燒,無依無救者。

迷醉於女人,貪火所燒害,由斯墮惡趣,無依怙亦然。

邪行諸愚夫,愛戀他妻室,妄生欣悅想,猶如於家雞;

亦如曠野雞,妄游殺害所,損傷因自生,而無救濟者。

舍離於佛法,親近彼女人,由是業因緣,墜墮於惡道。

又如諸獼猴,跳躑岩樹間,必致自損傷,豈不由愚惑。

如是耽欲者,於彼諸女人,為痴網所羅,數受生死苦。

如世之罪人,處以尖摽苦,耽醉淫慾者,當懸劍樹林。

譬如以猛火,燒然彼鑊湯,投之以麻麥,隨沸而漂沒。

如是耽欲人,不識於善路,死當墮惡道,煎煮鑊湯中。

鑊湯之大數,六十四俱胝,諸造惡之人,以彼為居處。

如是一一鑊,量各一由旬,猛火遍燒然,底及四周際;

或有滿百年,或二三四百,受煎煮之苦,皆由自業為。

獄卒以利鉤,時復舉令出,皮肉皆爛墮,其骨白如珂;

於是諸獄卒,復將置鐵槽,以桿而搗之,無能救護者。

爾時諸骨髓,盡碎末為塵,由業風所吹,死已復還活。

若有侵逼他,妻妾童女等,當緣鐵刺樹,並受斧杵殃。

有三股鐵叉,或四五歧者,侵擾他妻室,當受此刑治。

復有鐵嘴烏,深琢於髓腦,野乾等諸獸,競來食啖之。

如是邪欲人,當墮屎糞獄,及走於鋒刃,亦復上刀山。

如是邪欲人,顛墜炎熱獄,既被燒害已,復趣於寒冰。

如是邪欲人,亦墮極炎熱,嘖叫及大叫,並住黑繩中。

如是邪欲人,當沒鹼熱河,復經歷煻煨,未至底便死。

地獄有蒺藜,五角極銛利,彼為狗所逼,忙怖走其中。

愛戀於女人,墮放大怖處,或吞於鐵丸,或飲洋銅汁。

有二熱鐵山,彼此來相合,昔時耽欲者,於中受苦殃。

受斯苦楚時,都無救護者,得如是罪報,皆由自業緣。

昔同歡愛者,今於何所在,我獨受其殃,而不來相救。

由於先世中,自作如是業,假令父母等,無能相救者。

由於先世中,自作如是業,假令男女等,無能相救者。

由於先世中,自作如是業,假令兄弟等,無能相救者。

由於先世中,自作如是業,假令姊妹等,無能相救者。

由於先世中,自作如是業,假令朋友等,無能相救者。

愚夫為邪欲,貪求於女人,無間地獄中,受如是諸苦。

說此不清凈,穢惡之女人,愚夫所遊行,智者皆遠離。

親近彼女人,最為極下劣,是惡中之惡,何足為欣樂。

耽著諸凡夫,常抱於糞囊,由此業因緣,當受無量苦。

愚夫為女人,受種種刑罰,囚系及捶打,而無厭離心。

愚夫為女人,被種種燒害,能忍受斯苦,而無厭離心。

或置在尖標,或殺或沉水,或擲放大坑,備受諸苦毒。

雖見如是苦,猶於淫慾中,稱贊於女人,曾不生厭離。

或有少智人,知為眾苦本,見已還親近,如胡膠見火。

聞佛之所說,雖復生信受,仍多畜女人,其眾如群羊。

或聞諸佛教,才興厭悔心,須臾貪復生,如惡毒還發。

猶如被怖豬,暫止須臾頃,若見於糞穢,貪愛還復生。

愚夫聞法已,暫爾心驚怖,後見諸欲色,貪愛還復生。

猶如有丈夫,從其自身首,棄擲金花鬘,翻戴於熱鐵。

愚夫耽欲故,棄舍諸佛教,貪求下劣法,造作諸罪業。

迷醉諸欲者,墮閻羅界中,常吞熱鐵丸,復飲洋銅汁。

迷醉於欲者,背善而行非,舍離於清凈,永趣閻羅界。

若有智慧人,聞我說是法,應舍一切欲,速求於出離。

《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節錄

如來不贊嘆,凡夫所行欲,

離欲及貪愛,及成天人師。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節錄

四大假為女,其中無所有,

凡夫迷惑心,執取以為實。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

妄見女相故,生於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實女人,

無智者迷惑,便生於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無相,

此相皆寂靜,是名女三昧。

自謂是男子,見彼為女人,

由斯分別心,而生於欲想。

欲心本無有,心相不可得,

由妄分別故,於身起男想。

是中實無男,我說如陽焰,

知男相寂靜,是名男三昧。

《華嚴經》節錄

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兩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閱讀全文

與佛教哪些經文可以化解愛情不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幸福 瀏覽:121
如何正確健康的使手機壽命變長 瀏覽:572
關雎和蒹葭哪個是第一首愛情詩 瀏覽:511
孝感和郴州哪個經濟強 瀏覽:689
成都經濟自由需要多少錢 瀏覽:455
下一站幸福片尾曲叫什麼名字 瀏覽:918
如何提升責任感事業心 瀏覽:343
2099數字愛情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225
幸福樹葉子變藍是怎麼回事 瀏覽:376
愛情的小說名怎麼取 瀏覽:643
如何判斷懷孕健康 瀏覽:616
軍賽客運站到幸福有多少公里 瀏覽:65
聞喜縣事業編公積金交多少 瀏覽:954
被塵封的故事怎麼打龍珠更好 瀏覽:94
正陽縣哪裡有小美女 瀏覽:316
什麼愛不愛情的表情包 瀏覽:853
兔子與蛇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46
怎麼形容愛情初心不變 瀏覽:184
屬蛇男屬兔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553
童年經典故事有哪些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