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民國的凄美愛情故事。
1931年,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徽因很沮喪的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應該是林徽因這個女人獨特的聰明之處,遇到問題時,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去解決,讓你拋給願意幫她解決的人。梁思成第二天告訴林徽音,「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林徽因後來又將這些話轉述給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於是從此三人終身為友。金岳霖說到做到,自那以後他們三人毫無芥蒂,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常常是各居一幢房子的前後進。即使偶爾不在一地如抗戰時在昆明、重慶,但金老一有休假就跑到梁家住。這種坦盪盪的胸襟增進了他們之間的信任:連梁思成夫婦吵架,都是金老理性地為他們仲裁。林徽因1955年去世時,金岳霖覺得很悲哀,他說自己的眼淚沒有停過。他給林徽因的輓聯充滿了熾熱頌揚與激情飛瀉的不凡氣勢:「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四月天」取自林女士詩題《你是人間四月天》,它在西方意味著艷日豐碩與富饒。林徽因去世後一年,一次金岳霖在北京飯店請客,老朋友們都納悶他為什麼請客。金岳霖站起來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聞聽此言,有些老朋友望著這位終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淚。」即使在金岳霖已88歲高齡時,此時他身體衰弱,行動不便,記性也不大好了,談話超過10分鍾就會睡著。但是說到林徽因,他卻依舊精神矍鑠,十分健談。據晚年采訪金老的陳宇先生說,金老看到林徽因的照片時很激動:他接過手,大概以前從未見過,凝視著,嘴角漸漸往下彎,像是要哭的樣子。他的喉頭微微動著,像有千言萬語梗在那裡。他一語不發,緊緊捏著照片,生怕影中人飛走似的。許久,他才抬起頭,像小孩求情似地對我們說:「給我吧!」陳先生等答應為他翻拍一張,金老生怕別人忘了,還拱手說:「那好,那好,那我先向你們道個謝!」當拿到照片時,他捧著照片,凝視著,臉上的皺紋頓時舒展開了,喃喃自語:「啊,這個太好了!這個太好了!」神經又興奮了起來。坐在這位垂垂老者的身邊,你會感到,他雖已衰殘病弱,但精神一直有所寄託。一次,陳鍾英先生編纂林徽因詩文將樣本請他過目。金岳霖摩挲著,愛不釋手。陳鍾英先生趁機湊近他耳邊問,可否請他為文集寫篇東西附於書中。然而,金岳霖金口遲遲不開。等待著,等待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了,錄音磁帶一圈又一圈地空轉過去。人們無法講清當時他的表情,只能感覺到,半個世紀的情感風雲在他臉上急劇蒸騰翻滾。終於,他一字一頓、毫不含糊地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他停了一下,顯得更加神聖與莊重,「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他說完,閉上眼,垂下了頭,沉默了。林徽因早已作古,對一切都不會感知了。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林徽因直接傾訴。大概,那是寄望大去之日後在另一個世界裡兩個靈魂的對語吧。啊,此情只應天上有,今聞竟在人世間。
⑵ 求民國時期名人的愛情故事,最好有具體情節經過
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系,相愛到底有多深,你想知道的是這些。
且聽我依據史料細說根由。
在倫敦,父女兩人同時與徐志摩談戀愛
林徽因的父親是林長民,字宗孟,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後,入段祺瑞內閣任司法部長,三個月後辭職赴日本考察。1920年春攜女兒林徽因赴英國,身份是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駐歐代表。其時林長民44歲,林徽因16歲。同年10月,徐志摩從美國來到倫敦,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讀書。
徐志摩和林家父女的相識,是在國際聯盟的一次講演會上。「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混了半年,正感到悶想換路走的時候,認識了狄更生先生……第一次見著他是在倫敦國際聯盟協會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說,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這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中的說法。林徽因《憶志摩》文中說,她初次遇見徐,是在徐初次認識狄更生先生的那次會見中。
志摩記錯了,沒有半年,到倫敦兩個月就認識了林家父女,且很快便向林徽因發起了愛的攻勢。有林長民的信可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誤解了。」信末附言「徽徽問候」。
一個是留學三年的青年男子,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妙齡女郎,志摩的用情之烈不難想像,而徽因的惶恐失措也在情理之中。好在林長民是個豁達大度的人,不光不責怪反而給以解說。
很快張幼儀來到倫敦,徐志摩通過狄更生的關系,取得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特別生的資格,攜妻搬到離劍橋六英里的沙士頓鄉下住家。這期間志摩和徽因一直保持通信聯系。張幼儀在《小腳與西服》一書中對她的侄孫女張邦梅說:
「幾年以後,我才從郭君那兒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趕忙出去,的確是因為要和住在倫敦的女朋友聯絡。他們用理發店對街的雜貨鋪當他的地址,那時倫敦和沙士頓之間的郵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天都可以魚雁往返。他們信里寫的是英文,目的就在預防我碰巧發現那些信件,不過我從沒發現過就是了。」
對於張幼儀來說,她盡可以這樣懷疑,也有幾分是事實,但要說全是事實,即志摩每天等的都是林徽因的信,就不對了。
肯定有徽因的信。1927年林徽因在美國上學,正好胡適也去了美國,3月15日給胡的信中說:「我昨天把他的舊信一一翻閱了。舊的志摩我現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但是過去,現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遠紀念著。」這些話,不光說明他們當年確實通信,也說明了他們當時各自的狀態。
志摩熱烈追求是不用說了,徽因這邊興奮或許是有的,沒有很當真也是真的。否則不會幾年之後才「真真透澈的明白了」。
再一個證據是,志摩一死,存在凌叔華那兒的「八寶箱」,也叫文字因緣箱,裡面放的是志摩的日記和手稿,其中有《康橋日記》,立即成了林徽因務必得之的對象。她的理由是,「我只是要讀讀那日記,給我是種滿足,好奇心滿足,回味這古怪的世事,紀念老朋友而已。」(1932年農歷正月初一給胡適的信)凌叔華退給她的日記中少幾頁,為此還和凌慪了好一陣子的氣。
同時還有林長民的信,兩人也是談戀愛。1925年12月24日林長民死於郭松齡之役,第二年2月6日,志摩在自己編的《晨報副刊》上刊出林的《一封情書》,加了按語說:「分明是寫給他情人的,怎麼會給我呢?我的答話是我就是他的情人。聽我說這段逸話。四年前我在康橋時,宗孟在倫敦,有一次我們說著玩,商量彼此裝假通情書,我們設想一個情節,我算是女的,一個有夫之婦,他裝男的,也是有婦之夫,在這雙方不自由的境遇下彼此虛設的講戀愛。」
於此可知在沙士頓,志摩每天去雜貨鋪取的信,更多的該是林長民來的情書。
從林徽因給胡適的信中,也可以看出她的矜持,年齡小是一個因素,出身名門是一個因素,還有一個因素也不可忽略,那就是,她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林長民有兩個小老婆,林徽因是第一個小老婆的長女。這種身世的女子,一般來說,更要自尊自重,否則閑話就多了。
在北京,情人不願受干擾
1921年10月林徽因隨父回國。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國,在南方稍事盤桓,12月初來到北京。
志摩所以匆匆回國,肯定是知道林徽因許配給梁思成了。他離開倫敦回國,原意還要回來的,這從他的名詩《康橋再見吧》中可以看得出來。「設如我星明有福,素願竟酬,/則來春花香時節,當復西航,/重來此地,再撿起詩針詩線,/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實現/年來夢境纏繞的銷魂蹤跡,/散香柔韻節,增媚河上風流。」
莫非說一起來倫敦留學,是徽因給志摩的許諾?
然而一到北京,他就知道事情不是那簡單的了。先是梁啟超給他來了一封長信(梁在上海),勸他「義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弟之此舉,其於弟將來之快樂能得與否,殆茫然如捕風,然先已予多人以無量之苦痛」。這話雖是替張家說的,又何嘗不是他自己的親身感受,畢竟是他的兒子將要娶徽因為妻啊。
梁還感嘆:「嗚呼志摩,天下豈有圓滿之宇宙若爾爾者!」
如果梁啟超不打算娶徽因作自己的兒媳,毫無疑問,這些話都是擲地作金石之聲的醒世良言,任誰聽了都會感激涕零,迷途知返,然而一加上這個背景,這些話就顯得蒼白無力,甚至讓人覺得可憐兮兮了。
縱然是老師,徐志摩也不會買這個帳,他會怎樣回答,也就不難想像了。「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等於說那麼咱們就較量一下吧。
這封信幾乎是他到北京的當天收到的。這時還沒有見上林徽因,待見過林徽因,他就沒有這么大的自信了。林在培華中學讀書,自然是不好去找的。林家住在景山後街一處稱作雪池的院子里。那兒是能去的,可是徽因常常不在。她與梁思成的戀愛關系已相當穩固了,餘暇時間兩個人常在一起談情說愛。
有一個小故事,頗能說明志摩的執著與尷尬。
梁啟超是松坡圖書館的館長。松坡圖書館有兩處院子,一處在西單附近的石虎胡同七號,一處在北海公園里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處幽靜高雅院落,星期天不對外開放,梁思成因關系特殊備有鑰匙可以自由出入,便約了林徽因來此相聚。徐志摩找林徽因也會找到這兒。他是梁啟超的弟子,又是林長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來找林徽因也不能說有什麼不對。去的次數多了,自然引起梁思成的反感,梁便在門上貼一紙條,大書:
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願受干擾)。
志摩見了,只得怏怏而去。(梁實秋《賽珍珠與徐志摩》)
就算一種惡作劇吧,怕也不是梁思成背著林徽因寫的吧。
1924年四五月間,泰戈爾訪華期間,給了徐林接觸的機會,一起接待進出會場,又一起演出英文戲劇,又恢復了昔日的情感。5月20日,泰戈爾一行離開北京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車站上,送行的人很多,林徽因也在裡面。車快開動了,徐志摩正在寫一封給林徽因的信,尚未寫完,車已蠕動,徐志摩要沖過去遞給車下的林徽因,泰戈爾的秘書恩厚之見他太傷感,一把搶了過來替他藏起。後來志摩再沒提起此事,恩厚之就把此保存起來帶回英國。直到70年代,梁錫華去訪問,讓梁看了原件。信里寫的是:我真不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話,我已經好幾次提起筆來想寫,但是每次總是寫不成篇。這兩日我的頭腦只是昏沉沉的,開著眼閉著眼都只見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著我們不願意的車輛,遲遲地向荒野里退縮。離別!怎麼的能叫人相信?我想著了就要發瘋,這么多的絲,誰能割得斷?我的眼前又黑了!
從這封信上,可以看出,大前天晚上,他倆是在一起的。就是這次會面,林徽因向志摩攤了牌,說她馬上就要隨梁思成去美國留學了,她不可能做他的妻子,他們必須「離別」。
林徽因到了美國後,才咀嚼出志摩對她的真情的滋味而倍加珍惜。在1927年3月15日給胡適的那封信中,她說:「請你告訴志摩我這三年來寂寞受夠了,失望也遇多了,現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著自慰和滿足。告訴他我絕對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諒我從前的種種。
1928年8月林徽因回國,與梁思成一起受聘為東北大學教授。1931年初,徐志摩聞知林病重,曾專程去沈陽看望。這年春季開學後,志摩來到北平任北大教授,林徽因病重回到北京療養,兩人的接觸又多了,加之志摩與小曼感情不睦,兩人的又時常走動,頗有舊情復萌的趨勢。對這一段的感情,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的看法是:
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飛機墜毀中失事身亡,對他來說是件好事,若多活幾年對他來說更是個悲劇,和陸小曼肯定過不下去。若同陸離婚,徐從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這里,將來就攪不清楚,大家都將會很難辦的。
林也很心疼他,不忍心傷害他,徐又陷得很深。因而我一直覺得,徐的生命突然結束,也算是上天的安排。
當晚輩的說這樣的話,實在太不應該了。為了自己的家聲,竟說他人燒死是好事,不像個有文化的人說的話。這是《人間四月天》播出後,梁從誡先生回答《文藝報》記者時說的。登在本年5月6日該報四版上。不看這些話,我還不知道1931年在北平,徐林感情已發展到這樣危險的地步。
⑶ 民國十大愛情故事
民國十大愛情故事
民國中就有這么一批名人志士,也許金戈鐵馬,也許坐擁書城,也許登台論戰,也許埋頭著述,但他們心底最溫柔的地方,始終為一個人保留。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民國十大愛情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一、最遲到的美好愛情傳奇:陳寅恪和唐篔
陳寅恪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後,與趙元任成為同事。陳“願有家而不願做家”,“賴”在趙元任家不走,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是有名的熱心腸,見陳寅恪快四十歲了還不成家,就說:“寅恪,這樣下去不是事呀!”陳答道:“現在不是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些麻煩了。”趙元任幽默地說:“不能讓我太太管兩個家呀!”於是趙元任夫婦與他人合謀為媒,將唐篔介紹給陳寅恪。
兩人一見鍾情,陳有大才,唐亦巾幗不讓須眉,很快步入婚姻殿堂。一代大儒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家。有人說唐篔好像是專門為陳來到這個世上,陳死後不久,唐也離開這個世界。
二、最具電影色彩的愛情傳奇:冰心和吳文藻
一個是前途無量的青年學者,一個是未來中國文壇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的愛情故事,開始於遠洋客輪上的一番陰差陽錯。1923年上海開往美國的輪船上,冰心代同學找弟弟找錯了,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樣遇到了吳文藻。在前往異國的旅途中,開始了他們的愛情之旅。
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的臨湖軒舉行婚禮。1985年9月24日,吳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歲,死後兩人骨灰合葬,他們美滿的愛情故事,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佳話。
三、最凄美純真的愛情傳奇:林淑華與徐惠民
林淑華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而徐惠民出身於貧寒之家,在給林淑華做家庭教師時,兩人深深地相愛了。然而橫亘在他們之間的除了貧富的差距,還有吃人的封建禮教。心高氣傲的徐惠民在林淑華家人的侮辱和林淑華的愛中痛苦地掙扎,最終決定一定要在上海出人頭地,他選擇了在聖約翰大學讀醫科,一路走來分外艱辛,而林淑華為了愛的承諾苦苦地等待了八年,卻只換來兩年的相守。徐惠民的離世留給林淑華一生的追憶,她用手中的筆記下了他們愛情的點點滴滴,於是《生死戀》的結集出版,既是對他們愛情的紀念,也實實在在是民國時期絕版的愛情白皮書。
四、最成為話題的愛情傳奇:林徽因與梁思成
這段愛情婚姻,因林徽因這個才華橫溢的美貌女人而被人銘記,更因為這個婚姻外有著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說不斷。其實林長民把林徽因嫁給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踏踏實實,浪漫的人更渴望一個安穩的家。
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個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這位大才女有著某種程度的志同道合。當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時,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會用一生來回答,你准備好了嗎?”
五、最心心相印的愛情傳奇:錢鍾書與楊絳
楊絳在東吳大學上學時,當時流傳,追求楊絳的男同學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
1932年,錢鍾書在清華園認識了無錫名門才女楊絳,一見鍾情,第二年,錢鍾書與楊絳便舉辦了訂婚儀式。
楊絳回憶說:“默存和我的訂婚,說來更是滑稽。明明是我們自己認識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紹給我爸爸,爸爸很賞識他,不就是肯定了嗎?可是我們還顛顛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親帶來見我爸爸,正式求親,然後請出男女兩家都熟識的親友作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後再蘇州某飯館擺酒宴,請兩家的至親好友,男女分席。因為我爸爸生病,諸事從簡。”
據說這個書生氣十足的清華才子,在家裡對楊絳關懷備至,錢鍾書每天早起做早餐,這個傳統一直到老。
六、最曇花一現的愛情傳奇:郁達夫與王映霞
王映霞可謂是郁達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兩人之間那段以激情始卻以悲劇終的'情愛糾葛曾轟動一時,被認為是“現代文學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當年郁達夫在滬上友人家中初識杭州美女王映霞時,一瞥驚鴻驚為天人,遂展開了強烈、真摯而又執著的攻勢。為贏得王映霞的歡心,郁達夫寫了無數的情書和情詩。1928年2月,郁達夫的熱情終於打動了王映霞,他們也因此成為了那個時代自由戀愛與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詩人柳亞子譽為“富春江上神仙侶”。
七、最難以評說的愛情傳奇:徐志摩與陸小曼
軍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個才貌雙全的妻子以後,他的同學隔三岔五就來他家裡蹭飯,一來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給蹭走了。這個蹭飯的男子叫徐志摩,而這個才貌雙全的妻子是陸小曼。他們的愛情轟動卻難容於世人,這徐志摩領著陸小曼去找老師梁啟超證婚時,就被老師大罵。
八、最老實卻又霸道的愛情傳奇: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他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張兆和,可又訥於言辭,於是就展開了情書攻勢,一天一封,雷打不動,看張不被打動,有人傳言沈竟然要自殺。張拿他沒辦法,帶著他寫的書信去找校長胡適,說:“老師就這樣對我。”胡答道:“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張立即表示拒絕:“我非常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表示,沈從文是個人才,願意做個媒。從此,沈從文更是肆無忌憚地展開對張的“騷擾”。張畢業後回了蘇州老家,沈拿著一大包文學名著敲開了張家的大門。沈鼓起勇氣說到:“如果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張父欣然同意,張給他發了一封電報,八個字——“鄉下人喝杯甜酒吧”。沈從文為我們留下這段美麗的文字: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九、最具傳奇色彩的師生戀情: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是一位“英雄”,他還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許廣平決非“美女”式的女性,但她既是魯迅的親密夥伴,也是著名的婦女社會活動家。
以文會友向來都是中國的浪漫傳統,而以文結緣則更是一段佳話。原本素昧平生的魯迅與許廣平相識於雜志中的一場論戰,這場論戰,就是愛情定則的討論。魯迅雖思想激進,卻迫於母命與無愛的朱安女士結婚,長期為舊式婚姻所羈絆與煎熬,而許廣平當時也受著娃娃親的困擾。有著相同苦惱的兩個人在交流不同的愛情觀的同時,漸漸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後來許廣平成為了魯迅的學生,二人之間的感情也最終修成正果。許廣平“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毫無疑問,他們二人共同譜寫的一曲愛情之歌,不但是至感人心的,也是激情浪漫的。
十、最和睦幸福的愛情傳奇:胡適和江冬秀
胡適的婚姻是包辦的。江冬秀,一個裹著小腳的女人,與胡適想像中的婚姻相差甚遠。他也抗拒過,不過胡適與魯迅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抗爭到底,而是很快妥協了,接受了母親的安排。胡適很快適應了這場包辦婚姻,並與江冬秀越過越和睦。
蔣介石曾評價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其實這不過是對胡適懼內的調侃。胡適每次和太太照相時,總是讓太太坐著他站著,還頗為得意。
胡適有個癖好就是收集全世界怕老婆的故事。當他發現當時只有德國、日本和蘇聯沒有怕老婆的故事時,就下推斷說有怕老婆故事的是民主國家,沒有的是專制獨裁國家。他還提出了著名的“新三從四德”: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胡適和太太廝守一生,其實懼內不過是玩笑話,誰都知道這個“懼”,完全是由愛產生的。
;⑷ 許多人都羨慕民國時期的愛情,那時候的愛情真的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好嗎
並不美好。
當下社會,結婚成為許多人年輕人不願提及的話題。許多人都羨慕民國時期的愛情,那時候的愛情真的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好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下民國時期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和陸小曼,作為一名極具才華的詩人,徐志摩用自己非常短暫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轟轟烈烈的愛情。當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時候,為了表達決心,要求已經懷孕的妻子把孩子做掉,然後離婚,恢復自己的自由。這個是愛情嗎?我覺得不是。林徽因沒有理會徐志摩,他每天與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後來梁思成無法忍受。後經過梁思成的言辭之後,徐志摩放棄追求林徽因。很快,他又看上了陸小曼。
這段愛情就在相愛相殺中結束了,以一種比較悲劇的方式收場,綜上所述可以得知,民國時期的愛情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⑸ 民國時期的文人中有很多感人的愛情故事,你更欣賞哪一對兒情人
民國時期雖然出於非常動盪的年代,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最為激烈的年代,出現了很對知名的文人。他們中間有著很多非常吸引人的愛情故事,我最欣賞的是一對兒相戀十年終成眷屬的有情人,他們就是被人稱為南湖詩侶的朱生豪和宋清如。
他們的愛情故事至今讓很多人感嘆不已,那到底是怎樣的一段愛情呢?兩句話可以總結:朱生豪用短暫的一生做了兩件事兒——翻譯莎翁的著作和愛宋清如;朱生豪去世之後,宋清如卻只做了一件事兒——守著對朱生豪的回憶度過漫長的餘生。
04.結語1997年的夏天,詩壇才女宋清如女士得享天年,與丈夫朱生豪相聚於天國。陪伴她的是朱生豪嘔心瀝血的翻譯巨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字字深情的書信,以及裝滿了朱生豪靈魂的信封。「南湖詩侶」是他們的雅稱,十年相思相愛,兩載相濡以沫,半生淡薄守候,還有那些充滿詩意的情書,讓他們的愛情感人至深。